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二上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总结(精选多篇).docx
-
资源ID:66358689
资源大小:149.63KB
全文页数:23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年二上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总结(精选多篇).docx
2023年二上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总结(精选多篇) 推荐第1篇:二上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2023-2023二年级上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 1.本班级学生共53人,其中男生27人,女生26人。 2.两个班的孩子经过一年的学习后基本懂得了学校生活规则,初步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多数学生文明有礼貌,能遵守课堂学习规定,能积极学习,能安全健康地学习生活。 3.还有少数学生比较顽皮,自我控制能力差,在课堂上、集体活动中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甚至个别孩子有模仿社会上不良言行的现象。 4.两个班的孩子还是有些差别,一班的孩子较为活泼顽皮,二班的孩子纪律意识强一些,因此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现有情况调整教学,有不同的方法开展教学,激励所有孩子努力学习。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排注重图文结合,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坚持以学生品行教育为主线,切实抓好学生品行教育和养成良好习惯教育两个环节,为学生的学习和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2.本教材游戏较多,通过游戏和和各种儿童喜欢的主体活动,对学生进行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为学生形成积极地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初步的基础。 3.本教材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主要题材。课程将从课堂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生活的所有空间。 三、教学目标: 1.通过第一单元我们的节假日的教学,不仅让孩子们关注身边最常见的传统节日,感受节日的气氛,感受美好的生活和浓浓的亲情,而且还通过延伸、拓展学习,让孩子们了解源远流长的祖国传统节日,关注祖国大家庭其它民族的一些民俗、传统礼仪、积极的民间文化等,集中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建立起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的精神链条。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相结合, 2.通过第二单元我们的班级的教学,帮助孩子们建立集体观念,学习做小主人,自己的班级自己爱,自己的班级自己管,班级生活规则大家定、齐遵守,从而培养孩子们初步的集体意识和自主管理意识、责任意识。 3.通过第三单元我们的公共场所的教学,引导孩子们在社会生活中养成遵守秩序,爱护环境、爱护公共设施等良好行为习惯,学习做一个文明的小公民。渗透环境保护法、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制教育。 4.通过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的教学,让孩子们爱祖国从爱自己的家乡做起,了解家乡的美丽山水、丰富物产,认识为家乡作出贡献的可亲可敬的人们,为伟大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而骄傲自豪。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根据小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认知特点,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采取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循环往复、螺旋上升、形式多样等方式,引导孩子们通过学习,从不同角度、侧面感悟和践行核心价值观。 