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关于第八个国家公祭日活动心得体会精选七篇.docx
-
资源ID:66225274
资源大小:21.04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年关于第八个国家公祭日活动心得体会精选七篇.docx
2023年关于第八个国家公祭日活动心得体会精选七篇今年的12月13日是第八个国家公祭日。和平钟低沉悠扬,和平鸽展翅翱翔。和平词牢记历史,和平日殊深轸念。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第八个国家公祭日活动心得体会精选七篇,以供参考。 关于国家公祭日活动心得体会 文明成熟,才有礼典。华夏文明发育较早,具有完备多样的礼典仪轨,而祭祀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即所谓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并依此创立了特地的祭祀日。传统节日中的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等都与祭祀有关,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祭祀文化的成熟。祭祀不仅包括宏大的天子祭,也包括士庶祭,都成为国家活动和家族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 不过,曾在中国持续数千年的礼典仪式现在已渐趋消亡,不再是常规性的重要活动,其规范也渐渐瓦解。这其中,有国家形态在近代发生巨大改变的缘由,也有祭祀文化的生存土壤发生改变的缘由,过去对天地鬼神的敬畏已不复现,对祖先的崇拜也由于家庭结构向原子化演化而减弱。近年来,虽然敬天敬地敬祖先再成时尚,但强调的也多是文化符号的意义,或者成为给地方经济发展搭建的平台,其原来意义已有所消散。相对而言,民间尽管失去了传统祭祀规范的很多内容,但仍旧存在基于亲情的祭祀活动,而在国家层面的祭祀活动,尽管仍旧零星存在,比如为918事变悼念、为512大地震悼念,但没有制度化规定。 那么,今日需不须要设立国家公祭日?答案是确定的。假如说过去因敬天敬地敬祖先而创建的祭祀文化,反映了一个文明的成熟,那么今日是否会遗忘历史,也在考验一个民族是否成熟。 国家公祭日供应的庄重感,有助于复原历史的庄重,特殊是在虚无主义消解历史的价值推断之时。历史的荣耀和悲情,须要我们正确体会;国家公祭日供应的舆论平台,有助于帮助我们连接历史和现实,为我们找到历史中的正确定位;国家公祭日有助于我们回顾谛视历史悲剧,维护基于历史形成的推断,防止历史被人为歪曲。而这些对于历史的冲击,始终在发生。南京大屠示意义是世界性的国家公祭日就是通过直面历的悲情时刻,以达到以史为鉴、警示后人的目的。在漫长的中国历,不乏对于悲情时刻的记录。以什么样的历史悲剧作现实的镜鉴,有不少选项。为什么确定的是南京事务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而不是其他?其一,南京事务象征着中国苦难近代史。中国自近代以来所遭受的外部压力,给整个民族留下了很多历史疤痕,而八年抗战最为艰苦,军民付出的牺牲,中国向现代性转变的进程被阻滞得最为严峻。 其二,迄今为止,_年过去了,日本作为那场侵略的始作俑者,始终没有作出应有的历史反思。最近两年,还通过篡改历史、为侵略正名等方式,为修改和平宪法、重启军国主义之路制造声势。 其三,日本近年来的这些行为,不仅让中日关系降至冰点,还对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正义性、对二战后形成的国际政治和平安体系构成了潜在威逼,还原历史原来的面目,须要一面真实折射历史的镜子。警惕历史反复,告诫_历史的行径,须要一面真实的镜子。传递和平声音,须要一面真实的镜子。而无论从反法西斯主义还是从人道主义的角度看,南京事务都不仅是历史留给中国人的伤痛,也是留给全世界的伤痛。犹如奥斯威辛集中营,其警示意义是世界性的。 关于国家公祭日活动心得体会 国家公祭日是一个国家为了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祭日,以国家公祭的形式来祭祀在惨案中死难的国民,增加人们对斗争灾难的痛恨,对和平生活的珍惜。很多国家都有自己的国家公祭日,每年都定期实行国家公祭。 我们不能忘却那个令人哀思的日子1937年12月13日。我们不能忘却,南京在哭泣,中华在哭泣;我们不能忘却,在惨绝人寰的屠戮中失去的30万鲜活生命;我们不能忘却,失去的民族的尊严这一道难以愈合的伤痕,深深刻在历史的记忆里,提示着我们曾经所承受的屈辱与不公。 时间不能抚平全部的哀痛,记忆照旧是如此的深刻而痛楚,所以,我们须要一个庄重的仪式,祭祀逝者,抚慰生者,来凝合志气直面历史,把哀痛化作前行的动力。以国家的高度,以立法的形式,设立公祭日,悼念死难同胞,恰好契合了民众的意愿。在这一天,我们感念逝者,还生命以尊严。唯其不行忘却,他们才能在民族记忆和历史长河中成为永恒。 关于国家公祭日活动心得体会 今日是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83周年纪念日。颇有感受。 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83周年。