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版课标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策略.docx
广西教育学院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题目2017年版课标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策略 学 院 : 专 业 : 年级班级 : 学 号 : 学生姓名 : 指导教师 : 职称: 目录摘要1Abstract21.引言31.1研究背景31.2研究意义32.相关理论概述32.1生活化教学32.2地理教学生活化的涵义43.高中地理教学生活化教学存在的问题43.1教师生活素材的积累欠缺43.2教学过程亟待改善53.3缺乏对作业的设计利用54.完善高中地理教学生活化教学策略建议54.1加强对于生活素材的积累54.2创设生活情境实现地理教学生活化64.3加强课后作业实践化7总结8参考文献9致谢102017年版课标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策略摘要我国是一个教育大国,为了促使我国的学生综合能力得到全面发展,使学生更加适合社会的需要,在2017年我国的教学的形式进行了改革,使用新课标标准。新课标明确要求高中地理应该注重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传统的高中地理的教学模式需要改变,这样才能够适应时代的需求。本文通过对于相关的文献进行分析,发现高中地理教学生活化教学存在的主要的问题为:教师生活素材的积累欠缺、教学过程亟待改善、缺乏对作业的设计利用。所以应该加强对于生活素材的积累、创设生活情境实现地理教学生活化、加强课后作业实践化。关键词:地理;生活化;策略In the context of curriculum standard 2017 edition, geography teach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is a life-oriented strategyAbstractChina is a big country in education.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ability of Chinese students to develop in an all-round way and make students more fit for the needs of the society, the form of teaching in China was reformed in 2017 and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were adopted. The new curriculum clearly requires high school geography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which requires the traditional high school geography teaching model to change, so as to adapt to the needs of The Times.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relevant literature, this paper found that the main problems of high school geography teaching in daily life are: the lack of accumulation of teachers' living materials, the urgent need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process, and the lack of design and utilization of homework. Therefore,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accumulation of life materials, create life situation to realize the geography teaching life, strengthen homework practice.Key words: geography; Life; strategy1.引言1.1研究背景2018年,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正式发布施行,这对高中地理教学与高中生的地理学习又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2017版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最鲜明的特征是对学生四大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强调地理学习的情境性,在其指导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将向以下方面进行转变:首先,教学将更加重视对学生地理学科思维以及学生地理应用能力的培养。其次,在教学方法的使用上更加倡导使用问题式教学、主题式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以及情境教学等,对地理学科的考察方向也将彻底改变,从过去的对书本知识的单纯考察过渡到对学生知识应用与创造能力的考察。在这种状况下,仅仅依靠课上教师的讲授配合课下学生对知识的识记就可以将地理学好的模式将不复存在。因此,在新课标的指导下要想学好地理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有一双“地理眼”,善于发现并解决生活中隐含的地理问题,使学生能够通过在生活中应用地理知识来不断提升地理实践力,用地理知识助力自己的终身学习与发展。要想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最好的方法就是将地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相联合,并且将生活化的地理知识融于具体情境中,让学生沉浸于教学情境中深切体悟知识的形成与发展。综上,在高中地理新课标的指导下将生活与地理学习紧密结合并将知识赋存于一定的生活情境中非常重要,对地理生活化情境教学进行专题研究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1.2研究意义随着我国地理教育的改革,新课标的教学方式的出现,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够适应时代的需求,所以应该对于地理教学的方式进行改进。通过对于地理教学进行生活化,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更好的促进学生长久的发展。同时为将生活和高中地理教学紧密的联系起来提供理论上的借鉴的作用。2.相关理论概述2.1生活化教学生活化教学是将教学与学生最熟悉的身边生活相关联、融合,将原本较抽象的间接知识与来源于学生亲身体验获得的直接知识经验相联系,找到动态的真实生活与枯燥晦涩难懂的课程知识之间的契合点,让教学面向生活,让生活融入教学。生活化教学让原本在封闭课堂中进行的单向知识灌输转变为在开放性的自然与社会课堂中双向的知识传递。在这样一种教学思想中,知识的传递不仅仅来源于教师的传授,更多的来源于学生自主及合作性的发现与探究。在这种教学思想中学生可以在生活的大课堂中用己有知识经验去习得与发现新的知识,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去感悟知识的生成,这样获得的知识是学生可以深入理解的,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有利于学生举一反三并将其运用到真实的生活中去解决实际生活热点问题。