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师资培训.ppt
中学教育心理学中学教育心理学(教师资格培训)(教师资格培训)第第5 5章章 学习迁移学习迁移内容要点:内容要点:学习迁移概述学习迁移概述l 迁移的含义迁移的含义l 迁移的种类迁移的种类 学习迁移理论学习迁移理论l 形式训练说形式训练说l 共同要素说共同要素说l 经验类化说经验类化说l 关系理论关系理论 影响学习迁移的条件(结合实例分析)影响学习迁移的条件(结合实例分析)分析如何应用有效的教学措施来促进迁移分析如何应用有效的教学措施来促进迁移 例题分析例题分析1 1、由于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发生的迁移称为、由于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发生的迁移称为()。A A顺向迁移顺向迁移B B逆向迁移逆向迁移C C水平迁移水平迁移D D垂直迁移垂直迁移2 2、已经获得的知识、动作技能、情感和态度等对新的学习的影响称、已经获得的知识、动作技能、情感和态度等对新的学习的影响称为学习的为学习的()()。A A迁移迁移B B动机动机 C C策略策略D D技巧技巧3 3、两种学习之间发生相互干扰、阻碍的迁移称为、两种学习之间发生相互干扰、阻碍的迁移称为()()。A A正迁移正迁移B B横向迁移横向迁移C C负迁移负迁移D D纵向迁移纵向迁移4 4、由于先前活动而形成的心理的一种特殊准备状态称为、由于先前活动而形成的心理的一种特殊准备状态称为()。A A迁移迁移B B变式变式C C定势定势D D原型启发原型启发 5 5、辨析题:贾德等的研究发现,迁移产生的实质是个体、辨析题:贾德等的研究发现,迁移产生的实质是个体对事物间关系的理解。对事物间关系的理解。6 6、名词解释:迁移、正迁移、顺向迁移、定势、名词解释:迁移、正迁移、顺向迁移、定势7 7、结合实例分析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结合实例分析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8 8、P61 P61 案例分析案例分析第第6 6章章 知识的学习知识的学习知识学习的概述知识学习的概述l 知识知识l 知识的类型知识的类型 知识的掌握知识的掌握l 知识掌握(学习)的类型知识掌握(学习)的类型 知识的领会知识的领会l 什么是知识领会什么是知识领会l 教材直观及其类型教材直观及其类型l 提高教材直观的方法提高教材直观的方法l 教材概括及其类型教材概括及其类型l 提高知识概括效果的方法提高知识概括效果的方法 知识的巩固知识的巩固l 知识巩固的类型知识巩固的类型l 遗忘规律及其原因遗忘规律及其原因l 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保持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保持一、知识学习的概述知识学习的概述(一)知识(识记)(一)知识(识记)知识实质是通过知识实质是通过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产生的,产生的,是是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人脑中的的人脑中的能动的反映能动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二)知识的类型(识记和理解)二)知识的类型(识记和理解)1 1、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反映深度不同)、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反映深度不同)2 2、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 (表述形式不一(表述形式不一样)样)3 3、具体知识和抽象知识、具体知识和抽象知识 (知识的抽象程度不(知识的抽象程度不同)同)二、知识的掌握二、知识的掌握(一)知识掌握(学习)的类型(理解)(一)知识掌握(学习)的类型(理解)1 1、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知识本身的、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 )2 2、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三、知识的领会知识的领会(一)什么是知识领会什么是知识领会 (理解)(理解)知识的领会是知识的领会是知识学习的第一个阶段知识学习的第一个阶段 。在这个。在这个阶段,阶段,新信息新信息进入短时记忆,与来自长时记忆系进入短时记忆,与来自长时记忆系统的统的原有知识原有知识建立一定的联系,并建立一定的联系,并纳入原有的认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知结构,从而,从而获得对新信息意义的理解获得对新信息意义的理解。而要理。而要理解新信息的意义,首先必须获得充分的感性经验,解新信息的意义,首先必须获得充分的感性经验,其次必须对所获得的感性经验进行充分的思维加其次必须对所获得的感性经验进行充分的思维加工,这是通过工,这是通过教材直观和教材概括教材直观和教材概括两个环节来实两个环节来实现的。现的。三、知识的领会知识的领会(二)(二)教材直观及其类型教材直观及其类型 (识记)识记)(三)提高教材直观的方法(理解,简答(三)提高教材直观的方法(理解,简答或论述)或论述)(四)教材概括及其类型(四)教材概括及其类型 (识记)识记)(五)提高知识概括效果的方法(理解,(五)提高知识概括效果的方法(理解,简答或论述)简答或论述)四、知识的巩固四、知识的巩固(一)知识巩固的类型(一)知识巩固的类型 知识巩固主要是通过识记和保持两个记忆知识巩固主要是通过识记和保持两个记忆环节来实现的。