83周年,我们和着血与泪,以无比悲愤、沉痛的心情祭祀惨死在日本侵略者屠刀下的30多万冤魂。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在内心中一遍遍默念:勿忘国耻!勿忘历史教训!高唱国歌,发愤图强! 巨大的创痛令人不堪回首。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军占据南京后,在华中派遣军司令松井石根和第六师团师团长谷寿夫指挥下,逢人便杀,见房就烧,奸淫虏掠,无恶不做,有安排地对南京进行了长达40多天的血腥大屠城。妇女、儿童、老人概不放过,我同胞被集体枪杀和活埋19万多人,零星被杀害者仅收埋的尸体就有15万多人!城内城外尸积如山,扬子江水血浪翻滚!人类自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以来,有谁听说过杀人竞赛吗?有,绝无仅有!那就是日本侵略者!两个恶本资料权属文秘家园放上鼠标根据提示查看文秘家园魔就杀我200多位同胞!他们对我中华民族犯下的惨绝人寰的滔天罪行罄竹难书!918起先的侵华斗争,日寇恣意践踏我国土,屠杀我同胞。三光政策、细菌战、奴役劳工、强征慰安妇,一个个万人坑,一片片无人区,始作俑者都是日本帝国主义!他们将被恒久恒久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我3000万牺牲和死难的英魂冤魂永不瞑目!恒久地昭告历史! 12月13日,不是一般的日子;12月13日,是我们的国耻日!这巨大的伤痛无法平复。我们在理智上实在不愿再抚摩这伤痛,不是我们太狭隘,揪住历史旧帐不放,而是日本有人不断地朝我们的旧伤疤上捅刀子。教科书掩盖侵略历史;首相、阁僚不断参拜靖国神社;周边事态法及近日出台的新防卫大纲指针矛头直指我国。令人生气的是,对南京大屠杀这样的铁血罪行,他们竟然赖帐,死不承认,谎说南京大屠杀虚构!又是出书,又是开会,群魔乱舞。日本军国主义阴魂不散,受尽屈辱和祸害的中华民族岂能容忍!我们一千个不答应,一万个不答应! 前几天,南京大屠杀生还者李秀英老人走了。我们向她致以沉痛的悼念。她老人家产时曾身中日寇29处创伤,万死一生!她亲眼目睹了恶魔们的一桩桩一件件兽行。有拉贝日记在,有摄影胶片在,有李秀英血泪控诉在,可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睁眼说谎,就是不认罪,一副泼皮无赖相。看一看德国人吧。他们深为自己的侵略行为感到羞愧,本资料权属文秘家园放上鼠标根据提示查看文秘家园真诚地向二战中的受害国受害人忏悔、谢罪,前总理勃兰特甚至跪倒在犹太人的墓碑前。德意志民族赢得了谅解和敬重。这样能够反省自己的民族确定是有出息的民族。再看看日本一些人的所作所为吧,和德国人比一比,相差何只天地!一段时间以来,中日两国关系的走低,其个中缘由,明眼人谁不清晰呢? 遗忘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我们绝不能患历史健忘症,决不能遗忘中华民族的血海深仇!决不能愧对多数先烈和死难的冤魂!一个人,一个民族,是须要有点精神的。假如自己不争气的话,怨天尤人有何用! 落后就要挨打。这历史的教训太沉痛太深刻。今日,我们祭祀南京大屠杀,不是囿于历史的伤痛中而不自拔,而是痛定思痛,反省自己,知耻而后勇,发愤图强!奋勉图强!只有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了,只有我们强大了,我们才能站得直,立的稳。一个巍巍然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民族,谁要想再欺侮我们,它首先得摸摸自己的爪子有多硬! 关于国家公祭日活动心得体会 12月13日是第八个国家公祭日,是国家为了纪念缅怀南京大屠杀遇难人民而设立的,以国家公祭的形式来祭祀死难的国民,增加现代人对国家遭遇斗争灾难历史的记忆。饮水思源,不忘来路。国家公祭日、抗战成功日、烈士纪念日等纪念活动,充分反映了党和国家不忘历史、牢记英烈的价值坐标。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英雄是民族的脊梁,是经过沉淀的历史符号。他们身上呈现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至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究竟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他们理应得到最高尊崇,值得后人恒久缅怀。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牢记历史、缅怀先烈须要仪式,也须要载体。国家公祭日、烈士纪念日、抗战成功日等纪念日的设立,就搭建了这样的载体,以一个国家的名义缅怀遇难人民,致敬烈士英雄,让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英烈恒久受到后来者的缅怀和仰慕。每一个纪念日的背后,都是铭刻在民族记忆里的光辉历史,挺立在民族身躯里的不屈脊梁,流淌在民族血脉里的源源动力。每一个纪念日的到来,都是一次圣洁的悼念,一次记忆的唤醒,更是一次国民意志的激励。设立纪念日,并不意味着仅仅把纪念局限在某一天,而是为了世世代代不能忘却纪念,就像春节团聚、清明祭祖一样,一代代人的传承,积淀下的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认同和接续使命。