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环境风险分析.doc

    • 资源ID:66781474       资源大小:360KB        全文页数:3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环境风险分析.doc

    16环境风险分析16.1环境风险评价等级和范围16.1.1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和重点遵照国家环保局(90)环管字057号关于对重大环境污染事故隐患进行风险评价的通知以及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05)152号)的精神,以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为准则,本评价通过对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已经建设和拟建的生产设施进行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对环境影响后果计算等方法进行环境风险评价,了解其环境风险的可接受程度,提出减少风险的事故应急措施及社会应急预案,为工程设计和环境管理提供资料和依据,以期达到降低危险,减少公害的目的。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是分析和预测建设项目存在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建设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所造成的人身安全与环境影响和损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以使建设项目事故率、损失和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水平。环境风险评价应把事故引起厂(场)界外人群的伤害、环境质量的恶化及对生态系统影响的预测和防护作为评价工作重点。环境风险评价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利用安全评价数据开展环境风险评价。环境风险评价与安全评价的主要区别是:环境风险评价关注点是事故对厂(场)界外环境的影响。本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包括以下内容:(1)风险识别(2)源项分析(3)后果计算(4)风险计算和评价(5)风险管理16.1.2重大风险源识别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中的有关规定,对日钢进行重大风险源识别。重大风险源的定义为: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对列入风险物质的化学品采用生产场所和贮存区的临界量进行判别,大于临界量的为重大风险源。表16.1-1 风险物质名称和临界量(摘自(GB18218-2000)风险物质分类类别物质名称临界量(t)生产场所贮存区易燃物质爆炸下限10%气体一氧化碳和氢气混合物110日钢副产煤气为一氧化碳和氢气混合物,在厂区煤气罐贮存,根据煤气中CO的含量计算,大于临界量,高炉煤气和转炉煤气罐都属于重大风险源。16.1.3评价等级根据项目生产中涉及到的物质的毒性、易燃易爆物质的临界量,按导则要求确定评价等级。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 169-2004)和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中的有关规定,依照导则附录A.1,确定风险评价等级。(1)对照导则表3(易燃物质)和表4(爆炸物质),日钢生产过程回收的煤气对人体有害,而且属于易燃物质,属于重大风险源;(2)日钢位于日照日照市岚山区的临港工业区,厂区周围是农田和滩涂,距居民住宅的最小距离800m(韩家庄),不属于环境敏感地区;(3)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适用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名录中的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与炼制、信息化学品制造、化学纤维制造、有色金属冶炼加工、采掘业、建材等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通过上述分析,根据表16.1-2判别,本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定等级确定为一级。