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急诊医学教案模板(精选多篇).docx
2023年急诊医学教案模板(精选多篇) 推荐第1篇:急诊医学的定义 急诊医学的定义 急诊医学的定义:以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为基础,以临床医学的救治措施为手段,在机体整体的角度上研究和从事急性病症的及时、快速、有效救治及其科学管理体系的综合性临床学科。 急诊医学的产生与发展是医学科学进步和社会需要两个重要因素促成的。尽管作为一个学科,急诊医学存在时间并不很长,但急诊作为一种医疗现象却是和临床医学与生共存的。生存的本能使人们一开始就认识到,在患了急性病或受了意外创伤时,需要立刻找医师诊治,以减少病情和阻止病情的进一步发展。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急诊医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新型综合性医学学科,其重要性,正被人们进一步认识和关注,在美国等发达国家急诊医学是目前发展最为迅速的临床学科之一。 迄今对“急诊医学”尚未有统一确切的定义。以致目前在一些医院科室名称的称谓和医学刊物中,急诊、急症、急救、危重等名词经常与急诊医学相混淆,造成了一些思想和概念上的混乱。因此,进一步发展急诊医学,首先要十分明确地阐明急诊医学及其相关概念,弄清急诊医学与急诊、急症、急救、危重病的关系。明白急诊医学的任务与体制,急诊科的作用,急救模式究竟是什么十分必要。本讲座就急诊医学及其在我国发展的意义、未来发展的趋势和面临的任务进行探讨和展望,以期宣传急诊医学,对急诊医学的发展有所裨益。 急诊医学及其相关概念 急诊医学与急诊、急症、急救、危重病的关系虽然已有共识,急诊医学是在临床急诊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临床医学专业,但迄今尚未见有统一确切的定义。以致目前在一些医院科室名称的称谓和医学刊物中,急诊、急症、急救、危重等名词经常与急诊医学相混淆,造成了一些思想和概念上的混乱。 因此,进一步发展急诊医学,首先要十分明确地阐明急诊医学及其相关概念,弄清急诊医学与急诊、急症、急救、危重病的关系。 急症 是急性病症的简称。指急性发病、慢性病急性发作、急性中毒或急性意外损伤等需要立即就医进行紧急处理的病症。 急诊 是指紧急地或急速地对急症病人进行诊断、评估、鉴别诊断、抢救和治疗的医疗过程,就是紧急的求诊医治。 急救 是指为抢救生命,挽救肢体、脏器功能,改善危重病况时所采取的紧急医疗救护措施,可以说是紧急救命的简称。 危重病 是指某些直接威胁病人生命的严重病症,包括急性病症和慢性病症及以及复杂大手术后处于调理时期的重症患者等生命器官或多器官功能严重损害病情。如:休克、严重复合伤、急性心肌梗死、各种脏器衰竭等。 显然,急诊是一个较大的概念,它既包含了对急症的及时诊治,也包含了对急症中危重症的抢救和处置。急诊病人中有危重症患者需要给予急救,但不是所有急诊患者均需要急救,急救也存在于其他所有的医疗行为之中,如在内外妇儿科、手术室、麻醉中,甚至包括在患者家中、意外发生现场等。 其次,需弄清急诊医学的构成和研究范围。急诊不等于急诊医学。急诊医学是一个由多种医学专业知识为基础、具有自身鲜明专业特点的医疗体系。从构成上看,急诊医学包括院前现场急救、急诊、院内急诊单元内的急救,以及急性中毒处理、急诊医疗体系管理学等部分;,急诊医学几乎囊括了对临床各科急症的诊断、鉴别诊断和紧急处置的内容,但与临床各专科不同的是,急诊医学不再满足于局部的处理,而是更多的从急症病人全身情况的把握上,以挽救生命和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种致命性并发症为从诊治手段上看目标,实施及时、快速、有效的诊治。此外,急诊医学还与灾害医学、交通医学、老年医学以及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全科医学等具有密切关系,但是急诊医学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全科医学,是一个新兴的处理全部急性病症的横跨多种医学专业领域的综合性学科。 “急诊医学”作为一个新的专用名词,它包括急诊、危重病急救、灾害救援、院前急救医疗体系组织和管理学等。极大多数的急诊或急伤都无需“急救”,但如处理不当,显然其中有部分病例可发展成为重症,就变成需要“急救”。 急诊医学的范畴 急诊医学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院前急救 院前急救也称初步急救,包括现场急救和途中急救。现场的最初日击者首先给病人进行必要的初步急救,如徒手心肺复苏,清除呼吸道异物等等,然后通过急救电话向急救中心(站)呼救,在进行不间断现场急救的同时等待急救医护人员到达。院前医疗急救包括急救医疗技师所进行的现场急救和途中救护,是由经过专业训练的人员进行的医疗活动,其目的是维持病人的主要生命体征并尽可能快速平稳地将病人送往医院急诊室。 (二)复苏学 复苏学是针对心搏呼吸骤停的抢救。复苏学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基础生命支持(BLS),包括气道控制(A)、人工给氧与呼吸(B)、心脏复苏(C);进一部生命支持(ALS),其目的是恢复自主循环,包括复苏药物与液体使用(D)、心电图诊断与治疗心律失常(E)、电除颤(F);延长生命支持(PLS),主要为脑复苏。具体来说主要研究如何在心跳骤停后,及时恢复自主循环、促进心脏复跳;及时建立呼吸通道;合理使用肾上腺素;早期、正确使用电除颤;勿早应用呼吸兴奋剂:“宁酸勿碱”,正确使用碳酸氢钠;积极防治“再灌注损伤”;和加强脑复苏等等。 (三)危重病医学 危重病医学 作为急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定义是受过专门培训的医护人员,在配备有先进监护设备和急救设备的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对继发于多种严重疾病或创伤的复杂并发症(如急性器官损害)进行全面监护及治疗。 (四)灾害医学 灾难是突然发生的,在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的同时,也使得大批人员受到伤害。如何有效地、迅速地组织抢救,减少人员伤亡,防止急性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即研究人群受灾后的医疗急救以及灾害预防等有关的医学,叫灾害医学。灾害医学涉及所有临床医学及预防医学。 (五)创伤学 创伤是青年人(小于44岁)中的第一位死亡原因。严重创伤救治的原则是早期处理,先“救”后“查”。创伤学的研究范围除了对创伤本身如何治疗和康复外,也越来越多地着重于如何预防创伤的发生。 (六)毒理学和急性中毒 研究和诊治各类急性中毒是急诊医学的重要内容。如何诊断、治疗和预防急性中毒是这门学科的重要内容,它往往涉及职业病学、毒理学、法医学等多学科内容,是一门新兴的发展迅速的临床学科 (七)急诊医疗管理学 如何组织急救网络,建立有效的现代化的急救呼救和通讯系统,研究和配备各种救护伤病员的抢救设备和交通工具,规范化培训急诊急救专业人员等等都是急诊医疗管理学的内容。 急诊医疗服务体系模式 急诊医疗服务体系 概念 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并非一个特定的机构,而是一个包括要求急救机构、医院急诊科(室)和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或专科病房三个基本机构在内的有机联系起来的完整的现代化医疗系统,这三部分既各具独立职责和任务,又相互紧密联系,构成一个科学、高效、严密的组织和统一指挥的急救网络。其包括完善的通讯指挥系统、现场急救组织、有监护和急救装置的运输工具、高水平的医院内急诊服务机构、重症监护病房。 院前急救的发展模式 1、院前急救发展模式:独立型急救中心、依托型急救中心、指挥调度型急救中心、院前急救型急救中心。 2、院前院内急救链(急救一体化):急救中心收到在急、危、重症患者发出的呼救时,将医疗急救措施及时送到患者身边,立即进行迅速有效的医疗处理,然后将患者安全、迅速地转送到合适的接受急救中心(站)或医院急诊科进行进一步诊治,包括根据病情再作出立即手术、转送EICU或专科病房的决定,以便使患者尽可能地脱离危险、恢复健康的整个急救过程。上述过程需要由不同部门或单位组成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SS)协同完成,并像生产流水线一样顺序接替,环环衔接良好,故称为急救一体化或院前院内急救链。 灾害医学概念 也称灾害救援医学,是研究灾害条件下进行医学救援的科学规律、方式、方法、组织的一门科学,涉及灾害救援的各个方面、各个阶段,是灾害救援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报告制度。 市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1小时内,向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省、自治区、直辖报告: (一)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 (二)发生或者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 (三)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的 (四)发生或者可能发生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的。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突发事件,应当立即向国务院报告。 