3.以孩子们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为抓手,以实际生活案例为依托,突出正面引导,让孩子们在学习中体会到法治让生活更美好, 4.建立学习小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5.课程中积极发挥绘本生动活泼、有趣有启发性的作用,引导孩子们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讲述或者表演等形式,自然而然地懂得其中蕴含的规则、法理等,使教学从课堂延伸到学生更广阔的生活领域,做到实实在在的知行合一。 五、教学进度 第一周:第一课假期有收获 第二周:第二课周末巧安排 第三周:第三课欢欢喜喜庆国庆 第四周:第四课团团圆圆过中秋 第五周:第五课我爱我们班 第六周:第六课班级生活有规则 第七周:第七课我是班级值日生 第八周:第八课装扮我们的教室 第九周:第九课这些是大家的 第十周:第十课我们不乱扔 第十一周:第十一课大家排好队 第十二周:第十二课我们小点儿声 第十三周:第十三课我爱家乡山和水 第十四周:第十四课家乡物产养育我 第十五周:第十五课可亲可敬的家乡人 第十六周:第十六课家乡新变化 机动:四课时 推荐第2篇:二上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道德与法治学科 二 年级第 三 册教学计划 2023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 教学总目标(教学内容) 1.通过第一单元我们的节假日的教学,不仅让孩子们关注身边最常见的传统节日,感受节日的气氛,感受美好的生活和浓浓的亲情,而且还通过延伸、拓展学习,让孩子们了解源远流长的祖国传统节日,关注祖国大家庭其它民族的一些民俗、传统礼仪、积极的民间文化等,集中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建立起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的精神链条。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相结合, 2.通过第二单元我们的班级的教学,帮助孩子们建立集体观念,学习做小主人,自己的班级自己爱,自己的班级自己管,班级生活规则大家定、齐遵守,从而培养孩子们初步的集体意识和自主管理意识、责任意识。 3.通过第三单元我们的公共场所的教学,引导孩子们在社会生活中养成遵守秩序,爱护环境、爱护公共设施等良好行为习惯,学习做一个文明的小公民。渗透环境保护法、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制教育。 4.通过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的教学,让孩子们爱祖国从爱自己的家乡做起,了解家乡的美丽山水、丰富物产,认识为家乡作出贡献的可亲可敬的人们,为伟大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而骄傲自豪。 教学重点 设置一个个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引领置身其中的儿童在四个生活方面学习、活动、提升,将道德教育、法治教育与儿童的生活有机融合,引导儿童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感知生活中的法、身边的法,培育规则意识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 教学难点 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学生情况分析 本年级学生共143人,其中男生79人,女生64人。 三个班的孩子经过一年的学习后基本懂得了学校生活规则,初步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多数学生文明有礼貌,能遵守课堂学习规定,能积极学习,能安全健康地学习生活。还有少数学生比较顽皮,自我控制能力差,在课堂上、集体活动中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甚至个别孩子有模仿社会上不良言行的现象。三个班的孩子还是有些差别,一班的孩子较为活泼顽皮,二班的孩子纪律意识强一些,三班的孩子特别聪明。因此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现有情况调整教学,有不同的方法开展教学, 激励所有孩子努力学习。 第一单元教学目标:(第14课)我们的节假日 1.知道暑假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收获是很多的;引导学生交流暑期有趣的事情和内心感受,发展学生的思维。 2.懂得周末的意义,愿意有计划有目的的安排周末;知道要合理安排时间,培养时效观念。 3.知道我国的国庆日的由来;尝试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4.