一级风险评价要求对事故影响进行定量预测,说明影响范围和程度,提出防范、减缓和应急措施。表16.1-2 本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划分项目剧毒危险性物质一般危险性物质可燃、易燃危险性物质爆炸危险性物质重大危险源一二一一非重大危险源二二二二环境敏感地区一一一一本项目无CO、SO2CO无16.2环境风险因素识别本项目的环境风险识别:一是从项目所涉及的原料、辅料和产品入手,了解这些化学物质的潜在危险性,包括闪点、熔点、沸点、自燃点、爆炸极限、危险分类和毒性分类等;二是从生产工艺过程和设计方案入手,了解项目的装置组成和相应的配套、辅助设施,了解各装置的重要生产设备及其工艺参数、物料数量,分析各装置的重点部位、薄弱环节和事故排放的潜在因素。16.2.1物质风险性状识别本项目涉及到的主要原材料及中间产品中属于风险物质的主要是高炉煤气和转炉煤气中的CO,具有一定的火灾、爆炸危险性或毒害等特性,其主要性质、危险性及环境标准见表16.2-1。SO2不具有燃烧、爆炸性,不属于燃烧爆炸性的危险物,但对人体健康有伤害。表16.2-1(1) 本项目主要有毒有害产品或原料危险性和毒性一览表标识名称: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化学结构:CO分子量:28.01理化性状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气体 熔点():-199.1 沸点():-191.4 相对密度(水=1):0.79 相对密度(空气=1):0.97 饱和蒸气压(kPa):无资料临界温度():-140.2 临界压力(MPa):3.50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乙醇、苯等多数有机溶剂。燃爆特性与消防燃烧性:易燃 闪点():-50 引燃温度():610爆炸下限():12.5 爆炸上限():74.2 最大爆炸压力(MPa):0.720危险特性:是一种易燃易爆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危险性概述危险性分类:第2.1类 易燃气体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一氧化碳在血中与血红蛋白结合而造成组织缺氧。急性中毒:轻度中毒者出现头痛、头晕、耳鸣、心悸、恶心、呕吐、无力,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可高压10;中度中毒者除上述症状外,还有皮肤粘膜呈樱红色、脉快、浮躁、步态不稳、浅至中毒昏迷,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可高于30;重度患者深度昏迷、瞳孔缩小、肌张力增强、频繁抽搐、大小便失禁、休克、肺水肿、严重心肌损害等,血液碳氧血红蛋白可高于50。部分患者昏迷苏醒后,约经260天的症状缓解期后,又可能出现迟发性脑病,以意识精神障碍、锥体系或损害为主。慢性影响:能否造成慢性中毒及对心血管影响无定论。急救措施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如呼吸困难, 给输氧;如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就医。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隔离150 m,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处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也可以用管路导至路中、凹地焚之。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储运注意事项易燃有毒的压缩气体。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仓内温度不易超过30。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氧气、压缩气体、氧化剂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存混运。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验收时要注意品名,注意验瓶日期,先进仓的先发用。