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水河(吴忠市段)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2019-2025).doc
-
资源ID:65737806
资源大小:6.94MB
全文页数:11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3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苦水河(吴忠市段)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2019-2025).doc
苦水河(吴忠市段)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2019-2025)吴忠市河湖长制办公室甘肃省建材科研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二一九年十一月苦水河河湖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吴忠市段)编制人员名单牛国彩 王 超运向鹏 林 波马 超 雍 乐白金虎 杨宁宁审核人:牛国彩审定人:王翠萍报告审查人:马少君前 言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的通知(厅字201642号)要求“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管理保护。严格水域岸线等水生态空间管控,依法划定河湖管理范围。落实规划岸线分区管理要求,强化岸线保护和节约集约利用”。自治区党委办公厅 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的通知(宁党办201743号)要求“划定河湖水域岸线功能区,落实规划岸线分区分级管理要求,强化岸线保护和节约集约利用,严格限制建设项目占用河湖水域和自然岸线,非法挤占的要限期退出,土地开发利用要留足河湖管理和保护范围。”为指导各地做好河湖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方案编制,水利部办公厅及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厅先后印发了河湖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指南(试行)、宁夏河湖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提纲等规范性文件明确规划编制责任、审批程序、时限要求和规划约束作用等,为全面推进和具体实施岸线保护与利用提供具体管理要求和基础技术支撑。编制苦水河水域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划定岸线功能分区,是加强苦水河岸线空间管控的重要基础,是推动岸线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的重要措施,对于保障河势稳定和防洪安全、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吴忠市河湖长制办公室委托我公司承担编制苦水河河湖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吴忠市段)工作后,我公司项目组根据任务要求,多次到实地进行现场查勘、调查,收集有关河道水文、空间地理信息、沿河县区经济社会人口等资料,并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程规范、相关规划和设计资料,综合考虑河道防洪、土地利用、生态环境、城市建设以及沿河地区经济发展的要求,确定河道岸线控制线和岸线功能区,提出相应岸线管理、保护与利用方案及有关保障措施。充分收集和采纳吴忠市河湖长办成员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结合大量的现场调查,编制完成苦水河(吴忠市段)河湖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2019-2025)。