环节来实现的。1 1、形象记忆、情景记忆、语义记忆、情绪记、形象记忆、情景记忆、语义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忆和运动记忆2 2、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瞬时记忆瞬时记忆短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长时记忆保持时间仅为保持时间仅为0.25-0.25-2 2秒钟左右,秒钟左右,稍纵即稍纵即逝的记忆。逝的记忆。保留信息的时间保留信息的时间为为5 5秒秒-2-2分钟右;分钟右;容量有限容量有限 ,为,为7 7+2 2个组块个组块信息储存时间在信息储存时间在1 1分钟至终生的分钟至终生的记忆,容量无限记忆,容量无限 遗忘遗忘遗忘遗忘提取提取四、知识的巩固四、知识的巩固(二)遗忘规律及其原因(二)遗忘规律及其原因1 1 遗忘规律: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遗忘规律: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遗忘是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先遗忘是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多后少。2 2、遗忘原因、遗忘原因 记忆痕迹衰退说:记忆痕迹衰退说:遗忘是由记忆痕迹衰退引起的,消退遗忘是由记忆痕迹衰退引起的,消退随时间的推移自动发生随时间的推移自动发生。干扰说:干扰说:长时记忆中信息的相互干扰是导致遗忘的最重长时记忆中信息的相互干扰是导致遗忘的最重要原因要原因 同化同化说:说:奥苏伯尔认为,遗忘就其实质来说,是知识的奥苏伯尔认为,遗忘就其实质来说,是知识的组织与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组织与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压抑说:压抑说:遗忘是因为我们不想记而将一些记忆信息排除遗忘是因为我们不想记而将一些记忆信息排除在意识之外,因为它们太可怕、太痛苦或有损自我的形象在意识之外,因为它们太可怕、太痛苦或有损自我的形象 四、知识的巩固四、知识的巩固(三)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保持(三)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保持 1 1、深度加工材料、深度加工材料 2 2、有效运用记忆术、有效运用记忆术 3 3、进行组块化编码、进行组块化编码 4 4、适当过度学习、适当过度学习 5 5、合理进行复习、合理进行复习例题分析例题分析1 1、个人能用语言描述的知识属于、个人能用语言描述的知识属于 ()()A A感性知识感性知识B B理性知识理性知识C C陈述性知识陈述性知识D D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 2 2、由于反映程度的不同,知识可分为感性知识与(、由于反映程度的不同,知识可分为感性知识与()A A记忆知识记忆知识B B直观知识直观知识C C理性知识理性知识D D应用知识应用知识 3 3、学习由若干概念组成的句子的复合意义即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的学习、学习由若干概念组成的句子的复合意义即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的学习叫做叫做A A概念学习概念学习B B符号学习符号学习C C命题学习命题学习D D并列结合学习并列结合学习 4 4、学习、学习“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这种学习属于_A A词汇学习词汇学习B B符号学习符号学习C C概念学习概念学习D D辩题学习辩题学习 5.5.学生已有了学生已有了“四边形四边形”的知识,现在让学生学的知识,现在让学生学习习“梯形梯形”的相关知识这种学习属于(的相关知识这种学习属于()_ _A A上位学习上位学习B B下位学习下位学习C C概念学习概念学习D D并列学习并列学习 6 6、如果学生已有了、如果学生已有了“哺乳动物哺乳动物”的观念,然后再的观念,然后再学习学习“鲸鲸”这种动物。这种学习属于()这种动物。这种学习属于()A A概念学习概念学习B B上位学习上位学习C C下位学习下位学习D D并列结合学习并列结合学习 7 7、教材直观的方式有(、教材直观的方式有()A A 实物直观实物直观 B B 模像直观模像直观 C C 言语直观言语直观 D D 图像直观图像直观8 8、知识领会的途径主要是通过直观和(、知识领会的途径主要是通过直观和()A A概括概括B B比较比较C C分析分析D D综合综合 (9 9、名词解释:理性知识、短时记忆、知识领会、名词解释:理性知识、短时记忆、知识领会1010、提高教材直观的方法?、提高教材直观的方法?1111、提高知识概括效果的方法?