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语录教学文案.ppt
先秦(Xin Qn)诸子语录第一页,共81页。导入新课 廖可斌廖可斌 两汉以前的文学像白酒,两汉以前的文学像白酒,甘美醇厚,越久越有滋味;甘美醇厚,越久越有滋味;唐宋文学像红酒,浓烈唐宋文学像红酒,浓烈(nn li)(nn li)奔放,时时怀有奔放,时时怀有极盛时期的大度;元明清的极盛时期的大度;元明清的文学如啤酒,贴近市井,温文学如啤酒,贴近市井,温润可亲。润可亲。第二页,共81页。中国文化(wnhu),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期,诸子并起,百家争鸣,呈现了文化(wnhu)思想的高度繁荣。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道家“无为而治”、墨家的“兼爱”“非攻”等主张体现了“以民为本”的精神,与当代中国提出“构建和谐社会”主张有异曲同工之妙。第三页,共81页。轴心(zhu xn)时代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标(19491949)这本书中提到一个奇特的历史)这本书中提到一个奇特的历史现象现象在公元前在公元前800800年至公元前年至公元前200200年这年这600600年间,在古希腊、以色列、印度和中国年间,在古希腊、以色列、印度和中国几乎同时出现了伟大的思想家,他们都对人几乎同时出现了伟大的思想家,他们都对人类关切的问题类关切的问题(wnt)(wnt)提出了独到的看法。提出了独到的看法。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中国有孔子、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中国有孔子、老子,印度有释迦牟尼,以色列有犹太教的老子,印度有释迦牟尼,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阿摩司、何西阿、以赛亚和弥迦先知们(阿摩司、何西阿、以赛亚和弥迦 ),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传统,这个时代可以),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传统,这个时代可以称为人类文化的称为人类文化的 轴心时代轴心时代。第四页,共81页。关于“轴心时代”的理论(lln)有以下几个要点 1、时间上和内容上的巧合 虽然中国、印度、中东和希腊之间有千山万水的地理横亘,这些地域的不同文化,原来都是独立发展出来的,并没有互相影响,但却在同一个历史时期突然发生了一种(y zhn)飞跃,形成了现代各主要文明各自的文化轴心。第五页,共81页。2 2、这这些文化些文化传统经过传统经过两千多年的两千多年的发发展已成展已成为为人人类类文化的主要精神文化的主要精神财财富富 “人人类类一直靠一直靠轴轴心心时时代所代所产产生的思考和生的思考和创创造的一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飞跃都回都回顾这顾这一一问题问题,并被它重新燃起火焰。并被它重新燃起火焰。”欧洲的文欧洲的文艺艺复复兴兴就是把目光投向其文化的源就是把目光投向其文化的源头头古希腊而使欧洲文化重新燃起新光古希腊而使欧洲文化重新燃起新光辉辉(gunghu)(gunghu),从而,从而对对世界世界产产生重大影响。中国的宋明理学生重大影响。中国的宋明理学(新儒学)在受到印度佛教冲(新儒学)在受到印度佛教冲击击后,再次回后,再次回归归孔孟而把中国哲学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中国孔孟而把中国哲学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中国历历史上多次掀起的史上多次掀起的“古文运古文运动动”,上个世,上个世纪纪9090年代年代中国的人文精神中国的人文精神讨论讨论,也都可以看做,也都可以看做对对于于这这一一文化文化轴轴心的不断回心的不断回顾顾。第六页,共81页。按照这一理论,先秦的意义就没有终结在按照这一理论,先秦的意义就没有终结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时代,人类文化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时代,人类文化(wnhu)(wnhu)的划分就不是什么奴隶社会、封的划分就不是什么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而是前轴心时代、轴心时代、后建社会,而是前轴心时代、轴心时代、后轴心时代(轴心辐射的时代)。今天,轴轴心时代(轴心辐射的时代)。今天,轴心的火焰依然没有熄灭,轴心的能量依然心的火焰依然没有熄灭,轴心的能量依然在辐射,这是我们依然要学习先秦经典的在辐射,这是我们依然要学习先秦经典的理由。