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古代散文欣赏.docx
2023年古代散文欣赏 古代散文鉴赏 一、五人墓碑记 张溥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皦皦,何也?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抶而仆之。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周公之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中丞匿于溷藩以免。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头而函之(21),卒与尸合。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嗟乎!大阉之乱(22),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25)?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26),钩党之捕遍于天下(27),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28);大阉亦逡巡畏义(29),非常之谋难于猝发(30),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31),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32),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33),其辱人贱行(34),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35),赠谥褒美(36),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37),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38)。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39),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40),安能屈豪杰之流(41),扼腕墓道(42),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43),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44)。 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45),太史文起文公(46)、孟长姚公也(47)。 【文本注释】 本文作于明崇祯元年(1628)。天启年间,宦官魏忠贤专权,网罗遍天下,以残暴手段镇压东林党人。天启六年(1626),派人到苏州逮捕曾任吏部主事、文选员外郎的周顺昌,激起苏州市民的义愤,爆发了反抗宦官统治的斗争。本文是为这次斗争中被阉党杀害的五位义士而写的碑文。文章议论随叙事而入,感慨淋漓,激昂尽致,题外有情,题外有旨,开人心胸。 蓼(lio)洲周公:周顺昌,字景文,号蓼洲,吴县(今苏州)人。万历年间进士,曾官福州推官、吏部主事、文选员外郎等职,因不满朝政,辞职归家。东林党人魏大中被逮,途经吴县时,周顺昌不避株连,曾招待过他。后周顺昌被捕遇害。崇祯年间,谥忠介。 郡:指吴郡,即今苏州市。当道:执掌政权的人。 除魏阉废祠之址:谓清除魏忠贤生祠的旧址。除,修治,修整。魏阉,对魏忠贤的贬称。魏忠贤专权时,其党羽在各地为他建立生祠,事败后,这些祠堂均被废弃。 旌(jng):表扬,赞扬。 去:距离。墓:用作动词,即修墓。 皦(jio)皦:同“皎皎”,光洁,明亮。这里指显赫。 丁卯三月之望:天启七年(1627)农历三月十五日,此处属于作者笔误,实际应为天启六年(1626)丙寅年。 吾社:指应社。行为士先者:行为能够成为士人表率的人。 声义:伸张正义。 缇骑(tíjì):穿桔红色衣服的朝廷护卫马队。明清逮治犯人也用缇骑,故后世用以称呼捕役。 堪:忍受。 抶(chì)而仆之:谓将其打倒在地。抶,击。仆,使仆倒。 “是时”句:这时做苏州巡抚的人是魏忠贤的党羽。按,即毛一鹭。大中丞,官职名。抚吴,做吴地的巡抚。魏之私人,魏忠贤的党徒。 其:指毛一鹭。呵:呵斥、责骂。 噪而相逐:大声吵嚷着追逐。 匿于溷(hùn)藩:藏在厕所。溷,厕所。藩,篱、墙。 按诛:追究案情判定死罪。按,审查。 傫(li)然:聚集的样子。 詈(lì):骂。 (21)函:匣子。这里是用棺材收敛的意思。 (22)大阉:指魏忠贤。 (23)缙绅:也作“搢绅”,指古代缙笏(将笏插于腰带)、垂绅(垂着衣带)的人,即士大夫。缙,同“搢”,插。绅,大带。 (24)编伍:指平民。古代编制平民户口,五家为一“伍”。 (25)曷:同“何”。 (26)矫诏:假托君命颁发的诏令。 (27)钩党之捕:这里指搜捕东林党人。钩党,被指为有牵连的同党 (28)株治:株连惩治。 (29)逡(qn)巡:欲进不进、迟疑不决的样子。 (30)“非常”二句:非常之谋,指篡夺帝位的阴谋。猝(cù)发,突然发动。 (31)圣人:指崇祯皇帝朱由检。