、提高知识概括效果的方法?1212、辨析:遗忘规律是先慢后快,先少后多、辨析:遗忘规律是先慢后快,先少后多第第7 7章章 技能的形成技能的形成 技能概述技能概述l 技能及其特点技能及其特点l 操作技能及其特征操作技能及其特征l 心智技能及其特征心智技能及其特征l 技能的作用技能的作用 操作技能的形成操作技能的形成l 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l 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 心智技能的形成心智技能的形成l 原型定向及其教学要求原型定向及其教学要求l 原型操作及其教学要求原型操作及其教学要求l 原型内化及其教学要求原型内化及其教学要求l 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一、技能概述技能概述(一)技能及其特点(一)技能及其特点1 1 技能的概念: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技能的概念: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则的活动方式。2 2技能的特点:技能的特点:(1)(1)技能是通过学习或练习而形技能是通过学习或练习而形成的,不同于本能行为;成的,不同于本能行为;(2)(2)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是由一系列动作及其执行方式构成的,属于动作是由一系列动作及其执行方式构成的,属于动作经验,不同于认知经验的知识;经验,不同于认知经验的知识;(3)(3)技能中的各种技能中的各种动作要素及其执行顺序要体现活动本身的客观法动作要素及其执行顺序要体现活动本身的客观法则的要求,不是一般的习惯动作。则的要求,不是一般的习惯动作。(二)操作技能及其特征操作技能及其特征1 1、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指由一、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指由一系列实际动作,以完善、合理的方式组成的操作系列实际动作,以完善、合理的方式组成的操作活动方式。它具有客观性、外显性、展开性的特活动方式。它具有客观性、外显性、展开性的特点点。2 2、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它具有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它具有以下特点:对象具有观念性;执行具有内潜性;以下特点:对象具有观念性;执行具有内潜性;结构具有简缩性。结构具有简缩性。(三)技能的作用三)技能的作用 1 1、能够对活动进行调节与控制;、能够对活动进行调节与控制;2 2、是获得经验、解决问题、变革现实的、是获得经验、解决问题、变革现实的前提条件;前提条件;3 3、影响着学习者的个性品质。、影响着学习者的个性品质。二、操作技能的形成二、操作技能的形成(一)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一)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1 1、操作技能形成的阶段:可以分为操作定向、操、操作技能形成的阶段:可以分为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与操作熟练四个阶段。作模仿、操作整合与操作熟练四个阶段。2 2、操作定向:即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操作定向:即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像的过程。在操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像的过程。在操作定向阶段形成的映像应包括两方面:一是对操作定向阶段形成的映像应包括两方面:一是对操作活动的结构要素及其关系的认识;二是与操作作活动的结构要素及其关系的认识;二是与操作技能学习有关或无关的各种内外刺激的认识与区技能学习有关或无关的各种内外刺激的认识与区分分。3 3、操作模仿即实际再现出特定的动作方式或行为、操作模仿即实际再现出特定的动作方式或行为模式。模式。4 4、操作模仿阶段的动作特点:、操作模仿阶段的动作特点:(1)(1)动作品质:动作的稳定性、准确性、灵活性较动作品质:动作的稳定性、准确性、灵活性较差;差;(2)(2)动作结构:各个动作之间的协调性较差;动作结构:各个动作之间的协调性较差;(3)(3)动作控制:主要靠视觉控制,动觉控制水平较动作控制:主要靠视觉控制,动觉控制水平较低;低;(4)(4)动作效能:完成一个动作往往比标准速度要慢,动作效能:完成一个动作往往比标准速度要慢,个体经常感到疲劳紧张。个体经常感到疲劳紧张。5 5、操作整合及其动作特点、操作整合及其动作特点操作整合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操作整合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操作整合阶段的动作特点:操作整合阶段的动作特点:(1)(1)动作品质:动作可以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精确性和动作品质:动作可以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精确性和灵活性,但当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动作的这些特点都有灵活性,但当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动作的这些特点都有所降低;所降低;(2)(2)动作结构:动作的各成分趋于精确,多余动作也有所动作结构:动作的各成分趋于精确,多余动作也有所减少;减少;(3)(3)动作控制:视觉控制不起主导作用,逐渐让位于动觉动作控制:视觉控制不起主导作用,逐渐让位于动觉控制;控制;(4)(4)动作效能:疲劳感、紧张感降低。