理由。第七页,共81页。中国文化的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轴心时代”主要是指春秋战国时主要是指春秋战国时期,即公元前期,即公元前770770年到公元前年到公元前221221年,这个时期年,这个时期中国历史上礼崩乐坏,百家争鸣,从而发生重中国历史上礼崩乐坏,百家争鸣,从而发生重大的转折,成为中华文化的大的转折,成为中华文化的“轴心时代轴心时代”。但是轴心不是突然形成的,所以还要讲到春秋但是轴心不是突然形成的,所以还要讲到春秋战国前的殷商西周之际(大约公元前战国前的殷商西周之际(大约公元前10001000年前年前后),即所谓后),即所谓“前轴心时代前轴心时代”,这个时候,这个时候(sh(sh hou)hou)中国历史已经发生了大的转折,即从神本中国历史已经发生了大的转折,即从神本到人本,从君本到民本。到人本,从君本到民本。曹刿论战是左传所记公元前曹刿论战是左传所记公元前684684年的一年的一次战争,正处于次战争,正处于“轴心时代轴心时代”初期,也深刻反初期,也深刻反映了这种历史的变化。映了这种历史的变化。第八页,共81页。曹刿论战(lnzhn)第一段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乃入见。问:何以战?何以战?公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必以分人。对曰: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公曰:牺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对曰:小信未孚,神弗小信未孚,神弗福也。福也。公曰: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我们看到,在当时人的观念中发生了一个大的变化,已我们看到,在当时人的观念中发生了一个大的变化,已经认识到决定战争胜负的不是少数的统治者(经认识到决定战争胜负的不是少数的统治者(“肉食者肉食者鄙鄙”“”“小惠未徧小惠未徧”),也不是天上的神(),也不是天上的神(“神弗福也神弗福也”),而是人民,只有),而是人民,只有(zhyu)(zhyu)代表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本利益”,才,才“可以一战可以一战”。这是一种深刻的人本主义。这是一种深刻的人本主义和民本主义和民本主义 。这种思想我们在先秦诸子语录中尤其是孟子中这种思想我们在先秦诸子语录中尤其是孟子中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可以更清楚地看到。第九页,共81页。“轴轴心心时时代代”一方面肯定了一方面肯定了“前前轴轴心心时时代代”的人本的人本主主义义和民本主和民本主义义,一方面又有重要的超越。人,一方面又有重要的超越。人本主本主义义民本主民本主义义主要主要还还是是对对于人民的一种于人民的一种态态度,度,“轴轴心心时时代代”的文化精英的文化精英们们更把目光更把目光转转向人的内向人的内心世界,心世界,认识认识到在到在现实现实世界之上世界之上还还有一种有一种终终极极的真的真实实,终终极的价极的价值值,人正是在,人正是在这这种种终终极追求极追求中成中成为为一个文明的人。一个文明的人。我我们们在孔子关于在孔子关于(guny)(guny)人的人的伦伦理道德、人的理道德、人的自身修养,尤其是关于自身修养,尤其是关于(guny)“(guny)“仁仁”的表述中的表述中都看到了都看到了这样这样的思想。其他的思想。其他诸诸子的思想精子的思想精华华部部分也无不在于此,比如庄子的逍遥游,看分也无不在于此,比如庄子的逍遥游,看似在追求一种永似在追求一种永远远无望的目无望的目标标,其,其实实正是暗示正是暗示着人的生命着人的生命发发展的无限性、展的无限性、终终极性与完美性。极性与完美性。第十页,共81页。一、先秦诸子(zh z)概况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封建(fngjin)文化的发祥期,这一时期的思想文化奠定了两千多年封建(fngjin)社会的基础。诸子百家出现的直接原因:“士”阶层的崛起社会条件:春秋战国时代大动荡、大变革,礼崩乐坏,宗族礼法逐渐松弛以致瓦解。经济条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职业分工被社会承认。政治条件:大国争霸,诸侯混战,国君侯王千方百计招揽人才。第十一页,共81页。“诸子”是指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内反映各阶层(jicng)、阶层(jicng)利益的思想家及著作,也是先秦至汉各种政治学派的总称,属春秋后才产生的私学。“百家”表明当时思想家较多,是一种夸张的说法。主要人物有孔子、孟子、墨子、荀子、老子、庄子、韩非子、孙子、公孙龙等。