苦水河(吴忠市段)河湖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目 录第一章 基本情况- 1 -一、河流概况- 1 -二、岸线保护和利用现状- 11 -第二章 岸线保护和利用形势分析- 30 -一、岸线保护和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30 -二、经济社会发展对岸线保护和利用的需求- 34 -三、岸线保护与利用控制条件分析- 36 -第三章 编制依据- 37 -一、法律法规- 37 -二、政策文件- 37 -三、技术规范及标准- 39 -四、相关规划文件- 40 -五、相关技术资料- 41 -第四章 指导思想与原则- 42 -一、指导思想- 42 -二、基本原则- 42 -三、规划水平年- 43 -四、规划目标- 43 -第五章 岸线功能区及边界线划分- 45 -一、苦水河岸线功能区划分及成果- 45 -二、苦水河岸线边界线划分及成果- 62 -第六章 岸线保护与管控- 70 -一、功能区管控要求- 70 -二、岸线边界线管控要求- 72 -三、岸线管控能力建设措施- 72 -四、岸线保护利用调整要求- 73 -第七章 环境影响评价- 78 -一、环境保护目标- 78 -二、规划符合性分析- 78 -三、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82 -第八章 保障措施- 83 -一、组织保障措施- 83 -二、制度保障措施- 83 -三、机制保障措施- 85 -四、管理保障措施- 86 -五、监督保障措施- 87 -六、经济保障措施- 88 -第九章 附图及附表- 89 -一、附表- 89 -二、附图- 89 -II第一章 基本情况一、河流概况1.苦水河概况苦水河是宁夏境内直接入黄河的一级支流,发源于甘肃省环县花石山一带的沙坡子沟脑,由宁夏盐池县萌城村入境,流经盐池、同心、红寺堡区、利通区及灵武市,于灵武市华一村汇入黄河,河道总长223.8km,其中宁夏境内主河道长203km,位于东经106°05107°06,北纬36°5438°05之间,流域面积5218k(宁夏境内面积4942k)。流经吴忠市盐池县、同心县、红寺堡区、利通区和银川市灵武市5个县(市、区)15个乡镇、132个行政村。苦水河流域地势南高北低,海拔在2026m1116m之间。主河道总体呈南北走向,源头高程2026m,入黄河口处高程1116m,总落差910m,河道平均比降1.69。流域内冲沟发育,大小冲沟近百条,较大支流左岸有自记沟、余家沟、张家沟、杨目沟、双吉沟、花水沟、大甜水河(韦州)、小甜水河(孙家滩)等8条支流水系,右岸有炭井沟、贺陡沟、小河、臭马井子沟、沙沟和长流水沟等6条支流水系。根据主河道所处地域的不同地貌类型,苦水河流域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苦水河河流含氟量较高,对于农业和工业等用水使用价值不高。红寺堡红沟窑以上为上游,上游主河道属山区型河道,长95.94km。上游羊粪沟以上属黄土丘陵沟壑第五副区,流域面积279km2,该区域内冲沟发育快、地面破碎、沟壑纵横,山峦起伏,梁峁相间,河道狭窄且深,沟道切割严重,沟头发育活跃。羊粪沟至红沟窑属鄂尔多斯台地过渡区,区域内地面完整性较好,地形波状起伏,冲沟相对较少,河道宽浅且平缓。红沟窑至利通区赵家沟为中游,属鄂尔多斯台地边缘缓坡丘陵区,主河道属冲洪积扇区河道,长52.7km,流域面积4517.8km2。区域内地面完整性较好,地形波状起伏,冲沟相对较少,河道宽浅且平缓。赵家沟以下为下游,属洪积扇区和黄河平原区,主河道属冲洪积平原型河道,长68km,流域面积145.2km2。为盐环定扬黄、宁夏青铜峡河东引黄灌区,地势平坦。苦水河吴忠市段水系图如图1-1所示:图1-1苦水河吴忠市段水系图2.河流水系苦水河较大支流,左岸有自记沟、余家沟、张家沟、杨目沟、双吉沟、花水沟、大甜水河(韦州)、小甜水河(孙家滩)等8条支流水系,右岸有炭井沟、贺陡沟、小河、臭马井子沟、沙沟和长流水沟等6条支流水系。其中,4月-11月季节性支流有小河、双吉沟、花水沟、沙沟、自记沟、余家沟、贺陡沟等,非季节性支流有大甜水河(韦州)、小甜水河(孙家滩)、炭井沟、臭马井子沟、杨目沟等。主要支流水系特征值见表1-1。表1-1 苦水河主要水系特征值表名 称流域面积(²)河长()河道比降()备注 苦水河5218223.81.69区外276²小河60353.35.05甜水河119365.45.28沙沟70650.34.75苦水河流域水文基本资料采用小泉、郭家桥水文站以及部分雨量站的实测或调查资料,资料系列19542016年,小泉水文站在2003年改为巡测站。小泉、郭家桥水文站情况见表1-2。表1-2 苦水河流域主要水文站一览表河名站名站别资料年份水位流量泥沙小河小泉水文1976-2003苦水河郭家桥水文1954-20163.径流、泥沙(1)径流。苦水河是典型的季节性山区河流。流域内产水模数0.3万m³/km2.a,平均径流深3mm,多年平均径流量0.155亿m³。径流年际变化大,历年最大径流量(未扣除灌溉回归水)2.182亿m³(1996年),最小0.1亿m³(1963年),最大径流量是最小径流量的21.8倍。径流量年内变化也大,汛期69月平均流量0.11亿m³,占全年径流量的71。