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讲解-课件(演示)培训讲学.ppt
弟子规弟子规第一页,共35页。弟子规弟子规弟子规简介弟子规简介(jin ji)原名训蒙文,是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原名训蒙文,是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名为弟子规所作,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名为弟子规。采用论语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出则弟,谨而信,泛爱(fn i)众,而亲仁,行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三字一句、两句的文义,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一韵编纂而成。具体内容包含为人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具体内容包含为人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等应有的礼仪规范。物、求学等应有的礼仪规范。弟子规弟子规第二页,共35页。弟子规弟子规为什么要学习为什么要学习(xux)弟子规?弟子规?1988年,年,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发表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发表联合宣言说,联合宣言说,21世纪的人类要生存,必须世纪的人类要生存,必须从从2000年前的中国孔老夫子那里汲取智年前的中国孔老夫子那里汲取智能。能。20世纪世纪70年代,英国大哲学家汤恩比教年代,英国大哲学家汤恩比教授说,要解决授说,要解决21世纪的人类的社会问题,世纪的人类的社会问题,只有孔孟只有孔孟(kn mn)学说和大乘佛法。学说和大乘佛法。弟子规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弟子规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是圣学的根基,是做人编成的生活规范,是圣学的根基,是做人的根基!的根基!弟子规弟子规第三页,共35页。弟子规弟子规书名书名(sh mn)释义释义“弟子弟子”:狭义是指父母的孩子、:狭义是指父母的孩子、老师的学生。广义来讲,所有的人老师的学生。广义来讲,所有的人都可以称为弟子,人人都要活到老,都可以称为弟子,人人都要活到老,学到老。学到老。“规规”:是规范、道理:是规范、道理(do li)。弟子规是先贤对做人道德和人弟子规是先贤对做人道德和人们日常行为规范的总结,是待人处们日常行为规范的总结,是待人处事的道理事的道理(do li)、具体方法。、具体方法。弟子规弟子规第四页,共35页。弟子规弟子规总叙总叙 弟子规弟子规 圣人圣人(shngrn)训训 首孝首孝悌悌 次谨信次谨信 泛爱众泛爱众 而亲仁而亲仁 有余力有余力 则学文则学文 总叙:概括了弟子规讲述的七个问题: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总叙:概括了弟子规讲述的七个问题: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圣人训:圣人,狭义讲,指儒教的创始人孔老夫子;广义讲,指所有的古德圣贤。圣人训:圣人,狭义讲,指儒教的创始人孔老夫子;广义讲,指所有的古德圣贤。首孝悌,次谨信:首先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言语行为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首孝悌,次谨信:首先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言语行为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悌:悌:tt,友爱,指哥哥要照顾弟弟,弟弟要尊敬,友爱,指哥哥要照顾弟弟,弟弟要尊敬(znjng)(znjng)哥哥。哥哥。泛爱众,而亲仁:要有一颗慈悲的爱心,对一切人、事物都平等博爱,并亲近有仁德的人。泛:泛爱众,而亲仁:要有一颗慈悲的爱心,对一切人、事物都平等博爱,并亲近有仁德的人。泛:广泛。广泛。弟子规弟子规第五页,共35页。弟子规弟子规第一篇第一篇 入则孝入则孝1.父母父母(fm)呼呼 应勿缓应勿缓 父母父母(fm)命命 行勿懒行勿懒2.父母父母(fm)教教 须敬听须敬听 父母父母(fm)责责 需顺承需顺承 第一篇第一篇“入则孝入则孝”讲为人子女在家应尽的孝道。讲为人子女在家应尽的孝道。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要马上答应。应: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要马上答应。应:yng,yng,回答,答应;缓:迟缓。