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俊经史学术述略:兼论蜀学的现代转型与学术取径.docx
庞俊经史学术述略:兼论蜀学的现代转型与学术取径2016-05-03 14:42:57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韦兵清末民初是中国学术“现代化”的转型时期,传统的中国学术(包括偏重思想人文的'国 学”与偏重实用技术的“国术”)被西方学科体制专门化,形成近现代意义上的学科划分。 但传统中国学术与近现代西方学术是两个不能“通约”的体系,由于现代化的强势话语,中 国传统学术被强行整合进入近现代学科体制,完成中国传统学术的现代转型。这种整合既包 括从西方学科观念上对中国传统学术的“裁剪”(通常称为抛弃旧传统落后的部分),以产 生出可以对应现代学术体系的“学科”:也包括从业者准入的标准化(拥有被学科体系认同 的文凭和学术经历等)。就坚持传统学术取向的蜀学而言,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经学被分 解为史学、政治学和哲学,小学被归入文字学、音韵学,传统史学被整合为符合西方学术概 念的“新史学”等。但这种裁剪总是不能把中国传统学术全部“安顿”妥帖,总有不能被“通 约”的那吟部分要在现代化强势话语下寻找生存空间,尤其是传统学术体系背后独特的文化 价值观念,很难被西方学术体制通约,在传统学术被“肢解”后需要寻找“归宿”。清季民 初四川一批学者的学术经历和价值追求,为我们展现了被现代学术史叙述忽略的一些层面, 也提供了观照学术现代转型背景下以蜀学为代表的传统学术“归宿”的参照.尤其是一位自 学成才,在当时四川学界颇有影响的学者庞俊,以及他长期任教的四川大学中文系,为我们 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个案以了解现代学术体制背景下传统学术面临的问题。庞俊(1895T964),原籍四川恭江,生于成都,初字少白,慕白石道人歌词,更字石 帚。1924年,经向楚推荐为成都高等师范教授,后历任成都师范大学教授兼中文系主任、 四川大学教授、华西大学教授兼中文系主任。庞石帚2()世纪前期大部分时间任教于成都高 校,师友多同抱传统的学术价值追求,为当时蜀中学术佼佼者。从其学术及交游可窥见当时 蜀学的一些特点以及传统学术在现代学科体系卜.的状态。一、由经而史:庞石帚的宋、明史研究庞石帚早年虽以诗名,然在当时蜀地学风熏染之下,博极群书,学问踏实,见识高明, 识者以汪容甫、俞理初况之,非徒诗人、文士而已。他自己也以学者为自我认同,自誓:“吾 辈之才,当为学者,不可使人以名士派之恶谥加之。” 1318要进一步理解“自学成才” 的庞石帚,不可只局限于诗文记诵,应更将其视为学者,放入一个他成长的学术背景,即结 合蜀中学术的一些独特个性来解读。源流的律吾义跋7;赵少咸著广韵疏证、经典释文集说附笺,以音 韵学名家;向宗鲁著有说苑校正、校雕学、蔡氏月令章句疏证叙录,并校文 选、淮南子、管子诸书;李培甫治文字、音韵学,著异平同入考、声韵学、 双声释例、叠韵样例。这些都近于乾嘉朴学传统的治学路数。庞石帚与龚、向、赵、 李交厚,同在四川大学中文系任教,这帮学友以乾嘉朴学自我认同和相互认同。庞氏自述:“俊往者亦稍窥雅故诸书,于清儒则高邮王氏,尤所心醉。近时俞、孙、章、刘诸家,亦多 尽得其书读之。” 1284可见是以乾嘉朴学为学术根基。推重乾嘉学术,学术实践以朴学 为指归是当时川大中文系这批学人共同的特点。庞石帚评价王国维时,不同意王门弟子认为 的王氏高出乾嘉诸儒,而强调王与乾嘉的联系:“大氐静安所说,多木之乾嘉诸儒,高邮王 氏,尤所服膺”,“而弟子不知,震而矜之,暧暧姝姝,以为莫非先生之孤诣独造,而佝偻 以承之,则多见其固陋而已矣。”庞强调王国维与乾嘉学术的联系,他不同意王的弟子吴世 昌认为其师“学虽近于程、刘、吴、孙四家,而实非经学”的观点,认为这种观点“濡于俗 说,其未知经史意者”。指明吴世昌、刘盼遂所记王国维尚书、札记的讲授中多条 采王引之、王鸣盛、吴廷华、凌廷堪、戴东原、孙贻让之说,而王诸弟子不省,以为皆出其 师独创1 267-269。蜀中学术传承朴学一系传统,故对章黄一派学术颇多认同,二者交流频繁,这是章黄学 术能在蜀中发挥影响的基础。通常所谓“章黄之学入川”的讲法只看到一个方面,没有看到 蜀中学术固有的朴学传承对接收章黄之学的重要性。