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泰州市民营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docx
-
资源ID:66814757
资源大小:16.53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年泰州市民营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docx
2023年泰州市民营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泰州市民营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一、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全市各级政府把民营经济作为推动全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坚持“富民为先,创业为本”的理念,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营造环境等一系列措施,促进了全市民营经济总量扩张和质量提升。2023年末,全市共有各类注册民营企业174865户,其中私营企业32325户,比2023年增长150%,个体工商户142540户;民营经济注册资本达805.47亿元,比2023年增长251。2023年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738.8亿元,占全市GDP的53%;新增民营企业纳税户数5259户,民营经济实现税收115.7亿元,增长27.5%。 1.发展氛围初步形成。加强组织领导。市和各市(区)成立了民营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建立了有关民营经济职能部门参加的民营经济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统计工作体系,落实年度发展目标责任,加强对全市民营经济发展的指导和服务。制定扶持政策。出台了关于鼓励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泰发202313号),从8个方面共20条对放宽企业准入、降低企业负担、体现公平待遇、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作了政策规定。市有关部门成立联合督查组,组织了四次专题清理活动,全面清理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规定。 2.产业规模得到提升。“三大”支柱产业发挥骨干作用。全市民营机电(船舶)、医药、化工产业实现产值占“三大”支柱产业的比重超过70%。新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持续扩张,日益成为全市工业经济新亮点。集群经济形成新特色。全市现有特色产业群体近百个,其中医药、汽车配件、不锈钢、船舶、减速机、脱水蔬菜、动力电源、溪桥乐器、石油钻杆等产业集群进入全省百家产业集群,有的在全国占有一定的位置。 3.创新能力有所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快。2023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852.4亿元,增长24.5%,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28.9%。技术创新能力增强。扬子江药业集团成为全国首批“创新型企业”,林海集团公司技术中心被认定委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新建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1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8家、工程研究中心2家。品牌争创工作取得新突破。“泰星”、“泰隆”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全市新增省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34个。企业家队伍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全市民营企业家队伍中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占10%左右,大专学历的占27%左右,涌现了一批善谋略、懂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企业经营管理人才。 4.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建设并开通了“泰州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网”,组织银保联席会、银企对接会,建立小企业金融服务绿色通道,探寻建立中小企业良好融资环境的有效途径。加强担保体系建设。2023年末,全市担保企业注册资本总额15.4亿元,当年净增6.8亿元。完善信息服务体系。建立了江苏省泰州中小企业网,实现了国家、省、市中小企业网的联网和“五统一”。积极发展行业组织。目前全市已组建行业商会26个,各类行业协会210多个。 二、我市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总的来看,全市民营经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步入全面提升的发展轨道,但对照“新标杆”,与周边地区进行横向比较,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1.总量和结构上与周边地区存在差距。目前,全市私营企业的户数、民营经济注册资本在全省列第9位和第8位,分别是全省总数的3.96%、4.76%,扬州的79.1%、81.5%,南通的25.3%、30%。个体工商户户数在全省列第7位,是全省的6.25%。产业结构中化工、冶金等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较多。市区民营经济发展滞后的矛盾比较突出,市区民营经济增幅较慢。 2.企业核心竞争力上的差距。大部分民营工业企业仍处于原始发展阶段,总体规模不大,主要集中在一些技术简单、投资不大、便于进入的行业。民营企业整体技术水平还不高,科技研发投入不足直接导致新技术、新产品创新能力薄弱。许多民营企业以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国际市场议价能力较弱。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还不高,大部分企业仍然是家族式管理,小富即安、小富即满心态比较突出,企业发展战略不够清晰,企业文化建设和制度建设相对落后,缺乏与企业发展战略相对应的系统管理能力,高素质民营企业家仍然偏少。 3.政策落实不够到位。有的地方对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理解不深,在对待地方民资与外来资本之间的态度上明显不同,企业所享有的待遇、被关心的程度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部分出台的政策文件,在抓配套和落实上做得不够扎实。行政审批环节复杂。市场准入难、项目审批难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依然存在审批环节多、前置审批难、审批时间长等现象。收费环境亟待净化。少数部门存在为当事人指定中介代理机构或为所属单位招揽业务和收费的现象。 4.企业融资渠道少。驻泰金融机构数量上还显不够,特别是缺少与民营企业融资需求相适应的中小金融机构。中小企业贷款缺乏必要的风险补偿机制,制约了银行放贷信心,增加了企业融资成本。民间借贷发育不够充分。 三、加快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坚持量质并举,努力推动全市民营经济科学发展、持续发展、快速发展。 