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初中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docx
-
资源ID:66398950
资源大小:23.07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年初中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docx
2023年初中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目 录 目录.1 一、数学课堂中教学情境创设的目的与意义.2,3 二、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教学情境的创设方式4 (一) 新课引入,进入角色以培养兴趣为前提问题设计贯穿趣味性4 1.创设故事性问题情境.4,5 2.创设趣味性问题情境5 (二) 启发诱导,合作交流以指导实践为基础问题设计贯穿探究性5,6 1.创设实验性问题情境.6 2.用学生认知上的冲突创设悬念、探究性问题情境6 (三) 总结反思,梳理知识以激励评价为手段问题设计贯穿综合性.7 1.用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创设应用性问题情境.7 2.用学生的实践活动创设实践性问题情境.8 三、数学教学情境地创设实践与探索后的反思.8,9 参考文献.10 后记.11 1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实践与反思 薛永玲 【内容摘要】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更加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情感体验,探究发现和创新能力,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在这样的背景下,情境教学正是适应目前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模式。那么对于教师来说,在课堂设计中如何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的教育环境,是这次课改能否真正实施的一个重要标志。“优良的教学情境”的创设需要加大对教材的钻研力度,掌握一定的原则、方法。良好的情境教学需要教师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善于对课堂进行反思。“情境”创设的质量高低往往决定着一堂课的成败 【关键词】数学教学,问题情境,创设方式,合作交流 创设教学情境是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一个重要理念,它提出要“以人为本、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学习的最基本要素是思维。现代心理学认为,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激发思维最典型的情境是问题情境。所谓问题情境教学,是指教学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教学过程中创设的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能激发学生兴趣和思维的具体场景和问题,以引导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并使学生个性得到全面发展的贯穿课堂始终的一种教学模式。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走进课堂,就等于是走进了一个早已预设好了的“书本世界”,而当这个“书本世界”同他的“经验世界”没有很好的沟通和联系的时候,他就无法理解这个书本世界里最精要的东西。“不好的教师奉送真理,好的教师教人发现真理”,已说明脱离学生实际生活的知识传授所产生的结果往往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因为知识欠缺生长环境,学生的构建知识体系就会是空中楼阁,学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新课程要求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而且是课程的开发者。教师若能合理设置问题情境,构建生长平台,学生就会在情境的展示中积极参与研究知识的生长过程。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以问题为主线,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调动学生思维的参与,使学生听其言,入其境,激发他们饱满的学习热情,引导他们以积极愉快的心态和旺盛的精力主动探索,主动思考,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数学教学中情境教学有何重要性?应该创设怎样的问题情境?怎样的问题情境才有价值?这都是值得我们每一个教师深思的问题。 针对以上现状和问题,本文首先阐释了情境创设的目的和意义,并探索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最后,对情境创设更好的实施做了一些粗浅的探讨与反思。 一、数学课堂中教学情境创设的目的与意义 (一)情境创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目的 2 教学情境创设的目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激发兴趣, 二是引出问题,三是诱发思考。创设教学情境能促进学生产生惊异和欣喜的心理氛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的求知欲,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形成主动发展的动因;提倡让学生通过观察,不断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让学生在实践感受中逐步认知、发展、乃至创造,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二)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意义 1、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一种情绪激发状态,有了兴趣可使人的脑细胞运动加快、神经紧张、精力集中、思维敏捷,理解力和记忆力都处于最佳状态。