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心理学讲义.ppt
广州医学院护理学院刘大川v 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v 第二节第二节 历史上的几种理论观点历史上的几种理论观点v 第三节第三节 心理咨询的对象、任务、分心理咨询的对象、任务、分类和一般程序类和一般程序v 第四节第四节 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咨询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咨询v 第五节第五节 婚恋、家庭心理咨询婚恋、家庭心理咨询v 第六节第六节 性心理咨询性心理咨询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v1高尔顿(FGaion),用测量的方法对心理活动个别差异的研究和“自由联想”方法的建立(1882年);v2心理测验的创始人卡特尔(J.MCattel1)发表心理测验与测量的论文(1890年);vv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咨询心理学的简史咨询心理学的简史v3.韦特默(LWitmer)在宾西法尼亚大学开办儿童行为矫正诊所(1896年);4.比奈一西蒙(ABinet-TCimon)为帮助弱智儿童编制智力测量(1904年);v5、大卫(Davis)为防止学生的行为问题,进行行为指导(1907)v6帕森斯(PParsons)职业指导运动的兴起:(1908年);v二、心理咨询产生的社会需求背景二、心理咨询产生的社会需求背景v1、20世纪30年代以后,心理测验和个体差异的研究,是临床心理学发展的主要基础和促进因素。2、1953年,美国心理学会咨询心理学分会规定了正式的心理咨询专家培养标准,次年,由2O余名心理学家发起创办了咨询心理学杂志,该刊物成为心理咨询的专业杂志。v3、1955年,美国心理学会开始正式颁发心理咨询专家执照。v4、1956年,APA咨询心理学分会的“定义委员会”,发表了题为“作为一个专业分支的咨询心理学”的报告书。报告书指出,咨咨咨咨询询询询心心心心理理理理学学学学可可可可以以以以从从从从三三三三个个个个方方方方面面面面作作作作出出出出贡贡贡贡献献献献,并并并并且且且且这这这这三三三三者者者者不不不不可可可可偏偏偏偏废废废废。第一,通过关心人的动机、情绪的调节,进而促进个体内在精神世界的发展。第二,通过发展人的必要的能力、动机,帮助个体与环境的协调。第三,正确地利用个人差异,充分考虑所有成员的发展,加深社会对心理咨询的理解。另外,该委员会又强调,心理咨询专家的目标,不单纯为了那些连基本的、最低的适应状态都不能达到的心理不适应者,而且还应该为促进构成某一特定社会集团的每一个人的最大限度的自我实现作出贡献。练习v1、1882年,()采用测量的方法对心理活动个别差异的研究,为心理咨询的产生做出了学术贡献。vA、高尔顿B、卡特尔C、韦特墨D、比奈-西蒙v2、()20余名心理学家发起创办了咨询心理学杂志,该刊物成为心理咨询的专业杂志vA、1904B、1954C、1896D、1908v第二单元心理咨询的基本概念v一、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定义一、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定义v心理咨询师是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知识,遵循心理学原理,通过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的专业人员。v二、二、“心理咨询心理咨询”的操作定义的操作定义 到底什么是心理咨询,似乎至今尚无公认的定义,中外不同学者都有各自的说法。v罗杰斯(CRogers,1942)将心理咨询解释为:通过与个体持续的、直接的接触,向其提供心理帮助并力图促使其行为、态度发生变化的过程。v 钱铭怡(1994)认为,心理咨询是通过人际关系,运用心理学方法,帮助来访者自强自立的过程。v定义:心理咨询是咨询师协助求助者解决各类心理问题定义:心理咨询是咨询师协助求助者解决各类心理问题的过程。的过程。v三、关于心理治疗三、关于心理治疗v心理治疗是心理治疗师对求助者的心理与行为问题进行矫治的过程。v从定义的内涵来看,两者并无从定义的内涵来看,两者并无相同之处。一个是相同之处。一个是“协助协助”,即,即协商和协同地进行帮助,另一个协商和协同地进行帮助,另一个则是则是“矫治矫治”,即有强制性的矫,即有强制性的矫正和按治疗师的方法进行调治。正和按治疗师的方法进行调治。这显然是性质不同的操作。这显然是性质不同的操作。