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运输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防护措施工程控制:严格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生产生活用气必须分路。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一氧化碳过滤式自救器。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避免高浓度吸入。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稳定性:稳定 聚合危害:不聚合 禁忌物:强氧化剂、碱类。燃烧(分解)产物:二氧化碳车间卫生标准中国MAC(mg/m3):20前苏联MAC(mg/m3):20美国TLV-TWA:OSHA 50 ppm,57 mg/m3;ACGIH 25 ppm,29 mg/m3美国TLV-STEL:未制定标准表16.2-1(2) 本项目主要有毒有害产品或原料危险性和毒性一览表标识名称:二氧化硫化学结构:SO2分子量:64理化性状二氧化硫,又名亚硫酸酐,分子式SO2,分子量64.06。二氧化硫在室温下为无色有强烈辛辣刺激性臭味的气体,有毒,不自燃也不助燃,易溶于甲醇和乙醇,可溶于硫酸、乙酸、氯仿和乙醚等。当温度低于零下10时,二氧化硫液化为无色液体,液态二氧化硫是电的不良导体,当溶入一些盐后,电导率显著增大;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腐蚀性、吸水性、脱水性、强酸性。健康危害二氧化硫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因而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它能对上呼吸系统起作用,且如果人在这种气氛中做深呼吸则也能影响下呼吸系统。4×10-6浓度的二氧化硫就能迅速被人们借助于气味察觉出来。二氧化硫浓度较高时,它的严重刺激作用能促使人们尽快离开现场,因此严重暴露于二氧化硫气氛中的事例是不多见的。如果有人暴露在低浓度的二氧化硫气氛中,则由于气体能与眼睛、鼻子、咽喉和肺部中的水分接触形成亚硫酸,从而对这些部位的粘液薄膜起刺激作用,这种刺激会导致人咳嗽。如果是暴露于高浓度的二氧化硫气氛中,则人会产生窒息症状。急救措施如果患者已经停止呼吸,就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人工呼吸要缓慢进行,频率每分钟不要超过14次。如果可能,可以用吸入器帮助病人呼吸。要连续对病人进行人工呼吸,一直到医生命令停止或者患者能正常呼吸为止。如果液体二氧化硫进入人的眼睛,则应立即用大量的水进行冲洗(要将病人的眼睑打开),至少要冲洗15分钟,且要尽可能快地寻求治疗。应立即除去任何被二氧化硫溅污了的衣服,而且要用大量的水冲洗受到影响的皮肤表面。可以用消过毒的纱布将烧伤的皮肤盖上。对休克患者要即时进行处理。泄漏应急处理遇液体泄漏,应用大量水冲洗。失火时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救,也可撒砂土、石英砂和苏打。储运注意事项二氧化硫属二级无机酸性腐蚀物品。钢和除锌以外的其它普通金属,都适合于供干燥的二氧化硫使用。而对于含有水分的二氧化硫则可以使用铅或者某些不锈钢。盛装二氧化硫的钢瓶应漆成银灰色,并用黑字标明,瓶嘴为铜制品,必须有安全罩,瓶外用橡皮圈或草绳包装。钢瓶应贮存在低温、通风良好场所,避免日晒,远离高温物体。贮运时严禁泄漏。16.2.2生产过程风险因素识别16.2.2.1风险物质泄漏本项目生产过程中最大危险因素是钢铁生产中回收和使用的煤气,如发生泄漏会造成火灾,而且煤气中的CO会造成人员中毒。在生产中容易发生泄漏的环节如下:(1)管道泄漏物料的输送管道均有发生泄漏的可能。如这些输送管道的材料缺陷、机械损伤、各种腐蚀、焊缝裂纹或缺陷、外力破坏、施工缺陷和特殊因素等都可能导致管道局部泄漏。在钢铁企业中,输送煤气的管道有泄漏的可能。(2)机泵、阀门缺陷泄漏泵体、轴封缺陷,排放阀、润滑系统缺陷及管道系统的阀门、法兰等密封不好或填料缺陷,正常腐蚀,操作失误等易造成泄漏。(3)仪器仪表接口处、设备密封处生产中使用的流量计、温度计以及其他仪器仪表,本身的质量缺陷及设备法兰密封处、传动轴填料函等连接处缺陷均可能导致泄漏。(4)附件、安全装置事故附件、安全装置不可靠可能引发破裂而导致泄漏。如安全阀失效引起超压爆破而泄漏。(5)生产设备事故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设备可能因本身的质量缺陷,或不具备抗压性能、超期使用,而导致设备因腐蚀穿透造成泄漏的危险。(6)放空、溢流口误操作生产、贮存设备可能因控制系统出现故障或操作与判断失误,导致物料溢罐。