下游河道流经盐环定扬黄、宁夏青铜峡河东引黄灌区,有灌溉回归水汇入。多年平均灌溉回归水0.069亿m³,占实测年径流量的45。苦水河多年平均月径流量见表1-3。表1-3 苦水河多年平均月径流量表 万m³月平均径流量多年平均汛期6-9月12345678910111212.527.890.925.112816828351915846.571.120.115501128(2)泥沙。苦水河流域平均输沙模数1040t/².a,年均输沙量541万t。输沙量年际变化大,最大年输沙量2240万t(1994年),最小年输沙量8.34万t(1969年)。输沙量年内变化也大,汛期6-9月洪水输沙量占全年的97.8。苦水河多年平均月输沙量见表1-4。苦水河郭家桥、甜水河断面年输沙量见表1-5。表1-4苦水河多年平均逐月输沙量表 月平均径流量(万t)多年平均汛期6-9月12345678910111200.120.760.57.5851.114231125.20.842.030.01541529表1-5 苦水河中下游主要断面年输沙量成果表序号断面流域面积(²)输沙模数(t/².a)年输沙量(万t)1郭家桥521810405432甜水河278012503484.洪水苦水河流域属黄土丘陵区,干旱少雨,长历时暴雨降水均匀,总量大,产生洪量比同频短历时暴雨大,短历时暴雨降雨集中。年内暴雨一般集中在每年的69月,7、8两月发生次数占全年的80%以上。苦水河下游流域面积小,地势平坦,植被条件好,难以形成山洪。苦水河下游洪水主要来自中上游地区,在下泄过程中经过区间演进变形,到达下游时,洪峰流量有一定衰减。从整体上看,上中游区洪水陡涨陡落,峰大量小,峰型尖瘦;下游区洪水相对平稳,峰小量大,峰型较矮胖。下游郭家桥水文站实测最大洪峰流量676m3/s文中所有流量单位均需改正为 m3/s(2002年6月8日),采用历年实测最大洪峰流量资料进行频率分析,P=10%设计洪水流量456 m³/s。苦水河支流不多,上游虽发生洪水遭遇,但同频洪水遭遇的几率不大,中下游洪水以沿程衰减为主,计算选取较大支流口作为流量节点,用以控制以上河段的设计流量,设计流量根据暴雨洪水图集按控制断面以上流域面积进行计算,按遭遇程度进行适当叠加。河段设计洪水流量建设成果如下: 苦水河上游小河河段现状条件下,小泉站断面50年一遇设计洪峰流量343 m³/s,10年一遇设计洪峰136 m³/s。考虑工程条件,下泄能力为120 m³/s,超过该流量的洪水进入分洪区,故小泉断面50年一遇和10年一遇的设计洪峰流量均为120 m³/s。苦水河上游郝家台至大河台河段该河段洪水受郝家台水库控制,工程条件下设计洪水与现状条件相同,即大河台断面50年一遇设计洪峰流量161 m³/s,10年一遇设计洪峰64 m³/s。入暖泉湖洪水考虑工程条件,小河考虑苦水井分洪223 m³/s,滚水堰下泄120 m³/s,与苦水河上游郝家台至大河台区间洪水错时叠加,叠加后小河、苦水河汇合口以下50年一遇洪水流量为230 m³/s,即为暖泉湖最大入湖流量。暖泉湖以下石圈村河段苦水河暖泉湖以下石圈村以下流量应由暖泉湖滞洪后的下泄流量确定。经暖泉湖调洪后,石圈村断面50年一遇设计洪峰流量105 m³/s,10年一遇设计洪峰21 m³/s。 苦水河上游甜水河河段下马关至甜水河口目前无控制性防洪工程,故土炭沟口、水电沟口和甜水河口控制断面10年一遇洪峰仍为290 m³/s、438 m³/s、578 m³/s。苦水河中、下游河段苦水河红沟窑以下的中下游段洪水以上游大甜水河为主,上游苦水河的控制水库(已建郝家台)及小河苦水井分洪工程对中下游洪水不起控制作用,而且大甜水河洪水与上游苦水河洪水发生同频遭遇的几率极低。干流红沟窑断面P=10%设计洪峰为590 m³/s。下马关生态移民区东导洪工程P=10%设计洪水流量为20.889.6 m³/s;西导洪工程P=10%设计洪水流量为2.614.2 m³/s。5.水质及水面蒸发苦水河水质呈明显的苦咸味,主要原因为氯化物、氟化物含量较多。天然水质不同季节变化幅度大。2-3月份矿化度1012g/l;4月份矿化度6.6g/l左右;5-8月份随着径流量的变化,其矿化度小于4g/l;9-12月份矿化度在25g/l之间变化。下游有农田灌溉退水、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汇入,致使CODCr、总硬度等污染指标浓度较高,苦水河入黄口郭家桥监测断面矿化度年均值5.09g/l。苦水河流域地区日照充足、风大、水面蒸发强烈,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1420mm,由南向北递增,年际变化较小,一般不超过20。年内变化大,11月至次年2月为结冰期,水面蒸发量小,水面蒸发量最小月出现在气温最低的1、12月份;春季风大,气温回升,蒸发量增大,最大月蒸发量一般出现在57月份,9月、10月随气温的下降水面蒸发量逐渐减少。该地区多年平均蒸发量及月分配见表1-6。