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天姥吟留别》和《念奴娇 赤壁怀古》品读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
资源ID:66921667
资源大小:17.71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梦游天姥吟留别》和《念奴娇 赤壁怀古》品读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梦游天姥吟留别和念奴娇赤壁怀古品读【学习目标】.梳理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写作思路,理解诗人以梦抒怀的写作意 图,品味李白浪漫主义诗歌风格。1 .体会念奴娇赤壁怀古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的写法, 品味苏轼的旷达。2 .通过知人论世,探究两位诗人洒脱与旷达背后的思想因素,进而探 究其对当今的“我们”的启发。【学习过程】导入诗歌是作者人格和灵魂的外化,历经数千年的时代交替,到现在 依然能够带给我们源源不断的启迪。李白与苏轼分别处于唐宋两朝的 鼎盛时期,他们身上几乎凝聚了所有中国古代文人的际遇、才华和悲 喜。这两位从蜀地而来,有着超越常人才能的诗人,在自己所处的朝 代和贫民乃至天子接触,终其一生都在追求心理的安然闲适和自我价 值的实现,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梦游天姥吟留别和念奴娇赤壁 怀古,通过阅读鉴赏诗词,了解作者,在浓郁的书香中,品味他们 面对人生失意时的洒脱与旷达。学习活动一:“奇文共欣赏”资阳中学举办了 “奇文共欣赏”活动,老师选出了两首诗歌梦 游天姥吟留别和念奴娇赤壁怀古。请您按照主办方的要求, 从诗歌情感基调、行文思路、诗歌风格等方面进行赏析。1 .读诗歌,明基调。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歌的情感基调。2 .品诗歌,明思路。为了整体把握诗歌,我们首先梳理诗歌的脉络。沈德潜在唐诗 别裁集中评价梦诗说“诗境虽奇,脉理极细”,请同学们抓住 标题中的“梦”字,快速地梳理出歌的脉理,念是一首怀古诗, 请同学们结合怀古诗的结构特点(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答案预设:梦先是交代了入梦之因,再写梦游奇景,最后是梦醒嗟叹。念上阕描写赤壁壮丽的景色,接着写三国周郎,抒发诗人人生慨 叹学习活动二:析手法,明风格李白无疑是“豪放”的 化身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李白死 后,族叔李阳冰为其编录草堂集在序中说“至今朝诗体,尚有 梁陈宫掖之风,至公大变,扫地并尽。今古文集遏而不行,唯公文章 横被六合,可谓力敌造化欤?”至于苏轼,明张诗余图谱凡例 中说:“婉约者欲其词情蕴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宏,盖亦存乎其人。 如秦少游之作多是婉约;苏子瞻之作多是豪放。”请同学们品读两 首诗,分析李白的诗歌如何体现其浪漫主义色彩,苏轼诗歌怎样体现 其豪放的风格答案预设梦:1、个性张扬的语言李白是一位极具个性意识的诗人,他的诗作都具有十分鲜明的个性色 彩。在梦游天姥吟留别这首诗中,诗人用洒脱不羁、极富特色的 语言来表达自己内心激荡的情感,从而带给读者独特的体验。比如“天 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为彰显天姥山的气势,作者连用“连天” “向天”“横”三个词语,尤其是最后一个“横”字,如丹 青中的神来之笔,带给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受。“向 天横”三字已十分出彩,但是作者仍不罢休,又以“势拔五岳掩赤 城”突出天姥山的气势。“五岳”是我国最著名的五座山峰,同时也 是天下无数人向往的胜地,诗人在此处将天姥山与五岳对比,意在显 示天姥山的气势尤在五岳之上,可见其峭拔,似乎已经压了天下群山 一头。李白不仅非常善于运用数词造势,同时也非常擅长通过数量上 的夸张来表达自己心中奔腾不息的情感。比如“天台四万八千丈,对 此欲倒东南倾”,“四万八千丈”是一个虚拟夸张的数词,意在形容 山势之险峻挺拔,能带给人险之又险的感受。2、变化多端的句法李白生性豪放,作诗时也是天马行空,不受任何限制。梦游天 姥吟留别虽以七言为主,但同时又采用了骈散结合的手法,在七言 的基础上加入四言、五 言以及九言等句式,使得全诗的句法灵活多 变。诗人不仅借鉴了前人诗作的形式,同时也有意识地加入了自己 的创造,在句法上不拘一格,随心所欲,采用灵活多变的句式来描绘 梦中景象,借以表达内心浩荡的情感。3、丰富奇特的比喻李白诗作的另一大特色,就是非常擅长运用夸张和比喻手法。在梦 游天姥吟留别这首诗中,诗人大量运用夸张和比喻,生动地描绘事 物特征,同时也充分彰显了自己洒脱不羁、豪放豁达的个性。