心理咨询和治疗的不同点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工作工作工作工作对象对象对象对象正常人、病人、病人家属病人参与参与参与参与态度态度态度态度来访者主动参与,与咨询者共同商量设法解决平等协商、互助互长以治疗者主动为主,病人也要积极参与(人本主义心理治疗例外)内容内容内容内容心理卫生、心理疾病、心身疾病、社会支持等心理疾病与心身疾病 方法方法方法方法多层次干预以某学派学说为指导,着重在治疗疾病,亦可采用各种心理治疗的综合练习v12、教材中推荐的心理咨询的操作性定义,认为心理咨询是()vA、心理咨询师对求助者各类行为问题进行矫治vB、心理咨询师协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vC、心理咨询师对求助者各类心理问题进行矫治vD、心理咨询师协助求助者分析研究心理问题第三单元心理咨询师的基本条件v一、咨询师应有的思维方式与态度一、咨询师应有的思维方式与态度v(一)唯物主义观点v反对迷信和巫术v(二)普遍联系的观点v1、心身一体的观点v2、心理、生理和社会因素交互作用的观点v3、整体性的观点v(三)限制性的观点v1、咨询师的职责限制v2、时间上的限制v3、感情限制v4、咨询目标的限制(1)只能锁定求助者的心理问题(2)咨询各阶段与结束时,可达到的目标应恰当v(四)历史逻辑现实的发展观v、当咨询师面对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时,会考虑到其历史的依据、发展的过程,发展方向和客观的逻辑。v、进行咨询干预之后,或在干预过程中咨询师会考虑心理问题会发生改变,考虑其改变的方向及其最后结局。对这种预测也是按客观的逻辑性进行判断而得出的。以上这两种思考问题的表现用一句话来概括:“一切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合理的必将成为现实。v(五)中立性态度v不希望和要求别人与自己的看法完全一致,在情绪、情感及观点方面,咨询师既不能固执已见,又不能随意迎合求助者的情感与观点。不求助者的观点与我们有冲突时,应v二、心理咨询师应有的心理素质二、心理咨询师应有的心理素质v1 1、品格、品格v朴素、简洁、踏实、可行v2 2、自我平衡能力、自我平衡能力v(1)能排除负面信息v造成的不良情绪v(2)不因个人的问题影响v咨询工作v(3)缺乏自我平衡能力者,v不宜做咨询工作。v3 3、善于容纳他人、善于容纳他人v4 4、有强烈的责任心、有强烈的责任心v5 5、有、有“自知之明自知之明”v能力能力 动机动机练习v15、()不是心理咨询师应该持有的正确观点和态度vA、唯物主义的观点B、普遍联系的观点vC、实用主义的观点D、中立性态度v*19、()不属于心理咨询师应该遵循的限制观点。vA、咨询师的职责限制B、咨询师的时间限制vC、咨询师的感情限制D、咨询师的费用限制第四单元我国心理咨询的历史、现状与展望v一、我国心理咨询的简史一、我国心理咨询的简史v自50年代末开始,我国心理咨询工作便以综合快速治疗神经症和心身疾病为主题创造了一个良好开端。但是,后来的历史十分曲折。到70年代,这一学科几乎消声匿迹。然而,社会需求是无法阻挡的,从80年代开始,心理咨询与治疗问题又一次被重视起来,并且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1986年,北京市朝阳医院建立了改革开放后我国第一个心理咨询中心。表像疗法v二、我国心理咨询业的现状二、我国心理咨询业的现状v 1、心理咨询已经职业化 心理咨询已经达到了职业化阶段,或者说它已经具备了职业化的基本条件。这样的估计,可以由以下六种可操作性指标予以标定。v(1)社会化水平v(2)社会效益.v(3)经济效益 v(4)组织的建设和信息沟通 v(5)社会的认可 v(6)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出v2、对心理咨询的需求与咨询力量存在差距v三、对我国心理咨询的展望三、对我国心理咨询的展望v 对于我国心理咨询工作的未来,其发展方向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心理咨询工作切入中国社会现实和文化背景的趋势必将越来越强。中国人的多项人格量表的研制成功,在方法学上表明了这一趋势。第二,社会需求的广泛性和工作的普及化已成事实。尽管中国的心理咨询水平不够,但普及化的势头不会因此而失掉锐气,至少在本世纪之初的几年中,中国心理咨询工作还将以普及化为它的重要特征。第三,职业化还将继续发展,并且会与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融为一体,在获得社会理解与认可的情况下,其价值越来越为人们认可。在职业化初步立足和扎根社会之后,职业标准要求将随之提高.第四,它将以自己独立的诊断、操作方式和基本理论概念与邻近学科(特别是精神病学)相分离,独立性将是未来的发展目标之一。练习v27、()年,我国第一个心理咨询中心出现在北京市朝阳医院。