动作效能:疲劳感、紧张感降低。6 6、操作熟练及其动作特点、操作熟练及其动作特点操作熟练:指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操作熟练:指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操作熟练阶段的动作特点:操作熟练阶段的动作特点:(1)(1)动作品质:动作具有高度的灵活性、稳定性和准确性,动作品质:动作具有高度的灵活性、稳定性和准确性,在各种变化的条件下都能顺利完成动作;在各种变化的条件下都能顺利完成动作;(2)(2)动作结构:各个动作之间的干扰消失,衔接连贯、流动作结构:各个动作之间的干扰消失,衔接连贯、流畅,高度协调;畅,高度协调;(3)(3)动作控制:动觉控制增强;动作控制:动觉控制增强;(4)(4)动作效能:心理消耗和体力消耗降至最低。动作效能:心理消耗和体力消耗降至最低。(二)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二)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1 1、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1)(1)准确的示范与讲解;准确的示范与讲解;(2)(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必要而适当的练习;(3)(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充分而有效的反馈;(4)(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2 2、示范的作用: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正确的动作表、示范的作用: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正确的动作表象,进而在实际的动作活动中可以调节动作的执象,进而在实际的动作活动中可以调节动作的执行。行。3 3、练习:是操作技能形成的基本条件,通过应用、练习:是操作技能形成的基本条件,通过应用不同形式的练习可以使个体掌握某种技能。不同形式的练习可以使个体掌握某种技能。4 4、反馈的作用:主要是提供给学生进一步加工的、反馈的作用:主要是提供给学生进一步加工的信息,是动作技能学习最重要的外部条件之一。信息,是动作技能学习最重要的外部条件之一。反馈可来自两方面,内部反馈和外部反馈反馈可来自两方面,内部反馈和外部反馈 。三、心智技能的形成三、心智技能的形成我国冯忠良等人提出心智技能的三阶段论:原型我国冯忠良等人提出心智技能的三阶段论: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一)原型定向及其教学要求(一)原型定向及其教学要求1 1、原型定向:即了解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从而使主体、原型定向:即了解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从而使主体知道该做哪些动作和怎样去完成这些运作,明确活动的方知道该做哪些动作和怎样去完成这些运作,明确活动的方向。向。2 2、原型定向阶段的教学要求:、原型定向阶段的教学要求:(1)(1)让学生了解活动的结构,让学生了解活动的结构,使学生对活动有一个完整的映像;使学生对活动有一个完整的映像;(2)(2)让学生了解围绕各让学生了解围绕各个动作的结构而形成的各种规定的必要性;个动作的结构而形成的各种规定的必要性;(3)(3)采取有效采取有效措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措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三、心智技能的形成三、心智技能的形成(二)原型操作及其教学要求(二)原型操作及其教学要求 1 1、原型操作:是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原型操作:是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施。2 2、原型操作阶段的教学要求:、原型操作阶段的教学要求:(1)(1)让心智活动的所有动作让心智活动的所有动作以展开的方式呈现;以展开的方式呈现;(2)(2)注意变更活动的对象,采用变式注意变更活动的对象,采用变式加以概括;加以概括;(3)(3)注意活动的掌握程度,适时地向下一阶段注意活动的掌握程度,适时地向下一阶段转化;转化;(4)(4)动作的执行注意与言语相结合。动作的执行注意与言语相结合。(三)原型内化及其教学要求(三)原型内化及其教学要求1 1、原型内化:即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原型内化:即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潜的、简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形式的过程。缩的形式的过程。2 2、原型内化阶段的教学要求:、原型内化阶段的教学要求:(1)(1)动作的执行应从外部言动作的执行应从外部言语开始,再逐步转向内部言语;语开始,再逐步转向内部言语;(2)(2)开始时,操作活动应开始时,操作活动应在言语水平上完全展开,再依据活动的掌握程度简缩;在言语水平上完全展开,再依据活动的掌握程度简缩;(3)(3)要注意变换动作对象,对活动方式进行概括;要注意变换动作对象,对活动方式进行概括;(4)(4)要注要注意适时地实现转化。意适时地实现转化。