章氏弟子中以浙人、川人为多,李炳英 在章太炎先生门下受业,成为太炎先生的列名弟子,听他讲庄子、说文解字、楚 辞等;李培甫、曾缄亦章弟子。向楚曾任四川大学文学院院长和中文系主任,早年曾细读、 圈点章太炎的嬉书,对章氏音韵等学也颇推崇。川大藏有章氏在日本写的小学答问、 蓟汉昌言手稿。小学答问手稿上有向楚、李蔚芬(李炳英)的印章22。1930年, 蒙文通访黄侃5661。1933年6月,赵少咸托殷孟伦向黄侃求章太炎字:1934年8月,赵 少咸访黄侃,久谈,黄以手订钱恂韵目表借赵;11月,殷孟伦转交赵少成书信给黄侃,催 撰唐颉校本序,求借十一家校本经典释文;此后,殷代赵分儿次借黄侃手录众家校本经典释 文5990, 1035-1036o 1935年,章太炎托黄侃转交向任鸿隽推荐章门弟子向映富信5 1()97。 抗战时期,黄侃弟子殷孟伦入川大中文系任教,黄侃女婿潘重规亦入四川大学为中文系主任, 黄侃之子黄念田亦任教川大中文系。章氏之学能在蜀中立足除上述外缘,蜀地学术本身重朴 学为接受章氏学术之内缘,川中学者是从能承乾嘉的角度去看章、黄,庞石帚赠诗传章黄之 学的殷孟伦感叹乾嘉之学的衰微:“乾嘉朴学成弩末,麻沙眯眼滋然疑。” 口 149当时人 称传章氏之学的“一庞二李”(庞石帚、李炳英、李培甫)皆在川大中文系。章太炎向不轻 易许人,而对蜀中学者颇有认同,赞讲授郑玄之学的龚向农“学问坚实” 23296。四川学 术界推崇章太炎,龚向农、庞石帝教国学皆以太炎国故论衡为教材,川中学生也多习章 氏之学,姜亮夫回忆他在成都高师读书时精读章氏丛书,考清华研究院时王国维面试小 学,姜以章书为对,以至于王国维猜测姜是否章的学生。当得知姜从四川来时,王很奇怪:“四川来的,说的怎么都是章太炎的话呢? ” 2371庞石帚平生服膺章太炎,章先生学术述略一篇对章氏学术作了全面中肯的评价。论 章氏之学方法:“综其治学方法,则有六事:一日审名实,二日重左证,三日戒妄牵,四曰 守凡例,五日断情感,六曰汰华辞。其谨严如此,是之谓实事求是之学。”论章氏经学:“其 法依据明文,不纯以汉世经说为正,以为不如是则怪说不绝。虽崇汉学,而不黜魏晋其 闵通不党,所以不同于清儒者也。”论章氏文论:不同于清代阮文达主文选,李申耆主耦丽, 姚惜抱主散行;也不同于近代西方学说与文辞二分的观点,而是“不主耦丽,亦不主散行, 不分学说与文辞。其规摹至闵远,足以摧破切狭见之言”;推重章氏为文“先求训诂,句 分字析,而后敢造词也;先辨体裁,引绳切墨,然后敢放言也”。论章氏治诸子,以古今祸 败之端,参以欧陆哲理、梵方绝义,“新知旧学融合无间,左右逢源,灼然见文化之根本, 知圣智之忧患;返观九流,而闵意眇指,觌于一旦"。论章氏议论,早年虽“志在光复,或 矫枉以救时,或权说以动众”,然终归“意在扶蔽救偏,未尝以言殉人”207。在给赵熙的信中庞石帚提到:“弟子服膺此翁,尝疏证其国故论衡,惟上卷未成,故未呈先 生,亦未寄章公也。” 口287国故论衡文字典雅古奥,意蕴深邃,且精心结构,体大 思精,是章氏学术的总结,堪跻经典。庞氏平素以此书讲授国学概论一门课程,殆于课堂讲 授中渐成疏证,不仅于文辞、典故多有疏通,于章氏思想观点亦有阐发,可谓章氏功臣。 庞氏成书后曾给太炎寄过疏证中的一篇,但因章氏不久去世而没有下文。川大中文系推崇朴学,学风笃实,从当时该系学生的论文题目中也可窥见中文系教授们 倡导的这种学术取径。1935年的国立四川大学季刊第一期登载有几篇中文系本科生的 论文:四年级学生万博哉论汉魏音以支、脂二韵为例,考证汉魏音异于周秦而近于今音 (按:前代学人习称隋唐为“今音”,现代称为“中古音”),指出段玉裁误于支、脂、之 切语错杂者辄加改正,是改魏晋后音以从周秦。三年级学生吴鼎南切韵考订正,以 六种版本对勘,匡正陈澧之失。三年级学生赵长兴说文解字段注考证补,补正冯桂 芬之失。三年级学生郭诚永需有奥音辨,列众多证据,以考需、奥古音相通。这些论文 内容以小学为主,方法上注重考证、校勘,重证据,讲逻辑,且能匡正前人之失,是标准传 统朴学的路子,这当然与中文系教授们的倡导训练分不开。庞石帚的学生郭诚允后来又积十 年之力注解章氏检论,又续成了其师国故论衡疏证的上卷24。庞氏对后进的推奖亦以能承朴学为誉,称赞弟子屈守元:“君承朴学是奇才。” 口 15() 庞的学生一辈多以秉承传统学术、学风笃实名家,如王利器、屈守元、杨明照、王叔岷、姜 亮夫、白敦仁等。