(7)原料、燃料储运过程的风险盛装危险品的容器可能因质量缺陷,或超期使用,或装卸、搬运时未按有关规定进行,做到轻装、轻卸、严禁摔、碰、撞击、拖拉、倾动和滚动,而导致的包装物破损,物料泄漏。原料、燃料储运过程中因罐体、管线受到撞击损坏或日晒受热都有可能造成原、燃料的泄露或相应的有害物质外泄,雷电、静电等火险爆炸因素引发事故,也会造成环境污染及人身伤害。(8)人员操作失误由于操作中的偶然失误,而导致煤气泄漏,不仅污染环境,也可造成人员伤害。设备检修期间,设备中残留的物料或燃料若处置不当,也会造成环境或者安全事故。16.2.2.2煤气泄漏根据工程分析可知,日钢共有1座10万m3高炉煤气储罐、2座8万m3转炉煤气储罐。煤气罐的尺寸见表16.2-2。表16.2-2 煤气储罐贮存容量、外形尺寸和储存量序号名称数量(座)贮柜容量 (万m3)贮柜直径(m)贮柜高度(m)CO储存量(t)H2储存量(t)1高炉煤气储罐1104081.725.60.192转炉煤气储罐285039.61170.53高炉、转炉煤气的主要成分分别见表16.2-3、16.2-4。表16.2-3 高炉煤气成份分析 燃气成份低位热值(kJ/Nm3)成分 (%)COCO2H2CH4N2O2高炉煤气3243.720.520.22.11.255.70.3表16.2-4 转炉煤气主要成分组成COCH4H2CmHnCO2O2N2体积百分比%58.51.03.70.115.10.121.516.2.2.3 煤气放散由于设备故障、停电、下道工序的故障等原因,转炉煤气、高炉煤气都有可能因不能正常回收而放散。煤气放散是钢铁企业最常见的事故,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也是许多企业生产的正常现象。目前大型钢铁企业都设有煤气放散自动点火装置。高炉煤气点火燃烧后,主要是烟粉尘的排放。一般煤气放散的时间都不长,不足以造成大的环境灾害。16.2.2.4电气事故和火灾根据本项目的工艺和设备情况,按照电气事故的类别将主要电气危险因素划分为:触电、雷电危害和电气火灾等几个部分。本工程中的变压器、配电室及厂内各种电气设备、配电盘(箱)、电缆、电线等,因故障、误操作等原因均可引发设备损坏。如果防雷装置设计、安装存在缺陷,有雷电危害的危险。电气系统中的电力电缆存在火灾危险。作业现场使用大量的电力电缆,而电缆大多敷设在架空桥架、电缆沟道内,越墙穿孔。因此,电缆起火时,火势会沿着线路迅速蔓延,产生严重后果。电缆火灾原因主要有:电缆防护层损坏使绝缘层损伤;超负荷运行时引起电缆绝缘击穿,产生电弧,引起绝缘层燃烧;连接不好或接头材料选择不当,孔洞缺少封堵,腐蚀气体进入腐蚀绝缘层;与蒸汽管道或其它热力管道距离太近等致使绝缘层老化被击穿。变压器存在一定的火灾危险。变压器会因绝缘老化和层间绝缘损坏引起短路导致火灾,或由于绝缘套管损坏爆裂起火。变压器爆裂起火后,因它的内部装有大量的变压器油,火势极易迅速蔓延扩大,如果没有有效的防护措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钢铁企业有不少火灾潜在因素,因此消防设施必须配套。这也是日钢风险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之一。16.2.2.5容器爆炸钢铁生产系统压力容器颇多,最主要的就是各种大小锅炉;其次是高温设备,如高炉,一旦炉体漏水也会引起爆炸。16.3本项目事故风险源项分析钢铁厂烟气事故排放的情况主要有: 一个或者几个除尘器效率严重降低时,烟(粉)尘排放浓度突然增大; 高炉、转炉煤气放散;(1)除尘器事故在目前的管理和监控水平上,大型钢铁企业对设备的维护和维修是定期和及时的。一般情况下仅有一个或者几个除尘器出现故障,在出现故障后,都会在第一时间得到反馈;24小时后故障仍不能排除,则要停止相关工序的生产,进行检修,因此钢铁企业事故排放不会构成对环境质量的重大影响。假定新的180m2烧结机机头除尘器发生故障,假设排放浓度高于正常排放10倍,其排放量为158kg/h.,这时全厂排放量高于正常情况下17.5%,(2)煤气放散和泄漏煤气泄漏事故比较容易快速发现,如高炉煤气泄露可以看到明显的黄烟排放,立即采用应急措施可避免严重事故发生。为避免煤气的大量泄漏,对于高、转炉煤气系统设置了健全的封闭措施,配备了自动检测和报警设施。一旦发生严重泄漏,或者回收系统不能正常工作,可迅速启动应急点火系统,使煤气燃烧后排放,避免大量CO排放扩散。煤气泄漏事故发生原因及其发生概率见表16.3-1。假定1080m3高炉的煤气回收设施发生故障,这时煤气放散的速率为53m3/s,持续时间10min。高炉煤气放散事故排放源在60米以上。煤气使用和管道输送过程的泄漏源比较低,一般在5米左右,但泄漏速率小于煤气放散,按照10m3/s计算,持续10分钟。表16.3-1 煤气放散事故原因及其发生概率事故原因事故级别事故概率(次/10a)持续时间(min)内部原因备用设备启动迟缓小<335仪表失灵误操作中<135意外超负荷跳闸中<135外部原因停电事故大<3510从现有信息来看,钢铁企业发生危险物质爆炸、形成大气环境污染事故的事件极少。