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第五版微观部分.ppt
第二章第二章v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重点问题重点问题v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基本假设条件和理论体系的框架v考察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微观分析的出发点第一节第一节 微观经济学的特点微观经济学的特点一、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v个体经济单位v个体经济单位指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和单个市场等。v分三个层次逐步深入第一节第一节 微观经济学的特点微观经济学的特点二、微观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设条件u“合乎理性的人”u所谓的“理性人”或者“经济人”的假设是对在经济社会中从事经济活动的所有人的基本特征的一个一般性的抽象。第一节第一节 微观经济学的特点微观经济学的特点三、对微观经济学的鸟瞰第二节第二节 需求曲线需求曲线一、需求函数u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u影响因素:(1)商品价格;(2)收入水平;(3)相关商品价格;(4)消费者偏好;(5)价格预期)u需求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公式表示:Qd=f(P)其中,P为商品价格;Qd为商品的需求量第二节第二节 需求曲线需求曲线二、需求表和需求曲线价格数量组合 ABCDEFG价格(元)1234567需求量(单位数)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某商品的需求表第二节第二节 需求曲线需求曲线二、需求表和需求曲线 某商品的需求曲线在图中,需求曲线具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它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即它的斜率为负值。它们都表示商品的需求量和价格之间呈反方向变动的关系。第三节第三节 供给曲线供给曲线一、供给曲线u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u影响因素:(1)商品价格;(2)生产成本;(3)技术水平;(4)相关商品的价格;(5)对未来的预期 u供给函数:假定其他因素均不发生变化,仅考虑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对其供给量的影响。用公式表示:Qs=f(P)式中,p为商品的价格;Qs为商品的供给量 第三节第三节 供给曲线供给曲线二、供给表和供给曲线价格数量组合ABCDE价格(元)23456供给量(单位数)0200 400 600 800 某商品的供给表第三节第三节 供给曲线供给曲线二、供给表和供给曲线 某商品的供给曲线在图中,供给曲线具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它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即它的斜率为正值。它们都表示商品的供给量和价格之间呈同方向变动的关系第四节第四节 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一、均衡的含义u均衡的最一般的意义是指经济事务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u分为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第四节第四节 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二、均衡价格的决定u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价格(元)654 均衡32需求量(单位数)200300400500600供给量(单位数)8006004002000 某商品均衡价格的决定第四节第四节 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二、均衡价格的决定 均衡价格的决定第四节第四节 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三、均衡价格的变动1、需求曲线的移动区分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供给曲线的移动区分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需求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第四节第四节 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1、需求的变动和需求曲线的移动 需求的变动和需求曲线的移动第四节第四节 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供给的变动和供给曲线的移动 供给的变动和供给曲线的移动第四节第四节 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需求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先分析需求变动的影响 需求的变动对均衡的影响第四节第四节 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v()在分析供给变动的影响 供给的变动对均衡的影响第四节第四节 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需求和供给同时发生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需求和供给的同时变动对均衡的影响第五节第五节 经济模型、静态分析、比较静态经济模型、静态分析、比较静态 分析和动态分析分析和动态分析、经济模型所谓经济模型是指用来描述所研究的经济事物的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结构。经济模型可以用文字语言或数学的形式(包括几何图形和方程式等)来表示。例如:第五节第五节 经济模型、静态分析、比较静态经济模型、静态分析、比较静态 分析和动态分析分析和动态分析二、内生变量、外生变量和参数在经济变量中,u内生变量指该模型所要决定的变量。u外生变量指由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已知变量。u参数指数值通常不变的变量,也可以理解为可变的常数,通常是由模型以外的因素决定的,也往往被看成是外生变量。第五节第五节 经济模型、静态分析、比较静态经济模型、静态分析、比较静态 分析和动态分析分析和动态分析三、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u静态分析:根据既定的外生变量值来求得内生变量值的分析方法;u比较静态分析:通过研究外生变量变化对内生变量的影响方式,以及分析比较不同数值的外生变量下的内生变量的不同数值;u动态分析:指区分变量在时间上的先后差别,研究不同时点上的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第六节第六节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一、弹性的一般含义u弹性:表示因变量对自变量变化的反应的敏感程度。