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王文胜同志先进事迹(精选多篇).docx
-
资源ID:66792213
资源大小:116.66KB
全文页数:14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年王文胜同志先进事迹(精选多篇).docx
2023年王文胜同志先进事迹(精选多篇) 推荐第1篇:王胜先进事迹 为民、务实、清廉的农村干部楷模 追记柳林镇西石河村原党支部书记王胜先进事迹 王胜同志荣获全国劳模 2023年2月19日,全国劳动模范、柳林镇西石河村党支部书记王胜同志因积劳成疾,突然病倒在工作一线,后经抢救无效,于2月20日逝世。噩耗传来,西石河村村民奔走相告,悲痛万分,纷纷呼喊西石河的“天塌了”。熟悉王胜的人无不感到震惊,为一名好党员、好干部的英年早逝深表痛心和惋惜。 王胜,男,1957年12月出生,1971年9月参加工作,1975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从1975年任西石河村党支部书记以来,四十年如一日,带领当地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把一个人均收入仅有几十元的穷山村,建设成了一个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农民生活逐步富裕、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西石河村连续多年被省、市、县评为文明村,先后13次被评为市、县先进党支部,并被命名为河北省科普示范基地和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王胜同志因为事迹突出,自1980年以来先后被授予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公仆、治水模范、绿化模范、优秀企业家等荣誉称号;198 1、198 9、199 5、2023年四次荣获“河北省劳动模范”称号;2023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23年荣获 “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和“河北省绿化奖章”;2023年荣获“全国绿化奖章”。同时,他还是河北省第七届到十二届连续六届省人大代表。 一个非常敬业、非常勤奋、非常朴实的干事能人,一个新时期农村干部解放思想、艰苦创业的模范 王胜出生的西石河村,位于内丘县西部浅山丘陵区,这里缺水少土,自然条件很差。在上世纪70年代,全村600多口人,1000余亩耕地几乎全是“靠天收”的沙岗薄地,遇到多雨的年头,还能有个收成,干旱之年,几乎是颗粒无收,是全县有名的穷村。县里派来几茬工作队,但西石河村面貌一直难有起色。当地群众编了一个顺口溜:“西石河,演武川(另外一个穷村),再大干部也不占(行);开不完的荒,割不完的草,光棍汉子满街跑”。由于生活贫苦,村里姑娘争着往外嫁,西石河全村600多口人光棍汉就有40多个。 1975年,当时的公社书记韩金堂找到正在当民办教师的王胜,认为他年轻又有文化,准备让他回村当村支书。王胜时年18岁,刚刚收到保定美术学院的录取通知书,正面临“鲤鱼跃龙门”的人生机遇。经过一翻思考,王胜毅然决定留在农村,他硬着头皮做通了家人的工作,辞掉了舒舒服服的教师工作,回村挑起村党支部书记的重担。 “水字当头,抓住水就抓住了一切” 当年和王胜一起搭班子的村民王成祥回忆到,王胜刚当上村支书时常对乡亲们讲话就是:“都说西石河村富不起来,我就不信这个邪、不服这个劲,走着看吧,再过几年我们要让外村的大姑娘争着往西石河嫁”。 带着这股不服劲,王胜带领乡亲们干起了脱贫致富的第一件大事治水。水,是太行山浅山丘陵区最宝贵的资源,有水一片绿,无水处处荒。在仔细分析村情的基础上,王胜认为,西石河老百姓要想吃饱饭,必须大搞水利建设,把荒岗变成良田。西石河村北有一荒岗,村民称之为北山,北山下有一条水沟,村民称之为北河。村里老一辈人都说,什么时候北山上有了水,老百姓的日子就好过了。 王胜带领村民治水的第一仗就选在北河。1975年冬,王胜号召村民出义务工到北河修河整地,他第一个扛起铺盖卷儿住进了工地窝棚。当时正值寒冬腊月,他们自带干粮上山,饿了就拾把柴火把干粮烤一烤,渴了就凿几块冰煮水喝。经过一冬天艰苦努力,蓄水池建成了,北山上300多亩旱地变成水浇地。当年春节,村民自编了春联“大战北河不怕苦,挖个坑塘整二亩”来赞扬王胜,王刘德等村民自发刻制了一块“心存公德”木匾,敲锣打鼓送到王胜家。 年轻的村支书用自身行动树立了威信,此后十年,王胜带领群众家家出义务工,不知流过多少汗,吃了多少苦,在贫瘠的山沟先后建成2座水库、挖10眼大口井,村周边所有坑塘能打井的都打了井,使全村1390多亩旱地变成水浇地,粮食亩产超千斤,彻底解决了群众的温饱问题。县委、县政府在西石河村召开农田水利建设现场会,并授予王胜“治水模范”称号。 “开发长寿泉,打开致富路” 解决了温饱问题,王胜并没有满足,他清醒地认识到,农村要发展,经济是关键,只有村里的经济发展了,老百姓的腰包鼓了,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奔向小康。 西石河村西南,有一眼常年喷涌的泉水,村里老百姓饮用泉水,多少年来没有一个人得癌症,用此泉水做出的豆腐,质量也出奇的好。因此,老百姓把这泉叫做“长寿泉”。王胜认定这里的泉水不一般。他采集泉水跑省城进北京,先后走访了科研院所、医疗单位、地矿部门,请他们对长寿泉进行化验。化验结果显示,泉水中含有三十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特别是富含“硒”元素,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如此优质的矿泉水怎么能让它白白流失,一定要让它为西石河村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1990年初,王胜提出在村南山岗上开发“矿泉水”。经过积极争跑,王胜取得了全省第一家矿泉水开采证。1992年,邢台长寿岗矿泉水饮料厂正式建成投产,当年获利26万元。之后,又陆续建成了“红豆沙”、“绿豆沙”、“枣仁宝”、“酸仙露”、“八宝粥”等生产线,产品多达十几个品种,畅销北京、天津、上海等大中城市及本地市场。经过滚动发展,矿泉水厂逐步发展成为固定资产1800万元,年产矿泉水6000吨,经济效益100多万元的规模企业,村里的集体经济逐步有了积累。 “沉睡千年荒山变成了花果山” 西石河村共有荒山5000多亩,如何利用荒山、改造荒山、美化荒山、向荒山要效益,一直是王胜思考的问题。 矿泉水厂走上正轨后,王胜又把目光投向了村周边的荒山,提出了种植各类果树,建设百果庄园的设想。但这一想法提出后,从各级领导到当地村民都认为是不可能的事,王胜是异想天开。因为丘陵区地下都是片麻岩,既没有土又存不住水,种树根本活不了。所以在内丘的丘陵区素有“四十五里荒沙岗,种啥啥不长”之说。但王胜认为,过去种不活是条件、技术达不到。现在有了中央政策的支持,应该试一试。为此,他多次向省、市、县争跑,积极争取各级领导支持,利用太行山绿化、片麻岩开发、小流域治理、山区建设、土地开发整治等项目资金,对本村荒山坡和山岗薄地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建立集“名优特稀”林果种植、高效农业发展及观光旅游为一体的长寿百果庄园。 王胜在百果庄园建设现场指导 王胜在百果庄园施工现场察看 2000年6月,长寿百果庄园拉开建设帷幕。建设之初,王胜就高瞻远瞩,把它定位于以生态观光为主,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游客开办“树上超市”,并高起点对庄园建设的整体布局进行规划。他们以大专院校为依托单位,并建立技术协作关系,聘请果树、农业、林业、水土保持、旅游等方面的专家教授参与指导。近年来累计投资近亿元,开发造地整理土地8000多亩,种植名、优、特、稀树种160多个,26万株,不同季节都有水果可供采摘。区内建有亭台楼阁、假山游园,与绿树相映成趣。2023年4月,百果庄园被批准为首批国家级农业生态旅游示范点。2023年对外开放,以树上超市、鲜果采摘吸引游客,当年实现旅游收入150万元,吸纳劳动力就业238人,间接吸纳劳动力就业136人。2023年,百果庄园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原省委书记白克明、张云川,原省长季允石、郭庚茂等先后到西石河村百果庄园指导工作并给予充分肯定,各位领导都指出,王胜建百果庄园不仅使西石河村增收致富,更重要的是以铁的实事打破了人们的思想瓶颈,为浅山丘陵区这一多年来的发展短板闯出了一条新路,其成功做法值得在整个太行山浅山丘陵区推广。 视百姓为父母,把乡亲们的事当自家的事,一点一滴的心血和汗水结出群众共享的发展硕果 随着西石河村集体经济的一天天壮大和发展,王胜又把心思重点放在为老百姓办实事、好事上。走进西石河村,30年不落后的农村教学楼、漂亮气派的农娱宫、宽阔平坦的通村路、家家户户的自来水无不凝聚着30多年来王胜同志为集体、为村民所付出的一点一滴的心血和汗水。 “贫困村建起了全县最好的教学楼” 走在西石河村的大街上,看到的最高建筑,那就是村里的三层教学楼。当过民办教师的王胜一生不忘教育,时刻关注着村里教育事业的发展。30年前的西石河小学,四个年级的学生挤在一个破旧教室里。冬天透风、夏天漏雨,连房顶都得用木头柱子支着。夏天一到下雨,孩子们得抬着课桌、搬着书本,往不漏雨的地方躲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为了让孩子们住上像模像样的教学楼,王胜骑着自己的嘉陵摩托,跑省进市找领导跑指标、要物料。在计划经济年代,炸药、钢材、木材样样都得有指标。为了跑一样物料,王胜一个个的找、一趟一趟的跑,用他的执着精神感动了一个个部门和领导。