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农村居家养老建议【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问题及对策建议】.docx
-
资源ID:66448727
资源大小:13.97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年农村居家养老建议【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问题及对策建议】.docx
2023年农村居家养老建议【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山东社科院人口学探讨所调研组 与机构养老相比,社区居家养老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养老模式,同时也是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最大短板。推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健康发展,是 “十三五” 期间我国养老服务发展的重中之重,对于满意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提升社会养老实力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20XX年,山东社会科学院人口学探讨所对山东省东、 中、 西部的48个社区及1200名60周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专项问卷调查, 调研组认为,当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在取得肯定成效的同时,仍存在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存在供需错位。老年群体作为异质性群体,存在多元化的养老服务需求。目前,老年人对体育消遣、上门看病、文化学习和助餐等服务的需求和利用率较高,需求比分别为56.1%、 54.1%、 47.3%和39.7%。随着年龄增加,老年人对上门看病和助餐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而对体育消遣和学习活动方面的需求不断削减;男性对于上门看病服务需求最高 (61.5%),而女性则对体育消遣活动的需求最高(53.3%)。但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在供应数量、质量或结构上较为趋同,多以供应日常生活服务为主,缺少专业化的医疗保健和精神文化服务。 (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医养资源结合不够。随着老年人身体机能的下降、患病几率的增加,他们对自身健康更为关注,对医疗和日常保健的需求也更为迫切,但目前医养结合不足导致老年人的需求不能得到满意,其主要表现有:一是对医养结合重视不足,78.5%的老年人有1种及以上慢性病,主要是心脑血管疾病和运动系统疾病, 但是只有68.3%的老年人建立了社区健康档案;二是缺少专业人才,目前有九成以上的社区缺乏医疗健康服务人员,包括全科医生和专业护理员;三是基层医疗机构缺乏执行力度,只能为老年人开展定期体检、举办健康讲座等常规服务,上门看病、康复护理、心理询问、应急救助等专业性较强的服务无法供应;四是老年人健康意识相对薄弱,社区健康管理滞后,缺乏正确合理的健康行为和生活习惯引导。 (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政策扶持力度不足。虽然近年来政府增加了扶持支持政策,但养老服务政策仍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主要表现为:一是老年人基本保障水平仍有待提升,目前山东省老年人主要收入来源为退休金(或养老金),平均水平为1863元,城市平均水平为2377元,农村平均水平仅为1343元,购买服务的实力相对不足;二是城乡和地区差异明显,农村地区发展明显滞后于城市地区,东部地区所享受的各项补贴要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三是服务设施不足,虽然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和农村华蜜院的数量增速明显,但由于运行机制障碍和政府补贴不足导致作用发挥受限;四是信息平台建设滞后,目前只有10.4%的社区拥有养老服务平台,难以实现老年人需求和养老服务资源的无缝对接。 (四)社会力气参加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不足。目前,社会组织参加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仍存在一些体制和政策障碍:一是社会组织参加养老服务的政策有待完善;二是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机制及配套法规不健全;三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监管薄弱。此外,社区志愿者和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服务机构以及社区之间的关系松散,联动性不强。 推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建议 (一)释放需求,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利用率。一是明确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地位,社区居家养老作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完善的核心与重点,居家养老是基础,社区养老是依托;二是加大服务宣扬力度,充分利用网络、电视、电台、报纸等主要媒体,传播社区居家养老的政策信息及服务内容,以提高公众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知晓度和重要性相识; 三是平衡各地区间的经济差异,提高老年人整体收入保障水平,提升老年人及其家庭的消费意愿,扩大服务购买力,通过建立资金补贴方式的动态调整机制,推动老年人潜在服务需求向显性需求转换。 (二)提高质量,加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专业性。 一是服务对象精准化,通过建立老年人动态评估机制,对老年人信息进行特性化追踪,为实现服务分类精准供应供应有效支撑;二是服务内容标准化,通过对养老服务内容重新定位,明确日常生活服务、医疗健康服务和精神文化类服务等三大类服务的不同责任主体;三是服务组织专业化,将医疗健康类服务纳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范围是当务之急,通过大力培育专业化的组织和企业, 实现专业人做专业事;四是服务平台智能化,基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须要,充分发挥信息网络化服务平台在资源整合、服务转介、标准化评估方面的功能,引进智能居家养老服务技术手段,以普惠性为目的,切实为老年人供应有针对性的服务。 (三)完善制度建设, 保障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长效发展。一是政府应进一步完善基本养老制度,明确界定政府职能和部门职责,通过增加保障收入与健全服务体系两方面,对社区居家养老供应支撑;二是建立统一的服务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制定出台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老年人实力评估、养老服务需求评估等详细标准,并加强对社区居家养老工作的管理和监督;三是加快服务设施建设,特殊是中西部农村地区,激励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社区嵌入型小型养老机构的发展;四是巩固家庭养老的基础地位,探究建立老年人家庭照看者支持以及相应的财政津贴等家庭养老政策。 (四)加快人才培育, 保障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人员待遇。一是政府出台养老人才激励政策,培育服务人员的为老服务职业理念和职业道德;二是建立服务人员资质认证体系和持续培训制度,加强对专业人员的职业规划和引领;三是动员社会力气广泛参加,发挥社会组织、公益团体、志愿服务和专业社工的力气,逐步实现社区志愿服务规范化和常态化;四是明确服务标准,为居家养老服务供应规范化考核指标。 (五)改革创新,激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活力。一是政府加大资源投入力度和增加政策实惠导向,通过市场化机制使养老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二是树立大社区、大整合、大服务的理念,以社区服务覆盖养老服务,真正发挥社区在资源整合、服务生产与转介中的功能作用;三是对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和农村华蜜院的功能进行提升,推行 “政府搭建平台、专业化管理、市场化运营、志愿者参加”的运营机制。 (六)扩大社区参加,增加老年人的自身价值。一是进一步引导老年人树立自食其力、老有所为理念,增加通过自身努力提高生活和生命质量的主动性、主动性和责任感;二是支持老年人才自主创业,开发老年人力资源,重点帮助有意愿且身体状况允许的贫困老年人和其他老年人接受岗位技能和农业好用技术培训;三是激励引导老年人参与基层老年协会、老年志愿者组织等基层社会组织,让他们在社区治理创新中充分发挥自身特长,服务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