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老龄化背景下对我国农村养老问题的研究.doc

    • 资源ID:65731806       资源大小:81.12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老龄化背景下对我国农村养老问题的研究.doc

    专业 姓名 准考证号 论文题目 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农村养老问题的研究2017年3月6日论文评语:论文建议成绩:评审教师签名:年 月 日论文综合成绩:答辩组长签名: 院系盖章: 年 月 日学校自考办意见:目录内容摘要:1一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2(一)研究背景2(二) 研究意义3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3(一) 人口老龄化的研究现状3(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研究现状4三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农村主要养老模式的现状5(一) 自我养老模式难以满足老人需求5(二)家庭养老模式依然是主要模式5四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农村养老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6(一)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农村养老模式存在的问题6(二)家庭养老负担沉重7(三)集体养老发挥作用有限8五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农村养老模式存在问题的原因8(一)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8(二)农村养老需求数量较大、需求层次提高9(三)养老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转变9六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农村养老模式多元化发展的对策9(一)加大政府对养老事业的支持和引导,强化政府责任10(二)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实行服务主体的多元化10七 结论语10参考文献111老龄化背景下对我国农村养老问题的研究内容摘要:2000年我国己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我国农村老年人口基数大、人口老龄化速度快、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现象使得农村养老问题尤其突出,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解决农村养老问题不仅关系到老人晚年生活的健康幸福,而且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然而,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农村现行养老模式遭受各种冲击,农村现行养老模式的发展陷入困境。为了能够更好地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银色浪潮”危机,让所有老人都能够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安,使农村老人共享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成果,保持社会稳定与和谐,本文从人口老龄化背景出发,研究农村养老模式的新选择及其保障措施。关键词:养老模式;农村;人口老龄化2一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一)研究背景世界各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人口老龄化和养老问题。如何有效解决养老问题成为备受瞩目的世界性难题之一1-3。国际上通常是以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或者65岁人口与总人口的人占比作为衡量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即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人口总数的7%时,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依据这一标准及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于2000年己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其中65岁以上人口与总人口的比重达到了7.0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这一比例己经达到了8.9%。据预测,2030年前后,我国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预计将增至4亿左右,相当于现在欧盟巧国的人口总和;到2050年,我国60岁和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总数将分别达到4.5亿和3.35亿,这意味着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老人4。今后五十年,我国老年人口还将以年均3.2%的速度递增。在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的趋势下,我国农村养老形势更为严峻。