诸子百家(zh z bi ji)第十二页,共81页。二、出现(chxin)“百家争鸣”的社会原因经济(jngj)上 井田制崩溃政治上 周王室(wngsh)衰微阶级关系上 士阶层的崛起思想文化上 学在民间第十三页,共81页。三、“百家争鸣”主要流派(lipi)和代表道家(Doji)老子 庄子儒家 孔子 孟子(mng z)荀子墨家 墨子法家 韩非子第十四页,共81页。学派人物时代主要思想儒家孔子春秋提倡“仁”和“礼”;“因材施教”,学思结合孟子战国“仁政”;“民贵君轻”;性善说荀子“制天命而用之”;“性恶论”墨家墨子战国“兼爱”、“非攻”;“尚贤”;节俭道家老子春秋事物包含对立的两方面;“无为而治”庄子战国乐天安命;顺从自然法家韩非战国主张法、术、势相结合;变法革新第十五页,共81页。一、儒家(Rji)1.代表(dibio)人物:孔子、孟子、荀子第十六页,共81页。孔子(kn z)孟子(mng z)荀子(xn z)论语(20篇)孟子(7篇)荀子(32篇)第十七页,共81页。2.儒家思想孔子(kn z)核心(hxn):仁形式(xngsh):礼孟子仁 政 性 善 论民本思想荀子性 恶 论人定胜天仁仁 义 礼 智 信 忠 孝 悌 节 恕 勇 让第十八页,共81页。孔子(kn z)(前551前479)至圣先师(zh shng xin sh)孔子像第十九页,共81页。各地孔庙(Kngmio)第二十页,共81页。桐城文庙(wnmio)第二十一页,共81页。孔子(kn z)杏坛讲学第二十二页,共81页。孔子(kn z)简介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Rji)学派的开创者,被公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第二十三页,共81页。孔子的思想成就和文化贡献领域核心内容思想思想学说学说政治思想 “仁”和“礼”“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政以德”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敬而远之教育思想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全面发展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礼、乐、射、御、书、数 文化贡献 创办私学;整理文化典籍 弟子三千 儒家五经第二十四页,共81页。论语(ln y)简介论语是孔子(kn z)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kn z)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是一部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是研究孔子(kn z)思想的主要依据。东汉时,论语被列为“七经”之一。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第二十五页,共81页。课文(kwn)学习子贡曰:子贡曰:“如有博施(如有博施(shsh)于民而能济众,何)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如?可谓仁乎?”子曰:子曰:“何事何事(h sh)(h sh)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论语雍雍也第六)也第六)子贡(z n)说:“如果有人能广施恩惠、周济大众,怎么样?可以算是仁人了吗?”孔子说:“岂止是仁人,简直就是圣人了!就连尧舜尚且难以做到呢。至于仁人,就是自己想立足于社会,也帮助别人一同立足;自己想万事通达,也帮助别人一起通达。凡事能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可以说就是实行仁道的方法了。”第二十六页,共81页。子贡问曰:子贡问曰:“有一言有一言(y yn)(y yn)而可以终身行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之者乎?”子曰: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论语卫灵公第十五卫灵公第十五 )子贡问(他的老师孔子)说:“有什么话是可以终身奉行的吗?”孔子(就回答)说:“那就应该是“宽恕”了吧!自己不想要的,也不要强加(qingji)给别人.”第二十七页,共81页。大学(dxu)简介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zupn),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第二十八页,共81页。大学:在古代其含义有两种:“博学”之态;与“小学”相对的“大人之学”。古代儿童八岁上小学,主要学习“洒扫、应对(yngdu)、进退、礼乐射御书数”之类的文化课和基本的礼节。