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民族风俗习惯课题研究调查报告.docx
2023年民族风俗习惯课题研究调查报告 甘肃临夏地区回族风俗调查报告 一、课题提出背景 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精神文化的组成部分。作为民族社会心理的表现形式,它直接反映并影响一个时代的民族精神和生活面貌。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不但受其历史传统和宗教信仰的影响,而且还和这个民族所居住的地理环境(包括地域,气候等因素),社会环境以及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文化程度是分不开的。由于本人就生活在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我们与回族共同生活在一起,而对于他们的民族文化的了解却少之又少,以至于在生活中出现了很多的摩擦与碰撞,通过对甘肃临夏地区回族的风俗习惯的调查。为了大家和谐共处,我们要了解他们,尊重他们,一起感受他们民族文化的魅力所在。另外,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程度的逐步推进与深入,回族风俗所带来的一系列与当代社会的不适应性也逐渐显现出来。为了我们更好的了解和与回族相处,也为了更好地发扬少数民族的优良美德,促进民族团结和和谐社会。在当前背景下对回族的研究有着深刻的意义和必要性。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研究目的:通过对这一课题的研究,不仅使我们自己领略到了中国文化的多彩,额而且我们也使周围的同学燃起了对民族节日风俗的热情。了解回族宗教、文化、生活习俗,民族风情。 研究意义:1.感受回族风情的魅力。 2.有利于我们对回族文化的进一步认识。 3.有助于跟回族同胞互相尊重、彼此理解,建立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社会。 三、调查方法 主要采用文献法和访谈法。通过收集资料了解,通过走访回族家庭询问、请教,通过实地考察,组织去参观清真寺,亲自感受。 四、研究步骤 利用互联网查找有关信息。 查找相关书籍进行大致的了解。 参观团结清真寺学习并了解回族的风俗习惯及其历史,并采访该清真寺的阿訇。 到回族家庭进行实地访问 五、报告结果分析 (一)回族在甘肃的历史背景 回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分布最广的一个民族,也是甘肃省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分布 最广的一个民族,全国96%以上县市都有分布。 中国最早的回族是公元七世纪时阿拉伯人和波斯人来华经商者的后代子孙。十三世纪,大批穆斯林从中亚迁入中国,并同当地的汉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等融合,形成了回族。甘肃回族的来源,与丝绸之路上中外商贸的繁荣、元朝政府在西域安置亲军、以及回族军士在西北垦荒种植等活动密切相关。到了唐末,有史料记载,今天甘肃的张掖、武威及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灵武县,已有回族先民居住,“终唐之世,惟甘、凉、灵州有回族”,这是最早留居甘肃的回族人。