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精选课件.ppt
关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第一页,本课件共有28页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hronic myelocytic leukemia chronic myelocytic leukemia,CML概述概述 亦称慢性髓系白血病。是一种发生在多能造血干细胞的恶性骨髓增生性肿瘤,主要涉及髓系。外周血粒细胞显著增多并有不成熟性,在受累的细胞系中,可找到Ph染色体或BCR/ABL融合基因。病程发展缓慢,脾大。CML分为慢性期,加速期和急变期。第二页,本课件共有28页流行病学流行病学 全球发病率约1/10万,占全部白血病的20%左右;国内发病率0.39-0.99/10万,占白血病的第三位;可发生于各年龄组,一般随年龄而增加,以4550岁为高峰,男性高于女性;第三页,本课件共有28页病因病因(不肯定)1、电离辐射 离子照射与t(9;22)有关,可诱导G0期细胞(如多能干细胞)发生蜕变。2、化学因素 化学制剂如苯;第二肿瘤日益增多。3、病毒因素 RNA肿瘤病毒能改变细胞内DNA中的遗传密码。4、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对于白血病发生的影响是肯定的,但白血病绝对不是不是“家族遗传性家族遗传性”疾病。疾病。第四页,本课件共有28页病程演变及临床表现 1、慢性期、慢性期(chronic phase,CP)1)病程14年 2)各种年龄均可发病,中年多见,男略多于女;3)起病缓慢隐袭,于健康查体或其他情况就医时发现血象异常或脾大确诊。4)代谢亢进:乏力、低热、多汗、盗汗、体重减轻等 5)粒细胞明显增多,原始(+)细胞200109/L,可表现呼吸困难、发绀、脏器梗死、眼底静脉扩张、视乳头水肿、眼底出血等。第五页,本课件共有28页2、加速期、加速期(accelerated phase,AP)1)病程几月数年,原因不明的发热;2)脾脏迅速肿大;贫血、出血加重;胸骨骨骼疼痛。3)血或骨髓原始细胞 10%,血中嗜碱粒 20%;血小板进行性减少或增高;可出现其他染色体异常。4)CFU-GM培养,集簇增加而集落减少。第六页,本课件共有28页3 3、急变期(、急变期(blast crisis,BC)blast crisis,BC)1)慢粒终末期,与急性白血病类似;2)预后极差,数月内死亡。3)多数呈急粒变,2030%急淋变。4)NAP积分增加 5)三大特点:骨髓增生加速;原始细胞危象;髓外原始细胞浸润。血象:白细胞迅速增高(原粒+早幼粒细胞30%)中重度血红蛋白减少、血小板减少,个别剧增;骨髓象:原始细胞/原淋+幼淋/原单+幼单20%,原粒+早幼粒细胞 50%。第七页,本课件共有28页有以下临床表现时考虑急变:有以下临床表现时考虑急变:1、不明原因发热持续5天以上,抗生素无效2、进行性难治性贫血3、明显的出血倾向4、进行性肝脾肿大5、肌肉、骨、关节疼痛6、纳差、消瘦、盗汗、疲劳、忧郁等进行性加剧。7、其他表现:口腔溃疡、淋巴结肿大、神经系统受累、髓外肿瘤的形成等。第八页,本课件共有28页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1、血象 a.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常20109/L,可达100109/L以上。b.原始细胞5%,原粒+早幼粒10%;急变时 c.中晚幼粒,嗜酸、嗜碱粒 d.晚期Hb、PLT减少 e.NAP活性降低或阴性,急变时2、骨髓象 与血象相似与血象相似-增生极度活跃,以粒系为主,原始细胞10%,中晚幼粒,嗜酸、嗜碱粒。第九页,本课件共有28页3、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改变 1)90%以上慢粒出现Ph染色体,t(9;22)(q34;q11)即9号染色体长臂上C-abl原癌基因易位至22号染色体长臂的断裂点集中区(bcr)形成bcr/abl融合基因;其编码蛋白为P210,较正常C-ABL基因产物P145有明显增强的酪氨酸激酶活性,导致粒系转化和增殖。1960年,Nowell等发现骨髓细胞中有费城染色体Ph。1973年,Rowley等证明Ph是t(9;22)(q34,q11)。第十页,本课件共有28页2)Ph染色体见于:粒、红、单核、巨核细胞、B或T淋巴细胞;但不存在于骨髓成纤维细胞或其他组织细胞。2%急粒、5%儿童急淋、20%成人急淋也可出现。3)在慢粒急变时,尚可出现其他染色体异常,如双费城染色体,8号三体,17号染色体长臂的等臂染色体。4、血液生化 血乳酸脱氢酶、尿酸、溶菌酶浓度增高;血维生素B12浓度、维生素B12结合力增高。