我们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创设必要的问题情境,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实验证明,学生对某学科有兴趣,符合他由活动动机产生的认识倾向,就能激发起学习的积极性,有效的提高学习质量,形成持续性的学习动力,真正能起到诱导创新的好效果。 、教学情境创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提供概念、定理的实际背景,设计定理、公式的发现过程,让学生的思维能够经历一个从模糊到清晰,从具体到抽象,从直觉到逻辑的过程,再由直观、粗糙向严格、精确的追求过程中,使学生体验数学发展的过程,领悟数学概念、定理的根本思想,掌握定理证明过程的来龙去脉,从而使学生的认知结构获得良好的发展。 、教学情境创设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思维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是由人们的认识需要引起的。鉴于初中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引发学生的联想,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感到原有知识不够用,造成“认知失调”,从而激起学生疑惑、惊奇、差异的情感,使学生在“愤悱”的状态中产生一种积极探究的愿望,易于集中注意,积极思维。 、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问题是数学的灵魂。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哈佛大学流传的名言:“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地提出问题、思索问题。”在情境学习理论的指导下,数学教育可以将所要传授的知识融于情境中,通过创设有意义的、丰富的、真实的数学情境,为学生提供生动而真实的学习机会,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通过观察、分析、探究与猜想,从而提出数学问题,探求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解决问题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5、教学情境创设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3 从数学教学的需要出发创设的问题情境,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建立平等、互相尊重的师生关系,教师能充分发挥“导”的作用,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亲自实践,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师生在情境中、在学习行为中、在合作交流中、在互动中、在反思中,共同建构知识的意义,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情感的和谐、健康发展。 二、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方式 著名作家路遥说“只有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信仰,才有可能成就某种事业。”那么我想教学工作更需如此,需要教师和学生都投入到教学情境中来。 新的课程标准更加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情感体验,探究发现和创新能力,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在这样的背景下,情境教学正是适应目前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模式。那么对于教师来说,在课堂设计中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的教育环境,是这次课改能否真正实施的一个重要标志。“优良的教学情境”的创设需要加大对教材的钻研力度,掌握一定的原则、方法。良好的情境教学需要教师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善于对课堂进行反思。“情境”创设的质量高低与运用往往决定着一堂课的成败。在数学课上怎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的情境中呢? 本人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做了如下尝试: 一、新课引入,进入角色以培养兴趣为前提问题设计贯穿趣味性 数学教学不单是使学生学习和承认知识的正确性,更重要的是通过知识构建过程的探索,以问题为起点,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去获取知识教师在讲授新知识的过程创设问题情景,能启发学生去思考、引导学生去质疑、促进学生去构建新的认知模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 一、创设故事性问题情境 在数学的发展史上,有大量引人入胜的数学故事和数学史实,如果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能恰当地穿插和引用这些材料,抓住学生具有强烈好奇心的这一心理特征,必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好、更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 如:在学习相似三角形的应用一节时,我用多媒体出示有关金字塔的图片并设问:“你知道金字塔有多高吗?”接着讲解泰勒斯巧测金字塔的高度的数学史实。泰勒斯在金字塔的旁边竖立一条木柱,当木柱的影子的长度和木柱的长度相等时,只要测量金字塔的影子的长度,便可得出金字塔的高。你能解释这个方法吗?故事讲完了,学生们正沉浸在故事之中。教师问:“谁能说出泰勒斯是如何测出塔高的?”学生们面面相视,回答不出。教师告诉学生:“下面学习了相似三角形的有关知识就能帮助你回答这个问题了。”从鲜为人知的著名数学家泰勒斯测金字塔的方法引入本课,能迅速集中大家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去挖掘数学知识,巧妙的设问恰好找准了学生的知识生长点。这样很自然就把学生引入到生机盎然的学习情境中去。 好的导入就好比给学生注入了兴趣的活力,使学生对这节课留下了良好的第一印象。喜 4 欢和好奇心比什么都重要,如果一节课在知识的呈现阶段就让学生饱受挫折和打击,而与喜欢无缘,学生也就不会喜欢上这节课,所以数学课要走进学生生活,贴近心理,让他们感到有趣、熟悉、亲切和希望,这应该是问题情境设计的基础。 