生活化教学可以作为一种操作性、实践性、生成性、社会性很强的教学方法甚至教学模式来进行应用,它的应用符合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生活化教学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作为一种新兴教学思想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符合近期教育改革中倡导的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及新高考背景下学生的学习诉求。2.2地理教学生活化的涵义结合教学生活化的内涵,将其应用到地理学科上,即地理教学生活化。结合新课标中所倡导的理念,地理教学生活化是指:结合学生知识水平、周围生活以及社会现实,充分提炼现实生活中相关的地理素材,将生活素材与地理知识巧妙结合,利用创设真实鲜活的情境展开教学过程,营造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使学生具备家国情怀和世界眼光,形成关注地方、国家和全球问题及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意识,从而帮助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及其以后的职业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教育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生活是地理知识的来源地,地理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通过理解、认识地理环境认识人地关系,掌握可持续的生活技能以及学会探究地理问题,提升地理核心素养。而地理教学生活化,则会推动地理教育目的实现,其目的应该着眼于学生在现代以及未来生活中的发展,更好地促进学生获得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培养学生成为有见识,有胸怀,有责任感的公民,更好地服务自己现在以及未来的生活,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学以致用,回归生活实践,解决实际问题,为其未来的社会生活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3.高中地理教学生活化教学存在的问题3.1教师生活素材的积累欠缺虽然大部分教师指出在课堂上引入结合生活素材进行教学达到的教学效果较好,在地理教学生活化的实施过程中,大多数教师都表示教师自身搜集教学素材的能力有所欠缺,也是实施地理教学生活化过程中的主要困难之一。这也说明教师应该关注生活,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兴趣点,对影视资源、时事热点等牛活素材积极发现和积累,以此丰富教学素材。3.2教学过程亟待改善传统的“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课堂仍然存在,这种课堂虽然有助于教师快速完成教学任务,向学生传授知识,但却抹杀了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主动性,使地理课堂枯燥无味,久而久之,学生对地理课堂便不再有兴趣,地理课堂成为学生的“沉重的负担”。因此,教师应该创设生动鲜活的教学情境,利用问题、活动等情境,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主动探索知识,在解决问题和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活动交往中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其次,另外,大多数教师还表示,在地理教学生活化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开展、组织教学活动能力的欠缺是在地理教学生活化过程中的主要困难之一,因此,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合理主动地创设教学情境,利用教学情境活跃课堂气氛,教学情境的创设,也有助于提高教师开展、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3.3缺乏对作业的设计利用大多数教师在地理教学生活化实施过程中,忽视了作业阶段,在对学生的作业布置方面,大多是采用练习题等书本作业,很少给学生布置实践活动类型的作业。由于教学时间、设备的限制,地理教学生活化在课堂上的实施有着一定的限制,作业作为地理课堂的延伸,作业应当被充分利用起来,利用学生的课后、周末以及寒暑假等时间,给学生布置实践活动类型的作业,通过走访、调查、观察研究等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很多的地理老师忽视了对于作业的设计利用。4.完善高中地理教学生活化教学策略建议4.1加强对于生活素材的积累教师自己的经历也可以也可以作为地理教学的内容,因此老师在平常的生活当中,应该多关注自己的生活,提高自己的地理素养,多积累,将自己的生活的内容作为高中地理教学的题材,时刻为地理课堂作着准备。另外,随着社会快速发展的网络化、信息化,学生喜欢的事物变得越来越丰富。比如他们有了自己喜欢的偶像团体,自己喜欢的音乐之类的。教师在平时也可以通过关注他们喜欢的偶像,利用偶像的作品,例如歌曲之类的,将比较枯燥的识记性的知识进行改编。比如就有地理教师将中国的地形这一节知识点改编成了歌曲童话镇,还有教师将热力环流这一部分知识改编成歌曲奔跑,在网上搜索地理版改编歌曲,有比较丰富的资源,利用学生耳熟能详的歌曲,将枯燥的知识变成学生喜欢的形式,既激发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兴趣,还活跃了地理课堂,改变以往枯燥抽象的地理课堂形象,逐渐激发学生对地理课堂的激情。随着学生手机的普及以及网络化的发展,自媒体在学生当中越来越受欢迎,比如微信、微博等等,甚至在上课时间玩手机的学生也越来越多,笔者发现这些自媒体里也有很多与地理相关的资源,比如世界各地的民俗风情或自然风光的视频片段,教师不妨利用自媒体里的一些与地理相关的教学资源,为教学内容增添光彩,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其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同时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快速发展的网络化,理性使用手机,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总之,社会发展越来越快,教师面对的学生也越来越复杂,快速前进的网络化和信息化让学生的眼界越来越宽广,教师更要提高自己的要求,开阔自己的眼界,增加见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同时,也要时刻关注学生的生活,了解学生的兴趣点,在地理课堂上利用学生的兴趣,甚至利用地理知识为学生创造新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地理课堂的魅力。4.2创设生活情境实现地理教学生活化创设生活情境要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将发生在学生周围的事件、现象作为桥梁,作为载体,使学生身临其境,置身于熟悉的生活情境之中,激起学生的熟悉感和亲切感,引发学生的共鸣。这样一来,学生不仅不再觉得地理知识枯燥无味、晦涩难懂,反而还给了学生一种自信,这样生活化了的地理知识不再陌生,而是很熟悉,这种熟悉感和亲切感使学生对本来陌生的知识不再畏惧,给学生带来了更多的自信与从容。另外,结合实际存在的生活现象、生活案例,通过对生活现象的剖析、解释,通过生活案例对地理知识的验证,也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了地理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实用性,在潜移默化中也培养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迁移应用的能力,引导学生回归实践,感受到地理课堂的实用魅力。