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23年端午节教案模板(精选多篇).docx

    • 资源ID:66878805       资源大小:58.63KB        全文页数:7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3年端午节教案模板(精选多篇).docx

    2023年端午节教案模板(精选多篇) 推荐第1篇:大班端午节端午节教案 端午节德育教育 活动目标: 1.通过分享、交流,初步了解体验端午节的相关习俗,体验和集体共同过端午节的乐趣。 2.尝试动手制作端午节的相关物品:粽子、香包、五彩绳、彩蛋。 活动准备: 1.让幼儿收集有关端午节的各种资料。 2.有关制作的各种材料: 粽子粽叶、糯米、线等。 香包各种形状的布片、订书器、棉花、香水、干花。 彩蛋煮熟的鸡蛋、颜料、水彩笔、蜡笔、油画棒。 五彩绳各色缎带、绒线、绉纸。 3 有关的图片、艾草和菖蒲。 活动过程: 讲讲看看: 要求:交流幼儿收集的有关端午节的内容。 指导语: 1(在门上悬挂艾草何菖蒲)知不知道今天我们班的门上挂的是什么呀?(菖蒲)那为什么要挂菖蒲呢?(因为端午节要到了,挂菖蒲是端午节的习俗) 2那你们知不知道端午节还有哪些习俗呢? (1) 悬钟馗像: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每家人将钟馗像悬挂在门上,可以镇宅驱邪,保佑一家平安。 (2) 挂艾叶菖蒲:艾草和菖蒲中都含有一种叫芳香油的东西,可以用来杀虫防病虫害,它的香气可以起到净化环境、驱虫祛瘟的作用。 (3) 赛龙舟:屈原投湖自杀的时候呢,有许多人划船去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可是却没有能够把屈原就上来,后来每年五月五日就用划龙舟来纪念这件事。 (4) 吃粽子:屈原死了之后,人们怕河里的鱼虾把他的尸体吃掉,就将糯米包在粽叶中,投到河里喂鱼。 (5) 饮雄黄酒:雄黄是一种矿物质,在端午节这天,人们把它放在米酒中制成雄黄酒,但是小朋友不能喝酒,就用手指沾雄黄酒在额头上写一个“王”字。 (6) 佩香包:端午节的时候小朋友们都要戴上香包,香包里面放了很多想香料,闻起来香香的,香包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和颜色,可以挂在脖子上,也可以带在手腕上,好看极了! (7) 五彩绳:在端午节人们编各种彩色的带子挂在手上,很好看又有吉祥的意思。 (8) 竖鸡蛋、画彩蛋:人们说:“在端午节的时候,能将鸡蛋竖起来的人,这一年都会有好运气。 推荐第2篇:端午节安全教案小学端午节教案 端午节安全教案-小学端午节教案 教案端午节 综合活动端午节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进一步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及节日中的习俗,同时激发幼儿 对民族文化的兴趣。 2、让幼儿尝试自己动手制作粽子。 活动准备: 1、有关屈原的故事传说;赛龙舟和包粽子的视频。 2、包粽子的各种材料。 活动过程: 1、出示粽子,引出“端午节的传说”。 提问:这是什么?你们吃过粽子吗?都吃过哪些味道的粽子,幼 儿自由谈论。为什么大家在这段时间里都要包粽子、吃粽子呢? 介绍端午节的传说。 2、与幼儿一起观看视频,了解端午节的习俗。 (1) 提问:在端午节,人们会进行哪些活动? (2) 观看视频,让幼儿知道端午节除了划龙舟、包粽子还有其它的风俗习惯。 (3) 小结:端午节是中国人特有的节日。 3、包粽子感受节日气氛 观看包粽子的录像过程,讨论:包粽子需要些什么?粽子是怎么包出来的? 尝试自己动手包粽子。端午节的由来教案. 端午节的由来教学设计 执教:洪江市沙湾中心小学 李 一兵 教学目的: 1、学习课文第36自然段内容。 2、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体会屈原为了楚国的安危,为了百姓的疾苦,宁愿牺牲自己的伟大精神。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用自己的话说说端午节的由来。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课文,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2、用自己的话说说端午节的由来。 教学准备:课件、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你们知道,这些图片画的是什么吗?这些图片与我国什么传统节日有关系? 根椐学生回答板书:30 端午节的由来 二、检查复习。 完成导学案的“课前热身”习题。 1.看拼音写词语。 q yuán ài dài chuán sòng w xiàn zòng zi wú zhng shng yu ( ) ( ) ( ) ( ) ( ) ( ) 2.多音字组词。 Shâáng( ) 盛 强ãàng( )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出示自学提示 2、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3、自主探究,完成导学案。 一、学习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 1、根椐课文内容填空。 农历月日是端午节,端午节的习俗有、 、等。 