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秋咏月诗词三首.docx
2023年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教学重点提示: 1、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情景交融,想象丰富。 教学时间安排:3课时 建议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十五夜望月 教学重点: 1、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2、领会诗中美好的意境和委宛的别离思聚的情思,以及由己推人的思想境界。 一、课前口语训练 1、请两名同学进行课前演讲; 2、请一名同学对上述两名同学的口语训练作一简单评价。 二、朗读这首诗 1、请两名同学朗读这首诗; 2、请全班同学边揣摩诗情画意边进行朗读2遍; 3、老师范读这首诗; 4、全班集体朗读这首诗2遍。 三、教师简介作者 王建(约767-830),字仲初,许州(今河南许昌)人。 唐代宗大历十年(775)进士。曾任昭应县丞,渭南尉。穆宗长庆初,由太府寺丞转秘书郎。大和中出为陕州司马,后归居咸阳原上。一生困顿,晚景尤为凄凉。为官在外,常与家人别离。 四、师生共同分析诗句 中庭地白树栖鸦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了一层霜雪。萧森的树阴里,鸦鹊的聒噪声逐渐消停下来,它们终于适应了皎月刺眼的惊扰,先后进入了梦乡。“地白”二字,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之感。“树栖鸦”三字,简洁、朴实,既写了鸦鹊栖树的情况,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冷露无声湿桂花由于夜深,秋露打湿庭中桂花。这也让人联想到满月中的桂树。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思入神,丝丝寒意,轻轻袭来,不觉浮想联翩,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诗人无声望月的意境就显得更悠远。 冷露无声浸润了桂花,那么月中的白免呢,挥斧的吴刚呢,那“碧海青天夜夜心”的嫦娥呢?诗句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明月当空,难道只有诗人独自在那里凝神注望吗?普天之下,有谁不在注目明月,神驰意远呢?诗人由已推人,扩大了望月的范围。诗人由于家人离散,因而由月宫的凄清,引出了入骨的想思。诗人没有直说自己的情思,而是用了一种委婉的语气,不知那饱含相思的清辉洒在哪一家。欲说不尽,委婉动人。 五、分小组讨论 1、诗人在这首诗中描绘的景色的特征是什么? 秋月秋思 2、诗人通过这种景色表达何种情感? 诗人通过联想,由已推人,在这出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中,表达出别离思聚的情感。 六、作业 1、背诵并默写这首唐诗; 2、收集更多咏月诗句; 3、朗读并欣赏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第二课时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教学重点: 一、背诵这首词。 二、联想力和想象力的训练。 教学难点: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及其旷达胸襟在词中的体现。 教学过程: 一、课前口语训练 1、请两名同学作自我介绍或演讲; 2、请一名同学对上述两名同学的口语训练作一简单评价。 二、从写月或月光的诗句入手,进入新课。 今来,不少文人骚客以中秋月亮为题材来吟诗赋词,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等。同样的,苏东坡也以中秋月亮为题材,写下了这首千古绝调。我们来看看后人对这首词的评价:清朝词评家胡仔在菬溪渔隐丛话集里曾道:“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在学习这首词之前,我们先来个“预习检查”。 1、请一位同学朗读这首词。 2、教师范读(录音范读)。 3、学生一齐朗读这首词。 (下面,同学们看屏幕上的提示和结合课本的注解,进一步认识苏东坡,并且了解一下这首词的写作背景。) 三:作者介绍和写作背景 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教师点拔一下重点即可。 四:第二次朗读训练 学生个人朗读;再播放一遍录音。 学生齐读。(让我们进入到下一个环节-“思考讨论”。) 五:思考讨论 在这首词里面,作者大胆地运用了联想和想象的手法,在讨论之前,先了解何为联想和想象。讲解“联想”的定义。 讲解“想象”的定义。 (一) 根据注解,疏通文句。 (二) 这首词的上下两阕主要写什么?两者的联系何在? ( 提示:中国古代的诗词,大都先写景,后抒情,我们来看看这首词是否也具有此特点。) 上阕主要写什么?(写了什么景?) 上阕-望月(写景) 下阕呢? (抒发了什么感情?) 下阕-怀人(抒情) 上、下两者的联系何在?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三) 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体现在哪些词句上?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四) 词中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 实景:明月、酒、青天、“我”、风、清影、朱阁、绮户 虚景:宫阙(琼楼玉宇) (五) 哪些地方用到了联想和想象? 联想:明月(月圆)-> 团圆(人圆) 想象:明月 -> 宫阙 -> 琼楼玉宇 (联想和想象是我们这节课的重点之一,下面,让我们通过训练来加深对它们的理解。) 六:能力训练 1、看了图一(一幅漫画,一个皮带上的眼扎到了最后一点,漫画题目是赴宴,你联想到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2、看图三(乌鸦喝水,一只乌鸦站在装有半罐水的玻璃罐前发愁),发挥你的想象力。(学生自由回答) (联想力和想象力是我们这节课的重点之一,另一个重点便是背诵这首词,让我们通过“音乐欣赏”来加强记忆。) 七:达标测试: (一)词前小序,有何作用? 词前小序,述作词缘由(怀念子由)。 (二)在“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中,月“转”“低”表示(夜深);“无眠”表示(离情正浓)。 (三)“怀子由”体现在词中哪句?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四)联想:草尖上的露水珠(滚动的玻璃珠等)。 (五)想象:看到旋转的电扇,我想到 (让学生自由发挥或让他们课后思考。) 九:归纳小结 上阕-望月(写景) 下阕-怀人(抒情)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联想:明月(月圆)-> 团圆(人圆) 想象:明月 -> 宫阙 -> 琼楼玉宇 主题:这首词表达了诗人的旷达胸襟和对亲人的怀念。 十:作业布置 (一)背诵这首词。 (二)请同学们根据所学诗篇,写一首四句以上的咏月小诗。 第三课时我的思念是圆的 教学重点: 一、背诵这首词。 二、朗读训练。 三、展示咏月诗句和自我创作的咏月诗。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在诗中表露出来的浓郁的亲情。 教学过程: 一、课前口语训练 1、请两名同学作自我介绍或演讲; 2、请一名同学对上述两名同学的口语训练作一简单评价。 二、检查学生在课外对诗人艾青的了解。 1、提问学生。 2、教师肯定学生并给以补充。 艾青(19101996),现代诗人,原名蒋海澄。浙江省金华县畈田蒋村人。 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他的著名诗篇。他的一生曲折坎坷。1929年,中学毕业后的第二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32年有感于中国的民族危机回国,开始画画和诗歌创作,1932年7月,被诬陷为阴谋颠覆政府,判刑6年,1935年10月出狱。在狱中写下了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诗。解放后,1959年被错划为右派,此后一直蒙受冤屈,直到20年后的1979年才得以洗雪。 1983年,诗人由于经历了太多的飘零磨难后,内心那淡漠的亲情日益浓郁起来。诗人托今追昔,想到心灵上的挚友和骨肉亲人多年不在身边,有的已经离世,而自己仍活着,自然产生一种沉重而凄惨的孤独。由于诗人自身心境开阔,性格豁达,写下此诗表达自己对团聚、亲情、友情的珍视和怀念。 三、朗读这首诗 1、学生个人朗读这首诗2遍。 2、理解这首诗的大意 由诗人创作背景入手分析。 “我的思念是圆的”,把无形的思念说成是有形的圆,形象的语言中包含着许许多多情感上的东西,诗人渴望团圆,渴望美满。 “八月中秋的月亮也是最圆最亮的”诗人由思念到圆月,引发人的联想与想象。月儿常圆吗?不圆时又是如何的一番情感啊?人们在看月的时候常常会想到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激起人们对个人命运的遐思。 诗人由眼前的“西瓜、苹果都是圆的”联想到团聚的欢乐和“骨肉被分割的痛苦”,引出自己渴望亲朋团聚的情感。 3、学生个人朗读这首诗2遍。 4、请同学简述一下这首诗的大意。 5、学生集体朗读这首诗1遍。 四、展示咏月诗名和学生个人创作 1、展示咏月诗句: (请各组同学派代表言板自己通过网络等途径得来的咏月诗句。) 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古诗十九首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曹植怨歌行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南朝梁庾肩吾奉和春夜应令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陈子昂春夜别友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王维鸟鸣涧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唐李白关山月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唐李白子夜吴歌四首 月色醉远客,山花开欲燃。唐李白寄韦南陵冰,余江上乘兴访之,遇寻颜尚书,笑有此赠 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 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唐李白忆东山二首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唐李白把酒问月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唐李白把酒问月 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唐杜甫一百五十日夜对月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唐杜甫漫成一首 春去秋来不相待,水中月色长不改。唐岑参敷水歌送窦渐入京 月色更添春色好,芦风好似竹风幽。唐贾至别裴九弟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唐白居易暮江吟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唐白居易琵琶行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唐白居易春题湖上 万影皆因月,千声各为秋。唐刘方平秋夜泛舟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唐刘方平月夜 夜静深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唐韩愈山石 萧娘脸薄难胜酒,桃叶眉长易觉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唐徐凝忆扬州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宋晏殊寓意 明月却多情,随人处处行。宋张先菩萨蛮 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宋张先天仙子 送春 春岩瀑泉响,夜久山已寂。 明月净松林,千峰同一色。宋欧阳修自菩提步月归广化寺 可惜一奚明月,莫教踏破琼瑶。宋苏轼西江月 月出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宋苏轼前赤壁赋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宋苏轼中秋月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宋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有情还约我,夜来相见杏花梢。清袁枚春日杂诗 一夜梦游千里月,五霜落万家钟。清濮淙闻梁蘧玉已寓京口 2、请同学们大声诵读自己的咏月小诗。 五、作业 1、背诵并会默写这三首诗词; 2、小作文:根据下文的开头,发挥联想和想象,续写文章。 中秋的夜晚,凉风习习,我坐在阳台上,望着明亮的月亮,心绪万千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13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教案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优秀)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教案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教案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教案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初中教案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