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人格与社会心理学考试大纲.doc

    • 资源ID:66783363       资源大小:92K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人格与社会心理学考试大纲.doc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应用心理学()专业(独立本科段)人格与社会心理学考试大纲(课程代码 1424)黑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二九年四月人格与社会心理学考试大纲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人格与社会心理学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类各专业的修课。设置课程是为了提高考生的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其在教育学中应用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知识的能力。人格与社会心理学课程主要涉及了人格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主要为了使学生理解人格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知识与理论,系统掌握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现象的一般规律,了解这些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应用,为考生今后的学习、工作提供有效的心理学知识与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人格心理学部分第一章 绪论一、 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理解人格的概念及研究概况,了解人格的多种定义及人格的基本特征,了解各国对人格心理学的研究概况,了解学习和研究人格心理学的意义。本章重点:1人格的基本特征2西方人格心理学研究概况本章难点:1人格的多种定义2人格的基本特征3人格的三种主要含义4西方人格心理学研究概况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人格的概念一、 人格的多种定义二、 当代大百科全书的主要教科书中的人格定义三、 人格的基本特征四、 人格的三种主要含义第二节 人格心理学研究概况一、 中国人格心理学研究概况二、 西方人格心理学研究概况三、 苏联人格心理学研究概况第三节 学习和研究人格心理学的意义一、 理论意义二、 实践意义三、考核知识点(一) 人格的基本特征(二)气质和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三)学习和研究人格心理学的意义四、考核要求(一)人格的基本特征识记:人格、人格的整体性领会:人格的基本特性,人格的多种定义,人格的三种主要含义(二)气质和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识记:气质类型与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神经过程特征的对应关系领会:各种气质类型的行为特点应用:气质的教育意义(三)学习和研究人格心理学的意义应用:如何理解学习人格心理学的意义第二章 精神分析和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格理论一、 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理解精神分析和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格理论观点。掌握弗洛伊德人格动力、人格结构及人格发展的理论观点,了解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观点,掌握荣格分析心理学的观点,掌握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掌握弗洛姆的社会人格论,了解霍妮的基本焦虑说。本章重点:1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2 荣格的人格理论3 埃里克森的人格理论4 弗洛姆的人格理论本章难点:1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观点2 弗洛伊德人格发展论3 荣格的人格结构理论观点4 荣格的人格发展阶段论5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论一、 人格动力二、 人格结构三、 人格发展第二节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一、 追求优越二、 自卑和补偿三、 生活风格四、 社会兴趣五、 创造性自我六、 出生顺序第三节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一、 人格结构二、 人格发展阶段三、 人格类型四、 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第四节 埃里克森的自我心理学一、 自我概念二、 人生周期中的人格发展第五节 霍妮的基本焦虑说一、 基本焦虑二、 控制基本焦虑的策略三、 神经症人格类型四、 女性心理学第六节 弗洛姆的社会人格论一、 人格概念二、 积极自由和逃避自由三、 人格类型三、 