投缳(huán)道路:天启七年,崇祯即位,将魏忠贤放逐到凤阳去守陵,不久又派人去逮捕他。他得知消息后,畏罪吊死在路上。投缳,自缢。投,掷、扔。缳,绳圈,绞索。 (32)抵罪:因犯罪而受相应的惩罚。 (33)“而又有”二句:还有剃发为僧,闭门索居,假装疯颠而不知下落的。 (34)辱人贱行:可耻的人格,卑贱的行为。 (35)暴(pù):显露。 (36)赠谥(shì)褒美:指崇祯追赠周顺昌“忠介”的谥号。 (37)加其土封:增修他们的坟墓。 (38)百世之遇:百代的幸遇。 (39)户牖(yu):指家里。户,门。牖,窗。 (40)隶使之:当作仆隶一样差使他们。隶,名词用作状语,像对待奴仆那样。 (41)屈:使屈身,倾倒。 (42)扼腕墓道:用手握腕,表示情绪激动、振奋或惋惜。 (43)明死生之大:表明死生的重大意义。 (44)匹夫:指平民,这里指五义士。社稷:国家。 (45)冏(jing)卿:太仆卿,官职名。因之吴公:吴默,字因之。 (46)太史:指翰林院修撰。文起文公:文震孟,字文起。 (47)孟长姚公:姚希孟,字孟长。 二、捕蛇者说 柳宗元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niâ)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x)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luán wn)、瘘(lîu )、疠(lì),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dàng)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sì)为之十二年,几(j)死者数(shuî)矣。”言之,貌若甚戚者。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lì)事者,更(gng)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cù)。殚(dn)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x),饥渴而顿踣(bï),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lì),往往而死者相藉(jiâ)也。曩(nng)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hu)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xún xún)而起,视其缶(fu),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sì)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dàn)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sì)夫(fú)观人风者得焉。 【文本注释】 1.之:的。 2.野:郊外。 3.产:生产。 4.异:奇特的。 5.黑质而白章:黑底子,白花纹。质:原指质地,在这里指蛇的身体,花纹的衬托面。章,花纹。 6.触:碰。 7.尽:全。 8.以:假设连词,如果。 9.啮:用牙咬。 10.御:抵挡。 11之:指被毒蛇咬后的伤毒。 12然得而腊之:然,但。得,抓住。而,表顺接。之,它,代永州的异蛇。 13腊(x):干肉,这里作动词用,指把蛇肉晾干。 14以为饵:以,用来。为,作为。饵,糕饼,这里指药饵。即药引子 15可以:可以用来。可,可以。以,用来。 16已:止,治愈。 17去死肌:去除腐肉。去,去除。死肌,死肉,腐肉。 18三虫:泛指人体内的寄生虫。 19其始:其,助词,不译。始:刚开始。 20太医以王命聚之:以,用。命:命令。聚,征集。之:这种蛇,指永州异蛇。 21岁赋其二:岁,每年。赋,征收、敛取。其,这种蛇,指永州异蛇。二,两次 22募:招收。 23者:的人。 24当其租入:(允许用蛇)抵他的税收。当,抵。 25奔走:指忙着做某件事。 26焉:兼词,于之,在捕蛇这件事上。也可理解为语气词兼代词。 27专其利:独占这种(捕蛇而不用交税的)好处。 28则:却。 29死于是:死在(捕蛇)这件事上。 30今:现在。 31嗣:继承。 32数:几次 33为之:做捕蛇这件事。 34几死者:几乎死掉的情况。 35数:多次。 36言之:之,音节助词,无实义。 37貌若甚戚者:表情好像非常忧伤的样子。戚,忧伤。 38余悲之:我同情他。 39且:并且。 40若毒之乎:你怨恨(捕蛇)这件事吗。 41将:打算。 42于:向。 43莅事者:管理政事的人,指地方官。 44更若役:更换你的差事。役:给官府做劳力。 45复:恢复。赋:赋税。 46则何如:那么怎么样。 47大:非常。 48汪然:满眼含泪的样子。 49涕:眼泪。 50生:使活下去。 51斯:此,这。 52若:比得上。 53甚:那么。 54向:从前。 55为:做。 56病:困苦不堪。 57自:自从。 58居:居住。 59积于今:算到现在。积,一年一年累积起来。 60生:生活。 61日:一天天。 62蹙:窘迫。 63徙:迁移。 64殚:尽,竭尽。 65竭:尽。 66庐:简陋的房屋。 67顿踣:(劳累地)跌倒在地上。 68犯:冒。 69疠:这里指疫气。 70曩 :从前。 71其室:他们的家。 72非则:不是就是。 