(四)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四)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1 1、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 2、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和概括性、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和概括性3 3、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语言、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语言4 4、注意学生个别差异,针对学生存在的具、注意学生个别差异,针对学生存在的具体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体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一、学习策略概述学习策略概述(一)学习策略及其特征(一)学习策略及其特征 1 1、含义含义: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的复杂的方案.2 2、特征、特征:l是学习者为了完成学习目标而积极主动地使用的是学习者为了完成学习目标而积极主动地使用的 l是有效学习所需的是有效学习所需的 l是有关学习过程的是有关学习过程的 l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有规则和技能构成有规则和技能构成 第第8 8章章 学习策略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概述学习策略概述l 学习策略及其特征学习策略及其特征l 学习策略的结构学习策略的结构 典型的学习策略典型的学习策略l 认知策略的种类认知策略的种类l 复述策略的含义及方法复述策略的含义及方法l 精细加工策略的含义及使用精细加工策略的含义及使用l 组织策略的含义及使用组织策略的含义及使用l 元认知的概念及结构元认知的概念及结构l 元认知策略的种类元认知策略的种类l 资源管理策略的种类资源管理策略的种类 学习策略的训练学习策略的训练l 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l 学习策略训练的方法学习策略训练的方法(二)学习策略的结构(二)学习策略的结构 基本策略基本策略学习策略学习策略 认知策略认知策略 辅助策略辅助策略 元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 资源管理策略资源管理策略 二、典型的学习策略二、典型的学习策略(一)认知策略的种类(一)认知策略的种类 认知策略分为复述策略认知策略分为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二)复述策略的含义及方法(二)复述策略的含义及方法 1 1含义含义: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学习材料上的方法.2 2方法:方法:利用随意识记和有意识记利用随意识记和有意识记;排除相互干扰排除相互干扰;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多种感官参与多种感官参与;复习形式多样化复习形式多样化(三)精细加工策略的含义及使用三)精细加工策略的含义及使用1 1、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策略 。2 2、常用策略、常用策略:记忆术记忆术(位置记忆法、缩减和编歌决、谐音联想位置记忆法、缩减和编歌决、谐音联想法、关键词法、视觉想象、语义联想法、关键词法、视觉想象、语义联想););做笔记做笔记;提问提问;生成性学习生成性学习;利用背景知识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联系实际(四)组织策略的含义及使用(四)组织策略的含义及使用 1 1、定义定义:使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使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形成新的知识结构.2 2、常用策略、常用策略:列提纲列提纲;利用图形利用图形;利用表格(一览表、利用表格(一览表、双向表)双向表).(五)元认知的概念及结构(五)元认知的概念及结构 元认知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是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是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包括包括:对认知过对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观念、对认知行为的调节和控制程的知识和观念、对认知行为的调节和控制.元认知知识:知道做什么,是对个人作为学习者元认知知识:知道做什么,是对个人作为学习者的认识的认识;对任务的认识对任务的认识;对有关学习策略及其使用对有关学习策略及其使用方面的认识方面的认识.元认知控制:知道何时、如何做什么。元认知控制:知道何时、如何做什么。