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二氧化碳回收应急处置预案.doc

    • 资源ID:66773921       资源大小:39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二氧化碳回收应急处置预案.doc

    重庆啤酒股份公司二氧化碳回收应急处置预案(试行)一、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1、事故类型:1.1、氨泄漏事故;1.2、二氧化碳泄漏事故;1.3、容器、管道破(爆)裂泄漏事故;1.4、由于操作人员操作不当、工作失职等原因造成氨压机爆缸、管道爆裂严重泄氨事故。2、危害程度分析:2.1、氨气是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极易溶于水,易液化,低浓度吸入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性坏死,引起化学性肺炎及灼伤。 轻度者表现为皮肤、粘膜的刺激反应,现出鼻炎、喉炎、气管炎;可能有角膜及皮肤灼伤。重者出现喉头水肿、声门狭窄呼吸道粘膜细胞脱落、气道阻塞而窒息,可引起中毒性肺水肿和肝损伤。如溅入眼内,可致晶体浑浊,角膜穿孔,甚至失明。当空气中的氨浓度达到爆炸极限,会引起爆炸。2.2、在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二氧化碳无毒,但不能供呼吸,是一种窒息性气体。如果过量吸入空气中二氧化碳将会引起窒息。会造成人疲劳,晕厥,呼吸短促和昏迷,严重者将导致死亡。皮肤与液态二氧化碳接触将会导致冷灼伤。2.3、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内部压力、锈蚀、 密封件损坏等原因,有可能引起阀门填料、连接密封面泄漏,容器、管道泄漏、破裂等事故,氨气泄漏接触到皮肤会引起冻伤,同时氨有毒,呼吸过多会中毒,当空气中的氨浓度达到爆炸极限,会引起爆炸。二、应急处置基本原则:1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员工及群众生命安全、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作为首要任务,并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2 、加强监测,重在预防。切实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事故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做好二氧化碳回收安全监察工作。3 、依靠科学,依靠专业。充分发挥特种设备专家和专业救援队伍的骨干作用,实行科学决策,采用先进的救援装备和技术,增强应急救援能力。三、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组成人员和职责划分:三、组织机构及职责(一)、应急救援组织体系 在公司应急救援组织体系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二氧化碳回收事故专项救援组织体系。(二)指挥机构及职责:为加强处置二氧化碳回收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统一指挥、协调,公司成立二氧化碳回收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总 指 挥:总经理副总指挥: 分管消防安全副总经理和分管设备的副总经理成 员:生产综合处处长(调度室主任)、设备处处长、酿造车间主任、保卫处处长、后勤综合处处长、物资管理处处长、工会主席、经理办主任、企业管理中心处长、财务处处长、安全管理人员、主管设备工程师。1、指挥部的职责: 1.1、制定完善二氧化碳回收事故应急预案;1.2、组织有关方面力量参与应急处置工作;1.3、重大事故发生后,分析判断事故、决定启动应急救援预案;1.4、召集指挥部成员到达指挥现场,协调物资、设备、消防、救护、医疗、通信、后勤等专业小组;1.5、批准现场抢险救灾方案;1.6、负责事故上报工作;1.7、负责组织开展二氧化碳回收事故应急预案演习和应急宣传教育工作,监督检查各相关单位的应急预案的演习。2、各小组工作任务和职责:2.1、环境监测组:由环保部门、酿造车间、生产综合处(总调度室)等单位应急人员组成,环保部门负责人,负责迅速确定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污染程度和环境危害,提出控制措施,降低空气污染的相关技术,确定事故中心区域;测定风向,指定疏散路线和疏散人群的安全区域(上风口处);事故控制后,消除泄漏造成的污染;配合调查发生事故的原因。2.2、安全疏散和治安警戒组:由保卫处、酿造车间、生产综合处(总调度室)等单位应急人员组成,保卫处处长任组长。