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23年花溪湿地公园地形分析报告.docx

    • 资源ID:66894067       资源大小:24.25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3年花溪湿地公园地形分析报告.docx

    2023年花溪湿地公园地形分析报告 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地形分析报告 姓名:蒋家军 班级:建筑091 学号:0908070232 指导老师:吴琳 刘承华 李明全 目的: 对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内部的资源、场地面积、地界与地貌资源、气象、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交通运输条件、给水排水条件、能源供应条件、电信需求条件、安全保护条件、施工条件、景观与环境各项基本资料的收集、分析与研究,以确保建设项目的实施。 时间: 20 12、 3、1120 12、 3、12 内容: (一)资源: 贵阳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内的湿地景观资源丰富多彩,公园内的花溪河以真山真水的自然景观深受人们的赞誉,可谓“花香满溢泗水流,溪涧情浓爱意浓”,因此又被誉为“中国第一爱河”。除自然景观资源外,人文资源类型也丰富多样,包括田园风光、节庆活动、少数民族文化等,且特色鲜明。碧云窝的地质遗珍和十里河滩沿线河滩景观都属于特品级景观资源,区内的花溪公园被誉为“高原明珠”,此外,天河潭风景区、青岩古镇、石板村、情人谷等花溪知名景点均分布在其周围,这些都是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人文景源,这些景观资源的质量、数量和价值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典型性,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景观资源的类型与特征 地景资源 1、地质遗珍 主要指花溪碧云窝早三叠世中期的紫红色地表风化壳及溶塌角砾岩的地质遗迹。 2、山景 主要指花溪河东侧沿河的大将山脉,位于花溪公园内的麟山、龟山、蛇山、凤山以及穆家坝至花溪水库坝堤两岸的姐妹峰等。 水景资源 1、河滩景观 本风景名胜区的主体河滩景观为花溪河秀丽的十里河滩景,共含8个景观。河滩景观中多绿滩和孤岛、跌水和深潭,共有跌水、深潭12个,小岛15个,大岛3个,其中最大岛面积约300余平方米。河滩竹、木夹岸,绿岛衬景,青山连环。水映山色,富有“江作青罗带 山如碧玉簪”诗景。所含8个景观均以花溪河集景,其中包括历史悠久的以自然景观为主体的花溪公园。 花溪河展布在贵阳向斜右翼的花溪中曹司曹谷盆中,河谷的发育与其地貌演化休戚相关,经历古河道变迁过程。现今河曲弯曲地段多,使景观增其风景特色,河曲发育正向壮年期演化。该河流水面一般宽3045米,深2.53.5米,非跌水段流速0.5米/秒。 2、涌泉景观 位于南湖以南的地下涌泉。 生物景资源 1、森林 花溪区森林属典型的中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森林植被类型,碳酸盐岩植被分布很广。据2023年资料数据统计,花溪区的森林覆盖率为40.46%(不含原小碧乡)。全区森林面积548874亩。从健康度上看,森林健康度为的占91.57%,说明全区森林群落种,虫害、病害、火灾、自然灾害和空气污染危害程度较低,总体的森林健康较好。大将山森林无论健康以及景观均属较好的行列。 