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23年古诗文6170.docx

    • 资源ID:66362375       资源大小:18.45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3年古诗文6170.docx

    2023年古诗文6170 61五十步笑百步 1.【参考译文】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的治理,总算尽了心啊:黄河北岸的荒年(收成不好),我就把 那里*的百姓迁移到黄河以东去,并把黄河以东的粮食运到黄河北岸来。黄河以东的荒年(收成不好),我也会这样做。看看邻国的当政者,不如我诚心诚意。邻国的百姓没更少,我的百姓没更多,这是什么原因呢?”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请允许我用战争作比喻。咚咚地擂响了战鼓,双方已经交锋,(战败的士兵)扔掉衣甲丢下兵器逃跑。有的跑了一百步停下来,有的跑了五十步停下来。用跑了五十步的人来嘲笑跑了梁惠王说:“不行,只不过不到百步罢了,这也是逃跑啊。”孟子说:“大王既然知道这一点,就不要希望您国家的民众比邻国多啦。只要不违背农时,那粮食就吃不完。不准用密网到池塘捕鱼,鱼鳖水产就吃不完。砍伐林木有定时,那木材就用不尽。粮食和鱼类吃不完,木材用不尽,这样便使老百姓供养活人安葬死者没有遗憾了。老百姓养生丧死没有遗憾,这便是王道的开端。” 【阅读训练】1解释(1)凶:荒年(2)然:这样(3)察:观察(4)以:用 (5)喻:作比喻(6)既:已经(7)或:有的人呢(8)以:按照 2翻译(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那么粮食会多的吃不完。 (2)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供养活着的人,为死了的人办丧事,这些都能尽心而、没有遗憾,那就是施仁政治天下的开端。 3指出下列句中“是”指代的内容。(1)是以走也。指代“五十步而后止” (2)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指代“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 4“五十步笑百步”为何不对?五十步、百步,本质都是逃跑。 【参考译文】武王打败了商朝,召见姜太公,问他:“该拿那些商朝的士人和百姓怎么办?”太公回答:“我听说喜欢那个人,同时会喜爱他房上的乌鸦,憎恨那个人,会连带厌恶他的篱笆,全部把他们杀掉,不留活的,怎么样?”武王说:“不行。”太公出去后,邵公进见,武王问:“你看怎么办?”邵公回答说:“把有罪的杀掉,无罪的让他活着,怎么样?”武王说:“不行。”邵公出去后,周公进见。武王问:“你看该怎么办?”周公说:“让他们各自居住自己的家里,种自己的田,不要因为旧朝新臣而有所改变,亲近仁爱的人。百姓有了过错,责任在我一个人身上。”武王说:“平定天下的胸怀多么宽广啊!”凡是尊重士人君子的人,是因为他们仁爱而有德行。 【阅读训练】1解释(1)克:攻克(2)恶:厌恶(3)咸:全部(4)入:进入 (5)为:对(6)居:居住(7)平:使太平,平定 2(1)有罪者杀之,无罪者活之,何如?