十五岁后可进入大学,开始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两种含义虽有明显的区别之处,但都有“博学”之意。第二十九页,共81页。大学之道,在明明大学之道,在明明(mngmng)(mngmng)德,在亲(德,在亲(xnxn)民,在止于至善。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古之欲明明(mngmng)(mngmng)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心正而后身 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 否矣。其所厚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大学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大学经一经一章大学之道)章大学之道)第三十页,共81页。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高尚的德行,在于关爱人民,在于达到最高境界的善。知道要达到“至善”的境界方能确定目标,确定目标后方能心地宁静,心地宁静方能安稳不乱,安稳不乱方能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方能达到“至善”。凡物都有根本有末节,凡事都有终端有始端,知道了它们的先后次序,就与大学的宗旨相差不远了。在古代,意欲将高尚的德行弘扬于天下的人,则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意欲治理好自己国家的人,则先要调整(tiozhng)好自己的家庭;意欲调整(tiozhng)好自己家庭的人,则先要修养好自身的品德;意欲修养好自身品德的人,则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意;意欲端正自己心意的人,则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意欲使自己意念真城的人,则先要获取知识;获取知识的途径则在于探究事理。探究事理后才能获得正确认识,认识正确后才能意念真城,意念真诚后才能端正心意,心意端正后才能修养好品德,品德修养好后才能调整(tiozhng)好家族,家族调整(tiozhng)好后才能治理好国家,国家治理好后才能使天下大平。从天子到普通百姓,都要把修养品德作为根本。人的根本败坏了,末节反倒能调理好,这是不可能的。正像我厚待他人,他人反而慢待我;我慢待他人,他人反而厚待我这样的事情,还未曾有过。第三十一页,共81页。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zh)(zh),则,则不得不得(bu de)(bu de)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bu(bu de)de)其正;其正;有所好有所好(ho)(ho)乐,则不得乐,则不得(bu de)(bu de)其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正;有所忧患,则不得(bu de)(bu de)其正。心不在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焉,视而不见,听而不 闻,食而不知其味。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大学)此谓修身在正其心。(大学)所谓修养自身在于端正心智,如果心中有怨恨,就得不到中正;有所恐惧,就得不到中正;有所喜好,就得不到中正;有所忧患,就得不到中正。如果心思不在应在的地方,那么虽然(surn)眼睛在看,却什么也看不见;虽然(surn)耳朵在听,却什么也听不见;虽然(surn)在吃东西,却品尝不出什么滋味。这就是所谓的修养品德首先在于端正思想。第三十二页,共81页。中庸(zhngyng)简介中庸是一篇论述儒家人性修养的散文,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子思所作,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论著。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k j ko sh)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第三十三页,共81页。中庸之道是中国(zhn u)古代唯心主义哲学观点论,出自儒家文化的中庸。中庸之道是人生的大道,事业成功、生活与健康的根本理论,基本包含三层理论:第一层理论:中不偏,庸不易。