2、古树名木 花溪区地处高原台地,其植物物种躲过第四纪冰川灾害,保留下较多的珍贵植物以及古树名木。广布于全区。 人文资源 1、园景 区内园景以花溪公园最为突出。新建园景中阳光水乡农业观光带等级最高,牛角岛、铁路桥至麦翁桥之间的休闲绿地、贵大北校区段沿花溪河两侧局部现已建园路和小型硬质场地,但是互相之间无接驳,与周围市政路也呈分裂状态;位于董家堰桥南侧现有盆景园一处,内有面积较大荷花池。 2、建筑 湿地公园红线内现有多种类型建筑。包括:自然村落、商业服务建筑、市政建筑、新建居住区及工程构筑物等。 3、胜迹 湿地公园红线内有各类胜迹10余处,包括:蛇山摩崖、花溪公园麟山摩崖、花溪公园柏山摩崖、防空亭石刻、清晖楼(抗日战争时更名为中正堂)、戴安澜将军衣冠墓、憩园、坝上桥、百步桥等。其中省级、市级、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各一处。 4、风物 花溪是少数民族聚居区,风情浓郁,习俗古朴,民族传统历史文化悠久,内容丰富,富有地方特色。民族风情以苗族、布依族传统习俗保留最为完整。 (二)场地面积: 贵阳市花溪区十里河滩湿地公园地处长江、珠江分水岭地带,是贵阳市母亲河南明河的源头所在地,是贵阳市城市饮用水的主要供应地。包括十里河滩、花溪公园、洛平至平桥,湿地公园分为保护区和公园休闲区两部分。总面积约609公顷,其中湿地219公顷,山地公园390公顷 (三)地界与地貌资料: 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东抵大将山脚,西邻花溪大道,南至洛平新区,北至贵阳市花溪区与小河区的边界。花溪城市湿地公园湿地生态系统主要分为境内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喀斯特山岩生态系统和花溪河形成的河流滩涂生态系统两大类,其类型多样,主要包括河流湿地生态系统、人工库塘湿地生态系统、草甸生态系统、沟渠生态系统、淡水泉生态系统、农田湿地生态系统和泛洪地生态系统等。 (四)气象基础资料: 花溪区地处北亚热带。由于地势变化的影响,除地势较高的双流、杠寨为南温带气候,地势较低的龙水、翁昭、金中为中亚热带气候外,其余大部分地区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冬季受冬季风(偏北风)影响,干冷少雨,具有大陆气候的特点。夏季受夏季风(偏南风)影响,暖湿多雨,具有海洋性气候的特点。春季冷空气活动频繁,雨日较多,气温回升缓慢。秋季多为高气压控制,晴朗少云,日照百分率大,气温高于春季。 气候特点为:四季分明,春迟夏短,秋早冬长,属于典型的山区气候。春季、冬季季风交替,气温回升缓慢,寒潮频繁,天气多变,气温波动大,易出现冰雹等天气。夏季则水热同季,光照充足,降水强度大,多暴雨天气,降雨变率大,易出现旱涝等灾害。秋季气温下降快,易出现秋霜、多锦雨天气。冬季气温低,凝冻大,雾多日照少。 1、气温: 花溪区年均气温14.9。1月平均气温4.7,0以下的日数平均10.5天,年极端最低气温-4-5,历史极端最低气温-9.7。7月平均气温23.3,超过30的日数平均5.5天。按日均20以上为夏季,1020为春季,2010为秋季,10以下为冬季计算,花溪春季75天,夏季89天,秋季68天,冬季133天。 2、降水量: 花溪降水量丰沛,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178.1mm,一年中6月降水最多,其次为5月、7月,冬季降水量最少。年平均日降水量0.1mm的日数为177.9天,5mm日数为55.2天,10mm日数为34.7天,全年无霜期285天,年均相对湿度81%。 3.