2、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国的爱国诗人,端午节已有年的历史。 二、学习第二部分 学习第三自然段。从书上找到有关句子,然后填到横线上。 1、屈原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 2、屈原为什么受到朝廷中有些权贵的诬陷和楚王的疏远? 3、权贵们是如何对待屈原的? 4、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什么叫“想方设法”、“无中生有” 想方设法: 。 无中生有: - 。 6、欣赏屈原的爱国诗歌。 学习第四自然段 1、这样一位忧国忧民的大诗人为什么要跳江? 答: 。 2、出示文中插图,问:屈原在江边伫立,万分悲愤,他的心中在想什么呢? 3、你从屈原身上学到了什么? 答: 三、学习第三部分。 1、屈原投江后,当时的百姓是怎么做的?后来,人们又是怎么做的? 2、比较句子,说说哪一组写得好。 2 楚国的百姓知道后,放声大哭,他们涌到屈原投江的地方想去救他。 楚国的百姓知道后,放声大哭,他们像潮水一样涌到屈原投江的地方,想去救他。 那怎么办呢?大家想出了一个办法。 那怎么办呢?大家想啊,想啊,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 。 3、小组讨论、交流,订正答案。 四、教师检查小组完成情况,小组展示讨论结果。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五、复述课文:请用自己的话说说端午节的由来。 1、看板书,在学习小组内复述。 2、指名复述。 六、拓展延伸:你知道我国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吗? 七、总结提升,朗读课文。 1、学完这课以后,你有什么收获?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名子孙,你懂得了什么?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八、课后检测。 附: 3910舟山沈家门小学端午节教案 课 题: 端 午 节 授课课教师: 李 昌 华 单位:舟山市沈家门小学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端午节的相关知识。 技能目标 1、能熟练应用搜索引擎查找资料。 2、能对查找到的资料进行分类下载和管理。 情感目标 1、感受民族节日的浓郁文化气息。 2、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资料的搜集及分类下载; 2、主题性应用; 3、学生学习方法的养成。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任务驱动法;设疑教学法;竞赛游戏法; 2、自主探究;主动合作;分层教学。 四、教学过程 教 学 设 计 说 明 端午节这节课是浙江省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下第三单元中的一课,第三单元主要是学习网上资料的应用,所以我给这节课设计的三维目标是:知识目标:了解端午节的相关知识。技能目标:、能熟练应用搜索引擎查找资料。、能对查找到的资料进行分类下载和管理。情感目标:、感受民族节日的浓郁文化气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根据这个三维目标,我主要设计了三个大环节,一是“走进端午”,这个环节通过龙舟赛的形式组织教学,学生在搜索过程中了解了更多的端午知识,也能更熟练的应用搜索引擎查找资料。小组龙舟赛的进行,不仅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探究的欲望,更使小组主动合作学习得到了充分体现。同时在课堂中我还强调操作熟练的学生可以找更多的端午节资料,体现了分层教学的理念。设计的第二个大环节是“整理端午”,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学生会分类建文件夹和分类下 载保存网上查找到的知识,建文件夹和下载保存资料这两项技能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但没有分类建文件夹的学习习惯,所以在这个环节中,我先设计了一个“端午知识分类安家”的情境,通过对小王和小明安家的对比图,让学生从中体会出要养成会分类建文件夹这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分类建文件夹和下载保存网上的资料同样采用小组龙舟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积极探究和小组主动合作学习。第三个大环节是“走出端午”,这个环节是拓展应用环节,是对搜索资料、分类下载保存资料这两个技能的应用。我没有拘泥于课本给定的节日,我是通过“看图猜节日”这个游戏自然引入,在丰富多彩的节日中挑选一个学生最喜欢的,选择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搜索、分类下载保存。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体现,最后让学生小组交流自己找到的知识并向全班同学和在坐老师介绍,不仅让学生了解到了更多的节日知识,也为下节课介绍端午节做好了铺垫。 