了解中秋节的有关习俗,进一步认识中秋;知道秋天里的其他传统节日。理解中秋团圆的内涵,珍爱亲情;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积极、愉快地生活。 教学重点: 1.知道暑假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收获是很多的;引导学生交流暑期有趣的事情和内心感受,发展学生的思维。 2.懂得周末的意义,愿意有计划有目的的安排周末;。 3.知道我国的国庆日的由来;尝试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4.了解中秋节的有关习俗,进一步认识中秋;知道秋天里的其他传统节日。 教学难点: 1.导学生交流暑期有趣的事情和内心感受,发展学生的思维。2.知道要合理安排时间,培养时效观念 3.尝试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第二单元教学目标:(第58课)我们的班级 1.知道班级就像一个温暖的家庭;了解班级生活中团结友爱的同学们。 2.知道班级生活处处有规则;明白遵守规则的重要性,通过与班级同学合作制定班级公约,树立遵守规则意识,自觉遵守班规、校规,学会做个讲文明、有教养的人。 3.知道值日的内容;了解做值日生的一些具体方法,学做值日生;形成学生愿意做好值日工作,认真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的态度。 4.认识到教室是靠大家共同营造的学习环境;掌握一些参与班级环境创设的技能。主动地参与学习环境的创设;形成初步的团结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1.在活动中认识同学,了解集体,热爱集体,体验在集体中的乐趣;增强自己喜爱班级的情感。 2.了解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必须遵守的规章制度,初步树立规则意识、建立班级公约。 3.知道值日的内容;知道当好值日生是爱劳动、爱集体的表现。 4.了解课文中的学生是如何装扮自己的教室的,激发装扮自己教室的兴趣。教学难点: 1.学会与同学之间相处的融洽,关爱同学。 2.树立遵守规则意识,自觉遵守班规、校规,学会做个讲文明、有教养的人。3.培养学生愿意做好值日工作,热爱班集体,愿意为班级的荣誉做出自己的努力的态度。 4.掌握一些参与班级环境布置的技能。 第三单元教学目标:(第912课)我们在公共场所 1.使学生知道学校的课桌椅和各种设备都是公共财物,来之不易;引导学生养成爱护公共设施的良好习惯。 2.了解中小学生守则里提倡我们要保持公共卫生;初步知道我们不应该乱扔垃圾和树立保护身边环境的意识,并在生活中身体力行。 3.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帮助学生了解排队的基本行为规则;在活动中体验集体排队的快乐,懂得遵守排队的规则。 4.在通过情景创设、故事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时候应该小点儿声,逐步养成文明的说话习惯。自觉在公共场合说话小声,不影响其他人。 教学重点: 1.使学生知道学校的课桌椅和各种设备都是公共财物,来之不易。 2.了解中小学生守则里提倡我们要保持公共卫生;初步知道我们不应该乱扔垃圾和树立保护身边环境的意识,并在生活中身体力行。 3.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帮助学生了解排队的基本行为规则; 4.在通过情景创设、故事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时候应该小点儿声,逐步养成文明的说话习惯。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养成爱护公共设施的良好习惯。2.懂得合理妥善处理垃圾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3.在活动中体验集体排队的快乐,懂得遵守排队的规则。 4.自觉在公共场合说话小声,不影响其他人。 第四单元教学目标:(第1316课)我们生活的地方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了解家乡的物产,并为之自豪;能运用调查、采访等方法收集家乡物产及有关的资料,并能在众多的物产中找出本地的物产;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3.体会家乡人的可亲可敬;能用不同的方式感谢帮助我们的家乡人。在认识和了解中,激发学生对家乡人的感激和敬佩之情,并初步树立做有责任感的家乡人意识。了解家乡优秀人物作出的贡献,激发对家乡人由衷的敬佩和热爱之情。 4.了解家乡的变化,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为家乡发生巨大的变化而自豪,激发学生产生为家乡做贡献的愿望。 教学重点: 1.