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执行救助基金制度是彻底解决“执行难”问题必不可少的措施.docx
-
资源ID:66390149
资源大小:15.60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年执行救助基金制度是彻底解决“执行难”问题必不可少的措施.docx
2023年执行救助基金制度是彻底解决“执行难”问题必不可少的措施 执行救助基金制度是彻底解决“执行难”问题必不可少的措施 执行救助基金制度是彻底解决“执行难”问题必不可少的措施 a执行救助基金制度是指人民法院在执行案件中因被执行人确无或暂时确无履行法定义务能力而向无经济来源,生活又极度困难的且需要进行救助的申请执行人发放的救急资助专用基金和配套的救助制度。 一、设立执行救助基金制度的背景及理论依据 目前,由于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转轨时期,难免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纠纷,执行工作作为法院工作的最后一道关口,这些矛盾和问题最终必然集中反映到执行过程中来,也就是我们通 常所说的“执行难”。“执行难”最突出表现之一是部分被执行人根本无履行能力或暂无履行能力。而申请人因事故或其他原因造成家庭极度困难,其合法利益通过诉讼得到法律支持,而最终得不到实现。有的连基本的生活都难以维持。因而,有的当事人将权利得不到实现、“执行不能”的原因归结为“执行不力”,迁怒于法院和社会,从而给社会带来了不安定因素,有悖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12月26日,中央政法委关于切实解决人民法院执行难问题的通知指出:一是运用法律严厉打击暴力抗拒法院执行的违法犯罪行为。二是探索建立特困群体案件执行的救助办法。各地可积极探索建立特困群体案件执行的救助基金,对于双方当事人均为特困群体的案件,如刑事附带民事赔偿、交通肇事赔偿等案件的申请执行人,当被执行人无履行能力时,按一定程序给予申请执行人适当救助,解决其生活困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1月15日,最高人民法 院关于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司法保障的若干意见提出:“完善执行工作机制,加强和改进执行工作。推行执行公开,拓展执行方法,完善执行措施,最大限度实现胜诉当事人的权益;加强国家执行威慑机制建设,促使当事人自动履行生效裁判;建立特困群众执行救助基金,为他们实现债权提供便利和帮助。”为此,各级人民法院纷纷出台改革措施,执行救助基金在此时应运而生。 ,志丹法院在贯彻“政法52号”文件精神,开展清理执行积案活动中,在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首次建立了执行救助基金制度,政府拨款60万元存入“执行救助基金”专户,并制订了配套的救助制度,该措施的使用,对人民法院在执行案件中因被执行人确无或暂时确无履行法定义务能力而向无经济来源,生活又极度困难的申请执行人发放的救急资助专用基金。有效地缓解了一些社会矛盾,促进了社会稳定,起到了 很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 二、执行救助基金制度的具体运行办法 为了确保“救助基金”的有效利用,该院从基金的来源,救助范围、额度、条件、程序等方面制定了严格的救助制度。基金的来源:一是政府拨款;二是案件当事人相关的组织或单位赞助;三是对救助案件的被执行人永不免责,坚持长期监视被执行的收入情况和财产状况,发现条件成就立即恢复执行,将兑现款项充入救助基金专户。救助范围:主要为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件和刑事附带民事赔偿纠纷案件。救助额度:一般采用动员被执行人的亲属出一点、申请执行人放弃一点,再使用救助基金救助一点。如果最终全部执行到位,先扣回救助基金,再补给申请执行人放弃的部分和被执行人亲属垫付的部分。救助条件:一是案件申请执行人;二是属于特困群体,亟需解决基本生活费用;三是被执行人无力履行法律义务,或被执行 人下落不明,导致案件无法执行到位。救助程序:一写出书面救助申请;二提交政府及有关部门关于其经济生活状况的证明材料;三人民法院执行局接收申请材料后,应当在5日内审查完毕,写出执行报告,详细说明执行依据、执行过程、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救助意见,并填写特困申请执行人救助基金审批表;四由人民法院院长提交县人大、政法委、法院联席会议审定;五联席会议研究决定给予司法救助的,签署审定意见,并在审批表上共同签字后,报县长审批;六县财政局凭县长签署的特困申请执行人救助基金审批表将相应救助款划拨到人民法院案件专用帐户上,由人民法院依法向救助对象兑现救助基金。 三、执行救助基金制度实施以来取得的成效 志丹法院建立特困群体救助基金制度以来,该院使用“救助基金”解决执行“死”案100多件,共动用“救助基 金”100多万元。该院抓住历年来法院系统开展清理执行积案活动的大好机遇,充分发挥延安“红色司法”调解优势,使用强制执行、促成和解和“救助制度”并用的办法,在每次清理执行积案活动中基本都可以做到提前实现“零”积案目标,年度内基本形不成新的积案,实现了执行工作的良性循环,使特困申请执行人的生活得到了基本保障,做到了“法”的“钢”与“情”的“柔”的完善结合,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快速跨越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该院的执行工作事迹先后多次被人民法院报刊登报道。