整堂课我以端午节的知识为主线,以小组龙舟赛为组织形式,充分调动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在技能目标的实现过程中,我还给学生准备了“帮助动画”,便于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各个教学环节之间我以游戏互动、设疑引领等方式,使得整个学习过程主题明确、步骤清晰、节奏明快。 个 人 简 介 我是来自浙江舟山市普陀区沈家门小学的李昌华,从1996年分配至今,一直从事信息技术教育工作,是学校的一名专职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作为信息技术教研组长的我,能积极带头,认真钻研教材,积极备好每一堂课、上好每一堂课、反思好每一堂课,在课堂中积极探索各种教学方式和方法,努力优化课堂教学,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教学比武竞赛,获得了优异成绩。1994年至1996年连续三次获市信息技术优质课评比一等奖,2023年省录像课评比三等奖, 我还多次承担市区公开课任务。在上好课的同时,我还积极带头研究新课改,不断总结经验,2023年一篇教学案例电脑小报设计获省一等奖,xx年一篇教学案例信息技术课堂中的“意外”收获获省二等奖,一篇论文学习型网站的实践与研究获省三等奖。还有多篇论文在市、区获奖。在提高自己的同时,我还非常注重对学生信息技术动手能力训练及主动探究能力的培养。组织学生参加了各级各类的信息技术方面的比赛,并对学生进行了多次辅导,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连续3次辅导学生参加由省教育厅、少工委等5家单位主办的浙江省少年儿童电脑作品现场设计大赛,连续3次都获省一等奖。崎岭中心小学端午节安全教育教案 崎岭中心小学端午节安全教育教案 三班 一、主题来源: 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它 有着独特的风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系长命缕等庆祝活动。这些活 动都适合中班的小学生来开展,既能锻炼和发展小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增进小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同时,端午节又有着一个有名的来历,让小学生了解“屈原”的故事,能激发他们初步的民族自豪感。为此,我结合一年 一度的端午佳节,开展相关的主题教学活动。 二、主题目标: 1、知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乐于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乐于参与一些节日准备和庆祝活动。 2、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兴趣,产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三、环境创设: 1、科学区:投放艾草和菖蒲。陈列不同造型的香袋。 2、美工区:放置制作长命缕和纸粽子的材料。 3、阅读区:张贴有关端午节的字 条,让小学生认读。 4、表演区:提供扎头的布条和纸棒,供小学生表演赛龙舟。 四、家长工作: 1、和孩子一起收集有关端午节风俗的图片、资料,向孩子讲述端午节的风俗。 2、带孩子购买艾草和菖蒲、粽子、香袋、咸鸭蛋等过节物品。 3、和孩子一起观看有关节日庆祝活动的报道。 4、参加班级的包粽子活动。 五、活动安排: 活动一 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 目标: 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初步的兴趣,对屈原产生崇敬之情。 小学生表现: 当我在给孩子讲屈原的故事时,他们都听得非常的认真,睁着大眼睛满 脸一副敬佩的样子。当听到屈原投江的 情景时,都不约而同地发出“啊”的惊叹声和遗憾声。有的孩子还争着要把自己从家长处听到的关于端午节的来历 和风俗说出来。 活动二 艾草和菖蒲 目标: 观察艾草和菖蒲的外形,了解它们在端午节期间的特殊用途。 小学生表现: 班上有四个小学生特地让家长去市场购买艾草和菖蒲,我把它挂在教室内外。孩子们感到很新鲜,他们以前看到过 ,但是却叫不出名,更不知道它的实际含义是什么,所以都纷纷问我。我向他们解释和介绍了艾草和菖蒲的名称和 端午节用来辟邪的用意。对于辟邪孩子们都不太懂,但他们知道这肯定是一种挺厉害的东西,就象一把剑一样。关 于名称,有一个小学生问我:哪一样是艾草?哪一样是菖蒲?我当时一下子蒙住了,的确课前我没仔细去查过资料, 于是我就请小朋友帮忙去问问爷爷奶奶或爸爸妈妈。小朋友们乐意地接受了任 务,下午当大人来接孩子时,他们都 急着询问,但当时家长们也都被问住了。 活动三 粽子香袋 目标: 1、感受粽子香袋的美。 2、在探索中学习叠制锥体技能。 3、养成做事细心的习惯。 小学生表现: 生:“瞧!我包的粽子大吧。” 生:“我包的粽子可结实了。” 生:“我们的粽子五颜六色的真漂亮,啊呜!咬一口。” 生:“哇!老师把我们纸做的粽子串起来了,好漂亮啊!” 生:“这个是我做的。” 生:“我的也有的,好几个呢!” 生:“我们的教室真漂亮啊!别的班级肯定没这么漂亮。” 家长反映: 当家长来接孩子时,他们走进教室就发现了悬挂在梁上的一串串粽子香袋,都说很漂亮,的家长 饶有兴趣地凑近摸摸。孩子们也非常积极地拉着大人参观自己的作品,一脸的自豪感。家长们都说班级的环境非常漂亮,非常美。