u弹性的一般公式:弹性系数=因变量的变动比例自变量的变动比例第六节第六节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二、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含义 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其公式为: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变动率价格变动率第六节第六节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三、需求的价格弹性:弧弹性1.需求的价格弧弹性的计算 需求的价格弧弹性第六节第六节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三、需求的价格弹性:弧弹性2.需求的价格弧弹性的五种类型 需求的价格弧弹性的五种类型第六节第六节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四、需求的价格弹性:点弹性1.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计算即利用价格点弹性的定义公式计算。第六节第六节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四、需求的价格弹性:点弹性2.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意义 线性需求曲线的点弹性第六节第六节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v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五种类型 线性需求曲线点弹性的五种类型第六节第六节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非线性需求曲线的点弹性第六节第六节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需求直角双曲线的点弹性第六节第六节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五、需求的价格弹性和厂商的销售收入 需求弹性与销售收入第六节第六节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ed1 ed=1 ed1ed=0ed=降价增加不变减少同比例与价格的下降而减少既定价格下,收益可以无限增加,因此,厂商不会降价涨价减少不变增加同比例与价格的上升而增加收益会减少为零弹弹性性收入收入价格价格第六节第六节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v六、影响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因素第一,商品的可替代性。第二,商品用途的广泛性。第三,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第四,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中所占 的比重。第五,所考察的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间。第六节第六节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七、弹性概念的扩大1供给的价格弹性 弧弹性公式:弧弹性的中点公式:点弹性公式:第六节第六节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线性供给曲线的点弹性(一)线性供给曲线的点弹性(一)第六节第六节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线性供给曲线的点弹性(二)第六节第六节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曲线型供给曲线的点弹性第六节第六节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2、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即该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率和他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率的比值:弧弹性:点弹性:第六节第六节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3.其他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即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率和消费者的收入量的变动率的比值。正常品和劣等品恩格尔定律第七节第七节 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一、易腐商品的售卖 鲜鱼的定价第七节第七节 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二、价格放开 取消限价和供给的价格弹性第七节第七节 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三、最高限价和最低限价1.最高限价 最高限价第七节第七节 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2.最低限价 最低限价第七节第七节 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四、关于农产品的支持价格 缺乏弹性的需求曲线和 谷贱伤农第八节第八节 蛛网模型蛛网模型v考察的是生产周期较长的商品;v基本假定:1.商品的本期产量Qts决定于前一期的价格Pt-1,即供给函数为Qts=f(Pt-1);2.商品本期的需求量Qtd决定于本期的价格 Pt,及需求函数为Qtd=f(Pt-1)。v三个联立方程式:第八节第八节 蛛网模型蛛网模型第一种情况:“收敛型蛛网”收敛型蛛网第八节第八节 蛛网模型蛛网模型第二种情况:“发散型蛛网”发散型蛛网第八节第八节 蛛网模型蛛网模型第三种情况:封闭型蛛网 封闭型蛛网第三章第三章v效用论重要问题重要问题v分析消费者行为v推导需求曲线主要内容主要内容v第一节 效用论概述v第二节 无差异曲线v第三节 预算线v第四节 消费者的均衡v第五节 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 衡的影响 v第六节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v第七节 从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到市场 需求曲线v第八节 不确定性和风险 第一节第一节 效用论概述效用论概述u一、效用的概念效用: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 足程度。