表1-6 多年平均蒸发量及月分配 单位:mm月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全年蒸发34.949.9108179.9204.3204.5196.2156.3112.689.25133.21420%2.53.57.612.714.414.413.811.07.96.33.62.31006.地质条件河流上游的两条支流甜水河、小河及苦水河干流,小河前段河谷底部第三系基岩直接出露,抗冲性稍好,小河后段、甜水河、苦水河中下游河谷岸坡基本上都为壤土边坡及砂土边坡,在没有主流冲刷情况下,陡立的岸坡基本稳定,形成目前河谷两岸陡立的岸坡,但在河流转弯处由于主流冲刷,河岸经常会发生坍塌,使得受冲刷一侧河岸不断被侵蚀,形成许多弯曲的河道。在河道的转弯处发育有宽度不等的级阶地,阶地前缘高出河漫滩1-2m,河槽以上的台地为河流的级阶地,由于河流阶地的抗冲性较差,主要河谷全部是堆积阶地,河谷中除了一些桥梁等建筑形成人工节点外,个别地段也发现有基岩形成的天然节点,但所占比例非常少,因此河流摆动频繁,形成很多弯曲型河道;东干渠以下为黄河冲积平原区,河谷基本为一个自然形成的深槽,级阶地断续发育,河谷两岸直接为黄河级阶地。苦水河两岸岸坡的岩性为砂壤土、壤土、粉质粘土、粉细砂等。红沟窑以上河段岸坡属非自重湿陷性场地,湿陷等级为-级;红沟窑-东干渠河段岸坡属自重湿陷性场地,湿陷等级为-级。河床及河漫滩中砂壤土、壤土、粉细砂等为液化土,角砾颗粒粒径小于5mm的颗粒大部分大于30%,判别为液化土。其它土层均不液化。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1:400万)(GB1830-2015),苦水河上游及小河河段太阳山镇以东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45s,地震基本烈度为度;苦水河上游甜水河河段、中游及下游河段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0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40s,地震基本烈度为度。区域构造稳定性评价属稳定性较差地区。7.气象项目区地处西部内陆,属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冬长夏短,春迟秋早,干旱少雨,蒸发强烈,风大沙多,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年平均降水量260.7mm,年平均蒸发量2018mm,是年均降水量的7.7倍。平均气温9.4,极端最高气温38.2,极端最低气温-25.1,昼夜温差一般在13左右。全年日照3080.9小时,太阳辐射总量为142.2-148.9卡/cm2。无霜期216天。年均风速1.8m/s,其中大于等于5m/s有300余次。流域内自然灾害频繁,主要有干旱、洪水、沙暴、霜冻和冰雹等灾害。8.社会经济情况2018年,吴忠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34.5亿元,同比增长6.6%。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66.5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302.7亿元,增长7.6%;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65.3亿元,增长5.5%。三产结构为12.5:56.6:30.9。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5%。全市规模以上非公有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规模以上轻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8%。根据人口变动抽样调查,2018年末全市常住总人口141.5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16万人,增长0.83% 。其中,城镇人口71.02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50.18% ;乡村人口70.52万人。城镇化率50.18%,比上年提高1.15个百分点。人口出生率为13.92,死亡率为5.5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33。根据公安年报,年末户籍总人口143.7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8.24万人,乡村人口95.54万人;回族人口77.87万人,占总人口的54.16%。