牢记英烈,同样是每一代人不能忘却的历史责任。从这个意义上说,纪念日如同一座丰碑,树立在每一个人心中,时刻不忘今日的华蜜生活从何而来;纪念日也是一座灯塔,照亮前方的道路,提示人们唯有努力实现中华民族宏大复兴的中国梦,才是对英烈精神最好的弘扬,对英烈遗志最好的继承,对英烈遗愿最好的反馈。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气。和平年头,我们虽然远离了战火与硝烟,不须要随时面临生与死的考验,但却时刻面临着信仰与志向的考验,面临着时代与变革的考验。因此,和平年头依旧须要英雄,更须要英雄的大无畏和甘愿牺牲精神来影响和激励着一代代的中国人,激发他们奋勉有为的爱国欲望,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宏大复兴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邓稼先、黄大年、王成龙等一批批榜样的涌现,就是革命英烈精神在和平年头的传承和体现,他们是英雄烈士的新时代版本,让我们感受到了英雄楷模的力气。对他们的认同,就是对正确价值观的认可;对他们的弘扬,就是对宏大精神和正能量的颂扬。我们纪念他们,就是要熔铸信仰与传承精神,就是给自己以自尊、给民族以自信、给国家以尊严。 辉煌中国慰英灵,复兴伟业奏凯歌。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举世瞩目,中华民族的宏大复兴势不行挡。我们昂首阔步跨入新时代,站在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历史交汇点,要居安思危、初心不渝,要秉承英烈遗志,发扬英烈精神,从英烈们身上吸取奋勉的力气,坚韧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让我们在思想的指引下,踏着英烈们的踪迹,接着坚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合中国力气、唱响中国声音。 关于国家公祭日活动心得体会 1937年12月侵华日军制造了南京大屠杀,30万手无寸铁的中国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惨遭杀害。举世震惊,今年是第五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公祭日。时间在消逝,可历史不能遗忘,昭昭前事,惕惕后人。 如今,我们的国家日渐强大。已经有实力爱护国人,远离斗争的烽火,告辞亡国灭种的危机。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这是苦难历史带给中国的深刻教训。改革开放四十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的国家不断强大。和平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是局部斗争仍旧时有发生,我们始终应当牢记历史,存有危机意识,不能懈怠,抓住机会,不断发展。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作为基层工作人员,更应当担负起自身的责任,牢记使命。虽然,基层公务人员所面对的大多是琐碎的工作。但却都关乎百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只有每个基层工作人员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忘初心,汇聚到一起,才能使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好,才不会让悲剧重演。 关于国家公祭日活动心得体会 很小的时候我们就从课本里面学过南京大屠杀,接着又在许多社会活动,书刊媒体中反复提起,虽书本内容真实惨烈,但究竟是怎样一种情景大多时候还只是停留在想象。 近日有机会同即将援外的医疗队友们一同参观这所为世人所震惊的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这是我多年想做的事,所以我怀着警世而鉴证的心缓缓而来。南京大屠杀,这个让全部中国人都忘不掉的事情,从一进入广场就让我感到沉重,走到南屠馆门口,映入眼帘的就是上面这个巨大的让人很压抑的雕塑,细致看下面的文字介绍可以知道这是个可怜的女人,她的家人全部惨死于日军魔掌下,而自己却被羞辱而屈辱的活着,或许死很简单。可是活着的确很难。 进入馆内就可以看到很壮丽的很高的书架,那个书架,那里面每个看似书籍的文件里面是当年南屠遇难的人的个人资料,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鉴。在向里面走便是对历史的介绍与回顾,1937年12月13日,日军进占南京城,在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师团长谷寿夫等法西斯分子的指挥下,对我手无寸铁的同胞进行了长达6周惨绝人寰的大规模屠杀。 致使我中华儿女300000人死于刀下,这是何等的耻辱与无奈。再看到墙上的惨烈图片与文字:在日军进入南京后的一个月中,全城发生2万起强奸、轮奸事务,无论少女或老妇,都难以幸免。