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同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第二次学情调研测试历史试题.docx
-
资源ID:66936815
资源大小:11.27KB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山西省大同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第二次学情调研测试历史试题.docx
大同市2023届高三第二次学情调研测试历史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L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2 .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3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用0.5毫米及 以上黑色笔迹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根据考古分析,二里头文化的分布范围几乎遍布于整个黄河中游地区,它不仅内向吸收周 边区域的文明成果,而且将源自中亚地区的作物、家畜和青铜冶金技术加以改造和提升。此 考古分析反映出A.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格局B.中华文明兼收并蓄的特点C.不同地区文化的起源相同D.早期区域性国家形态出现.公元前314年,秦国在征服巴蜀后,设置巴郡和蜀郡。秦在巴地征收赋税,与巴夷君长联 姻;在蜀地设置蜀国守,并分封蜀侯。这说明当时巴蜀地区A.郡县制向羁縻制度转型B.形成了华夏文化认同C.实行郡与诸侯国的分治D.被纳入华夏政治体系2 .公元前124年,汉武帝让平民出身的儒生公孙弘做丞相,改变了即位早期由贵族做丞相的 惯例。之后,汉武帝又让贤良之士 “并在左右”与大臣辩论。这反映了当时A.选官制度的重大变革B.皇权进一步加强的趋势C.国家治理体系的创新D.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凸显.历史上将北方游牧民族所穿服装称为“胡服”,胡服的款式与汉服迥然不同。一般来说, 胡服重视的是其使用功能,因而比较缺乏中原汉民族那样强烈的社会政治等级意义和社会礼 仪功能。由此可推知,北魏孝文帝改革服饰的重要目的是A.规范统治秩序B.发展游牧经济C.加速民族交融D.缩小南北差距3 .唐中期以后,使职差遣制日益盛行,即官员受上命另任他事,形成“职无品秩却治事务, 官有品秩仅寄禄秩”的现象。如唐玄宗时负责顾问参议的要职翰林学士,其人选就“自诸曹 尚书,下至校书郎,皆得与选”。使职差遣制的盛行A.迎合了庶族地主参政的需求B.推动了科举制度的重大改进C.不利于唐代办事效率的提升D.弱化了君主对朝堂的控制力.有学者通过研究绘制了宋代绢制品的配给机构示意图。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