突发事件监测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和有关单位发现有本条例第十九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2小时内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并同时向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后2小时内向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后2小时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告。 推荐第2篇:我国急诊医学现状 目前,我国急诊医学发展处于初级阶段,整体发展不平衡。但是,急诊医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或专业逐渐为政府和医学学术界所接受。特别是在开展医院管理年的活动中,急诊科成为各医院考察的重点科室,促进了急诊医学的发展。 目前,我国急诊医学发展处于初级阶段,整体发展不平衡。但是,急诊医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或专业逐渐为政府和医学学术界所接受。特别是在开展医院管理年的活动中,急诊科成为各医院考察的重点科室,促进了急诊医学的发展。 我国现在每个二级以上的医院均设有急诊科,地市级城市均有急救中心或急救站。许多医学院校还成立了急诊医学教研室或急诊医学系。 李教授认为,目前我国急诊医学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尚未建立急诊科专科医师培训和准入制度 由于我们尚无独立的急诊医学专业化培养体系和准入制度,导致目前从事急诊工作的医师均来自于其他临床专业,急诊医学专业化培训相对缺乏。因此,很多急诊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许多急诊操作不规范,对最新的急诊医学发展也缺乏深入的了解。 2.急诊科结构模式混乱 我国目前尚未形成急诊科的统一模式。在一些重视急诊科的医院,急诊科人员和设备配置以及学科发展情况稍好。但在那些急诊科不被重视的医院,人员结构不合理,设备配置严重不足。 李教授认为,合理的急诊科结构模式应是院前急救、急诊病房和急诊ICU三维一体的结构模式。院前急救是急诊的突击队或先锋队,院内急诊科是急诊的桥头堡,而ICU则是大本营,三者相互依从,构成一个急救生命链,有利于急危重病的抢救。 急诊科医师是“特种兵” 李教授形象地比喻说,急诊科医师类似军队中的特种兵,要求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和任何医疗环境中做出快速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决定。具体而言,急诊科医师的素质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高度的责任心 急诊科医师首先要求有高度的责任心,因为很多急诊患者,特别是一些危重病急诊患者,生命体征极度不稳定,再加上应诊时间短,接诊医师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了解患者的全部病情。因此要求接诊医师多看、多问,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李教授认为,对于一个急诊科医师,责任心比医疗技术更为重要。 2.广博的医学知识和过硬的专业技能 急诊科医师不但要求掌握广博扎实的医学基础理论,具备各临床专业的知识和操作技能,还要掌握各种急诊抢救技术,如心肺复苏技术、现场急救技术、中毒抢救等。这些是急诊科医师的专业基础,能够保障其在错综复杂、险象环生的急症病情中,找出患者最关键的问题,做出正确决定。另外,急诊科医师还应掌握一些法律知识,因为急诊科是一个容易发生医疗纠纷的科室。 3.严谨的工作态度 急诊工作中经常会碰到危急患者,诊治时间十分有限,有的患者甚至一进入急诊室即先进入抢救过程,根本来不及了解病史。正因为如此,急诊科医师必须有一丝不苟、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养成病历书写详细,勤查勤问,认真观察,反复思考等良好的工作习惯,并要求会诊医师认真写好会诊记录。这一方面可减少由于工作疏忽耽误患者治疗,另一方面,也免于被起诉而陷入医疗纠纷。 4.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应变能力 急诊科医师不仅要面对各种急诊患者,特别是对病情危急患者,其家属往往心情焦急,容易情绪失控,而且急诊科还经常会面对酗酒闹事者、吸毒者、打架斗殴者等。这都要求急诊科医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处乱不惊,有条不紊地按照科学方法和诊疗规范处理患者。 