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后进生”的心理分析及转化策略_转化后进生的方法策略.docx
-
资源ID:66249749
资源大小:12.76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年“后进生”的心理分析及转化策略_转化后进生的方法策略.docx
2023年“后进生”的心理分析及转化策略_转化后进生的方法策略 老师往往把那些成果较差、纪律较差、品德较差的学生称作“后进生”。为了转化他们,学校及老师实行了各种各样的措施,但往往效果欠佳。缘由在哪儿?笔者以为:缺乏对“后进生”的心理分析,方法过于简洁,是导致转化工作不利的症结所在。下面,笔者尝试从心理学角度就“后进生”的心理因素及转化谈几点看法,与各位同仁商榷。 一“后进生”的心理分析 1“面子”问题产生自卑心理 “后进生”在同学面前往往抬不起头,羞于交往,加之个别同学的冷嘲热讽,导致心理负担不断加重,加剧其心理的畸形发展。变异的心态,使其经常错误地推断来自四周的信息,即使是善意的、友好的、热忱的信息,也往往不予接受。在自卑感的影响下,个体与群体的距离不断拉大,随之产生的是孤独、失落,所体现的后果往往是意志消沉、自甘堕落。 2“破罐子破摔”心理 由于个体的差异,导致每位学生在理解接受实力上有所不同,对于同样的问题,有的接受快,有的接受慢。而现行体制下的课堂教学,主要是面对群体,忽视个体差异,忽视因人施教,致使部分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老有跟不上的感觉,时日一长,这部分学生会形成一种沉重的心理负担。当这种负担超过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后,就会产生一种“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反正追也追不上了,学也没啥意思,不如干脆不学算了”,如此等等。 3逆反心理 学生存在上述心理倾向的时候,老师如能刚好发觉,适时适度地进行心理疏导,实行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那么,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是能够矫正的。但假如不对学生的心理加以分析,而实行一些简洁粗暴的方法,不但无助于学生的心理转变,反而会加剧学生心理的扭曲,进而产生逆反心理。“你让我改,我偏不改!”“反正我已经是差生了,无所谓!”因此,老师在措施的选择上应慎之又慎。 4报复心理 “上学就要把功课学好”、“只有功课学好了,将来才有出息”家长的“望子成龙”心理和老师的千吩咐万叮嘱,往往使学生一入学便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成果不好所带来的同学的白眼、冷嘲热讽,家长的粗暴对待,老师的斥责,都会使这些所谓的“差生”们陷入一种无助和无望的状态。作为受到极度压抑的心理的一种宣泄,报复同学、报复家长、报复老师的行为便应运而生。而发泄后所获得的那种心理上的快感,又会导致其进一步的发展,产生诸多的不良后果。假如单纯认为学生的这种报复行为仅仅是一种恶作剧而不仔细对待,忽视了变态心理对人格的影响,那么,我们个人、家庭、甚至社会都将为此付出相当代价。 二“后进生”的转化 “后进生”的转化,心理工作是关键。那么,如何做好这项工作呢?笔者以为: 1加强与“后进生”的情感沟通 让“后进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爱抚之情,拉近师生情感的距离,增加学生对老师的信任程度,消退学生对老师存在的戒备心理。双方距离的拉近便于老师深化了解学生的心态,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同时也使学生更简单接受老师的心理辅导。 2对症下药,实行切实可行的措施,矫正他们的扭曲心理 在这项工作中,老师要留意做到细心视察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找到稳妥的解决方法,耐性地进行劝服教化,稳扎稳打、按部就班。 3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环境和气氛的影响对学生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一个健康、友好、和谐、充溢爱心的环境,不但会对“差生”的转化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而且对其他学生也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老师应努力营造这样的环境,使学生与学生、老师与学生之间充溢着友爱。我想,这不单是对“差生”的转化有好处,就是对预防学生的心理扭曲也是不无裨益的。 4留意各方面力气的协作 老师之间的协作、老师与家长之间的协作,特殊是后者,在“后进生”转化的过程中尤为重要。家长对待学生的看法,会干脆影响到转化工作的成效。因此,老师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联系,一方面了解学生离校后的各种表现,刚好精确驾驭第一手资料,在转化工作中占得先机,为转化工作的深化找寻依据;另一方面,也对家长的家教行为进行指导与协调,双方步调一样,共同使各项转化措施落到实处,收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