vA、1986B、1985C、2001D、1937v29、()属于我国心理咨询工作未来发展不大可能具备的特点vA、心理咨询会越来越贴近中国社会现实和文化背景vB、社会需求渐趋广泛vC、职业化的心理咨询将不断以自身高效率体现价值vD、职业化将使得专业人员因为咨询行业缺乏神圣意义而不满第二节历史上的几种理论观点v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精神分析理论观点精神分析理论观点一、关于心理结构一、关于心理结构人类的心理活动分为无意识和意识两大层次,二者之间为前意识。无意识包括原始冲动和本能,这些内容因为同社会道德准则相悖,因而无法直接得到满足,被压抑在无意识中。v二、关于人格结构二、关于人格结构v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把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本我,即生物本能欲望,是人格中的一个永存的成分,本我遵循快乐原则,去满足基本的生物需要。自我代表现实原则而起作用,它通过现实环境,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得发展。自我是本我与外界关系的调节者,决定对它的各种要求是否允许其获得满足。弗洛伊德把代表良心或道德力量的人格结构部分称为超我。一个人要保持心理正常,要生活得平稳、顺利和有效,就必须依赖这三种力量维持平衡;否则就会导致心理的失常。v三、关于心理动力三、关于心理动力 即弗洛伊德假定,心理活动驱动力是一种心理能量,它出自先天的本能。这就是精神分析的动力观点。弗洛伊德原本假定有两大类基本的驱力:(1)同自我或自我保护有关的驱力,包括饥、渴及其他与生存有关的生理需要,它们是使个体生存所必须满足的。(2)性爱的驱力,性欲望和种系的繁衍有关。但是,弗洛伊德更重视性欲望,把这个概念极大地扩展到其他 的 欲 望,并 把 性 欲 的 能 量 源 泉,即 里 比 多(libido),看成是驱使人寻求各种感官快乐的心理能量。他的这种偏激,是引起误解的原因。可是,从他的后期著作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他的心理动力观不是单一的,他把个体保存、种的延续两类驱力都叫“生本能”,把攻击、侵略等行为谓之“死本能”。这些都是他所谓的心理动力。v四、关于发展的观点四、关于发展的观点弗洛伊德认为,本我所代表的无意识冲动,在个体发育中,不同时期,发展阶段是不同的。性欲发展可分为如下几个阶段(或时期):(1)口欲期(01岁左右(2)肛欲期(23岁)(3)恋母期及生殖器期(45岁)(4)潜伏期(6-11岁)(5)生殖期(12岁以后)这一阶段起于青春期,贯穿于整个成年期。弗洛伊德认这一发展过程,如果不能顺利地进行,在某一阶段上遇到挫折,或从高级阶段倒退到低级阶段,就可能造成行为的异常。因此,这就成为各种神经症或精神病的根源。v五、关于适应问题五、关于适应问题v人类两种应对方式v1、变相宣泄v2、自我防御v压抑、投射、反向、合理化、升华、转移等。v焦虑是冲突引起的结果,具有特殊的功能,它能唤醒自我警惕,当自我把焦虑当做一种危险或不愉快的信号时,它就会做出反应,形成防御机制。焦虑有多种,如:现实性焦虑、神经症性焦虑、道德性焦虑,等等。练习v31、()不属于精神分析学说的五个概括观点之一。vA、适应的观点B、结构观点vC、动力观点D、移情观点33、精神分析理论之所以被称为深层心理学,是由于其()vA、不承认无意心理行动层面的存在vB、十分强调意识活动对人类心理的作用vC、十分强调深层次的无意识对人类心理的作用vD、否认意识层面心理活动的存在第二单元行为主义理论观点v行为主义理论是以严格的大量科学实验结果为依据,提出行为的脑机制,解释异常行为,而后提出矫正方法。v 1、依巴甫洛夫(Ivan Pavov,18491936)是该理论首创人,他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奠定了行为主义理论的基础。巴甫洛夫关于行为脑机制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涉及经典条件反射全部内容外,还对“试验神经症”和某些癔症、精神病症状做了解释。2、华生(BWarson,18781958)是行为主义理论创始人之一,他否认传统心理学,以主观体验到的知觉或意识为研究对象,而代之以行为;将行为归结为肌肉的收缩或腺体的分 泌,建 立 了 刺 激 反 应 模 式:R=f(s)。他不去考虑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心理过程,他认为行为是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加以控制的,他否认遗传。