u二、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第一节第一节 效用论概述效用论概述三、基数效用论和边际效用分析法概述1.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假定消费者消费一种商品的数量为Q,则总效用函数为:TU=f(Q)边际效用函数为:MU=TU(Q)/Q当Q0时,MU=TU(Q)/Q=dTU(Q)/Dq边际量=因变量的变化量/自变量的变化量第一节第一节 效用论概述效用论概述商品数量(1)总效用(2)边际效用(3)价格(4)01234567 0101824283030281086420-2543210 某商品的效用表 货币的边际效用 =2第一节第一节 效用论概述效用论概述 某商品的效用曲线第一节第一节 效用论概述效用论概述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内容: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第一节第一节 效用论概述效用论概述2.关于货币的边际效用 在分析消费者行为时,通常假定货币的边际效用是不变的。第一节第一节 效用论概述效用论概述v3.消费者均衡假定:消费者用既定的收入I购买n种商品,P1,P2,.,Pn分别为n中商品的数量,MU1,MU2,.,MUn分别表示n种商品的边际效用,则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用公式表示为:P1X1+P2X2+.+PnXn=I (3.5)MU1/P1=MU2/P2=.=MUn/Pn=(3.6)第一节第一节 效用论概述效用论概述 相对应,在购买两种商品情况下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为:P1X1+P2X2=I (3.7)MU1/P1=MU2/P2=(3.8)商品数量(Q)1234567 8商品1的边际效用(MU1)111098765 4商品2的边际效用(MU2)1917151312108 6 某消费者的边际效用表第一节第一节 效用论概述效用论概述4.需求曲线的推导消费者均衡条件:MU/P=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第一节第一节 效用论概述效用论概述v5.消费者剩余令反需求函数为Pd=f(Q),价格为P0时的小费者的需求量为Q0,则消费者剩余为:CS=f(Q)dQ P0Q0第二节第二节 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一、关于偏好的假定序数效用论关于消费者偏好的三个假定:(1)偏好的完全性。(2)偏好的可传递性。(3)偏好的非饱和性。第二节第二节 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商品组合表表表 某消费者的无差异表二、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第二节第二节 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v二、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某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第二节第二节 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效用函数表示某一商品组合给消费者所带来的效用水平。假定消费者之消费两种商品,则效用函数为:(,)为一个常数,表示一个不变的效用水平。第二节第二节 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由上图可以看出无差异曲线的三个基本特征:第一个特征,在同一坐标平面上的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之间,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并且,所有这些无差异曲线之间,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反之越低。第二个特征,在同一坐标平面图上的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不会相交。第三个特征,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的。第二节第二节 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v三、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商品对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的定义公式为:和分别为商品和商品的变化量。当商品数量的变化趋于无效小时,商品的边际替代率为:第二节第二节 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和无差异曲线的形状第二节第二节 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v四、无差异曲线的特殊形状完全替代品和完全互补品的无差异曲线第三节预算线第三节预算线一、预算线的含义预算线表示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假定:以表示消费者的既定收入,以和分别表示商品和商品的价格,以和分别表示商品和商品的数量,则预算等式为:或:()第三节预算线第三节预算线第三节预算线第三节预算线v二、预算线的变动第四节消费者的均衡第四节消费者的均衡消费者的最优购买行为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均衡条件:MRS12=MU1/MU2=P1/P2第五节第五节 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 衡的影响衡的影响v一、价格变化:价格消费曲线 价格消费曲线是在消费者的偏好、收入以及其他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与某一种商品的不同价格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见图a)第五节第五节 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 衡的影响衡的影响二、消费者的需求曲线第五节第五节 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 衡的影响衡的影响v三、收入变化:收入消费曲线第五节第五节 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 衡的影响衡的影响v四、恩格尔曲线第六节第六节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v一、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含义总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一种商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量变动的总效应可以被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两个部分。