川大学生学成出川到外面深造时,在川大训练出来的过硬旧学基础,给当 时学术中心的北京学者很深印象。姜亮夫考清华研究院,梁任公出面试题目论蜀学,称 赞姜的文章写得好。当得知教姜写文章的是林山腴时,任公说:“不怪,他是诗人,他的文 章也写得很好” 2371。即使胡适、傅斯年这样新史家,对考入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的川大 中文系学生王利器、王叔岷的旧学基础印象也很好,而杨明照的基本功则给燕京大学国学研 究所的导师留下深刻印象6 15。三、结语1930年代,任鸿隽为川大校长时,张颐为文学院院长,中文系教师的阵容有龚向农讲 三礼,林山腴讲史记,周癸叔讲词,向仙樵讲楚辞,祝妃怀讲资治通鉴, 李培甫讲说文,赵少咸讲广韵,李炳英讲庄子,彭云生讲杜诗,庞石帚讲文 心雕龙,萧仲纶讲诗经,曾宇康讲文选,刘大杰为系主任讲中国文学发展史, 后来,向宗鲁亦来川大中文系任教讲校跳学、管子、淮南子1529。从这一阵 容看,除刘大杰属新派人物外,其余都是体现蜀地本土学术特点。龚向农可归于经学传统: 林山腴、彭云生、庞石帚工诗,可归于蜀学词赋传统;李培甫、赵少咸精干小学,可归于蜀 学朴学传统;彭云生深于宋明理学,可归于蜀地宋学传统。这些学者很难被归于现代学科体 制的某一学科中,与川大历史系相比,蜀学中很难被现代学术体制化的“国学”较集中保存 在中文系;而历史系则由新史学和蜀学互融而形成自己的学风25。20世纪中国学术转型 有一个复杂的展开过程,由于地域、传统的差别,这种展开呈现出丰富的面相。从传统与现 代的互动角度来了解这一意义重大的转型,观照以坚持经史等传统学术为特点的蜀学如何应 对这种转型,并找到保存和发展的方式,应会给我们关于这一过程更全面的认识。注释:王氏自己大概也有自知,所以“如果有人说他词章不好,他也听之。王的经学并非所 长,若有人说他不好,他就不高兴”(蒙文通:治学杂语,见蒙默编蒙文通学记, 三联书店,2006年,第51页)。词章是强项,所以不怕别人说;经学是软肋,就怕人批评。廖平早期的历史化倾向有学者曾注意到:朱维铮”今古学考可说是经学在近代中 国转向经学史研究的开端”(见氏著中国经学史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 176页);王汉森认为廖平有注重史学的一维:廖平虽非史家,但“欣赏陈寿祺、陈乔根的 经学,如果用现代的话来说,即是他们讲家法、重条例,比较能忠实地重建古代文献的历史 层次,从某种角度说,即是比较注重学术史的还原”(从经学向史学的过渡一廖平与蒙文 通的例子,见蒙文通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文集,线装书局,2005年,第157页)。据杨凤苞(与许青土书注前言,刘以自著目录学授课于大学,书末附龚自 珍家塾策问和杨凤苞与许青土书两篇文章,并认为:能答上篇所问,则目录学有成 矣,能注下篇之出处,则版本学有成矣。学生对此有疑惑,庞氏作此文以解疑(见国立四 川大学季刊,1935年,第1期)。养晴室笔记收有一则唐代米价札记,可能是蒙氏所见文极长而考精详的文章 的节缩。1945年3月18日,吴宓曾陪庞石帚探望在成都医治眼疾的陈寅恪(见吴宓日记 第9册,三联书店,1999年,第455页)。王利器、刘念和在东顺城街刘家中设宴招待陈 寅恪、李方桂时,庞石帚亦在座(王利器:往日心痕一王利器自述,山西人民出版社, 1997年,第75页)。国故论衡疏证于2008年由中华书局出版,已距此书撰成近70年,庞先生归 道山亦四十余年。与章太炎先生书,遗集,卷六,第300页。原文参考文献:1庞俊(石帚)。养晴室遗集M.白敦仁编辑自印本,1995.2罗志田。清季民初经学的边缘化与史学走向中心J.汉学研究,15: 2, 1997.3刘咸忻。推十书Dfl.成都:成都古籍书店。1996.4杜仲陵。广救学弊论J.国立四川大学文学集刊,1933, (1) o5黄延祖(重辑)。黄侃日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7.6庞俊(石帚)。养晴室笔记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5.7李思纯。祝III己怀先生事略J.国立四川大学校刊,11: 9, 1941.8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国.