即使是煤气储罐爆炸,也不会形成大气污染,而主要是安全问题。最大可能的大气环境风险事故应当是荒煤气的未点火放散,此时对于高炉煤气和转炉煤气会排出大量CO,使厂区周围大气中氧含量降低,因为点火是自动的,即使自动点火失败,也可以随时人工点火(点火枪等),时间间隔不超过3分钟,不会造成持续排放的情况。荒煤气点火放散时的影响主要是SO2的影响。(3)煤气储罐爆炸影响分析煤气储罐区设置有可燃气体浓度自动报警仪,储罐在10米以外都外加隔离围栏,所以钢铁厂发生煤气储罐爆炸的情况极少。日钢煤气储罐的情况如下: 高炉煤气储罐:1×10万m3,高度81.7m。 转炉煤气储罐:2×8万m3,高度39.6m。煤气储罐体积庞大,一旦发生爆炸,威力极大,会危及人身及设备安全,但对环境影响很小,高炉、转炉煤气中主要含CO,爆炸发生后大部CO会转化为CO2,随产生强大的冲击波向四周扩散,这时有可能在局部积聚高浓度的CO和CO2,人群向开阔地、向上风向疏散即可,不会产生后续的持续影响。16.4事故排放后果计算(1)计算模型由于事故排放多为瞬时或短时排放,采用变天气条件下多烟团模式:式中:C(x,y,0,t)烟团在t时刻在点(x,y,0)产生的地面浓度,mg/m3Q烟团排放量,mg/sx,eff、y,eff、z,eff烟团在计算时段沿x,y,z方向的等效扩散参数,m(2)除尘器事故排放影响假定新的180m2烧结机机头除尘器发生故障,排放浓度高于正常排放10倍,其排放量为158kg/h.,这时全厂排放量高于正常情况下17.5%,地面贡献浓度的增加量不超过20%(因为烧结机烟囱高度为120m),所以短时间内不足以对环境质量造成严重污染影响。(3)煤气回收系统故障的污染影响假定1座1080m3高炉的煤气回收设施突然发生故障而且又不能及时点火放散,这时煤气放散的强度为53m3/s,不考虑燃烧和CO在空气中的转换,持续时间10min,排放高度60米。在EF类稳定度、平均风速1.5m/s的条件下,下风向地面轴线CO浓度随时间变化见表16.4-1。高炉煤气输送管道发生泄漏,煤气排放的源强为10m3/s,持续时间10min,排放高度5米。计算的CO浓度随距离和时间的变化见表16.4-2。表16.4-1 高炉煤气放散事故下风向地面轴线CO浓度预测结果 (单位:mg/m3)时间(min)风速1.5 m/s、稳定度EF类,排放高度60m,下风向距离(m)1000120014001600180020002200250030003500400045005000550060006500700075008000106737211611.26.60.05155.81192167424.80.5206.621.473.965.27.60.4250.128.568.3263.10.5300.37.643.334.11.30.3352.118.429.918.42.30.3400.13.416.622.29.01.00.2500.31.38.014.79.42.6600.21.04.69.47.43.8800.61.84.3表16.4-2 煤气泄漏事故下风向地面轴线CO浓度预测结果 (单位:mg/m3)时间min风速1.5 m/s、稳定度EF类,排放高度5m,下风向距离(m)40080010001200140016002000240028003000340038004200460050005844.629.80.21045.114145.93.8152.340.830.31.0206.2337.01.8251.016.819.06.10.7300.21.811.38.92.3350.55.38.24.01.0表16.4-3 煤气放散和泄漏的污染和伤害影响计算浓度mg/m3事故类型下风向轴线范围m事故后持续时间min污染和伤害半致死2069煤气低源泄漏2005可导致人员死亡8502069煤气低源泄漏4005人员严重中毒,不紧急处理可致死150850煤气低源泄漏120010严重中毒,不会致死亡高炉放散22002050150煤气低源泄漏160015有明显不舒服感觉高炉放散4000301050煤气低源泄漏420035环境浓度超标,人员有轻度感觉高炉放散700060根据有关资料:CO浓度在12.5mg/m3时,人几乎没有感觉,但在4至6小时内可能中毒;125mg/m3时人立即头痛、恶心;在150mg/m3时人在1小时内中毒;6250mg/m3时,2030分钟内有死亡危险;12500mg/m3时人立即死亡。由表16.4-1可知,高炉煤气未点火放散的CO污染是十分严重的,在下风向轴线上,CO浓度呈现出先增加后逐渐降低的趋势,风速为1.5m/s时,若放散高度大于60米,地面最大浓度为372mg/m3,出现在事故后10min时,在厂区下风向1200m。在该浓度下,可以发生严重的人员中毒,但没有死亡危险。高炉煤气事故放散后,下风向CO浓度超标持续的时间约60分钟,最大超标距离7公里,CO浓度超过135mg/m3的距离为1.8公里,时间是15min。