到南宋末年,随着蒙古军队的西征,大批回族人东迁中国,在元政府统一全国的战争结束后,他们就留居各地,从事戍边、屯垦、看守仓库等工作。在甘肃的河西一带,为数众多的回族军士在“社”的编制下,开垦的荒地,经营农业生产,取得了普通农民的身份。这些落居甘肃的回族人主要是男性,他们同当地其他民族的女子结婚,就使得回族在甘肃有了新的发展,人数也不断增多,东迁的回族人定居甘肃及其新的成员的繁衍,是甘肃回族形成中最重要的部分。至元代由于中西交通的再次繁荣,西域回族进入甘肃河西地区“多方贾贩”而留居者居多 从地域环境上看,甘肃回族这时才真正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从河西到陇南各地,以及今天的临夏、甘南两个自治州境内,都有回族人聚居或散居。回族人在全省各地开垦荒地,兴修水利,不断建立了新的回族村。甘肃回族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城镇回族善于经商的经济特点也基本形成。临夏是当时甘、青交界处的商业中心;张家川、平凉等地是著名的回族毛皮商人的集散场所。至于长途贩运日用品、饮食业、鲜货业的半农半商的回族人,为数就更多了。各地回族聚居区普遍建立了清真寺,本民族内部的凝结力和共同心理状态,已经相当坚固。为了适应环境,交流思想和生产技术的经验,甘肃回族此时已大量使用中文。阿拉伯、波斯语言文字,主要是用于宗教活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相对减少,不象元代以前那样占主要成分。清同治以前,河西地区仍然是甘肃回族最主要的聚居区,省内其他地方,包括现在青海和宁夏所管辖的部分地区,也是回族杂居或聚居区。同治年间西北回族起义失败后,甘肃乃至西北回族的分布状况有了重大的改变,基本形成了现在这样的布局。同治年间的西北回族起义失败后,清政府制定迁徙政策,把原来居住在八百里秦川、秦渠、唐徕渠两岸富饶之地的回族,尽悉迁到贫瘠山区内安置。 解放以后,分别于1954年2月在甘肃回族聚居最集中的张家川成立的回族自治区,1955年改区为张家川回族自治县,1956年11月,成立了临夏回族自治州。除这两聚居区外,还散在兰州、平凉、定西等全省各地市。其中临夏作为回族的发祥地之一,是伊斯兰教在中国影响最深的地区。因该地穆斯林群众集中,民族风情和宗教建筑特色鲜明,所以被誉为是“民 族建筑的博览园”、“中国的小麦加”。回族形成前,多使阿拉伯语、波斯语和汉语。由于长期和汉族等其他民族杂居,形成过程中汉语成份日益增多,逐渐以汉语为回族的基本语言,亦保留、融合一些阿拉伯语和波斯语词汇。回族文化,既保留原有阿拉伯、波斯等西亚文化传统,亦吸收汉族文化特点。在长期使用汉语后,吸收汉族文化的比重大为增加,汉语、汉文成为回族人民交际的主要工具。回族在形成过程中,正是中国封建社会高度发展的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回族不断地从东从中到西、从西到东,逐渐吸收,接受汉文化,与汉族等其他民族共居,密切交往,共同生产生活。社会经济结构在民族形成中有高度发达的农业经济、商业、手工业经济。具有相当水平的文化教养。尤其善于经商,从事各种手工业、加工业,饮食等行业,驰誉各地而独树一帜。长久以来,甘肃回族的商队足迹遍及京、津、沪、川、陕、云贵、青藏、新疆等地,是一支沟通东西南北经济流通的重要力量。 (二)回族的节日习俗 l.大尔德节 大尔德节又称开斋节,时间在伊斯兰教历即“莱曼丹”斋月,下月初,历时3天以庆贺斋戒圆满结束。