有罪的人就杀死他们,没有罪的人就让他们活下来,怎么样呢? (2)凡所以贵士君子者,以其仁而有德也。凡是尊重士君子的人,是因为他有仁义,并且有高尚的品德啊。 3本文有一个成语是:爱屋及乌 4武王认可周公的处理方法是因为周公的什么?原文中具体体现在哪里(用原文回答)? 有任有德使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旧新,惟仁是亲,百姓有过,在予一人。 63欹器满覆【参考译文】孔子到鲁桓公的庙中去参观,见到一种倾斜易覆的器具。孔子问看守庙宇的人:“这是什么器具?”守庙的人回答说:“这是用来给宽待赦免的人坐的器具。”孔子说:“我听说宽待赦免的坐具,空着时会倾斜,装了一半水就会正,装满水了就会翻倒。”孔子回头对学生说:“往里面灌水吧。”他的学生提水来灌,倒了一半水时欹器就端正了,装满了水后欹器就翻倒了,倒空了水它又倾斜了。 孔子感慨地说:“唉,怎么会有满了而不倾覆的呢?” 【阅读训练】1解释 (1)观:参观,瞻仰(2)为:是(3)闻:听说(4)顾:回头 2翻译(1)中则正,满则覆,虚则欹。果然盛满一半时欹器能放正,满满了就翻倒,空着时就倾斜。 (2)吁!恶有满而不覆者哉!唉!哪有满盈而不翻倒的呀! 3本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人不可自满,要谦虚。 6 4【参考译文】楚庄王临朝执政三年,没有发布命令,也没有什么执行什么政事。右司马侍候在旁而给楚庄王打了个谜语说:“有只鸟栖息在南边的土丘上,三年不动翅膀,不飞翔也不鸣叫,沉默无声,这是什么名堂?”楚庄王说:“三年不动翅膀,将因此长成羽毛;不飞翔也不鸣叫,将因此观察民众的行为准则。虽然没有飞翔,飞起来必然会直冲云霄;虽然没有鸣叫,但叫起来必然会惊动人世。先生你放心吧。我知道你的用意了。”就这样过了半年,庄王便亲自处理政事。所废弃的法令有十条,所兴起的事情有九件,惩处大臣五个,提拔读书人六个,而邦国治理得很好。又起兵征讨齐国,在徐州打败了它,战胜晋国在河雍地区,在宋国联合了诸侯,于是称霸天下,庄王不去做小事而坏大事。所以有大的名声;不较早表现出自己的才能,所以有大的功劳。所以说:“大的器物最后才能完成;大的声音很难得听到。” 【阅读训练】(1)莅:到,临(2)御:侍奉(3)止:停留(4)名:名字(5)长:生长(6)观:观察(7)释:释放(8)知:知道(9)诛:杀(10)举:推荐(11)举:发动(12)霸:称霸 2翻译(1)庄王不为小害善。故有大名。楚庄王不因为好事太小而不做,这样就有了高的名望。 (2)大器晚成,大音希声。有大才干的人成就往往较晚,而大的声音会让人听不到。 3选文讲述的是楚庄王(励精图治,振兴楚国)的故事,也是成语(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出处 6 5【参考译文】孔子走(累了)在路上休息,马逃脱了束缚,吃了别人的庄稼,农民把马牵去了。 子贡(以能言善辩著称)请求去说服那农民,什么话都说了,那农民不听他的。有个刚刚跟随孔子学习的粗俗的人,说:“请让我去说服他。”接着对农民说:“您不是在东海种地,我不是在西海种地,我的马怎么可能会不吃你的庄稼呢?” 那农民很开心,对他说:“说话就要这样明白了当,怎么能像刚刚那个人那样!”解开马的缰绳就给了他。说服如此的不讲方略竟也能成功,外物怎么可能随心呢?君子只管按照自己的准则去做,敬人而不必要求人家敬己,爱人而不必要求人家爱己。敬爱别人,那是自己的事;被人家敬爱,那是人家的事。