风 花溪区地处云贵高原的东部,是冬季风(偏北风)、夏季风(偏南风)必经之地,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由于地势高,气候受高原影响,温度垂直递减率夏季大、冬季小,夏季为0.6/100m,冬季只有0.4/100m;所以夏天偏凉,冬天偏暖,是一个具有天然空调效应的园区,最适合开展避暑旅游。 1、云雾及日照:年、月、日均数。 花溪区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898.11084.7小时。夏季日照时数为427.8小时,占年日照总量的39%;春季为269.9小时,占25%;冬季126.4小时,占12%;秋季为260.7小时,站4%。年均日照数为1274.2小时,日照率为29%。 (五)水文地质资料: 花溪区位居喀斯特高原分水岭地带,全区河流60余条,总长911.7公里,河网密度每平方公里450米,河网密度虽然较高,但水量较大的河流,河谷深切,岸坡高达数百米;其他河流水量不大,河床陡,水流湍急,开发利用比较困难。阿哈水库、红枫湖、百花湖的重要流域也在花溪区。主要河流有花溪河、游鱼河、马林河、青岩河及龙井河等。游鱼河及花溪河位于分水岭以北,为乌江南岸支流南明河的上游,属长江水系。,花溪河上建有花溪水库及松柏水库,有蓄洪、发电的功能,同时又是贵阳市重要的供水源地。马林河、青岩河及龙井河位于分水岭以南,为红水河北岸支流蒙江的上游,属珠江水系。这些河流均属雨源型河流,水文动态变化大。区内喀斯特地下水丰富,是河流的重要补给源泉。花溪区多年平均水资源10.12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6.87亿立方米,占67.82%;地下水3.26亿立方米,占32.18%。水能资源:花溪区水能资源比较丰富,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53万千瓦,可开发量21万千瓦,占理论蕴藏量的39.62%,其中属于地方小水电的可开发量6万千瓦,开发条件较好。首先是落差集中,大部分为饮水式开发,引水距离短,工程简单,淹没损失少,单位造价低。多数电站集中于鱼梁河干支流上,开发区范围不大,同时具有较大的单站容量,1000千瓦以上的电站有6处,最大单站容量可达14400千瓦。 公园内还有多处具有研究价值特殊地质,主要指花溪碧云窝早三叠世中期的紫红色地表风化壳及溶塌角砾岩;碧云窝的紫红色地表风化壳(钙质古土壤或钙结壳)和溶塌角砾岩记录了早三叠世中期海平面下降后,碳酸盐岩台地内部变为陆地遭受地表风化,后又随着海平面回升变为咸化泻湖的历史。是研究地表风化的极佳地点。目前地质界专家研究表明,花溪区是世界三叠纪Nerrites相遗迹化石发育最好的地区。遗迹化石在环境研究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价值,有的遗迹化石还具有很高的美学观赏价值。 (六)工程地质资料: 湿地公园内出露的地层有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第四系等。出露的岩石有白云岩、石灰岩、灰岩、石英砂岩、粉砂岩、砂页岩等,地下矿藏丰富。地质构造与现代地貌作用形成背斜成山,向斜成谷的地形特点。这样的地质条件不太能满足大型工程的施工条件,但公园内部并不规划大型建筑物,因此,地质条件方面并没有太大的问题。 (七交通运输条件: 公园所处区位交通条件优越,贵昆、湘黔铁路贯通区内,北有贵阳西站及货场,西有湖潮站以及磊庄机场,东北部有贵阳龙洞堡机场,花溪大道直通贵阳市中心,312国道和101省道也穿过花溪全境,贵阳环城高速公路南环线、花溪二道、国宾大道和贵阳铁路枢纽改扩建工程均已完成,使花溪的交通实现了质的飞跃。 (八)给水排水条件: 花溪河贯穿于整个湿地公园中,河谷的发育与其地貌演化休戚相关,经历古河道变迁过程。现今河曲弯曲地段多,河曲发育正向壮年期演化。该河流水面一般宽3045米,深2.53.5米,非跌水段流速0.5米/秒, 是贵阳生活用水的源头。