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老年人心理卫生.ppt
第五章第五章老年人的心理卫生老年人的心理卫生与精神护理与精神护理第一节老年人的心理卫生第一节老年人的心理卫生一、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及影响因素一、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及影响因素 老年人的心理特点:老年人的心理特点:1 1、感知感知觉衰退最早、衰退最早、变化最明化最明显 感知觉包括视觉、听觉、味觉、嗅觉、感知觉包括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痛觉、平衡觉等等。进入生理衰退触觉、痛觉、平衡觉等等。进入生理衰退期后,这些感知觉也发生显著的退行性变期后,这些感知觉也发生显著的退行性变化。化。一、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及影响因素一、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及影响因素 老年人的心理特点:老年人的心理特点:2 2、记忆的变化、记忆的变化(1)机械记忆较意义记忆衰退明显)机械记忆较意义记忆衰退明显(2)再认能力表现出逐渐老化现象,但)再认能力表现出逐渐老化现象,但再认比回忆保持较好。再认比回忆保持较好。(3)识记和回忆人的姓名是老年人最常)识记和回忆人的姓名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烦恼。见的烦恼。一、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及影响因素一、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及影响因素 老年人的心理特点:老年人的心理特点:3 3、智力减退智力减退智力是综合心理特征,由很多因素构成,智力是综合心理特征,由很多因素构成,老年人的智力有所衰退,但是又并非全面老年人的智力有所衰退,但是又并非全面衰退。衰退。老年智力变化的不平衡性很大,因人而异老年智力变化的不平衡性很大,因人而异一、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及影响因素一、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及影响因素 老年人的心理特点:老年人的心理特点:4 4、思思维的的变化化 个体差异大个体差异大一、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及影响因素一、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及影响因素 老年人的心理特点:老年人的心理特点:5 5、人格的人格的变化化老年人的人格表现出基本稳定的倾向。老老年人的人格表现出基本稳定的倾向。老年人人格特征发生的变化年人人格特征发生的变化主要表现主要表现:不安全感不安全感;孤独感;孤独感;适应性差;适应性差;拘泥刻;拘泥刻板性并趋于保守板性并趋于保守;回忆往事;回忆往事;唠叨、急;唠叨、急躁、爱发脾气躁、爱发脾气一、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及影响因素一、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及影响因素 老年人的心理特点:老年人的心理特点:6 6、情感与意志的情感与意志的变化化老年人的情感由于生活的历练而趋于稳定老年人的情感由于生活的历练而趋于稳定深刻,但随身体衰退,离开工作,亲朋故深刻,但随身体衰退,离开工作,亲朋故去等原因也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如失落感、去等原因也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如失落感、疑虑感、孤独感、忧郁感、老朽感。疑虑感、孤独感、忧郁感、老朽感。一、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及影响因素一、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及影响因素 老年人心理变化的影响因素:老年人心理变化的影响因素:1、各种生理功能减退。、各种生理功能减退。2、社会地位的变化。、社会地位的变化。3、家庭人际关系。、家庭人际关系。4、营养状况。、营养状况。5、体力或脑力过劳。、体力或脑力过劳。6、疾病。、疾病。一、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及影响因素一、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及影响因素(三)(三)老年人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老年人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1、角色转变社会适应 2、老有所为力不从心 3、老有所养保障不足 4、安享晚年意外打击二、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与护理二、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与护理(一)(一)焦虑焦虑(二)(二)抑郁抑郁(三)(三)孤独孤独(四)(四)自卑自卑(五)(五)离退休综合征离退休综合征(六)(六)空巢综合征空巢综合征焦虑焦虑 Anxiety Anxiety(一)焦虑焦虑是个体由于达不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致使自尊心或自信心受挫,或使失败感、内疚感增加,所形成的一种紧张不安带有恐惧性的情绪状态。