君子只决定自己的行为,不可能决定别人的反映。自己该做的都做到了,就不会没有机遇。 【阅读训练】1解释(1)行:走(2)道:道路(3)逸:逃跑(4)食:吃(5)取:牵去(6)请:请求(7)说:说服(8)鄙:粗俗的(9)说:同“悦”,高兴(10)方:方法 2翻译(1)解马而与之。解开马的缰绳就给了他。 (2)君子必在己者,不必在人者也。君子只决定自己的行为,不可能决定别人的反映。 3野人归还马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的话来回答)?选文意在说明什么? 说亦皆如此其辩也!独如向之人? 说话也有艺术,只有以对方能接受的事实,讲清道理,才能说服别人接受自己的意见。 66郭氏之墟 【参考译文】曾经有一次,齐桓公到野外外出,看见灭亡的国家郭氏荒废的城址,就问当地的农民:“这是什么废墟?”农民说:“这是郭氏的废墟啊!”齐桓公又问:“郭氏的房屋怎么会成为废墟呢?”农民说:“是因为郭氏尊重好人而讨厌坏人的缘故。”齐桓公说:“尊重好人而讨厌坏人,是人善良的举动,它之所以成为废墟,是什么原因呢?”农民说道:“尊重好人却不去任用他,讨厌坏人又不铲除他,因此成了废墟。”齐桓公返回后,(把事情的经过)告诉管仲,管仲说:“那个人是谁?”齐桓公说:“不知道啊。”管仲说:“你也是一个郭氏啊。”于是齐桓公找来那个农民而赏赐了他。 【阅读训练】1解释(1)昔:从前(2)尽:灭亡(3)故:荒废的城址(4)归:返回 (5)语:告诉(6)赏:赏赐 2翻译(1)郭氏者曷为墟?郭家的住地为什么成了荒废的城址? (2)善善而不能行,恶恶而不能去,是以为墟也。尊重好人却不能任用,讨厌坏人却不能铲除,因此成为荒废的城址了。 3郭氏之所以为墟是因为什么(用原文回答)?善善而不能行,恶恶而不能去。 4管仲说齐桓公为“亦一郭氏也”的原因是什么? 齐桓公没有意识到自己所问之人是为贤者,管仲是在提醒齐桓公任人唯贤。 67 【参考译文】楚国有人向楚王献鱼,说:“今天捕得的鱼,吃不掉,卖不掉,放了又很可惜,所以来献给大王。”楚王的侍臣说:“这样说对王太不尊敬了。” 楚王不同意侍臣的意见说:“你不知道,这打渔人是个仁德的人。听说仓库粮食丰余,国家却有饥饿的人;后宫有很多怨女,民间有很多成年而无妻的男子;王府库聚财多,国内贫民很多,这都因为国君不仁道的原因。所以厨房有肥肉,马棚有肥马,百姓有饥色,是因为亡国之君王搜刮财物藏在府库里。这个道理,我早就懂得,却不能实行。渔人明白我的缺点,便用奉献鱼来开导我。我要为民做好事。” 于是派使安抚老弱孤苦的人,从粮仓拿出粮食,从府库取出钱财布帛,用来救济生活困难的人;释放后宫多余的宫女,让她们嫁给无妻的男子。楚国人民为之欢欣鼓舞,邻国也归附于楚国。所以渔夫献上一条多余的鱼,楚国依靠这得到了好处,他可称得上仁慈而明智了。 【阅读训练】1解释(1)食:吃(2)尽:完(3)故:所以(4)鄙:粗俗(5)余:多余(6)行:实行(7)遣:派遣(8)振:救济(9)出:放她们出宫(10)归:归顺 2翻译(1)渔者知之,其以比喻寡人也。渔夫知道这个道理,大概是用献鱼这种方式来晓谕我吧。 (2)故渔者一献余鱼,而楚国赖之,可谓仁智矣。所以渔夫献上了一条多余的鱼,楚国依靠这得到了好处,他可称得上仁慈而明智了。 3渔人献鱼的结果是什么(用原文回答)?可以看出楚王是个什么样的贤明国君? 遣使恤鳏寡而存孤独,出仓粟,发币帛而振不足,罢去后宫不御者,出以妻鳏夫。楚民欣欣大悦,邻国归之。从善如流 68臣僚见太祖 【参考译文】宋太祖赵匡胤有一天在后花园里弹琴赏鸟。