(六)元认知策略的种类(六)元认知策略的种类元认知计划策略、元认知监视策略、元认知调节元认知计划策略、元认知监视策略、元认知调节策略策略 (七)(七)资源管理策略的种类资源管理策略的种类1 1、学习时间管理学习时间管理 22、学习环境的设置、学习环境的设置 33、学习努力和心境管理、学习努力和心境管理 44、学习工具的利用、学习工具的利用 55、社会性人力资源的利用、社会性人力资源的利用 三、学习策略的训练三、学习策略的训练(一)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一)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l主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l内化性原则内化性原则l特定性原则特定性原则l生成性原则生成性原则l有效的监控有效的监控l个人自我效能感个人自我效能感 (二)学习策略训练的方法(二)学习策略训练的方法l 指导教学模式指导教学模式:(1)(1)先向学生解释所选定学习策略的具体步骤和先向学生解释所选定学习策略的具体步骤和条件,在具体应用中不断给以提示;条件,在具体应用中不断给以提示;(2)(2)让学生口头叙述和明确解释让学生口头叙述和明确解释所操作的每一个步骤;所操作的每一个步骤;(3)(3)在教学中依据每种策略来选择恰当的事例在教学中依据每种策略来选择恰当的事例以说明其应用的多种可能性。以说明其应用的多种可能性。l程序化训练模式程序化训练模式 l完形训练模式完形训练模式 l交互式教学模式交互式教学模式 l合作学习模式合作学习模式例题分析1 1、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采用在主题句下画线的方法帮助学习,这、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采用在主题句下画线的方法帮助学习,这种学习策略属于种学习策略属于()()。A A组织策略组织策略 B B精细加工策略精细加工策略 C C资源管理策略资源管理策略 D D复述策略复述策略 2 2、老师在教授课文时采用列提纲的形式来板书,这里,老师使用的、老师在教授课文时采用列提纲的形式来板书,这里,老师使用的学习策略是学习策略是()()。A A精细加工策略精细加工策略 B B组织策略组织策略 C C元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 D D阅读理解策略阅读理解策略 3 3、下列属于元认知策略的是、下列属于元认知策略的是 ()。)。A A 复述策略复述策略 B B 元认知计划策略元认知计划策略 C C 元认知监视策略元认知监视策略 D D 元认知调元认知调节策略节策略4 4、任何学习策略的使用都依赖于学生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充分发挥,、任何学习策略的使用都依赖于学生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充分发挥,这属于学习策略训练的这属于学习策略训练的 ()()A A 主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 B B 内化性原则内化性原则 C C 特定性原则特定性原则 D D 生成性原则生成性原则 E E 有效监控有效监控5 5 名词解释:学习策略、复述策略、精细名词解释:学习策略、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元认知加工策略、组织策略、元认知6 6、试述如何用指导教学模式法来训练学生、试述如何用指导教学模式法来训练学生的学习策略。的学习策略。P 95-96 P 95-96 习题习题第第9 9章章 问题解决及其教学问题解决及其教学 问题解决概述问题解决概述l 问题及其种类问题及其种类l 问题解决的含义及特征问题解决的含义及特征l 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 问题解决的心理过程问题解决的心理过程l 问题解决的心理步骤问题解决的心理步骤l 问题解决的策略问题解决的策略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l结合实例分析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结合实例分析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l定势与功能固着定势与功能固着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l 教学实际中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教学实际中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一、问题解决概述问题解决概述(一)问题及其种类(一)问题及其种类 1 1、问题问题:是是给定信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和要达到的目标目标之间之间有某些有某些障碍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2 2、种类:(选择)种类:(选择)根据问题内容可分为:抽象问题和具体问根据问题内容可分为:抽象问题和具体问题题 根据问题性质可分为:归纳结构问题、转根据问题性质可分为:归纳结构问题、转化问题和排列问题。化问题和排列问题。(二)问题解决的含义及特征(二)问题解决的含义及特征l 问题解决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l 问题解决具有目的的指向性、操作的序列问题解决具有目的的指向性、操作的序列性和认知的操作性等特征。性和认知的操作性等特征。