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的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docx
-
资源ID:65792784
资源大小:688.15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区域的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docx
第二届广东省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教学区域的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教学设计1.读图找出我国的地理位置;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我国的地理位置。【教材分析】区域的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本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意在以此区为案例,培养学生区域分析能力及可持续发展观,是学生形成合理知识链的重要环节。并为下节区域工业化的教学做好铺垫。【学情分析】学生具备了较强的运用资料的分析能力和图表分析能力。但他们的综合分析能力还比较欠缺,考虑到本节课的东北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的内容比较复杂,学生难以理解,因此把它设立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设计思想】1.设计思路:授课时让学生运用七年级学习过的相关世界地理的知识来回答问题,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创设情境,得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授课时让学生初步了解实现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综合考虑哪些因素,通过阅读地形和气温、降水分布图,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最后对比和分析,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2.设计意图:第一:学生的自主学习应落实在地图上。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学生读图,教师板图,学生用图等环节,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并能学以致用,运用所学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第二: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出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分析东北地区自然和社会经济状况,使学生理解这个地区的地理条件(2)通过分析东北地区自然和社会经济状况,使学生理解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以及分布范围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东北地区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活动的有利和不利影响,培养学生辩证看待地理问题的思想。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学习,学会辩证的看待问题,树立正确的环境观、资源观,提高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观念。 【教学重点】1.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地理条件2.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教学难点】1.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地理条件2.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教学技能】 导入技能、提问技能、讲解技能、结束技能 【教学流程图】开始抛出“东北大米”话题课件 设置问题读图分析小组讨论范围地理条件农业布局 教师总结分析练习巩固,布置作业结束教学内容和教师的活动学生活动媒体的运用【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景引入 抛出“东北大米”,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学生读图引发思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引导学生思考。新课引导 提出问题:是哪些自然因素影响东北大米的品质? 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找出答案。 让学生学会将相关知识串联起来。优越的地理位置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布置学习任务,结合地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 学生读图找出东北地区的范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读图析图能力,增强教学质量。 精讲点拨,点评升华我将结合气温和降水量图、地形图的版图和日常生活例子加以分析讲解。学生联系实际思考并回答问题。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思考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增加课堂趣味性,协助学生了解东北地区的地理条件。小组讨论我将分析气候对农业发展有哪些影响,并提出问题。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学以致用,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练习巩固复习巩固,集体回答。学生回顾知识回答。 针对本节课教学内容精选一道练习题,让学生回顾复习本节课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布置作业 分析下列地区发展特色农业的地理条件(任选其一) 新疆南部(南疆)以建设成为我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 云南省昆明附近重点发展花卉种植业。小组通力合作完成。 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要求,尊重学生自主选择权,让学生乐学,同时理论落实到实践,巩固新知识。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