1.树立新理念。一要增强争先进位意识。围绕市委三届五次全会要求,确立新的发展标杆,调高全市民营经济发展目标,建议制定和组织实施民营经济三年倍增计划,争取到2023年全市私营个体企业注册资本达1500亿元;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每年提升1个百分点以上。尤其要突出抓好市区民营经济发展,力争到2023年市区私营个体企业注册资本达420亿元,在全市的比重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二要增强科学发展意识。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宏观调控的形势下,要更加注重节能减排,引导民营企业自觉遵守环境保护、安全生产、节能减排等要求,主动调整提升产业结构、产品结构,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更加注重土地集约利用,组织对现有土地存量资源进行清理,加快标准厂房特别是多层厂房建设,最大限度地盘活土地资源。更加注重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加快推进“飞地”开发,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 2.营造新氛围。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参照周边地区做法,增强民营经济发展领导小组的组织力、协调力,建立经常性的工作协调机制,对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碰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定期分析研究,提出解决措施。建议成立民营经济发展办公室,从相关部门抽调人员集中办公,落实工作职责,加强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协调、组织、综合和指导工作。每年定期召开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大会,市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亲自到会动员,在领导层级上形成大力提升民营经济发展水平的新导向。改进民营经济考核评比制度和方法,定期公布实绩、名次,层层传递压力。各部门都要结合自身职能,主动增强服务意识,特别是对当前企业发展过程中碰到的“融资难、注册难、土地难、用工难”等发展“瓶颈”,主动研究政策,加强服务,化解难题。 二要营造舆论氛围。在报纸、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开设专版和专栏,宣传民营经济发展政策,传递民营经济发展信息,经常性报道民营企业的创业事迹,弘扬先进,包容失败,在全社会营造关心爱护民营企业的良好氛围。要通过举办专题文艺晚会、报告会等多种平台,让民营企业家和创业者充分彰显创业的荣誉感和成就感,形成“比学赶超”的发展氛围,让创业激情充分涌流。 3.制定优惠政策。一要放宽市场准入政策。切实落实好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233号),凡是国家的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止的,都应允许民营经济生产经营;凡是允许外资经营的,都应向民营经济开放;凡国有和集体资本退出的,都应支持鼓励民营经济大胆进入。在科研项目申报、技改贴息等政府专项扶持资金使用、进出口配额和出口退税、外汇管制等方面,民营企业应该与其他企业一律平等、一视同仁。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积极性,最大限度地调动民力、激活民资,再兴全民创业热潮。 二要研究财政扶持政策。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建议设立市级扶持民营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支持民营企业创业、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建设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和标准厂房、中小企业融资贷款风险补偿、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培训和信息咨询等。对重点民营企业,在保证财政上缴基数和平均增幅的基础上,对企业超交的税费地方留成部分,按一定比例由同级财政安排支持企业扩大再生产。 三要创新金融支持政策。认真组织实施关于打造金融三区的工作意见(泰政发202322号),促进经济金融良性互动。组建地方金融办公室,搭建银、政、企三方沟通平台。建立完善中小企业风险投资和信用担保体系,鼓励民营企业依法开展多种互助性融资担保。成立创业投资公司,积极扩大小额贷款公司试点范围。积极探索股权出质新办法,加快解决融资权属凭证问题,从快从简协助民营企业确定土地、房产等物业的权属关系,扩大企业资产抵押能力。 4.调优产业结构。一要加强产业发展规划。以“调高、调优、调轻”产业结构为根本要求,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环节,以加强节能减排为重要突破口,努力实现主导产业高端化,促进制造业产业链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环节延伸;新兴产业规模化,做强做大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亮点企业;传统产业品牌化,形成一批在国际国内市场有较高知名度和竞争力的泰州品牌。推动民营企业直接参与国际竞争,鼓励民营企业向境外发展,切实提高民营经济外向度水平。二要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高新技术园区载体建设,构建技术公共服务、科技成果交易、创新创业融资服务等平台建设,培育和引进一批引领产业发展的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大力推进产学研更加紧密结合,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开展研发活动,促进科技成果加快向现实生产转化。 5.打造良好环境。一要提高行政效率。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对全市涉及行政许可和项目审批的收费进行全面清理,对能不收的项目坚决取消,对有收费上下限标准的执行下限标准。扩大政务公开范围,进一步规范前置审批事项和年检事项,认真执行告知承诺制、首问负责制。实行重大项目领导干部挂钩联系、相关部门参与的制度,做好相关服务工作。 二要规范中介收费。加大环评、安评、能评等社会中介评估机构的培育、建设和完善,鼓励民营企业进入这些行业,加快依附于行政机关的服务性中介事业单位的改制步伐,使其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参与市场的竞争。规范中介服务行为,严禁行政机关指定社会中介评估机构、指定购买产品。 泰州市民营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泰州市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寿光市民营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全市民营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民营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某市民营经济发展情况 社区民营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加快全市民营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 全市民营经济发展情况报告提纲(送审) 某区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