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陕西高考数学(理)(含答案与解析).doc
-
资源ID:6694166
资源大小:1.62M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13年陕西高考数学(理)(含答案与解析).doc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陕西卷)数 学(理科)第卷(选择题 共50分)一、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 设全集为,函数的定义域为,则为( ).A. B. C. D. 解析 由,知,所以,所以. 故选D.输入;If ThenElse ()End If输出2. 根据下列算法语句,当输入为时,输出的值为( ).A. B. C. D. 分析 由算法语句读出其功能,进一步利用分段函数的解析式 求函数值.解析 由题意,得 当时,所以输出的值为.故选C.3. 设为向量,则“”是“”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分析 先讨论平面向量共线的条件,再结合充要条件的概念求解解析 若,若中有零向量,显然;若均不为零向量,则,所以,所以或,所以,即.若,则或,所以,其中,若有零向量也成立,即. 综上知,“”是“”的充分必要条件故选C.4. 某单位有名职工,现采用系统抽样方法,抽取人做问卷调查,将人按随机编号,则抽取的人中,编号落入区间的人数为( ).A. B. C. D. 分析 根据系统抽样的方法结合不等式求解解析 抽样间隔为,设在中抽取号码,在之间抽取的号码记为,则,.所以因为,所以, 所以值共有,即所求人数为故选B.5. 如图所示,在矩形区域的两点处各有一个通信基站,假设其信号覆盖范围分别是扇形区域和扇形区域(该矩形区域内无其他信号来源,基站工作正常).若在该矩形区域内随机地选一地点,则该地点无信号的概率是( ).A. B. C. D. 分析 选择面积作为测度,求解几何概型的概率解析 取面积为测度,则所求概率为. 故选A 6. 设是复数,则下列命题中的假命题是( ).A. 若,则 B. 若,则 C. 若,则 D. 若,则分析 结合复数的模、共轭复数及复数的运算等判断求解解析 A,真命题;B,真命题;C,真命题; D,当时,可取,显然,即,假命题.故选D7. 设的内角所对的边分别为,若,则 的形状为(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不确定分析 利用余弦定理的变形将角的余弦值转化为三角形边之间的关系解析 因为,所以.因为,所以,即是直角三角形故选B.8. 设函数,则当时,表达式的展开式中常数项为( ). A. B. C. D. 分析 先利用分段函数的解析式求出函数表达式,再利用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求解展开式中的常数项解析 所以当时,所以. 所以展开式中常数项为故选A.9. 在如图所示的锐角三角形空地中,欲建一个面积不小于的内接矩形花园(阴影部分),则其边长(单位)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分析 利用三角形相似求出矩形的边长,再利用面积关系求解自变量 的取值范围解析 设矩形的另一边长为,则由三角形相似知,所以.因为 ,所以,所以,所以.故选C.10. 设表示不大于的最大整数,则对任意实数,有( ).A. B. C. D. 分析 结合特殊值利用排除法求解解析 A,取,则,显然;B,取,则,显然;C,取,则,显然排除A,B,C,选D.第II卷(共10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1. 双曲线的离心率为,则等于 .解析 中,所以.而,所以, 所以.12. 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其体积为 .解析 原几何体可视为圆锥的一半,其底面半径为,高为, 所以其体积为.13. 若点位于曲线与所围成的封闭区域,则的最小值为 .解析 如图所示,阴影部分为封闭区域作直线,并向左上 平移,过点时,最小, 由 得,所以.14. 观察下列等式:照此规律,第个等式可为 . 分析 分析式子的特点归纳出式子,利用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进行化简解析 ,,,.答案:.15. (考生请注意:请在下列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A.(不等式选做题)已知均为正数,且,则的最小值为 .B.(几何证明选做题)如图,弦与相交于内一点,过作的平行线与的延长线相交于点.已知,则 .C.(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做题)如图,以过原点的直线的倾斜角为参数,则圆 的参数方程为 . A.分析 先化简式子,再利用基本不等式求解最值,注意等号取得的条件解析:因为,且,所以当且仅当时,取“”所求最小值为2B.分析 利用三角形相似求解解析 因为,.因为,所以.在和中,所以,所以因为,所以,.C.分析 利用直角坐标方程和参数方程的转化关系求解参数方程解析 将配方,得,所以圆的直径为设,则, 所以圆的参数方程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16. (本小题共12分)已知向量,设函数.