其中,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又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称为收入效应。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称为替代效应。第六节第六节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v二、正常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第六节第六节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三、正常物品和低档物品的区别与收入效应区别:正常物品的需求量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成同方向的变动,即正常物品的需求量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增加,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下降而减少。低档物品的需求量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成反方向的变动。相应地,可以推知:正常物品和低档物品在上图中c点的位置会有所不同。第六节第六节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v四、低档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第六节第六节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v五、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第六节第六节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v商品价格变化所引起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商品类别 替代效应与价格的关系收入效应与价格的关系总效应与价格的关系需求曲线的形状正常物品低档物品吉芬物品反方向变化反方向变化反方向变化反方向变化正方向变化正方向变化反方向变化反方向变化同方向变化向右下方倾斜向右下方倾斜向右上方倾斜第七节第七节 从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从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到市场需求曲线到市场需求曲线假定:在某一商品市场上有n个消费者,他们都具有不同的个人需求函数 ,i=1,2,n,则该商品市场的需求函数为:Qd=fi(P)=F(p)可见,一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是每一个价格水平上的该商品的所有个人需求量的加总。第七节第七节 从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从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到市场需求曲线到市场需求曲线商品价格(1)消费者A的需求量(2)消费者B的需求量(3)市场需求量(4)=(2)+(3)012345201612840302418126050403020100 从单个消费者的需求表到市场需求表第七节第七节 从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从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到市场需求曲线到市场需求曲线第八节第八节 不确定性和风险不确定性和风险一、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指经济行为者在事先不能准确地知道自己的某种决策的结果,或者说,只要经济行为者的一种决策的可能结果不止一种,就会产生不确定性。第八节第八节 不确定性和风险不确定性和风险v二、不确定性和彩票在消费者知道自己某种行为决策的各种可能的结果时,如果消费者还知道各种可能的结果发生的概率,成这种不确定的情况为风险。彩票可以表示为:L=p;w1,w2 (0p1)第八节第八节 不确定性和风险不确定性和风险v三、期望效用和期望值的效用1.期望效用对于一张彩票L=p;W1,W2来说,彩票的期望效用函数为:EUp;W1,W2=p U(W1)+(1p)U(W2)2.期望值的效用彩票的期望值的效用:UpW1+(1p)W2第八节第八节 不确定性和风险不确定性和风险v四、消费者的风险态度(1)风险回避者的效用函数第八节第八节 不确定性和风险不确定性和风险(2)风险爱好者的效用函数第八节第八节 不确定性和风险不确定性和风险(3)风险中立者的效用函数第八节第八节 不确定性和风险不确定性和风险v五、风险与保险假定某消费者拥有的一笔财产,其价值为W万元;他面临财产失窃等的风险。如果风险发生,他将损失L万元,风险发生的概率为p。假设该消费者为回避此项财产风险愿意支付的保险费为S万元。则:S=pL+(1p)0 那么消费者在风险条件下的财产期望值为:W S=p(WL)+(1p)W第八节第八节 不确定性和风险不确定性和风险就保险公司的立场而言,如果损失不发生,保险公司的收益为S;如果损失发生,保险公司需支付补偿费,且补偿费等于消费者的损失L,则保险司的收益为SL。则保险公司的期望收益为:p(S L)+(1 p)S=pL+S只要保险公司的期望收益 pL+S0 保险公司就愿意接受这项投保业务。第八节第八节 不确定性和风险不确定性和风险风险发生风险不发生 财产期望值不购买保险30万元50万元48万元购买保险48万元48万元48万元概率0.10.9第四章第四章v生产论重要问题重要问题v厂商的组织形式、目标和企业的本质v短期的生产规律和不同生产阶段的特点v在长期生产中实现最有生产规模组合的均衡条件主要内容主要内容v第一节 厂商v第二节 生产函数v第三节 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v第四节 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v第五节 等成本线v第六节 最优的生产要素的组合v第七节 规模报酬第一节第一节 厂商厂商v一、厂商的组织形式 个人企业 合伙制企业 公司制企业第一节第一节 厂商厂商v二、企业的本质l 交易成本l市场和企业 第一节第一节 厂商厂商v三、厂商的目标追求最大化利润第二节第二节 生产函数生产函数v一、生产函数假定X1,X2,.,Xn顺次表示某产品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n中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Q表示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则生产函数可以写成:Q=f(X1,X2,Xn)若以L表示劳动投入数量,以K表示资本投入数量,则生产函数写为:Q=f(L,K)第二节第二节 生产函数生产函数v二、生产函数的具体形式1.固定替代比例的生产函数 Q=aL+bK (常数a,b0)第二节第二节 生产函数生产函数2.固定投入比例的生产函数(也被称为里昂惕夫生产函数)Q=minL/u,K/v (常数u、v 0)第二节第二节 生产函数生产函数3.