根据指挥部的指令,对事故可能波及到的区域人员进行安全疏散;对事故中心区域内的贵重物品进行转移;对可能威胁公司以外区域群众安全时,应立即联系有关部门,引导群众撤离至安全区域。接到指挥部指令后,根据事故现场情况,携带防护器材、警戒器材迅速到达指定现场;划定警戒区域,设置警戒带、围栏等明显标志,部署警戒人员,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保护事故现场原始状态;配合公安交警部门进行事故区域交通管制,部署安排运输急救物资及抢救伤员道路疏通,禁止无关车辆进入事故现场,保证救援道路畅通;维护撤离区和疏散区场所的社会治安工作,保护主要目标和财产安全。2.3、抢险救灾组:酿造车间、保卫处、生产综合处(总调度室)等单位应急人员组成,酿造车间主任任组长。接到指挥部指令后,排险人员根据事故泄漏、火灾情况,配备专用防护器材和专用工具迅速到达指定现场;针对不同类别的事故采取堵漏、灭火、隔离、稀释、中和、覆盖、卸压等措施。及时控制危险源,进行现场抢险作业,有效控制事故扩散,防止连锁事故发生;积极搜寻被困人员和伤亡人员,疏导现场人员撤离事故现场;在警戒区域内停电、停火、停气,消除火种;配合酿造车间查清现场被困、失踪、伤亡人员数量。2.4、医疗救护组:后勤综合处、酿造车间和就近医疗机构有关人员组成,后勤综合处处长任组长,负责现场医疗救护,组织救护车和医护人员现场设立临时救护点,做好接受救治伤员的准备工作。2.5、物资供应组:物资管理处、酿造车间、保卫处、生产综合处(总调度室)等单位应急人员组成,物资管理处处长任组长,接到指令后,迅速召集相关人员现场待命,做好现场急救物资供应的保障工作。2.6、后勤保障组:经理办、企业管理中心、财务处、生产综合处(总调度室)等单位应急人员组成,经理办主任任组长,负责组织和调配参险车辆,确保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的用车。保持通信畅通,确保应急指挥人员、现场抢险人员的通讯联络。保障应急资金及时到位,垫付、支付抢救费用。2.7、善后处理组:工会、酿造车间、生产综合处(总调度室)等单位应急人员组成,工会主席任组长。做好伤亡人员的善后安抚处理工作。四、预防与预警1、危险源预防措施:1.1、对危险源区域采取安装气体泄露报警系统和电视摄像监控系统相结合;安全专职人员每日巡查和值班人员随时检查相结合的监控预防体系。1.2、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1.3、加强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力度,增强员工安全生产的法制观念和安全意识。1.4、深入开展安全检查,认真做好安全隐患治理整顿。1.5、严格执行各项安全操作规程,加大纠正违章力度。1.6、危险源区域加强通风、完善避雷设施。1.7、保证现场配置的消防设备、设施、器材及救援设施完好有效。1.8、生产区域禁止吸烟,运用明火作业时必须办理动火证手续,并有相应的防火措施及配置相应的消防器材和有专人看护。 2、预警行动:生产综合处(大竹林总调度室)接受公司安全生产事故信息和指令。突发安全生产事故出现征兆或发生时,现场人员或知情人员应当立即向生产综合处或大竹林总调度室报告。报警电话:生产综合处大竹林总调度室五、信息报告程序:发生二氧化碳回收重特大事故后,现场人员要立即向车间报告,并以最快的速度向公司总调度室、保卫处汇报。报告内容:1、事故发生类型、发生地点、时间等;2、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情况、伤害程度、涉及范围等;3、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4、事故发生后已采取的措施及当前事故抢险情况等。总调度室立即向公司应急救援总指挥汇报。附:信息报告程序图:二氧化碳回收现场人员酿造车间生产综合处(总调度室)保卫处应急救援总指挥信息报告联络电话:大竹林:保卫处、总调室值班电话:;马王乡:保卫处、总调室值班电话:;消防专用报警电话:119急救电话:120六、应急处置1、响应分级:1.1、根据二氧化碳回收事故严重程度、涉及范围等划分为:特别重大事故(级)、重大事故(级)、较大事故(级)和一般事故(I级)四种。1.2、I级事故发现人响应:发生紧急情况后,发现者应立即向车间报告,同时组织现场人员进行,控制事态发展。1.3、级事故车间响应:车间接警后,应立即组织所属各有关人员到各自相应岗位,按分工进行响应。1.4、级公司响应:当接到事故现场的报警后,应根据事故情况,依据公司应急预案规定进行响应。1.5、级本市响应:事态不能控制时,公司应急处置指挥部应及时向公安消防部门和上级机关报告获得救援。2、响应程序2.1、应急指挥发生二氧化碳泄漏、氨泄漏事故达到级响应的规定时,公司应急救援总指挥部立即下令启动二氧化碳回收应急预案。按照总指挥的指令,通知副总指挥、应急成员单位负责人迅速到达指定位置,根据各自职责和总指挥指示进行救援。2.2、应急行动指挥部成员到达救援指定地点后,按照指挥部命令,各成员单位立即召集相关人员,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按照各自职责进行抢救,完成相应的工作。