2018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收入27478.1元,比上年增长8.3%,其中利通区29827.7元,比上年增长8.9%;红寺堡区23045元,增长8.7%;青铜峡市27591.1元,增长8%;盐池县26601.1元,增长7.8%;同心县23803.3元,增长7.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45.4元,比上年增长10.4%,其中利通区14906.2元,比上年增长9%;红寺堡区8795.7元,增长11.4%;青铜峡市14198.9元,增长8.1%;盐池县10684.7元,增长11.9%;同心县9185元,增长11.8%。图1-2吴忠市行政区划图二、岸线保护和利用现状本次苦水河岸线保护和利用现状主要是分析苦水河岸线保护和开发利用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说明其河湖岸线管理体制机制、岸线监督管理主体、日常巡查执法监管等情况。为苦水河岸线功能区划、资源有效利用、环境科学保护、强化岸线监督管理等提供重要措施依据。(一)岸线基本情况苦水河是宁夏境内直接入黄河的一级支流,由宁夏盐池县萌城村入境,流经盐池、同心、红寺堡、吴忠市利通区和银川市灵武市5个县(市、区)15个乡镇、132个行政村,于灵武市新华桥汇入黄河,入河口位于灵武市华一村叶盛黄河大桥上游。从苦水河整体上看,河道曲折弯曲,中上游两岸主要以极耐旱的荒漠草原植被、基本农田、湿地及自然保护区为主,下游地势相对较平坦,沿苦水河周边居住人口和岸线开发利用均较中上游多。红寺堡红沟窑以上为上游,上游主河道属山区型河道,羊粪沟以上属黄土丘陵沟壑第五副区,该区域内冲沟发育快、地面破碎、沟壑纵横,山峦起伏,梁峁相间,河道狭窄且深,沟道切割严重,沟头发育活跃。羊粪沟至红沟窑属鄂尔多斯台地过渡区,区域内地面完整性较好,地形波状起伏,冲沟相对较少,河道宽浅且平缓。红沟窑至利通区赵家沟为中游,主河道属冲洪积扇区河道,区域内地面完整性较好,地形波状起伏,冲沟相对较少,河道宽浅且平缓。赵家沟以下为下游,主河道属冲洪积平原型河道,为盐环定扬黄、宁夏青铜峡河东引黄灌区,地势平坦。(二)岸线环境现状1.水生态环境现状(1)苦水河干流水生态环境现状苦水河流域属中温带干旱区,大陆性气候特征明显。冬长夏短,春迟秋早,干旱少雨,蒸发强烈,风大沙多,日照充足。受河道水流冲刷而堆积形成大片河漫滩是水生植物良好的生长场所,受河道水体盐碱化的影响,漫滩内植物分布不均,以耐盐碱种为绝对优势种,辅以少量耐干旱、耐贫瘠物种。图1-2 苦水河漫滩生态现状(一)图1-3 苦水河漫滩生态现状(二)图1-4 太阳山国家湿地公园现状(一)图1-5 太阳山国家湿地公园现状(二)苦水河上游太阳山温泉国家湿地公园,占地面积共计2447.5h,其中湿地面积1492.7 h,水域面积641.5 h。湿地公园内含维管束植物52科134属204种,其中裸子植物2科4属5种,被子植物50科130属199种;含野生动物31科66种,其中鸟类资源19科39种,哺乳动物10科21种,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2.土壤环境现状苦水河中游以上流域土壤主要种类有黑土、黄第土、淡灰钙土、灰钙土、灰褐土等。在羊沟以上的黄土丘陵沟壑,由于黄土疏松,吸水能力强,极易受风力和水力侵蚀,黄土层厚度可达十几米或数百米:在黄土丘陵沟壑北部,分布灰钙土,表层有机质含量较低,不到1。土壤母质为深厚疏松的黄土,有机质层厚度一般在100cm左右,有机质含量一般为1.11.8。灰钙土地区由于气候干旱质地较沙、结构松散,易遭风蚀。苦水河中游及下游赵家沟至双吉沟之间主要有山地灰褐土和山地灰钙土:双吉沟以下黄河冲积平原区,土地肥沃。3.环境质量现状(1)水环境质量监测现状根据吴忠市环境监测站2017年和2018年部分监测数据,2017-2018年苦水河部分月份水质情况如下所示。图1-6 20172018年部分月份苦水河水质情况根据20172018年苦水河水质数据可知,2017年10月起苦水河水质进一步恶化,多项指标超出地表水类标准;相对地表水类标准,各项指标最高超标倍数为化学需氧量1.3、氨氮2.3、总磷1.63;相对地表水类标准,各项指标最高超标倍数为氨氮1.73、总磷1.23。2018年5月至11月期间,苦水河水质达到地表水类以上水质要求,其中10月份达到类水质。2018年4月苦水河现场水质情况:主要检测水质指标为溶解氧和氧化还原电位。监测点位和数据如图1-7所示。图1-7 2018年4月年苦水河现场调研点位及数据据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评判标准(见表1-7),苦水河现场测定的溶解氧、氧化还原电位两项指标较好,6处采样均优于轻度黑臭标准值。