辰光小学端午节假日安全教案 端午节假日安全教案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里,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关心、爱护,似乎并不存在什么危险。但是,家庭生活中仍然有许多事情需要备加注意和小心对待。 二、安全注意事项: 1、用电安全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中用电的地方越来越多了。因此,我们有必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用电常识。 认识了解电源总开关,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电源。 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拭电器。 不随便接触电源和带电电器;不私自接电源,使用电炉;注意防火、防爆。 发生火灾怎么办 要打火警电话119报警,报警时要向消防部门讲清着火的地点,还要讲清什么物品着火,火势怎么样。 一旦身受火灾的威胁,千万不要惊慌,要冷静,想办法离开火场。 逃生时,尽量采取保护措施,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用湿衣物包裹身体。 不随意点火,不带火种上山。 2、交通安全 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路边行走。 不在路上玩耍,打闹。 在没有交通民警指挥的路段,要学会避让机动车辆,不与机动车辆争道抢行。 穿越马路时,要遵守交通规则, 做到“绿灯行,红灯停”。 3、防溺水安全 不私自下水游泳; 不准私自到无安全设施,无安全防护的水域游玩活动; 由于已经处于夏季,假期间经常有雷雨、暴雨,同学们不要 在雷雨时躲避于树下、电线杆下或其他容易引发雷电击伤的地方。 要注意行走安全,不抄近道,不走水库边、池塘边、壕沟边 的泥泞小道, 不撑伞单手骑自行车,防止摔倒掉入路沟、池塘等事故发生。雷电暴雨、台风来临时,不要外出。 4、外出安全 外出必须有家长或成年人的陪同,注意交通安全。乘车时要文明 礼让,尊老爱幼。不乘坐拖拉机、农用车等非载客的运输交通工具; 乘坐公共汽车时禁止把头、手伸出窗外,禁止尝试驾驶一切机动车。 5、食品安全 夏季天气热,要防止中暑;要注意饮食卫生,不买无生产厂家、 无生产日期、无卫生许可的“三无”产品,不吃过期和霉烂变质的食物。粽子是端午节必吃的食品,近年来粽子的品种,质量,口味都提到了改善,但同学在食用的时候也不要过量,不要给自己的肠胃增加负担,以致影响自己的健康。 小结: 同学们,我们需要一个健康的身心,所以就要求我们过一种有节制、有秩序的生活。希望同学们快乐成长,健康成长。祝大家过一个健康,安全,愉快的端午节! 20 16、 6、18 安全隐患排查: 推荐第3篇:端午节教案 活动名称:端午节 重点领域:社会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 和来历。 2.能力目标:活动中能大胆表达自己意见。 3.情感目标:喜欢和老师、小朋友一起玩玩、尝尝,共享 节日的快乐。 重难点: 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活动准备: 粽子、艾蒿、荷包、五彩线、端午节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端午的由来。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吗?(端午节)你们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吗?那我们一起来听听端午节的由来,好吗? 二、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环境的变化,谈谈端午的习俗。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班的门上挂的是什么呀?(菖蒲)那为什么要挂艾蒿呢?(因为端午节要到了,挂艾蒿是端午节的习俗)小朋友们,你们知不知道端午节还有哪些习俗呢? (1)挂艾叶菖蒲:艾草和菖蒲中都含有一种叫芳香油的东西,可以用来杀虫防病虫害,它的香气可以起到净化环境、驱虫祛瘟的作用。 (2)赛龙舟:屈原投湖自杀的时候呢,有许多人划船去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可是却没有能够把屈原就上来,后来每年五月五日就用划龙舟来纪念这件事。 吃粽子:屈原死了之后,人们怕河里的鱼虾把他的尸体吃掉,就将糯米包在粽叶中,投到河里喂鱼。 (3)佩香包:端午节的时候小朋友们都要戴上香包,驱邪之意,香包里面放了很多想香料,闻起来香香的,香包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和颜色,可以挂在脖子上,也可以带在手腕上,好看极了! (4)五彩绳:在端午节人们编各种彩色的带子挂在手上,很好看又有吉祥的意思。 三、学习儿歌五月五。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关于端午节的儿歌-五月五。五月五,是端阳,插艾蒿,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四、吃粽子 (1)观察粽子的外形和颜色。 师:今天老师也为小朋友带来了很多的粽子,请你拿一个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你手里拿的粽子像什么?