有一个官员进殿叩拜,说有急事上奏。皇上急忙出去见他,并且听他所奏,但是他所奏的不过是平常事而已。太祖说: “这事急什么?”他说:“也因皇上弹琴赏鸟而急。”太祖生气了,拿一种类似斧头的工具的手柄撞他的嘴,结果掉了两颗牙。官员回头慢慢的捡 起牙齿,放在怀里。太祖大怒,说:“难道你要拿着这个去告我吗?”官员回答说:“臣怎么敢控告皇上,自然会有记载皇上言行的史官来把这些记下来。”皇上听了以后,怒气消了,赐给他金帛慰劳他让他告退了。 【阅读训练】1解释(1)闻:听(2)以:用(3)坠:落下(4)徐:慢慢地(5)置:放(6)书:记录(7)解:消除(8)赐:赏赐(9)去:离开 2翻译回徐伏地取落齿,置怀中。官员回头慢慢地趴在地上拾起被撞落的牙齿,放在怀里。 3从短文中可看出臣僚具有什么精神?同时称赞了太祖的什么品质?敢于直谏知错就改 69不责僮婢 【参考译文】唐临性情宽厚仁慈,很宽容。有一次准备去吊丧,让童仆回家去拿白衣服,童子拿错了衣服,害怕得不敢进来。唐临知道以后,对他说:“今天天气不顺,不适合悲伤哭泣,刚才要你取白衫的事暂且停止。”又曾经命人煮药,那人煮坏了。唐临暗地知道了原因,于是对他说:“今天天气阴暗而不适合吃药,应该把药扔掉。”唐临始终没有张扬家僮的过错。 阳城曾经断粮,派遣奴去求米。奴用米换酒,喝得醉在路上。阳城去接他,他还没醒,就把他背回家。后来奴睡醒了,向阳城谢罪。阳城说:“天寒冷喝酒,没有什么不好的!” 阅读训练(1)尝:曾经(2)向:刚才(3)扬:张扬(4)过:过错 (5)易:交换(6)负:背 2翻译终不扬其过也。(唐临)始终没有张扬家僮的过错。 3你赞同唐临、阳城的做法吗?为什么? 示例:赞同,他们二人为人宽厚,善于待下,这是一种美德。 示例:不赞同,他们的做法,是对下属的纵容,容易导致下属再次犯错。 70年羹尧镇西安 【参考译文】年羹尧镇守西安时,广泛寻求天下有才之士,用厚禄供养为幕僚。蒋衡应聘而来,年羹尧非常爱惜他的才学年羹尧征伐青海时,一日升帐后,忽然传令说: “明天出兵,每人各带木板一块、草一捆。”军中上下不明白原因。等到第二天,遇到了到淤泥深坑,让军士把草束起来扔进坑里,上面铺上木板,军队行进没有阻碍。这个西南民族的人正是以此坑为天险,不料大队敌军突然压境。于是攻陷了敌人的巢穴。又一次征伐西藏时,一天晚上漏壶漏了三下时,忽然听到强劲的西风刮来,片刻之后就停下来。年羹尧匆忙唤来参将,带300匹快马出营,往西南方向的密林中搜索贼兵,果真全部抓获。有人问她原因,年羹尧说:“只是一刹那就停下来的,肯定不是风,而是飞鸟受惊振动翅膀的声音。半夜鸟会飞出,肯定有人惊扰它。这里往西南十里的地方,有茂密的树林,栖息的飞鸟肯定很多,我判断肯定是贼兵来埋伏,所以惊起鸟群来。” 【阅读训练】1解释(1)比:等到(2)方:正是(3)即:就(4)故:原因,缘故(5)绝:断绝(6)去:距离 2翻译番人方倚此险,不意大兵骤至也。番人正是依仗这一险阻,万万没有想到大军很快带来了。 3年羹尧善于用兵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1)善于了解和利用战地环境;(2)善于正确判断敌情;(3)善于指挥部队作战。 古诗文6170 古诗文 古诗文 古诗文 古诗文 古诗文 古诗文 古诗文题目 古诗文填空 古诗文诵读

    注意事项

    本文(2023年古诗文6170.docx)为本站会员(wj151****6093)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