回答,答应;缓:迟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的教导,应该恭敬的聆听。父母教,须敬听:父母的教导,应该恭敬的聆听。父母责,须顺承:父母责备父母责,须顺承:父母责备(zbi)(zbi)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使父母亲生气、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使父母亲生气、伤心。伤心。弟子规弟子规第六页,共35页。弟子规弟子规3.冬则温冬则温 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4.出必告出必告 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冬则温,夏则凊:冬天,先钻到父母的被窝将被子捂暖;夏天,先拿扇子将父母的冬则温,夏则凊:冬天,先钻到父母的被窝将被子捂暖;夏天,先拿扇子将父母的草席扇凉快草席扇凉快(ling kui)(ling kui)。指要照顾好父母的饮食起居。温,温暖。凊:。指要照顾好父母的饮食起居。温,温暖。凊:qngqng,清,清凉、凉爽。凉、凉爽。晨则省,昏则定:早晨起床之后,先向父母请安问好。下午回来之后,要向父母报晨则省,昏则定:早晨起床之后,先向父母请安问好。下午回来之后,要向父母报平安,使老人家放心。省:安慰,问候;定:安慰。平安,使老人家放心。省:安慰,问候;定:安慰。出必告,反必面:外出离家时,须告诉父母要到那哪里去,回家后还要当面禀报父出必告,反必面:外出离家时,须告诉父母要到那哪里去,回家后还要当面禀报父母回来了,让父母安心。母回来了,让父母安心。居有常,业无变:居住的地方要固定,工作不要任意改变居有常,业无变:居住的地方要固定,工作不要任意改变 。居:居住;常,固定;。居:居住;常,固定;业:事业、学业、工作等。业:事业、学业、工作等。弟子规弟子规第一篇第一篇 入则孝入则孝第七页,共35页。弟子规弟子规5.事虽小事虽小 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6.物虽小物虽小 勿私藏勿私藏(s cn)苟私藏苟私藏(s cn)亲心伤亲心伤7.亲所好亲所好 力为具力为具 亲所恶亲所恶 谨为谨为去去 苟擅为,子道亏:如果没有经过父母同意而擅自去做,有损为人子女的品德。苟擅为,子道亏:如果没有经过父母同意而擅自去做,有损为人子女的品德。苟:苟:假使。亏,缺陷,不完美。假使。亏,缺陷,不完美。亲所好,力为具:父母亲所喜欢的,要尽量为父母准备好。好:喜好,嗜好。力:亲所好,力为具:父母亲所喜欢的,要尽量为父母准备好。好:喜好,嗜好。力:尽心尽力。具:准备。尽心尽力。具:准备。亲所恶,谨为去:父母亲不喜欢的,要小心地为父母排除亲所恶,谨为去:父母亲不喜欢的,要小心地为父母排除(pich)。恶:不喜欢、。恶:不喜欢、讨厌、厌弃。谨:谨慎,指对父母要有恭敬之心。去:排除讨厌、厌弃。谨:谨慎,指对父母要有恭敬之心。去:排除(pich),去除。,去除。弟子规弟子规第一篇第一篇 入则孝入则孝第八页,共35页。弟子规弟子规8.身有伤身有伤 贻亲忧贻亲忧 德有伤德有伤 贻亲羞贻亲羞9.亲爱亲爱(qn i)我我 孝何难孝何难 亲憎我亲憎我 孝孝方贤方贤第一篇第一篇 入则孝入则孝 贻亲忧:让父母忧心贻亲忧:让父母忧心(yuxn)。贻,遗留;忧,挂心。贻,遗留;忧,挂心。亲憎我:父母讨厌我。憎,讨厌。亲憎我:父母讨厌我。憎,讨厌。孝方贤:我们的孝顺更显得圆满。贤,圆满。孝方贤:我们的孝顺更显得圆满。贤,圆满。第九页,共35页。弟子规弟子规10.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11.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亲有过,谏使更:父母亲有不对的地方,要劝导父母改正。过:过失。谏:亲有过,谏使更:父母亲有不对的地方,要劝导父母改正。过:过失。谏:劝导。更:改正。劝导。更:改正。怡吾色,柔吾声:劝导时态度要诚恳,和颜悦色,声音柔和。怡吾色,柔吾声:劝导时态度要诚恳,和颜悦色,声音柔和。谏不入,悦复谏:如果父母不听规劝,要耐心等待,一有适当时机,例如父谏不入,悦复谏:如果父母不听规劝,要耐心等待,一有适当时机,例如父母情绪好转或是高兴的时候,再继续劝导。复:再。母情绪好转或是高兴的时候,再继续劝导。复:再。号泣随,挞无怨:劝导至诚时甚至痛哭流涕,一定要恳求父母改过,纵然遭号泣随,挞无怨:劝导至诚时甚至痛哭流涕,一定要恳求父母改过,纵然遭遇到责打遇到责打(z d)(z d),也无怨无悔,以免使父母一错再错,铸成大错。挞:打。,也无怨无悔,以免使父母一错再错,铸成大错。挞:打。弟子规弟子规第一篇第一篇 入则孝入则孝第十页,共35页。弟子规弟子规12.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13.丧三年常悲咽居处丧三年常悲咽居处(j ch)变酒肉绝变酒肉绝14.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亲有疾:父母亲生了病。疾,疾病。亲有疾:父母亲生了病。疾,疾病。昼夜侍:白天晚上侍候在旁,不离开床边。昼,白天;夜,晚上。昼夜侍:白天晚上侍候在旁,不离开床边。昼,白天;夜,晚上。丧三年:父母死后三年的时间。丧三年:父母死后三年的时间。丧尽礼:办丧事要尽到礼节。