(三)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了解)(三)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了解)杜威提出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杜威提出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明确要解决的问题使什么明确要解决的问题使什么理解问题理解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的假设提出问题解决的假设提出假设提出假设推断假设的内在含义推断假设的内在含义检验假设检验假设检验假设检验假设二、问题解决的心理过程二、问题解决的心理过程(一)问题解决的心理过程(了解)(一)问题解决的心理过程(了解)(二)问题解决的策略(二)问题解决的策略 1 1、算法策略就是在问题空间中随机搜索所有可能的解、算法策略就是在问题空间中随机搜索所有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直至选择一种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决问题的方法,直至选择一种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例开密码箱)(例开密码箱)2 2、启发式策略:启发式策略:是人根据某些原理凭借一定的经验,是人根据某些原理凭借一定的经验,利用有关信息在问题空间内进行较少的搜索,以达到利用有关信息在问题空间内进行较少的搜索,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常用方法:常用方法:手段手段目的分析目的分析 逆向搜索逆向搜索 爬山法爬山法三、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三、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三、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三、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定势定势:指由先前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指由先前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对同类后继活动的影响,它使人们按状态对同类后继活动的影响,它使人们按照一种固定的倾向去反映现实。定势对解照一种固定的倾向去反映现实。定势对解决问题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决问题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功能固着功能固着: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只看到某种: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只看到某种事物通常的功能,而看不到事物所具有的事物通常的功能,而看不到事物所具有的其他方面功能的现象。其他方面功能的现象。四、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四、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一(一)教学实际中如何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教学实际中如何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力?l培养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l问题的难度要适当问题的难度要适当l帮助学生正确表征问题帮助学生正确表征问题l帮助学生养成分析问题的习惯帮助学生养成分析问题的习惯l辅导学生善于从记忆中提取信息辅导学生善于从记忆中提取信息l训练学生陈述自己的假设及其步骤训练学生陈述自己的假设及其步骤第章创造力及其培养第章创造力及其培养创造力概述创造力概述l创造的含义创造的含义l创造力及其基本特征创造力及其基本特征l创造过程创造过程l创造力研究的历史进程创造力研究的历史进程影响创造力发展的因素影响创造力发展的因素创造力的测量创造力的测量创造力的培养创造力的培养一一、创造力概述创造力概述(一)(一)创造的含义创造的含义创造是重新构建或产生新事物的一种活动。创造是重新构建或产生新事物的一种活动。(二)创造力及其特征(二)创造力及其特征创造力是个体成功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须的创造力是个体成功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须的心理品质,是创造型人才的重要特征。心理品质,是创造型人才的重要特征。创造力的判断标准:产品是否新颖创造力的判断标准:产品是否新颖、产品是否新产品是否新颖颖、产品是否具有社会或个人价值。产品是否具有社会或个人价值。吉尔福特提出创造力的基本特征:变通性吉尔福特提出创造力的基本特征:变通性、独创独创性和流畅性。性和流畅性。(三)创造过程(三)创造过程华莱士提出的创造过程华莱士提出的创造过程“四阶段论四阶段论”:准备阶段准备阶段酝酿阶段酝酿阶段明朗阶段明朗阶段验证阶段验证阶段(四)创造力研究的历史进程(四)创造力研究的历史进程二、影响创造力发展的因素二、影响创造力发展的因素三、创造力的测量三、创造力的测量(一)创造力的测量方法(一)创造力的测量方法 传统方法:提名法、作文法、专家评定法。