李教授认为,“时间就是生命”这句话对急诊而言最具代表性。对于病情危急的患者,要求急诊科医师具有良好的应变能力,能够果断决策。而这些素质的形成,有赖于平时临床经验的积累、对患者的责任感和严谨的工作态度。 急诊医学发展前景 李教授指出,尽管目前我国急诊医学的发展存在许多问题,但急诊医学发展前景光明,是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新兴学科,其主要有如下几方面原因: 1.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也要求更快捷有效质量更高的急救医疗服务。 2.2.随着社区医疗制度逐渐完善,很多慢性病、常见病和多发病有望在社区医疗机构能得到有效诊治,而由社区转来的危急病救治则是院前急救、医院急诊科责无旁贷的工作。 3.3.现代医学进展使专业分化越来越细,许多专科医师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日益专一化,有的仅是某种疾病的专家,如冠心病专家等。而患者是一个整体,特别是老年患者常有多种慢性病同时存在,某种慢性病急性发作或在许多慢性病的基础上出现新的急性病,急诊科医师应该有成为解决这些急症的专家。 4. 4.一些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禽流感、SARS等,还有交通事故伤以及地震、海难等意外灾害事故都要求有常备不懈的灾难救治和急救医学队伍。另外,将于2023年召开的奥运会对紧急医疗救援的需要也为急诊医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5. 李教授认为,急诊医学较之其他发展较为成熟的临床专业而言,目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但最具发展活力,急诊医学就像一块白色的画布,等待着急诊科医师去描绘出美丽的图画。 6.指南修订与规范化培训 7. 李教授介绍,2023年急诊医学分会的主要工作分为急诊临床诊疗指南的制定、重要急诊急救技术的规范化培训,以及学术交流与继续教育三方面,但重点是前两方面的工作,目的是使我国急诊科医师更专业化。 8. 1.修订急诊临床诊疗指南 9.李教授说修订指南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学会所有委员以及一些富有学术成就和临床经验的急诊医学专家都将参与指南的修订工作,特别对一些富有急诊特色的专题,如心肺复苏、中毒救治、创伤救治、危急病处理、小儿急救、院前急救、灾难医学等区别于其他临床学科的专题。10. 另外,学会还将参与急诊医学教材的编写,以及与中国医师学会和卫生部一起,参与急诊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方案的制定和急诊医师培训基地的评审。 11.2.急诊急救技术的规范化培训 12. 由于我国没有规范的急诊医学专业化培训,导致很多急诊急救技术操作不规范。例如,心肺复苏技术(CPR)是一项最具急诊特点的技术,在所有救命技术中,它是一项最易掌握、投入最少但见效最快的技术。 13.在美国,政府公职人员、学生、警察等都接受CPR的普及培训,医护人员更是需要定期(每2年1次)通过CPR专业考核后才能行医。14. 而在我国,能规范操作CPR的医护人员很少。在2023年北京国际马拉松赛中,参赛者发生猝死,但现场无人及时进行CPR。我国医师对CPR的理论掌握得都不错,但是不注重有效的实践训练。例如目前都知道心外按压比例为302,但在实践中能规范操作的医师并不多。因此亟待在全国进行CPR的专业化培训,首先规范化培训医务人员,且需要卫生部门考核发证,再由医务人员培训其他社会人群,一步一步推进,最后达到全民普及的目的。 15. 3.学术交流和继续教育 16. 2023年5月,学会在上海举行国际创伤急救大会,7月将在长春举行全国危重病急救大会,8月将在乌鲁木齐举行全国中毒复苏学术大会,10月将与中国医院学会院前急救管理委员会联合举办奥运会急救培训。另外,2023年还将完成10多个国家级急救医学继续教育项目。 推荐第3篇:急诊医学督查方案 海南省2023年急诊医学第一次质控联合督查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患者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及海南卫生计生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患者安全管理工作方案的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督促整改落实,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加强行业作风建设,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有力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 二、督查原则 (一)突出“整合性”。