是指人生不偏离,不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张。这就是一个持之以恒的成功之道。第二层理论:指中正、平和。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如果失去中正、平和一定是喜、怒、哀、乐太过,治怒唯有乐,治过喜莫过礼,守礼的方法在于敬。第三层理论:中指好的意思,庸同用,中用的意思。指人要拥有一技之长,做一个有用的人才;又指人要坚守自己的岗位,要在其位谋其职。建议:中庸是说人的道德如果能达到中庸,就是最高的道德,百姓一直在努力追求。中庸不是不能实现,而是很难实现。为什么?因为中庸没有量化的标准,只能靠我们自己来感悟。如果将中庸进行量化处理,那中庸就容易实现了。第三十四页,共81页。子曰: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zh)(zh)者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贤者过之,不肖(bxio)(bxio)者不及也。人莫不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饮食也,鲜(xin)(xin)能知味也。能知味也。”(中庸(中庸第四章)第四章)孔子说:“中庸之道不能被实行,我是知晓的啊。有智慧的人做得太过分,愚昧的人达不到它。中庸之道不能被发扬,我是知晓的啊。贤明的人做得太过分,不贤明的人达不到它。这就好像(ho xin)人没有不吃饭的,但能够品尝滋味的人却非常少。”第三十五页,共81页。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ji)(ji),事前定则不困,行前事前定则不困,行前(xn qin)(xn qin)定则不疚,道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前定则不穷。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中庸第二十章)第二十章)凡事有预谋就会成功,没有预谋就会失败。说话事先想好就不会语塞,做事事先想好就不会感到困难。行动之前(zhqin)事先想好就不会内心不安,法则事先想好就不会陷入绝境。要广泛地学习,仔细地询问,审慎地思考,清晰地分辨,忠实地实践。第三十六页,共81页。3.孔子(kn z)的主要思想(1)“仁”“仁者爱人”遵循“忠恕”之道“为政以德”案例:“马棚失火”、“苛政猛于虎”(2)“礼”“克己复礼”恢复西周时的等级名分制度“礼”治的同时改良(giling)政治第三十七页,共81页。讲一讲讲一讲 “苛政猛于虎”的故事(gsh)孔子过泰山孔子过泰山(tishn)侧,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轼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轼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而曰:“然。昔者吾舅死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吾子又于虎,吾夫又死焉,吾子又死焉。死焉。”夫子问:夫子问:“何为不何为不去也?去也?”曰:曰:“无苛政。无苛政。”夫子曰: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猛于虎也。”第三十八页,共81页。孟子(mng z)(前372前289)孟子,山东邹城人。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孟子一书,属语录(yl)体散文集。后人尊称其为亚圣。4.孟子(mng z)第三十九页,共81页。孟子(mng z)有哪些思想?仁政(rnzhng)民贵君轻(mn gu jn qng)性本善第四十页,共81页。孟母三迁 孟母断机(dun j)孟子受教免休妻 第四十一页,共81页。讲一讲讲一讲 孟子(mng z)受教免休妻孟子妻独居,踞,孟子入户视孟子妻独居,踞,孟子入户视之,向母其曰:之,向母其曰:“妇无礼,请去之。妇无礼,请去之。”母曰:母曰:“何也?何也?”曰:曰:“踞。踞。”其母曰:其母曰:“何知之?何知之?”孟子曰:孟子曰:“我亲见之。我亲见之。”母曰:母曰:“乃汝无礼也,乃汝无礼也,非妇无礼。礼不云乎?将入门,非妇无礼。礼不云乎?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将入户,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将入户,视必下。不掩人不备也。今汝视必下。不掩人不备也。今汝往往燕私之处,入户不有声,令人踞而燕私之处,入户不有声,令人踞而视之,是视之,是汝之无礼也,非妇无礼。汝之无礼也,非妇无礼。”于是于是(ysh)孟子自责,不敢去孟子自责,不敢去妇。妇。第四十二页,共81页。淳于髡(淳于髡(knkn)曰:)曰:“男女授受不亲,礼男女授受不亲,礼与?