湿地公园内部现已经铺设城市管网,管网系统完善,给水排水排污能力完全可以支持整个公园运作。如遇洪水暴雨,水位上涨的情况,水流可经花溪河向下游排出。 (九)能源供应条件: ,花溪河上建有花溪水库及松柏水库,有蓄洪、发电的功能,同时又是贵阳市重要的供水源地。马林河、青岩河及龙井河位于分水岭以南,为红水河北岸支流蒙江的上游,属珠江水系。这些河流均属雨源型河流,水文动态变化大。区内喀斯特地下水丰富,是河流的重要补给源泉。花溪区多年平均水资源10.12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6.87亿立方米,占67.82%;地下水3.26亿立方米,占32.18%。水能资源:花溪区水能资源比较丰富,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53万千瓦,可开发量21万千瓦,占理论蕴藏量的39.62%,其中属于地方小水电的可开发量6万千瓦,开发条件较好。首先是落差集中,大部分为饮水式开发,引水距离短,工程简单,淹没损失少,单位造价低。多数电站集中于鱼梁河干支流上,开发区范围不大,同时具有较大的单站容量,1000千瓦以上的电站有6处,最大单站容量可达14400千瓦。如此大规模的发电量,足够供应整个花溪区的用电需求,湿地公园坐落于整个花溪区腹地位置,在能源供应方面更是异常方便。 (十)电信需求条件: 花溪电信通讯采用日本程控数据交换机,装机容量大。程控电话、无线寻呼、卫星通讯、有线传输、宽带网等方便及时,可与全国和世界各地实现互联互通。邮政网点遍布全区,邮政投递快速准确。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位于花溪区心脏地带,电话、电视、电传、网络各种信号需要量均可得到很好的满足。 (十一)安全保护条件: 从微观方面来看,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空气质量高,地质灾害少。各方面条件均满足安全、卫生、视觉、环保各项规定。公园处于花溪心脏地带,人防、防水、电源要求均可得到满足。 从宏观方面来看,花溪政府近年来大力实施“生态立区”战略,树立生态也是生产力的理念,向生态要效益、向生态要收入、向生态要形象,倾力打造“高原明珠”品牌,使花溪永葆空气清新、河水清亮、景观清秀、街道清洁、社区清净、居民清雅,真正成为贵阳市“体现人文化、突出生态化”的靓丽名片。继续巩固“三大战役”成果。第一,保卫水源安全;第二,整治城乡环境;第三,加大违法建筑管控。着力推进低碳发展、绿色增长。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现代经济、现代产业和社会发展,发展低碳经济,营造低碳生活,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全面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第一,树立生态保护意识,第二,加强生态保护,第三,发展循环经济。这些政策措施可大大增强公园安全保护条件。 (十二)景观与环境: 对场地项目应儆好协调工作。对于场地上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应按当地文物部门的要求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动、植物自然保护区不能破坏。为此,应把握环境与建筑的整体效果,既应有合理的建筑功能,叉应有先进的建筑技术。无论是工业还是民用建筑都应该创造优雅、得当丽理想的环境。并能同相邻环境的建筑群体,在科技、信息、公用设施方面达成协作与综合利用的目的。 