整合督查标准,统一组织实施。 (二)突出“指导性”。按照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工作思路,通过督查切实找出本专业在内部管理、制度建设、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短板,剖析深层次原因,帮助和指导本专业整改提高。 (三)突出“针对性”。针对切实反映本专业医疗质量的重点内容,做出重点督查,避免督查内容“大而全”,确保督查工作重点突出、取得实效。 三、督查安排 (一)督查时间 拟定于七月份 (二)督查方式 组织专家对本专业进行患者安全管理工作检查及急诊质量控制指标数据收集,检查各级医院医疗质量情况。 (三)督查方法 采取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现场查看、询问医护人员等方法。 四、督查重点 (一) 正确识别患者身份,执行查对制度。 (二) 加强医护人员有效医患沟通。 (三) 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四) 执行手卫生规范 (五) 用药安全管理 (六) 临床“危急值”管理制度 (七) 防范与减少意外伤害 (八) 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 (九) 处理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十) 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 (十一) 急诊医疗质量控制指标(急诊科医患比、急诊科护患比、急诊各级患者比例、抢救室滞留时间中位数、急诊心肌梗死患者平均门药时间及门药时间达标率、急诊心肌梗死患者平均门球时间及门球时间达标率、急诊抢救室患者死亡率、急诊手术患者死亡率、ROSC成功率、非计划重返抢救室率)。 附:1.急诊科患者安全管理及质量控制指标检查评分标准 2.急诊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3)版 3.急诊医学质控中心2023年第一次质控联合检查专家推荐表 海南省急诊医学质量控制中心 2023-7-2 推荐第4篇:急诊医学概论 讲稿 第一章 概论 一、急诊医学的概念与范畴 (一)急诊医学的概念 急诊医学(emergency medicine)是一门临床医学专业,贯穿在院前急救、院内急诊急救(手术)、危重病监护过程中的心肺复苏、现场急救(first aid)、创伤急救、急性中毒、急危重病、儿科急诊、灾害救援的理论和技能都包含在其学科范畴中。急诊医疗的主要任务是对不可预测的急危重病(症)、创伤,以及患者自己认为患有的疾病,进行初步评估判断、急诊处理、治疗和预防,或对人为及环境伤害给予迅速的内、外科及精神心理救助。 传统认为,急诊是紧急救治的过程和医疗的前期阶段,仅对住院前患者的伤、病情简单评估,经专科会诊及初步处理后,再收入院进行治疗。现代医学对创伤、疾病早期发展影响临床预后认识的深入,公众对急诊医疗服务(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EMS)需求的日渐提高,医疗技术的快速进展,都要求在致伤或发病早期快速采取有效的救治,如现场基本生命支持,止血,包扎,固定,镇痛,液体复苏,抗感染初始治疗,确定性手术,早期冠状动脉再开通等。目的是在“黄金时间”内抢救生命,控制病情发展,保护器官功能,争取良好的临床预后。所以,集中人力、技术和设备的优势资源来发展急诊学科,对提高社会和医疗机构急诊医疗水平和急救反应能力至关重要。 “急诊”与“急救”经常被混用,含义却有所差别。急诊医学专业具有不同于其他学科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更突出对急危重病(症)、创伤及伤害急性发生和(或)加重过程中特殊规律的探讨研究和救治措施,如现场急救、安全转运、医院急诊及对危重症的器官功能支持。目前医院急诊中大多数患者并非都是真正需要紧急救治的危重患者。而在院前急救中,特别是重大灾害事故发生时,往往需要调动全社会总的救助资源,涉及政府部门、交通、通讯、消防、公安以及军队等方面的通力协作。 急诊医学是对急危重症、创伤和意外伤害评估、急诊处理、治疗和预防的学科专业体系,其核心是判断、救治急危重症和创伤。急救医学则侧重对急危重症、创伤、灾害事件的急救反应能力,包括急救人员、车辆、通讯的调动准备,现场初级抢救、转运过程,到达医院的抢救,更加突出抢救生命和稳定生命指征的救 1 治和组织管理,其核心是急救的合理过程;还涉及熟练急救技术,有效使用;也包括培训非专业人员或普通公众了解掌握必要的急救知识和技能,鼓励他们参与到突发伤病的自救互救中。