据2014年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农村老年人口为1.67亿人,占我国老年人口总量的65.82%,农村老龄化水平高于城市1.24个百分点,农村老年人口比重己超过18.3%。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是我国最大的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农村老人在青壮年时期为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年老时理应分享社会改革发展的成果,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老有所乐”的目标,从而有效地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进程5。然而,在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的背景下,当前我国农村传统养老模式的发展遭遇重大瓶颈,农村家庭结构朝小型化和核心化发展、农村儿女养老观念的转变及农村土地保障力度的下降等因素都导致传统的家庭养老、土地养老模式难以持续。那么,未来中国农村的养老问题将如何解决?面对国内外学者提出的各种各样的养老模式,我们到底如何选择?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一些问题。鉴于对上述问题的思考,本文以此为出发点,探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农村养老模式的选择,以期为中国农村社会的养老问题提出有效的建议。(二) 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无论是赡养老人还是未来的被养老,养老是每个人不可回避的问题,它关系到老人晚年生活的幸福安康、家庭的和睦融洽、甚至整个社会的稳定6-7。当前关于农村养老模式的研究很多,但探讨如何综合发挥多种养老模式的作用,并提出相关可行的实践路径的文章尚不多见。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养老模式的现状,并提出适合我国农村的多元养老模式和具体的实践措施,对于进一步完善农村养老模式,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同时,也可以为其他研究者提供一些启发或者借鉴。2.现实意义减轻各方压力。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一半以上,农村老年人口基数大,并且随着我国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农村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将使政府、社会和家庭承受巨大的压力。解决好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才能应对“银色浪潮”给我国经济、社会带来的冲击和挑战,使我国顺利地度过危机。维护社会稳定8-9。庞大的老年群体晚年生活质量的好坏,不仅与老人及家庭息息相关,而且与国家的稳定紧密相连。所以,解决农村养老问题,找到适合当前及今后农村的养老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将使老年人安享晚年、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保证,推动整个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丰富农村养老模式。研究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农村养老模式的选择,可以丰富我国农村的养老模式,完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使不同背景下的农村在多样化的养老模式中找到适合自身实际的养老模式,解决农村的养老难题。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一) 人口老龄化的研究现状1.国外对人口老龄化的研究1956年,联合国出版人口老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顾名思义,主要内容主要阐述了什么是人口老化,给出了具体的划分标准。即: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对有关国家人口老化的发展历程及特点进行总结,大胆预测对社会与经济方面即将产生的重大的影响。1988年,联合国发布人口老龄化的经济与社会含义。它从一个特别的角度,即妇女与家庭的方向分析人口老龄化的影响,这主要是其“社会含义”。它还从居民家庭储蓄、资产投资、一般经济活动、公共财产支出、养老保障金等研究分析人口老龄化产生的影响,由此对整个社会经济的作用,主要是其“经济含义”。但是,分析这份报告,我们可以发现其主要研究对象是西方的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人口老龄化现象,而不是落后的发展中国家。 2.国内对人口老龄化的研究陈卫、宋健对中国20世纪下半叶的人口年龄结构,分析得出,以1970年分界,以前是年轻化的人口年龄结构;从2000年以后,中国以迅猛的速度进入老龄化。受到传统养儿防老观念和我国计划生育国策执行的影响,从年龄结构上说,各地区有较大差异。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西部地区的人口老龄化程度低,东部地区的程度要高些。陈利深刻分析了形成我省人口老龄化的原因:一是低出生率,湖北省的较低出生率的直接原因即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间接原因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给现在的年轻人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生育意愿低,形成低出生率的现象。二是低死亡率,湖北省的卫生医疗水平在全国都处于较高的水平,控制了新生儿死亡率。