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给袁隆平爷爷的一封信实用范文合集.docx
-
资源ID:66181333
资源大小:14.17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年给袁隆平爷爷的一封信实用范文合集.docx
2023年给袁隆平爷爷的一封信实用范文合集 书信是向亲人、挚友、同志问候、谈话的一种应用文书,你是不是对写书信一筹莫展呢?以下是我整理的给袁隆平爷爷的一封信好用范文合集,供大家参考。 给袁隆平爷爷的一封信 敬爱的袁爷爷: 您好! 我是韶关市乳源县红云中心学校的一名学生。特别感谢您对我们的付出,让我们生活在一个吃饱穿暖的社会。 你逝世的消息使我们的胸膛像被巨石击中一样苦痛。原来以为“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情形只会在书中有,没想到现实中也会有。 在一条长长的街道上,接送您遗体的车从远方驶来,街边的人们边追逐着您的车,边用手抹去眼角的哀痛,边高声呼喊: “一路走好!一路走好!” 叫喊声中还带有一些颤抖。 天空朦朦胧胧的,下着小雨,飘着薄薄的黑雾。殡仪馆前,五彩缤纷的雨伞在路边立着,像彩虹、像糖果,还像通往天堂的仙路。 最终,希望您在另一个世界中过的华蜜,美妙! 写信人: 时间: 给袁隆平爷爷的一封信 尊敬的袁隆平爷爷: 您好! 我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滨湖路小学的一名小学生,今年11岁,叫李雅琪。 我知道,您始终有个“禾下乘凉梦”:试验田里,杂交水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穗子像扫帚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沉甸甸地低垂着头,一阵风吹来,稻浪此起彼伏,您就躺在稻穗下乘凉 我和您一样,也有一个超级幻想:能够邀请您到我们学校,亲自指导我们种植水稻。 这个学期,为了让我们认知劳动的意义、享受科技创新的欢乐,学校确定将校内里的“梦泉”一个水泥喷泉池进行改造,并供应给我们种植水稻。我们已经从郊外拉了3车泥土填到喷泉池里了。上周星期四,我们把水灌好,全班20多名男生集体跳进池子翻土,并撒上了肥料。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我们全班同学都期盼您能来现场指导我们种植水稻。 正如美国科学院院长西瑟罗纳说的那样:袁隆平先生独创的杂交水稻技术为世界粮食平安做出了杰出贡献,增产后的粮食每年为世界解决了7000多万人的吃饭问题您真是当之无愧的“杂交水稻之父”!2023年10月,中科院国家基因探讨中心课题组提出:广西很可能是人类栽培稻的发源地。袁爷爷,您想不想来这验证一下呢? 袁爷爷,您说过:学问+汗水+灵感+机遇=胜利。我们有了在水泥池里种植水稻的灵感,同时,也下定了为种植水稻而付出辛勤汗水的决心,只求您能带给我们种植水稻的技术和胜利的机遇,让我们呈现天性,实现幻想! 袁爷爷,我们想驾驭水稻种植的技术,想体验劳动的欢乐,更想品尝收获的喜悦!我们真诚地邀请您来我们学校,指导我们种植水稻!我们肯定会牢牢地抓住这个机遇,让稻花的香味飘散到校内的每一个角落,也飘进每个孩子的心里! 此致 敬礼! 祝您:身体健康! 李雅琪 年 月 日 给袁隆平爷爷的一封信 尊敬的袁隆平院士: 2023年5月22日13时07分,您恒久地离开了我们。听闻这则消息,我和大多数中国人一样是震惊,是哀痛,是许久的缄默与缅怀。 有一种缅怀是“感恩国士,吾辈奋进”袁隆平院士既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耕耘者。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湖南农夫。他常说“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田间地头总能看到袁老静默耕耘的样子。人们看到的袁老,总是挽着裤腿下稻田的形象,无论播种季还是收获季。袁隆平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即便是在获得国家最高荣誉,袁老还是坚持亲自下地查看“第三代杂交水稻”制种状况。在成就与尊荣的背后,这恰是我们后辈须要学习他的脚踏实地的奋斗、敢为人先的创新、鞠躬尽瘁的坚守。 有一种传承,是“做好种子,为国为民”袁隆平院士曾说“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好的精神滋养种子破土而出定将根深叶茂、枝硕叶茂。最难能珍贵的就是很多像袁老这样的国之大者,在我们心里种下了一粒种子。种子在心里生根发芽,我们又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我们下一代禾下乘凉,不断持续。做一个为心中志向而奋斗的国之大者。 是您让我知道什么是“有幻想,了不得”您常说自己有两个幻想,一是禾下乘凉梦,一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如今,水稻高产的幻想变成现实,杂交水稻也在印度、越南、美国、巴西等各个国家大面积种植。科学探究是没有止境的,追求也是没有止境的。活到老学到老,他的动力来自于他的幻想。袁老的这两个幻想都是了不得的成就,假如能实现,对于解决全世界的粮食问题是重大的突破,但他的幻想又有别于一些科学家的幻想。他所从事的水稻育种,成天与泥土打交道,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与那些高大上的科学探讨有很大的区分。某种程度上说,这两个幻想就跟他一辈子打交道的泥土一样朴实无华。这也正是他的宏大之处,他的幻想里没有花里胡哨的概念,也很少有炫目的理论,也没有围着核心期刊打转的焦虑,有的只是一颗为民分忧的心。在他的幻想里,科学就应当成为社会进步的推动力。 感谢您用一生,从全人类的根本利益动身,解决了世界亿万人口的吃饭问题。您放心,吾辈自强,志存高远,必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国家,不负前人! 此致 敬礼! 您的一位“忠实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