由此可见,急诊与急救二者所涉及的理论和实践相互交叉、重叠,在医疗任务上有所不同,二者可以融合在一个完整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之中。 (二)急诊医疗服务体系 我国完整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system, EMSS)是院前急救、医院急诊、危重病监护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 1院前急救院前急救(prehospital emergency)是指到达医院前急救人员对急症和(或)创伤患者开展现场或转运途中的医疗救治,急救人员也可以包括经培训的非专业人员。院前急救机构包括急救中心和各级急救站点,也可以是承担院前急救任务的医院急诊科。其主要任务是:对求救的急危重症和创伤患者进行现场生命支持,包括快速稳定病情和安全转运;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灾难事故紧急医疗救援;在特殊重大集会、重要会议、赛事和重要人物活动中承担预防意外的救护;承担急救通讯指挥,是联络急救中心(站)、医院和上级行政部门的信息枢纽;参与非专业人员急救知识的普及和培训。 院前急救作为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技术指标的评价可以控制急救医疗服务质量。院前急救的技术指标有: (1)院前急救时间:包括:急救反应时间:是从接到求救电话到派出救护车抵达伤病现场的平均时间。受通讯、交通状况、急救人员数量、车辆配置、急救站点分布、急救半径等因素的影响。国际目标要求为5-10分钟。现场抢救时间:是急救人员在现场对伤病员救治的时间。要视伤病员情况允许安全转运而定,也根据是否急需送往医院接受关键性治疗的要求而定。转运时间:即从现场到医院的时间。往往取决于交通状况、有能力接受危重伤病员医院的分布等因素。 (2)院前急救效果:除上述影响急救反应时间的因素外,急救设施的装备、急救人员的素质和急救技术水平,以及院前急救系统的管理水平都会影响急救的实际效果,如院前心脏骤停的复苏成功率常作为评价急救效果的主要客观指标之一。完善急救设施建设、提高急救技术和管理水平、实施标准化急救流程都是非 2 常必要的。 (3)院前急救需求:随着人们对EMSS的认识和了解,院前急救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能否满足对求救出车和及时出车的需求,救护车值班数量、分布,急救电话的反应,急救人员素质等都会制约需求的满足。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灾害事故的紧急救援能力也是衡量满足需求的重要指标,同时要求急救医疗机构与其他救援机构的相互协调,共同完成重大灾害事故的救援任务。从这一角度看院前急救也是政府通过急救机构实行向公众提供急救医疗服务的职能。 2医院急诊医院急诊(hospital emergency)是EMSS中最重要而又最复杂的中心环节,处于医院医疗的第一线,承担24小时不间断的各类伤病员的急诊和紧急救治。医院急诊的能力及质量是医院管理、医护人员素质和急救技术水平的综合体现。 急诊科(emergency department, ED)作为一个跨多学科专业的二级临床科室,在医院中是应有相对独立区域,设置布局合理,急救设施齐备,人员相对固定,能承担医疗、教学和科研的综合性科室。其主要任务是担负急诊伤、病员院内急诊和部分危重症患者的急诊监护治疗,也可根据所在地区特点参加院前急救;医院急诊又面向整个社会承担大量非急诊患者的门诊工作,合理处置和分流病员,准备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成批量伤病员的急救,充分利用好有限的急救资源,是医院急诊中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所以,组织协调好医院各专业科室参加急诊会诊、救治,尽快收容危重患者人院治疗也是急诊工作的职责。 急诊分诊要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分为5类: (1)急需心肺复苏或生命垂危患者(fatal patient):要刻不容缓地立即抢救; (2)有致命危险的危重患者(critical patient):应在5-10分钟内接受病情评估和急救措施; (3)暂无生命危险的急症患者(acute patient):应在30分钟内经急诊检查后,给予急诊处理; (4)普通急诊患者(emergency patient):可在30分钟至1小时内给予急诊处理; (5)非急诊患者(non-emergency patient):可根据当时急诊抢救情况适当延时给予诊治。 3 经过急诊诊治的患者,根据病情决定给予急诊手术、人院治疗、危重症监护治疗、急诊留观、转专科门诊或离院等处理。 医院急诊存在多种运行模式:具有相对独立的综合诊治能力,可以解决大多数急诊的内、外科问题,对急诊危重症、创伤病情进行初期评估和处理;仅能解决部分急诊内科问题,要依靠各专科参与急诊、会诊和收容;较不发达地区的急诊仍只提供分诊和简单处置后收入院。