丧尽礼:办丧事要尽到礼节。祭尽诚:祭拜祭尽诚:祭拜(j bi)(j bi)的时候要真诚。的时候要真诚。弟子规弟子规第一篇第一篇 入则孝入则孝第十一页,共35页。弟子规弟子规 第二篇第二篇 出则悌出则悌1.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2.财物轻怨何生言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yny)忍忿自泯忍忿自泯3.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4.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第二篇第二篇“出则悌出则悌”讲出门在外的行为规范。讲出门在外的行为规范。兄道友,弟道恭:做哥哥的要友爱弟弟,做弟弟的要对哥哥恭敬兄道友,弟道恭:做哥哥的要友爱弟弟,做弟弟的要对哥哥恭敬(gngjng)(gngjng)。道,相处。道,相处的规范。的规范。财物轻:对物质、财物要看轻些。财物轻:对物质、财物要看轻些。忿自泯:愤怒自然就消失了。忿自泯:愤怒自然就消失了。即代叫:马上去代为找来。即代叫:马上去代为找来。勿见能:不要卖弄自己的才华。勿见能:不要卖弄自己的才华。弟子规弟子规第十二页,共35页。弟子规弟子规5.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6.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7.骑下马骑下马(xi m)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 疾趋揖:快步上前问侯。疾,快步。趋,小步走。揖,恭敬地问候。疾趋揖:快步上前问侯。疾,快步。趋,小步走。揖,恭敬地问候。退恭立:退后一点,恭敬地站一旁,请长者先行。退恭立:退后一点,恭敬地站一旁,请长者先行。骑下马,乘下车:坐在马车上或乘车时看到长辈,要下马下车。骑下马,乘下车:坐在马车上或乘车时看到长辈,要下马下车。过犹待,百步余:即使长者已经走过了,也要目送他远去,差不多百步的距离。过犹待,百步余:即使长者已经走过了,也要目送他远去,差不多百步的距离。长者坐,命乃坐:长辈坐定以后,吩咐长者坐,命乃坐:长辈坐定以后,吩咐(fn f)(fn f)坐下才可以坐坐下才可以坐 。低不闻,却非宜:声音低到尊长听不见,这样也不合适。宜,合适。低不闻,却非宜:声音低到尊长听不见,这样也不合适。宜,合适。第二篇第二篇 出则悌出则悌第十三页,共35页。弟子规弟子规8.长者长者(zhngzh)立幼勿坐长者立幼勿坐长者(zhngzh)坐坐命乃坐命乃坐9.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10.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 长者坐,命乃坐:长辈坐定以后,吩咐坐下才可以坐长者坐,命乃坐:长辈坐定以后,吩咐坐下才可以坐 。低不闻,却非宜:声音低到尊长听不见,这样也不合适。宜,合适。低不闻,却非宜:声音低到尊长听不见,这样也不合适。宜,合适。进必趋,退必迟:有事要到尊长面前,应快步向前,退回去时,必须稍慢一些才合乎礼节。进必趋,退必迟:有事要到尊长面前,应快步向前,退回去时,必须稍慢一些才合乎礼节。问起对,视勿移:尊长问话时,要站起回答,眼睛不可问起对,视勿移:尊长问话时,要站起回答,眼睛不可(bk)(bk)东张西望,左顾右盼东张西望,左顾右盼 第二篇第二篇 出则悌出则悌第十四页,共35页。弟子规弟子规11.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事诸父,如事父:对待叔叔、伯伯等尊长以及事诸父,如事父:对待叔叔、伯伯等尊长以及(yj)(yj)其他长辈,要如同对待自其他长辈,要如同对待自己的父亲一般孝顺恭敬。己的父亲一般孝顺恭敬。事诸兄,如事兄:对待同族的兄长,以及事诸兄,如事兄:对待同族的兄长,以及(yj)(yj)其他同伦要如同对待自己的兄其他同伦要如同对待自己的兄长一样友爱尊敬。长一样友爱尊敬。第二篇第二篇 出则悌出则悌第十五页,共35页。弟子规弟子规第三篇第三篇 谨谨1.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2.晨必盥兼漱口晨必盥兼漱口(sh ku)便溺回辄净手便溺回辄净手3.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4.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 第三篇第三篇“谨谨”讲述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讲述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朝起早,夜眠迟:早晨要起早,晚上要晚睡。这是讲人要珍惜光阴。朝起早,夜眠迟:早晨要起早,晚上要晚睡。这是讲人要珍惜光阴。晨必盥,兼漱口:早晨起床后,务必晨必盥,兼漱口:早晨起床后,务必(wb)(wb)洗脸、刷牙、漱口使精神清爽,有一个好的洗脸、刷牙、漱口使精神清爽,有一个好的开始。