第一天早上,全体沐浴了的男子到清真寺举行会礼,在"开斋节”须得个人及全家所要缴纳的“天课”缴纳清(“天课”钱、粮均可,一般以家收入每百元的2.5%,每百斤收入粮食的10%,按人头交纳)。结束后到坟院诵“古兰经”,并替亡人祈祷,请阿訇念“苏勒”走亲访友,互道“色俩目”问好,家家宰羊宰鸡,做丰盛的美味佳肴盛情款待亲朋好友。 2.小尔德节 小尔德节即“古尔邦节”,又称“宰牲节”或“忠孝节”,一般在“大尔德”节后70天左右。此节期间,凡具备经济条件的伊斯兰教教民,须赴麦加朝觐天房,此项功课是为了完成“五桩天命”中的一项。并要进行富有民族宗教仪式的宰牲活动。未去朝觐天房的穆斯林男子,要到清真寺举行会礼。具备经济条件者须在3天节日内宰牲(牛、羊、驼均可)以施散贫民、亲友、邻里。内脏骨骼掩埋入地,牲畜所得皮毛不得买卖,可做礼拜毡,或捐于清真寺,在“古尔邦节”也制作丰富的美味佳肴,盛情款待亲朋好友(按国际伊斯兰教法学说,斋月后的“开斋节”为“小尔德节”,而“古尔邦节”为“大尔德节”,这里采用临潭县的过节习俗称谓之)。 3.圣纪节 伊历3月12日,为穆罕默德圣人诞辰和归真日。纪念方式在清真寺集会诵读古兰经、赞圣的经文,并由开学阿訇讲述穆圣生平事迹和教义,并自愿捐献钱粮为贫寒者施舍饮食, 在清真寺供全体教民会餐,所支款项、牛羊均由众人捐献所得。也有在家中请客念“圣纪”者。 4.阿舒拉节 教历1月10日,传说,阿丹、努哈、易卜拉欣、穆萨等古代圣人都在这一天得到拯救。这一天,许多穆斯林都诵经赞主赞圣,并将五谷颗粒粉碎后都煮成粥施舍饮食,以纪念先圣。 (三)生育、婚嫁、丧葬 1.生育 孩子出生后举行洗礼,7天内请阿訇起经名。3天、7天时,婴母的娘家人要提送食品探望产妇,10天时,所有亲友要携礼品“看月”。婴儿出月时,婴母娘家人要带营养食品“看满月”,上学时再起学名。虔诚的伊斯兰教徒,男孩在幼时要举行割礼,俗称作“逊乃提”(遵圣行)。 2.婚嫁 回族婚姻主要由当婚男女双方决定,父母尽量负挑选之责。经男女双方同意央媒说定,男方向女方依次提打门礼、落话礼、大礼、订婚礼、聘金、娶亲礼等。打门礼:男方进女方家门,首先要拿的见面礼,为四色大礼及全羊或半羊。落话礼:经过男方第一次上门之后,男方的第二次上门,主要去向女方父母亲询问是否同意将其女儿聘给男方家的礼。大礼:在落话礼提过后,若女方同意后,男方所提的礼,在过去,由于生活水平较低,多为半只羊。现在,生活好了,就成了整羊或活羊。羊头上拴红绸牡丹以示吉庆。订婚礼:也很隆重。聘金:回族叫“卡比尼”,在结婚时,男方娶新人,在女方家作盛情招待后,念“卡比尼”时双方家长各争数目,但最后由阿訇主持议定聘金“卡比尼”数目,此时在一旁的孩童齐声叫喊“卡比尼”争得死不哈,一晚曦让过没一大”,意思是你争来争去,人家新人经过一晚曦的接触后,新娘给新郎全部让掉了,有什么可争呢?关于“卡比尼”的免让全在于新娘的掌控之中,要是让了也无需什么证人,他们俩人即可,要是不让,新郎必须在她的有生之年付清,付给的方法是:给新娘所购置的金银玉器首饰或衣服等,所支的钱都可以顶数,但要明示出来。女方也积极为女儿筹备嫁妆。嫁妆一般有金银、玉器首饰,衣服、被褥、家具、布置洞房的刺绣品等。结婚须由两位穆斯林证婚。婚期多选在星期 四、 五、六3天中的任何一天。结婚时男方派男女娶亲人若干名,与新郎陪客前往女方迎娶新人,女方家作盛情招待后由阿訇主持当面议定聘金(卡必尼)数目,然后念“尼卡哈”(“证婚词”)。在念“尼卡哈”前阿訇得考问新郎念“克里默团一白”(清真言)“克里默舍哈德”(作证词)否则当时阿訇句句教会并讲解有关婚姻方面的“卧尔孜”(教法教规)。阿訇念毕,“尼卡哈”后,就像大 家抛撒核桃、红枣,别人抢拾,以讨吉利。