并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 小结:粽子的形状真有趣! (2)认识粽叶。 师:粽子的形状真有趣,我们来闻一闻,香吗?你们知道这阵清香,来自哪儿?是从粽子外面的这片叶子上散发出来的,它叫粽叶。 (3)幼儿品尝。 师:你们吃过粽子吗?你吃过哪些粽子?今天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很多的粽子,我们来吃吃看,跟你吃过的一样吗? (4)幼儿讲述粽子的馅及它的味道。 小结:原来粽子的品种这么丰富啊! 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共同品尝端午食品。 推荐第4篇:端午节教案 活动目标: 通过使同学以独特视角、创新做法和真情感悟,培养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增加更多的世博知识,增强对祖国的情感,增强从我做起,支持世博,参与世博的主人翁意识,确立为远大理想而不懈奋斗的人生目标 一、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你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 2、那么端午节的由来、习俗你们知道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端午节去了解一下。 3、引出主题:“走进端午”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二、活动一端午说由来 (一)端午节别称 1、端午节有哪些别称? 2、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很多,谁能告诉大家?(学生交流) (二)端午讲故事 1、端午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关于端午节故事传说很多,你们知道哪些与端午节有关的故事吗? 2、学生讲述端午节故事:曹娥救父的故事、屈原投江。 3、主持人小结。 三、活动二端午话习俗 (一)赛龙舟 1、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我国地广人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各地有着不同的习俗。你们知道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吗?(学生自由交流) 2、你知道端午节最热闹的习俗是什么吗?(多媒体课件:赛龙舟) 3、端午节为什么要进行赛龙舟比赛?(学生交流) (二)话粽子 1、除了赛龙舟,端午节的主要习俗就是品尝粽子。(学生介绍粽子的由来。) 2、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琳琅满目。(多媒体课件:粽子) 3、主持人小结。 四、活动三端午赛诗会 1、屈原是一位爱国诗人,为了纪念他,所以有人把端午节还被称作“诗人节”。 2、请几位学生朗诵端午节的诗篇。 3、主持人小结: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篇,已广泛深入人心,因此,在我国有关端午节民俗文化领域中,大家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五、活动四谈感受,激发情感 1、今年端午节与往年有什么不同?你是怎么过的? (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 2、你想对地震灾区的小朋友说些什么?(学生交流) 3、主持人总结:两千多年的岁月,这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能算短短的一瞬了,可是尽管大江东去,暮往朝来,诗人屈原的形象却依然留在人们心间。让我们世世传递端午节,代代都记住他,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爱国诗人屈原。 六、教师总结: 看了这次主题班会,不仅是同学们,包括老师自己都对端午节加深了了解。我就以屈原离.中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段话来结束今天的主题班会,也希望同学们用这段话来勉励自己。 推荐第5篇:端午节教案 中班社会认识端午节活动设计 金台区车站幼儿园:杨彦萍 一、设计意图 端午节对中班幼儿来说,比较陌生。再过几天就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了,班里的陈欣瑶从家里带来了粽子,其他孩子围着她转,只听见她说:“这是我妈妈自己包的粽子,不是买的,很好吃的。另一个说:“要蘸白糖才好吃”、“蜜糖也行”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 本活动设计,让幼儿初步感知一些中国民俗文化,从而激发幼儿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和情感,又因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而中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具体直观形象,故本活动设计通过包粽子、看图片、采艾草、做龙舟、赛龙舟等,使孩子有一些感性的认识,从而使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活动目标 1、了解端午节的名称、来历和有关习俗,知道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2、通过编彩带、做香囊、画彩蛋等有趣的活动,体验端午节特有的习俗。 