景观资源的分布及主要景物 五区三脉 两堤八景 按照规划,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十里河滩景区分为“五区三脉”,即生态核心区、湿地科普区、花圃展示区、民俗文化体验区和湿地游览区,以及大将山山体生态轴(林脉)、原住民民俗体验轴(地脉)和花溪河高原湿地轴(水脉)。 今后,十里河滩将建成“两堤(春堤拂晓、秋堤沐晚)八景(芦花飘雪、烟雨柳湾、荷塘映月、故人田园、黔地往事、古村遗韵、稻花怡庭、湿地花田)”等生态旅游景观。 三类景观 尽显山水 贵阳市和花溪区还将按照原生态的理念,进一步挖掘当地的风土人情,把花溪的文化历史符号渗透到十里河滩的建设中,以湿地休闲游、湿地生态游、湿地民俗游为主线,打造生态、文化、休闲相统一的高品质的国家级湿地公园。 地景 1、地质遗珍 主要指花溪碧云窝早三叠世中期的紫红色地表风化壳及溶塌角砾岩;碧云窝的紫红色地表风化壳(钙质古土壤或钙结壳)和溶塌角砾岩记录了早三叠世中期海平面下降后,碳酸盐岩台地内部变为陆地遭受地表风化,后又随着海平面回升变为咸化泻湖的历史。是研究地表风化的极佳地点。目前地质界专家研究表明,花溪区是世界三叠纪Nerrites相遗迹化石发育最好的地区。遗迹化石在环境研究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价值,有的遗迹化石还具有很高的美学观赏价值。 2、山景 (1)大将山:大将山是高原明珠花溪的第一景,其名源于当地百姓的美好愿望:连绵的山脉有如大将军威震此地,给老百姓带来吉祥平安之意。大将山脉是卡斯特地貌的典型代表。整体呈南北走势,沿花溪河东岸蜿蜒分布,最高处海拔超过1300米。山体大连续,局部小山包相对独立,与花溪河呈互依互抱之势。山体连绵苍翠,山上植被完整,是花溪河优美的天然绿色屏障。大将山脉与花溪河互生互衬,构成了花溪优美独特的天然山水格局。 (2)麟山:位于花溪公园北侧,原名狮子山,长200米,宽100米,相对高度4185米,是花溪公园内的最高山。明代弘治贵州图经新志把麟山定位贵阳名山。清人周奎曾作麟山记,将原名“狮子山”改今名。山上林木苍翠,古树参天,巨石嶙峋,峭壁入云。沿石级而上,山腰有“飞云阁”,依山而建,亭中可小憩观景。从“飞云岫”穿洞而出,可至山顶,在此鸟瞰四周,花溪景色尽收眼底。山顶矗立巨石,石壁上刻有“黔山一柱”,为贵州书法家王萼华墨迹。山麓有“生聚教训”摩崖,为刘剑魂先生1938年提撰。“麟山耸翠”已成为花溪公园富有特色的景观。游人游览花溪公园,也以一登麟山纵览花溪全景为快。 (3)龟山:位于公园西南侧,紧邻麟山。是一个长200米,最宽处40米,高仅95米的小山。锋山上苍松翠柏,浓荫蔽日。山上原建有“清晖楼”:古朴典雅,现存遗址。山麓紧连坝上桥头,建有“防空亭”,又称“观瀑亭”,于亭内可观坝上桥瀑流。 (4)蛇山:在凤山以南相隔仅数米。长有320米,最宽80米。形成四个小峰顶,原生植被良好。 (5)凤山:在麟山、龟山的河对面,三山成鼎足而立之势。是一座方圆约70*70米,高149米的小山峰,山顶有一小洞可通。 (6)姐妹峰:在花溪水库大坝左右两侧,非常秀丽的两座山峰,奇石绿树。山上植被保存完好。像两名美丽的少女迎接各方来客。 水景 该区以花溪公园为中心,以花溪河为主线集景。其范围上至螃蟹井花溪水库大坝下,下至龙王村,呈带状延花溪河弯曲展布。 十里河滩景区景色诱人,区内河水曲回,秀峰环抱,竹木夹岸,河中沙洲绿岛千姿百态,跌水深潭相间展布。其中花溪公园更是集自然山、水、洞于一体。 (1)团寨河滩景观:该景观由三级跌水以及石桥残部组成。上层水面开阔平缓,两岸柳木夹岸。旁边一小山包林木葱郁。 (2)上水河滩景观:该景观由蛇状河曲、河牛2个小岛及1个大岛、水辗、小桥、上水村寨、孤丘组成。河曲竹木夹岩,绿岛相间,上水村依山面水,孤丘(比高40米)屹立河畔,其衬景、对景效果好。 (3)董家堰河滩景观:该景观范围自董家堰高车至麦达新桥。景观组成以100120米宽的河面为主体,内含绿孤岛2个,有老堰截河水形成同一级的4处跌水。 (4)麦翁河滩景观:景观范围上至麦翁桥,下至拦水坝,长约600米。景观组成以弯曲河道水面为主体,内含绿岛3个,大岛1个,河畔旁侧有依山面水的麦翁村,垂柳夹岸,水映青山绿柳,景观秀丽。 (5)济番州河滩景观:景观范围上至花溪公路大桥下,下至朝阳村,长约650米,景观以弯曲河道水面为主体,内含牛角、沙洲岛和小岛1个,历史悠久的花溪中学坐落于河畔旁侧。河中有跌水景观。 (6)花溪公园芙蓉洲:位于花溪公园东北部,也称放鹤洲。由沙洲、礁岛、石径、石桥组成。在平坦宽阔的水面上,一簇簇长满芦苇和木芙蓉的礁岛参差分布。夏日,岛上一片葱绿,野鸭、鸳鸯在水中嬉戏,一只只游船在岛间悠闲游动。秋日,岛上芦苇芦花与绿水相映成趣。蜿蜒的放鸽桥如曲折玉带将水中洲岛连成通道,横卧在怡静碧绿的溪水中。游人在桥上,若置身于水中,与蓝天、白云、绿树、碧水融为一体,鸟儿在空中翱翔飞舞,“鹤桥秋色”成为一幅秀丽图景。 (7)螃蟹井穆家坝河滩景观:该景观以弯曲河道水面为主体,其间具有宾馆,螃蟹井、村寨、孤丘组景。该景观的原始风貌独具一格,河水碧绿迂回,两岸秀山并列,山涧螃蟹井水流涓涓,农田稻花滚滚,苗圃翠新,大有“穿花复绕水,隔岸闻花香”风光。在吉林宾馆一带。更是绿树成荫,草坪葱葱,姐妹峰则是古藤绕崖,螃蟹井布依农舍更反映了布依山寨特色。 (8)大坝溢洪道景观:溢洪道下面有被洪水长期冲刷裸露的基岩,其岩层层面和裂缝面清晰,基岩面高低凹凸不平,有“怪石嶙峋”之景观特征。平时无注能源消耗时时颇有气势的一幅枯山水,浑厚的巨石叠于水道中。开闸放洪时,则洪流翻腾咆哮汹涌澎湃下泻,如万马奔腾,形成一道飞瀑,异常壮丽。是十里河滩的最后一景。 人文景观 1、园景 (1)花溪公园 该园雏形始于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由举人周奎父子营造。1939年经贵州省政府批准正式建设风景区。现有面积50.10公顷,其中山域面积占81.5%,年平均客游量80万人次。花溪公园是贵州省著名风景区,被誉为贵州高原明珠。公园范围,东至花溪大桥,南沿磊花路,西临花溪平桥,北抵花溪小寨。它融真山真水、田园景色、民族风情为一体,被誉为“高原明珠”。陈毅元帅游过花溪后,曾留下“真山真水到处是,花溪布局更天然;十里河滩明如镜,几步花圃几步农田”的诗句。秀美的小山峦,耸立与花溪河的两岸,山内多有溶洞贯穿,有暗河流淌其下。蜿蜒曲折的花溪河,清清流水婀娜多姿。河水贯山过崖,越桥撞壁,形成了许多小湍流、小瀑布、小湖潭、小河滩。沿溪两岸,错落有致地分布着巧夺天工的楼台亭榭、步蹬飞桥、宾馆别墅,给这山环水绕、堰塘层迭、河滩十里的绮丽风光增添了醉人的情致。溪畔附近的麟山,高步过百米,远望恰似一座天然的大盆景。小山之上碧翠层岩、小径曲环、溶洞横穿,“飞云阁”巧建山间,游人登至山顶,可俯视花溪全景。另一座名为龟山的山峦与麟山相依,居于花溪河中心。山麓中有小桥飞架,河水奔腾,瀑布下落处河水碧绿,流速渐缓,形成带状小湖,游客可泛舟漫游,一览两岸瑰丽风光。“坝上桥”上方,绿树掩映之中有一幢红瓦白墙的小别墅,据说抗日战争时期,蒋介石在此指挥过“抗战”事宜。桥的下方有一棋亭,1959年陈毅元帅曾在此题诗云:“花溪棋亭位山腰,多人聚此费推敲。劝君让他先一着,后发制人棋最高。”立意清新,耐人回味。 主要景点有音乐广场、芙蓉洲、百步桥、坝上桥、麟山、龟山、松柏园、碧桃园、牡丹园、竹莲池、棋亭、花溪小憩、西舍、戴安澜将军衣冠墓、平桥、黄金大道。 (2)董家堰荷花池 位于董家堰桥南。原为盆景园。内有面积较大的荷塘,被木桥与亭房分割成三个大小不等的水面。塘中荷花葱郁茂盛,荷花丛中不时有水鸟现没,置身塘中竹亭,鸟鸣虫唱,荷香阵阵。 (3)牛角岛 紧邻花溪大桥,建于2023年。占地1.98公顷。是花溪区整治水土流失的重点生态建设项目。现已成为花溪公园的外延,是现代风格的市民生态开放活动广场。 (4)铁路桥至麦翁桥之间绿地 在铁路桥至麦翁桥之间,沿花溪大道一侧河岸目前已修建园路与临水平台,目前有一临时管理用房,别无其他服务设施。