4、瑰丽缤纷的意象李白诗作的另一大特色,便是意象缤纷、瑰丽壮观,无论是将 近酒还是宣州谢跳楼饯别校书叔云,都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 梦游天姥吟留别同样如此,诗人大量运用壮丽的意象来烘托个人 情感,描绘出一幅幅惊心动魄的画面,传达出内心深处奔腾的情感, 而这些壮美的意象也极大地增强了诗作的浪漫主义色彩。5、丰富跳跃的情感情感充沛、瞬息万变是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又一大特色。诗作 一开篇,从梦境进入仙境,但是仙境却转瞬即逝,梦境也随之破灭。 惊悸之余,诗人重返现实,独自一人躺在枕席之上。梦中的一切是那 样美好,却又如镜花水月不可企及,让诗人不禁发出“古来万事东 流水”的慨叹,这其中包含着诗人对人生的深沉感慨与几多失意念:1 .场景豪放,波澜壮阔开篇“大江”滚滚东流,随即用“浪淘尽”,突兀惊骇地给读者 布置一个极为广阔浩渺的空间 和悠久绵延的时间背景。在这个背景 上,推出“千古风流人物”,气魄极大,笔力非凡。气势恢宏,波澜 壮阔,使人震撼激荡,心潮澎湃。2 .意象豪放,雄奇冷峻“大江” “巨浪” “乱石” “千堆雪”等意象,数量很多;体 态硕大、嶙峋;色泽灰白;形貌冷峻、庄严、肃穆;声响巨大,如奔 马轰雷,惊心动魄;动态雄奇多变、奔放不羁。3 .语言豪放,钱辂铿锵动词运用传神、刚劲有力。如:淘、穿、拍、卷等动词运用。淘:力度、形象感强,“淘尽”搭配,使人浮想 联翩:多少英雄 豪杰、曾经的轰轰烈烈,在历史的长 河里,逐渐远去、模糊、沉淀 最后剩下那一串串熟悉名字。穿:写出了山岩高耸入云的动势以及山崖的陡峭。惊:写出巨浪声势,惊吓震撼。拍:写出强劲力量和巨大声响卷:写出了浪花的汹涌,形象真切。4 .人物豪放,英雄气概作者善于用多种表达技巧来塑造英雄形象。有正面直叙、有侧面衬托, 凸显了周瑜的雄姿英发、叱咤风云、建功立业、功成名就、人生美 满、青史留名。让人羡慕、敬佩、景仰。5 .笔法豪放,大开大合“大江东去”(写景)“遥想公瑾当年”(咏史)“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抒怀)。整首词大笔勾勒,大开大合,“能 纵能收”,虚实相生,亦豪亦秀,相摩相荡,构成波澜壮阔,气势 磅礴的词风。6 .情感豪放,超然旷达从“大江东去”的高昂激越豪迈从“大江东去”的高昂激越豪迈遥想公瑾当年的景仰羡慕“人生如梦”的沉郁苍凉 “一尊还酹江月”超越旷达,全词的基调是豪壮,豪壮中交织着悲苦和旷达、出 世与入世、消沉与豪 迈种种复杂的情绪和心态。使这首词内容丰富、 情感 复杂、感慨独特、充满哲理、意味深长。元好问说“自东坡一 出,情性之处,不知有文字”(新乐府引)。学习活动三:品风格,析成因浪漫的诗风可见李白之洒脱,豪放的情感则可苏轼之旷达,是什 么使两人在面对人生的诗意时,能如此洒脱与旷达呢?预设答案:1、少年时的成长经历:(1)青山姿容与太白之飘逸蜀地山清水秀,孕育出了一位绝世的天才,他像谪仙人一般飘逸, 如流云一般纯净。蜀地多雄奇秀丽的山川、旷达无际的原野,使人滋 生出想和大自然亲密接触之欲。从古至今,这里一直有着美丽的传说, 高山云集,云霭漂浮,必然会出现饮露餐霞的仙人道士。李白五岁的 时候,就跟随父亲到了蜀地,在他刚刚有完整记忆的时候,便开始在 这风景宜人的地方生活,再加上他优裕的家境,使得他无须为生计奔 波,而是将时间、财力和精力投诸青山绿水之间,去和生活在云霭之 间的高人谈经论道,了解诸家书籍学说,宛如蜀地的一棵松树,对山 水间的灵秀和精华汲取着,自由自在地成长。这养成了李白追求自由 的个性。(2)、岷江水色与子瞻之睿智和李白的身世有所不同,苏轼从小到大的出身际遇,都显得非常 明朗。苏轼出生于四川眉州的一个小镇,这里到了夏天便处处开满了 荷花,景色宜人。苏家乃书香门第,祖父苏序文学修养深厚,写诗作 文不在话下,父亲苏洵更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就连母亲程氏也是大家 闺秀,学识通达,曾经用后汉书中范滂的例子对儿子进行激励, 再加上又有其弟苏辙与其一起学习玩耍,因而,他是在温馨快乐、充 满诗书的环境中度过青少年时期的。换句话说,这便是他生命的原色O2、儒释道及侠义精神的影响李白的思想集“儒、道、侠”于一体,既有儒家的积极用世,又 有道家的消极避世,还有侠客的仗剑豪情,但他追求个性自由、蔑视 权贵的精神是显而易见的。李白在被权贵排挤压制后,看透了朝廷及 官场的黑暗,他意识到自身的个性难与权贵为伍,更不愿过摧眉折腰、 阿谀逢迎的奴性生活,因此他高呼“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 开心颜”,绝尘而去,浪迹名山大川之间,活出自己率性、自由的人 生风采。苏轼一生,始终未脱离仕途,儒家“穷则独善其 身,达则兼济 天下”的行为准则一直影响着他。但中年以后,道释思想对他的浸 润愈加深厚,一改青年时期的力辟佛老而为融合佛老,成为宋代士 大夫调和三教的典型。苏轼认为:“孔老异门,儒释分宫,又于 其 间,阐律交攻,我见大海,有此南东,江河虽殊,其至则同。”苏轼 过人的智慧在于他能高屋建银,而使三教合一。他基本上是尊儒崇儒 的,但决不为儒学所囿;他崇尚老庄思想,而不至于厌世和虚无主义; 他喜欢研读佛经,悟道参禅,但又不愿削发为僧。学习活动四:人生共体悟人可以走多远并不是看他的脚步所到之处涉及多么宽广的领域, 而是他的人格和思想能够炳耀多久。李白和苏轼的人生经历,思想智 慧能够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