北京:三联书店,2001.9罗志田。史料的尽量扩充与不看二十四史M近代中国史学十论。上海:复旦大学 出版社,2003.10庞俊(石帝)。杨凤苞与许青士书注J.国立四川大学季刊,1935, (1) o11庞俊(石帚)。论吃菜事魔与墨家者流J.国立四川大学文学集刊,1933, (2)。12蒙文通。古史甄微M.成都:巴蜀书社,1999.13刘复生。表宋风,兴蜀学:刘咸娇重修宋史简论J.四川大学学报,2003, (5)。14刘咸忻。刘咸忻论史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15王利器。往日心痕一王利器自述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7.16周晓晴。林山腴、庞石帚指导本科毕业论文的启示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示99 年增刊。17庞石帚。跋万历野获编M.四川大学学报,1959, (4) o18赵振铎(口述),张家钊(整理)。音韵文字世家二三事J.当代史研究,2003, (3) o19廖平。经话甲编M、知圣国廖平选集。成都:巴蜀书社,2003.20蒙季甫。文通先兄论经学Z蒙默(编)。蒙文通学记。北京:三联书店,2006.21屈守元。向宗鲁先生遗著说苑校注序言J.四川师院学报,1985, (2)。22李润苍。章太炎与四川J.四川大学学报丛刊,第五辑,2004.23姜亮夫。姜亮夫全集(24)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24庞俊,郭诚允。国故论衡疏证M.北京:中华书局,2008: 1.25王东杰。学术中心与边缘互动中的典范融合:四川大学历史学科的发展(1924-1949)J.四川大学学报,2006, (4)。经学为清代学术的大宗,流风所被,即使到民国初年,远在西南一隅的蜀中学人对经学 问题多有关注。庞石帚早年对经学卜.过功夫,对影响四川学术的王闿运、廖平等人都有极具 见地的认识评价。如对王闿运的评价就意味深长。题湘绮老人遗像二:“天留李娇真才 子”,唐李矫与苏味道同以文辞知名,时称苏李,石帚诗人而学富,用典出语皆精切,必不 肯妄用,以李崎比湘绮,正是目之为文土,未肯许其学术。题湘绮老人遗像三:“描画 浮名万口同,百年有此滑稽雄。世间奇事归方朔,可笑群儿附会工。” 口31题湘绮楼集, 和香宋先生:“奇事归方朔,高名捍孝章。” 口84以东方朔比之,更是明显目之为言行 诡激之名士。对于一向以学者自况而对名士不以为然的石帚,题诗对湘绮的评价表面尊之为 “大师”、“中兴诸老”,内里实际有自己的看法,未必全然博服。王闿运遍注群经,颇为 自负的经学,这里更是一点没有提及,可见对王氏是以名士、文人视之。当然,对湘绮虽 滑稽玩世,却不坠无行文人旧窠臼还是肯定的,“委蛇玩世吾终信,未学安仁拜路尘”口31, “应笑安仁赋,劳劳拜路尘” 179,此处用常指文人无行的潘安仁拜贾谧之车尘一典。前 引诗用孝章一典,乃后汉盛孝章高名为孙策所忌,未及害之而策卒,今典则指洪宪时王闿运 拒绝与袁合作,为袁所忌被软禁。皆是肯定王氏气节尚可称赞。对廖平给予极高评价:“早岁著书,旁行天下,百年来无此人。” 口309 一变“平分 今古”,以礼制判今古之别,“别淄淹,析同归以殊途,持无厚入有间,如犀分水,如剪 断丝,魏晋以还,一人而已”;二变知圣、辟刘,”一篇甫出,四海波荡,长素之 考新经,师伏之1畏王制,由此始也”,康有为新学伪经考、皮锡瑞王制笺皆受其影 响;对三变后FI益吊诡的廖氏学术,也客观地评价是“沦于不测”、“以儒为戏”,但也表 达了理解之同情,以扬雄、严君平比之,所谓“与圣人同忧,为下士所笑” 1208,309。与 蜀中经学家龚道耕,“以稚齿获交先生,及近且二十余年,暇则相从谈宴” 口216,关系在 师友之间,其经学观点议论颇受龚氏影响,记龚向农先生以千余字概括乾嘉已降三百年 经学发展及龚氏经学成就,精炼准确,非深于此道之人不能。庞石帚现存早年学术著作有讨 论经学问题,如齐诗为孟子遗学证,认为齐诗与孟子相通,为齐地今文学。这是受廖平 经学一变“平分今古,影响,以空间地域来理解今、古文的差异,这一学术思路后来由廖的 弟子蒙文通发挥得最为突出,在文化-地域研究取向中取得了重要成果。晚清民国学术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所谓经学的史学化2。