考核知识点(一)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二)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观点(三)荣格的人格理论(四)埃里克森的人格理论(五)霍尼的人格理论观点(四)弗洛姆的人格理论四、考核要求(一)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识记:意识、前意识、潜意识、本我、自我、超我领会:弗洛伊德关于人格动力、人格结构及人格发展的观点应用:如何看待人格发展(二)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观点识记:追求优越、生活风格、创造性自我领会:阿德勒关于追求优越、生活风格、社会兴趣、创造性自我、出生顺序的观点应用:阿德勒与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区别(三)荣格的人格理论识记:意识、个人潜意识、情结、集体前意识、人格面具、阿尼玛、阿尼姆斯、阴影、自性领会:荣格的人格结构理论,人格发展阶段论,人格类型观点应用:解释说明不同人格类型的人的理想职业(四)埃里克森的人格理论识记:自我同一性领会:埃里克森关于自我概念的含义应用:埃里克森关于人生周期中的人格发展理论,人格发展阶段的危机和品质(五)霍尼的人格理论观点领会:霍尼关于基本焦虑的观点应用:控制基本焦虑的策略(四)弗洛姆的人格理论领会:弗洛姆关于战胜焦虑的策略,关于人格类型的划分第三章 人格特质论一、 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人格特质的含义,掌握奥尔波特、卡特尔、艾森克、吉尔福特人格特质理论及五因素人格理论的基本观点。本章重点:1 人格特质的含义2 奥尔波特特质人格心理学理论3 卡特尔特质人格心理学理论4 艾森克特质人格心理学理论本章难点:1 人格特质的含义2 奥尔波特人格特质的分类3 奥尔波特机能自主性4 卡特尔的人格结构观点5 艾森克的人格层次理论6 吉尔福特的人格阶层结构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奥尔波特的特质心理学一、 人格概念二、 人格特质三、 机能自主四、 统我五、 健康人格第二节 卡特尔的特质心理学一、 特质概念二、 人格结构三、 人格发展第三节 艾森克的特质心理学一、 人格结构二、 人格层次三、 人格维度四、 智力结构理论第四节 吉尔福特的特质心理学一、 人格和人格特质二、 人格的阶层式结构三、 智力三维结构模型第五节 五因素模型一、 五因素模型概述二、 五因素模型的证据三、 五因素模型研究的进展四、 五因素模型的应用第六节 相关研究:情绪模式一、 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二、 情绪强度三、 情绪表达三、考核知识点(一)人格特质的含义(二)奥尔波特特质人格心理学理论(三)卡特尔特质人格心理学理论(四)艾森克特质人格心理学理论(五)吉尔福特的特质心理学(六)五因素模型四、考核要求(一)人格特质的含义识记:特质领会:人格特质论的理论基础(二)奥尔波特特质人格心理学理论识记:共同特质、个人特质、首要特质、核心特质、次要特质领会:奥尔波特关于特质的特征,特质的分类应用:奥尔波特机能自主性的观点,健康人格特征(三)卡特尔特质人格心理学理论识记:流体智力、晶体智力领会:人格结构基本内容,应用:人格发展的影响因素(四)艾森克特质人格心理学理论领会:人格的结构、人格层次应用:人格维度(五)吉尔福特的特质心理学领会:人格特质的观点,人格的阶层式结构(六)五因素模型领会:五因素模型的证据应用:五因素模型的应用第四章 行为主义和社会认知论的人格理论一、 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与掌握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论与人格观点,多拉罗特的社会学习理论,德和米勒的刺激一反应理论及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本章重点:1 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与人格2 斯金纳的代币奖励问题3 多拉德和米勒学习的四个要素4 罗特的行为改变观点5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自我调节、自我效能本章难点:1 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与人格2 斯金纳的代币奖励问题4 罗特的行为改变观点5 班杜拉的自我效能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论一、 操作条件反射与人格二、 代币奖励第二节 多拉德和米勒的刺激一反应理论一、 学习的四个要素二、 冲突第三节 罗特的社会学习理论一、 行为预测理论二、 行为改变第四节 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一、 观察学习二、 自我调节三、 自我效能四、 目标和行动五、 交互决定论三、考核知识点(一)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与人格(二)斯金纳的代币奖励问题(三) 多拉德和米勒学习的四个要素与冲突观点(四)罗特的行为改变观点(五)班杜拉的观察学习、自我调节、自我效能四、考核要求(一)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与人格识记:强化、正强化、负强化领会:强化对塑造人格的影响(二)斯金纳的代币奖励问题应用:代币奖励的原理及意义(三) 多拉德和米勒学习的四个要素与冲突观点识记:接近接近冲突、回避回避冲突、接近回避冲突、双重接近回避冲突领会:多拉德和米勒的学习的四要素(四)罗特的行为改变观点领会:罗特的行为适应不良的类型(五)班杜拉的观察学习、自我调节、自我效能识记:观察学习、自我调节、自我效能感领会:替代强化对观察者行为的调节机制,观察学习的环节,影响自我效能的因素,自我效能的功能应用:榜样作用的意义第五章 人本主义人格理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理解与掌握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罗杰斯的自我理论及需要和动机研究的进展。