73尔:用于句尾,表示限制的语气。 74嚣:叫喊。 75隳突:骚扰。 76骇:使人害怕。 77虽:即使。 78恂恂:小心谨慎的样子;提心吊胆的样子。 79缶:瓦罐。 80弛然:放心的样子。 81之:指代蛇。 82时:到(规定献蛇的)时候。 83退:回来。 84甘:有味地。 85有:生产出来的东西。 86齿:年龄。 87盖:用于句首,带有估计的语气。 88犯:冒着。 89熙熙:快乐的样子。 90旦旦:天天。 91毒:怨恨。 92是:这,指冒死亡的危险。 93苛:苛刻。 94乎:相当“于”,对. 95于:比。 96故:所以。 97以:用来。 98俟:等待。 99人风:即民风。唐代为了避李世民的讳,用“人”字代“民”字。 100永州:位于湖南省西南部,湘江经西向东穿越零祁盆地(永祁盆地),潇水由南至北纵贯全境;两水汇于永州市区(零冷城区)。 三、李士谦传 李士谦,字子约,赵郡平棘人也。髫龀丧父,事母以孝闻。年十二,魏广平王赞辟开府参军事。后丁母忧,居丧骨立。赵郡王睿举德行,称疾不就。和士开亦重其名,将讽朝廷,擢为国子祭酒。士谦知而固辞,得免。 李氏宗党豪盛,每至春秋二社,必高会极欢,无不沉醉喧乱。尝集士谦所,盛馔盈前,而先为设黍,谓群从曰:“孔子称黍为五谷之长,荀卿亦云食先黍稷,古人所尚,容可违乎?”少长肃然,退而相谓曰:“既见君子,方觉吾徒之不德也。”士谦家富于财,躬处节俭,每以振施为务。州里有丧事不办者,士谦辄奔走赴之,随乏供济。有兄弟分财不均,至相阋讼,士谦闻而出财,补其少者,令与多者相埒。兄弟愧惧,更相推让,卒为善士。有牛犯其田者,士谦牵置凉处饲之,过于本主。望见盗刈其禾黍者,默而避之。其家僮尝执盗粟者,士谦慰谕之曰:“穷困所致,义无相责。”遽令放之。 其后出粟数千石,以贷乡人,值年谷不登,债家无以偿,皆来致谢。士谦曰:“吾家余粟,本图振赡,岂求利哉!”于是悉召债家,为设酒食,对之燔契,曰:“债了矣,幸勿为念也。”各令罢去。明年大熟,债家争来偿谦,谦拒之,一无所受。他年又大饥,多有死者,士谦罄竭家资,为之糜粥,赖以全活者将万计。收埋骸骨,所见无遗。至春,又出粮种,分给贫乏。赵郡农民德之,抚其子孙曰:“此乃李参军遗惠也。”或谓士谦曰:“子多阴德。”士谦曰:“所谓阴德者何?犹耳鸣,己独闻之,人无知者。今吾所作,吾子皆知,何阴德之有!” 开皇八年,终于家,时年六十六。赵郡士女闻之,莫不流涕曰:“我曹不死,而令李参军死乎!”会葬者万余人。 (选自隋书?隐逸传) 四、小儿不畏虎 苏轼 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虎亦寻卒去。 意虎之食人,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亦无所施欤! 【文本注释】 1、浣衣:洗衣服。 2、庶几:差不多,有那么一点。在这里是“希望”的意思。 五、曾子杀彘 韩非子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汝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文本注释】 1.曾子(前505前432):曾参,春秋末年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字子舆,被尊称为曾子。性情沉静,举止稳重,为人谨慎,待人谦恭,以孝著称。曾提出“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主张和“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据传以修身为主要内容的大学是他的作品。 2.彘(zhì):猪。 3.适:往、回去。适市回:去集市上回来。 4.戏:开玩笑。 5.非与戏:不可同开玩笑。 6.待:依赖。 7.子:这里是第二人称尊称“您”的意思。 8.而:则,就。 9.非所以成教也:这样做就不能把孩子教育好。 10.之:到 11烹(png): 烹饪,煮。 12.是:这 13.反:同“返”,返回 14.顾反:等到回来。 15.特:只、仅、独、不过。 16.女:同“汝”,你的意思 17.杀:宰 18.曾子之妻之市:曾子的妻子到集市去.之,前一个作助词"的",后一个作动词"去".市,集市.19.欲:想要 20.止:阻止 21.遂:于是,就 六、画鬼易 韩非子 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犬马最难。"曰:"孰易者?"曰:"鬼魅最易。"曰:"何为?"曰:"夫犬马,人之所知也,旦暮见之,不易类,故难;鬼魅无形也,人皆未之见,故易也。" 【文本注释】 1、鬼魅:鬼怪,即魅:"(妖)怪" 2、夫:句首发语词,无意义。 3、旦暮:早晚。 4、罄qìng:显现。 5、类:画得像。 6、易:容易。 7、何为:宾语前置,即"为何",为什么。 8、故:所以。 9、夫犬马,人之所知也:因为狗和马人人都知道。 10、鬼魅无形者,故易之也:因为鬼怪没有固定形态,所以容易画。 11、之见:宾语前置,即"见之",见到它们。 七、以学自损,不如无学 颜之推 夫学者,所以求益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人疾之如仇敌,恶之如鸱枭。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 【文本注释】 1、夫:句首发语词。 2、学者:学习的人。 3、所以:是为了。 4、求益:求得长进。 5、凌忽:凌,欺侮;忽,轻视。 