总体而言,溶解氧含量从下游到上游升高,在小甜水河至红崖湾段增加明显;氧化还原电位从下游到上游降低。表1-7 城市黑臭水体污染程度分级标准特征指标(单位)氧化还原电位(mV)溶解氧(mg/L)透明度(cm)氨氮(mg/L)轻度黑臭-200500.22.010258.015.0重度黑臭<-200<0.2<10*>15.0注:*水深不足25cm时,该指标按水深的40%取值。(2)环境空气质量和声环境质量现状苦水河流域主要为农业区,工矿企业很少且远离河道,环境空气质量较好噪声背景值较低。但是由于气候原因,存季易发生大风、沙生暴等气象灾害。4.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苦水河是典型的季节性山区河流。上、中游基本上没有回归水,水质最差;下游有农田排水汇入,水体矿化度有所降低。近年来,苦水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取得了一些成绩,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但由于当地水资源量少质差,水利基础薄弱,管理体制不顺等原因,水资源开发利用仍存在很多问题,水资源已成为制约当地社会经济可继续发展的第一要素,水资源开发利用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流域可利用水资源总量较少。(2)监督管理机制不完善,污水偷排乱排现象严重。(3)各支沟/农田灌溉退水较多 ,致使水质下降(三)防洪工程现状根据宁夏苦水河防洪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河段基本维持规划确定的防洪标准不变,即防洪标准为20 年10年一遇洪水,按10年一遇设防,工程等级为等。 对于双吉沟以下重点治理河段,虽然两岸村镇、农田密布,考虑到河道仍为地下河,保护对象为乡村和农田,其防洪标准仍与全河段一致,按10年一遇设防。(1)防洪水库:苦水河流域先后共建水库7座,中型为太阳山刘家沟水库、盐池李家坝水库和郝家台水库;小(1)型水库为同心十里山水库、利通区甜水河水库,小(2)型水库为利通区扁担沟水库、双吉沟水库。太阳山刘家沟水库为2006年建设水库,为太阳山工业园区供水;盐池李家坝水库淤积报废后,以2004年建成的郝家台中型水库进行替代;十里山水库、扁担沟水库、双吉沟水库均已淤积报废。甜水河水库为病险水库,已被列入宁夏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国家专项资金计划。(2)河道整治:2018年苦水河河道整治工程治理范围为:苦水河小河盐环八干渠大河台段、苦水河暖泉湖石圈村段、甜水河下马关红沟窑段、苦水河红沟窑赵家沟段及苦水河赵家沟双吉沟、双吉沟入黄河口等六段河道。建设平顺(垛式)护岸工程22处,总长度9.79km。(四)水环境治理工程现状涉及苦水河水环境治理的前期项目主要有吴忠市黄河两岸污水综合治理工程方案、吴忠市入黄流域污染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方案、吴忠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2016-2020 年)。吴忠市黄河两岸污水综合治理工程方案(吴忠市环保局2012.02)立足生产、生活废水的资源化,将通过苦水河直接或间接排入黄河的废水处理达标后用于生产用水、生活用水、生态用水,既可减少污染改善黄河水质,又可充分利用现 有水资源,使水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吴忠市入黄流域污染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方案(宁夏环境科学研究院 2015.09)苦水河原为具有泄洪功能的河流,其自然生态属性明显。随着吴忠市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苦水河承担了接纳污水的任务,河水水质日趋恶化,改变了河流的自然 生态功能,呈现出水生植物、水中微生物退化、死亡的现象,河流的自净功能逐步衰减,地表水环境的生态功能大幅萎缩,恢复河流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工程亟待实施。吴忠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2016-2020年)(吴忠市政府 2016.03)主要指标:到2020年,黄河流域吴忠出境断面水质总体达到地表水类标准,吴忠市城市建成区消除黑臭水体,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类水质标准。