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Q=(A、和为三个参数,0,1)参数和的经济含义是:当+=1时,和分别表示劳动和资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对重要性,为劳动所得在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为资本所得在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另外,若+1,规模报酬递增;若+=1,规模报酬不变;若+=1,规模报酬递减。第三节第三节 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v生产理论分短期和长期,划分是以生产者能否变动全部要素投入的数量作为标准。v一、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假定资本投入量是固定的,用K表示,劳动投入量是可变的,用L表示,则生产函数可以写成:Q=f(L,K)也被称为短期生产函数。第三节第三节 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v二、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1.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概念劳动的总产量 (TPL):TPL=f(L,K)劳动的平均产量(APL):APL=TPL(L,K)/L劳动的边际产量:MPL=TPL(L,K)/L 或 MPL=TPL(L,K)/L第三节第三节 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劳动投入量 L劳动的总产量 TPL劳动的平均产量 APL劳动的边际产量 MPL01234567803812151717161303443(3/4)3(2/5)2(5/6)2(2/7)1(5/8)354320-1-3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第三节第三节 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2.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第三节第三节 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v三、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地把某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第三节第三节 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v四、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相互之间的关系第三节第三节 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v五、短期生产的三个阶段第阶段:从OL3阶段,由于不变要素资本的投入量相对过多,生产者增加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是有利的。第阶段:从L3L4阶段,生产者进行短期生产的决策区间。第阶段:L4之后,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相对过多,省产者减少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是有利的。第四节第四节 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v一、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长期内,所有的生产要素的投入量都是可变的,多种可变生产要素的长期生产函数可以写为:Q=f(X1,X2,,Xn)假定只使用劳动和资本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生产产品,则两种生产要素的长期生产函数为:Q=f(L,K)第四节第四节 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v二、等产量曲线 以常数Q0表示既定的产量水平,则等产量曲线的生产函数为:Q=f(L,K)=Q0 生产函数的产量曲面和等产量曲线第四节第四节 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v二、等产量曲线第四节第四节 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v三、边际技术替代率1.边际技术替代率定义公式为:或者有:第四节第四节 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2.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第五节第五节 等成本线等成本线假定工资率为w,利息率为r,厂商既定的成本支出为C,则成本方程为:C=wL+rK第六节第六节 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v一、关于既定成本条件下的产量最大化MRTSLK=MPL/MPK=w/r第六节第六节 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v二、关于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成本最小化MRTSLK=MPL/MPK=w/r第六节第六节 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v三、利润最大化可以得到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 假定: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企业的生产函数为Q=f(L、K),既定的商品的价格为P,既定的劳动的价格和资本的价格分别为w和r,表示利润。厂商的利润函数为:最后得到:第六节第六节 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v四、扩展线1.等斜线第六节第六节 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2.扩展线扩展线一定是一条等斜线第七节第七节 规模报酬规模报酬 第五章第五章v成本论重要问题重要问题v考察厂商的生产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关系主要内容主要内容v第一节 成本的概念v第二节 短期总产量和短期总成本v第三节 短期成本曲线v第四节 长期成本曲线第一节第一节 成本的概念成本的概念v一、机会成本 生产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第一节第一节 成本的概念成本的概念v二、显成本和隐成本显成本:指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他人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隐成本:指厂商本身自己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第一节第一节 成本的概念成本的概念v三、利润经济利润=总收益显成本隐成本正常利润:厂商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支付。