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智能变电站的结构形式研究】智能变电站监控系统.docx
-
资源ID:66452117
资源大小:13.37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年【智能变电站的结构形式研究】智能变电站监控系统.docx
2023年【智能变电站的结构形式研究】智能变电站监控系统 摘要:智能变电站是我国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环节,国内已有多个智能变电站建成投产,依据其过程层设备和间隔层设备之间的通信方式不同,其典型结构形式主要有三种。简要介绍了智能变电站的概念与系统结构,并分析阐述了三种不同结构形式之间的差别和优缺点。关键词:智能电网;智能变电站;结构形式作者简介:李赫(1979-),男,黑龙江双鸭山人,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大连培训中心,讲师;王永清(1963-),男,辽宁大连人,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大连培训中心,讲师,高级技师。(辽宁?大连?116023)中图分类号:TM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23)24-0129-022023到2023年是我国智能电网的全面建设阶段,1智能变电站是智能电网建设在变电领域的重要内容,其主要作用就是为智能电网供应标准的、牢靠的节点,目前已经在全国大面积铺开建设。智能变电站的大规模建成投运,将会对电网的平安运行及电力企业的增效减耗供应更有力的支持。一、智能变电站的概念依据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的定义,智能变电站是采纳先进、牢靠、集成、低碳、环保的设备组合而成,以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为基本要求,自动完成信息采集、测量、限制、爱护、计量和监测等基本功能,并可依据须要支持电网实时自动限制、智能调整、在线分析决策、协同互动等高级应用功能的变电站。2二、智能变电站的系统结构目前,智能变电站系统结构从逻辑结构层面分析,主要包括过程层、间隔层和站控层三个层次。1.过程层过程层由独立的智能电子装置和一次设备及其所属的智能组件构成,其中,一次设备主要包括隔离开关、断路器、电流/电压互感器、变压器等。归纳起来,过程层的主要功能有:系统运行过程中实时检测各种电气量,主要是电流、电压、相位以及谐波重量的检测;运行设备的状态参数检测,如断路器、隔离开关的位置信息等;设备操作的限制执行与驱动,如分、合断路器,隔离开关等。2.间隔层间隔层设备主要由二次设备组成。这些二次设备主要有系统测控装置、继电爱护装置、计量装置和故障录波装置等。间隔层只采纳一个间隔的数据作用于该间隔一次设备的功能,也就是和限制器、传感器以及远方的输入、输出设备实现通信。归纳起来,间隔层的主要功能有:优先限制统计运算、数据采集等限制指令的发出;实时汇总本间隔过程层的数据;实现本间隔操作的闭锁功能;实现上下结构的通信功能;爱护并限制一次设备的运行;实现操作同期和其他限制功能。3.站控层站控层位于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最上层,包括自动化站级通信系统、对时系统、站域限制、监控系统、网络打印服务器等,对整个变电站的设备进行监控、报警以及信息的传递,主要用于数据、同步相量和电能量的采集,负责管理爱护信息,具有监控、操作闭锁等功能。归纳起来,站控层的主要功能3有:利用两级高速网络实现全站数据信息的实时汇总,刷新实时数据库,在设定的时间点登录历史数据库;接收限制中心或调度中心的限制指令,同时将其传输至过程层和间隔层;在线维护过程层和间隔层的设备运行,对参数实施在线修改;具有在线可编程的全站操作闭锁限制功能;自动分析变电站故障,可进行操作培训;依据规定将相关数据传输至限制中心或调度中心;可实现站内监控和人机联系;实现各种智能变电站高级应用。三、智能变电站的不同结构形式智能变电站从最初的试点工程阶段到大规模建设阶段,由于相关技术的发展水平和应用需求的不同,在智能变电站技术发展的不同阶段出现了不同的结构形式,主要差别在于过程层设备和间隔层设备之间的通信方式。41.“点对点”结构的智能变电站常规变电站在结构上就是根据间隔划分的“点对点”结构,每个间隔的底层设备信息,如电流、电压、位置信息等,通过电缆硬接线干脆接入到本间隔的二次设备上,因此“点对点”结构的智能变电站系统实现起来最为简洁。所谓“点对点”结构,就是指测量数据由合并单元通过光纤干脆连接到须要数据的爱护、测控、计量、录波等装置;设备的限制信号也是由爱护、测控等装置干脆通过光纤连接到被限制设备的智能终端。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与常规变电站比较,“点对点”结构的智能变电站只是用光纤代替了电缆,并不能实现过程层信息的共享,没能完全发挥出智能变电站应有的优势。在实现母差等困难爱护功能时,仍旧须要把每个间隔的信息通过光纤干脆连接到母差爱护装置上,光纤接线仍较困难和繁多。同时,全站故障录波等自动化功能也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因此,随着智能变电站技术的发展,“点对点”模式必将被全站信息共享的模式所取代。2.基于网络交换机的分布式智能变电站电子式互感器、智能一次设备和智能组件等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计算机高速网络在实时系统中的应用不断成熟,为智能变电站系统以及基于全站信息共享的爱护和自动化技术的探讨供应了良好的机会。采纳工业以太网交换机作为过程总线,取代“点对点”光纤直连的方式,可以实现过程层信息的网络交换和共享。其方式系统结构如图2所示。此种结构形式的特点:采纳网络交换机实现网络通信,简化了大量的光纤直连接线,为过程层数据的交换和共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此结构的基础上,实现母差爱护等困难爱护功能将特别简单。这种结构更好地发挥了智能变电站在信息交换方面的优势。3.过程层分布采集、间隔层集中限制的智能变电站过程层采纳分布式结构,用合并单元和智能终端实现数据采集;间隔层集中处理,采纳系统限制器实现全站爱护和自动化功能;通信网络采纳网络交换机实现信息的交换和共享。该系统结构如图3所示。过程层分布采集、间隔层集中限制的智能变电站系统包含两类关键技术:(1)爱护、自动化功能整合技术。常规变电站的二次装置主要有继电爱护、测控单元、故障录波器、同步相量测量单元等装置,这些装置之间相互独立,无法形成一体化的站控层应用系统。IEC61850标准为一体化平台的实现供应了有力支持,可将测控、爱护、录波、同步向量测量等装置整合成一体化的智能装置,在站控层也供应集成应用后台系统,为运行人员供应一体化功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