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生态环境状况及生态文明建设(共7页).doc
-
资源ID:6602674
资源大小:17.50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我国的生态环境状况及生态文明建设(共7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我国的生态环境状况及生态文明建设 摘 要: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同时,我国也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更高层次的文明,而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可最终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是指以特定生物体(包括人类)为中心,多元复合生态系统各要素和生态关系的总和,强调生态系统的整体性、连续性、稳定性和协同进化性,以及在此基础上对主体提供的环境功能。当系统的整体性、连续性、稳定性和协同进化性遭到破坏,导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严重失调,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时,就变成了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问题一般可以分成两类:(一)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所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二)城市化和工农业高度发展而引起的“三废”(废水、废气、废渣)污染、噪声污染、农药污染等环境污染。 一、我国目前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 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良好的生态环境系统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也是人类发展的源泉。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同时,我国也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当前的生态问题突出表现在: (一)空气污染,空气中有害物质以及颗粒粉尘不断增加,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特别是北方地区,大面积出现雾霾情况。 (二)森林资源匮乏,林草覆盖率低。近年来,我国森林面积大幅减少,森里采伐量远远超过森里生长量,滥砍乱伐、毁林开荒现象十分严重,森林赤字明显,当代人已经过早地消耗了后代人应享用的森林资源。 (三)水土流失面广量大,土地荒漠化速度加快。 (四)水资源严重短缺,且地区分布不均,河流断流日趋严重,湖泊退化愈演愈烈。 (五)地下超采,水位下降。华北地区地下超采形成的沉降漏斗已连成一片,达2.3万平方公里,地下水沉降漏斗由点到面,由城市向乡村发展,面积越来越大,出现了区域性大范围的漏斗。 (六)湿地变农田,湿地破坏力加剧。 (七)农村生态环境污染严重。乡镇工业污染严重,农村耕地化肥使用量逐年增加,禽畜和水产养殖加剧了农村污染。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目标人与自然和谐 学术界较早对生态文明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不同的论述,大体上可归纳为3类:(1)认为生态文明是指人与自然的和谐;(2)除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外,还应包括人与人的和谐;(3)生态文明应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谐。也有学者进一步指出,生态文明是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和谐统一的更高层次的文明,其目标是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可见,生态文明涵盖了社会和谐及人与自然和谐的全部内容,是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总体而言,大多数专家学者认为生态文明的核心目标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必要组成部分,是生态文明在社会形态中的体现。一些学者之所以认为生态文明应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是从保障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论述的,共同强调的仍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从我国提出生态文明的背景分析,强调的也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党的十六大对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做了铺垫性论述,提出“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的目标。十七大提出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战略,暗示了生态文建设的总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十八大更明确提出,在“资源约束、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趋势下,“树立尊重自然、注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可见,无论是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还是党和国家提出的生态文明的旨意,都凸显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任务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但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环境保护无疑是最主要的任务。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来看,人类在经历了原始文明和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后,经济与技术得到了飞跃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破坏。工业文明时期,人类社会对自然界无限索取、征服自然的价值观念,直接导致一系列资源、生态与环境问题,诸如人口剧增、热带森林转变为农田、土地严重退化、全球荒漠化面积扩大、全球化肥过量施用、海岸带污染严重、杀虫剂大量排入环境以及动植物种濒危加剧等等。世界自然基金会发布的地球生命力报告2008显示,全球有3/4以上人口生活在“生态负债”的国家,而最近的中国生态足迹报告2012显示,全球生态赤字率已达50%。 就我国而言,近30年来经济社会得到了高度发展,然而高投入、高能耗、低效率、高污染的发展方式一直伴随其中。进入21世纪后,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突出表现为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 四、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发展方式的转变 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高度统一,资源消耗-经济发展-污染物排放形成一个链条,产业结构不同,消耗的资源量不同,排放的污染物总量也不同。在经济发展中,经济活动总量与环境压力呈正相关关系。此外,产业结构中,污染行业越多,资源利用效率就越低,环境压力也越大。世界银行的研究也显示,经济发展中资源利用的结构效应对环境的贡献达到70%。可见,环境问题的根源是经济问题,实质上是发展方式的问题。 我国经济发展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和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为主,实质上是一种用环境换增长的传统发展模式,即“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单项线性经济发展过程,这种传统发展模式在GDP导向下趋向于过渡工业化,其导致的结果就是呈现环境污染加剧、能源消费粗放、供求失衡的多重特征。相关研究也发现,当直接投资大量流入能源密集型行业后,随之引起的是当地环境的极大弱化。 2008年我国排放超过环境容量的115.7%,污水COD排放量超过环境容量的78.5%。19912012年,我国工业废气排放量显著增加,其中,2012年比2005年增加95.4%,2012年初冬发生了全国大范围的雾霾天气,到2013年冬季仍然存在。 五、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制度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无论是环境保护、技术创新还是发展方式的转变,都需要有良好的制度保障。为此,必须建立一套与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宜的机制、体制,即生态制度体系。制度建设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或取得突破: (一)要改革政绩评价体系,重新建立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绩考核制度,纠正我国以往政绩考核过于偏重经济指标,忽略生态环境、能源消耗因素的做法,建议重视生态资产的变化,引入生态与环境保护的评估机制。 (二)建立健全面向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土空间开发管理制度。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保障制度,全面实施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使我国国土空间开发和区域协调发展形成基本格局,以此建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框架。划定“生态红线”,实施最严格的生态用地保护制度,全面实行国土空间开发和保护的环境资源管理制度。 (三)基于生态补偿的基本原则,完善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对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区等提供的生态服务功能及生态产品予以补偿,对矿产资源开发区域加收生态税费,对因保护生态环境而付出开发代价的区域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持力度,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生态补偿机制。 (四)建立以市场机制为导向的生态制度,使市场经济机制成为生态环境制度的基础,发挥市场对资源供需的调节作用,促进资源节约利用和减少污染排放,使市场价格能反映经济活动的环境代价,形成环境成本、收益、自然资产和环保支出一体化的高效格局。 (五)与生态建设相比,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更为广泛,更具发展高度。生态文明建设既包括生态建设,又包括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强调的是把生态文明的理念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中,建立可持续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以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社会形态的跨越。因此,生态文明建设比生态建设具有更深刻的内涵,是发展方式的转变,最终目的是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