本章重点:1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2 罗杰斯的自我理论3 关于需要和动机研究的进展本章难点:1 马斯洛自我实现的理论2 马斯洛高峰体验的论述3 罗杰斯的Q分类技术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一、 需要和动机二、 自我实现者三、 高峰体验第二节 罗杰斯的自我理论一、 自我概念、理想自我及其测量二、 自我实现倾向三、 机能健全者四、 心理治疗和人格改变五、 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第三节 相关研究:需要和动机研究的进展一、 内在动机二、 需要的层次性研究三、 需要的个体发展研究四、 交往需要五、 亲密需要六、 成就需要三、 考核知识点(一)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二)罗杰斯的自我理论(三) 关于需要和动机研究的进展四、考核要求(一)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识记:现象学、高峰体验领会: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自我实现者的积极与消极特征应用:高峰体验的人格特征(二) 罗杰斯的自我理论识记:自我概念、理想自我、现实自我领会:自我概念的特征,罗杰斯关于机能健全者的特征,罗杰斯治疗的气氛要求,罗杰斯的理想人格特征应用:理解Q分类技术,罗杰斯心理治疗的特征,罗杰斯的学习过程状态(三)关于需要和动机研究的进展识记:成就需要领会:麦克里兰的成就需要理论,阿特金斯的成就需要理论应用:成就需要对个体的影响,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第六章 认知主义人格理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与掌握威特金的认知方式理论,凯利的个人构念系统,米歇尔的人格理论及认知方式研究的新进展。本章重点:1 威特金的认知方式理论2 凯利的个人构念系统3 米歇尔的人格理论4 认知方式研究的新进展本章难点:1 威特金的认知方式理论2 凯利的个人构念系统3 米歇尔的人格理论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威特金的认知方式理论一、 场独立性场依存性二、 分析型与整体型第二节 凯利的个人构念系统一、 个人构念和构念系统二、 角色构念库测验三、 假设和推论四、 心理治疗第三节 米歇尔的人格理论一、 人格结构二、 原型三、 图式四、 自我图式五、 可能自我第四节 相关研究:认知方式研究的进展一、 高自我监控低自我监控二、 场独立性场依存性三、考核知识点(一) 威特金的认知方式理论(二)凯利的个人构念系统(三)米歇尔的人格理论(四)认知方式研究的新进展四、考核要求(一) 威特金的认知方式理论识记:场独立性、场依存性领会: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的侧脸方法(二)凯利的个人构念系统识记:构念应用:凯利的心理治疗特点(三)米歇尔的人格理论识记:原型、图式、自我图式领会:图式的意义应用:米歇尔人格结构的单元组成、原型的意义(四)认知方式研究的新进展应用: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与心理发展第七章 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一)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与掌握遗传对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影响。本章重点:1 遗传的机理2 六个学派在遗传和环境对人格形成和发展中的观点3 人格与遗传4 智力与遗传本章难点:1 六个学派在遗传和环境对人格形成和发展中的观点2 人格与遗传3 智力与遗传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遗传机理第二节 人格与遗传一、 人格特征与遗传二、 智力与遗传三、 性格、气质与遗传三、 考核知识点(一)遗传的机理(二)人格与遗传四、考核要求(一)遗传的机理识记:遗传领会:遗传与心理,遗传与人格应用:六个学派在遗传和环境对人格形成和发展中的观点(二)人格与遗传领会:人格特征与遗传,智力与遗传应用:性格、气质与遗传第八章 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二)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与掌握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对人格的影响。本章重点:1 环境对人格的影响2 教育对人格的影响3 贫乏与丰富环境对人格的影响4 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本章难点:1 教育对人格的影响2 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自然环境一、 胎内环境二、 地理环境第二节 社会环境一、 社会生产方式和经济水平二、 贫乏环境与丰富环境三、 教育四、 社会实践五、 主观因素六、 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三、 考核知识点(一)环境对人格的影响(二)教育对人格的影响(三)贫乏与丰富环境对人格的影响(四)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四、考核要求(一)环境对人格的影响应用: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对人格的影响(二)教育对人格的影响应用:教育在人格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三)贫乏与丰富环境对人格的影响应用:比较贫乏与丰富环境对人格的影响(四)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领会: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社会心理学部分第一章 