由于煤气放散事故排放高度高,降落到地面的最大浓度不超过400mg/m3,不会造成人员的死亡。但环境污染是相当严重的。由表16.4-2可知,煤气管道或者储罐的低位泄漏,对厂区外环境的污染小于煤气的高空放散。但对厂区内人员的伤害比较严重,若通风条件差,煤气不能很快稀释扩散,泄漏源周围200米内局部区域的CO浓度将高于5000mg/m3,造成人员死亡。在通风条件比较好的情况下,CO浓度不超过2000mg/m3,人员能够严重中毒,但在1小时内得到救治,不会死亡。由于煤气泄漏事故可以很快被发现并及时处理,持续时间不超过10分钟,事故排放停止后,高浓度烟团迁移到400米后,最大浓度不超过850mg/m3,在4001200米范围内,最大浓度不超过150mg/m3,人员有明显中毒症状,但没有生命危险;在12001600米范围内,最大浓度不超过50mg/m3,人员的中毒症状有所减轻,但仍比较明显;在16004200米范围内,环境浓度超标,人员基本不会出现中毒症状,4200米外CO浓度小于10mg/m3,可以达到空气环境质量标准,对人基本没有毒害作用。同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相比,CO地面浓度在6006500m范围内超过了8h加权平均容许浓度20mg/m3的限值。14#高炉西和西北侧距居民住宅比较近,吹东风和东南风时,发生高炉煤气放散事故可导致人员严重中毒的区域内有居民居住。假设14#高炉发生煤气放散事故,煤气放散事故发生受影响区域的居民分布情况见表16.4-4,影响和中毒范围见图16.4-1。表16.4-4 高炉煤气放散事故排放受影响区域内居民分布情况浓度(mg/m3)受影响的风向风向频率 (%)村庄和住宅户数人数大于半致死2069,可致死任何无无无8502069,严重中毒任何无无无中毒症状明显,短期危害小150850NNW7.73韩家庄、大村11944165N6.55小村5001600NE1.73大庄子3301122E7.19董家湖、蔡家墩4081520SE4.31虎山镇283926SSE4.47朱家官庄5651920S2.99李家村17063050150有明显不舒服感觉NNW7.73东潘家庄、西潘家庄11814690NE1.73徐家村256910ENE2.44桥南头、松树园6632226E7.19马家村、龙王河村3791261SE4.31解放村135419SSE4.47楼子底200683SW0.55韩家营子(含申张村)148856501050环境超标,中毒不明显ESE14.30于家官庄、孙家官庄241761SE4.31杨家庄168634假设泄漏发生在距居民住宅最近的14#高炉,煤气泄漏事故受影响区域的居民分布情况见表16.4-5,受影响的范围见图16.4-2。表16.4-5 高炉煤气泄漏事故排放受影响区域内居民分布情况浓度(mg/m3)受影响的风向风向频率 (%)村庄和住宅户数人数大于半致死2069,可致死任何无无无8502069,严重中毒任何无无无中毒症状明显,短期危害小150850任何无无无50150有明显不舒服感觉S2.99韩家营子(含申张村)11164238其余无1050环境超标中毒不明显N6.55东潘家庄、西潘家庄11814690NNE3.40韩家村、大村、小村16945765ENE2.44大庄子、徐家庄、董家湖、蔡家墩9943552ESE14.30虎山镇、朱家官庄、楼子底10483529SSE4.47高家庄、李家庄4301480S2.99大河乌、小河乌5041716SSW3.08东湖、小东湖1135394816.5事故风险环境评价和计算16.5.1环境风险值风险值是风险评价表征量,包括事故的发生概率和事故的危害程度。定义为: 式中:R风险值(后果/时间);P最大可信风险事故发生概率(事故次数/单位时间);C最大可信事故危害程度(后果/每次事故)。对于大气环境风险而言,“后果”是指按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 2-2002)规定的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在一次风险事件中,该浓度分布范围内导致评价区内因发生污染物致死确定性效应而致死的人数。对于其他方面的风险评价,目前还没有对“后果”定义一个合适的计算方法,故用图或表综合列出有毒有害物质泄漏后所造成的多种危害后果,这样实际上难于计算出可比较的风险值R,也就是说对于风险评价还缺乏一个统一的表征量(对水环境风险而言,“后果”应当是指某种浓度水平下的标志性水生生物的死亡数量;对生态环境风险而言,“后果”应当是一次风险事件中生物损失总量)。16.5.2项目最大可信事故的环境风险指标风险评价需要从各功能单元的最大可信事故风险Rj中,选出危害最大的作为本项目的最大可信灾害事故,并以此作为风险可接受水平的分析基础。即: 若,则认为本项目的建设,风险水平是可以接受的;若,则需要对该项目采取降低安全的措施,已达到可接受水平,否则项目的建设是不可接受的。