开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要注重服装仪容的整齐清洁,戴帽子要戴端正,衣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要注重服装仪容的整齐清洁,戴帽子要戴端正,衣服扣子要扣好,袜子穿平整,鞋带应系紧,一切穿著以稳重端庄为宜。服扣子要扣好,袜子穿平整,鞋带应系紧,一切穿著以稳重端庄为宜。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回家后衣、帽、鞋袜都要放置定位,不能乱放,避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回家后衣、帽、鞋袜都要放置定位,不能乱放,避免造成脏乱,要用的时候又找不到。免造成脏乱,要用的时候又找不到。第十六页,共35页。弟子规弟子规5.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6.对饮食勿拣择对饮食勿拣择(jin z)食适可勿过则食适可勿过则7.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 衣贵洁,不贵华:贵:崇尚,重视。洁:干净,清洁。华:华丽,豪华。衣贵洁,不贵华:贵:崇尚,重视。洁:干净,清洁。华:华丽,豪华。上循分,下称家:穿衣服首先要按照自己的身份来穿着,其次要依照家中的经上循分,下称家:穿衣服首先要按照自己的身份来穿着,其次要依照家中的经济状况来穿着。循:按照。分:身份。称:相称,配得上。上与下是次序的济状况来穿着。循:按照。分:身份。称:相称,配得上。上与下是次序的前后,如上卷、下卷。前后,如上卷、下卷。对饮食,勿拣择:在饮食方面,对于吃的喝的东西,不要挑挑拣拣。对饮食,勿拣择:在饮食方面,对于吃的喝的东西,不要挑挑拣拣。食适可,勿过则:要吃适当的份量,不要过量。食适可,勿过则:要吃适当的份量,不要过量。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在年纪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在年纪(ninj)(ninj)小时,不要喝酒。喝酒喝醉小时,不要喝酒。喝酒喝醉时,最为丢人现眼。时,最为丢人现眼。第三篇第三篇 谨谨第十七页,共35页。弟子规弟子规8.步从容步从容(cngrng)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9.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 勿践阈:践,践踏。阈,勿践阈:践,践踏。阈,y,门坎。门坎。勿跛倚:身体不要经常勿跛倚:身体不要经常(jngchng)歪斜。如果只站一条腿,人就会歪斜。倚,歪斜。如果只站一条腿,人就会歪斜。倚,y。勿箕踞:箕踞,勿箕踞:箕踞,jj,是指坐的时候,两腿张开。是指坐的时候,两腿张开。勿摇髀:髀,勿摇髀:髀,b,大腿。摇髀是指坐在椅子上后,翘起腿来,抖动。,大腿。摇髀是指坐在椅子上后,翘起腿来,抖动。第三篇第三篇 谨谨第十八页,共35页。弟子规弟子规10.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zhun wn)勿勿触棱触棱11.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 缓揭帘,勿有声:古时候的建筑,每一间的间隔不是用门而用帘子,在帘子的缓揭帘,勿有声:古时候的建筑,每一间的间隔不是用门而用帘子,在帘子的时候,动作要轻缓,不要发出很大的声响。时候,动作要轻缓,不要发出很大的声响。宽转弯,勿触棱:在碰到有角需要转弯的时候,要有一点间隔,不要触到棱角,宽转弯,勿触棱:在碰到有角需要转弯的时候,要有一点间隔,不要触到棱角,受到伤害或是碰坏物品。受到伤害或是碰坏物品。执虚器,如执盈:拿空的器皿,要感觉执虚器,如执盈:拿空的器皿,要感觉(gnju)象拿满的东西。象拿满的东西。入虚室,如有人:到没有人的房间里头,也要感觉入虚室,如有人:到没有人的房间里头,也要感觉(gnju)有人在,不可太随有人在,不可太随便。便。第三篇第三篇 谨谨第十九页,共35页。弟子规弟子规12.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13.斗闹场斗闹场(no chn)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 勿畏难,勿轻略:不要害怕困难,对一些简单的事也不要轻视、忽略。勿畏难,勿轻略:不要害怕困难,对一些简单的事也不要轻视、忽略。斗闹场,绝勿近:赌博以及声色斗闹场,绝勿近:赌博以及声色(shngs)场所,千万不要进去。场所,千万不要进去。邪僻事,绝勿问:一些奇怪的、偏颇的事情,不要接触,也不要去打听。邪僻事,绝勿问:一些奇怪的、偏颇的事情,不要接触,也不要去打听。第三篇第三篇 谨谨第二十页,共35页。弟子规弟子规14.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15.人问谁人问谁 对以名对以名 吾与我吾与我 不分明不分明16.用人物用人物(rnw)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17.借人物借人物(rnw)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 将入门,问孰存:在进门之前,要问将入门,问孰存:在进门之前,要问“有人在吗?