特困群体救助基金制度被全省各级法院认可,并得到推广。该院被省法院授予“执行工作良性循环法院”称号。该院执行局被省委政法委授予“人民满意的政法单位”称号。 四、执行救助基金制度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执行救助基金制度的设立,确实让困难当事人获得了司法救济,充分体现 了人民法院司法为民的理念,为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执行救助基金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执行救助基金资金来源缺乏法律上的保障 要建立执行救助基金制度,关键是资金来源问题。目前,志丹法院在执行救助基金来源上,还是采取的是以财政一次性拨款为主,以社会赞助和实施救助后继续执行的执行款充实为辅。但是执行救助基金并未列入年度财政预算,没有制度,仅仅依靠法院领导与政府部门负责人协调解决是难以建立执行救助基金长效保障机制的。同时,以社会赞助为执行救助基金的来源,有损人民法院的社会公信力,也不是长远之计,而依靠实施救助后继续执行的执行款充实就显得也很苍白无力。 执行救助基金发放的范围、对象、标准不统一 执行救助基金设立的目的是为了 解决人民法院在执行过程中因申请人极度困难,而被执行人又无法履行义务的执行案件。但从救助范围、救助的对象以及执行救助基金发放的标准都不是很确定,明确执行救助基金限于刑事附带民事赔偿、人身损害赔偿的权利人,而具体救助的数额不确定,救助对象是申请执行人且属特困群体,但具体困难到什么程度,又不是很确定。 执行救助基金操作程序不规范 由于执行救助基金没有统一的操作规范,各地法院在执行救助基金的操作程序上不尽一致。首先,执行救助基金发放程序上是由当事人申请,还是法院依职权发放?其次,在执行救助基金追偿程序上,在被执行人暂无履行能力的情况下,申请人获得执行救助基金后,一旦被执行人恢复履行能力,是否对申请人获得的救助金予以追偿?如果追偿,是法院依职权进行追偿,还是由某个机构依法取得代位追偿权,申请法院进行执行?对此,实践中均无法可依。 五、完善执行救助基金制度的建议及拓展方向 法院设立执行救助基金是特殊时期、特定环境下的产物,是权宜之计。执行救助基金作为解决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种方式值得倡导,但是设立执行救助基金应理顺关系,形成政府参与、法院管理的格局。应尽快出台执行救助基金管理办法,明确执行救助基金的性质,明确执行救助的范围、对象、标准,从制度上对执行救助基金予以保障,规范执行救助基金操作程序。 形成执行救助基金来源的长效机制 要使执行救助基金成为“不竭之水”,就必须建立健全执行救助基金长效机制。应根据各地的财政状况和各级法院在历年执行案件中所需救助的基金金额,以法律或法规的形式明确将执行救助基金纳入地方财政预算,或将各级法院诉讼费收入的一定比例纳入执行救助基金为主,以社会赞助和人民法院实施 救助后继续执行的标的款充实为辅,从而保证执行救助基金有稳定的来源,长期发挥救急救难、化解矛盾和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 明确执行救助的范围、对象、发放标准 执行救助基金救助的范围,应严格限定在已进入人民法院执行程序中的案件,执行救助基金救助的对象必须是法院已穷尽了所有的执行措施,案件仍执行不能,同时因案件执行不能而严重影响生存的申请执行人。执行救助基金发放标准应该根据各地执行救助基金的数额和各级法院执行案件的总标的额来确定,对生活确有困难的当事人且申请执行案件标的不大的执行案件,如执行标的在10000元以下的,应该在促使和解后一次性全额救助,此类案件救助额一般在5000元左右为宜,对生活确有困难的当事人且申请执行案件标的较大的执行案件,应该确定一定的救助比例分期救助。 规范执行救助基金操作程序 有科学规范的操作程序才能更加有效地实施。首先,应确立申请制度,由申请执行人本人提出申请,表明其接受救助的诉求。申请制度是执行救助制度的第一道程序,通过资格审查,淘汰不合格的申请对象,让真正具备相应救助资格的人进入利益分配程序。其次,应确立执行救助基金追偿制度,一旦申请执行人获得救助,其应书面承诺放弃与其所接受执行救助基金金额相应的赔偿款,在被执行人恢复履行能力后由人民法院执行代位追偿权,然后将执行到位后的赔偿款补充到执行救助基金中。以“救助基金”流动的良性循环,促进执行工作的良性循环。 总之,执行救助基金作为当前化解人民法院执行难的一项有效措施,作为我国在经济转型时期的一项过渡制度,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进步,志丹法院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没有这一制度做为保障,法院的执行“死” 案将难以复活,执行“零”积案目标将难以达到,执行工作的良性循环将难以实现,执行申请人的利益将难以得到最终兑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将难以得到有效的法律保障。为此,司法救助基金制度,必须要得到全面推广,各项管理制度必须得到进一步完善,努力在全社会的支持下,使这一过度制度,最终发展为一项重要的社会保障制度。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应有的作用。 执行救助基金制度是彻底解决“执行难”问题必不可少的措施 执行难问题的现状 制度执行难剖析与解决之法 “执行难”的原因及其解决 略论执行难的解决对策 制度执行难的思考 浅谈民事执行难的问题 易科制罚金刑执行难的解决措施 民事执行难问题的原因及解决的方法 关于切实解决基层法院执行难问题的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