社会心理学溯源、对象与方法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理解社会心理学的概念及研究对象,了解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了解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本章重点:1社会心理学的概念及研究对象2社会心理学的简明发展历史3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本章难点:1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2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一、 思辨期(社会心理学思想早期积累阶段)二、 经验描绘期(社会心理学孕育或成型阶段)三、 实验期(社会心理学成熟与独立发展阶段)第二节 社会心理学研究什么一、 研究对象与学科性质二、 社会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关系第三节怎样研究社会心理一、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方法原则二、 几种主要的具体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一)社会心理学的概念(二)社会心理学简明发展历史(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四、考核要求(一) 社会心理学的概念识记:社会心理学概念(二) 社会心理学简明发展历史领会:社会心理学发展的大致历程(三)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领会:社会心理学的几种主要研究方法的特点 第二章 社会知觉与印象管理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掌握社会知觉的基本概念,了解社会知觉的过程与印象管理的一般规律,掌握印象管理的基本方法。本章重点:1社会知觉的概念2印象的形成3知觉他人的过程4社会知觉的偏差5印象管理的概念6印象管理的策略本章难点:1印象的形成2社会知觉的偏差二、课程内容第一节社会知觉与印象形成一、 什么是社会知觉二、 印象的形成第二节知觉他人与自我知觉一、 知觉他人的过程二、 知觉他人的内涵三、 自我知觉四、 社会知觉的偏差第三节印象管理:控制他人的社会知觉和认知一、 对印象管理的理解二、 影响自我表现的因素三、 印象管理的策略 三、考核知识点(一)社会知觉的概念(二)印象的形成(三)知觉他人(四)社会知觉的偏差(五)印象管理的策略 四、考核要求(一)社会知觉的概念识记:社会知觉的概念(二)印象的形成领会:印象形成的规律(三)知觉他人领会:知觉他人的过程(四)社会知觉的偏差识记:各种社会知觉的偏差领会:各种社会知觉的偏差(五)印象管理的策略应用:管理管理的策略第三章 态度及其改变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态度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知识,掌握重要的态度理论,能够应用态度改变的影响因素。本章重点:1态度的概念2态度的功能3认知相符论4态度改变的理论与模式5通过劝说改变态度的研究本章难点:1态度的功能2认知相符论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态度及其形成一、什么是态度二、态度的功能与作用三、态度与行为第二节态度形成的理论一、学习论二、诱因论三、认知相符论第三节态度的改变一、什么是态度的改变二、态度改变的理论与模式三、通过劝说改变态度的研究 三、考试知识点(一)什么是态度(二)态度的功能(三)认知相符论(四)态度改变的理论与模式(五)通过劝说改变态度的研究 四、考核要求(一)什么是态度识记:态度的概念领会:态度的特征、态度的构成(二)态度的功能识记与领会:态度的功能(三)认知相符论领会:认知失调理论(四)态度改变的理论与模式领会:态度改变的理论模型及其各环节的内容(五)通过劝说改变态度的研究领会:影响态度改变的诸因素应用:通过影响的运用来改变他人的态度 第四章 人际沟通与吸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理解和掌握人与人沟通的基本过程,掌握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通过运用这些因素于社会生活实际。本章重点:1人际沟通的概念2沟通的意义3沟通的结构4语词沟通与非语词沟通5身体语言沟通6人际吸引的条件7爱情本章难点:1人际吸引的条件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沟通的意义与结构一、沟通的概念二、沟通的意义三、沟通的结构第二节沟通的类型一、语词沟通与非语词沟通二、口语沟通与书面沟通三、有意沟通与无意沟通四、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五、个人内沟通与人际沟通第三节身体语言沟通一、目光与表情二、身体运动与接触三、姿势与装饰第四节人际吸引的条件一、熟悉二、个人特征三、相似与互补四、爱情 三、考试知识点(一)人际沟通的概念(二)人际沟通的意义(三)人际沟通的结构(四)语词沟通与非语词沟通(五)身体语言沟通(六)人际吸引的条件 四、考核要求(一)人际沟通的概念识记:人际沟通的概念(二)人际沟通的意义领会:人际沟通的意义(三)人际沟通的结构识记:人际沟通的结构(四)语词沟通与非语词沟通领会:语词沟通与非语词沟通(五)身体语言沟通领会和应用:身体语言沟通(六)人际吸引的条件领会和应用:人际吸引的条件 第五章 人际关系及其改善与测量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掌握人际关系的概念和原则,理解人际关系建立与发展的阶段及规律。了解人际关系的改善技术与测量方法。