2.3、应急扩大在救援过程中,若发生的事故很大,公司现有的保障能力不足,不能完成救援任务时,由指挥部决定向当地政府或上级主管机关汇报,请求支援。2.4、应急结束应急状态的解除,按照“谁启动谁结束”的原则,当事故威胁彻底消除,伤亡人员得到妥善处置后,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宣布应急救援结束。3、处置措施:现场指挥部根据救援工作实际,确定作战意图、制订具体实施方案、展开救援工作。其基本处置措施:3.1、进行泄漏现场侦察,确定泄漏物质和有无人员被困。3.2、开辟救生通道,积极疏散、抢救被困人员。3.3、划定警戒区域,实行交通管制。疏散周围群众,封锁事故地段、场所,维持好事故现场秩序,设定警戒线。当发生二氧化碳、氨气(液氨)大面积泄漏、爆炸事故时,根据危害范围分为三个区域:3.3.1、事故中心区域:距离事故现场0100m 的区域,此区域压力容器泄漏毒物浓度指标较高,有扩散,并可能伴有爆炸、火灾发生,建筑物设施及设备损坏,急性中毒等。3.3.2、事故波及区域:距离事故现场100500m 的区域,该区域泄漏毒物浓度相对较高,作用时间较长,有可能对人员或物品造成伤害和损坏。3.3.3、受影响区域:指事故波及区域外可能受影响的区域,该区域可能有小剂量的有毒物质存在,给人员或设施造成一定危害。3.4、迅速控制危险源,对现场进行不间断监测,并按既定救援方案。3.5、确定水源位置,搞好现场供水。3.6、保护现场,进行事故原因调查及损失核定。七、应急物资保障准备吊车、叉车、铲车、灭火器、切割机、铁锹、千斤顶、钢丝绳、麻绳、垫木、对讲机、绝缘钳、各种型号的阀门、盲板、钳工工具、手提喇叭、应急照明灯、防护服、防火服、空气呼吸器、水管、水泵、手套、口罩、袖标、防毒面具、警戒带等。八、应急处置方案:(一):氨泄漏处置方案控制类型(位置)应急控制措施氨泄漏控制措施高压管道和高压容器破裂立即停止压缩机的运转;穿戴好防毒面具、氧气呼吸器等防护用具;迅速关闭泄漏处两端的所有阀门;使用自来水对准泄漏处冲淋。如是管道破裂,可根据具体位置采取放空或连接排氨阀将制冷剂排入空气中(必须用自来水或消防水稀释)或水池中。如是容器破裂,还可在漏点处覆盖上淋透水的纺织物并扎紧,然后利用放油阀将容器内的液氨排入下水道;待氨漏尽再组织维修工抢修,等压力试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停电时,高压容器和管道破裂穿戴好防毒面具、氧气呼吸器等防护用具;迅速关闭泄漏处两端的所有阀门;使用消防栓对准泄漏处冲淋。如是管道破裂,可根据具体位置采取放空或连接排氨阀将制冷剂排入空气中(必须用自来水或消防水稀释)或水池中。如是容器破裂,还可在漏点处覆盖上淋透水的纺织物并扎紧,然后利用放油阀将容器内的液氨排入下水道;待氨漏尽来电后再组织维修工抢修,等压力试验合格方可投入使用。低压管道漏氨穿戴好防毒面具、氧气呼吸器等防护用具;看清漏点,关断两端的阀门;打开排风扇,将室内氨气尽快排出;待氨漏尽后通知维修工进行抢修。阀门填料漏氨穿戴好防毒面具、氧气呼吸器等防护用具;使用扳手等工具压紧填料锁紧螺母;打开排风扇,将室内氨气尽快排出。灭火马上使用干粉灭火器进行灭火,或视火情用湿扫把、湿衣物等扑打灭火,切勿用水冲,同时通知总调室、保卫处、车间;如火情已无法控制应拨打119火警电话。电器火灾切断电源不必惊慌,判明发生火灾的送入电源,切断电源。灭火用相应的灭火剂灭火,灭火的同时报告总调室、保卫处、车间等相关领导,如火情已无法控制应拨打119火警电话。受伤应急处置措施初步处置判断伤情,送医务室,让医生作详细诊断,若伤势较轻,就在医务室就诊。医疗救护若伤势较重,立即送就近医院就诊,同时报告总调室、保卫处、车间等相关领导。(二)二氧化碳泄漏处置方案1、一般性泄漏的处置二氧化碳进储罐阀门前发生泄漏,无论发生在设备、管道或阀门,首先停止设备运行,在二氧化碳泄漏轻微时,在穿戴好防护用品后进入现场,关闭与之相连的储罐的进阀。然后通知部门(车间)进行处置。2、泄漏较严重的处置2.1当班人员迅速按下急停按钮,系统停止运行,人迅速离开至安全地带,并隔离好现场。2.2 第一发现人第一时间报公司保卫处和生产综合处:然后由生产综合处按程序报公司相关部门和领导,随即启动应急预案。2.3处置人员穿戴好氧气呼吸机及其防护用品,然后进入事故现场,至少二人同时进入现场。 2.4切断电源,查找泄漏点,关闭相关阀门,待排放完后才进行处置。打开排风扇和门窗,排除室内二氧化碳。3、二氧化碳储罐进出管道至阀门之前的管道发生泄漏的处置。3.1 第一发现人第一时间报公司保卫、生产综合处和本部门(车间):然后由生产综合处按程序报公司相关部门和领导。3.2 发生轻微泄漏,停止回收二氧化碳,待储罐中二氧化碳用完后进行处置。3.3 发生较严重的泄漏,处置人员穿戴好氧气呼吸机及其防护用品,然后进入事故现场,查找漏点,要求至少二人同时进入现场。3.4 停止回收二氧化碳,打开排空阀缓慢排除储罐的二氧化碳至室外。排完二氧化碳后才能进行相关处置。 3.5 将二氧化碳泄漏区进行隔离并做好标识。

    注意事项

    本文(二氧化碳回收应急处置预案.doc)为本站会员(飞****2)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