(1)求的最小正周期;(2)求在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析(1)根据平面向量的数量积的坐标运算先求出函数的关系式,并利用三角恒等变换公式化简,再结合周期的求解公式求解周期;(2)结合函数的图象求解三角函数在指定定义域上的最值.解析 .(1)的最小正周期为,即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2)因为,所以由正弦函数的图象,当,即时,得最大值;当,即时,取得最小值.因此,在上的最大值是,最小值是17. (本小题共12分)设是公比为的等比数列.(1)推导的前项和公式;(2)设,证明数列不是等比数列.分析(1)利用等比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推导前项和公式;(2)利用反证法证明要证的结论解析(1)设的前项和为,当时,;当时, , 得,所以,所以(2)证明:假设是等比数列,则对任意的,,,因为,所以.因为,所以,所以这与已知 矛盾,所以假设不成立,故不是等比数列18. (本小题共12分)如图所示,四棱柱的底面是正方形,为底面中心,平面,.(1)证明:平面;(2)求平面与平面的夹角的大小.分析(1)根据题目条件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并用坐标来表示点和向量,再利用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内的向量垂直证明线面垂直;(2)先求出法向量,再进一步求解两个平面所成的夹角,要注意角的范围. 解析(1)方法一:由题设易知两两垂直,以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 系.因为,所以,所以,.由,易得. 因为,所以,所以,所以,所以.方法二:因为,所以.又四边形是正方形,所以,所以,所以又是的中垂线,所以,且,所以,所以是直角三角形,所以.又,所以.又,所以.(2)设平面的法向量.因为,所以所以取,由(1)知,是平面法向量,所以,又,所以19. (本小题共12分)在一场娱乐晚会上,有位民间歌手(至号)登台演唱,由现场数百名观众投票选出最受欢迎歌手. 各位观众须彼此独立地在选票上选名歌手,其中观众甲是号歌手的歌迷,他必选号,不选号,另在至号中随机选名. 观众乙和丙对位歌手的演唱没有偏爱,因此在至号中随机选名歌手. (1)求观众甲选中号歌手且观众乙未选中号歌手的概率;(2)表示号歌手得到观众甲、乙、丙的票数之和,求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分析 (1)利用古典概型及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公式求解;(2)先确定随机变量的取值,再列出分布列,利用期望公式求解,但要注意分布列中概率和为解析 (1)设表示事件“观众甲选中号歌手”,表示事件“观众乙选中号歌手”,则,.因为事件与相互独立,所以观众甲选中号歌手且观众乙未选中号歌手的概率为.(2)设表示事件“观众丙选中号歌手”,则,因为可能的取值为,且取这些值的概率分别为,,所以的分布列为所以的数学期望.20. (本小题共13分)已知动圆过定点,且在轴上截得的弦的长为。(1)求动圆圆心的轨迹的方程;(2)已知点,设不垂直于轴的直线与轨迹交于不同的两点,若轴是的角平分线,证明直线过定点.分析(1)利用曲线方程的求法求解轨迹方程,但要注意结合图形寻求等量关系,(2)设出直线方程,结合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转化为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求解,要特别注意判别式与位置关系的联系解析(1)如图,设动圆圆心,由题意,.当不在轴上时,过作交于,则是的中点,所以又,所以.化简得,当在轴上时,与重合,点的坐标也满足方程,所以动圆圆心的轨迹的方程为(2)如图,由题意,设直线的方程为,将代入中,得其中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 因为轴是的角平分线,所以,即,所以,所以, 将代入并整理得,所以.此时,所以直线的方程为,即直线过定点21. (本小题共14分)已知函数.(1)若直线与的反函数的图象相切,求实数的值;(2)设,讨论曲线与曲线公共点的个数;(3)设,比较与的大小,并说明理由.分析 (1)先求出函数的反函数,再利用导数的几何意义求解切线斜率;(2)利用函数的极值结合函数的图象求解曲线的交点个数;(3)先利用分析法寻求转化为函数问题的途径,再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最值求证不等式.解析:(1)的反函数为.设直线与的图象在处相切,则有,解得,.(2)曲线与的公共点个数等于曲线与的公共点个数令,则,所以.当时,在上单调递减;当时,在上单调递增所以在上的最小值为.当时,曲线与无公共点;当时,曲线与恰有一个公共点;当时,在内存在,使得,在内存在,使得.由的单调性知,曲线与在上恰有两个公共点综上所述,当时,若,曲线与没有公共点;若,曲线与有一个公共点;若等,曲线与有两个公共点(3)方法一:可以证明,事实上,令,则.所以)在上单调递增,所以时,令,即得式结论得证方法二:,设函数,则令,则,所以单调递增,所以当时,所以单调递增.当时,令,则得,所以,所以.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