v3、新行为主义者托尔曼(ECTolman 18861959)对华升的机械主义观点以改良,提出刺激与反应之间存在一个“中间变量”即身体内部因素,即公式B=f(S.P.H.T.A)B=f(S.P.H.T.A)。B为行为,S为环境刺激,P为生物内驱动力,H为遗传,T为训练和经验,A为年龄,v行为是环境刺激、生理内驱力,遗传,过去行为是环境刺激、生理内驱力,遗传,过去经验或训练以及年龄等这些实验变量的函数,经验或训练以及年龄等这些实验变量的函数,而不仅是由环境刺激所决定而不仅是由环境刺激所决定 4、新行为主义者斯金钠(B Skinner,19041990)他的“操作性条件反射”为基础,建立了操作行为主义,提出了R=f(S.A)R为反应,S为刺激,A为实验变量,即笫三变量。这一理论广泛地解释了学习现象。程序教学就是在这原理基础上创建的。5、班都拉(Albert Bandura,1925)的“社会学习理论”(模仿学习理论)强调人的能动作用、强调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替代学习”或“观察学习”:人能够操纵符号,思考外部事物,预见可能性。自行奖赏或批判:人可自我评价行为,自我强化,不用外部强化。行为自控:人可调节、控制自己的行为,不一定为外界左右。v1、“靶行为”的发生情境及行为功能分析v2、“靶行为”量化及标定v3、矫正目标的制定v4、制定增加积极行为,减少消极行为的干预实施、监测、调整计划v5、结束以及复发的处理。一二三四五吃饭睡觉作业v行为治疗一般包括行为治疗一般包括5个步骤:个步骤:练习v38、()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先驱人物vA、巴甫洛夫和华生B、华生和桑代克vC、华生和斯金纳D、巴甫洛夫和桑代克v39、华生认为,()不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理论观点vA、行为可通过学习和训练加以控制,遗传因素起重要作用vB、心理学要排除主观内省vC、不能将知觉或意识作为研究对象vD、肌肉的收缩或腺体的分泌属于行为反应第三单元认知心理学观点v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种潮流。它通过实验证明,认知理解对环境条件、刺激强度,情绪发生、发展和行为方式起调节作用,故在心理咨询和治疗中,可以被用来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它认为所谓“认知认知”,是指一个人对某种事件的认识和看法,是指一个人对某种事件的认识和看法,包括过去事件的评价,对当前事件的解释,及对未包括过去事件的评价,对当前事件的解释,及对未来事件的预期。来事件的预期。v认知是与情感、意志、动机和行为相联系心理功能认知是与情感、意志、动机和行为相联系心理功能状态状态。它把研究的视野限制在矫正特定的认知过程以使个体达到适应当前的生活。v认知治疗是1970年发展起来的,它是根据认知过程影响情感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改变患者不良认知的一类心理治疗。v 认知疗法更重视患者的认知方式改变和认知情感行为三者的和谐。重视认知对人身心的影响练习v42、下列说法不属于认知心理学观点中认知的概念的是()vA、过去事件的评价vB、当前行为的功能分析vC、一个人对某一事件的认识和看法vD、对未来发生事件的预期第四单元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在咨询心理学中的理论观点v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兴起来的,提倡从人的主观意识经验出发,反对行为主义的环境决定论和精神分析的无意识动机决定论。它未具备系统的研究方法,或严谨的论证手段,仅提出某些建议和注意事项。这学派具有四个共同认识:v强调从整体上理解人的动机和人格;强调人的尊严、价值,尊重个体的自由选择,根据自己的意向确定自身存在的意义。人的意识能超越传统的,现实的文化的界限,具有创造性和无限发展的潜在可能性。人性研究重点是意识经验,应遵循现象学途径。存在一人本主义理论中,不少问题尚值质疑如“需求层次论”,“潜能”、“超越自我”等等。v人是具有潜能和成长着的个体。如果各方面发展良好,人就可以让意识指引其行为直到完全实现最大潜能,成为一个成功的个体。心理、行为障碍的产生乃是由于个人成长受到阻抑所致。自我意识不良和他人施加的价值条件是引起问题的根源。v由人本主义理论派生出来的询者中心治疗,主张不要通过教育方式去解决患者问题。他们认为如果咨询师能造成正确的情境,即真诚、积极尊重和设身处地的理解,那么患者就会开始成长和改变。他们主张咨询师应在咨询关系中努力去表达3种态度,即:v1、无条件的积极尊重与接纳。把患者作为人加以关注、尊重、接受,信任他有能力自我实现。v2、通情或设身处地的理解:倾听,反馈法。v3、和睦关系或真诚和一致性。v把患者视为朋友,促进他的信任感,把询者(医生)视为良好的示范者。