第十一页,本课件共有28页诊断:诊断:脾大、典型血象与骨髓象改变、Ph染色体阳性,对符合慢粒而Ph染色体阴性者,应做BCR-ABL融合基因检测。第十二页,本课件共有28页鉴别诊断其他原因引起的脾大其他原因引起的脾大 血吸虫病、慢性疟疾、黑热病、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等均有脾大。但各病均有各自原发病的临床特点,并且血象和骨髓象无CML的典型改变。Ph染色体及BCR-ABL融合基因均阴性。第十三页,本课件共有28页类白血病反应类白血病反应 常并发于严重感染、恶性肿瘤等基础疾病,并有相应原发病的临床表现。粒细胞胞质中常有中毒颗粒和空泡。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不增多。NAP反应强阳性,Ph染色体及BCR-ABL融合基因阴性。血小板和血红蛋白大多正常。原发病控制后,白细胞恢复正常。第十四页,本课件共有28页骨髓纤维化骨髓纤维化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脾大显著,血象中白细胞增多,并出现幼粒细胞等,易与CML混淆。但骨髓纤维化外周血白细胞数一般比CML少,多不超过30109/L。NAP阳性。此外,幼红细胞持续出现于外周血中,红细胞形态异常,特别是泪滴状红细胞易见。Ph染色体及BCR-ABL融合基因阴性。部分患者存在JAK2V617F基因突变。多次多部位骨髓穿刺干抽。骨髓活检网状纤维染色阳性。第十五页,本课件共有28页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第十六页,本课件共有28页感染性骨髓象感染性骨髓象第十七页,本课件共有28页慢粒急性变慢粒急性变(原粒细胞性)(原粒细胞性)第十八页,本课件共有28页原始细胞原始细胞pox(-)慢粒急淋变慢粒急淋变第十九页,本课件共有28页治疗白血病淤滞症的紧急处理白血病淤滞症的紧急处理 1、白细胞单采 2、羟基脲、水化、碱化尿液、每日尿量保证2000ml第二十页,本课件共有28页分子靶向治疗分子靶向治疗 第一代络氨酸激酶抑制剂 伊马替尼(2苯胺嘧啶衍生物)特异性阻断ATP在ABL激酶上的结合位置,使酪氨酸残基不能磷酸化,抑制BCR-ABL阳性细胞的增殖。另外也能抑制另外两种酪氨酸激酶c-kit和血小板衍生的生长因子受体活性。治疗剂量:400mg/d,终生服用 不良反应:恶心、呕吐、腹泻、肌肉痉挛、水肿、皮疹、血象下降较常见,重者需减量或暂停用药。第二十一页,本课件共有28页干扰素干扰素 直接抑制DNA多聚酶活性和IRF的基因表达,影响自杀因子(Fas)介导的凋亡,可增加Ph+细胞HLA分子表达量,利于抗原递呈细胞和T细胞更有效识别。剂量:300-500万u/(m2*d)皮下或者肌肉注射每周3-7次,坚持使用,推荐和小剂量阿糖胞苷合用,剂量为10-20mg/(m2*d),每个月连用10天。不良反应:畏寒、发热、头痛、肌肉骨骼酸痛、体重下降、肝功能异常,应用对乙酰氨基苯酚可减轻症状,部分患者常须减量或者停药。第二十二页,本课件共有28页其他药物治疗其他药物治疗 可使多数患者血象及异常体征得到控制,未改善中位生存期(40个月左右)1.羟基脲 为细胞周期特异性抑制DNA合成药物,起效快,持续时间短,不良反应少,与烷化剂无交叉耐药性,对患者以后接受HSCT无影响。剂量:3g/d,分2-3次口服,据白细胞计数调整剂量 2.白消安、阿糖胞苷、HHT等。第二十三页,本课件共有28页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目前认可的根治性标准治疗,宜在慢性期血象及体征控制后尽早进行。1.HLA相合同胞间移植5年OS为80%。2.常规移植患者的年龄以45岁以下为宜。3.如有移植意愿者,以下情况可选择allo-HSCT 新诊断的儿童的青年 依据年龄、脾脏大小、血小板计数、原始细胞进行疾病风险预测,高危者并有全相合供者的年轻患者 TKI治疗失败或不耐受者第二十四页,本课件共有28页 进展期治疗进展期治疗 进展期患者对药物耐受性差,缓解率低且缓解期短。加速期治疗加速期治疗 1.加量一代TKI或二代TKI治疗 2.转入CP后尽早allo-HSCT第二十五页,本课件共有28页急变期的治疗急变期的治疗 1.化疗:髓系急变者可采用AML方案化疗,急淋变者按ALL治疗 2.伊马替尼:CHR、MCR和CCR分别为8%、16%和7%,且疗效维持短暂。3.allo-HSCT:复发率高达60%,长期DFS仅15-20%,对于重回慢性期后做移植者效果同AP。第二十六页,本课件共有28页 预后预后 化疗后中数生存期3947月,5年生存率2535%,个别1020年。预后有关因素:1、脾大小;2、血原始粒细胞数;3、嗜碱及嗜酸数;4、Ph染色体阴性预后差。第二十七页,本课件共有28页感谢大家观看第二十八页,本课件共有2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