本章重点:1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2人际关系对行为的影响3人际关系的原则4沟通能力的自我提高5正确使用身体语言本章难点:1人际关系对行为的影响2人际关系的原则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一、人际关系的状态二、人际关系对行为的影响三、人际关系建立与发展的过程四、人际关系的深度第二节人际关系的原则一、交互原则二、功利原则三、自我价值保护原则四、人际吸引水平的增减原则第三节人际关系的改善及技术一、沟通能力的自我提高二、正确使用身体语言三、人际关系改善的综合性心理学技术第四节人际关系的测量一、社交测量法的原理二、社交测量法的步骤三、图形法社交测量结果处理 三、考核知识点(一)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二)人际关系对行为的影响(三)人际关系的原则(四)沟通能力的自我提高(五)正确使用身体语言 四、考核要求(一)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识记与领会:人际关系建立的阶段(二)人际关系对行为的影响领会:人际关系对行为的影响(三)人际关系的原则领会与应用:人际关系的原则(四)沟通能力的自我提高应用:沟通能力的自我提高(五)正确使用身体语言应用:正确使用身体语言 第六章 侵犯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侵犯的基本概念与侵犯的重点理论,理解影响侵犯行为的因素,了解控制和减少侵犯的方法。本章重点:1侵犯的概念2挫折-侵犯理论3侵犯的影响因素4侵犯行为的控制5减少侵犯的方法与途径本章难点:1侵犯的理论2侵犯行为的控制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侵犯的实质一、什么是侵犯二、侵犯的本能论三、挫折-侵犯理论四、侵犯的社会学习观点第二节侵犯的影响因素一、情绪唤起水平二、道德发展水平与自我控制三、社会角色与群体的影响四、大众媒介第三节侵犯行为的控制一、侵犯行为的社会制约二、去个性化的避免三、道德发展水平的提高第四节减少侵犯的方法与途径一、宣泄二、移情能力培养三、成熟个性的培养 三、考核知识点(一)侵犯的概念(二)挫折-侵犯理论(三)侵犯的影响因素(四)侵犯行为的控制(五)减少侵犯的方法与途径 四、考核要求(一)侵犯的概念识记:侵犯的概念(二)挫折-侵犯理论领会:挫折-侵犯理论(三)侵犯的影响因素领会:侵犯的影响因素(四)侵犯行为的控制领会与应用:侵犯行为的控制(五)减少侵犯的方法与途径领会与应用:减少侵犯的方法与途径 第七章 亲社会行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与理解亲社会行为的概念及其重要意义,理解影响人类亲社会行为的因素,掌握旁观者效应及其原因分析。本章重点:1亲社会行为及有关概念2亲社会行为的发生3助人行为的研究与理论4影响亲社会行为的因素本章难点:助人行为的研究与理论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亲社会行为的涵义一、亲社会行为及有关概念二、亲社会行为的发生三、亲社会行为与规范及个人信念第二节助人行为的研究与理论一、拉塔涅和达利的干预模式和社会作用力论二、摩根和帕克的“助人的代价-报偿模式”第三节亲社会行为与教育一、影响亲社会行为的因素二、群体影响与德育的作用三、品德形成的三维结构 三、考核知识点(一)亲社会行为及有关概念(二)亲社会行为的发生(三)拉塔涅和达利的干预模式和社会作用力论(四)影响亲社会行为的因素 四、考核要求(一)亲社会行为及有关概念识记:亲社会行为概念 利他行为的概念(二)亲社会行为的发生领会:亲社会行为发生的两种理论解释(三)拉塔涅和达利的干预模式和社会作用力论领会:社会作用力论(四)影响亲社会行为的因素领会与应用:影响亲社会行为的因素 第八章 群体中的相互作用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群体形成的一般规律,掌握形成的基本条件。掌握几种典型的群体社会心理现象。本章重点:1群体的概念及形成2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3群体极化与群体思维4竞争与合作本章难点:1社会助长的机制2群体极化与群体思维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群体及其形成一、群体的概念二、群体与个人三、群体的形成第二节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一、什么是社会助长二、脑力激励法三、社会助长作用的机制四、社会惰化第三节群体极化与群体思维一、群体极化的概念二、冒险转移三、群体极化的解释四、群体思维的表现第四节合作与竞争一、合作与竞争的原因二、竞争心理优势三、影响合作与竞争的因素四、合作与竞争的社会功能 三、考核知识点(一)群体及其形成(二)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三)群体极化与群体思维(四)合作与竞争 四、考核要求(一)群体及其形成识记:群体的概念、种类、影响群体形成的因素(二)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识记: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的概念领会: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的机制(三)群体极化与群体思维识记:群体极化、群体思维的概念领会与应用:冒险转移的原因,群体思维的表现及克服(四)合作与竞争识记:合作与竞争的概念领会:合作与竞争的成因,竞争心理优势第九章 从众、服从、依从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从众、服从、依从的概念,理解它们的类型及影响因素,掌握其内在机制。本章重点:1从众的概念与经典研究2从众的类型3从众的原因4影响从众的因素5服从的概念6服从的原因7依从的概念本章难点:1从众的原因2服从的原因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从众一、从众的概念与经典研究二、从众的类型三、从众的原因四、影响从众的因素第二节服从一、米尔格莱姆的权威-服从实验二、服从原因三、影响服从的因素第三节依从一、“登门槛”效应与技术二、低球技术三、“留面子效应”四、过度理由效应与依从诱导策略 三、考核知识点(一)从众的概念与经典研究(二)从众类型(三)从众原因(四)影响从众的因素(五)服从的原因(六)依从的策略 四、考核要求(一)从众的概念与经典研究识记:从众的概念领会:阿希从众的实验(二)从众类型领会:从众的类型(三)从众原因领会:从众的原因(四)影响从众的因素应用:影响从众的因素(五)服从的原因领会:服从的原因(六)依从的策略应用:依从的策略、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为了使本考试大纲的规定在个人自学、社会助学者和考试命题中得到贯彻和落实,特作如下说明:一、关于考试目标的说明(一)关于考核知识点。