根据我国医院急诊发展现状,许多以急症就诊患者一时难以明确诊断,或者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和(或)衰竭,造成专科收容困难,使大量急危重症患者较长时间滞留在急诊科。这要求医院急诊具备对各类疾病的综合诊治能力,从而使我国很多地区有一定规模医院的急诊科形成了具有危重病监护、疑难病诊治和创伤救治功能的模式。 3危重病监护危重病监护(critical care)在国外发达国家医院中未设置独立的急诊危重病监护室,但在急诊抢救区内具有实现完备抢救和监护的功能,即抢救床单位都有完备监护设备,能进行生命及器官功能支持。危重病医学(critical care medicine)的两个基本特征是:在严重伤病发生后的“黄金时间”内给予适当的救治,以避免死亡和伤残;经过危重病特别培训的医护人员较内、外专科人员会更加有效地处理危重患者。在急诊医学发展较完善的发达国家,对急诊危重患者在急诊停留的时间有所要求,甚至用23小时危重病监护的概念,为使危重患者在急诊停留时间不超过一整天,目的是随时提供一个快速、有效的急救资源。危重症患者人住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有其标准,住在ICU的时间本身就是一项评价医疗效果的指标,在急诊和ICU停留的时间已用于衡量医疗质量。 根据我国现阶段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的状况,在我国较大的综合型医院急诊科中建立急诊危重症监护病房(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 EICU)已是很普遍的现象。因为,急诊救治的危重症患者难以按时间要求收入院,急危重症患者在急诊科长时间停留更需要实施严密监护,这类危重患者的特点是:心肺复苏后生命指征不稳定,需要持续循环呼吸支持;病情垂危已不能搬动、转运;只需要短时间监护救治即可治愈,无需再住院治疗;其他专科难以收住院的危重患者。 EICU从急诊综合救治的理念和急诊实际功能上已得到肯定,但从EICU各 4 项质量控制指标上,让所有急诊科建立起标准化的ICU很难实现,特别是对EICU环境要求较高,如消毒隔离、空气洁净等。急诊危重病抢救中医务人员、医疗器械、物品快速频繁流动,常会难以实现ICU的质量控制标准,实际上形成了EICU半开放的监护环境特点。为便于突出EICU的特点,应称之为ECU (emergency care unit,急诊监护病房),如同CCU所特指冠心病监护室(coronary care unit),是以监护心律失常和心脏功能变化为主,并不要求特殊洁净环境。ECU建设应更注重快速、有效的抢救,加强各器官功能的监护与支持,如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实施静脉溶栓或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社区获得性感染的危重患者采取早期危险评估,经验性初始抗感染治疗,液体复苏和器官功能支持;对急性中毒患者采取反复洗胃、活性炭吸附、血液灌流和器官功能支持;对暂无手术适应证的创伤患者采取生命支持和治疗等。 总之,建立急诊危重症监护室或监护床单位要更注重对急危重症患者连续的急救,加强监护治疗,适时收入院优化后续治疗的救治流程,以控制危重患者的救治质量和效果。 二、我国急诊医学的发展阶段 20世纪70年代,急诊医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临床学科在美国率先出现,随之各国的急诊医学也加快了发展。1980年我国卫生部颁布了关于加强城市急救工作的意见,促进了急救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先后成立了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筹委会、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委员会。1986年卫生部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急救医疗法(草案),规定“市、县以上地区都要成立急救医疗指挥系统,实行三级急救医疗体制”,成立医院急诊科、城市急救站(中心)。1987年5月正式成立了急诊医学学会,1997年中华医学会决定将下属各专科学会更名为相应的分会,急诊医学分会下设:复苏学、院前急救、危重病医学、创伤学、急性中毒、儿科急诊、灾难医学、继续教育8个专业学组。2023年国务院正式颁布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更加体现出我国政府对人民健康事业的关心。 