物料跑来了,活咱得自己干。为了节省资金,王胜又和干部群众建起了土砖窑,自己脱坯子、烧砖,一趟一趟地往工地上拉1986年,三层高的教学楼建好了,成了村里最高、最气派的建筑。不干则已,干就要干出个样子。用王胜当时的话来说,我们的教学楼要“头十年属一流,20年随大流,30年不落后!” 而今,近三十年过去了,眼前的西石河村教学楼仍然是村办小学中比较好的学校。现任小学校长的李根群告诉我们,“前几年,乡中的校舍破还搬到这里办了七八年,临近十里八村的学生都来这里上学,从这里走出过几十个大学生,还有博士后呢!” “全乡第一条农民自建通村公路” 从内丘县城到西石河村,驶离隆昔线不过5分钟的车程。然而在30年前,要从西石河村走上通往县城的“官道”,至少得走20分钟!现年30多岁的王胜大女儿王韶华说:“别说公路了,原来村里就没有自己的通村路!小时候跟大人出趟门儿,得从西石河走到东石河,再走到仙人村,转到西丘才能上官道!” 西石河村荒岗多、交通不便,村南的一条深沟祖祖辈辈挡着村民通向外界的道路,严重地阻碍了西石河村的经济发展。“要致富先修路”。为给乡亲们打通一条通往外界的通村路,从1989年开始,王胜又开始跑炸药、买雷管、找资金通过时任地委领导帮忙,设计了一座上能通车、下能过水的双曲孔石桥,并协调来钢筋、水泥和2万元的启动资金,开始了修路架桥工程。为了节省开支,他一方面跑遍全村的山沟洼岭,就地找砂子、寻石料。另一方面,发动群众全民投入义务工,难挖的地方分一尺,好挖的地方分两米,一户一段,按人论方挖地基。经过三年苦干,累计用工6万多个,动土石3万多方,修通了通往县城的柏油路,架起了一座十二米宽、六十多米长的大石桥,从此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丘陵山区第一个通上自来水” “廉洁勤政,庶民公仆”走进王胜的家中,有这样一块木刻牌匾赫然醒目。这是全村父老乡亲为感谢王胜给家家户户通上自来水,所表达的一种感激和纪念。 九十年代初的西石河村还算不上富裕,一个大几百口人村庄,村民们家家户户每天早起的第一件事,就是挑着水桶到村里的两、三眼水井边,排着队用辘轳把子摇水吃。若是家里大人忙,稍大点儿的孩子就要两个一起,往家里抬水吃。时常往外跑的王胜心有不甘,“城里人不用摇、不用挑,守在家里水龙头一开就有水!他们能有的,咱也要有!”经过和干部们商量,王胜又骑上他的破嘉陵,跑部门、找领导,化缘“化”来了管件和压力罐,村民出义务工往家里挖管道,家家户户通上了自来水。 “吃水不忘挖井人”。为庆祝全镇第一个吃上了免费的自来水,老军人王国兴和王金章、王雄子等带头凑钱,刻上“廉洁勤政,庶民公仆”的大木匾,敲锣打鼓、放鞭炮送到支书王胜的家中。 “尽心帮父老,竭力为村民” 村里一个盲人叫王天德,从小双目失明。眼看着一个老娘一天一天老去,快养活不起他了。王胜在外出时看到有盲人按摩的门诊和学校,就自己掏钱把王天德送到保定学习盲人按摩。学成回家后,王胜把村里大街上的一间房子腾出来,给他置办了桌子、床,让他开了一间盲人按摩门诊,自此有了生活门路。 村里有两个岁数大的军烈属老太太,因为生活不满意,时常对着干部群众发脾气、骂街。王胜一次路过时看到了,硬让作伴的一个村干部把自己刚拾的一大捆柴火,扛到老太太家里顺便做起了思想工作。村里一个老光棍汉子缺衣少穿、没人管,王胜逢年过节找几件自己像样的旧衣服、端着饺子,给老人送到家里嘘寒问暖、聊聊家常。 村里经济有了一定发展后,王胜和村干部们商量决定:每年逢年过节时,按人口给各家各户发福利。过年,除了大米或白面、糖块儿,60和6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年200元;59岁以下的一人160元。中秋时,按人头一人发一斤月饼,孤寡老人发2斤。百果庄园里的苹果、杏、梨,每年发一次“虽然村集体工程和百果庄园里的项目发展,还很需要钱,但光今年村民福利就发了18万!”西石河村副支书于洋小介绍说。 在谈到王胜同志为村集体、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时,内丘县原县领导孔增建作出这样的评价:“王胜同志的一生,可以说是尽心帮助父老,竭力造福桑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这是一个共产党员的宗旨和本质的体现!农村需要这样的干部,时代呼唤这样的干部” 人们难以理解他对自己的苛刻,但怀念着这个把全部精力都献给了所热爱事业的人,在心里树起了丰碑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王胜生前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把他的名声永远地留给了后人。 人们都叫他“老抠” 王胜有一个外号叫“老抠”。我和他搭了5年伙计,和他出门那真是小气!”村民王成祥说。“在石家庄,常住价位便宜的河北剧场招待所,10元一个床位;最常吃的是拉面,往往连个饺子都不舍得吃。”司机闫双朋回忆说。无论谁和他出门办事,住的都是最便宜的旅馆,吃的都是小摊上最便宜的饭。