第二节第二节 短期总产量和短期总成本短期总产量和短期总成本v一、短期总产量曲线和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关系 假定资本投入量是固定的,劳动投入量是可变的,则短期生产函数为:并假定劳动的价格为w和资本的价格r是给定的,则表示厂商在每一产量水平上的短期总成本:如果用 表示可变成本 ,以b表示固定成本 则短期总成本函数可写成:第二节第二节 短期总产量和短期总成本短期总产量和短期总成本短期总成本曲线第二节第二节 短期总产量和短期总成本短期总产量和短期总成本v二、短期总成本和扩展线的图形第三节第三节 短期成本曲线短期成本曲线v一、短期成本的分类第三节第三节 短期成本曲线短期成本曲线v二、短期成本曲线的综合图产量Q总成本平均成本边际成本总不变成本TFC总可变成本TVC总成本TC平均不变成本AFC平均可变成本AVC平均总成本AC边际成本MC01234561200120012001200120012001200060080090010501400210012001800200021002250260033001200.0600.0400.0300.0240.0200.0600.0400.0300.0262.5280.0350.01800.01000.0700.0562.5520.0550.0600200100150350700短期成本表第三节第三节 短期成本曲线短期成本曲线第三节第三节 短期成本曲线短期成本曲线v三、短期成本变动的决定因素: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第一,关于TC曲线、TVC曲线和MC曲线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二,关于AC曲线、AVC曲线和MC曲线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后,比较AC曲线和MC曲线的交点与AVC曲线和MC曲线的交点,前者的出现慢于后者,摒弃前者的位置高于后者。第三节第三节 短期成本曲线短期成本曲线v四、有总成本曲线到平均成本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1)由TFC曲线到AFC曲线第三节第三节 短期成本曲线短期成本曲线(2)由TVC曲线到AVC曲线第三节第三节 短期成本曲线短期成本曲线(3)由TC曲线到AC曲线第三节第三节 短期成本曲线短期成本曲线(4)由TC曲线和TVC曲线到MC曲线第三节第三节 短期成本曲线短期成本曲线v五、短期产量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1.边际产量和边际成本之间的关系 结论:第一,边际成本MC和边际产量MPL两者的变动方向是相反的。第二,总产量和总成本之间也存在着对应关系。第三节第三节 短期成本曲线短期成本曲线2.平均产量和平均可变成本之间的关系 结论:第一,平均可变成本AVC和平均产量APL两者的变动方向是相反的;第二,MC曲线和AVC曲线的交点与MPL曲线和APL曲线的交点是对应的。第三节第三节 短期成本曲线短期成本曲线短期生产函数和短期成本函数之间的对应关系第四节第四节 长期成本曲线长期成本曲线v一、长期总成本函数和长期总成本曲线LTC=LTC(Q)第四节第四节 长期成本曲线长期成本曲线v二、长期平均成本函数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长期平均成本函数可以写为:LAC(Q)=LTC(Q)/Q1.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推导 第四节第四节 长期成本曲线长期成本曲线2.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形状第四节第四节 长期成本曲线长期成本曲线3.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位置移动第四节第四节 长期成本曲线长期成本曲线v三、长期边际成本函数和长期边际成本曲线长期边际成本函数可以写为:LMC(Q)=LTC(Q)/Q =LTC(Q)/Q 1.长期边际成本曲线的推导 因为 ,可由LTC曲线的斜率值描绘出LMC曲线第四节第四节 长期成本曲线长期成本曲线2.长期边际成本曲线的形状第六章第六章v完全竞争市场重要问题重要问题v分析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v分析完全竞争市场中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的决定主要内容主要内容v第一节 厂商和市场的类型v第二节 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 曲线v第三节 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v第四节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短期 供给曲线v第五节 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v第六节 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v第七节 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v第八节 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第一节第一节 厂商和市场的类型厂商和市场的类型市场类型厂商数目产品差别程度对价格控制的程度进出一个行业的难易程度接近哪种商品市场完全竞争很多完全无差别没有很容易一些农产品垄断竞争很多有差别有一些比较容易一些轻工产品、零售业寡头几个有差别或无差别相当程度 比较困难钢、汽车、石油垄断惟一惟一的产品,且无相近的替代品很大程度,但经常受到管制很困难,几乎不可能 公用事业,如水、电第二节第二节 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 曲线和收益曲线曲线和收益曲线v一、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 第一,市场上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 第二,市场上每一个厂商提供的商品都是完全同质的。第三,所有的资源具有完全的流动性。第四,信息是完全的。第二节第二节 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 曲线和收益曲线曲线和收益曲线v二、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第二节第二节 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 曲线和收益曲线曲线和收益曲线第二节第二节 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 曲线和收益曲线曲线和收益曲线v三、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曲线1.厂商的收益的概念厂商的收益就是厂商的销售收入。总收益 平均收益 边际收益第二节第二节 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 曲线和收益曲线曲线和收益曲线2.