我国急诊医学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辛历程,正进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它的进步和发展主要表现为:国家和各地卫生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急诊医疗的许多问题由政府来督办,而且很多地区已逐步落实;EMSS得到快速发展,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群体伤害的急救上发挥重要作用;各地有关部门、5 学会、医学院校、医院重视继续教育和人才培养,贯彻落实医务人员须接受终生教育的理念;现代化诊疗设备和药品不断更新,生命监测手段和重要器官支持技术广泛应用,提高了危重症患者的存活率;全国范围对急症、意外伤害、事故预防意识不断增强。 将中华急诊医学分会的成立作为我国急诊医学正式创建的里程碑,由卫生部规定三级医院必须建有急诊科,这标志着我国急诊医学从示到有。我国急诊医学发展需经历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 三级以上医院分别成立急诊科,但总体水平不高,多数是采取分诊和专科支援方式来解决临床急诊的医疗问题。 2第二阶段 急诊学科概念逐渐形成,急诊科围绕急诊发展的需求逐渐形成自主型的急诊发展模式,着手解决大多数的急诊内、外科问题;能对急诊危重症、创伤做好初期评估和处理,进行危重症监护和生命、器官功能支持。有些医院还形成了专科急诊特色。急诊教学、科研由浅人深,急诊专业人员队伍不断壮大,相对稳定,急诊科的规模也不断扩大,但大多数急诊执业人员都来自不同学科专业,多未经过急诊专业学习和专科培训。 3第三阶段 急诊医学专业逐步形成,急诊医学教育列入医学院校本科教学课程,国家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评审出急诊专科医师培训基地,由专科基地培养急诊医师被纳入考核及准入制度,使今后从事急诊工作的人员专科化,能够解决临床涉及的急诊问题,从真正意义上成为跨专科、综合性强的临床专业。 值得指出的是,我国急诊医学发展还才尺不均衡,即使在条件较好的城市医院每个阶段发展也需要十年或更长时间。 三、急诊医学专业的特点及观念 (一)急诊“救人治病”的原则 “治病救人”已是全社会耳熟能详的概念,对急诊来说则不够确切,不完全切合实际。逻辑反映着一种因果关系,急诊发展的理念中需要强调的是“救人治病”,即将抢救生命作为第一目标。二者的区别是:“治病”意味着首先要明确疾病的诊断,再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这一逻辑支配医生首先要清楚疾病的临床诊断。而在急诊实际工作中患者最突出的表现是急性症状,因为急诊患者病情多变,且复杂,往往一时很难明确临床诊断,如病情危急,重点应放在立即抢救生命、6 稳定病情。急症抢救有很强的时限性,要尽可能减少院前和(或)院内医生救治时间的延误。“黄金时间”更要强调从致伤、发病起计算时间,缩小时间窗。只有生命指征稳定,才能赢得确定诊断和针对病因治疗的时机,不能让时间浪费在繁杂的检查和诊断过程中,要在医疗制度和抢救流程上规定救命优先的原则。可以说,急诊救治真正反映一个医院的综合医疗水平,也折射出一个社会对生命尊重的文明程度。 (二)急诊医学专业的特点 传统医学专科划分是以解剖系统为基础,随着现代医学专业越分越细,过细的分科削弱了患者多系统疾病或病变之间的交叉联系,势必造成专业知识和思维方式的局限性,各专科处理急危重病影响了医疗质量的保障。在解决急危重病的复杂医疗向题时,急诊医学专业可发挥其理论、医疗实践突出的特点,来弥补专科会诊方式诊治的弊端。其特点有: 1综合分析 专科多倾向采用还原论方法从器官、组织细胞、基因和分子水平认识疾病,但当多个器官功能相继发生病理改变时,机体超出了单一器官对整体影响的原有机制,而表现为新的、更复杂的特殊规律。急诊医学却是探讨当多个器官功能共同发生障碍时机体反应的新规律。 2侧重功能 专科常用辨认解剖异常来诊断疾病,如肿瘤、溃疡、狭窄、栓塞等。单处病变和伤情可能并不直接致命,而功能障碍或衰竭却可致命。急诊医学将人的整体分为若干功能组成部分,可能与器官相关也可能跨越解剖器官,并将各种功能按其生理的储备进行区分,作为急危重症临床评分的基础。 3逆向思维 专科遇到患者首先考虑疾病部位、性质和严重程度,遵循先诊后治的逻辑顺序。在急诊中,往往是先稳定病情,再弄清病伪,急诊医学倾向采用这种逆向思维。面对急症患者,考虑的顺序是:有生命危险吗?导致的可能原因有哪些原发病的性质和部位为何?注重对急症的判断和紧急处理,并非要立即确诊为某种疾病,因为在疾病的急危重阶段有其独特的规律和特点,临床急症往往并不表现为原发病的特征。 4时限紧迫急危重病进展快,缺乏代偿,预后差。尽早阻止病情恶化,比延误的积极治疗代价更低、效果更好。因此,急诊医学强调“时间窗”的概念,在时间窗内实行目标治疗,临床预后更好。 推荐第5篇:急诊医学考试总结 生存链:用来描述患者复苏时间重要性的一个四环接链,包括:早期识别、求救,启动急救医疗系统;早期进行CPR,早期进行电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