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环替代法上课件.ppt
现金流量表分析(1)现金流量表项目分析现金流量表项目分析(2)现金流量现金流量与产品生命周期与产品生命周期(3)现金流量结构分析(4)现金流量的指标分析现金流量的指标分析现金流量表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现金流量表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现金流动性分析一、现金流动性分析偿债能力(1)现金流动负债比率(2)现金负债总额比率(3)现金利息保障倍数 二、获现能力分析二、获现能力分析(1)销售获现比率(2)利润含金量三、财务弹性分析三、财务弹性分析现金流量充足率是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同期资本支出、存货购置资本支出、存货购置及发放现金股利发放现金股利的比值.一、因素分析法定义:依据分析指标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确定各因素对分析指标差异影响方向和程度的方法。资料:假定资料:假定A产品的直接材料费用定额为产品的直接材料费用定额为800,000元,实际为元,实际为851,400元。有关资料如下:元。有关资料如下:项目项目 产量(产量(件)件)单耗量(公斤单耗量(公斤)单价(元单价(元)材料费用(元材料费用(元)定额定额 1,000 2040800,000实际实际 1,1001843851,400材料费用材料费用=产量产量X单耗量单耗量X单价单价举例说明举例说明51 1、定性分析法、定性分析法查明影响的具体原因查明影响的具体原因2 2、定量分析法、定量分析法1 1)连环替代法)连环替代法2 2)差额计算法)差额计算法(二)因素分析法的分类 1、连环替代法 是指确定因素影响,并按照一定的替换顺序逐个因素替换,计算是指确定因素影响,并按照一定的替换顺序逐个因素替换,计算出各个因素对综合性经济指标变动程序的一种计算方法出各个因素对综合性经济指标变动程序的一种计算方法。设某一财务指标设某一财务指标N是由相互联系的是由相互联系的A、B、C三个因素组成,计划(标准)指标和实际指标的公式是:三个因素组成,计划(标准)指标和实际指标的公式是:计划(标准)指标计划(标准)指标N0A0B0C0;实际指标实际指标N1A1B1C1该指标实际脱离计划(标准)的差异(该指标实际脱离计划(标准)的差异(N1N0D),可能同时是三因素变动的影响。),可能同时是三因素变动的影响。设某一财务指标N是由相互联系的A、B、C三个因素组成,计划(标准)指标和实际指标的公式是:计划(标准)指标N0A0B0C0;实际指标N1A1B1C1该指标实际脱离计划(标准)的差异(N1N0D),可能同时是三因素变动的影响。连环替代法的程序(1)连环替代法的程序(2)在测定各个因素的变动对指标N的影响程度时可顺序计算如下:计划(标准)指标N0A0B0C0(1)第一次替代N2A1B0C0(2)第二次替代N3A1B1C0(3)第三次替代实际指标N1A1B1C1(4)据此测定的结果:(2)(1)N2N0为A因素变动的影响(3)(2)N3N2为B因素变动的影响(4)(3)N1N3为C因素变动的影响三因素影响合计:(N2N0)(N3N2)(N1N3)N1N0分析:A因素的上升使费用总额上升(2)-(1)连环替代法的程序(3)例题资料:资料:某企业某企业2007年和年和2008年有关材料费用、产品产年有关材料费用、产品产量、材料单耗和材料单价资料如下:量、材料单耗和材料单价资料如下:指标指标 2007年年 2008年年产品产品产量(件)产量(件)100 110材料单耗(千克)材料单耗(千克)8 7材料单价(元)材料单价(元)5 6要求:分析各因素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程度。要求:分析各因素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程度。例题(1)指标分解 材料费用产量材料费用产量 单位产品材料费用单位产品材料费用 产量产量 材料单耗材料单耗 材料单价材料单价(2)建立指标体系 基期材料费用基期产量基期材料费用基期产量 基期材料单耗基期材料单耗基期基期 材料单价材料单价 100 8 54000(元)(元)实际材料费用实际产量实际材料费用实际产量 实际材料单耗实际材料单耗实际实际 材料单价材料单价 110 7 64620(元)(元)分析对象实际材料费用分析对象实际材料费用-基期材料费用基期材料费用 46204000620(元)(元)例题(3)连环顺序替代基期指标体系:100 8 54000(元)(1)替代第一因素:110 8 54400(元)(2)替代第二因素:110 7 53850(元)(3)替代第三因素:110 7 64620(元)(4)(4)确定替代结果产量影响:(2)-(1)44004000400(元)材料单耗影响(3-2):38504400550(元)材料单价影响(4-3):46203850770(元)(5)检验分析结果 400(550)770620(元)1)连环替代法的程序检验分析结果检验分析结果 比较替代结果,确定分析对象的影响程度比较替代结果,确定分析对象的影响程度连环顺序替代,计算出替代结果连环顺序替代,计算出替代结果确定指标影响因素,建立函数关系确定指标影响因素,建立函数关系确定分析对象,进行基数比较,求出差异。