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交易-气候变迁的全球市场解决方案.pptx
碳交易碳交易气候变迁的全球市场气候变迁的全球市场解决方案解决方案目录1碳交易的背景与形成2碳交易的机制及分析3碳交易的市场与产品4碳交易的主要参与者分析5中国与碳交易6结论与讨论我们现在逐渐深切体会到的一件事就是,气候不只是环境问题。气候变迁是体系性的根本问题,攸关我们经济运行及取得能源的方式RobertBradleyWorldResourcesInstitute碳交易气候变迁的全球市场解决方案1碳交易的背景与形成2碳交易的机制及分析3碳交易的市场与产品4碳交易的主要参与者分析5中国与碳交易6结论与讨论碳交易的背景自然环境背景: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环境背景:全球气候变暖政治环境背景:政治环境背景:政治协商对话机制的形成政治协商对话机制的形成国家利益与人类利益的趋同国家利益与人类利益的趋同资料来源:ClimaticResearchUnit,UniversityofEastAnglia碳交易的形成年份年份活动活动1988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与世界气象组织建立气候变迁跨政府小组1992在里约地球高峰会上达成联合国气候变化纲要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纲要公约1994联合国气候变化纲要公约开始实施1997气候会议采纳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2001气候变迁跨政府小组发现人类活动与全球气候之间有明确的关联性2002德里宣言德里宣言:强调应对气候变化必须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内进行。2007“巴厘岛路线图巴厘岛路线图”:启动了加强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全面实施的谈判进程2009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哥本哈根协议2011南非班德谈判班德谈判:中国加入全球碳交易框架国际气候变迁机制的重要里程碑国际气候变迁机制的重要里程碑资料来源:Baumert,K.,T.HerzogandJ.Pershing.2005.Navigating the Numbers:Greenhouse Gas Date and International Climate Policy.WorldResourceInstitute.碳交易气候变迁的全球市场解决方案1碳交易的背景与形成2碳交易的机制及分析3碳交易的市场与产品4碳交易的主要参与者分析5中国与碳交易6结论与讨论碳交易的机制为达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全球温室气体减量的最终目的,京都议定书架构约定了三种排减机制:清洁发展机制(CleanDevelopmentMechanism,CDM)联合履行(JointImplementation,JI)排放交易(EmissionsTrade,ET)基基于于项项目目的的交易市场交易市场基基于于配配额额的的交易市场交易市场其其他他强强制制性性 机机 制制(EU ETS)自自 愿愿交交 易易机制机制联联合合履履行行 机机制制(JI)清清洁洁发发展展机机制制(CDM)国国 际际 排排放放 权权 交交易易(IET)温温室室气气体体排排放权市场放权市场碳交易的机制排放交易计划(排放交易计划(Emissions Trade Emissions Trade,ET ET)排放权交易计划采用“总量管制与交易机制”。根据排放权交易计划,排放总量管制的订定依各国而不同,然后各国管辖范围内再对各企业的温室气体设限。“交易”则意味目标以最低成本达成,被分配总量管制的机构可以把达成超标目标的排放减量(碳信用)拿到市场上交易。排放权交易计划允许已开发国家交易一部分的排放预算,也就是所谓的分配总量单位(AAU)。碳交易的机制联合减量机制(联合减量机制(Joint Implementation Joint Implementation,JI JI)联合减量机制是计划导向工具“附录一”国家可以投资另一个发达国家,或经济正在转型国家的计划,然后以其排放量成就,获得排放减量单位(ERU)JI的主要特点在于:基于项目,有关技术,资金,人力等要素问题,由参与方之间的协定决定;达成的削减量不能被其它国家用于交换,只能由参与方所属国家共同所有碳交易的机制清洁发展机制(清洁发展机制(Clean Development 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Mechanism,CDM CDM)清洁发展机制是允许发达国家投资发展中国家的计划,然后依照所有贡献的排放减量和持续性,获得排放减量权证(CER)。目的尤其着重于所谓投资和技术转移给发展中国家。CDM是目前中国唯一能够参与的京都议定书框架下的碳交易机制碳交易机制背后的分析碳碳交易机制背后的世界经济格局交易机制背后的世界经济格局分析分析新规则的形成不仅将影响低碳经济的发展进程,而且将重塑全球产业的结构与布局重塑全球产业的结构与布局。总体而言,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将是新规则的净受益者将是新规则的净受益者。贸易保护主义之门碳交易的收益及分配问题发展中国家的两难境地碳交易气候变迁的全球市场解决方案1碳交易的背景与形成2碳交易的机制及分析3碳交易的市场与产品4碳交易的主要参与者分析5中国与碳交易6结论与讨论碳交易市场市场机构与份额市场机构与份额基于基于配额的市场配额的市场的原理为“限量交易”基于项目的市场基于项目的市场的原理为“基准交易”200720082009201020116301351143715911760全球碳交易总额(单位:亿美元)资料来源:StateandTrendsoftheCarbonMarket(2011),WorldBank碳交易市场全球两大碳交易市场全球两大碳交易市场欧盟欧盟排放贸易体系排放贸易体系(EU-ETS)EU-ETS)欧盟排放贸易体系(EU-ETS)是世界上第一个温室气体排放配额交易市场,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碳交易体系。