例如,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第二课时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中的“时差”这一知识点对高一学生来说,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对时差有一些感性认识,但对时差的概念、形成原因以及计算方法却难以理解,听课时感到非常抽象晦涩,教师讲解起来也常常感到比较费劲。因此在这一节内容就可以利用学生在生活中的经验创设生活情境,比如可以利用学生喜欢的世界杯足球赛,创设如下的地理生活情境:很多同学喜欢足球,也常常熬夜观看世界杯足球赛,2014年巴西世界杯决赛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很多国人为了不错过这场决赛,给自己设了闹钟半夜起来看球赛,但这场比赛开始的时间是当地的7月13日16时,也就是当地的下午,为何我国的球迷却要半夜才能看上这场直播呢?通过大多数同学都听过甚至亲身经历过的经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提出疑问,点出学生当时没有注意到的疑点,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帮助教师更顺利地进入课堂,趁热打铁利用学生的求知欲望,进行知识点的讲解。4.3加强课后作业实践化实践性的活动作业,包括实验、制作、资料查询、走访调查、观察探索等,虽然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再加上空间限制,在课堂上实施起来比较困难,但教师可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和假期,把握好学生、生活、教材三者的平衡点,设计针对学生生活实际、对学生来说实施难度不大的作业。通过实践化的作业引导学生用地理的眼光来思考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地理技能,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现实生活环境,比如在学习完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这一节后,教师可要求学生利用周末调查离自己最近的汽车站、火车站、机场或者港口,思考它们这样布局的原因,作业的形式可以使书面报告,也可以是制作好的PPT。另外,要设计作业时注意学生的差异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作业,比如在学完城市内部结构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布置学生利用周末以小组为单位调查自己所在城市的内部结构,在学完农业地域类型后,教师可布置作业:农村地区的同学利用假期调查自己所在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什么,又有何特点。针对暑假和寒假这样时间更充足的假期,教师则可布置更有选择性的作业,让学生在假期多留心观察自己的周围生活,发现与地理有关的生活现象、生活问题进行记录,并写上自己的思考,内容不限,比如自己的旅游见闻,包括对旅游地的建筑、服饰、食物、气候、民俗风情等等方面的调查。作业的形式也不限,书面报告、PPT等都可以,在开学的时候,与全班同学一起分享,以此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留心观察身边的地理,并积极思考。高中学生学习压力较大,生活重心主要也放在学习上,生活经验比较缺乏,因此教师应该让作业发挥更实用的功能,将重复呆板的机械练习蜕变为生动有趣的课后作业,发挥学生探讨地理的潜力,拉近地理学科与生活的距离,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总结2017 版高中地理新课标颁布后,对地理教学方式、地理教学活动设计、地理教学评价,特别是对学生的评价提出了进一步的新要求。在 2017 版高中地理新课标指导下地理教学的各环节将更加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地理学科思维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地理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也更加注重将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密切关联,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所以应该加强高中地理教学生活化。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出:高中地理教学生活化教学存在的主要的问题为:教师生活素材的积累欠缺、教学过程亟待改善、缺乏对作业的设计利用。所以应该加强对于生活素材的积累、创设生活情境实现地理教学生活化、加强课后作业实践化。参考文献1刘文冬. 基于中美教材对比的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2谢艳. 中学地理生活化教学研究D.安庆师范大学,2018.3邹宁. 基于区域认知培养的高中区域地理深度教学研究D.河南大学,2018.4张艳霞. 初中地理生活化情境教学案例设计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8.5张欢. 地理生活化教学策略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实践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8.6蒋妙红. 基于生活体验的地理教学方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7何俊康. 核心素养视野下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8.8钱杏. 拉萨市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实践研究D.西藏大学,2018.9刘娟. 基于生活化理念的初中地理教学方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8.10周觅. 生活化情境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11沈小新. 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7.12陈丹. 中学地理教学生活化的思考与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7.13潘金珍. 高中地理生活化案例教学策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7.14唐洁. 高中地理课堂生活化教学实践问题及改进策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7.致谢从不了解写论文过程到顺利完成本论文的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收获来很多。虽然在进行写作论文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在老师细心的指导下和同学的帮住下最终完成了论文写作的任务。开始对于论文的构思不够了解,通过在知网上进行查阅大量的资料并且对于这些资料的数据进行总结和分析,使我对于该论文的具体的写作的构思有所了解。尤其是对于我的论文指导老师感谢,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给于了我很大的帮助,没有她对我进行了不厌其烦的指导和帮助,是其孜孜不倦的为我指导论文写作,直到我顺利的完成论文写作,在这里我对于我的老师以及帮助过我的同学深深的由衷的感谢。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