获得“喜果”者,送给自己的夫人食后,预示会喜得贵子之说。自新中国婚姻法颁布以来,男女得先领结婚证,后由阿訇念“尼卡哈”,举行婚礼。阿訇念证婚词前,向男女双方再次询问是否愿意,得到双方肯定回答方可有效。嫁娶日亲友邻里都携财物前来贺喜,主人答谢。男方由一个陪客(伴郎)陪同,在女方家接受女方盛情招待时,新郎不能和平常人一样又吃又喝,以示风度,应该坐一会儿就走,顺便将女方家准备好的碗、筷或杯子悄悄拿走,俗称“偷碗”,表示得到新人的同时,得到了“富贵吉祥”,从此成家立业,有了饭碗。而后,新郎首先要去厨房给新娘的母亲及各亲戚阿娘长辈妇女们道“色兰”问安,感谢母亲对新娘的养育之恩。然后,娘家派若干名男女送亲人与娶亲人一起将新娘连同嫁妆送往婆家,全部嫁妆将由娘家人安装完毕,新人的舅舅要提“缘分”馍馍,不得中途落入他人手中,否则须得自己赎回,闹出笑话。婆家招待后,来客戏耍公婆及哥嫂。这时候一场闹公公婆婆的喜剧开始了,人们把公公婆婆及婆家新郎的长辈拉在院中,涂黑抹彩,浑身缀上各种材料的“道具”,翻穿皮卦,倒骑驴,净脚两片跑雪地,年轻人们喊“三天干事没大小”不管权贵高官,都得以风俗接受大家的喜耍。 回族人晚上闹洞房,年轻人和孩子们首先闹两个“镇炕娘娘”。孩子们齐声喊:“堂客娘娘给个枣儿,不给枣儿明年养个尕狗娃儿”,“新媳娃儿给个枣儿,养个儿子养个女儿”等童谣,以示顺安吉祥。这时候闹洞房的人们也会得到相当的“喜果”或“金钱”。同时,还有经常口头传唱的闹洞房儿歌: 3.丧葬 回族人的丧葬虽然较为简单,其仪式确实非常讲究而隆重。回族称“死”为“无常”,称“死人”为“亡人”,人死了即称“咽气”。忌说“死”、“死人”、“死了”。“认土为安”回民实行土葬反对火葬,朴素、平等、还原、搭救、后世、复生。病危之际要交待后事。临终时要默诵“清真言”,请阿訇或有威望的人念“讨白”向安拉悔罪,并念古兰经雅辛章以驱恶魔的扰乱。病人在生命垂危时,全家要屏息一切嘈杂之事,并禁止走动,特别要紧的是除至亲肉外,任何人不得擅入病房。唯有深明教义的人,才静声旁待,以观昏醒,使病人专心向主,免有忧虑。病人无常后,街坊邻居则主动向亡人在外家属、亲戚、朋友告仆,通知送“埋体”及遗体的时间。无常(逝世)后,由守护者为其瞑目、合嘴、顺手足,置于木板,盖上洁净的布单,如过夜,亲房家务众人前来坐草(守灵),然后由亲友清廉且能遵守教法的人把亡人安放在水床子上“抓水”(洗大净),即洗尸体,抓水时必须有沐浴者两人,先替亡人撒衾取衣,然后由亡人移动沐床“水床子”上,拿块白布,自脐至膝,盖住下肢,不让外露,开始小净。小净时,由一人用汤瓶给亡人洒水,一人从右到左,浴亡人手臂。接 着浴亡人下肢,洗亡人口、鼻、面、肩、全身及脚,即大净。特别在沐浴下肢时,决不能启开盖布,只能一手撑布,一手浴洗,同时,严禁男浴女尸,女浴男尸。浴毕,即在尸床上铺好大殓小殓,并在小殓的巾幅上铺上香末,加上衬衣,才移尸于上,掩衬加冠,缠布,进行“裹殓服”。回族给亡人的裹殓服“是一种古*俗,纯用细棉白布大针角缝制,细不露发肤,白则取其清洁,布者谓之素静。男尸的殓服一般有三种,一是大殓,长短要等于身长,上下各余寸,宽约四尺五寸,二是小殓,也等于身长,上下无余,宽和大殓相同,三是衬衣,长自肩膀至脚踝,宽约一尺二寸,肩上开缝,再加冠巾,长达九尺。” 女尸的殓服大致有四种:大殓、小殓都和男殓相同,三是衬衣改为亵衣,宽长略同男尸衬衣,唯有胸前开缝;四是裹胸,长三尺,宽一尺二寸,用以裹周身,两端结在胸前,再加盖头,长达三尺,用以裹发,并用布袋子束着。 现在比较简单,只用“卡帆”这一习俗也是来自穆罕默德圣人说有一次朝觐的时候,行走在阿拉法特山上,一个教徒不慎从乘驼上摔下来,头破血流无常了,穆圣令用亡者穿的戒衣即两块白布,作了他的“卡帆”尸衣。