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曲线销售量Q价格P总收益TR=PQ平均收益AR=TR/Q边际收益MR=TR/Q100200300400500111111002003004005001111111111某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第二节第二节 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 曲线和收益曲线曲线和收益曲线第三节第三节 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利润最大化(一)第三节第三节 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利润最大化(二)第四节第四节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短期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短期 供给曲线供给曲线v一、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第四节第四节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短期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短期 供给曲线供给曲线v二、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第四节第四节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短期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短期 供给曲线供给曲线v三、生产者剩余PS=P0Q0 f(Q)dQ第五节第五节 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S(P)=Si(p)第六节第六节 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v一、厂商对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第六节第六节 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v二、厂商进出一个行业长期均衡条件:MR=LMC=SMC=LAC=SAC第七节第七节 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v一、成本不变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第七节第七节 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v二、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第七节第七节 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v三、成本递减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第八节第八节 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v一、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第八节第八节 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v二、消费者统治说法的理论基础l在一个经济社会中,消费者在商品生产这 一最基本的经济问题上起决定性作用。l“货币选票”第七章第七章v不完全竞争的市场重要问题重要问题v分别说明其他三类不完全竞争市场的价格和产量的决定;v不同市场组织的经济效果的比较主要内容主要内容v第一节 垄断v第二节 垄断竞争v第三节 寡头v第四节 寡头厂商之间的博弈:博弈论初步v第五节 不同市场的比较第一节第一节 垄断垄断v一、垄断市场的条件 第一,市场上只有惟一的一个厂商生产和销售商品。第二,该厂商生产和销售的商品没有任何相近的替代 品。第三,其他任何厂商进入该行业都极为困难或不可 能。v形成垄断的原因 第一节第一节 垄断垄断v二、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1.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市场的需求曲线就是垄断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它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的曲线2.垄断厂商的收益曲线第一节第一节 垄断垄断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第一节第一节 垄断垄断3.边际收益、价格和需求的价格弹性即:第一节第一节 垄断垄断v三、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一)第一节第一节 垄断垄断(二)第一节第一节 垄断垄断v四、垄断厂商的供给曲线垄断厂商的产量和价格第一节第一节 垄断垄断v五、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长期均衡条件:MR=LMC=SMC第一节第一节 垄断垄断v六、价格歧视1.一级价格歧视(一)第一节第一节 垄断垄断(二)第一节第一节 垄断垄断2.二级价格歧视第一节第一节 垄断垄断3.三级价格歧视 垄断厂商对同一种产品在不同的市场上(或对不同的消费群)收取不同的价格,这就是三级价格歧视。根据MR1=MR2=MC的原则确定产量和价格。第一节第一节 垄断垄断v七、自然垄断和政府管制1.边际成本定价法及其他定价法第一节第一节 垄断垄断2.资本回报率管制 为垄断厂商规定一个接近于竞争的或公正的资本回报率,它相当于等量的资本在相似技术相似风险的条件下所能得到的平均市场报酬,由于资本回报率被控制在平均水平,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垄断厂商的价格和利润。第二节第二节 垄断竞争垄断竞争v一、垄断竞争市场的条件 第一,在生产集团中有大量的企业生产有差别的同种产品,这些产品彼此之间都是非常接近的替代品。第二,一个生产集团中的企业数量非常多,以至于每个厂商都认为自己的行为的影响很小,不会引起竞争对手的注意和反应,因而自己也不会受到竞争对手的任何报复措施的影响。第三,厂商的生产规模比较小。第二节第二节 垄断竞争垄断竞争v二、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第二节第二节 垄断竞争垄断竞争v三、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短期均衡的条件:MR=SMC第二节第二节 垄断竞争垄断竞争v四、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长期均衡条件:MR=LMC=SMC AR=LAC=SAC第二节第二节 垄断竞争垄断竞争v五、垄断竞争与理想的产量第二节第二节 垄断竞争垄断竞争v六、垄断竞争厂商的供给曲线 由于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厂商的产量和价格之间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 在垄断竞争市场上,不存在具有规律性的供给曲线 第二节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