3、感受中国民间节日特有的韵味。 三、活动准备 1、flash故事端午节的传说、端午节的习俗 2、编彩带、做香囊 四、活动过程 (一)了解端午节的名称及时间。 1、出示粽子实物,引发幼儿兴趣。 师:看,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什么?你们吃过粽子吗?什么节日的时候我们会吃粽子呢? 教师小结:五月五,是端午。端午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 (二)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来历。 1、观看端午节的故事。 师:你们知道端午节的故事吗? 2、提问帮助理解。 师:刚才故事里说了什么? 教师小结: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还要吃粽子呢。吃粽子,忆屈原。 (三)集体感知端午节吃粽子和划龙舟这两种主要习俗。 1、从幼儿自身经验来感知吃粽子的风俗。 从粽子的味道、形状、粽叶等方面让幼儿体验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 教师小结:看来呀赛龙舟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给大家带来快乐呢! (四)自主探索,通过编彩带、做香囊、画彩蛋等有趣的活动,了解端午节的其他一些习俗。 1、提供实物、录像等,幼儿分组探索端午节的常见习俗。 2、幼儿交流探索结果。 教师小结:这些活动不仅是为了纪念屈原,还有着人们希望一家团聚,生活美满的心愿呢! (五)结束活动,儿歌总结。 1、教师念儿歌总结。 2、去教室里继续寻找端午节的其他活动。 推荐第6篇:端午节教案 端午节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知道端午节是中国的节日。 2、初步了解一些有关端午节的来历、故事及相关活动,初步感受民风民俗和民族传统文化,激发爱国情感。 3、学习制作小纸粽子,练习正确运用剪刀等简单工具。 4、在参与过程中,引导学生尝试进行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成果。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1)提前了解学生对端午节的来历、故事及相关活动认知状况。 (2)收集有关端午节的来历、故事、活动等相关资料和情境图片。 (3)认真阅读、了解有关屈原的故事,思考和研究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屈原的故事,敬佩屈原的爱国精神。 (4)准备制作工艺小粽子的工具和原材料。 2、学生准备 (1)把自己了解到的有关端午节的来历或特色活动的情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 (2)有条件的话,可以参加一项端午节的特色活动或者品尝一下粽子。 (3)准备制作工艺小粽子的原材料和简单工具。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民族文化,感受民俗民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教学过程: 1观看图片,倾听屈原的故事,了解端午节的来历。指导语:你们知道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吗? 2理解故事内容,激发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敬佩之情。 3拓展交流:端午节还有哪些习俗? 4.师生共同制作香包 老师示范做粽子边做边讲解:一张长纸条将一端折叠一个小三角,然后来回折叠三角至纸条完。学生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5.欣赏赛龙舟图片 分析龙舟上人物的表情以及动态特征。 6.画一画: 感受划龙舟的激烈场景,并用适当的工具描绘下来。 7.评一评: 同学相互评论下谁画的最好。 推荐第7篇:教案端午节 综合活动端午节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进一步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及节日中的习俗,同时激发幼儿对民族文化的兴趣。 2、让幼儿尝试自己动手制作粽子。活动准备: 1、有关屈原的故事传说;赛龙舟和包粽子的视频。 2、包粽子的各种材料。活动过程: 1、出示粽子,引出“端午节的传说”。 (1) 提问:这是什么?你们吃过粽子吗?都吃过哪些味道的粽子,幼儿自由谈论。为什么大家在这段时间里都要包粽子、吃粽子呢? (2) 介绍端午节的传说。 2、与幼儿一起观看视频,了解端午节的习俗。(1) 提问:在端午节,人们会进行哪些活动? (2) 观看视频,让幼儿知道端午节除了划龙舟、包粽子还有其它的风俗习惯。 (3) 小结:端午节是中国人特有的节日。 3、包粽子感受节日气氛 (1) 观看包粽子的录像过程,讨论:包粽子需要些什么?(粽叶、1 米、绳子,其它食品)粽子是怎么包出来的? (2) 尝试自己动手包粽子。 