加之平均寿命延长,老年人数相对变多。三是人口迁移的因素,湖北省农村居民也像全国那样,外出打工的居多,造成了人口迁移等现象。(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研究现状1.国外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研究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著有国民财富的性质及其原因的研究,书中主要分析了相关问题。他倡导以“看不见的手”来调节经济,达到个人与整个社会的利益共赢的目的。发展自由经济来提高福利水平,著作里较多小章节论述了人口问题,主要阐述的是资本主义性质的人口问题的思想。国际劳工组织认为由于养老保险制度实际的操作上较为困难且复杂,主张用部分基金制取代现收现付制。其实可采用现收现付制与预筹积累制相结合的办法,这样可同时满足当前与将来的巨大开支。从我们国家如此复杂的涉及多方面的养老保险,不适合单独的模式,而应该采取多种模式组合。缴费率是否可以增加缴费金额多了,最终得到的保障金就会多,那么便可以不再局限。还有,可以采用弹性的退休年龄政策,对居民养老大有裨益。2.国内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研究我国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比其他国家落后,还要持续不断地摸索。之前我国一直推行的是旧农保,现在实行的是新农保的政策,新政策让社会各方越来越关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目前,国内的观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部分:第一,必要性研究方面。沈年耀,孙木兰认为,中国是2000年的时候进入人口老龄化,人们还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对农保的认识只是处于初步的层次。农村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使得老年人口比例相对来说增大。近年以来,农村年轻一代由于受教育后文化程度提高,强烈冲击了“养儿防老”的传统思维观念。农村采取的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养老形式,指的是子女的一种赡养责任。当子女数减少或者无子女,那么对农村养老十分不利,建立社会养老保险要提上议事日程了。第二,可行性分析研究方面。曹信邦认为,要想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须得具备相关的各方面环境,他认为我国农村己具备了条件。他分析了从农村经济环境,一是农村居民的资金筹措方面,农村居民可以从儿女和储蓄入手,二是可以根据农村政府可以承受的财政资金范围,这两点可表明农民具备一定的经济能力上缴养老保险金。三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农村主要养老模式的现状(一) 自我养老模式难以满足老人需求对于农民来说,自我养老主要是依靠土地经营获取的劳动产出或其他劳动方式获得的经济回报,在年老时有一定的经济结余,以此维持晚年的基本生活需求,土地被农民视为重要的生产资料,被视为一种养老保障。在农村,土地经营是农民最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是自我养老模式赖以存在的基础,可以说自我养老实质是一种土地养老。然而,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农村耕地面积不断被城市建设用地占用,加之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迁移,农村耕地撂荒现象严重,如果仅仅依靠农业经营收益,那么农民的生活将无以为继。(二)家庭养老模式依然是主要模式在我国农村,家庭养老模式存续几千年之久,为我国农村养老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社会变迁和一系列外生因素的冲击正使得这种稳固的家庭养老模式失去其经济和社会基础,家庭养老模式的持续、良好发展受到巨大挑战。四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农村养老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一)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农村养老模式存在的问题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据国家统计局2013年底和2014年底的统计数据,2013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02亿人,占总人口的14.9%, 2014年这一数据上升到2.12亿人,占总人口的15.5%,一年间60周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增长了近1000万人,根据国际人口专家预测,预计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将达到2.48亿,占到总人口的17.2 %。到2050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达到总人口数的三分之一,届时人口老龄化将会更加严重。迅速到来的人口老龄化使发展中的中国面临严峻挑战,也使我国农村目前的养老模式出现各种问题。1.自我养老难以维持生活自我养老模式在很长一段时期是农村主要的养老模式,但是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自我养老模式也难以维持老人自身晚年的养老生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土地保障功能弱化。土地经营作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在农村自我养老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城市化的飞速发展,农村土地的保障功能出现了弱化的趋势。