“一分钱,王胜都想掰开花!”渐渐地,他的伙计们也都习惯了他的“抠”。也都知道,王胜这是给村里节省的,如果王胜不“抠”,哪有村里的今天啊。 近年来,到西石河村干活包工队不少,但没有一个能挣到满意的工钱。“给王胜干工程,谁也别想挣大钱”。曾经给王胜干过多年工程的赵永国说。因为他把每一项工程的细节都熟记在心,能给你精算到每一块砖、每一方土、每一棵草木。尽管如此,但人们打心底里佩服他。因为王胜“不会拖欠一分工钱”。“今年的帐绝不拖到明年算,这是王胜的做人原则。就是大年三十晚上,不管有多晚,也会给你算清!”西石河村副支书记于洋小说。 如果站在村里党支部书记的位置,人们也许还能理解王胜的“抠门儿”。而站在丈夫、父亲的角度,他的所作所为,甚至让家人无法谅解。有一次,他的妻子要去探望有病的娘家哥哥,向他要钱,而他只掏出了可怜的十块钱。“十块钱!当时连一箱方便面都买不到,我当场就把钱扔到了他面前。说实话,这么多年,因为花钱的事儿,不知道和他生过了多少气!”在家人眼中,王胜就是这样的一家之主。 “上学的时候,我父亲就有了名气,几年中学下来,同学们都不知道我是王胜的女儿!一方面是父亲经常教导我们要低调,我不说,另一方面是我吃的穿的还不如同学们,就是说了他们也不信!”王胜的大女儿王韶华抹着眼泪诉说着,“就是结婚后,我们买房都是贷的款,父亲从没有表示过帮助的意思!”说到最后,王韶华已经哽咽了。 近四十年来,王胜上了数不清的项目,经手的钱物少说也有几千万之多,他留给村集体的是6000余亩发展中的“百果家园”、蒸蒸日上的村办企业以及如日中天的民生事业。而留给家人的,仅仅是一座在农村也显得寒碜的农家院落五间上世纪83年盖的正屋以及虽有所改进但仍显简陋的配房。“就是这,也是在原来全村最赖的地基上盖起来的!当初这里是村里的牛棚,地下都是村里的山药窖!”回忆起当初的情景,柳小芬一肚子的委屈。 “他真是被活活累死的” 工作中的王胜 “爸爸,你是累死的啊!”在王胜下葬那天,他的儿女们声嘶力竭地不断地哭喊这句话。“他是累死的!”不仅是他的家属,就连他的亲朋好友以及曾经与他打过交道的人,对于他的去世,也都是同样的话语。 据王胜的家人回忆说,任党支部书记近四十年,他天天早出晚归,与家人难得吃上一顿团圆饭。一年到头,也就大年初一初二歇上两天,其他时间都是在外奔跑或盯在工地上。就连他儿子出生的时候,他还在省城跑项目。“他就是这么不顾家!”老伴柳小芬谈到这里,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柳小芬还说,他不顾家也就算了,连亲戚的感受他都不顾,亲戚家有事,甚至婚丧嫁娶的大事,他都忙的顾不上去,都是她一个人或带着孩子去的。“娘也许是为了替爸补偿感情,到谁家都是拼命地干活!”大女儿王韶华说。 “他就是这么一个人,不顾家,也不考虑自己。可以这么说,王胜他都没有完完整整地看过一次春晚!”村主任王强说。每年大年三十晚上,他都会把两委班子成员叫到他家里,一是谈谈一年来的工作,二是给大家算算账、发发工资。也只有大年三十晚上,他才有这个空,而这个空闲也是给了工作。 如今,王胜的家里上有近九十岁的瘫痪在床的老母,下有二十六岁还未成家的小儿子。“就这样的家,就是有对象往哪里娶啊!北屋老娘住着,东屋是厨房和杂物间,西屋我们两口子住。”今年刚过完春节,老伴还和王胜提起儿子结婚的事。还没等到具体答复,王胜把难题扔给老伴就这么走了。 时间不知不觉地到了甲午马年。元宵节刚过,2月15日至17日,王胜和班子成员就百果庄园今年的发展安排,连续商量了三天。18日,王胜参加了县里召开的全县经济会,下午赶到邢台采购了一批工具材料,回来的路上即感到身体不适。直到19日上午,王胜挺不住了才住进内丘县中医院,因病情比较严重,当晚19时他又被转往北京协和医院。 晚了,一切都已无力回天。2月20日14时50分左右,王胜停止了呼吸,走完了他的一生。 “他就是累死的。”内丘县中医院院长徐光伟说。多年以前,王胜就患上了高血压、糖尿病,后来又患上冠心病,一度肾衰竭,做了换肾手术。徐光伟多次嘱咐他,要注意休息,规律饮食:“我建议他一周工作三天,或者隔一天工作一天。可他一天也停不下来;要他少食多餐,可他还是饥一顿饱一顿。” 王胜走了,走得很匆忙,没来及作别卧病在床的老母亲,没来及给儿子安排结婚事宜;王胜走了,几乎没有留下个人财产,上北京看病,还是两个女儿带着自己的透支卡应的急;王胜走了,没有任何交代,为村里留下了一个个未竟的事业。 “廉洁奉公一身正气,甘洒热血勤政为民。”全村的男女老少,穿过这副挽联,络绎不绝地来到他的家中,瞻仰着他的仪容,久久不愿离去。出殡那天,不仅西石河千人空巷,就连东石河、小杨庄、马河、仙人村等周边村庄的群众也自发前来,为王胜送行。“西石河需要他,乡亲们离不开他!”这是送行的乡亲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长眠在村南岗坡上的王胜,正好可以看到旁边的百果庄园,也能看到西石河村的全貌。 为人民鞠躬尽瘁的人,人民会永远记住他,怀念他。人民需要更多的王胜,当前正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们愿燕赵大地上涌现出越来越多像王胜一样的好党员、好干部。 