有人在吗?”将上堂,声必扬:在进入大厅或大办公室之前,说话声音要大,让别人知道有人要将上堂,声必扬:在进入大厅或大办公室之前,说话声音要大,让别人知道有人要进来。进来。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吾:我。当里头的人回答说:你是谁?我们就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吾:我。当里头的人回答说:你是谁?我们就要完全要完全(wnqun)(wnqun)把自己的身分表露出来。譬如说,我姓什么?名字叫什么?我是把自己的身分表露出来。譬如说,我姓什么?名字叫什么?我是谁?我将找谁?谁?我将找谁?须明求:必须先让对方同意。须明求:必须先让对方同意。第三篇第三篇 谨谨第二十一页,共35页。弟子规弟子规第四篇第四篇 信信1.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2.话说多不如话说多不如(br)少惟其是勿佞巧少惟其是勿佞巧3.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 第四篇第四篇“信信”讲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讲信用。讲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讲信用。凡出言,信为先:凡是讲话,要以信实为先。凡出言,信为先:凡是讲话,要以信实为先。诈与妄,奚可焉:欺骗的话,不真实的语言,怎么可以做?诈与妄,奚可焉:欺骗的话,不真实的语言,怎么可以做?惟其惟其(wiq)(wiq)是,勿佞巧:谈话内容要实事求是,不要花言巧语,好听却靠不住是,勿佞巧:谈话内容要实事求是,不要花言巧语,好听却靠不住 。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不真实的语言,脏话,市井小民的粗俗语言,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不真实的语言,脏话,市井小民的粗俗语言,一定要改正过来。一定要改正过来。第二十二页,共35页。弟子规弟子规4.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5.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jntu)错错6.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7.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 见未真,勿轻言:看到的不是很真实,不要妄加揣测,轻易见未真,勿轻言:看到的不是很真实,不要妄加揣测,轻易(qng y)(qng y)把话传开。把话传开。知未的,勿轻传:不是很明确的,不要把事情传开。知未的,勿轻传:不是很明确的,不要把事情传开。凡道字,重且舒:道,讲话;重,讲出重点;舒,流畅。凡道字,重且舒:道,讲话;重,讲出重点;舒,流畅。勿急疾,勿模糊:不要太快,也不要吐字不清。勿急疾,勿模糊:不要太快,也不要吐字不清。彼说长,此说短:指三五成群说些闲言是非。彼说长,此说短:指三五成群说些闲言是非。第四篇第四篇 信信第二十三页,共35页。弟子规弟子规8.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9.见人恶即内省见人恶即内省(ni xng)有则改无加有则改无加警警10.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11.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 见人善,即思齐:看破到别人有善行,行好事,要向人家学习,使自己也达到那种见人善,即思齐:看破到别人有善行,行好事,要向人家学习,使自己也达到那种境界。境界。纵去远,以渐跻:即使做不到,也要慢慢学习,渐渐赶上。纵去远,以渐跻:即使做不到,也要慢慢学习,渐渐赶上。见人恶,即内省:看到别人有过失见人恶,即内省:看到别人有过失(gush),有不对,马上反省自己是不是也有这,有不对,马上反省自己是不是也有这种情况。种情况。当自砺:应当自我勉励,甚至请教他人当自砺:应当自我勉励,甚至请教他人 勿生戚:不要觉得难为情。勿生戚:不要觉得难为情。第四篇第四篇 信信第二十四页,共35页。弟子规弟子规12.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13.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14.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15.过能改归于过能改归于(guy)无倘掩饰增一辜无倘掩饰增一辜 闻过怒:听到别人讲自己闻过怒:听到别人讲自己(zj)(zj)的过失,就很生气。的过失,就很生气。闻过欣:听到别人讲自己闻过欣:听到别人讲自己(zj)(zj)的过失,很欣慰。的过失,很欣慰。直谅士,渐相亲:好的正直的朋友,渐渐地与我们接近。直谅士,渐相亲:好的正直的朋友,渐渐地与我们接近。