第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实现了自主经营,在当时的条件下,由于农民的劳动热情高涨,依靠传统经营方式也使农民的收入得到大幅度提升,但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农业成本的增加,农民掌握的农业科技知识薄弱,农产品价格较低,单纯依靠传统经营方式而获得的农业产出己经远远无法抵消农业的投入,农民对土地经营的热情大大消减,土地撂荒现象严重。从图4-1可以看出,我国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的耕地面积在总体上呈现增长趋势,但是从2009年开始,增长放缓,2012年农村家庭经营耕地面积每人仅占2.34亩,农民从耕地上获得的收入可想而知。第二,根据土地制度的规定,农民只拥有土地的使用权,无权对土地进行自由转让,因而农民从土地上获得的收益主要是土地收成,难以支撑不断增加的养老费用。第三,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耕地不断被城市建设用地占用,同时有限的耕地面积受自然灾害、水土流失现象的影响,使得农村可用耕地面积日益减少,农业产出率不断下降,综上几个方面的原因导致土地养老保障功能下降。图4-1农村居民家庭经营耕地面积2.养老储蓄不足现阶段的老年人或即将步入老年人行列的农民与同龄阶段的城市老年人相比,自我养老的能力远远比不上城市老人。第一,这个阶段老人的青壮年时期大致处于新中国刚刚成立前后至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经历了多年战争的纷扰,国家经济百废待兴,农民的生活质量极其低下,温饱问题都成为国民经济的一大难题。1958年,我国建立人民公社制度,农民通过在生产大队劳动获得日常生活所需。同时,这一阶段我国实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农民不得随意进入城市,因此,农民的生活来源只有集体经济的供给和生活资料的自给自足,收入来源极其单一,在他们年老时基本没有经济结余,自我养老难以实现。第二,对于即将步入老人行列的农民来说,他们的青壮年时期正处于我国改革开放时期,国家进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放松了对户籍的管制,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在自主经营土地的同时,还通过到城市务工获得收入。(二)家庭养老负担沉重家庭养老模式是中国最传统的养老模式,也是一定时期中国农村主要的养老模式,然而现阶段,家庭养老模式的发展也步履维艰。家庭结构朝小型化、核心化发展。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在全国推行的计划生育国策严重影响了我国人口的出生率,与此同时,医疗技术的进步使人口的平均寿命延长,死亡率下降,二者的相互作用使老年抚养比不断提高。从国家统计局统计的数据来看,从1990年的8. 3%,上升到2000年9. 9%,再到2010年11. 9%,甚至2014年增长到13. 7%,家庭的养老负担加重。出生率的不断下降还导致家庭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家庭规模缩小。根据国家统计局对农村家庭状况的抽样调查显示,家庭户的平均人数由1990年的4. 8人,下降到2000年的4. 2人,2010年的3. 95人,20年间减少了将近1人。从城乡差别来看,2012年,我国城镇家庭规模为2. 9人,农村为3. 9人,与1992年相比,城镇家庭3. 4人减少0. 5人,农村家庭4. 7人减少0. 8人,农村家庭规模的缩小程度高于城镇。家庭规模的缩小使得我国传统的几世同堂的大家庭逐渐被“421"等核心家庭取代,意味着一对夫妇要同时供养4个老人和抚养1或2个孩子。年轻夫妇不但要承担子女的生活和教育费用,还要供养四位老人的状况大大加重子女的养老负担,家庭供养能力下降终会使其不堪重角,家庭养老樟式澎澎可危。(三)集体养老发挥作用有限集体养老模式是计划经济时期农村特有的养老模式,主要依靠集体的经济力量来满足集体中老年人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其存在和运行的基础是“集体”这一社会组织,在当时主要指的是“人民公社”。随着我国进行经济制度的改革和土地制度的变革,集体对农村养老的保障作用被严重削弱,人民公社解体后,集体经济的实力更是大幅度下降。目前,虽然一些集体仍然还有五保供养、养老院、敬老院等机构,但由于下述原因也使其发挥的作用有限。五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农村养老模式存在问题的原因目前,我国农村养老模式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无论是自我养老、家庭养老还是集体养老,它们是否能够发挥养老功能从根本上说还是要依赖于经济水平的高低。村集体自身创造财富的能力较低,其主要经济来源是地方政府的财政划拨,其中用于农村建设、农村经济发展己经占用了很大一部分资金,用于其他方面的经费己经所剩无几。养老服务机构的运营需要装修房屋、购置床位、医疗设备和雇佣服务人员,这些需要消耗巨大的财力,集体社区很难支撑这样的养老机构,如果单纯由政府投入也会给政府带来巨大的财政压力,并且政府难以对敬老院进行直接管理,很多政府兴办的养老院出现管理混乱、虐待老人等现象。养老机构在农村发展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30同时,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也影响着家庭的养老能力。(二)农村养老需求数量较大、需求层次提高目前,农村养老需求具有以下两个特点。第一,农村养老需求数量大。农村老年人口基数大,且呈现加速增长趋势,相应地,农村老年人口的养老需求总量不断增长。家庭养老作为现阶段我国农村主要的养老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老年人自身的养老压力,但由于农村家庭经济能力较低、家庭成员缺乏专业的医疗、护理知识,一般仅能够满足最基本的养老需求,对于成本较高的医疗、护理、娱乐需求难以得到满足。