又例如讲九年级随机事件一节,通过央视热播的动画片大英雄狄青,给学生讲解这位宋朝名将抛掷百枚钱币鼓士气,从而顺利征讨侬智高,大获全胜,平定了邕州的故事,接着又设问:听完故事是不是还为狄青捏着把汗?狄青真的有把握100枚铜币全朝上吗?这个情境的创设及内容都比较新颖。学生听完后,迫切想了解狄青会赢的原因。 另外,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把全班48人分为十二个小组回答各种问题时,我即兴地设计用两个骰子撒出点数,用面朝上的点数之和来确定哪一小组回答问题,学生感觉很新鲜,又觉得很公平,体现事件的随机性。 每个人都爱听故事,创设故事情境,导入新课,能使数学课堂充满情趣,使学生感到新奇愉快,从而达到学习活动的最佳状态。这节课的情境创设随着情境慢慢深入,在教学过程中又创设情境,并不失时机的渗透强化随机事件的概念,可谓边学边用;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兴奋状态,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强烈动机,达到了有效学习的目的。 2、创设趣味性问题情境。 在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一课里,三者都是用来代表一组数据的,它们之间没有固定的大小关系,选择哪一个来代表一组数据更为合适呢?在本课的一开始,我创设了一个小品情境:“商品出售”。内容简要:出售广告说商品五元一件,某人进去买好后,付的金额却是十元,于是引来一段争议。这个五元是指这些商品的什么呢?若是此人花了十元买了两件价格不同的商品,那么每件商品平均五元,从而引入平均数的概念。若是把这些商品的价格从低到高排列,而五元一件的商品刚好处于正中间的一个或是两个,那么这个五元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那么此人花了十元就是买了两件五元的商品,当然广告中说商品五元一件也有可能是指这些商品中价格是五元的最多,而此人却买了价格是十元的,这里的五元就指的是这组数据的众数。通过这个小品引入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小品作为一种特殊的表演形式,深受所有学生的喜欢。把小品形式引入数学课堂,不仅吸引了学生的眼球,生动地再现了数学内容,使学生兴味盎然地加入对数学知识的再认识过程。通过创设符合学生实际的趣味情境,改变了学生在学习中枯燥乏味的消极状态,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促使他们从“枯燥学习”转变为“快乐学习”,这也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毫不夸张地说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并且是当前数学教师最煞费苦心的一件事了,他们往往为了突出“新、奇、趣”而去挖空心思地创造出迷人的问题情境,而结果却造成拖泥带水式的失度、失真,只会是事与愿违的“画蛇添足”罢了,定会导致数学味的丢失,所以设置数学情境时,一定要看其中是否蕴含了一个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恰当的趣味问题情境可以产生一种积极的诱导作用,使学生的疑惑在自己的疑虑过程中不攻自破,同时,思维活动也获得了较好的完善与突破。 (二)、启发诱导,合作交流以指导实践为基础问题设计贯穿探究性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数学知识,而且还要揭示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后者对发展能力更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必须展示知识背景和发展过程。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学习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充分经历获取知识的知识的思维过程从而激发学生思考与解决问题的欲望,提高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导入新课问题情境的设置固然重要,但是探究新知的过程中问题设计更是一节课的核心。好的问题设计师探究性学习赖以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所以在知识的探究中,我引导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问题情景越丰富,学生学习情绪越高涨,越有利于思维的发展,有利于萌发创新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创设实验性问题情境。 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有一句醒目的格言“我听到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这充分说明了动手的价值。因此,教师要善于设置鲜明、有趣的实验环境,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亲身体验,掌握实验技能,发展探究能力。 如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是一节概念课。要求学生认识圆柱,棱柱,圆锥,棱锥等立体图形,要求学生能对生活中的物体抽象为一些立体图形,学生对这节课普遍不太喜欢,教学效果也不太好。于是我调整了教学思路:从学生喜欢的积木开始让学生自已搭模型,并对做好的模型按自己的方式进行分类;有的按照圆与非圆分成了两类,一类圆柱圆锥,一类棱柱棱锥;有的按照上下底面是否相等分成了圆柱棱柱与圆锥棱锥;有的按照底面边的条数进行分。学生用自己的观点解读学习内容,进而在自己的头脑中建构出一个概念,学生的学习完全是自主的活动,学生的学习是自己建构的过程。教师适时地进行点拨。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要有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自主探索,亲身经历,合作交流。这样的活动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以往的知识体验有密切关系,在这过程中,学生经历了自主探索,亲身经历,合作交流, 经历了数学的思考,经历了从数学角度思考实际问题的过程,这些过程都不是教师的教学所能代替的。学生自己建构立体图形的分类的效果,也不是授课法所能代替的。 2、利用学生认知上的冲突创设悬念、探究型问题情景 如在学习二次函数的图像时探究通过平移变换,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变化特点时,在顶点式情况下学生探究得出:“上加下减常数项,左加右减自变量”后,我接着引导:“抛物线的解析式是一般式情况下是否也遵循这样的规律呢?”