v来访者治疗在国内主要用于无明显心理、行为障碍者,如大学生、中学生心理咨询。示范1练习v43、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查普林对人本主义思想体系的概括性描述的是()vA、强调人的利益和价值vB、认同自然一元论和还原主义机械论vC、强调个人的尊严与自由vD、反对决定论第五单元人性心理学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中的理论观点v一、基本概念v(一)人性v人性的定义:人,作为一个类,其自身有若干与其它动物类别相区分的质的规定性,这些质的规定性的总体便构成所谓人性。v1、人性的三个基本属性:v(1)精神属性和社会属性制约的生物属性v(2)以生物属性为前提和社会属性为内容的精神属性v(3)以生物属性为基础和以精神属性为表现形式的社会属性v人性中包含的三种基本属性不是绝对独立的,它们互为条件,互相影响,相互渗透和包含,在地位上可以互相转化,正是这种辩证关系使这三种属性可以同归于人所有。v(二)人性心理学v1、从三种基本属性之间的辩证关系把握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v2、心理现象是人性的表达,是三种属性的具体表达形式v3、以人性的精神属性为中心,说明心理、脑、社会三者的关系,进上步讨论心理自身的性质、特点及变化的规律v(三)心理动力v心理动力来自内在需要,内在需要来自三种本能:v1、个体保存、种族延续的本能v2、认知世界,适应环境的探究本能3、为生存而组成人类社会的依存本能三种本能转化为三种主观体验,形成三种需要:生物需要、精神需要、社会需要v(四)个性心理v1、心理差异可以分为两种:彼此有差异的群体心理、彼此有差异的个体心理。v2、个体的心理差异(个性心理)也可以说是不同个体的生物学差异在不同生存条件下的表达。v(五)情绪与健康v人有三种发自人性本能的需要,需求获得满足,产生正向的、有利于健康的情绪,否则,产生负向的、不利于健康的情绪。二、对心理诊断、咨询与治疗的认识v心理问题,是人性的某种属性出现了问题,或者各种属性之间的关系失去了平衡。导致不同性质的人性偏离、扭曲和异化。v诊断:全面收集与三种基本属性相关的资料。从人性的内涵中找出症状的主次原因。v咨询、治疗的基本原则,是把人性中的各类失衡状态,恢复相对平衡。练习v45、()属于人性心理学关于人的基本属性的内涵vA、生物属性、心理属性、社会属性vB、生物属性、心理属性、文化属性vC、生理属性、文化属性、社会属性vD、生物属性、精神属性、社会属性v*46、人性心理学认为心理动力不来自()vA、人性的客观外在需要vB、个体保存、种族延续的本能vC、索取生活必需资料和适应环境的探究本能vD、为生存而组成人类社会的依存本能第三节心理咨询的对象、任务、分类和一般程序v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心理咨询的对象、任务心理咨询的对象、任务v一、心理咨询的对象一、心理咨询的对象v1、精神正常,但遇到了与心理有关的现实问题,并请求帮助的人群v2、精神正常,但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并请求帮助的人群v3、特殊对象,即临床治愈的精神病患者v二、心理咨询的任务二、心理咨询的任务v1、认识自己的内、外世界v2、纠正不合理的欲望和错误观念v3、学会面对和应对现实v4、使求助者学会理解他人v5、使求助者增强自知之明v6、协助求助者构建合理的行为模式练习v49、心理咨询的总体任务,皆为达到()的目的vA、提高个人心理素质,使人健康无障碍地生活下去vB、提高个人道德素质,使人健康无障碍地生活下去vC、提高个人心理素质,使人健康、愉快、有意义地生活下去vD、提高个人道德素质,使人健康、愉快、有意义地生活下去第二单元心理咨询的形式分类和一般程序v一、心理咨询的分类一、心理咨询的分类v(一)按性质分类v1、发展心理咨询v2、健康心理咨询v(二)按咨询的规模,有个体咨询和团体咨询v1、个体咨询v2、团体咨询v(三)按咨询时程v1、短程咨询(1-3周)v2、中程心理咨询(1-3个月)v3、长程心理咨询(3个月以上)职业规划v(四)按咨询形式v1、门诊心理咨询v2、电话心理咨询v3、互联网心理咨询v二、心理咨询的一般程序二、心理咨询的一般程序v1、资料的收集v2、资料的分析v3、综合评估v4、诊断v5、鉴别诊断v6、咨询方案的制定练习v54、各类心理咨询中,()属于按咨询的形式的分类vA、个体咨询与团体咨询vB、短程、中程和长期的心理咨询vC、健康咨询与发展咨询vD、门诊面询、电话咨询和互联网咨询v57、心理咨询对于资料综合评估的主要内容不包括()vA、将主诉、临床直接、心理测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vB、将主因、诱因与临床症状的因果关系进行解释vC、按现行的症状诊断标准,进行鉴别诊断vD、确定其在症状分类中的位置第四节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咨询一、幼儿、儿童的心理咨询v1、3岁以前,心理发展的最大威胁是安全感v2、依恋的满足v3、4-6岁,有简单的道德观念,关注自尊与自信的信息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幼儿、儿童、少年期的心理咨询幼儿、儿童、少年期的心理咨询v二、少年期的心理咨询二、少年期的心理咨询v(一)问题v1、全面发展的要求强烈v为人处事、交往能力、体育、好奇v2、培养学习兴趣比提高学习成绩更重要v3、13-16岁,发展独立意识v4、开始产生性意识和性爱要求v(二)方法v1课堂指导v2同伴咨询v3协作培训v4行为矫正练习v60、3岁以前婴幼儿心理发展的最大威胁是()vA、父母照看不足B、营养不足vC、安全感得不到满足D、游戏活动不足v*62、就现实来看,()是少年产生厌学情绪的主要原因。vA、小学教育背离基本宗旨vB、中学教育背离基本宗旨vC、家庭教育背离基本宗旨vD、社会不尊师重教而世风日下第二单元青年时期的心理咨询v一、问题一、问题v1、升学 2、就业 3、恋爱 4、社会适应v5、人际关系 6、寻求榜样v二、方法二、方法v 咨询师的工作应该包括课堂指导、定期与教师接触、个别咨询、定期评估学生的进步、定期与学生家长接触,并对各类图书和社会上的服务设施进行评价和推荐等。为学生开设自我管理课程的方法,也是一种流行的做法。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接纳自己、如何与教师和同学友好相处、如何接纳自己的学校、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团体咨询可以对学生的智力和人格发展同时发生影响。在帮助学生加强自信、自立,减少对同伴的依赖或对同伴的控制,减少学生的自我中心等方面效果突出。练习v63、()是造成青年心理问题的关键所在vA、父母不良教养的影响vB、现代社会处于转型期vC、社会需要是变成压力还是变成动力的问题vD、市场经济所带来的负性影响第三单元中年期心理咨询v一、问题一、问题v1、心身功能下降v2、社会、家庭负担重v二、方法二、方法v1、劳逸结合v2、协调关系v3、压力管理v4、发挥潜力练习v64、()是中年人心理问题的特点vA、在社会、家庭和自我的需求的重压下产生心理问题vB、社会需要是变成压力还是变成动力的问题vC、现代社会处于转型期vD、市场经济所带来的负性影响第四单元老年人心理问题v一、问题一、问题v1、心身功能衰退v2、社会地位下降v3、易产生孤独感v二、方法二、方法v1、注意养生保健v2、知足常乐v3、重建人际关系v4、发挥余热第五节婚恋、家庭心理咨询v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恋爱问题心理咨询恋爱问题心理咨询v一、爱情不是对性、美感、依附的单一因素的满足和情绪体验,是同时满足人类三种基本需求并得到体验的过程。v二、爱情是男女双方相互依存和性、情互相给予并彼此理解和接纳的过程。v三、爱情自身不遵守理性的逻辑,所以重视理性分析不如重视情感体验。难舍前夫练习v65、咨询(),适合爱情困惑与障碍的心理咨询的原则vA、以理性逻辑加以判断vB、以感性逻辑体验加以判断vC、以悟性反应加以判断vD、避免刻板的理性逻辑第二单元婚姻问题的心理咨询v一、苦涩婚姻的缘由一、苦涩婚姻的缘由v1、在婚姻中,除了男女之间的浪漫爱情和道德规范之外,还有法律责任、经济关系、家族社会关系等一系列的因素。v2、最好的办法是收集情爱、理解和相互依附三个要点的咨料。v二、咨询原则二、咨询原则v1、必须遵守相关法律和道德v2、依据爱情的定义判断爱情的质量v3、如是求助者处在非理性的恋爱生活中,应提示不要在“爱”的大旋涡中沉入海底。v4、恋爱应利人利已v5、人类两性间的爱情行为,其背后是“复合动机”。同时追求性、情、道德满足的“复合动机”才是正确的。练习v*67、婚恋问题咨询的一般原则不包括()vA、遵守与婚恋相关的法律和道德规范vB、具体探讨婚恋问题的法学与伦理学vC、同时追求性、情、道德满足的“复合动机”vD、用理性来警示求助者第三单元家庭问题心理咨询v一、什么是家庭一、什么是家庭v在现代社会里,家庭是个体合情、合理、合法地满足三种基本需要的特殊社会功能组织。v二、家庭心理咨询的主要原则二、家庭心理咨询的主要原则v1、判断“破裂家庭”和“死亡婚姻”要小心v2、将问题具体化v3、不要以自己的价值观揣度求助者的看法v4、不替求助者做选择v5、坚持夫妻双方同时参加咨询v三、亲子关系的心理咨询三、亲子关系的心理咨询v(一)亲子关系的概念v1、自然的血缘关系v2、人伦道德关系v3、法定的养育、监护关系和法定的赡养关系v(二)亲子关系问题的心理咨询v1、亲、子双方对亲子关系的全面、正确的理解v2、对人伦道德有端正的态度v3、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对方,对亲子关系的年龄阶段有正确的认识。