全市地下水质量极差比例不低于现状。利通区苦水河主要以支沟总口截污、就地分散深度处理、就近入河水污染防治体系构建为主,共计建设污水分散深度处理系统15处,经深度处理后尾水达本报告所规定水污染防治指标体系类标准,日总处理规模约2335 m³/d;加强孙家滩和五里坡养殖园区企业污废水的收集处理督促与查办工作,园区或独立企业实现污水零排放。(1)支流总口截污分散处理工程规划苦水河远离吴忠市区,沿岸支沟主要收集村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养殖废水及田间退水。接收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养殖废水的支沟共有9条,主要分布在中下游段。其中一支沟接收金银滩镇果汁厂废水,另一支沟接收五里坡养殖场养殖废水,其余主要为村庄生活废水。根据污染物负荷预测的污水量规模如表1-8所示(未统计沙沟的影响):表1-8苦水河支沟及沿岸村庄污水量规模序号位置污水量(m³/d)备注1北环路下游2700m(右岸)325.65支沟(崔渠口村)2秦渠上游700m(右岸)281.18支沟(郭家桥乡)3秦渠上游1650m(右岸)239.84支沟(张家湾)4古青高速下游330m(左岸)377.14支沟(东沟湾村)5汉渠上游2900m(左岸)300.00支沟(花寺大队)6汉渠上游3300m(左岸)349.46支沟(花寺大队)7白干沟(左岸)400.00支沟(茂源天然果汁厂)8金银滩村支沟(右岸)145.34支沟(金银滩村)9五里坡养殖场支沟(右岸)608.62支沟(五里坡养殖基地)苦水河支沟截污处理措施布置见图1-8所示。图1-8 苦水河支沟截污工程布置图(五)岸线利用现状本次对苦水河岸线利用现状分析评价是以岸线现状开发利用调查资料为基础,分析苦水河现状岸线利用对防洪河势控制、水资源利用、重要涉水工程、生态与环境保护及其它方面的影响,系统总结岸线开发利用及管理经验;对比分析岸线功能区开发利用现状与功能区管理目标要求的差距,为提出岸线资源合理开发、有效利用、科学保护、强化管理的布局和措施提供重要依据。苦水河是宁夏境内直接入黄河的一级支流,宁夏境内岸线长约203km,由宁夏盐池县萌城村入境,于灵武市新华桥镇汇入黄河,入河口位于灵武市新华桥镇华一村叶盛黄河大桥上游。根据干流河段情况,苦水河划分为上中下游三部分,其中河沿村至红沟窑为上游段,红沟窑至赵家沟为中游段,赵家沟至入黄口为下游段。苦水河干流已先后进行过河道治理工作,护坡形式采取格宾箱石笼和土工格栅石笼组合结构,辅以少量老旧工程遗留的浆砌石挡墙,其中中、下游堤防建设较为完善,上游多为自然护坡,各段河道岸线基本情况如下:(1)上游段上游(红沟窑以上)属山区型河道,总长95.94km,该区域内冲沟发育快、地面破碎、沟壑纵横,山峦起伏,梁峁相间,河道狭窄且深,沟道切割严重,沟头发育活跃。该段目前未建设堤防工程,呈现天然河道断面,岸线分界不明显,无岸线利用工程。现状河道两侧自然滩地保存良好,无私自占用现象,因河岸裸露,该段河道水土流失现象较为严重。图1-9苦水河上游段岸线图(一)图1-10苦水河上游段岸线图(二)(2)中游段中游(红沟窑赵家沟)属冲洪积扇型河道,总长52.7km,区域内地面完整性较好,地形波状起伏,冲沟相对较少,河道宽浅且平缓。因河谷基本为土质结构,在没有主流冲刷的河段形成了较稳定的陡立岸坡,但在河道蜿蜒及曲折处河岸不断受到侵蚀,经常发成坍塌,凸岸堆积进而形成大片河漫滩。该段已建设部分防洪工程,堤防多分布在左岸,河岸无过度开发现象,滩地自然状况较好。图1-11苦水河中游段岸线图(一)图1-12苦水河中游段岸线图(二)(3)下游段下游(赵家沟入黄口)属冲洪积平原型河道,长75.16km,隶属扬黄、引黄灌区,地势平坦。下游河段为苦水河防洪工程的重点治理河段,岸线建设相对完善,堤岸齐整。赵家沟至双吉沟河段右岸为生态移民区,双吉沟以下河段为自流灌区,整个下游河道两岸村镇、人口较为密集,现状滩区被私自占用现象普遍发生。河道两侧植被覆盖率较高,水土流失率较低。图1-13苦水河下游段岸线图(一)图1-14苦水河下游段岸线图(二)(六)岸线管理及执法现状1.岸线管理情况苦水河河流整体较长,中下游区段河道管理范围内开发利用较多,占用河道岸线相对苦水河整体河岸比例较大,对河势稳定、堤防安全、防洪安全和生态安全产生不可避免的影响。岸线利用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土地、水资源及岸线资源的需求迅速增加,导致河道土地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一些地区存在农民围垦造田、占用河道滩地及侵占岸线的现象较为严重,使得河道行洪断面缩窄、水位升高,严重影响河道泄洪功能的正常发挥,威胁防洪安全。