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2.了解家乡的物产,并为之自豪。 3.体会家乡人的可亲可敬;能用不同的方式感谢帮助我们的家乡人。在认识和了解中,激发学生对家乡人的感激和敬佩之情,并初步树立做有责任感的家乡人意识。 4.解家乡的变化,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教学难点: 1.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3.在认识和了解中,激发学生对家乡人的感激和敬佩之情,并初步树立做有责任感的家乡人意识。 4.为家乡发生巨大的变化而自豪,激发学生产生为家乡做贡献的愿望。 推荐第3篇:二上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二上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总目标(教学内容)二 年级第 三 册教学计划20232023 学年度第一学期1.通过第一单元我们的节假日的教学,不仅让孩子们关注身边最常见的传统 节日,感受节日的气氛,感受美好的生活和浓浓的亲情,而且还通过延伸、拓展 学习,让孩子们了解源远流长的祖国传统节日,关注祖国大家庭其它民族的一些 民俗、传统礼仪、积极的民间文化等,集中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建立起核心 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的精神链条。 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相结合, 2.通过第二单元我们的班级的教学,帮助孩子们建立集体观念,学习做小主 人,自己的班级自己爱,自己的班级自己管,班级生活规则大家定、齐遵守,从 而培养孩子们初步的集体意识和自主管理意识、责任意识。 3.通过第三单元我们的公共场所的教学,引导孩子们在社会生活中养成遵守 秩序,爱护环境、爱护公共设施等良好行为习惯,学习做一个文明的小公民。 渗 透环境保护法、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制教育。 4.通过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的教学,让孩子们爱祖国从爱自己的家乡做 起,了解家乡的美丽山水、丰 富物产,认识为家乡作出贡献的可亲可敬的人们, 为伟大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而骄傲自豪。 教学重点 设置一个个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引领置身其中的儿童在四个生活方面学习、活动、提升,将道德教育、法治教育与儿童的生活有机融合,引导儿童形成内化 的道德品质,感知生活中的法、身边的法,培育规则意识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 教学难点 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 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学生情况分析 本年级学生共 143 人,其中男生 79 人,女生 64 人。 三个班的孩子经过一 年的学习后基本懂得了学校生活规则,初步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多数学生文明有礼貌,能遵守课堂学习规定,能积极学习,能安全健康地学习生 活。 还有少数学生比较顽皮,自我控制能力差,在课堂上、集体活动中不能很好 地约束自己,甚至个别孩子有模仿社会上不良言行的现象。 三个班的孩子还是有 些差别,一班的孩子较为活泼顽皮,二班的孩子纪律意识强一些,三班的孩子特 别聪明。 因此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现有情况调整教学,有不同的方法开展教学, 激励所有孩子努力学习。 第一单元教学目标:(第 14 课)我们的节假日 1.知道暑假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收获是很多的;引导学生交流暑期有趣的事情和 内心感受,发展学生的思维。 2.懂得周末的意义,愿意有计划有目的的安排周末;知道要合理安排时间,培养 时效观念。 3.知道我国的国庆日的由来;尝试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4.了解中秋节的有关习俗,进一步认识中秋;知道秋天里的其他传统节日。 理解 中秋团圆的内涵,珍爱亲情;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积极、愉快地生活。 教学重点: 1.知道暑假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收获是很多的;引导学生交流暑期有趣的事情和 内心感受,发展学生的思维。 2.