考核知识点是由有关知识构成的子系统。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有自己的专门概念,概念与概念之间相互联系,由这些众多不同层次的知识子系统所组成。把这一体系中的子系统分解开就找出各种考核知识点。(二)关于考核知识点的层次。本大纲考试知识点是按照识记、领会、应用三个层次规定应达到的能力要求。各能力的含义是:识记:能够识别和记忆本课程中规定的有关知识点的主要内容(定义、定理、公式、重要结论、特点、方法),并能够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做出正确的表述、选择和判断。识记是认知能力的基础,要求准确掌握基本概念和知识。领会:能够理解本课程中规定的有关知识点的内涵与外延,熟悉其内容要求点和它们之间的联系,并能够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做出正确的解释、说明和论述。应用:理论结合实际的原则是学习的一条件基本原则。能用原理分析实例,或用具体例子说明一般原理、原则;在变换了的情景下,仍能把握已使用的概念和原则去解决问题。简单应用:要求考生能够运用本课程规定的知识点中的少量知识点,分析和解决一般的应用问题。综合应用:要求考生能够运用本课程中规定的知识点中的多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较复杂的应用问题。二、关于自学教材现代人格心理学叶奕乾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社会心理学章志光主编,金盛华副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4月第1版。三、自学方法指导考生应根据本考试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认真地学习本课程使用的教材,它既是自学应考者的主要读物,也是命题的根据。不要偏离教材,乱找指定教材以外的辅导材料,以免浪费精力。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有自己的概念和由这些概念组成的概念体系。学习和掌握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首先要弄懂这些概念,准确地了解它们的涵义,切忌观点含糊不清,概念掌握不准,避免死记硬背。应用在全面系统学习各章各节的基础上,去记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分清相近概念和类似概念;学习各章节的重点问题。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社会助学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认真钻研指定的教材,明确本课程的任务和要求,掌握教材的基本内容,吃透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引导考生防止自学中的偏向,切忌误导考生死记硬背、押题的不良学风。五、考试命题的若干要求(一)考试大纲是命题的根据,试卷中的命题不要任意扩大或缩小考试范围,也不能提高或降低考核要求。考试命题要覆盖到各章,适当突出重点章,体现本课程的重点。(二)本课程在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的分数比例为:识记占15%,领会占30%,简单应用占35%,综合应用占20%。(三)合理安排试题的难易程度。试题难易程度可分为:易、较易、较难和难四个等级。每份试卷中,不同难易度的试题的分数比例一般为易占20%,较易占30%,较难占30%,难占20%。必须注意,试题的难度与能力层次不是一个概念。在各个能力层次中都存在着不同的难度,切勿混淆。(四)本课程考试命题的主要题型有:名词解释、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各种题型的具体形式可参见本大纲的附录。附录考试题型举例:一、名词解释:态度:是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作出反应时所持的评价性的、较为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二、单项选择题:归因中应该在许多不同的条件下寻找特殊结果和特殊原因的联系的原则是 ( D )A打折扣原则 B系统性原则 C联系性原则 D协变性原则三、填空题:方向不变而仅仅改变原有态度的强度的态度改变是( 一致性)改变。三、简答题:人格的基本特性有哪些?整体性、独特性、社会性、稳定性记分说明:每个特性及对各特性的解释说明都应该得分。四、论述题:举例说明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记分说明:说出几种主要的影响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每条2分,举例说明恰当又可得2分。现代人格心理学叶奕乾编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1版,ISDN 7-5444-0126-X/B·0002社会心理学章志光主编,金盛华副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4月1版,ISBN 7-107-11320-8 /G·4539

    注意事项

    本文(人格与社会心理学考试大纲.doc)为本站会员(飞****2)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