推荐第2篇:王义胜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王义胜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王义胜是汪清县鸡冠乡鸡冠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二十多年来,他牢记党的宗旨,心系百姓忘我工作,以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怀,践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为党为人民无私的奉献,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爱戴和拥护,多次被评为省、州、县优秀党员、劳动模范和省特级劳动模范,被省委授予“全省立功铺路先锋”的光荣称号。2023年6月被省委评为农村“三个代表”学教活动优秀基层干部学习标兵,并光荣的出席了省第八次党代会,是延边州唯一的农民党员代表并且连续多年被选为州、县、乡人大代表和党代表,并当选为延边州人大常委会委员。2023年4月被评为首届感动延边十大人物、首届全州十佳村委会主任。多次评为州县五好村党支部,优秀村党支部书记。 做为一名优秀党员、人大代表、劳动模范,在众多的荣誉面前,王义胜说:“成债只能代表过去,真正得到广大群众的真心拥护和支持,才是最高的奖赏”。 鸡冠乡鸡冠村位于汪清县北部,是一个距县城38公里的偏僻行政村,也是鸡冠乡政府所在地。早在20世纪70年代,王义胜就担任村办企业的负责人,在他的苦心经营、科学管理,村办企业逐步壮大起来,经济实力一跃成为全乡最强的 1 村。虽然集体企业发展壮大,却很难从根本上解决村民脱贫致富的问题。他立志要闯出一条能使村民富裕的道路。村里上百公倾的荒山秃岭,正蕴育着鸡冠的光明与希望。他要把鸡冠村的荒山秃岭变成座座绿色银行。 二十多年来,在王义胜同志的带领下全村累计投入资金120余万元,全村800多公顷的荒山都披上了绿装,人均拥有树木1300多株,实现营造万亩人工林的目标,使荒山变成了绿色银行,形成了采栽相结合的良性循环,壮大了集体经济,每年仅林业一项,就使人均增收3000多元,2023年全村人均收入8300元,有效地带动了农民致富。 二十多年的努力,终结硕果,该村现有人工林面积10560亩,人均占有林地面积4.8亩,年可申请人工林抚育400余立方米,经济效益正逐步实现,红松果林对外承包,集体可增加收入40万元,承包户承包期可收入近百万元。一项产业带动一方经济,每年的人工林采伐,村民将直接获得集材费、装运费每立方米近百元,由于当时人工林栽植密度过大,需要合理采控,同时外地也急需我们的绿化苗木,近几年,采控苗木村民收入增加,当地饮食服务业收入也相对增加。随着林业的产出,村民年年都有固定收入。真正实现强村富民的宏伟目标。达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三者兼顾、稳步发展。 以发展乡村林业为依托,加大农村社会公益事业的投 2 入。目前,全村已完成村内路面的硬化,为柳树河自然屯安装自来水。为解决村民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修筑了6座桥涵,积极协调资金治理了鸡冠河上游河段,建成一座钢筋水泥大桥。连续五年投入近十万元为村民参加意外伤害保险。2023-2023年为村民代交有线电视费、自来水费、水田水费150万元,为特困户、老复转军人,70岁以上老人,每年每人给予200600元的生活补助金,累计18万元,真正体现出林业的社会效益,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98年,王义胜当选为鸡冠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身兼双职,他感到肩上担子的份量,带领村民致富的责任感也更加强烈,虽然他已经将植树造林做为长期产业来抓。可村民没有致富项目,农民的收入上不去,衣食住行得不到改善,生活水平无法提高。只有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培养新型农民。王义胜亲自带领村民到州内部分县市学习先进的种养技术,多方引导鼓励村民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目前,鸡冠村,先后成立了烟叶种植协会,柞蚕养殖协会,食用菌协会,养猪协会,冬采协会等。王义胜特别重视农村经纪人队伍的培养,协调相关部门为鸡冠村培养了大批经纪人,有资质的经纪人占全村人口的4%。经纪人队伍的壮大,带动了全村各项产业的发展,全村人均收入由过去的不足3,200元,连续几年增长到2023年,全村人均收入已达到 8300 3 元以上,列全乡之首。村民们富裕了,脸上也见到了笑容。王义胜一手扶持的食用菌大户马祥增热泪盈眶的说:“王书记,你带领俺们致富了,可你家过得还不宽裕,这让俺们的心里过意不去呀!”