懂得周末的意义,愿意有计划有目的的安排周末;。 3.知道我国的国庆日的由来;尝试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4.了解中秋节的有关习俗,进一步认识中秋;知道秋天里的其他传统节日。 教学难点: 1.导学生交流暑期有趣的事情和内心感受,发展学生的思维。 2.知道要合理安排时间,培养时效观念 3.尝试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第二单元教学目标:(第 58 课)我们的班级 1.知道班级就像一个温暖的家庭;了解班级生活中团结友爱的同学们。 2.知道班级生活处处有规则;明白遵守规则的重要性,通过与班级同学合作制定班 级公约,树立遵守规则意识,自觉遵守班规、校规,学会做个讲文明、有教养的人。 3.知道值日的内容;了解做值日生的一些具体方法,学做值日生;形成学生愿意做 好值日工作,认真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的态度。 4.认识到教室是靠大家共同营造的学习环境;掌握一些参与班级环境创设的技能。 主动地参与学习环境的创设;形成初步的团结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1.在活动中认识同学,了解集体,热爱集体,体验在集体中的乐趣;增强自己喜 爱班级的情感。 2.了解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必须遵守的规章制度,初步树立规则意识、建立班级公 约。 3.知道值日的内容;知道当好值日生是爱劳动、爱集体的表现。 4.了解课文中的学生是如何装扮自己的教室的,激发装扮自己教室的兴趣。 教学难点: 1.学会与同学之间相处的融洽,关爱同学。 2.树立遵守规则意识,自觉遵守班规、校规,学会做个讲文明、有教养的人。 3.培养学生愿意做好值日工作,热爱班集体,愿意为班级的荣誉做出自己的努力 的态度。 4.掌握一些参与班级环境布置的技能。 第三单元教学目标:(第 912 课)我们在公共场所 1.使学生知道学校的课桌椅和各种设备都是公共财物,来之不易;引导学生养成爱 护公共设施的良好习惯。 2.了解中小学生守则里提倡我们要保持公共卫生;初步知道我们不应该乱扔垃圾 和树立保护身边环境的意识,并在生活中身体力行。 3.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帮助学生了解排队的基本行为规则;在活动中体验集体排 队的快乐,懂得遵守排队的规则。 4.在通过情景创设、故事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时候应该小点儿声,逐 步养成文明的说话习惯。 自觉在公共场合说话小声,不影响其他人。 教学重点: 1.使学生知道学校的课桌椅和各种设备都是公共财物,来之不易。 2.了解中小学生守则里提倡我们要保持公共卫生;初步知道我们不应该乱扔垃圾 和树立保护身边环境的意识,并在生活中身体力行。 3.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帮助学生了解排队的基本行为规则;4.在通过情景创设、故事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时候应该小点儿声,逐 步养成文明的说话习惯。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养成爱护公共设施的良好习惯。 2.懂得合理妥善处理垃圾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3.在活动中体验集体排队的快乐,懂得遵守排队的规则。 4.自觉在公共场合说话小声,不影响其他人。 第四单元教学目标:(第 1316 课)我们生活的地方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 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了解家乡的物产,并为之自豪;能运用调查、采访等方法收集家乡物产及有关 的资料,并能在众多的物产中找 出本地的物产;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3.体会家乡人的可亲可敬;能用不同的方式感谢帮助我们的家乡人。 在认识和了 解中,激发学生对家乡人的感激和敬佩之情,并初步树立做有责任感的家乡人意 识。 了解家乡优秀人物作出的贡献,激发对家乡人由衷的敬佩和热爱之情。 4.了解家乡的变化,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 为家乡发生巨大的变化而自豪,激发 学生产生为家乡做贡献的愿望。 教学重点: 1.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2.了解家乡的物产,并为之自豪。 3.体会家乡人的可亲可敬;能用不同的方式感谢帮助我们的家乡人。 在认识和了 解中,激发学生对家乡人的感激和敬佩之情,并初步树立做有责任感的家乡人意 识。 4.解家乡的变化,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 教学难点: 1.