无心非,名为错:无意间说出的不对的语言,不对的事情,称为错。无心非,名为错:无意间说出的不对的语言,不对的事情,称为错。倘掩饰,增一辜:如果故意去掩饰,再增一条罪倘掩饰,增一辜:如果故意去掩饰,再增一条罪第四篇第四篇 信信第二十五页,共35页。弟子规弟子规第五篇第五篇 泛爱泛爱(fn i)众众1.凡是凡是(fnsh)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2.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3.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 第五篇第五篇“泛爱众泛爱众”讲要有一颗慈悲的爱心,对一切人事物都平等博爱讲要有一颗慈悲的爱心,对一切人事物都平等博爱(b i)(b i),善待天地万物,善待天地万物,自觉保护生态环境。自觉保护生态环境。行高者,名自高:内涵、品行高的人,他的名声、威望自然就高。行高者,名自高:内涵、品行高的人,他的名声、威望自然就高。才大者,望自大:有真正的学问,声望自然就大。才大者,望自大:有真正的学问,声望自然就大。人所服,非言大:人之所以能服众,不是讲话大声,也不是权大。人所服,非言大:人之所以能服众,不是讲话大声,也不是权大。第二十六页,共35页。弟子规弟子规4.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5.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6.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b n)勿话扰勿话扰7.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 人所能,勿轻訾人所能,勿轻訾:别人有能力别人有能力,勿轻视。勿轻视。勿谄富,勿骄贫:不要勿谄富,勿骄贫:不要(byo)(byo)巴结富人,也不要巴结富人,也不要(byo)(byo)笑贫。笑贫。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别人的缺点,不要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别人的缺点,不要(byo)(byo)很粗暴直接揭穿,也不要很粗暴直接揭穿,也不要(byo)(byo)背后说人是非,应该在没有旁人的时候,面对面跟他指出;对于他人的隐私,切忌背后说人是非,应该在没有旁人的时候,面对面跟他指出;对于他人的隐私,切忌去张扬。去张扬。第五篇第五篇 泛爱泛爱(fn i)众众第二十七页,共35页。弟子规弟子规8.道人道人(do ren)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9.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10.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 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赞美他人的善行就是行善。当对方听到你的称赞之后,必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赞美他人的善行就是行善。当对方听到你的称赞之后,必定会更加勉励行善。定会更加勉励行善。疾之甚,祸且作:把人家的恶事传得特快,会招来很大的祸害。疾之甚,祸且作:把人家的恶事传得特快,会招来很大的祸害。善相劝,德皆建:劝人行善,双方都能树立很好的德行。善相劝,德皆建:劝人行善,双方都能树立很好的德行。过不规,道两亏:对别人的恶行,没有过不规,道两亏:对别人的恶行,没有(mi yu)(mi yu)及时指出并制止,自己和别人的道德都会亏损。及时指出并制止,自己和别人的道德都会亏损。第五篇第五篇 泛爱泛爱(fn i)众众第二十八页,共35页。弟子规弟子规11.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12.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j s)已已13.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 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布施与自己取得回报,一定要分辨清楚明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布施与自己取得回报,一定要分辨清楚明白,给别人多一点,自己少拿一点。白,给别人多一点,自己少拿一点。将加人,先问已,己不欲,即速已:当你不管是言语或者事情要加诸于另人,先将加人,先问已,己不欲,即速已:当你不管是言语或者事情要加诸于另人,先想想,如果是自己会不会接受,如果不肯接受,就赶快停止想想,如果是自己会不会接受,如果不肯接受,就赶快停止(tngzh)。也就。也就是说,要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是说,要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第五篇第五篇 泛爱泛爱(fn i)众众第二十九页,共35页。