很多妇女在被强奸之后又遭枪杀、毁尸,惨不忍睹,字字刺入我心,作为东北人的我可能更能体会那种亡国之哀,亡国之怒,亡国之奋悲愤与不能难于言表。在馆中还有让我印象深的就是这个叫做12秒的地方,我刚起先还不知道那是干嘛的,可是看过介绍才知道水滴了12滴就是过了12秒,就会有一个南屠逝去的人的遗像之灯被点亮,依次下去,每隔12秒就会出现一盏亮的灯,看看当时我们的国人是何等的悲凉与惨烈啊,这是何等的警世啊。 当然馆里面也有一些对爱国主义者和外来和平者的表扬与陈述他们有的浴血奋战,有的异国他乡前来帮忙,这些人是值得敬重并恒久不能遗忘的,没有他们,日本的魔爪长会张的更大伸的更远,我们要向他们学习致敬,正式有这些正义之师仁义之师才能使我们今日能够站在这里谈古论今。 是啊,此时我的心情从悲愤转到了敬重,从敬重找到了方向,从历史中找寻到了力气,从历史中看到了我们应当有所为,有所不为。正如里面一句话所说,是啊,一味的怨恨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重要的是要自身发展,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一个对全部中国人的警告。我信任只要我们肯努力,中华民族肯定不会有类似状况在发生。我们不会遗忘过去,我们更要关注现实,日本钓鱼岛事务在升级,日方相关大臣参观靖国神社,一件件事在不停的告知我们勿忘国耻,珍惜现在,让这种血的耻辱永不再来。 在即将出国之际参观此馆,意义匪浅,该馆现在已成为国际间祈祷和平与历史文化沟通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化基地、全国青少年教化基地和全国爱国主义教化示范基地。参观此馆即是进行了爱国主义教化,又能鼓舞大家的士气,对我们援外很有帮助,我们当为国家的建设与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气,我们也应当像馆里的国际友人学习,在环境极端恶劣,生活极端苦痛的条件下,他们依旧坚持着国际人道主义精神,挽救了多数受苦大众,我们作为中国医疗行业的代表理应表现出大爱精神,在爱国主义精神的熏陶下,在国际人道主义精神的旗帜下我们肯定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圆满完成援外任务,良好发扬中国国际主义影响力。 关于国家公祭日活动心得体会 12月13日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设立南京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后的第一个国家公祭日。上午,我院组织学生在圆楼会议室开展了首个国家公祭日悼念活动,观看了南京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新闻直播。学院党委副书记韩_,各学生社团的主席、中干、干事代表参与了此次活动。 上午10点,参与活动的全部同学观看了党和领导人出席国家公祭仪式的现场直播。期间,全场同学向遇难者以及为民族抗战而牺牲的先烈默哀一分钟。默哀气氛庄重肃穆,伴着窗外的防空警报以及汽车的鸣笛声,在场全部的同学都深受感染,深切体会到了民族凝合力和国难当头同仇敌忾的民族气节。_在公祭现场发表的重要讲话指出: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变更,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逝。南京惨案铁证如山、不容篡改,现在的中国已经有实力爱护人民的利益,任人宰割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活动中,韩_副书记与大家一起学习了有关国家公祭日的学问。他简要介绍了此次国家公祭日的设立过程与程序,阐述了我国设立国家公祭日的必要性。他从国内、国际两个角度为阐述了我国设立公祭日的重要意义。设立国家公祭日是国家的须要,也是人民的须要,同时也是为了加强与世界沟通与沟通的须要。这是顺应人民意愿、开拓政治平民化的一大步,也是我国维护世界和平之心愿的集中体现。他强调,今日的祭祀不是在提倡民族报仇,而是提示我们每一个中国人不忘民族的哀思,不忘历史的悲剧,勇于担当民族和国家复兴的重任。韩副书记对我院学生提出了殷切希望,他激励大家提高政治敏感性,坚决共产主义志向,坚持社会主义,坚持党的领导,不传、不信有损党和国家形象与人民利益的信息,不做有损党和国家形象与人民利益的事。他要求同学们要有政治意识、担当意识、践行意识,要牢记历史,勿忘国耻。要求大家活动结束后,要仔细学_的重要讲话精神,严格要求自己,发奋学习,为实现宏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 最终,韩副书记带领大家一起宣誓:牢记历史,勿忘国耻,珍爱和平,勇于担当,奋勉图强,立志复兴,圆梦中华! 整个活动使在场全部同学深受感染,大家一样认为南京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虽已结束,但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不是宣扬报仇心情,而是提倡大家以史为鉴,面对将来,为实现中华民族宏大复兴的幻想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