因阿拉伯半岛崇尚白色,穆圣曾对教徒说:“你的宜常穿白衣,因为白衣最洁最美。你们宜用白布为亡人入殓。”从此这一习俗就被延续下来。再用“塔布提”(担架)将亡人抬到清真寺内,由阿訇及亡人亲属与前来送葬的教友一道“转经”站“者那则”(即殡礼,代亡人祈祷),后由教友抬到墓地安葬,墓穴一般深约6至7尺,长约6尺,宽约3尺,南北走向,墓内依西穿穴,掏一深约3尺,长6至7尺,高约2尺,上圆如弓背,下方如弓弦的偏堂,置尸于内,头北脚南,面侧朝西,标示死者永远向着伊斯兰教圣地麦地那,随时能起身礼拜。墓内不置任何随葬物品,后用土坯、毛竹等堵严偏堂,再用土填满直坑、冢起。由阿訇在冢前诵经,亡者家属(成年女子不去坟地送葬)送殡人环跪墓前,诵经毕,众做“都哇”为亡人祈祷。下葬时主人要给阿訇及前来送殡的人舍散“海提牙”(随量的钱财)意为给亡者的搭救祈祷。葬后按各教派习俗,要定期请阿訇走坟念古兰经,为亡人祈祷。走坟时间要连续四十天,以后每逢主麻日、大小“尔德节”,亲友要上坟诵经祈祷。每逢周年,必须隆重诵经祈祷,或请客施舍以搭救亡人。丧葬期间,亡人家中不动烟火,由亲友邻里提茶送饭,慰问帮忙,协助亡人家属解决困难。亡人家属则要舍散钱财及亡人用过的衣服。在临潭的回族亡者送葬完毕后,每隔七天,请阿訇诵经祈祷,一直延续七次,俗称“七期”,还要念“十天”、“百日”、“周年”等。 (四)回族的禁忌习俗 1.饮食禁忌:猪肉是回族群众最为敏感的一个问题,也是回族风俗习惯中最主要的问题之一。长期以来,无论遇到什么压力和阻力,始终未改变回族禁养猪,禁食猪肉的习惯。回 族禁食猪肉的习俗源于古代的阿拉伯世界,在犹太教、伊斯兰教创立之前,猪就因为传染病多被视为不洁之物,因而也成为人们的厌恶之物而被阿拉伯半岛的人们所禁食。犹太教创立后,为了适应当时阿拉伯地区禁养猪的习俗,把禁食猪肉当作戒律写进圣经。穆罕默德在七世纪创立伊斯兰教时,为了消除频繁的战争,促进思想文化的统一,吸收和接纳了当时阿拉伯地区禁食猪肉的习惯和犹太教旧约全书中有关禁食猪肉的戒律,并在此基础上加以补充、完善,列入古兰经中:“他(指安拉)只禁止你们吃自死物、血液、猪肉,以及诵非安拉之名而宰的动物”(马坚译3:172)。并以真主的名义反复强调,要求每个穆斯林必须无条件接受和遵守,对它不能有半点的怀疑。唐宋时期,阿拉伯和波斯的穆斯林把禁食猪肉的习俗带入中国,并在穆斯林民族中流传至今而不变。 除了禁食猪肉外,回族还禁食狗、驴、骡、马、猫及一切凶猛禽兽和自死的牲畜、动物,禁食非伊斯兰教徒宰的牲畜,禁食一切动物与飞禽、家禽的血,禁止抽烟、喝酒等。 2.信仰禁忌:伊斯兰教作为一神教,它认为人的命运是真主安排的,人的一切都由真主前定,所以禁止崇拜偶像、求签、算命、相面。自己家中忌摆放悬挂各种人物和动物塑像、画像等,而只挂一些山水风景画。社会行为禁忌:,忌玩赌博,回族认为玩赌博即不利己也不利别人,还会对社会造成不良后果。 3.此外回族还禁忌放高利贷、短斤折两,禁忌掠夺孤儿财产,禁忌欺凌弱小,禁忌淫乱嫖娼,禁忌喝酒赌博,禁忌挥霍浪费,禁忌骄傲、嫉妒,禁忌背谈他人,禁忌懒惰不务正业。反对不洗“大净”,反对留长发、长指甲,反对男女混杂场合,反对穿袒胸露乳、显露躯体的衣服,反对女子与外男子说笑打俏,反对抽签算卦,反对捉神弄鬼,反对贪得无厌,反对忤逆父母,反对隔断骨肉之情,反对长久记恨别人等。 (五)回族的生活习惯 1.生活习俗 回族喜清净,信教群众平时常洗“大净”(洗涤全身)每天作五时礼拜,做礼拜前须洗“小净”。本民族如见面时互道“色亮目”(问安的意思),并握手致意。宗教人士及年长者礼拜毕、游坟园毕、诵经毕常伸双手作“都瓦”(祈祷)。尊重长辈,让以上座,吃饭先端,走路先行。