而通过步步相关的巧妙提问,创设悬念情境,可以造成学生渴望,追求的心里状态,激发学生的兴趣,使教材紧紧扣住学生心 6 弦,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 又如在学生学完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之后,我为学生们设计了这样一个探究情境。课本上举例说明了“有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不一定全等”,那么“有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 的两个三角形”在什么情况下全等?什么情况下不全等呢? “学贵有疑”,适当的悬念,巧布某种卡壳,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好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形成强大的学习内驱力,激起学生的积极思维,而且能促使学生在广泛学习、比较的基础上观察、试验、猜测、估计,在发现矛盾、发现疑点的过程中提出质疑,寻找答案。培养学生勇于挑战、勇于创新、勇于否定的精神。 (三)、总结反思,梳理知识以激励评价为手段问题设计贯穿综合性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老师要善于结合学生已有知识和活动经验精心设计问题情景,让学生亲自体验在问题情景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运用数学的乐趣。古人云“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课堂教学要鼓励学生做标新立异的二月花,鼓励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 1、利用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创设应用型问题情境 如在学习了 “过三点的圆”后,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情境:有一块圆形玻璃镜不小心被碰碎了,要怎么样才能到镜店配一块合适的镜子呢?学生想知道答案,于是他们将问题逐步展开,结果发现将此问题转化为“确定圆”的问题,即只要带一块有边缘的碎块到镜店就能配一块合适的镜子设置了这样的问题情景,能够很自然地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又如在学习“相似三角形应用举例”时,我提出问题:窗外的红旗正迎风飘扬,同学们知道旗杆的高度吗?在得到否定回答后,我又问:在一个有太阳的日子里,给你一把尺,你能设计一个测量旗杆高度的方法吗?许多同学立即想到利用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所以利用了这个问题情景使学生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运用在经历和体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生将数学知识的发展过程内化为自身思维的发展过程,变传授知识为引导探索,使学生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 从实际生活的数学引入新知识,有助于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为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供示范。教师可引导学用自己的眼光观察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发现存在于生活中的数学。又如:金融问题:储蓄的学问、怎样存钱本息多、买保险和存款哪一个更合算?消费购物:打折问题、打折与返券促销方式的比较;电信、网络:全球通与神州行哪个合算、上网包月卡与储值卡的比较;交通:出租车计价问题、怎样出行省时省钱; 最佳方案问题:花坛设计,房屋的布局和装修,旅游租车、购票等;为什么校园里的地砖有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而没有正五边形?等等. 7 如果教师能够引用这些例子,使学生体会到这些问题只有用数学知识才能解决,说明数学应用之广泛,感受到我们的周围无处不存在数学,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要使学生真正明确数学知识的广泛应用性,不能光靠教师说,要利用各种方式使学生获得经验。 2、利用学生的实践活动创设活动型问题情境.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智力成长的高峰期,动手操作能促进大脑发育和思维发展,也就是能使学生越来越聪明,只要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一下,先从中得到感性认识,进而不断地比较、分析、概括,上升为理性认识,再利用自己的语言正确表达,学生就会有所体验,有所收获。在“做数学”中学数学,获得数学学习的体验,体味到数学的无穷魅力,以此来强化学习成功所带来的快乐。 在教学相似三角形与解直角三角形后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同学们,每周一清晨,学校的全体师生都要举行升旗仪式。可是我们经常发现,在国歌声中,旗手升旗的速度有快有慢,很难做到与音乐的节奏同步。那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学校准备投资换成电动旗杆。由于国歌演奏时间是固定的,总共43秒钟,那么只要测出旗杆的高度,计算速度的问题就不难解决了。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怎样测旗杆的高。怎样利用相似三角形解直角三角形、或投影的有关知识测量旗杆的高度 ?大家先集中讨论方案,再分散实际操作,最后集中总结交流.作业布置下去后,学生汇报测量方法时各小组竟然总结出了 七、八种科学合理的测量方法。 最后大家统一认识,去同存异有以下几种主要方法: 1、利用阳光下的影子; 2、利用标杆; 3、利用镜子; 4、利用测角仪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等等,由于活动内容与学生的基本背景联系密切,学生热情很高,思维活跃,积极主动,用身边的例子所反映出来的问题,能够激起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意识。操作活动留给学生的印象是深刻的,这说明学生亲手操作,才是理解知识的捷径。