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3.在认识和了解中,激发学生对家乡人的感激和敬佩之情,并初步树立做有责任 感的家乡人意识。 4.为家乡发生巨大的变化而自豪,激发学生产生为家乡做贡献的愿望。 推荐第4篇:部编二上道德与法治教案 部编二上道德与法治教案 第1课:假期有收获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爱护书本的重要性;了解学校的有关设施、设备;学会比较幼儿园与学校生活的差异,感受到角色转换带来的快乐。 过程与方法:通过看图、做游戏等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学生身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上学生活,克服不良情绪。 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学校与幼儿园生活、学习的不同。体验上学的快乐,体验作为一名小学生的愉悦和自豪。 教学过程: 一、导入(3分钟) 问:孩子们,你们喜欢夏天吗?夏天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学生汇报) 夏天给我们的很多很多,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下关于夏天的小诗吧 教师领读: 夏天的礼物是烈日和蝉鸣 夏天的礼物是雷雨和彩虹 夏天给我们最好的礼物 是有滋有味丰富多彩的暑假 教师:提到暑假,我们的暑假正好刚刚结束,能告诉我你们的暑假怎么过的?在这样的暑假里你收获到了什么? 今天我们学习“假期有收获”(板书课题) 二、授新(23分钟) (一)故事导入:讲述书下小故事小强的暑假快乐吗 大家来讨论:小强的暑假快乐吗? (学生汇报) 教师总结: (二)教师课件出示课文3页彩图 谁来说说图画上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他们说了些什么? 你假期里印象最深的事情是什么? 展示一下你们假期里最好的照片,给大家讲讲你们一家的假期故事。 (三)小调查:你们的假期作业都写了吗? 是什么时候写的? 学生汇报 教师:听你们这么一说我到想起了两个小朋友,他们跟你们的情况差不多,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们是怎么过暑假的。 出示教材第4到5页插图:对比两个小朋友的暑假安排你觉得他们的暑假安排的好不好? 如果你是他,下个假期你要怎么安排? 如果你是他呢? 三、教师总结(2分钟) 暑假生活忙乱又快乐,要想过个有收获的暑假,你要做一个有打算的小朋友,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四、拓展(2分钟) 请你为下一个暑假做一个计划,说一说下一个暑假你会怎么安排? 五、板书设计 假期有收获 用心过 有收获 六、教学反思 第2课:周末巧安排 教学目标 有打算 不忙乱 1、要合理安排时间,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2、学会在生活中黑安排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3、懂得周末时间很短,要好好安排才能让周末更精彩。第一课时 一、导入(3分钟) 谈话导入:周末刚刚过去,这个周末你做了什么? 请同学们填一填6页的周末调查表,然后把你的周末故事告诉我们 教师总结:小朋友们的周末真是丰富多彩,那么你们知道什么样的周末才最有意思吗? (板书:周末巧安排) 二、授新(35分钟) (一)这样可以吗? 1.辨一辨:课件展示图片,周末这样做可以吗? 认为可以的小朋友说一说为什么 不可以又为什么呢? 2.想一想:怎么做才是正确的? (二)虚拟周末 游戏畅想:如果下一个周末完全由你安排,你将会做什么呢? 全班交流,互相评议,选出大家最喜爱的安排 总结:周末过的充实愉快而有意义有利于身心的健康发展,所以我们应当认真的安排自己的周末生活。 三、拓展 撰写周末日记,把你在周末做的最有意义的事情写出来(结合6页上内容) 第二课时 一、导入(2分钟) 听绘本故事:大卫不可以 你在家里页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吗? 爸爸妈妈对你说过什么事情不可以? 我们书中有这样一个小朋友,他可有更多委屈想跟大家倾诉, 因为就连周末他的爸爸妈妈也会对他说“不可以”你想知道都是什么事情连周末都不可以做吗?(阅读书中下面的故事小宝不可以)(学生阅读并讨论) 到底要怎样安排才能让周末过的更精彩呢? 二、教学活动(34分钟) (一)我是小小调查员。回顾周末,你认为你有什么收获? 1.你在假日里用于学习的时间是多少? 2.你的假期是呆在家里还是有户外活动? 3.你会在假日里帮助父母做家务吗? 4.你在周末会一整天在家看动画片或者玩游戏吗? 5.周末你会主动写作业吗? 6.你觉得你的周末时间是浪费了还是很好的利用起来了? 分享讨论:总的爱说你对自己的周末满意吗? 