练习v68、()不属于家庭心理咨询的主要原则vA、不要以自己怕价值观来揣摸求助者vB、敢于判断破裂家庭或死亡婚姻vC、将问题具体化、客观化vD、坚持夫妻双方同时参加咨询v69、()不属于亲子关系的本质vA、自然的血缘关系B、人伦道德关系vC、教养与服从的关系D、法定的赡养关系第六节性心理咨询一、“人类性的科学”的外延与内涵v1、外延:人类的性不同于动物的性,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应从三维角度来理解性的概念,即从生物、心理、社会三个方面说明人类的性活动。vv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人类性科学人类性科学”概述概述v2、内涵:人类的性是由生物因素、心理因素人类的性是由生物因素、心理因素与社会因素三种因素构成的。与社会因素三种因素构成的。v性的生物因素指的是人类性行为涉及性器官及人体其他系统协同活动的有序生理过程,这种生理过程受到神经内分泌系统,特别是激素的影响,生物因素是人类性活动的基础;性的心理因素指的是人类性活动涉及个体的动机、态度、情绪、人格及行为的综合体现,现代研究表明,人类性活动在很大程度上由心理因素决定,许多学者还指出,人类性活动的本质是心理现象;性的社会因素指的是家庭、宗教、人际关系、文化道德与法律等都会塑造、调整和影响人类性活动。v二、人类性特征二、人类性特征 v1、普遍性v2、功能多样性v3、选择性、排他性v4、责任性v5、文化一社会制约性 v三、性道德与性态度三、性道德与性态度 v(一)性道德v1、性道德具有控制与调节功能v2、性道德的特点v(1)多样性v(2)一致性v(3)继承性v(4)双重性 v3、现代性道德的特点v(1)严肃性v(2)平等v(3)科学v(二)性态度v性认知、性情感、性行为v在性态度的三种因素中,认知成分是最重要的,人的性行为以认知为前导。性认知不仅包含有关性知识的内容,而且必须包括性规范性的认知,即有关的法律知识和性道德的知识,这是人形成正确性态度的重要前提。练习v72、人类性的心理因素的概念,不是指人类的性活动与()密切相关vA、性需求B、性动机vC、性生理D、性情绪v75、人类“性”之普遍性并不体现在()vA、性与人类共同存同在vB、性作为一个自然的生理现象,是每个正常人都有的vC、除试管婴儿外,人们都是性行为的产物vD、人类性活动的无季节性第二单元性心理咨询的内容与方法v一、性心理咨询工作的基本要求一、性心理咨询工作的基本要求v(一)基本宗旨性心理咨询工作的要求,和性科学的研究宗旨一样,就是企图依据科学的原则对人类的这类行为做出本质的说明,从而使它从自为转向自觉,从愚昧转向文明,以排除人类的种种性心理障碍,澄清种种性道德的混乱,从而把人们从苦闷、冲突与迷惑中解放出来,使他们更轻松愉快地以充沛精力投入到极具创造性的社会劳动中去,建设更美好的人类未来。v(二)基本原则v坚持性教育、性道德与性法律的结合v吴阶平曾经指出(1993):在宣传普及性知识教育的时候,坚持性知识教育与性道德及性法制教育的统一应当是一个重要原则。可以说,没有法制及文明道德观念约束的“纯性知识教育”,可能腐蚀危害社会,甚至人类自身。v三、儿童期的性心理咨询三、儿童期的性心理咨询v(一)性别认同v个体在生物学上的“性”,与其在心理学上的“性别”和社会学上的“性角色”,未必总保持一致。个体把自己看成男人或是女人便是性别认同。性别认同教育须在孩子出生后即进行。性别认同教育并不是要给孩子讲什么关于男女之别方面的知识,而是通过成人指导孩子一般行为表现来进行。v(二)正确认识性器官及其功能现代性科学认为,儿童也会有某种性的冲动,成人对此不必大惊小怪,严加斥责v(三)回答有关性的问题孩子对世间的一切都是好奇的,当他们询询有关性的问题时,成人应坦诚相告,既不回避,也不说谎,更不可嘲笑或斥责。v二、少年期的性心理咨询二、少年期的性心理咨询1、性道德的咨询v2、性法律咨询v3、性生理和性医学知识的咨询v4、性心理知识咨询v三、青年期、成年期的性心理咨询三、青年期、成年期的性心理咨询(一)关于恋爱真正的恋爱必须建立在双方是否具有一定的生理素质、心理品质及社会因素的基础上,而且要经过一定时期的考验。v(二)关于性生活的知识v在少年期已进行的性器官解剖生理教育的基础上,对准备结婚和已婚的青年夫妇间应更系统地进行性功能及性行为方面的教育,v以便使他们的性生活得以顺利进行,从而防止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性功能障碍,影响夫妻从性生活中获得的快慰。v四、更年期、老年期的性心理咨询四、更年期、老年期的性心理咨询v(一)更年期女性更年期又称绝经期,指的是女性排卵及月经的停止。绝经的年龄,因人而异,一般在45-55岁之间。v根据国外学者的研究,六十岁左右的部分男性也会有更年期。男性更年期往往以下列症状为特征:倦怠,体重下降或食欲减退,有时表现二者兼而有之;性欲抑制,表现为性能力丧失;注意力不能集中;全身容易疲劳;易激动。