6、轻慢:轻视。慢,傲慢。 7、同列:同辈。 8、疾之:怨恨他。 9、恶(wù):厌恶。 10、鸱枭(ch xio):两种恶鸟,这是古人的看法。 11、如此:像这样。(代指:才读数十卷书,就自高自大,冒犯长者,对同辈轻视傲慢。) 12、损:损害。 13、也:罢了。 八、黄牛滩 郦道元 江水又东,迳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色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 成就分明。既人迹所绝,莫得究焉。此岩既高,加以江湍纡回,虽途径信宿,犹望见此物。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 江水又东,经狼尾滩,而历人滩。 袁山松曰:“二滩相去二里。人滩水至俊俏,南岸有青石,夏没冬出,其石嵌崟,数十步中,悉作人面形,或大或小,其分明者,须发皆具,因名曰人滩也。” 【文本注释】 1、径:经过 2、既:极,很 3、信宿:连宿两夜,两个晚上 4、信:再宿叫信,住两夜 5、宿:停止,留住,住下 6、纡:弯曲,绕弯 7、负:背 8、东:向东 九、鹬蚌相争 战国策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惠王曰:"今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qián)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敝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夫也。故愿惠王之熟记也。"惠王曰"善!"乃止。 【文本注释】 1、蚌:贝类,软体动物有两个椭圆形介壳,可产珍珠。 2、曝(pù):晒(太阳) 3、支:支持,即相持、对峙 4、鹬:一种水鸟,羽毛呈茶褐色,嘴和腿都细长,常在浅水边或水田中捕食小鱼、昆虫、河蚌等。 5、箝:同“钳”,把东西夹住的意思 6、喙:嘴,专指鸟兽的嘴。 7、雨:这里用作动词,下雨。 8、相舍:互相放弃。 9、禽:同“擒”,捕捉,抓住。 10、弊:同“蔽”,蒙蔽。 11、惠王:指赵文惠王。 12、相支:相持。对峙的意思。 十、齐人攫金 列子 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适鬻(yù)金者之所,见人操金,因攫(juã)其金而去。吏捕得之。官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 对曰:"取金时,不见人,徒见金耳。" 【文本注释】 1、欲金者: 想要(买)金子的人。 2、有者:有一个的人。 3、清旦: 清早. 4、被:通"披"。 5、6.衣冠: 穿好衣服,戴好帽子。穿衣戴帽。 6、适: 往,到。 7、所: 地方。 8、焉:那儿。 9、攫(juã):夺,抢。 10、鬻(yù):出售.卖。 11、徒: 只,仅仅。 十一、乞猫 刘基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坏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选自明·刘基郁离子·捕鼠) 十二、孙必振 蒲松龄 孙必振渡江,值大风雷,舟船荡摇,同舟大恐。忽见金甲神立云中,手持金字牌下示; 诸人共仰视之,上书“孙必振”三字,甚真。众谓孙:“必汝有犯天谴,请自为一舟,勿相累。”孙尚无言,众不待其肯可,视旁有小舟,共推置其上。 孙既登舟,回首,则前舟覆矣。 十三、望洋兴叹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岸矣清渚崖之间,不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庄子庄子秋水 寓意:不见高山,不显平地;不见大海,不知溪流。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很渺小的。 十四、屠龙之技 姓朱者学屠龙于支离益,单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 -庄子庄子列御寇 寓意:学习必须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如果脱离了实际,再大的本领也没有用。 十五、随珠弹雀 今且有人于此,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则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随侯之珠是非常珍贵的宝珠。) -庄子庄子让王 寓意:做什么事,都得讲究得失轻重。为了没什么价值的东西而丢掉十分宝贵的东西,这是一种十分愚蠢的行为。 古代散文欣赏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古代散文欣赏名句翻译 短篇经典古代散文欣赏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默写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材料 古代散文语言美的欣赏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