弟子规弟子规14.待婢仆待婢仆(b p)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15.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 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对待下属或者家中的仆人,要注重自己的品行端正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对待下属或者家中的仆人,要注重自己的品行端正并以身作则,虽然品行端正很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并以身作则,虽然品行端正很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hi shi)(hi shi)仁慈宽大身体、言语要仁慈宽大身体、言语要端正。端正。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如果仗势强逼别人服从,对方难免口服心不服。唯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如果仗势强逼别人服从,对方难免口服心不服。唯有以理服人,别人才会心悦诚服没有怨言。有以理服人,别人才会心悦诚服没有怨言。第五篇第五篇 泛爱泛爱(fn i)众众第三十页,共35页。弟子规弟子规第六篇第六篇 亲仁亲仁1.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2.果仁果仁(u rn)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3.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4.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 第六篇第六篇“亲仁亲仁”讲要主动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讲要主动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同样是人,善恶邪正,心智高低却是良莠不齐。俗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同样是人,善恶邪正,心智高低却是良莠不齐。俗人多,仁慈博爱的人少。人多,仁慈博爱的人少。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如果是一个仁德的人,我们多会充满敬畏。他说话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如果是一个仁德的人,我们多会充满敬畏。他说话公正无私没有公正无私没有(mi yu)(mi yu)隐瞒,又不讨好他人。隐瞒,又不讨好他人。德日近,过日少:德行一天比一天进步,过错一天比一天少。德日近,过日少:德行一天比一天进步,过错一天比一天少。小人进,百事坏:小人趁虚而入,跑来亲近我们,日积月累,我们的言行举止会受到影小人进,百事坏:小人趁虚而入,跑来亲近我们,日积月累,我们的言行举止会受到影响,导致整个人生失败。响,导致整个人生失败。第三十一页,共35页。弟子规弟子规第七篇第七篇 余力学余力学(l xu)文文1.不力行不力行(lxng)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2.但力行但力行(lxng)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 第七篇第七篇“余力学文余力学文”讲利用剩余的时间和精力,来好好的学习其他有益的学问、包讲利用剩余的时间和精力,来好好的学习其他有益的学问、包括自然科学。括自然科学。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不能将弟子规的教导落实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不能将弟子规的教导落实(lush)(lush)在日常在日常生活中,一味死读书,纵然有些知识,也只是增长自己浮华不实的习气,变成一个生活中,一味死读书,纵然有些知识,也只是增长自己浮华不实的习气,变成一个不切实际的人,如此读书又有何用?不切实际的人,如此读书又有何用?但力行,不学文,任已见,昧理真:如果只是一味的做,不肯读书学习,不增长自但力行,不学文,任已见,昧理真:如果只是一味的做,不肯读书学习,不增长自己的智慧,就容易依著自己的偏见做事,蒙蔽了真理,也是不对的。己的智慧,就容易依著自己的偏见做事,蒙蔽了真理,也是不对的。第三十二页,共35页。弟子规弟子规3.读书法有三到心眼读书法有三到心眼(xn yn)口信皆要口信皆要4.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5.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6.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读书的方法要注重三到,眼到、口到、心到。