是啊,又有谁知道王义胜的酸楚呢,就在他全身心投入到村里事务时,他的在乡政府工作的大儿子,新婚不久就因公出车祸(协警办案)至今躺在床上。儿子的医药费也是东拼西凑,为了凑齐儿子的医药费,他不知背后哭过多少回,他太需要钱了,村民们不约而同商量要为他家捐款,他听说后谢绝了大家。 王义胜同志从入党之日起,就把扶贫帮困做为己任,1993年乡政府,对于他的贡献,给他发了1万元的奖金,他首先想到的是村里的贫困户,他没有同家人商量,将这笔奖金全部为贫困户购买了大米、白面等生活必用品。每月那为数不多的工资,没有一次全额拿到家中,不沦何时照顾贫困户孤寡老人和革命伤残军人成为他的一种习惯。就连他本人都不知为此花去多少钱。 鸡冠村在王义胜的带领下,坚持以发展乡村林业为依托,加大农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加大农村公益事业的投入。全村水泥路户户通、有线电视户户通、自来水户户通。修筑6座桥涵,一座钢筋水泥大桥,投入18万元治理了鸡冠河至柳树河段。进行48户民房改造工程,共投入资金70余万元,为村民代缴有线电视收视费、农田水费、自来水费、老年人 4 生活补助费、村民意外伤害保险费等。这一举措,使村民切实得到了实惠。 鸡冠村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欣欣向荣。鸡冠村因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乡村文明,又有林业产业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强大支撑点,被确定为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做为一个村的当家人,王义胜倍感肩负的重任。他积极召开两委会和村民代表大会,依据本村的特点不盲目照搬别人的做法,也没有按照传统办法靠自然发展。而是根据本村的自然状况,风俗习惯,产业发展和收入水平,不等不靠,严格按照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积极探索出符合鸡冠村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之路。 为把建设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真正落到实处,王义胜多次到上级相关部门协调项目资金,从根据本村实际情况确定建设项目到争取资金,他付出了大量心血,经过他的不懈努力,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使鸡冠村新农村建设项目顺利完成。完成的建设项目有,村屯的美化、绿化、亮化工程、民房改造工程、生态节能工程、河堤路面硬化工程、村路硬化工程,总项目资金600余万元。除水泥路硬化工程资金没有全部结算完毕,其他工程年内结算完毕。 在第七届村两委换届工作中,王义胜两次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正如他在演讲中所说,群众对他的 5 信任和支持是一种压力,他要把压力变成动力。继续把鸡冠村的新农村建设做得更好,让人民群众成为建设新农村的生力军和主力军,推进新农村建设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王义胜同志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怀,描绘着新农村建设的美好蓝图,鸡冠乡鸡冠村做为省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村的成功经验。为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提供了宝贵经验共同描绘着新农村美好的未来。 附照片: (王义胜同志正在测量他种植的松树) 推荐第3篇:丛文胜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丛文胜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丛文胜,1990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本科,学士学位。分配至单县一中,教学至今,始终工作在体育教学第一线上。该同志热爱党、热爱教育事业,为人正直,兢兢业业,为人师表。1998年被菏泽市教育局评为“市教学能手”,1999年被省教育厅评为“省教学能手”,2000年10月执教山东省省级公开课,2023年获得“跨世纪园丁工程中小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合格证书,2023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2023年被市教育局评为“菏泽市学科带头人”, 2023年被单县人民政府评为“单县拔尖人才”,2023年被单县一中评为“单县一中第一届名师”,2023年被菏泽市评为“教坛精英”和“菏泽名师”,2023年被评为“菏泽市优秀共产党员”,2023年被评为“山东省第一批正高级教师”、“山东省特级教师”,现在担任艺体部主任。 