传统方法:提名法、作文法、专家评定法。现代方法:测验法、实验法、作品分析法现代方法:测验法、实验法、作品分析法(二)创造力测量的工具(二)创造力测量的工具1 1、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测验:根据吉尔福特的三维智力结构、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测验:根据吉尔福特的三维智力结构理论编制,分言语和图形两部分、主要测量思维的流畅性、理论编制,分言语和图形两部分、主要测量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灵活性和独特性,2 2、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测验:目前影响最大、使用最广泛的、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测验:目前影响最大、使用最广泛的创造力测验,由言语创造性思维测验、图画创造性思维测创造力测验,由言语创造性思维测验、图画创造性思维测验和声音和象声词的创造性思维测验构成。验和声音和象声词的创造性思维测验构成。四、创造力的培养四、创造力的培养 P112-113P112-113 例题分析例题分析第第1111章章 品德及其形成品德及其形成 品德概述品德概述l 品德的实质品德的实质l 品德的心理结构品德的心理结构 品德的发展品德的发展l 皮亚杰的道德发展观皮亚杰的道德发展观l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l 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l 影响品德形成的因素影响品德形成的因素 (了解)(了解)品德态度的形成与改变品德态度的形成与改变l 品德态度的实质品德态度的实质l 品德态度的功能品德态度的功能l 品德态度的形成过程品德态度的形成过程 过错行为和不良品德的转化与矫正过错行为和不良品德的转化与矫正l 过错行为和品德不良的转化过程过错行为和品德不良的转化过程 l 矫正过错行为和不良品德的心理学依据矫正过错行为和不良品德的心理学依据l 矫正过错行为的策略和劝导、批评应注意的问题矫正过错行为的策略和劝导、批评应注意的问题 一、品德概述一、品德概述(一)(一)品德品德的实质的实质 道德品质的简称,是指道德的个体化,即指人依据一定道德品质的简称,是指道德的个体化,即指人依据一定的的社会道德和行为规范社会道德和行为规范,在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在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结构的、具有一定结构的的心理特征或倾向心理特征或倾向。(二)品德的心理结构(二)品德的心理结构道德认识道德认识:是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是个体品:是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个体品德形成的基础。德的核心部分,是个体品德形成的基础。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伴随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是伴随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是指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和道德情感激:是指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和道德情感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励下所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二、品德的发展二、品德的发展(一)皮亚杰的道德发展观(一)皮亚杰的道德发展观 皮亚杰将儿童道德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皮亚杰将儿童道德发展分为四个阶段:(1 1)自我中心阶段自我中心阶段(2-5(2-5岁岁)这一阶段的儿童开始接受外界的准则,但不这一阶段的儿童开始接受外界的准则,但不顾准则的规定,按照自己的想象在执行规则。他顾准则的规定,按照自己的想象在执行规则。他们还不能把自己和他人及外界的环境区别开来。们还不能把自己和他人及外界的环境区别开来。(2 2)权威阶段)权威阶段(6-8(6-8岁岁)又称又称他律阶段他律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对外在权威表现出绝对。这一阶段的儿童对外在权威表现出绝对尊敬和顺从的愿望。他们认为服从、听话就是好孩子,否尊敬和顺从的愿望。他们认为服从、听话就是好孩子,否则就是错的,是坏孩子。另外一个表现是对规则本身的尊则就是错的,是坏孩子。另外一个表现是对规则本身的尊敬和顺从,即把成人规定的准则,看成是固定不变的。敬和顺从,即把成人规定的准则,看成是固定不变的。(3 3)可逆性阶段)可逆性阶段(8-10(8-10岁岁)又称又称自律阶段自律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已不把规则看成是不可。这一阶段的儿童已不把规则看成是不可改变的而把它看作是同伴间的共同约定,是可以改变的。改变的而把它看作是同伴间的共同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