v(二)中老年的性行为中老年的性行为应量力而行,方式多样。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年人的性生活,不一定只是性交,也不一定要达到性高潮,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量力而行,采取多种方式来完成。例如,拥抱、接吻、各种抚爱动作、自我刺激以及性交,都可以达到性满足。老年人性活跃程度,与他们中青年的性活动有密切关系练习v84、不属于儿童期的性心理咨询的主要内容。vA、性别认同B、性冲动的困惑vC、性好奇D、性道德缺乏v85、少年期的性生理和性医学知识咨询的主要内容不包括()vA、在性方面身、心发育是否健康vB、性生理卫生知识的讲解vC、如何应对性生理变化vD、避免过早的性成熟v3影响老年性生活的心理因素v(1)无知及认知谬误。v(2)兴趣下降。v(3)性态度老化v(4)对衰老的恐惧。v(5)人际关系问题。v4促进中、老年健康性行为的基本策略v(1)消除各种有关中、老年性行为的错误观念。中、老年的性行为是正常的、必要的,不应受到非议或压抑。(2)为老年人的择偶与再婚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使他们能在晚年享受正常的性生活。(3)维持中老年人与异性的关系。正确地认识性行为,不要把性行为狭隘地理解为性器官的结合,观赏异性容貌、与异性保持理性的接触和交流,都可以获得性满足,有利于中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改变其不良的人格特征和情绪障碍。第三单元性行为问题v一、造成性行为问题的原因一、造成性行为问题的原因v1、生理因素是v2、心理因素v3、社会环境因素v二、咨询心理学中对性行为问题的分类二、咨询心理学中对性行为问题的分类v(一)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类的性行为,对于一个完全有责任能力的人体来说,是一个完整的“策划”过程变性v1、性角色认知v2、性欲望产生v3、性动机形成v4、性能力发挥v5、性交操作过程v6、性交体验v7、性后果的责任v每个阶段只要有挫折发生,都会形成不同严重程度的性心理问题。v性心理问题有八类:v1、性角色问题v2、性欲望问题v3、性动机问题v4、性对象选择问题v5、性能力问题v6、性交操作问题v7、性交体验问题v8、性后果的责任问题失调障碍变态性角色儿童期角色定位偏差性心理身份障碍易性癖性欲望性兴奋不足、性兴奋过强、性压抑、纵欲倾向性冷淡、性欲亢进、禁欲、性放纵性厌恶色情狂性动机性动机不纯性动机偏离、卖淫、嫖娼性诈骗性对象偶然对同性有性兴奋偶然对异性的物品有性兴奋时常对同性有性冲动但无性行为时常对异性的物品有性冲动同性恋双性恋恋物癖性能力功能性勃起不足、早泻(偶发)、冷阴(偶发)长期阳萎、早泻、射精不能、功能性射交疼痛、痉挛性操作和手段通过听、说秽语或着异性服饰激发性欲、手淫、口淫、意淫、性想象、性梦频繁、性心理投射(音乐、绘画)秽语偏好视秽偏好异装偏好频繁手淫施虐、受虐倾向秽语癖、窥淫癖、异装癖、手淫癖、摩擦癖、口淫癖、施虐、受虐癖、露阴癖性体验性高潮不足性消退期过长性满足感减弱性高潮缺乏性交厌烦性满足缺乏异性厌恶症v(二)对每一类性行为问题,依据自我体验、行为表现、对生活和工作的影响和对社会功能的影响程度,可分为三种:v1性行为失调(问题)由各种因素引起的偶然发生的性行为紊乱与偏离。性行为失调不严重破坏正常性行为,可随着时间和空间条件改变而自行缓解,也可能又有偶然发生,患者情绪可因此受到影响,但并不持久破坏患者的情绪和理智。患者可明确知道偶发的原因,并可自动克制和调整,使日常生活与工作行为不受严重影响。v2性行为紊乱性行为过程中的某环节因各种因素造成的失常或偏离,因此性行为的全过程均蒙受影响。因长期不能自行缓解而使患者处于焦急状态之中,从而影响夫妻感情及日常工作和生活。这类性行为紊乱称为性行为障碍。(这一分类大致相当于CCMD3心理生理障碍即“性功能障碍”的标准)v3性行为变态性行为过程中某一个或某几个环节严重、持续失常,致使整个性活动偏离正常而改变了性活动性质。v失常的环节往往代替了整个性行为过程,患者虽有自知力,但因人格缺陷和意志力薄弱而无法自拔。(这一分类大致相当于CCMD3行为障碍,即“性心理障碍”的标准。)v三、几种常见的性问题三、几种常见的性问题v(一)性角色问题v1、性角色认同失调v2、性角色认同障碍v3、性角色认同变态v(二)性动机偏离v1、泄欲动机v2、奉献动机v3、生育动机v4、交易性动机v5、享乐动机v6、性别自我肯定动机v(三)性对象的偏离v1、同性恋倾向v2、恋物倾向v3、自恋倾向v4、幻想与梦恋v(四)性能力问题v1、阳萎v2、冷阴v3、早泄v4、女性交媾疼痛v5、射精不能练习v87、出现性行为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