芝加哥气候交易所(芝加哥气候交易所(CCXCCX)目前会员达450多家,会员的参与是自愿的,但一旦成为会员,其为减排做出的承诺就具有了法律约束力。CCX也是根据配额和交易机制进行设计和动作的。CCX也接受其他项目的减排量,而且是美国惟一认可CDM项目的交易体系。碳交易产品碳交易产品碳交易产品林业碳汇林业碳汇工业碳汇工业碳汇碳交易气候变迁的全球市场解决方案1碳交易的背景与形成2碳交易的机制及分析3碳交易的市场与产品4碳交易的主要参与者分析5中国与碳交易6结论与讨论市场基本元素中间商、投机客与专业服务清洁发展机制与联合减量计划欧盟排放权交易计划市场主要参与者遵约参与者遵约参与者国家政府国家政府国家级企业协国家级企业协会会商业银行商业银行碳基金碳基金投机客投机客信用评信用评等机构等机构交易交易所所保险保险公司公司股票研究股票研究碳经纪商碳经纪商资资金金标标准准平平台台担担保保评评估估碳金融生态圈碳金融生态圈碳交易气候变迁的全球市场解决方案1碳交易的背景与形成2碳交易的机制及分析3碳交易的市场与产品4碳交易的主要参与者分析5中国与碳交易6结论与讨论中国碳交易现状分析SCDM项目市场规模参与主体W产业链最下端卖方市场的项目业主,议价能力弱体系尚未建立完善O资本市场新兴市场CO2最大生产国、排放国T全球碳金融发展挑战“进入角色”中国碳交易现状分析CDM项目碳交易平台碳金融新发展据世界银行的统计,从2006年到2008年,中国的CDM项目占全球该项目的比例逐年递增,分别为54%54%,73%73%和84%84%,远远领先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北京北京环境交易所、天天津津碳排放交易所和上上海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等地成立8家环境和能源交易机构“亚洲排放权交易所”碳金融参与主体:兴业银行中国绿色碳基金碳金融产品创新中国碳交易对策及建议缺陷建议碳交易市场机制不完善碳交易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政府主管部门监管不足缺乏碳交易的定价权碳金融发展滞后完善国内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碳排放权初始分配方式、交易二级市场;监管制度;政策调控;法律保障)鼓励金融机构发展碳金融业务,促进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创新大力推广适合我国的碳减排实践(碳减排交易所;碳减排标准;第三方认证平台)碳交易气候变迁的全球市场解决方案1碳交易的背景与形成2碳交易的机制及分析3碳交易的市场与产品4碳交易的主要参与者分析5中国与碳交易6结论与讨论总结总结总结碳交易是应对气候变迁的全球市场解决方案碳交易的形成是国家利益与人类利益的妥协与趋同碳交易作为孵化未来清洁能源的新兴市场,国家之间的博弈激烈上演中国无论从经济还是从政治上都应该从碳交易市场上扮演重要角色讨论碳交易对全球经济金融波动的影响?碳交易对全球经济金融波动的影响?碳碳交易只是一场游戏?交易只是一场游戏?碳碳交易是否利用市场实现帕累托最优?交易是否利用市场实现帕累托最优?.Continued.Continued参考文献1李向阳.全球气候变化规则与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国际经济评论1(2010):003.2肖映秋,etal.清洁发展机制在植树造林中的应用试验沈阳市康平县中日防沙治沙试验林.2005年中国科协学术年会26分会场论文集(2)(2005).3郭伟祥.碳交易背景及方式简介通信技术与标准2009年第9-10期4Stateandtrendsofthecarbonmarket2009Z.5Stateandtrendsofthecarbonmarket2010Z6Stateandtrendsofthecarbonmarket2012Z7Stateandtrendsofthecarbonmarket2008Z8Stateandtrendsofthecarbonmarket2011Z9李布.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的特征、绩效与启示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3):5-9.10胡荣,徐岭.浅析美国碳排放权制度及其交易体系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8-22.11雷立钧,荆哲峰.国际碳交易市场发展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4):34-4012北京环境交易所CDM信息服务中心2010中国碳信用市场投资报告13沈阳市林业局清洁发展机制(CDM)在植树造林中的应用试验2005年6月20日14崔长彬王海南唐浩论“中国制造”低碳经济之路碳排放权与碳汇林权价格形成机制的经济学分析价格理论与实践15沈月琴,吴伟光,朱臻,李兰英,王静社区层面碳汇和生态服务管理的内涵和优先领域浙江林学院学报2009,26(4):56156816赵光洁,刘亮,薛菲现有工业用或商业用碳汇林项目分析绿色科技2012年2月第2期17刘兰翠、甘霖、曹东、蒋洪强世界主要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分析与启示中外能源2009年9月底14卷第9期18林云华中国碳排放交易所的现状、问题和对策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第16期总第162期19Baumert,K.,T.HerzogandJ.Pershing.2005.Navigating the Numbers:Greenhouse Gas Date and International Climate Policy.WorldResourceInstitute.2011经济系红色娘子军组红色娘子军组红色娘子军组红色娘子军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