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台区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情况总结.doc
汉台区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情况总结 根据陕牧发200838号关于开展畜禽良种繁育体系调研的通知和市农业局的安排,我局组织人员全面深入的开展了“畜禽良种繁育体系”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总结如下:一、良种繁育体系现状和成效汉台区位于汉中市中心,南临汉江,北依秦岭,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总面积556平方公里,耕地25.3万亩,人口53.07万,其中农业人口28.36万,养殖业主要以生猪和家禽为主。自1998年以来,我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在省、市、区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相关政策的扶持下,大力推广畜禽良种,累计引进二元良种母猪1万,提高母猪良种化比例,配套引进长白猪、大约克、杜洛克等优良种公猪861头,开展良种生猪繁育和三元杂交猪生产。同时认真组织实施良种繁育建设项目和人工授精网络站建设,建成金园牧业、顺合猪场、赛优猪场,龙兴猪场、全安猪场等良种猪扩繁场5个,宝森猪场、明达猪场、利民猪场、清源猪场等二元母猪饲养场11个和300头的二元母猪繁育村2个,建成生猪人工授精网络站10个。目前,存栏优良种公猪达到504头,适繁母猪1.27万头。规模户出栏生猪三元杂交率100%,散养户达到80%。1994年引进西门达尔种公牛1头,并制成牛颗粒、细管精液改良本地牛,引进布尔山羊、南江黄羊改良本地山羊,累计改良牛、羊10000头(只)左右。十年来,累计推广罗曼、伊莉莎等良种鸡1千万只左右,建成肖宅和桂花2个良种蛋鸡规模养殖村,全部实现良种化生产。2008年上半年,全区实现存栏生猪12.70万头,出栏15.88万头,总饲养量达到28.58万头;家禽饲养量达到245.48万只,出栏家禽133.25万只;牛存栏1.41万头(其中奶牛0.16万头),出栏0.23万头;羊存栏0.55万只,出栏0.26万只。出栏三元杂交猪商品猪14.61万头、饲养良种家禽186万只,良种率分别为92%和76%。二、主要措施: 1、政策扶持措施到位,加快了良种猪普及率。近年来,我区把畜牧业列为农业两大主导产业之一,区政府制订了关于加快生猪产业化发展的决定,从资金、技术、政策上不断加大扶持力度,规定允许企业及农户修建圈舍用地视为农业用地,只申报备案,不收取任何费用;农行、信用社优先为养殖场(户)发放贷款;允许依法有偿地向发展生猪产业的农户转让土地使用权。 2007年国家又出台了能繁母猪补贴与保险补贴优惠政策,畜牧兽医部门给大户建立了台帐,上门进行技术指导,年底由政府牵头组织畜牧部门下到乡镇各养殖大户实地考核验收,并如数兑现了奖励,让养殖大户从政策和经济上得到了实惠,调动了广大农民养猪的积极性。2006年以来,全区发放生猪养殖贷款450万元,兑现奖励37万元,能繁母猪补贴63.5万元,能繁母猪保险补贴9万元。2、大力推广良种生猪,加强良种改良。建立健全以“杜洛克-长白-大约克”外三元为主、以“约克-长白-汉白母猪”内三元为辅的杂交猪繁育推广体系。我区把引进、推广优良品种作为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一项主要措施,积极引进二元母猪向农户投放,繁育三元杂交仔猪向养殖户提供,进一步提高了良种化程度。2007年建成300头的二元母猪繁育专业村(新铺)1个,政府补贴资金15万元,群众自筹资金15万元。2007年在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的大力支持下建成了新铺村生猪人工授精站,今年我们自筹资金又建成北关生猪人工授精站,引进良种公猪5头,使二元母猪良种繁育生产充分发挥了良种示范效应。2007年通过建立良种繁育体系,实施良种猪引进扩繁项目,建成金园牧业、顺合猪场、赛优猪场,龙兴猪场、全安猪场等良种猪扩繁场5个,宝森猪场、明达猪场、利民猪场、清源猪场等二元母猪饲养场11个,引进良种纯种母猪106头,引进二元母猪3215头,全区良种母猪存栏达1.27万头,为全区的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3、成立生猪产业协会,促进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去年以来,我区先后成立了新铺村生猪养殖协会和汉台区顺合生猪养殖产销协会,共有会员114人,协会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深入村组农户抓大户树典型,制定实施方案,统一规范制定了生猪养殖户防疫程序,养殖技术规程,加强技术培训和先进畜牧技术的推广,落实专人常年技术指导,从良种繁育技术、疫病防治、生猪销售等方面的服务,并开展市场预测分析,为养殖场、户提供信息。还多次聘请专家举办技术讲座会,对合作社成员及广大养殖户进行技术培训,解决生产实践中存在的技术难题,调动了养殖户的积极性,使良种猪存栏量逐年增加。截止目前,协会会员共饲养良种二元母猪1756头,组织外销生猪1万头余头,有力的促进良种猪的推广。三、存在问题。1、生猪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现有种猪的品种退化、性能下降、质量不优,标准化程度低,不适应市场对瘦肉型生猪品质的需求。广大养殖户在选留母猪时良莠不分,导致种猪性能下降、质量差,达不到种质要求。2、结构比例不合理,规模化程度低。我区能繁母猪不足,商品仔猪无法满足需求,全区每年需外购仔猪近3万头,既浪费资金,又可能带来动物疫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严重的安全隐患。3、人工授精站设备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改进,技术力量有待加强。全区现共有人工授精站(点)10个,除近年来建设的个别站比较规范外,其余均是设备陈旧、因陋就简,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品种改良的要求。4、科技意识不强,饲养管理水平低 。全区养猪大户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差,主动接受新品种,新技术的少,在生产发展中,缺乏科学的养殖技术和疫病防治知识,饲养管理水平普遍偏低。5、资金不足。一是政府财政性资金投入不足。二是项目投入不足。三是科研经费严重不足。四是技术推广服务及管理经费严重缺乏。五是社会投入的积极性仍然不高,缺乏对良种选育的激励机制,人们没有积极性来从事良种的繁殖、选育和推广。 四、 建议。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养猪业在今后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是我区农业特别是畜牧业中的一个重要产业。我区养猪业有着很强的资源、区位和市场优势,建议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切实转变观念,清醒地认识到建立健全生猪良种繁育体系的重要性、紧迫性,加强领导,注重宏观调控,制定扶持措施,有计划建设标准化的良种繁育体系,使生猪产业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2、突出抓好生猪品种改良。建设生猪良种繁育生产体系,加快生猪品改步伐,提高生猪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是生猪产业化建设的核心。建立层次分明的“祖代场扩繁场商品场”的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彻底改变目前大量依赖外地调种的局面,不断提高全区生猪品种质量。3、增加资金投入。良种繁育体系建设资金要纳入各级财政预算, 财政应安排扶持生猪品种改良等专项经费,建议加大对标准化生猪人工授精站建设的财政扶持力度。积极争取国家投入,广辟投融资渠道,增加对养猪业的投入。4、提高养殖户组织化和规模化水平。加大对养猪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财政补贴规模。引导和鼓励龙头企业与养殖场户签订订单生产合同,减少养殖风险。支持规模化养殖户(场)进行标准化生产,扩大标准化财政补贴的规模和范围,合理引导小规模养殖户发展规模化养殖。 5、加强基层服务体系建设。尽快解决好乡镇畜牧兽医人员的身份和工资待遇问题,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稳定畜牧兽医服务队伍。加强畜牧兽医队伍自身建设,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项目,逐年改善服务设施设备,以适应新形势下畜牧工作和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推动生猪产业再上新台阶。 二八年八月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