第二,农村老人精神层面的需求不断增长。现阶段,农村老人不仅有吃、穿、住、医疗等物质方面的需求,对于精神层面需求的满足也更为迫切。老年人步入生命的后期,身体机能逐渐退化,劳动能力下降,甚至有些老人的日常生活都难以自理,在心理上有种失落感和自卑感。因此,年纪越大的老年人在精神层面的需求也更为强烈,而这在自我养老模式、集体养老模式中很难获得满足。(三)养老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转变孝道思想在中国曾有着深厚的土壤,我国农村家庭深受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百善孝为先”、“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等孝道价值观深深扎根于农村家庭,子女的不孝行为会受到邻里的强烈谴责。在孝文化和对不孝行为道德谴责的双重影响下,老人的养老责任基本由子女承担。然而,随着社会开放程度的增大,人们开始接触到越来越多的新文化、新思想及价值观念,西方自由主义、个人主义思想开始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年轻人崇尚自由、独立的生活方式,不愿与父母、老人同住,几世同堂的家庭生活方式逐渐消失,空巢家庭在农村则更为普遍。在年轻子女价值观念逐渐转变的情况下,家庭养老功能遭到很大程度的削弱,甚至出现弃养、虐待老人等现象。而社会媒体或舆论对这些现象的发生和子女的不孝行为,更多是持冷漠的态度,更加放纵了和滋生出社会其他子女的这一不孝行为,单纯依靠家庭养老这一模式来实现“老有所养”的目标显得步履维艰。六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农村养老模式多元化发展的对策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农村养老问题函待解决。对于即将到来的老龄化高峰期,步入老年人口数量将会急剧增长,任何一种单一的养老方式都无法解决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因此,探索农村养老的多元化养老模式是中国现阶段应对养老问题的必然选择,需要政府、社会、家庭和个人力量的大力支持。(一)加大政府对养老事业的支持和引导,强化政府责任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农村老人的养老需求急剧增长,能否及时解决农村的养老问题将关系到我国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老人在青壮年时期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在年老时理应受到国家物质上的帮助和制度上的保障。政府作为养老服务业的管理者和养老事业的主要提供者,必须发挥主导作用,认真履行公共服务职责,在财政投入、政策制定、立法和舆论宣传上给予大力支持。(二)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实行服务主体的多元化农村老年人口的巨大基数和快速的增长趋势的实际,使得任何一种单一的供养主体都无法承担巨大的养老压力,必须实行养老服务主体的多元化,发动整个社会的力量,才能给予老人提供更好的养老服务。七、结论语 农村养老模式的选择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不仅要考虑到人口老龄化这一大背景,还要考虑诸如国家经济实力、社会环境、老人和子女的养老观念等各种因素。我国正处于快速老龄化阶段,并且即将在021年进入加速老龄化阶段,在这种形势下,无论是政府、家庭还是个人都面临着巨大的养老压力。和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属于典型的“未富先老”国家,国家现阶段的经济实力还无法实现高福利的养老模式,面对我国农村老年人口基数大,老年人口增长快的现实,单纯依靠任何一种养老模式都无法有效解决农村养老问题。在老龄化危机即将来临之时,本文提出的居家养老模式为主,多种新型养老模式为补充的多元化养老模式体系是一种适应性的选择。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家庭养老仍将是我国农村主要的养老模式,并将发挥着重要的养老作用,随着相应养老制度的建立,家庭和社区结合的居家养老模式则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并与其他新型养老模式共同承担着养老责任。参考文献1 公维才.中国农民养老保障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周莹.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路径选择研究.上海:复旦大学,2006.3 王超.城镇化视角下我国农村养老新模式.重庆:重庆理工大学学报,2009,(5).4 苑梅.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东北财经大学,2011.5 毕航.吉林省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吉林大学,2014.6 蔚志新.城乡统筹背景下我国流动人口基本养老保险参与实证研究.吉林大学,2014.7 贺蕊玲,浅析新农保与老农保的区别闭.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 (12)8 刘德吉,国内外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综述因.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9(6)9安体富,任强,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问题与对策团.财贸经济,2007(8)11

    注意事项

    本文(老龄化背景下对我国农村养老问题的研究.doc)为本站会员(温桑)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