与?”孟子曰:孟子曰:“礼也。礼也。”曰:曰:“嫂溺则援之以手乎?嫂溺则援之以手乎?”曰: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曰:曰:“今天下今天下(tinxi)(tinxi)溺矣,夫子之不溺矣,夫子之不援,何也?援,何也?”曰:曰:“天下天下(tinxi)(tinxi)溺,援之以道;嫂溺,援之以道;嫂溺,援之以手。溺,援之以手。子欲手援天下子欲手援天下(tinxi)(tinxi)乎?乎?”(孟子(孟子卷十卷十离娄章句上)离娄章句上)第四十三页,共81页。淳于髡,齐国赘婿,齐威王用为客卿。他学无所主,博闻强记,淳于髡,齐国赘婿,齐威王用为客卿。他学无所主,博闻强记,能言善辩。能言善辩。齐威王当政初时,齐威王当政初时,“好为淫乐长夜之饮好为淫乐长夜之饮”,国政荒乱,群臣莫敢,国政荒乱,群臣莫敢谏。淳于髡针对齐威王好隐语的特点,对齐威王说:谏。淳于髡针对齐威王好隐语的特点,对齐威王说:“国中有鸟,国中有鸟,止王之庭,三年不飞又不鸣,不知此鸟何也?止王之庭,三年不飞又不鸣,不知此鸟何也?”齐威王明白他的齐威王明白他的用意极其惊讶,用隐语回答说:用意极其惊讶,用隐语回答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鸣则已,一鸣惊人。”从此振作起来,治理朝政,收复失地,使从此振作起来,治理朝政,收复失地,使齐国又强大起来。齐国又强大起来。齐威王八年(前齐威王八年(前349349年),楚国出兵讨伐齐。齐威王命淳于髡带年),楚国出兵讨伐齐。齐威王命淳于髡带“黄金千镒,白璧十双,车马百驷黄金千镒,白璧十双,车马百驷”向赵国求援,淳于髡向赵王向赵国求援,淳于髡向赵王陈明利害关系。请其出兵。赵国当即陈明利害关系。请其出兵。赵国当即(dngj)(dngj)派派“精兵十万,革精兵十万,革车千乘车千乘”援齐,楚国闻之,连夜撤兵。齐威王大喜,在后宫摆宴援齐,楚国闻之,连夜撤兵。齐威王大喜,在后宫摆宴庆贺胜利。当齐威王问其能饮几杯酒时,淳于髡借机又一次讽谏庆贺胜利。当齐威王问其能饮几杯酒时,淳于髡借机又一次讽谏说:饮酒可多可少,但说:饮酒可多可少,但“酒极则乱,乐极生悲,万事尽然酒极则乱,乐极生悲,万事尽然”。齐。齐威王更加相信淳于髡的话,从此罢长夜之饮,除淫靡之风。淳于威王更加相信淳于髡的话,从此罢长夜之饮,除淫靡之风。淳于髡一生机智、幽默、直言敢谏,能言善辩,出使不辱使命,属乱髡一生机智、幽默、直言敢谏,能言善辩,出使不辱使命,属乱世贤臣。世贤臣。第四十四页,共81页。淳于髡说:“男女(nnn)间不亲手递接东西,这是礼制吗?”孟子说:“是礼制。”淳于髡说:“嫂嫂掉入水中,要伸手去救援她吗?”孟子说:“嫂嫂掉入水中而不救她,是豺狼。男女(nnn)间不亲手递接东西,是守礼制;嫂嫂掉入水中伸手去救,这是权宜时的变通办法。”淳于髡说:“现今整个天下都掉入水中了,先生不去救援,为什么呢?”孟子说:“天下掉入水中,只能用道来救援。嫂嫂掉入水中,是用手去救援的,你想用手去救援天下吗?”第四十五页,共81页。公都子问曰:公都子问曰:“钧是人也,或为大人,或为小钧是人也,或为大人,或为小人,何也?人,何也?”孟子曰:孟子曰:“从其大体从其大体(dt)(dt)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为小人。”曰:曰:“钧是人也,或从其大体钧是人也,或从其大体(dt)(dt),或从其,或从其小体,何也?小体,何也?”曰:曰:“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弗能夺也。此为大人而已矣。其小者弗能夺也。此为大人而已矣。”(孟子(孟子卷十一卷十一告子章句上)告子章句上)第四十六页,共81页。公都子问道:“同样是人,有的成为君子,有的成为小人,这是为什么呢?”孟子说:“注重身体重要部分的成为君子,注重身体次要部分的成为小人。”公都子说:“同样是人,有的人注重身体重要部分,有的人注重身体次要部分,这又是为什么呢?”孟子说:“耳朵眼睛这类器官不会思考(sko),所以被外物所蒙蔽,一与外物相接触,便容易被引入迷途。心这个器官则有思考(sko)的能力,一思考(sko)就会有所得,不思考(sko)就得不到。这是上天特意赋予我们人类的。所以,首先把心这个身体的重要部分树立起来,其它次要部分就不会被引入迷途。这样便可以成为君子了。”第四十七页,共81页。荀子(xn z)(约前325前238)荀子,名况,字卿,赵国(今山西省南部)人。中国战国末期哲学家、教育家。先秦唯物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创立了先秦时期完备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体系。其思想反映(fnyng)在荀子一书中,比较全面地总结了先秦百家争鸣中提出的一些重要哲学问题。第四十八页,共81页。荀子,先秦时期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荀子,先秦时期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家学派大师。