在苦水河岸线使用管理方面,主要偏重技术和实物管理,缺乏岸线产权管理,没有将岸线资源按资产营运规则进行资产经营,造成岸线的无偿、低价值使用;另外,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在岸线使用审查过程中,相关各部门往往都从本部门角度出发对岸线能否利用提出意见,而对岸线的总体价值缺少分析和评价,存在管理界限不清、责任不明、关系不顺等问题,且由于涉及部门众多,综合执法较困难,从而导致了许多未批先建的现象。在苦水河流域保护管理方面,吴忠市各辖区已形成苦水河流域日常保洁机制,加强制度建设,实行辖区负责制,形成长效保洁机制,落实保洁责任,并设置远程监控系统和有奖举报制度,加强公安、检察院、综合执法局执法力度,开展“跟着河长去巡河”工作,清理苦水河沿线垃圾,确保了河道整洁。为进一步加强河道岸线管理,加快防洪工程建设,保障地方人民利益,自治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了宁夏回族自治区河湖管理保护条例,并与2019年9月1日起实行,明确了“自治区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划定河湖管理范围并公布,明确河湖水域岸线等水生态空间管控规定,严格控制开发利用行为”。根据该条例并合吴忠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河道岸线管理相关实施办法,使岸线开发利用纳入到法制化管理轨道,提高岸线管理的操作力度。2.执法监管情况苦水河现由吴忠市水务局管理,设苦水河管理所,接受自治区水利厅的管理监督。管理所具体承担所辖防洪管理任务和堤岸防护工程的日常巡查和维修养护工作。目前,吴忠市已实行河湖长制的管理制度,由市委书记担任总河长,全面负责全市“河湖长制”管理工作,统筹协调工作推进中的重大问题,市长、市委副书记分别担任副总河长;市级河沟河长分别由市委或市政府有关领导担任;市级河湖沟道所经地区,分段由各县(市、区)政府、乡镇及村主要领导分别担任,实现辖区“市、县、乡、村”四级“河湖长制”管理体系全覆盖。根据关于开展“清河专项行动”的通知(宁河长办发201729 号)苦水河(吴忠市段)“清河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吴苦河长办发20181号)等文件要求,进一步巩固河湖沟道管理治理保护成效,持续改善提升河湖沟道水域岸线环境质量,印发吴忠市开展“清河专项行动”实施方案,重点开展以治工业园区水污染、治城乡生活污水污染、治畜禽渔养殖污染、治农业面源污染、治河道垃圾污染及水面垃圾污染、治非法侵占河湖水域及岸线、治非法采砂、治水源地污染、治黑臭水体和治湖泊湿地环境等“十大整治”清河专项行动,组织召开“清河行动暨划界确权”工作推进会议,确保层层有任务,人人有压力。强力推进开展环境整治专项执法行动。坚持“系统治理”理念,认真开展河湖沿岸沿线全面摸底排查,全面掌握污染水体的工业点源、农业面源和生活污染源总量构成及分布状况,逐个、逐条进行普查登记,建立档案台账和问题整改清单,一项一项梳理清楚,一项一项销号整改。完善系统治理,加强岸上岸下协调共治,强化规划约束,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既做到一段(片)一长、分段负责,又着眼全局、总体治理。根据治理进展和存在问题,及时调整优化整治措施,对生态良好的河湖和水污染严重、水生态恶化的河湖、城市段河湖和农村段河湖、山洪沟和排水沟采取不同的治理思路,制定不同的保护措施,分类施策加以保护和管理,系统推进河湖保护和水生态环境整体改善,保障河湖功能永续利用。吴忠市各级政府及水行政主管部门积极落实河湖管护主体责任,健全河湖管理工作机制,加强管辖范围内河湖管理工作的执法监管,严格责任落实和追究,确保各项河湖管理工作深入推进,维系良好河湖执法、监督、管理秩序。第二章 岸线保护和利用形势分析一、岸线保护和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1.河湖水域岸线划界确权工作需进一步推进,目前,苦水河全河段管理范围的划界工作尚未最终划定。各河段划界标准不一,有些无堤河段管理界限不明确,对岸线建筑物难以界定其是否侵占河道,给岸线的管理造成较大的困难。2.苦水河岸线已开发利用区段一般都在沿河地势相对较平坦的下游段,其沿线村镇发展较好,经济发达,但污水管网收集系统不完善,金银滩镇、郭家桥乡、白滩寺村、新建二村、张家湾、沟台村等生产污水排污点、养殖点、支流排污点、农业种植等区域较多,所产生的建筑及生活垃圾、生活及农业废水对河流水质产生一定影响。赵家沟至盐池惠安堡镇萌城村中上游河段,大多为荒漠林草地、基本农田和湿地保护区,尚无开发及利用需求,也无开发需求价值。总体来说,各河段中上游岸线利用率低,下游利通区、孙家滩河段有一定的利用,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