推荐第8篇:端午节教案 主题二:端午节 活动目的: 1.活动使学生知道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及日期。了解端午节的 各地风俗习惯。 2.通过收集、整理、研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生活情趣,了解一些 传统节日常识,感受祖国灿烂的民族文化。使学生热爱生活,热爱中华民族,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活动重点: 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及具体日期,了解人们庆祝节日的传统习俗。 活动准备: 收集端午节图片及相关资料 排练舞蹈、手工,收集古诗等。 活动过程: 一、导语 我国历史源远流长,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各个民族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习俗和文化。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提高,国外的一些节日也逐步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对于许多学生来说,他们对中国的传统的节日的理解只停留在很肤浅的含义上,对它反应冷淡, 而对外国节日却很热衷。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我们应全面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学习中国的传统知识,传承民族文化,从而提高全民人文素养。 这次主要围绕端午节展开一次实践活动。关于端午节的传说很多。战国时代楚秦争夺霸权,诗人屈原位列右大夫,很受楚王器重。后来,屈原的主张遭到上官大夫靳尚为首的守旧派的反对,他们不断在楚怀王的面前诋毁屈原,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有着远大抱负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怀着难以抑制的忧郁悲愤,写出了离骚、天向等不朽诗篇。 公无前22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冒死进宫陈述利害,楚怀王不但不听,反而将屈原逐出郢都。楚怀王如期赴会,一到秦国就被囚禁起来,楚怀王悔恨交加,忧郁成疾,三年后客死于秦国。楚顷襄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国,顷襄王仓惶撤离京城,秦兵攻占郢都。屈原在流放途中,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和郢都攻破的噩耗后,万念俱灰,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的汩罗江。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同时拿来了粽子、鸡蛋投入江中。有些郎中还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尸体免遭伤害。 从此,每年五月初的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 二、过程: 1.课件出示端午节图片,让学生感受节日气氛。2.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课后收集关于端午节资料。 (1)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 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 (2)端午节又称重五,许多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脖颈、手腕或足踝上,称为长命缕。 3.课件出示各地端午节风俗习惯。 (1)让学生了解各地端午节风俗,比较有什么不同。 (2)让学生了解本地端午节风俗,并结合自己每年过情景。讨论交流。 4.小组比赛关于端午节的古诗及谚语。 端午 (唐)文 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律.端午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节令门.端阳 (清)李静山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北方) 癞蛤蟆躲不过五月五。(北京) 蛤蟆蝌蚪躲端午。(北方) 端午不戴艾,死去变妖怪 。(西北) 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 。(山东) 喝了雄黄酒,百病远远丢。(山西) 有钱难买五月五日旱(山西) 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宝山) 三、动手活动 1演话剧屈原 2.学生小组比赛

    注意事项

    本文(2023年端午节教案模板(精选多篇).docx)为本站会员(ylj18****41534)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