廖平生于1850年代,龚向农 生于70年代,庞石帚、蒙文通、刘咸娇皆生于90年代,以二十年为一代,恰是蜀中三代学 人,三代学人都对经学下过功夫。如果说廖氏以礼制判今古,龚氏则以学风辨今古,到下一 代蒙、庞,以地域别今古,刘力赞“以史法说春秋” 394,虽然都在谈今、古的老问 题,三代人的出发点也各有不同,而其中共同点,倒是史学倾向日益浓厚,而经学倾向在淡 化。承袭廖氏今古学考(1886年)的历史化倾向,三代蜀中学人都不约而同在经学 的史学化倾向方面递进,这似乎暗合清末民初学术的脉动。这一取向可以说是廖平今古学 考所开启的近代经学历史化倾向的继续,显示了晚清民国经学、史学相互消长。庞、蒙、刘早年都曾留意经学,后皆不同程度转向史学,其中刘早逝,但其史学才能和 成就已渐为人所认识;蒙史学成就最大,著述宏富;庞中年以后专心史学,尤其关注宋、明 史,应当是现代较早的宋史研究者之一,其成就尚未为当今学人认识。一般认为,学术现代 转型过程中,史学最终取代经学,但事实远没有这么简单。庞、刘并未成为一个“新史家”, 蒙的学术表达方式已经“近代化”,但与“新史学”差异比较明显。他们所自我认同的史学 不是现代学科划分意义上的历史学,在史学的名目下,更多显示与传统学术的连接,其涵义 也更多元,包含了不能完全归类到现代学科体系中的复杂成分。即使在同一史学的名目下, 他们各自的自我认同也不相同。庞景仰刘孝标、汪中的文史辞章之学,刘的理想是融中外古 今于一体以通天人之际的新道家,蒙的内心深处似乎一直自认是经学家。其共同点是他们的 学术无论提出问题的角度、写作方式、价值追求都凸现中国传统学术的特点,与那种很大程 度上被西方的问题、概念、价值置换了的现代新史学有差别。这批蜀地学者或以现代学术表 达方式进行写作,但这种现代表达方式后面经学等传统蜀学的内核仍富有顽强生命力,如蒙; 或以传统的著作体裁如札记、注疏表述与近代学术暗合的观点,如庞、文U。在学术近代转型 中,传统蜀学并未消失,而是以诸如此类的方式进行转换、变形,找到能够保存和发展的“归 宿”。这倒提醒我们理解中国现代史学的时候,可能应注意这些被学术史的现代叙事“边缘 化”的层面.,以便全面理解学术近代转型的多面性。史学实践中,不同于新史家热衷的西洋或东洋理论,庞石帚批评这种风气“务为奇航不 恒之说,趣以惊动庸俗耳目己尔”,感叹“雅废夷侵,莠言日出” 1311,300。与庞石帚交 厚的四川大学教授祝配怀,以史学名家,石帝称其“平生乙部书,郁勃腹中藏。时危土习狼, 贾彳灯禽犊场。纷纷媚倭学,惇史生瘠疮。惟君贬新学,非以智自防。少通老则介,独鼓牛宫 簧”对于风行一时的东洋“新学”(当时许多西方理论是从日本二手稗贩入国内,即所谓“倭学”),祝氏是持批评态度的。1933年,四川大学文学院创办国立四川大学 文学集刊,创刊号第一篇文章就是杜仲陵发挥章太炎救学弊论而作的广救学弊论, 虽未明言是创刊词,但实际已阐明四川大学一批学者力矫时弊的价值追求。杜批评崇洋学风: “近世以还,国势陵替,而学术随之,失其宗守,丧其尊信。旁皇求索,阉然外恭。初则师 法东邻,继则挹取欧美,近又崇效苏联。究语言者,则必称高本汉:治小说者,亦动引 盐谷温,以为非此不足以为荣观。” 4 1932年,南京东南大学的溥泉在与黄侃论学时也提 到:“今之治国学者,自言以科学方法整理,而实奉外域之人言为圭臬,案上无不有倭书; 甚且攘倭虏之言为己有。” 5834庞石帚也提到读救学弊论,批评趋新风气1288, 可见章氏议论在蜀中颇多认同。当时,章黄一派学术与四川大学学风皆重传统,议论有相通 之处,这批传统学者对西方的理论有自觉的抵制。石帚养晴室笔记中有不检正史一条,历举全谢山、邵二云、丁传靖等人失检正史的 例子68-9。此条札记文字很短,背后却暗射两派史家对正史的态度。四川大学祝仁怀对新 史家不重正史、不读全史、不重贯通的时风持批评态度:”于晚近治史风气,或好征引杂书 小记,以疵疑正史;或专攻史中细端,自翘口为专家,而不读全史,甚以为病。先生之言日: 正史固不足全信,然杂书小记之未经审考,其不足信,乃较正史尤甚。取以致疑正史,未见 其可。又必熟读全史,乃可专研其中某篇。若徒炫新奇,专攻枝节,而昧于全史,亦非求真 之道。又云:正史未得真相,不妨博求例证:其己真相者,不宜妄疑,口欲推倒。” 7 杜仲陵也有相似议论:“见高文典册之未易遽名也,则改辙而究俗文;由说文广韵之难于贯 通也,乃校金石龟甲之残逸;以汉唐史迹之难于周知也,因穿凿以辨荒邈之古史。