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古诗三首教学反思2.docx
22.古诗三首教学反思古诗三首是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一课所编排的内容是王昌龄的芙 蓉楼送辛渐、卢纶的塞下曲和王冕的墨梅。芙蓉楼送辛渐是唐朝诗人王昌龄的一 首送别诗,是作者被贬为江宁县丞时所写的。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 己的高风亮节。塞下曲这首诗写将军雪夜准备率兵追敌的壮举,气概豪迈。墨梅这首 诗不仅反映了作者所画的梅花的风格,也反映了作者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鲜明地 表明了他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教学重点:理解古诗意思,体会古诗意境,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教学难点:1 .理解重点诗句的意思。2 .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传神,感悟诗句表现出诗人的高尚品格。一、教学效果围绕本课重点,我做到了以下几点:(一)借助注释,理解诗意每首诗的旁边都有注释,这些注释是理解诗意的工具和帮手。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我 让学生注意旁边的注释,用好注释自己解释诗意。大部分学生借助注释可以理解诗歌的大概 意思,从而教给学生理解诗意用好注释。另外理解诗意时可以逐字翻译,运用字面意思理解 诗意。(二)把握重点诗句,体会人物高尚品格这三首诗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每首诗的后两句是本诗的关键句和主旨句,通过后两句体 现诗人的高洁情操,因此学习时应让学生把重点放在每首诗的后两句上。学生可以自己先探 讨,老师加以补充,让学生理解得更深刻一些。二、成功之处这节课我觉得成功的地方有两个:(一)教给了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借用注释法和逐字翻译法理解诗歌的含义。(二)把握重点诗句,体会诗歌主旨。学生经过反复朗读,发现了诗歌的后两句是诗歌 的主旨句,并让学生小组讨论每首诗的后两句的意思,通过讨论让学生自己理解诗歌的主旨。三、不足之处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没有进行范读,也没有给学生画分节奏,学生读起诗歌节奏来不对, 下次应该给学生范读,并画分好诗歌的节奏。其次,把握重点句方面仅仅看后两句,没有结 合上下文,表达的意思就会单一、不丰满。没有告诉学生学习古诗要结合整首诗来理解。四、改进措施下次再讲诗歌时,我一定先范读诗歌,并与学生一起探究诗歌的朗读节奏,让学生在节 奏中体会诗歌的意思。其次把握文中重点句子,部分学生只看后两句,对诗歌的总体含义并 不是很了解,下次在旁边指导学生对后两句理解时,应结合整首诗包括题目,这样才能全面 理解诗歌的真正含义。四年级语文上册工作总结一个学期又过去了,时光太匆匆。在这个学期我担任四年级的语文日常教 学工作,在日常教学中,我依据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认真落实课程标准, 抓好日常教学常规工作,圆满完成了日常教学任务,为了能从本学期的日常教 学工作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也为了使自己的日常教学水平有所提高,在此, 特对本学期的语文日常教学工作做一个全面的、系统的回顾总结:一、基本情况分析:经过四年的学习强化与教育指导,四年级的绝大部分同学各项行为习惯已 形成,大部分同学对语文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形成了学习语文的良好氛围。但 仍有个别学生因基础差,与班级队伍有一定的差距,希望通过复习能尽量缩小 差距,使班级总体成绩上一个新台阶。二、重视朗读品评感悟,让课堂日常教学“活”起来。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 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 要内容。而由于课堂日常教学时间的有限,课文中的精彩之处没有可能引导学 生一一感悟。为了使这些精彩给学生留下整体印象,我们可以在阅读中抓重点, 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反复诵读,以悟出语言丰富的形象内涵,意义内涵,情感 内涵。同时,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居高临下地对课文进行品评, 在品评中深化理解,升华认识,填补空白。三、重知识迁移重课内外结合以课堂学习为核心,能动地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各 个生活领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课堂训练与课外行为训练形成有序、有趣、有 力、有效的结合,取得语文日常教学的整体效益。有意让学生将课外学到的词 语迁移到课堂学习中来,进行展示、交流,这是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重要 方法。也会大大激发学生在平时学习中养成随时积累的好习惯!让学生阅读大 量的课外书;通过这些收集与阅读,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为此我 还特意和学生上了一堂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让学生爱阅读、会阅读,在阅读 中丰富知识。四、今后努力的方向和打算1、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在实践中不断探究、反思、 总结。2、进一步明确阅读日常教学的中心地位,要切切实实夯实基础知识,增强 现代信息技术为日常教学服务的手段。3、日常教学中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特别是写作方法的指导。在今后的教 研活动中,进一步通过课题研究,通过专题指导,重视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 培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勤奋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努力钻研日常教 学教法,使日常教学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四年级语文上册工作总结6本学期,我担任了四年级甲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回首这一学期的工作,感 触颇深。现做出如下总结:一、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做法(一)扎实抓好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在学生上学期的语文期末考试中,显示出本班一部分同学的基础知识掌握 得不够扎实,本学期我们在这方面进行了狠抓、落实,提高。如对课文的生字、 新词的识记和要求背诵的内容,一定要全班同学都过关。