RL为同行业可接受风险水平。16.5.3本项目水环境风险分析本项目所涉及的水为各工序的循环冷却水和高炉冲渣废水,全部经处理后循环利用。同时,设计了事故缓冲水池,事故时废水不会直接排放,故没有水污染的风险。16.6钢铁生产的环境风险水平工业生产和其他活动中,各种风险水平及其可接受的水平见表16.6-1。表16.6-1 各种风险水平及其可接受程度风险值(死亡/a)危险性可接受程度10-3量级危险性特别高,相当于人的自然死亡率不可接受,必须立即采取措施改进10-4量级中等应采取措施改进10-5量级与游泳和煤气中毒事故处在同一等级人们对此比较关心,愿意采取措施预防10-6量级相当于地震和天灾的风险一般不关心10-7量级相当于陨石伤人没有人愿为此投资预防视行业不同,可接受的风险水平可差12个量级。瑞典、荷兰、丹麦等国家规定化学污染物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为10-6,US EPA规定小型人群最大可接受的风险标准为10-510-4/a,20世纪90年代我国工矿企业的平均风险水平为1.41×10-4。目前国内还没有各行业生产的风险统计资料。根据欧洲钢铁工业上世纪60年代的统计,钢铁工业的平均风险水平见表16.6-2。表16.6-2 欧洲钢铁工业风险水平(19601972年)生产工序炼焦高炉生产炼钢轧钢辅助设备风险水平2.57×10-45.6×10-45.58×10-42.02×10-42.79×10-4随着技术的进步,时代的发展,人的生命价值的提高,各行业的风险都在下降。表16.6-3可以很好说明这个问题,风险水平平均每年降低了约5%;以此外推,到2010年钢铁工业风险水平值估计为3.12×10-5/a。因此完全有理由相信,随着国家对环境风险的越来越重视,企业生产装置的自动化水平、管理水平越来越先进、完善,中国钢铁生产的风险水平也会降低到国际水平。表16.6-3 欧洲钢铁工业风险水平逐年变化情况表年份(年)风险水平(死亡人/a)19604.10×10-419613.36×10-419624.09×10-419633.19×10-419643.23×10-419653.63×10-419662.60×10-419672.51×10-419683.25×10-419693.21×10-419703.07×10-419712.69×10-419722.21×10-4一般而言,环境风险的可接受程度,对有毒有害工业以自然灾害的风险值为背景,即10-6/a。人类遭受火灾、水淹、中毒自然风险为10-5/a,社会对此没有安全投资,仅告诫人们要小心,是一种可以接受的风险基准值。当某种事故风险值达到10-4/a时,则必须采取措施加以防范,当风险值为10-3/a时,为不可接受值,必须立即采取改进措施,否则应当放弃该项活动。16.7风险事故的预防措施以上分析表明,钢铁生产不是一个高事故风险的行业,只要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进行设计和生产就可以大大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如:冶金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高炉喷吹烟煤系统防爆安全规程、炼铁安全规程、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等。在设计、生产中,在原、燃料储存过程中要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观念,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降低事故风险发生的概率、降低事故风险损失的程度;其次,必须强调管理工作对预防事故的重要性,工厂设计、工艺设计和工艺控制监测等都必须纳入预防事故的工作中,提高自动化水平,保证装置在优化和安全状态下操作,同时在安全设计、防火防爆、防毒、防泄漏和防腐蚀、严格管理等方面制定出严格具体的防范措施。16.7.1生产工艺过程风险事故的预防措施(1)设计中充分考虑可燃液体输送的安全流速,为静电聚集装置内所有工艺设备均要进行静电接地,所有管路法兰均作静电跨接,防静电接地执行原化工部设计标准(HG J 28-90)。生产装置内的电器设备均选用防爆型,并按(GB 50058-92)规定设计。生产过程中使易燃易爆和可燃物料在操作条件下置于密闭设备和管道中,各个连接处采用可靠的密闭措施。工艺控制系统中设置越限报警和联锁自保系统,确保在误操作或非正常状况下,危险物料始终处于安全控制中。(2)对生产系统压力设备、管道、阀门等应定期检查维护,及时更换有问题的部件。(3)作业人员

    注意事项

    本文(环境风险分析.doc)为本站会员(飞****2)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