山海经 遂成显学,公安诗特见崇尚。是皆厌弃故常,搜剔怪奇;图犬马则觉难,绘鬼魅以为巧者也 写敦煌石室之遗籍,补古逸从书之残卷。其于文献,不无小补。然是可以为名,而不可以成 学;可以自益,而不可以成教。”对F新派不重贯通而强调窄而深研究的“专家之学”,杜 斥之为“一目罗鸟”:“以专书绝学相震炫,以报残守阙为宗旨,谓此为狭而深之研究也。 故言楚辞者上不必颂习毛诗,下不必明究汉赋;言清史者,远不必探研秦汉,近不必通知唐 宋。谬称专门之绝学,是无异牖中窥日,井底谈天也。” 4这种重正史、重贯通的态 度与重史料拓展、重专门研究的新派史学家有很大不同。黄侃在1928年的日记里也讲到新 派史家不读经史正文的风气:”要之经史正文忽略不讲,而希冀发见新知以掩前古儒先,自 矜日:我不为古人奴,六经注我。此近日风气所趋,世或以整理国故之名予之,悬牛头卖马 脯,举秀才不知书,信在今矣。” 53313 1931年黄为金陵大学国学研究会金声题词 中又讲到这种风气:”近倾从事于国学者亦多途矣,总之,不离舍旧谋新者近是,以言乎小 学,则六书之例、三百之韵,不足以穷文字、声音之变;而甲骨、金石之学代兴焉。以言乎 经史,则易非性道之书,书、春秋非徵信之史;而山经、穆传视为秘典焉。以言乎文辞,则 扬、马不足扶毂,韩、柳不足要乘,而野语、童谣反若有真宰之存焉。” 5727庞石帚当时也指斥“新派名士”不读全书、学问粗疏:“六经之文,不必知其句度; 三史所载,不必识其姓字。疑古惑经之说,则无不口角流沫,举其篇目,而又非能 周览其书,则自以谓能定古人之真价值,嚣然以整理国故自命矣。” 口309-312虽是泛论 当时学风,但明眼人皆知实指新派胡适等人,陈寅恪亦借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 报告批评胡适“整理国故”的治学方法8,陈寅恪、蒙文通、邓之城等倾向传统的史家 也都强调回归常见史料9。庞石帚在与吴宓的通信中说:“吾兄所习,如柳翼谋先生、陈 寅恪先生,俊皆欲知之。” 1310庞是与吴、陈接近而反对新派,故愿意因吴而结识陈等 人。后来庞氏一度远游南北,在北京或交黄晦闻,南京结识柳诒徵,成都交往陈寅恪,又欲 往苏州拜会章太炎而未果。这样看来,石帚不检正史中的议论就不是随口而发,时代虽 较祝、黄的议论晚,但对这一问题的关注仍在庞氏的考虑中,祝、蒙、庞等蜀中学者一脉相 承重正史材料的态度与章、黄一派相通。同为蜀中学者,庞与蒙文通、刘咸忻生年相当,同感风气,咸具史才,而才性禀赋有异。 蒙具通家气象,刘禀哲人气质,庞有诗人敏感,故其学问终各呈面目。三人均有关于宋明史 实的论述,相互还有交往论学,相互启迪,一些关注的领域和看法都有相通之处。刘咸娇早 有重修宋史,中兴蜀学的宏愿,并有宋史学论、北宋政变考、南宋学风考 等宋史文章,明末三风略考、旧书别录太岳集等明史文章。对刘咸娇,庞石帚有 挽诗:“少日文章无复悔,衰时人物信难留。”刘勤于著述,惜天不假年,年三十六而卒, 其推十书蔚然已成皇皇巨著;“谁分淡交得深慨,知君恨晚十年游” 口95,淡交而深 慨当理解为相互应酬交往虽有限,但在学问和观点上有很多共鸣。杨凤苞与许青土书 注一文就是庞石帚因刘咸忻文献学而作。和刘咸娇一样,庞石帚的观点与现代史学 的一些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暗合,却未选择以一种现代史学的表达方式来写作。庞宁愿通过疏 证章太炎的国故论衡、注解杨凤苞与许青土书来“述”,而不愿自己著述来“作”。 其实,庞对章著的疏证中广引西方典籍,表明其对西方的学术观念是有一定了解的,但西方 的观念是被纳入疏证这种中国传统学术写作方式中,孰为主孰为从分得很清楚。这可能与他 们的文化态度有关,许多真知灼见都以札记、散论、注疏的形式表达,通过选择这些传统的 著述体裁,以寄托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同。这种态度决定庞石帚关于宋明史的论述成果的形式,按今天的标准并不算“等身”,但 不代表没有功力与见地。论文有杨凤苞(与许青土书注、论吃菜事魔与墨家者流、 经进东坡文集事略校记、苏轼年表、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引用书目、宋人 亲党考、跋万历野获编)。其中,杨凤苞与许青土书注详考宋代经史校刻 之状况10。