资料:假定资料:假定A产品的直接材料费用定额为产品的直接材料费用定额为800,000元,实际为元,实际为851,400元。有关资料如下:元。有关资料如下:项目项目 产量(产量(件)件)单耗量(公斤单耗量(公斤)单价(元单价(元)材料费用(元材料费用(元)定额定额 1,000 2040800,000实际实际 1,1001843851,400要求:分别采用连环替代法计算产品产量、材料单耗量和材料要求:分别采用连环替代法计算产品产量、材料单耗量和材料单价三项因素对产品直接材料费用的影响程度。单价三项因素对产品直接材料费用的影响程度。举例说明举例说明分析对象实际材料费用分析对象实际材料费用-基期材料费用基期材料费用 851,400800,00051,400(元)(元)材料费用定额指标:10002040800000(元)(1)第一次替代:11002040880000(元)(2)第二次替代:11001840792000(元)(3)第三次替代(实际):11001843851400(元)(4)(2)-(1)880000-80000080000(元)产量增加的影响(3)-(2)792000-880000-88000(元)材料单耗的影响(4)-(3)851400-79200059400(元)单价提高的影响80000880005940051400(元)各因素综合影响o连环替代法连环替代法因素分解的关联性因素替代因素替代的顺序的顺序顺序替代的连环性计算结果的假定性M1M2M4M3连环替代法的特点(1)因素分解的关联性各经济指标因素必须是客观上存在着因果关系,能够反映形成该项指标差异的内在构成原因,只有将相关因素与分析对象建立关系时才有意义。(2)因素替代的顺序性,因素不仅要确定准确,而且因素排列顺序也不能交换。一般是按照题目给的先后顺序进行操作。传统的方法是先数量指标,后质量指标;先实物量指标,后价值量指标,先主要因素,后次要因素 先分子,后分母。(3)因素分解的连环性连环替代法是严格按照各因素的排列顺序逐次以一个因素的实际数替换其基数。除第一次替换外,每个因素的替换都是在前一个因素替换的基础上进行的。(4)计算结果的假定性运用这一方法在测定某一因素影响是,是以假定其他因素不变为条件的.因此,计算结果只能说明是在某种假定条件下计算的结果.这种科学的抽象分析方法,是在确定实物内部各种因素影响程度时必不可少的.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财务分析中因素分析法特征的是()。A.因素分解的关联性B.顺序替代的连环性C.分析结果的准确性D.因素替代的顺序性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采用因素分析法时,必须注意以下问题:(1)因素分解的关联性;(2)因素替代的顺序性;(3)顺序替代的连环性;(4)计算结果的假定性。2、差额计算法 直接利用各因素实际数与基期数的差额作为该因素变动对指标的影响程度,从而省略了第二个步骤。差额计算法的程序(2)在测定各个因素的变动对指标N的影响程度时可顺序计算如下:计划(标准)指标N0A0B0C0(1)A因素的影响 N2(A1A0)B0C0(2)B因素的影响 N3A1(B1B0)C0(3)C因素的影响 N1A1B1(C1C0)(4)全部综合因素的影响=N2+N3+N1资料:假定A产品的直接材料费用定额为800,000元,实际为851,400元。有关资料如下:项目 产量(件)单耗量(公斤)单价(元)材料费用(元)定额 1,000 2040800,000实际 1,1001843851,400差异 1002+3+51,400要求:分别采用连环替代法和差额计算法计算产品产量、材料单耗量和材料单价三项因素对产品直接材料费用超支51400元的影响程度。举例说明举例说明23材料费用定额指标:10002040800000(元)1)产量增加的影响(1100-1000)204080000(元)2)材料单耗的节约的影响1100(18-20)40-88000(元)3)材料单价提高的影响110018(43-40)59400(元)4)全部因素的综合影响80000880005940051400(元)o差额计算法差额计算法差额计算法差额计算法某企业2005年、2004年有关指标资料如下。财务指标要求:运用连环替代法分析各因素对总资产报酬率的影响程度。举例说明举例说明指标指标2005年年2004年年总资产产值率总资产产值率8082产品销售率产品销售率9894销售利润率销售利润率3022总资产报酬率总资产报酬率23.5216.96运用差额计算法分析各因素对总资产报酬率的影响程度26一 判断1.;2.3.4.二 计算:实际数:220*4.8=1056计划数 200*5=1000 (1)差额为56(万元)第一次替代 220*5=1100 (2)第二次替代 220*4.8=1056(3)销售量的影响:(2)-(1)=100(万元)价格的影响:(3)-(2)=-44(万元)综合影响=100-44=56(万元)销售收入实际比计划增加了56万元,是因为销售量增加和销售价格下降两个因素影响的结果,销售量的增加使得收入增加了100万元,销售价格的下降,使得收入下降了44万元/27实际数:220*4.8=1056计划数 200*5=1000 (1)差额为56(万元)(220-200)*5=100 220*(4.8-5)=-44销售收入实际比计划增加了56万元,是因为销售量增加和销售价格下降两个因素影响的结果,销售量的增加使得收入增加了100万元,销售价格的下降,使得收入下降了4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