焦虑的危害容易焦虑的老人衰老过程可加快容易焦虑的老人衰老过程可加快助长高血压、冠心病的发生助长高血压、冠心病的发生当急性焦虑发作时,可引起脑卒中、心肌当急性焦虑发作时,可引起脑卒中、心肌梗塞,或发生跌倒等意外事故。梗塞,或发生跌倒等意外事故。1、焦虑的原因衰老疑病性精神症应激事件疾病及药物影响2、焦虑的临床表现急性焦虑慢性焦虑急性焦虑急性焦虑主要表现为急性惊恐发作。患者急性焦虑主要表现为急性惊恐发作。患者常突然感到内心焦灼、紧张、惊恐、激动常突然感到内心焦灼、紧张、惊恐、激动或有一种不舒适感觉,由此而产生牵连观或有一种不舒适感觉,由此而产生牵连观念,妄想和幻觉,有时有轻度意识迷惘。念,妄想和幻觉,有时有轻度意识迷惘。急性焦虑发作一般可以持续几分钟或几小急性焦虑发作一般可以持续几分钟或几小时。病程一般不长,经过一段时间后会逐时。病程一般不长,经过一段时间后会逐渐趋于缓解。渐趋于缓解。慢性焦虑慢性焦虑症,其焦虑情绪可以持续较慢性焦虑症,其焦虑情绪可以持续较长时间,其焦虑程度也时有波动。老长时间,其焦虑程度也时有波动。老年慢性焦虑症一般表现为平时比较敏年慢性焦虑症一般表现为平时比较敏感、易激怒,生活中稍有不如意的事感、易激怒,生活中稍有不如意的事就心烦意乱,注意力不集中,有时会就心烦意乱,注意力不集中,有时会生闷气、发脾气等。生闷气、发脾气等。一、评估(一)症状的评估(一)症状的评估(二)健康状况的评估(二)健康状况的评估(三)其他方面的评估(三)其他方面的评估 评估病人家中评估病人家中的经济状况,工作、学习情况、子女的经济状况,工作、学习情况、子女负担情况,甚至住院后病人支付医疗负担情况,甚至住院后病人支付医疗费用情况等。费用情况等。3、焦虑的预防护理1.1.评估焦虑程度评估焦虑程度2.2.针对原因加强心理护理:以支持和疏泄疗针对原因加强心理护理:以支持和疏泄疗法为主要内容。对病人要有耐心,尊重老法为主要内容。对病人要有耐心,尊重老人,允许病人有哭泣、纠缠等情绪的发泄人,允许病人有哭泣、纠缠等情绪的发泄行为。行为。3.3.老人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乐天知命,知老人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乐天知命,知足常乐。不要轻易发脾气。足常乐。不要轻易发脾气。3、焦虑的预防护理4.4.自我疏导。轻微焦虑的消除,主要是依靠自我疏导。轻微焦虑的消除,主要是依靠个人,当出现焦虑时,首先要意识到自己个人,当出现焦虑时,首先要意识到自己这是焦虑心理,要正视它,不要用自认为这是焦虑心理,要正视它,不要用自认为合理的其他理由来掩饰它的存在。其次要合理的其他理由来掩饰它的存在。其次要树立信心,运用注意力转移的原理,及时树立信心,运用注意力转移的原理,及时消除焦虑。消除焦虑。5.5.严重时,遵照医嘱,选服一些抗焦虑的药严重时,遵照医嘱,选服一些抗焦虑的药物,如利眠宁、多虑平等。物,如利眠宁、多虑平等。抑郁抑郁 Depression Depression(二)抑郁症抑郁(抑郁(DepressionDepression)个体失去某种重)个体失去某种重视或追求的东西时产生的情绪状态,视或追求的东西时产生的情绪状态,表现有失眠、情感障碍、思维活动障表现有失眠、情感障碍、思维活动障碍、意志行为障碍、躯体症状。碍、意志行为障碍、躯体症状。1、老年人抑郁症影响因素衰老衰老慢性疾病慢性疾病应激事件应激事件孤独孤独2、临床表现 其特征是其特征是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活动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活动减少减少为主。严重者有自杀行为为主。严重者有自杀行为3、抑郁护理措施(三)离退休综合症目前,在离退休老人中,有60%以上的老人患有不同程度的退休综合症,主要原因就是一时难以适应脱离工作的状态。我活着还有什么用呢?1、离退休综合征的原因有的领导离退休前受人尊重,离退休后,有的领导离退休前受人尊重,离退休后,尊重随权利丧失而丧失尊重随权利丧失而丧失交际圈迅速缩小,容易孤独。交际圈迅速缩小,容易孤独。有的人以追求事业成功为乐趣,退休后活有的人以追求事业成功为乐趣,退休后活着的价值感丢失,迷茫痛苦。着的价值感丢失,迷茫痛苦。有的女性退休后被子女接去带孙子,而遗有的女性退休后被子女接去带孙子,而遗留男性老人在家里,既不会安排自己的生留男性老人在家里,既不会安排自己的生活,又无所事事,仿佛被社会、家庭遗忘活,又无所事事,仿佛被社会、家庭遗忘在角落,自卑。在角落,自卑。2、离退休综合征的表现情绪:急躁、失眠、心悸、多疑情绪:急躁、失眠、心悸、多疑行为:强迫性、无所适从、周身不适行为:强迫性、无所适从、周身不适 无力感、无助感、无望感无力感、无助感、无望感3、离退休综合征预防与护理(1 1)正确对待:)正确对待:让离退休人员认识到离退让离退休人员认识到离退休是一种自然规律,把退休当作是休是一种自然规律,把退休当作是“转业转业”而不是而不是“失业失业”(2 2)做好准备:与退休时间较长的同志多交)做好准备:与退休时间较长的同志多交往,听听他们对待离退休后生活和适应环往,听听他们对待离退休后生活和适应环境的经历,树立自信和自强的信心。境的经历,树立自信和自强的信心。