讲究礼节,热情好客,礼拜多去清真寺,没有清真寺的地方,行人往往在室内或野外洁净之地铺以苫单或自己的上衣就地礼拜。 2.宗教生活:(念、礼、斋、课、朝五功) 念,每一位穆斯林都应该念“作证词”,古兰经等经文 礼,每星期五为主麻日,在主麻日穆斯林都去清真寺聚礼 斋,闭斋,斋戒,伊斯兰历的第几个月称为“莱麦丹”月(中国俗称“斋月”) 每个符合条件的穆斯林必须在这个月里守斋戒,每天从日出前到黄昏,停止一切饮食。“斋月”每一个月要在同月封三个年头,以后往前个月份类推,一年的每个月份均会轮至。 课,“则卡提”制度是伊斯兰的重要功修(中国传统称为“出天课”),是伊斯兰的五功之一,其理要性仅次于拜功,“则卡提”这个词的含义是“纯净”或“净化”,在产权范畴里,可转化为“穷人的份额”或“慈善施舍”的意思。出纳天课的人应具备的条件: 1、是穆斯林; 2、个人拥有的资产达到教法规定的基数; 3、财产的占有期满一年; 4、除日常消费处有剩余; 5、无债务; 6、神智正常; 7、已过成年的年龄。这样的人,不论男女,必须遵从安拉的命令,以钱折算将他资产的百分之二点五(则四十分之一)用于缴纳“则卡提”。在穆斯林执权的国家,“则卡提”由政府征收,然后分配给贫困户。在非穆斯林国家,应把“则卡提”交给穆斯林组织,如清真寺阿訇掌管,统一向贫困人发放。 朝,朝觐,是伊斯兰的五大基本功修之一,这个活动每年在伊斯兰历(祖勒·希哲月)“古尔帮”前上旬举行。每个成年的穆斯林男女,身体健康,神志健全,具备旅行条件的,一生中至少应履行一次朝觐功课。朝觐者被称为“哈吉”,功修仪式开始之前须受戒,洗漱沐浴,更换白色素质的戒服,穿拖鞋,表示敬畏真主,虔诚拜主。 六、心得体会 甘肃临夏地区回族的生活习惯与中国穆斯林乃至世界穆斯林大致是相同的,但是由于临夏回族所处的地域、文化、环境的不同,造就了这个民族在这一地区的一些风俗习惯和文化修养有别于其它地方的穆斯林,使其显现出一种另类的美,但是它始终保持着一种含蓄、庄重的风格,源自于他们自始至终的信仰伊斯兰。 通过这次“习俗文化”的调查,不仅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了我们这个民族在历史进程中是不可忽略的一种精神,如象立足于我,兼容并蓄,灵活多样的文化适应和从不主动功击其他优秀文化的心理;回族群体意识中以“抱团”心理为基础的高度民族凝聚力;推动回族社会发展的“千里不持粮,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民族认同意识;愿意与其他民族团结互助,共同发展经济,同舟共济,并肩作战的依存心理;伊斯兰教是回族人民的精神家园,对回族社会从多方面起着控制作用,使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有了良好的心理基础;“从国是天命”的国家意识和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适应于市场经济激烈竞争条件下的经济意识;仁爱孝悌,从善弃恶的伦理道行心理;传统而又革新的风俗习惯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坚持和发扬的民族素质中优秀的一面。 然而,在调查过程当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回族,尤其是临地夏区的回族在很多方面有很多劣根性,这种不利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方面,使得别民族畏而远之,同样值得我们深思。