论吃菜事魔与墨家者流详辨魔教、明教、杀人祭鬼、白衣会的区别,指出 前人常将这几者混淆,指出吃菜事魔出于墨家:“唐末以来,传习已久。而所窃疑者,事魔 之徒,皆甘枯槁,崇节俭,共财互助,办事可喜,而又死而裸葬,愍不畏死。何其事事皆与 墨家相似,岂其佚翟之教,潜行闾阎之间,源远流长,久而改行易法,又与外来佛教杂糅不 分,遂成此宗门邪? ” 11庞引史料极详尽,结论也可备一说。养晴室笔记大部分都是关于宋明历史的札记,此笔记虽写于60年代,方成三卷先 生即归道山,但其中汇集的是石帚中年以后的思考,虽片言只语,亦是读书深思所得,多有 见地。有关宋代的如:宋代官吏休假、宋史考证之陋、宋代土大夫蓄妓、 西昆之名、宋代敷衍之政、书赵论事、李易安和张文潜涪溪中兴颂诗碑、 “莫须有”三字、欧阳公平生谤议、伪造文字污人等;有关明代的如:明代 土人演戏、黄梨洲兄弟、钱牧斋、廷杖、何心隐等,往往能以小见大, 抒发隐微,窥见一时风尚。庞石帚中年以后开始留意宋、明历史,其论唐代古文,“梁肃关系学术方面尤大。梁学 兼儒释,崔恭序比之黄甫士安(人品可知)。有谓为天台大师元浩弟子。而李习之尝从受学, 此与宋代理学明有关系(北梦琐言亦言韩、李、黄甫仰梁氏)。而身后寂寞。盖世人嫌 其学不纯儒,又早死故耳” 口273。看到宋明理学肇源于中晚唐学术变革,此正与蒙论大历 学术的宗旨相同,蒙氏亦指出吕温曾从梁肃学古文,古文与“异儒”之新经学关系密切12。书赵途事补充了向宗鲁巴县志关于赵途的材料。向注意到北宋末年在渝州造反 的赵途,而渝州改名恭州、隆兴改元乾道就与此事件有关,但没有讲明赵途造反的原因。庞 石帚检出朱子语类一条重要材料,说明赵途造反是同情苏轼被斥逐迫害,进而推测苏轼 初本有还蜀之意,晚年绝口不言此事;子由晚居颖滨,有蜀人来访,避而不见,可能都因此 事而避嫌。李易安和张文潜涪溪中兴颂诗碑考证李易安和张文潜涪溪诗,以诗人之心体察 诗人深旨,体味诗歌神韵,查照其中家国兴废之感,发覆李清照诗中蕴含对当时政局的讽喻, 不同意俞理初将此诗系于大观、崇宇之间,而定此诗作于南渡以后。结合两宋之际的史实来 解李诗,发其伏隐,陈寅恪元白诗笺证是“诗文证史”,此可谓“史解诗文”。研究者 与被研究者同为诗人,文气文韵又非般考证手段所能解决,从此径入,可能更具“理解之 同情”。伪造文字污人一条认为宋人私挟恩怨,造作蜚语是当时风气,同意俞理初的观 点,认为李易安谢纂崇德启为他人篡改易安本文以诬之,此亦可备一说。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引用书目、跋晁刻古文尚书考订宋代书中藏书刻书 文献之盛,李氏所引“辄云蜀中士大夫所藏某书”,“方南渡播迁,中原云扰,而蜀独完。 公私所藏,恒多秘逸”,“文献渊源,于是乎在,何其盛也” 1264-267。此殆与刘咸忻交 往论学有关,刘20年代就在宋史学论中谈到“蜀中宋世掌故之学最盛”,又在重修 宋史述意中指出“宋一代之史学实在蜀”,蜀中学故记注之学首推丹棱李春仁甫、井研李 心传微之13。又撰成蜀刻书藏书考、全蜀艺文志补目、蜀宋世文集今存者, 详考宋世巴蜀刻书藏书14270-276。后来,庞的学生王利器对胡适、傅斯年提到欲仿王国 维两浙古本考写宋蜀本考1578,是蜀中学者对这一问题关注的继续。宋人亲党考关注党争与宋代政治的密切关系,虽仓促未能完成,但对此积稿若干, 还指导川大中文系第十四届学生董怀舒以此题FI为毕业论文,“有宋一代,东都之争新旧, 南渡之争和战,往往有其亲党关系,得此足为治宋史者之一助” 16。足见此问题一直在庞 的思考中。庞氏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颇能独抒己见,认为荆公“有学无术”,但人格高尚,“无一 亳可议”;对青苗法、募役法,他认为“大抵新法施行以后,当时国家财政收入确是增加不 少。至新法是否代表中小地主,亦似难言。青苗散钱,户等愈高(大地主)则借钱愈多, 越下(小地主)则借钱越少。高者借得二分官钱,无所用之,仍可转借下户,多取大利。所 以反对者有兼并愈甚之说。助役收钱,单丁女户(缺乏劳动力之小所有者)向来免役者,今 皆勒令出钱(官户虽出钱,比民户减半)。南北情形亦有不同,雇与差各有所宜(要仔细查 考南北客户多少),亦难以一概论。大抵稍加变通,则雇善于差”;对理财之说,“神宗称 汉文言,朕为天下守财,荆公则谓人主能以尧舜之政泽民,虽竭天下之力以奉乘舆,不为过 当,守财之言,非天下正理。