对于学习的重点,如 “句子的变换形式”和“修改病句”以及“典型类型短文的阅读理解”等,以 及学生容易失分的知识点,我都采用了多种形式的强化练习、巩固等,争取绝 大部分学生在课堂里过关。另外,对于学生在做作业时马虎、书写潦草等现象, 我要求全班学生做作业一律认真、清秀地书写,课余让他们主动练写字帖。一 学期下来,学生在字词句方面的知识得到了巩固,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基本技能 和语文素养。(二)灵活机动地处理教学方法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学生的学习要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因此我在 教学实践中,注重紧密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以促进学生能尽兴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完成自已的探究,真正体现学生学习的 自主性。要使学生始终保持一种旺盛的学习劲头,教师也必须对自己的教学方 法加以探究,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真正做到不断改进、创新,与时俱进。 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生活实例以及网络图文资料等,时而引导学生以读代讲, 自主感悟;时而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尽情发表自己的学习见解;时而采用一些 别开生面的方式、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了显著的教学效果。(三)做好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方法得当,事半功倍。”人们最重要的学习莫 过于方法的学习。搞好了学习方法的具体指导,对确实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有事 半功倍的好处。首先,我们强调上课专心听讲,及时对知识进行巩固,然后还 要及时复习。我们要着重指导学生学会思考,善于思考,自主领悟。睡前回顾当天所学,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方法多,但要适用,易行,便于操作, 还要督促学生坚持勤学,善思,好问,赶超先进,精益求精,努力提高。当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关键,始终要求学生认真书写,按时 认真完成各科作业,专心听讲,大胆发言,定期复习等工作也是教学过程中要 强调的内容。(四)做好辅导转化工作本班极需帮助的学困生较多,提高他们的成绩,对提高全班整体的学习质 量有很大的作用。我采用的方式是“以多优促进一差”的方法,帮助学困生制 定出适当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每天让优秀生抽出半小时帮助他们掌握,因 为是多名优生来帮助,所以他们都不会有增大负担的感觉。另外我还设了奖励 的制度,形成了竞争的机制。通过单元和知识点的小测,检查他们的学习效果, 及时给学困生鼓励,使他们重拾学习的信心,同时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及时查缺补漏,引导并激励同学们互学共进,赶超先进,促进同学们真正掌握 基础知识和自主学习的基本功。(五)拓展学生知识视野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学生的积累运用,只有学生对知识有了一定的积累之后 才能运用。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我开展了一系列的语文活动:1、优秀文 段朗读比赛。2、好词、佳句的收集、整理。3、原创得意句段的展示。4、开展 各种语文活动。如演讲、出手抄报等等。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增长了知识, 开拓了视野,训练了动脑、动口、动手等能力。(六)突出各章节过关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分为八个单元。在每个单元的教学任务完成之后,我 都进行归类复习、检测,及时进行查缺补漏,认真针对学生存在的知识点问题, 及时解决学生存在的疑难问题,强化训练,落实提高。对学习确实困难的学生, 我在课内外进行耐心、细致的个别辅导、转化,使之基本掌握,并能运用。同 时,激励全班同学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确实抓好培优辅差的工作。 由于抓好了各个章节过关,本期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有了提高。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1、同学们的作业,个别书写质量太差,作业本保护的不够好,个别同学对 字的笔顺、笔画掌握的不好,错别字比较多,还没有养成认真书写的好习惯。2、在教学过程中,对新教材理解、运用得不够深刻。对教材内容把握不够, 教学方法不够灵活,没能充分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的学习积极性。3、教学中,激励性语言使用不足、不到位,个别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不 高,还没有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需要继续请家长紧密配合,加强督促、 改进。4、辅差工作完成较好,培优工作则显不足。三、今后努力的方向1、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喜欢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较大兴趣。2、要努力开发、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促进学生学好语文。3、多组织一些班级活动,如:朗读比赛、说话比赛、讲故事比赛等等,促 使那些思想落后,集体荣誉感较差的同学受到启发教育,引导同学们发现他们 的闪光点,师生的及时表扬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指导他们更新 学习观念,不断进取。4、重视优生的培养和学困生的辅导、转化工作,确实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5、在指导学生学好语文、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要加强德育工作,重视学 生思想品德及其行为习惯的培养。6、教学实践中,要充分利用直观、形象的多媒体教学,把难点分到各个层 次中去,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自主性。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争取教出更好 的成绩。7、充分利用数学教材,挖掘教材的趣味性,以语文知识本身的魅力去吸引 学生、感染学生,提升学生的身心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