你认为你的周末活动安排还可以做哪些改进? (二)成长不烦恼 家和8页9页内容讨论我们该怎样安排周才能更精彩 教师小结:我们要增强时间管理的意识,正确处理好学习与休息和娱乐之间的关系巧妙的安排周末时光让我们的周末过的有意义有收获。 三、教师总结(2分钟) 我们可以怎样做: 1、在活动安排上:体现劳逸结合 2、在内容选择上:要强调有益身心 3、在时间分配上:各项活动都要适度 四、拓展(2分钟) 在班级举办一次“我的周末成果”展示,用丰富的形式汇报自己在周末期间的劳动学习或娱乐中的收获 五、板书设计 周末巧安排 劳逸结合 有益身心 六、教学反思 第3课:欢欢喜喜庆国庆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简要的了解有国庆节的历史、文化、习俗,了解新中国来之不易,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周围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激发学生的国家意识,爱国情怀。 2、初步认识国家象征,知道国旗,国歌,国徽。知道要尊重国家象征。 3、引导学生合作,探究,采用多种方式了解身边的人是怎样建设祖国的,他们将会怎么过国庆节。第一课时 一、导入(2分钟) 1、声音导入:教师播放一段生日歌 听到这首歌你想到了什么? 你的生日是什么时候,你会怎么过呢? 你知道吗?还有一个月的时间我们的祖国就要过生日啦。那一天我们全国人民要一起给祖国妈妈过生日呢。 2、国庆的由来 师:谁知道国庆节的由来? 生答 (多媒体展示:国庆节的由来,1949年十月一日举行的开国大典,毛主席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思考:今年的10月1日式第几个国庆节? 揭示课题 二、教学活动(34分钟) 1、你知道关于国庆节的那些故事,你能讲给同学们听吗? 2、教师分享国庆节的故事,让大家懂得新中国的来之不易。 3、介绍国家象征: 国旗:五星红旗 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国徽:五星 * 谷穗 齿轮 这些都是我们国家的象征。我们应该尊重国旗,国徽,学会唱国歌 1、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这些国家象征? 2、这时应该怎么办? 出示11页12页下四幅图讨论你该怎么做 三、教师总结(2分钟)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四、拓展(2分钟) 学唱国歌 第二课时 一、导入(2分钟) 声音导入:教师播放一段国家 二、教学活动(34分钟) 1、小调查:调查身边的人,他们的职业,他们是怎么庆祝国庆节的? 2、国庆节是我们自己的节日,我们都怎么庆祝国庆节? 3、国家法定假日 三、教师总结(2分钟)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四、拓展(2分钟) 做国庆节手抄报 五、板书设计 欢欢喜喜庆国庆 10月1日式国庆节 国旗:五星红旗 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国徽:五星 * 谷穗 齿轮 六、教学反思 第4课:团团圆圆过中秋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与习俗,知道中秋节是家人团聚的节日。 2、制作月饼,感受与教师、同伴共庆佳节的快乐,萌发爱教师、同伴的情感。 3、对中秋节有初步的了解,帮助学生了解关于中秋节的相关资料,收集中秋月的诗词。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与习俗,知道中秋节是家人团聚的节日,了解秋天里的节日和习俗。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与习俗,知道中秋节是家人团聚的节日 第一课时 一、导入(3分钟) 1.出示月饼图片,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2.你在什么时候吃过他 3.听音乐爷爷给我打月饼,引起幼儿对中秋节的回忆。揭示课题:我们一起了解中秋节团团圆圆过中秋 二、授新(23分钟) (一)中秋节的来历 1.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了解中秋节的传说,和中秋节的意义 2.你是怎样过中秋节的呢? 3.结合14页图,了解世界各地人们是怎么过中秋节的? (二)中秋节,团圆夜 课件出示15页的插图,引导学生独立读课文 讨论:中秋节具有怎样的意义? 三、总结(2分钟)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都知道了什么? 四、拓展(2分钟) 1中秋月诗词大会 月亮是中秋节的标志,所以月亮也被古人们赋予相思和团聚的意义,你知道哪些写月的古诗词呢?我们来比一比吧 2制作月饼,开展中秋庆祝活动。 制作月饼,感受与教师,同伴共度佳节的快乐。 3向父母收集还有哪些秋天的节日。 第二课时 一、导入(2分钟) 上节课学习了什么? 中秋节是在哪个季节的节日? 