3、离退休综合征预防与护理(3 3)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老有所用、老有所学老有所用、老有所学(4 4)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协调好家庭关系,)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协调好家庭关系,使自己离退休后的生活过得充实、欢乐、使自己离退休后的生活过得充实、欢乐、幸福,这样就不会感到孤独了。幸福,这样就不会感到孤独了。(四)空巢综合征(四)空巢综合征所谓所谓“老年期空巢综合征老年期空巢综合征”是指一些离退是指一些离退休、丧偶、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由于社休、丧偶、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由于社会活动减少、生活空闲、孤寂,出现一系会活动减少、生活空闲、孤寂,出现一系列心理上的压抑和情绪不稳定现象。列心理上的压抑和情绪不稳定现象。1 1、空巢综合征原因、空巢综合征原因离退休后心理调适能力差离退休后心理调适能力差对子女感情依赖性强对子女感情依赖性强本身性格缺陷本身性格缺陷2 2、空巢综合征表现、空巢综合征表现精神空虚、无所事事精神空虚、无所事事孤独悲观、社会交往少孤独悲观、社会交往少躯体化症状躯体化症状空巢怎么办空巢怎么办?心理健康(mentalhealth):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无心理疾病良好的适应和充分发展三、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促进三、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促进国内许淑莲(心理学家)热爱生活和工作心情舒畅,精神愉快情绪稳定,适应能力强性格开朗,通情达理人际关系适应强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1.充分的安全感2.充分了解自己3.生活目标切合实际4.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5.保持个性的完整与和谐6.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7.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8.能适度地表达与控制自己的情绪9.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与兴趣爱好10.在不违反社会道德规范的情况下,个人的基本需要应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国外国外1010条参考标准条参考标准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认知正常最基本条件情绪健康愉快而稳定的情绪关系融洽环境适应行为正常人格健全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能够正确评价自己和外界事物;能够正确评价自己和外界事物;意志坚强;意志坚强;能力、兴趣、性格与气质等各个心理能力、兴趣、性格与气质等各个心理特征和谐而统一。特征和谐而统一。适应原则:人与环境相适应整体原则:增强体质和生理功能有助于心理健康系统原则: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考虑问题发展原则:心理健康是动态发展的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维护和增进-原则帮助老年人树立正确的健康观指导老年人做好心理调节鼓励老年人勤用脑妥善处理家庭关系注重日常生活中的心理保健营造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维护和增进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维护和增进-措施措施老人身心健康五要决老人身心健康五要决“一个目标一个目标”:身心健康。身心健康。“二个一点二个一点”:潇洒一点,糊涂一点。潇洒一点,糊涂一点。“三个忘三个忘”:忘记年龄、忘记疾病、忘记年龄、忘记疾病、忘记怨恨。忘记怨恨。“四个有四个有”:有个老窝(房子)、有点老底(积蓄)有个老窝(房子)、有点老底(积蓄)、有个老伴、有群老友。、有个老伴、有群老友。“五个要五个要”:要笑:是笑口常开心常乐;要动:坚要笑:是笑口常开心常乐;要动:坚持适当的运动锻炼;要俏:美化自己和生活;要唠:持适当的运动锻炼;要俏:美化自己和生活;要唠:谈心交流不憋闷;要掉:功名利禄皆可抛。谈心交流不憋闷;要掉:功名利禄皆可抛。老老年年人人的的心心理理护护理理是是当当代代社社会会不不容容忽忽视视的的严严峻峻的的问问题题,也也是是中中国国涉涉域域不不久久的的新新课课题题,尤尤其其根根据据中中国国的的国国情情要要解解决决人人口口众众多多的的老老年年患患者者的的心心理理问问题题,有有关关心心理理护护理理的的方方法法与与模模式式还还需需要要长长期期和和深深入入的的研研究究与与实实践践,需需要要护护理理人人员员、心心理理学学专专家家以以及及社社会会各各方方面面共共同同的的努努力力,探探索索可可行行的的有有针针对对性性的的心心理理护护理理方方法法和和模模式式,切切实实解解决决老老年年患患者者的的各各种种心心理理问问题题,增增进进老老年年人人的的健健康康,提提高高老老年年人人的的生生存存质质量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