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方案】3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第2课时示范教案2.docx
-
资源ID:66934370
资源大小:33.67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教学方案】3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第2课时示范教案2.docx
3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一一速度第2课时教学目标1 .知道误差的分类。2 .掌握有效数字的读数规则。3 .会使用打点计时器,会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瞬时速度。4 .理解和应用速度一时间图像。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从纸带获取位移和时间的数据教学难点求瞬时速度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新课引入教师设问:如何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求物体的速度?学生活动:学生集体回答老师所提问题。讲授新课一、测量平均速度纸带记录的信息:运动快慢、时间、位移。计时点:纸带上留下的点均为计时点。计数点:选定若干个计时点为一组,做为每组的两个端点叫做计数点。教师通过PPT展示计数点的选取方法。频率为50Hz的打点计时器,每相邻两计时点间时间间隔为0.02so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有4个计时点),两相邻计数点间时间间隔为O.lso教师口述:测量距离时,将刻度尺零刻线与计数点。对齐,依次读出其他计数点的刻度。不要一段一段地移动刻度尺,以免造成测量误差的积累。利用平均速度的定义求平均速度。Ax/mA t/s v/(m-s-,)二、测量瞬时速度教师设问:如何测量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瞬时速度?方法:每隔0.06s计算一次速度。1 .从纸带起始点。算起后面每3个点取一个计数点;2 .测量各计数点到起始点0的距离x记录在下表中;3 .计算两相邻计数点间的位移8同时记录对应的时间,;4.根据Ax和加算出的速度值就可以代表在Ax这一区间内任意一点的瞬时速度。位置01234 x/mAr/mAz /sv/(m s-1)三、速度一时间图像速度一时间图像(v-t图像):以时间t为横轴,速度V为纵轴,坐标中的图像即为速度 一时间图像。四、误差的分类与比较根据误差的来源:偶然误差、系统误差(1)偶然误差:由于偶然因素对实验者和实验仪器的影响而产生的。例读数时。特点:结果可能偏大,可能偏小。减少偶然误差的方法:取多次实验的平均值作为实验结果。(2)系统误差:由仪器结构缺陷、实验方法不完善造成的。来源:实验仪器本身的误差;实验原理不够完备;实验方法粗略。特点:结果总偏大或偏小。减少偶然误差的方法:完善实验原理,提高实验仪器的测量精度,设计更精巧的实验方 法。4.1 从分析数据看:绝对误差、相对误差(1)绝对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差。(2)相对误差:绝对误差Ax与真实值X。之比,一般用百分数表示,它反映了实验结果的 精确程度。五、有效数字的读数规则最小分度为“1”的仪器,测量误差出现在下一位,下一位按十分之一估。如:最小刻度是1mm的刻度尺,测量误差出现在毫米的十分位上,应估读到十分之几 毫米。典题剖析例1关于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点迹均匀,说明纸带做匀速运动B.点迹变稀,说明纸带做加速运动C.点迹变密,说明纸带做加速运动D.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相等答案:C解析:点迹均匀,相等时间内的位移相等,纸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点迹变 疏,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变大,纸带做加速运动,故B正确;点迹变密,知相等时间内的位移 变小,纸带做减速运动,故C错误;纸带上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相等,故D正确。例2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如图所示,纸带在4、。间的平均速度为 m/s,在4、。间的平均速度为m/s, B点的瞬时速度更接近于 m/so答案:0.35 0.42 0.35解析:由题意知,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s。A、C间的距离为14mm=0.014m,A、A间的距离为25 mm=0.025m。由平均速度的定义得B点的瞬时速度更接近于0.35 m/So课堂小结一、测量平均速度1 .纸带记录的信息:运动快慢、时间、位移2 .计时点、计数点3,频率为50Hz的打点计时器,每相邻两计时点间时间间隔为0.02s。每5个点取一个计 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有4个计时点),两相邻计数点间时间间隔为0.1s二、测量瞬时速度(时间非常短时):三、误差的分类与比较偶然误差、系统误差、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四、有效数字的读数规则最小分度为“1”的仪器,测量误差出现在下一位,下一位按十分之一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