者,儒家学派大师。崇尚刑法和权术,严刑峻法,阴谋诡计崇尚刑法和权术,严刑峻法,阴谋诡计反对反对“法先王法先王”,主张文化制度随着历史的,主张文化制度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改变;发展而改变;在哲学思想方面,提出在哲学思想方面,提出“制天命而用之制天命而用之”的的观点。观点。“人性人性(rnxng)恶恶”也是他的著名观点。也是他的著名观点。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同早于他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同早于他的孟子成为儒家中对立的两派。的孟子成为儒家中对立的两派。第四十九页,共81页。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吉,应之以乱则凶。(荀子(荀子天论篇十七)天论篇十七)上天的运行有一定的规律,不会因为圣君尧就上天的运行有一定的规律,不会因为圣君尧就存在,也不会因为暴君桀就灭亡了。用正确的存在,也不会因为暴君桀就灭亡了。用正确的治理措施适应治理措施适应(shyng)(shyng)大自然的规律,事情就大自然的规律,事情就办得好;用错误的治理措施对待大自然的规律,办得好;用错误的治理措施对待大自然的规律,事情就会办糟。事情就会办糟。第五十页,共81页。师生(sh shn)互动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是怎样形成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是怎样形成(xngchng)的?的?早期儒家思想有何特点?早期儒家思想有何特点?形成:从孔子创立儒家思想提出学说,经孟子、荀子的总结、改造与发展,儒家思想体系(tx)更加完备。特点:儒家思想较为完整,但带有浓厚的理想化色彩;没有严密的理论,大多是关于思想修养方面的道德规范和政治思想方面的治国原则;思想开始与政治相结合,但因脱离现实而遭冷遇。第五十一页,共81页。二、道家(Doji)1.代表(dibio)人物:老子、庄子第五十二页,共81页。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人。苦县(今河南鹿邑东)人。曾在东周王朝任守藏室史官曾在东周王朝任守藏室史官(shgun)(管理藏书)。(管理藏书)。与孔子同时代而稍前,孔子曾与孔子同时代而稍前,孔子曾问礼于老子。问礼于老子。及周室衰,西出函谷,退隐,及周室衰,西出函谷,退隐,著老子。著老子。老子(lo zi)(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间)老子(lo zi)第五十三页,共81页。老子(lo zi)简介老子,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老子,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相传生活于春秋时期。著有相传生活于春秋时期。著有老子,是道家学派老子,是道家学派(xupi)(xupi)的创始人。的创始人。道家将老子视为宗师,与儒家道家将老子视为宗师,与儒家的孔子地位相似。的孔子地位相似。道教兴起以后,老子又被奉为道教兴起以后,老子又被奉为道教的开山鼻祖,尊称为太上道教的开山鼻祖,尊称为太上老君。老君。第五十四页,共81页。茅山茅山(mo shn)神像神像第五十五页,共81页。老子(lo zi)简介老子,又名道德经老子,又名道德经,是老子的哲学作品,是老子的哲学作品(zup(zupn),n),道家学派的经典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也是道教的重要经著作,也是道教的重要经典。典。学界多认为成书于春秋末、学界多认为成书于春秋末、战国初,至战国中期已被战国初,至战国中期已被广泛引用。广泛引用。今本老子全书共五千今本老子全书共五千余言,故又称老子五千余言,故又称老子五千文。文。第五十六页,共81页。庄子庄子(zhung zi)也称也称南华经(南华经(33篇)篇)老子(lo zi)也称道德经(81篇)主张(zhzhng)无 为法自然第五十七页,共81页。领域核心内容思想学说哲学思想1.“道”是万物的本源2.朴素辨证法思想“道”是世界的根本;事物具有相反的方 面转化的规律。政治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思想评价哲学思想:探索宇宙起源和演变;对中国文化产生深远影响政治主张:消极悲观的态度2.老子的哲学思想和政治(zhngzh)主张 老子所处当时西周社会,诸侯各国穷兵黩武,战乱频仍,社会之礼仪伦理已无法恢复,所以老子看透人类社会之所以会纷争不已,都是由于圣人、礼仪、法令、欲望、智慧等有为措施所引起的,正是因为社会看中(kn zhng)名利、实力、好胜等荣誉,所以天下才会出现资源有限性的占有之争。