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与信号教案及反思.docx
6.1语言与信号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科学知识知道语言是人类传递信息的基本方式。知道在较远距离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烟、光' 旗帜等传递特定的信息。2 .科学探究在语言交流活动中,归纳出语言交流传递信息具有及时性、丰富性。在较远距离的信息传递活动中,了解光' 烟等可以较远距离传递特定的信息, 但也存在难以传递复杂信息等局限性。3 .科学态度' STSE体验语言是传递复杂信息的强大工具。意识到光信号技术可以较远距离传递信息,懂得人们总能根据需求找到解决 问题的办法。【教学重点】语言和信号传递信息的优缺点。【教学难点】理解不同信号传递信息的方式。【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红旗' 气球' 哨子、教学课件。学生准备:记录笔' 活动手册。【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1)看图说话:课件展示教材P56的上方四幅图,说一说:人们是如何互 相表达交流' 传递信息的?(2)提问引入:你还知道哪些传递信息的方式?(二)新课学习1 . 了解语言的交流(1)简介:语言的最早使用,发生在距今10万一5万年前。使用语言交谈 是我们传递信息的重要方式。(2)体验活动:课件展示教材P56的下方两幅图。模仿图中场景由近及远 地进行语言交流。(3)讨论:用语言交谈的方式传递信息有哪些优缺点?(4)小结:面对面的语言交流,直接方便,传递信息具有及时性、丰富性, 但随着人类活动的区域越来越大,单靠用语言交流的方式传递信息已经无法满足 T?n 7 J o2 .体会信号的传递(1)介绍器材:哨子' 旗帜、气球等。(2)明确任务:想办法向500米外的人传递信号,使他能做出相应的反应。(3)分组制定方案。(4)方案汇报交流。例如:我摇动红旗时就表示要集合了;我吹响哨子(5)分组实施: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信号的传递。(6)实施后汇报交流:说一说传递效果。(7)课件展示教材P57下方四幅图。说一说:不同的信号传递效果如何? 各有什么优缺点?哪些方式至今仍然在使用?(8)小结:在较远距离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烟' 光' 旗帜等传递特定的信 息,但也存在难以传递复杂信息等局限性。(9)查阅资料,了解古今更多的用信号传递信息的方式。(三)整理,下课【作业设计】一、填空题。是人类传递信息的重要方式。该方式的使用发生在距今10万一5万 年前。,2.远距离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等传递特定的信息。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向5000米外的人传递信号,我们可以使用下列哪种方法?()A.文字B.呼喊C.信号弹 D.旗语.对于正在上课的学生来讲,最合适的传递信息的方式是()oA.对话 B.书信 C.旗语 D.警报.两个人面对面时,最合适的传递信息的方式是()A.书信 B.旗语 C.对话 D.打电话三、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X” )1 .随着人类活动的区域越来越大,用语言交流的方式传递信息已经无法满足人们 的需要了。().使用信号弹的方式传递信息,不仅可以传递较远的距离,而且还可以传递复杂 的信息。()2 .当两个好朋友相遇时,他们互相挥挥手,这不是传递信息的方式。().课上老师提问后,学生举手,这表示学生在向老师传递信息。()3 .信号是由信息传递的。Ui回答问题。我们知道古代打仗想要胜利,既要了解敌人的动向,更要让军令准确快速地传递。 可是古代通信极不发达,如何快速地传递军情和军令呢?1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写出一种传递军令的方法,并写一写这种方法有什么优点 和不足。2 .你还知道古代人们传递军令的哪些方式?请写出两种。五.拓展研究。请你结合本课知识,想一想:如果你在野外探险时不小心遇险了,你想用手机给 别人打电话寻求帮助,但发现手机没有信号。这时,你可以用什么方式向外界求 救呢?说一说原因。参考答案一、1.语言交流 2.烟 旗帜二、1.C2. A 3. C三、1. V 2. X 3. X 4. V 5. X四、1.利用烽火台传递军令。优点:可以传递较远的距离。不足:不能传递复杂 的信息。2.飞鸽传信、吹号,驿站。(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五、可以找来一些易燃物,点一堆火,使其冒烟。当远处的人看到烟时,就会前 去查看情况,这时就可以得救。同时,还应注意用火安全。(答案不唯一,合理 即可)教学反思:成功之处:1、本节课运用多媒体网络组织教学,可以较好地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 合。使用过程中,让学生兴奋起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充分发挥教师的教 育引导作用,创造一个可以使学生积极参与的场景。2、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交流、讨论,既让学生进行自主独立学习, 也为学生提供交流与协作的空间:学生在教师组织和引导下,分组讨论和交流。3、在学习群体中,思维和智慧可以共享,从而使学生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真正使学生能够自主开展学习,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4、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在这节课里,通 过学生探究、课堂分组和全班讨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课 堂气氛活跃。不足之处:学生活动的参与率还是较低,只有少数的同学能够积极的参与到师生的互动 来,较多的学生缺少师生互动。教师的指导和讲解太多,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还 是太少。观看视频时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内容上,对问题的关注不够。需要教师 多多努力改进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