丛文胜同志始终在教学第一线努力着,每星期带课不少于16节,今年还带着10个班的20节体育课。教学中,在全方位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的基础上,积极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学校体育意识、学校体育个性、学校体育行为、学校体育品德和终身体育的能力,同时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个性,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他在教学中始终贯彻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让学生体会到体育的乐趣,受到学生们的好评。在体育教学改革中,积极创新教学方法,空竹在体育教学上的应用,广场舞蹈在阳光体育活动中的应用,健美操在体育课堂上的推广,单县一中的体育教学水平及阳光体育活动开展在菏泽市始终走在前面。 丛文胜同志专业技术水平高超,技术全面,在菏泽市多次举办全市体育教师培训班,传授健美操、武术、空竹等技术,受训教师 1 达近千人次,受到市领导和培训教师的好评,其中参与培训的教师:杨文献、李新中等相继被评为“省教学能手”、“省优质课一等奖”,为菏泽市体育教学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丛文胜同志在教学的同时认真进行教学研究,具有深厚的教学水平,多次在山东省、菏泽市执教公开课。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进行理论研究,在国家级、省级报纸刊物上发表文章多篇,其中浅谈中学生篮球队的三分球训练发表在中国学校体育上,汽车追跑、运动会上如何培养学生担任裁判员工作发表在音体美报上 ,为学生创造性思维提供空间发表在中国体育报,浅谈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发表在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上,自主探究性学习的有效性研究高中体育教学方案探讨发表在时代教育杂志上,中学体育教学的艺术性研究发表在才智杂志上。 作为艺体部主任,对待组里的每一位年轻教师,总是积极指导,悉心培养,从思想上进行敬业精神教育,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师德,组织他们探讨教学方法,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在丛文胜同志的指导下,年轻教师很快成熟,成为业务骨干,其中樊董伟、王勇、谢道峰、杨志国等年轻教师先后被评为“省优秀教练员”,获得“省优质课一等奖”、“优秀市公开课”。丛文胜同志对待老教师更是贴心入微,龚玉钦老师2023年患病,他陪同龚老师的家人去济南复珍,回家后经常在医院陪同龚老师说话谈心,在龚老师弥留期间,把身上带的钱全部给了龚老师的爱人。姜龙州老师是一位在一中工作四十多年的老教师,2023年被查出患有直肠癌,丛文胜同志工作之余几乎天天到姜老师家去,从生活上、思想上打消思想顾虑,在姜老师做手术的当天,他在医院里待了8个小时,一直到手术出来, 2目前姜龙州老师身体非常健康,他经常在艺体部开会讲,老教师不但是我们单县一中的功臣,更是我们一中的财富,因为我们在他们身上学习了对待工作的认真的良好作风,对同志们的热情态度,对教育事业的忠心。退休老教师更是对他赞誉有加,二十几年前,他就组老教师学习太极拳、练习健美操,目前退休老教师的音响和伴奏音乐都是丛文胜老师购买。 丛文胜同志因为始终工作在第一线,他深知菏泽教育特别是体育教育,条件差,设施落后,学生要取得成绩十分不容易,但落后贫困地区的孩子也有自己的优势,爱吃苦,身体素质普遍较好。针对这些实际情况,深入研究,形成了自己一套适合高中教育的体育训练模式,强化训练,纠正误差,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丛文胜同志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在训练中,大到姿势,小到动作分解,他都手把手的教,对于家境特别困难的体育生,虽然他自己并不富裕,但只要被他知道,他都解囊相助,从工作以来,丛文胜同志先后为贫困学生无偿资助学费、生活费达两万余元,十分的付出,终究获得十分的回报。