如,屡见不鲜的“窝里斗”,教派的存在是正常的,但因之而引起族内矛盾迭起,冲突不断,则是不正常的。在教派门宦相对集中的临潭,人们习惯用“派”的眼光审视周围的人和事,不问族不族,只问派不派,极端情况有时也时有发生,因为教派门宦的不同,出现较为激烈的矛盾,以致于两坊之间宣布断坊、断婚,弟兄相驳,亲戚疏远,甚至酿成惨烈的流血冲突。 狭隘的教育心理。首先,我们先听一段普通农民有关教育的意识深长的心理独白:“书吗念上些是好哩,怕的是念得不认主哩。念书走给的不是没有见过哩;念得狠坐了个帆布棚棚(吉普车),念得囔大骑着个叮铃铃,可有那一个里里外外是个穆民呢?哪一位你敢指望他维护祖祖辈辈的教门哩;咱家没下场,不求哪些个虚充的事情,咱家养的娃,哪怕他大字不识一个,但若他守住了念想,不坏了伊玛尼(准则),到了末日,拉上那些帆布棚坐下的,叮铃铃骑下的给一比准在那个时辰是个凄惶呢。”这就是回族穆斯林对待接受传统教育的态度,它在临潭回族农村地区是比较普遍的,他们宁愿落伍也不愿意唯恐失去信仰。这种狭隘的心里认识,阻碍了教育的发展,民族的进步。其实念了书的人,也没有个别人想象中的那么可怕,也没有失去穆斯林的根本,相反他们由于知识的增进,越发地对优秀的理论认识的更清楚,更完善了。在增加知识的同时提升了个人人品素质,使得他们的后代在接受教育、为人处事、道德修养等方面有了很大提高,更自觉地提升了对伊斯兰精神的深刻认识。崇尚教育,提高民族素质的氛围已经形成。近年来考取高等院校,甚至出国留学的学子络绎不绝,这是一个民族进步的象征。 面对二十世纪新纪元,对于回族在新的挑战、新的机遇面前,调整心理,规范行为,场长避短,知难而进,与伟大时代同时阔步前进,无疑具有警示和动员作用。 参考文献 1黄庭辉.近三十年来回族研究论文目录A.回族史论集 C.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4. 2李松茂.回族研究的四十年(19401980年)J.史学史研究,1981.(4).3丁毅民.回回民族的来源和发展J.中国穆斯林,1958,(8).4白寿彝.回回民族的形成和初步发展J.新建设,1957,(11).5答振益 .1949-1999年回族研究的回顾与思考中南民族学院学报J(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1) 6高占福.中国回族研究的历史轨迹J.回族研究,1997,(1).7李枕.五十年来甘肃回族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甘肃民族研究,1999, 8 丁俊.伊斯兰文化巡礼Z.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23 9敏生华.古洮州的回族盐帮J.探索,临潭县穆斯林教育基金会,202310吴万善.崔伟传·序言Z.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5 5 民族风俗习惯课题研究调查报告 风俗习惯调查报告 风俗习惯调查报告 彝族风俗习惯调查报告 11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文化调查报告 11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文化调查报告 天祝回族风俗习惯调查报告 临潭县回族风俗习惯调查报告 临潭县回族风俗习惯调查报告 端午节的风俗习惯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