这节课我们学习“秋天里还有什么节日”。 二、授新(36分钟) (一) 谁能说一说你收集到秋天的哪些节日了 1、九月九日重阳节 2、新年 3、元旦 (二)了解重阳节意义及其习俗 1重阳节又叫敬老节(课件出示16页下小故事) 2.你们怎么过重阳节 3.出示关于重阳节的诗句,了解重阳节的习俗 (三)少数民族特色节日 1赶秋节 2望果节 你还知道关于秋天的哪些节日? 说说看 三、总结(2分钟)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四、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推荐第5篇:浙教版二上道德与法治教案 第一单元 难忘的假期 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暑假生活,学会从不同的事件中认识每一天的意义,启发学生反思自己的假期生活质量,学会评点自己的假期生活,同时鼓励学生学会调控自己的生活,体会快乐可以由自己创造,能创造快乐。由于此次假期是一年级小朋友在小学生活中的第一个暑假,因此学生的感受肯定是多元而复杂的,既有新鲜与兴奋,又有杂乱甚至无聊等其他负面的感受,而由此引发高兴、害怕、担忧、生气伤心等情绪。本课的教学重点就在于通过回忆、体验、游戏等方式,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把自己在假期生活中所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和同学们交流分享,并进行梳理,从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评价假期生活,为今为今后的假期安排打下基础 1、暑假中的一天 教学目标: 1、回顾自己的生活,学会从不同的事件中认识每一天的意义。 2、学会点评自己的假期生活。 3、体会快乐可以由自己创造,并能创造快乐。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假期生活状态,启发学生反思假期生活的质量,鼓励学生学会调控自己的生活。 教学难点:学会自己创造快乐。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 1、选取自己班级的孩子典型的暑期生活事例 2、准备一些其他学生的暑期生活事例 一、故事交流(小组) 教师引入:小朋友们,两个月的暑假过去了,我们又重新回到学校开始了我们的学习生活,今天这节课,老师受学校广播站小记者的委托,说是要开一个暑假生活故事会,特地来采访我们一(1)班,想听听小朋友们的暑假故事,那么,你的暑假是怎么过的?是平淡的?还是新奇的?是快乐的还是难过的?选择你想说的一天,先在四人小组里介绍一下。 小记者随机采访搜集,如:你喜不喜欢过暑假?为什么? 暑假里你有什么新发现?或是遇到了什么困难等等。 (小记者搜集的信息由教师直接写入课件里,供下一环节同学们的选择) 二、故事交流(全班) 教师:刚才通过小记者的采访,老师也了解到一些小朋友的暑假生活,我把它写进了电脑,你想知道什么故事,我们一起来采访他好吗? 通过学生点播,教师请出小记者对该代表性活动的主人来做专访(模仿专访的过程进行) 教师随机板书点评,如:在家 有规律 劳动 辛苦 快乐 游玩 高兴 新发现 生病 难受 教师点评,看来小朋友的暑假生活是丰富多彩,各有各的新鲜事儿。 三、延伸 教师:小记者们在来我们班级之前就已经采访过许多同学了,她还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其他小朋友的暑假生活呢,想看吗? 课件介绍其他的暑期生活,如:小朋友们在西湖边的英语角学英语,在图书馆里丰富知识,在少年宫学文艺,参与各种各样的社区生活,以及民工子弟的暑期生活等等。 小结:这些都是不同的暑假生活,不管是怎样的一天,都代表了我们的暑假生活的一部分,让我们有了新的发现,新的认识,都是有意义的一天。 第二课时 教学准备: 1、心情脸的信箱 2、小纸条 一、教师自评假期生活 (准备几个大纸盒,盒上分别写上“快乐”、“激动”、“满足”、“伤心”“害怕”。)教师交流自己假期生活的几件小事,边讲边拿出相应的符合表达自己当时心情的信箱出示给学生看,然后在黑板上用短句板书,表示该生活小事。 过渡:小朋友,老师的这个暑假是既有开心又有难过的事,你呢?把你的心情也归归类吧,看看是不是也和我一样呢? 二、我的假期生活大评点 1、教师发给每个同学几张小纸条,请同学想想自己在暑假里有没有感到最快乐、最激动、最满足、最伤心和最害怕的事,用简单的文字或图画的方式写在纸上,并写好自己的姓名,然后一一上台投入相应的信箱里。 2、请学生从信箱中任意选取纸条,请被选到的同学上台来讲讲自己的快乐激动或伤心害怕的事,也可说说你有什么启发或感想。讲完后让该同学选下一张纸条,请下一位同学来讲述,依次类推进行,(视时间或学生的兴趣而定) 3、小组内互相交流 看看我的假期生活是快乐激动满足等好心情居多,还是害怕伤心等坏心情居多。 三、创造好心情 1、请有“伤心”、“害怕”等心情的同学上台,说一说,演一演让自己有坏心情的事件,请同学们一起来想想办法,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