无明显入口接驳点,游人不便进入,且内部未形成环路。 (5)阳光水乡观光农业带 建于2000年12月,位于花溪公园以西至洛平水库东,占地面积477亩。园区重点打造了高新技术示范基地、无公害果树产业科技示范基地、生态观光旅游示范基地。内含荷花池110亩,果园区30亩,大鱼塘17亩,兰花棚2亩,温室塑料大棚栽种鲜花7个3亩,名特优物种多功能展示厅10亩,北片桃园区80亩。先后授予“贵州省国家级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花溪区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等称号。 (6)黄金大道 位于平桥上游至螃蟹井的西河段,20世纪70年代沿河新辟游道并于道旁种植法国梧桐,经数十年长成巨树,夏日浓荫蔽日,秋日树叶金黄,秋风萧瑟,落叶满地,游人戏称之为“黄金大道”。青年男女特别钟爱其景,每相约来此谈情说爱,享受自然乐趣。 (十三)施工条件: 公园所处区位交通条件优越,贵昆、湘黔铁路贯通区内,北有贵阳西站及货场,西有湖潮站以及磊庄机场,东北部有贵阳龙洞堡机场,花溪大道直通贵阳市中心,312国道和101省道也穿过花溪全境,贵阳环城高速公路南环线、花溪二道、国宾大道和贵阳铁路枢纽改扩建工程均已完成,这些成熟条件均可保证当地及外来建材的供应、产量能够满足建设要求,也可降低建材运输成本。花溪地理位置优越,距离贵阳市中心12千米,离市区较近的距离可保证区内的施工技术力量与水平。公园内地层主要是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第四系等,工程地质比较薄弱,但公园内均不规划大型建筑,因此可满足建设要求。花溪区内喀斯特地下水丰富,是河流的重要补给源泉。花溪区多年平均水资源10.12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6.87亿立方米,占67.82%;地下水3.26亿立方米,占32.18%。水能资源:花溪区水能资源比较丰富,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53万千瓦,可开发量21万千瓦,占理论蕴藏量的39.62%,其中属于地方小水电的可开发量6万千瓦,开发条件较好。首先是落差集中,大部分为饮水式开发,引水距离短,工程简单,淹没损失少,单位造价低。多数电站集中于鱼梁河干支流上,开发区范围不大,同时具有较大的单站容量,1000千瓦以上的电站有6处,最大单站容量可达14400千瓦。丰富的水电资源完全可以满足大型工程建设的要求。近年来,各地大量的务工人员的涌入,也给工程建设的劳动力供应提供了强大的保障。 (十四)报告总结: 根据上述场址选择所要求考虑的区域地质、交通运输、自然条件、基础设施、环境现状、环境保护等项目必需的设计基础资料的组织、收集、整理,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公园内部可以建设规划项目。 花溪湿地公园地形分析报告 花溪湿地公园 贵阳花溪城市湿地公园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题干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植物配置 成都活水公园和浣花溪公园实习报告 西溪湿地报告 浣花溪公园调查报告(定稿) 国家湿地公园发展案例分析 西溪湿地运营模式分析

    注意事项

    本文(2023年花溪湿地公园地形分析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l****)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