此类高调,幸其对象为较高明之皇帝,然已觉其流弊无穷。当 时刘贡父与荆公书即痛切云:'人臣纳说于时君,劝以恭俭小心,逆耳难从。及至劝其为利, 取财于民,广肆志意,不待辞之毕而喜矣'(见彭城集)。于此更忆及子之荀卿论, 真乃药石之言。更忆后来蔡京之于徽宗,以官爵笼络众人,以奢侈迎合昏主,则更使人感慨 不已(真是感慨不已。高调易唱而难收,荆公多活二三十年,不知如何,恐不但恨福建子而 己)。”对于王安石的评价,庞氏认为陆象山荆文公祠堂记最公允,而“李穆堂、蔡上 翔则为了同乡,梁任公则为了变法,皆不免夸张失实,而郭先生(按:郭沫若)历史人物 荆公一篇最疏最无力”口338-340。其论王安石变法的观点与蒙文通相近,蒙文通认为:“荆 公变法偏重理财,民已困而荆公犹理财不已。荆公剥民,岂徒新法,即旧法之似未变者,即 荆公亦为剥民之具,建隆编言之已悉矣。” 12399蒙氏重要文章中国历代农产量的 扩大和赋役制度及学术思想的演变对唐代米价的论述就引自庞的考证,“庞石帚教授他考 察唐代米价很精详,我请他写出来,这是他没有发表的文字,他允许我引用,这是最可感谢 的。他的原文很长,我只能征引大要” 口2282。蒙、庞皆能不同时流,对王安石变法作 出具有独立思考的评价。对明史尤为关注土风及学术。何心隐一条讨论泰州学派何心隐、颜山农,“二人皆 以游侠而涉乱世之末流”,辨王渔洋之诬,认为何、颜行迹究当以梨洲学案为准,所记 较详,持论亦甚有分寸668-73。庞氏跋万历野获编)通过万历野获编证以他书, 写明代士人圣人(讲学家)、山人(帮闲门客)两类,叙及一代社会风气17。刘咸娇有专 论泰州学派之文3 139-148,亦重万历野获编,认为“能记当时士习民风史所不详者也”, “惟英、宪以降至于万历,实风习最繁变之时,欲知其详,惟恃是书”,有野获编钞目 一文3403-405。亦有相关明代风气的论述,对明代山人、游侠、绅衿三种风气,乃他时所 无,“三者互为因果,而皆源于士大夫之骄奢,延唐人科第之风而怙权势;袭宋元名士之习 而好玩戏。招纳门客以遂其欲,而山人、游侠皆出其中。士大夫中复分为二,曰乡绅,曰士 子。而游侠之劣者则为棍徒,乡绅凌虐平民,民或起而抗之,士子、棍徒则或佐乡绅,或佐 平民,至于将亡,其斗争益显” 3351。当时四川大学一批学人相互论学切磋,故关注的领 域及议论有相通之处。黄梨洲兄弟以梨洲兄弟晚年有违言,梨洲晚节疑有不符遗民之行 迹612-13。其他,如明代士人演戏、廷杖亦及有明一代士风,皆具新意。钱牧斋、钱牧斋简侯研德并示纪原等条叙及钱、柳事迹,并引孟心史之言: “闻故都老辈言,承平时士大夫有不传之秘二事:于宋则王荆公,丁清则钱牧斋,其集皆在 人袖笼内,心摹手追,口不敢道。” 623-27 1960年代,陈寅恪亦在写作柳如是别传, 庞、陈二人抗战时期在成都有过从,但当时不大可能讨论钱、柳问题,五六十年代二人在 同一时期,不约而同地关注同一问题,也颇耐人寻味。有趣的是庞在中文系,究心于史学;缪钺在历史系,多有文学之研究。文史不分家,现 代学术要求的学科畛域区分尚不明显,这都显示了四川大学文史学科的传统方面,而这一特 点却有利于保存正宗的“国学”。现代学术都统称他们为历史学者,但仔细体会,庞石帚、 缪钺是以文章辞赋为根基,故可谓文史学者;蒙文通得力于经学,故为经史学者;刘咸历尤 精于丙部之学,故为子史之学。现代学科分类似不易准确地划分这批传统学者。二、国故论衡疏证与四川大学中文系朴学风气晚清巴蜀学术殆有三途:为清代以来一直盛行的讲心性的宋学,更与民间宗教实践相 结合,为蜀学一强大的潜流,只是此派人物重体证功夫,不重著述,其面目颇难描画,锦江 书院以及彭云生、唐迪风实近此途,因与本文关系不大,故不详及。二为受江南影响,被初 期尊经书院倡导,后与“章、黄之学”合流的朴学风气,2()世纪前期四川大学中文系受此 影响最大。三为廖平今文经学,其经学史学化的趋势经两代后转化为具有自身特点的蜀地史 学(祝配怀、刘咸娇、蒙文通都从正、反两方面与廖对话形成自己的史学表述),与“新史 学”融会,形成20世纪前期四川大学历史系的面目。蜀地朴学风气对20世纪前期四川大学 中文系庞石帚等一批学者学术风格的影响为本节讨论的重点。江南业已式微的乾嘉一脉学术,在晚清民国的蜀中一直有强大影响力。张之洞提倡的纪 日匀、阮元之学,二人虽非乾嘉一流汉学家,但也算是有影响力的学者。张亲著轩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