老子因此提出回归自然,顺应无为而治、清净绝智的自然世界的规律,从而才能守弱胜强,达到小国寡民的平静生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第五十八页,共81页。越坚强的东西越坚强的东西(dngx)(dngx)越容易折断,越容易折断,柔能胜刚。柔能胜刚。小国寡民小国寡民(xio gu (xio gu gu mn)gu mn)的社会的社会知识点拔知识点拔 小国寡民小国寡民(xiogugumn),使民有什伯之,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第五十九页,共81页。3.老子(lo zi)的影响孔子适周曾问礼于老子 唐代帝王自称(zchng)老子后人。被列宁誉为俄罗斯一面镜子的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对中国古代文化,尤其先秦诸子的著作颇为热爱,有人曾问他:“世界上哪些作家和思想家对您的影响最深?”他却不加思索地回答,孔子和孟子“很大”,老子则是“巨大!”第六十页,共81页。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pn)(pn),其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过,以辅万物之自然(zrn)(zrn)而不敢为。(老而不敢为。(老子子第六十四章)第六十四章)第六十一页,共81页。局面安定时容易保持和维护,事变没有出现迹象时容易图谋;事物脆弱时容易消解;事物细微时容易散失;做事情要在它尚未发生以前就处理妥当;治理国政,要在祸乱没有产生以前就早做准备。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xxio)的萌芽;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有所作为的将会招致失败,有所执着的将会遭受损害。因此圣人无所作为所以也不会招致失败,无所执着所以也不遭受损害。人们做事情,总是在快要成功时失败,所以当事情快要完成的时候,也要像开始时那样慎重,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因此,有道的圣人追求人所不追求的,不稀罕难以得到的货物,学习别人所不学习的,补救众人所经常犯的过错。这样遵循万物的自然本性而不会妄加干预。第六十二页,共81页。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诟,是谓受国之诟,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谓天下王。社稷主;受国不祥,是谓天下王。”正言若反。正言若反。(老子(老子第七十八章)第七十八章)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但攻坚克强却没有什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但攻坚克强却没有什么能胜过它。因为没有什么可以真正改变得了么能胜过它。因为没有什么可以真正改变得了它。弱能胜过强,柔能胜过刚,天下没有人不它。弱能胜过强,柔能胜过刚,天下没有人不知道,但又没有人能实行。因此圣人常说:知道,但又没有人能实行。因此圣人常说:“能承受全国的屈辱,才配作天下的君主;能承能承受全国的屈辱,才配作天下的君主;能承担全国的灾难,才配作天下的君王担全国的灾难,才配作天下的君王(jn wn)(jn wn)。”确切的话语常常让人觉得不以为然!确切的话语常常让人觉得不以为然!第六十三页,共81页。三、墨家(Mji)1.代表人物(rnw):墨子第六十四页,共81页。墨子,名翟。墨家的创始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墨子门下弟子众多,他们对巨子(墨家领袖)都绝对服从,并为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相传墨子曾止楚攻宋,主张兼爱、非攻。墨子(约前468前376)第六十五页,共81页。墨家(Mji):墨翟“兼相爱(xin i)、交相利”主张(zhzhng)非攻 尚贤 尚同非乐 非命 节葬 节用特点 提倡刻苦简朴的精神具有苦干和自我牺牲的精神 讲求实际功利(实用)的精神 宗旨、核心思想2.墨家的主要思想第六十六页,共81页。3.墨子(m z)的影响 墨子的哲学思想反映了从宗法奴隶制下墨子的哲学思想反映了从宗法奴隶制下解放出来的小生解放出来的小生产产者者阶层阶层的二重性,他的思的二重性,他的思想中的合理因素想中的合理因素为为后来的唯物主后来的唯物主义义思想家所思想家所继继承和承和发发展,其神秘主展,其神秘主义义的糟粕也的糟粕也为为秦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