由于丛文胜老师带领全组教师的倾情付出,单县一中的艺体育学科逐渐壮大起来,艺术生参加省、市比赛,多次获得好的成绩,体育特长生越来越多,考试成绩斐然,近五年来已经有近二百人被北京体育学院,上海体育学院、中国石油大学、中国大农业大学录取等大学录取,2023年体育系录取人数为54人,2023年共录取体育系、高水平运动员72人,另外田径队、篮球队、排球队先后多次代表菏泽市参加山东省运动会,男子排球队并五次获得前八名的好成绩,2023年以单县一中排球队参加山东省第23届运动会,甲组获得第6名、乙组获得第8名的好成绩,现已经稳获 32块金牌,现单县一中男子排球队正努力训练,樊董伟教练已经立下目标争取进入前四名,再多得几块金牌,为菏泽人民争光。 在20多年的教育教学中,该同志多年担任班主任工作,最难管理的艺术班、体育班在他的努力下都有很大的变化,但对于差生,他始终坚持:关爱“差生”,绝不放弃。因为他始终相信:“差生不是差生”是“有待提高的学生”,是“目前各方面暂时有问题的学生”,是能够转化的。有一个学生王某某,由于父母离异,跟着奶奶,从小脾气性格怪异,在高二第一学期,他接过这个班,对这个同学照顾有加,从精神上、物质上多次给他帮助,但有一次周末回家,周日晚上没有来上学,他马上和孩子学生奶奶联系,她说周六下午就来了,想到该同学有上网的毛病,他马上组织班干部同学进行寻找,一直到夜里十点也没找到,他把班干部安排好回校后,又到汽车站附近寻找,一直到三点,才在一个网吧里找到他,但他并没有批评马上批评他,而是把两个在怀里捂了几个小时的包子递给他,看到他狼吞虎咽的吃下去,才搭了个车把他送到了学校,后来了解才知道是一奶奶要钱奶奶没给够他,和奶奶生气才走的,在网吧里已经一天一夜了,为此他和学生谈了整整一个上午,才扭转了学生的思想,并在课余时间向他传授空竹技术,整个人变了一个模样,学习成绩也逐渐好起来,最后高三考上了一个二本,为此单县电视台还给丛文胜老师做了一个专访。 丛文胜同志在工作中积极配合市教育局、教研室做好“人才下乡”活动,在2023年到2023年丛文胜同志5次到东明、定陶、菏泽、成武等学校对课堂教学,体育训练工作、学生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向兄弟学校传授教育教学经验、训练方法等,所指导的学校都受益匪浅,都表示不但学到丛文胜老师的工作经验,更学到了对待 4工作认真、兢兢业业的的态度。别外作为山东省空竹指导员,丛文胜同志在成武、郓城、定陶等地大力开展空竹活动,经过认真帮助和指导,这些学校建立了空竹表演队,在县、市级文艺汇演中受到领导的好评,目前有些学校把空竹列为大课间活动内容,并成为山东省阳光体育活动的亮点。 2023年远程培训工作中,丛文胜老师被应聘为远程培训专家组成员,在暑假期间,他工作认真,一丝不苟,和其它专家一起圆满完成了全省体育教师的运程培训工作,今年又被山东省教育厅指定抽调参加2023年远程培训专家团队工作。 弹指一挥间,二十多年过去了,丛文胜老师在教育园地里辛勤地耕耘,默默地奉献着,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他并不满足现状,又带领全组同志脚踏实地的工作着,因为他坚信成绩只是过去,只有取得更好的成绩才能向学生、向家长、向社会交一份满意的答卷,丛文胜同志正以豪情壮志,以为教育事业奉献终身的信念忘我地工作着,因为他坚信:“丹心化作春雨洒,换来桃李满园香。” 二一四年六月六日 推荐第4篇:王胜先进事迹(优秀) 为民、务实、清廉的农村干部楷模 追记柳林镇西石河村原党支部书记王胜先进事迹 王胜同志荣获全国劳模 2023年2月19日,全国劳动模范、柳林镇西石河村党支部书记王胜同志因积劳成疾,突然病倒在工作一线,后经抢救无效,于2月20日逝世。噩耗传来,西石河村村民奔走相告,悲痛万分,纷纷呼喊西石河的天塌了。熟悉王胜的人无不感到震惊,为一名好党员、好干部的英年早逝深表痛心和惋惜。 王胜,男,1957年12月出生,1971年9月参加工作,1975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从1975年任西石河村党支部书记以来,四十年如一日,带领当地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把一个人均收入仅有几十元的穷山村,建设成了一个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农民生活逐步富裕、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西石河村连续多年被省、市、县评为文明村,先后13次被评为市、县先进党支部,并被命名为河北省科普示范基地和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王胜同志因为事迹突出,自1980年以来先后被授予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公仆、治水模范、绿化模范、优秀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