三者缺一不可,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读书的方法要注重三到,眼到、口到、心到。三者缺一不可,同时要对自己同时要对自己(zj)(zj)有信心。有信心。方读此,勿幕彼,此未终,彼勿起:一本书才开始读,不要想着看其他的书,必须把这本书读完,方读此,勿幕彼,此未终,彼勿起:一本书才开始读,不要想着看其他的书,必须把这本书读完,才能读另外一本。才能读另外一本。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制订计划时,不妨宽松一些,实际执行时,就要加紧用功,日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制订计划时,不妨宽松一些,实际执行时,就要加紧用功,日积月累功夫深了,原先困顿疑惑之处自然而然豁然开朗。积月累功夫深了,原先困顿疑惑之处自然而然豁然开朗。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求学当中,心里有疑问,应随时笔记,一有机会,就向良师益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求学当中,心里有疑问,应随时笔记,一有机会,就向良师益友请教,务必确实明白它的真义。友请教,务必确实明白它的真义。第七篇第七篇 余力学余力学(l xu)文文第三十三页,共35页。弟子规弟子规7.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8.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9.列典籍列典籍(dinj)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10.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 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书房要整理清洁,墙壁要保持干净,书桌整洁,笔墨纸砚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书房要整理清洁,墙壁要保持干净,书桌整洁,笔墨纸砚等文具要放置整齐。等文具要放置整齐。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古人写字使用毛笔,写字前先要磨墨,如果心不在焉,墨就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古人写字使用毛笔,写字前先要磨墨,如果心不在焉,墨就会磨偏,写出来的字如果歪歪斜斜,就表示你浮躁不安,心定会磨偏,写出来的字如果歪歪斜斜,就表示你浮躁不安,心定(xn dn)(xn dn)不下来。不下来。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书籍课本应分类,排列整齐,放在固定的位置,读诵完毕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书籍课本应分类,排列整齐,放在固定的位置,读诵完毕须归还原处。须归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虽有急事,也要把书本收好再离开,有缺损就要修补,保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虽有急事,也要把书本收好再离开,有缺损就要修补,保持完整。持完整。第七篇第七篇 余力学余力学(l xu)文文第三十四页,共35页。弟子规弟子规11.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cngmng)坏心志坏心志12.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 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不是传述圣贤言行的著作,以及有害身心健康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不是传述圣贤言行的著作,以及有害身心健康的不良书刊,都应该摒弃的不良书刊,都应该摒弃(bn q)不要看,以免身心受到污染、智慧遭受蒙蔽、心志不要看,以免身心受到污染、智慧遭受蒙蔽、心志变得不健康。变得不健康。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遇到困难或挫折的时候,不要自暴自弃,应该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遇到困难或挫折的时候,不要自暴自弃,应该发愤向上努力学习,圣贤境界虽高,但通过我们认真修习和将圣贤之教落实到日常生发愤向上努力学习,圣贤境界虽高,但通过我们认真修习和将圣贤之教落实到日常生活当中,循序渐进,圣贤的品德也是可以达到的。活当中,循序渐进,圣贤的品德也是可以达到的。第七篇第七篇 余力学余力学(l xu)文文第三十五页,共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