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生活本身又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新课标要求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培养学生作为未来公民所具有的数学素养。把身边的数学引入课堂,较好地体现了学习数学的目的是为了应用数学,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认知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形成良好的数学意识。 三、对初中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实践与探索后的反思 第一、教学情境的创设应为教学目标服务,要同问题紧密结合,教学情境必须从学生实 8 际出发,偏离了教学目标,情境的创设不但无益、而且有害。 第二、情境创设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产生认知矛盾,引起思维困惑,激起疑问形成。激疑为先,讨论在后,点拨思路在最后,激疑一定不要忙着解惑,能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的情感,这是教学把握的关键。 第三、情境创设要适时适度,对于一些学生能自主解决的浅显问题,是无需“兴师动众”组织探究实践活动的,问题的设计要注意情境与知识内容之间的和谐性、实效性。不能为情境而情境。合作讨论应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进行,确保探究的有效性,有些问题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是可以解决的,要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空间,不要使学生失去独立思考的机会。 教师不断为学生创设成功情境,充分信任学生,使学生在探究学习中不断获得成功,多给予鼓励,挖掘他们的闪光点,让他们经常体验到思维的乐趣、成功的喜悦,深信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新课改不论是在教学方式上还是学生的学习方式上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这都需要我们一线的教师不断去领会,去实践,去探索,去感悟。因此,对于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我们不仅需要热情的投入,更需要理性的操作和思考。 综上所述,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若能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设使学生积极参与、乐此不疲的问题情境,对学生兴趣的激发,思维能力的培养,全面实施新课标,升华数学课堂教改将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9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3年 2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法 吕世虎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3年6月 3新课标初中数学探究性教学实例 王立嘉 宁波出版社 2023年 4初中数学课堂问题情境的分设研究 潘莉霞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3年 5张奠宙.赵小平.当心“去数学化” .数学教学,2023年第6期 6施福涛.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策略.教学与管理,2023年8月 7王志民.透析问题情景中的问题.基础教育课程,2023年9月 8卢惠龙 走出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误区 中小学数学 2023年第1期 9田慧生 情境教学情境教育的特征与意义 课程 教材 教法 1999 年 10张维忠 有效的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 数学教育学报 2023年 【后记】 总之,创设问题情景,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创新思维的有效手段,是新理念下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并最终将这些知识应用于不同的情景。学生学习的数学应该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自已的数学”数学只有在生活中才能具有活力和灵性。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思考生活中的数学,加强知识与实际联系,课堂上学生通过活动获取知识,突出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掌握学习方法,训练学生思维。问题化课堂教学,能以问题为导线,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到数学知识,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但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情境的创设“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在使用开发新教材的过程中应结合本班学生实际,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创设出更好的数学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他们更积极、更主动地参与对知识的发生、发展的探究中去,才能真正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培养学生能力的课改精神。 薛永玲 2023-2-8 11 初中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 关于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思考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探索与思考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几点思考 浅析创设情境式初中数学教学 初中科学教学情境的创设与实践论文 对小学数学情境创设的思考 情境创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