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田开发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x
油气田开发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油气田开发基础Fundamentals of Oil & Gas Field Development课程编码SPE124411035开课院部石油工程学院课程团队油气田开发工程教学团队学分3.5课内学时60讲授48实验12上机0实践0课外学时60适用专业海洋油气工程授课语言中文先修课程图等数学(2-1).图等数学(2-2).大学物理(2-1).大学物理(2-2).地质学基础课程简介 (必修)油气田开发基础为海洋油气工程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课。本课程涵盖油层物理学、油气渗流力学和油藏工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 理及基本计算方法,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学生认识油藏动态以及解决油气田开发工程问题的能力。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掌 握储层流体与岩石的基本性质、储层流体在岩石孔隙中的流动特点及分布规律、油气田开发设计的基本内容和原则、油藏动态分析方法和 油田开发调整。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在掌握油层基本概念和知识的基础上,从动态上认识和分析油藏,学习并掌握常用的基本 油藏工程设计和分析方法,了解提高油田采收率的方法和原理。Fundamentals of Oil & Gas Field Development is a compulsory course for specialty of Offshore Oil and Gas Engineering, which consists of the basic concepts,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petrophysics, mechanics of oil and gas flow in porous media, and reservoir engineering. The objective of this course is to help the students to grasp the basic properties of reservoir fluids and rocks, the transport properties and distribution principles of fluids within pore networks, the fundamental contents and principles of oil & gas field development design, the dynamic analyses techniques as well as the development plan adjustment strategy. Through the learning of this course, the students should grasp the basic concepts and knowledges in this area. They should also develop the abilities to understand and analyze the reservoir dynamics, learn and grasp the basic reservoir engineering design and analyses method, and know the techniques and mechanisms of enhanced oil recovery.负责人大纲执笔人审核人二、课程目标序号代号课程目标OBE毕业要求指标点任务自选1Ml目标1 :掌握地层原油、天然气、地层水的物理性质及储层岩石的组成和物体特征;掌握饱和多相流 体的储层岩石物性,包括界面张力、润湿性、毛管力、相渗曲线;是1.32M2目标2 :掌握地层流体渗流的基本规律,了解非线性渗流规律;掌握单相不可压缩稳定渗流、弹性微 可压缩不稳定渗流及油水两相渗流理论;是1. 33M3目标3 :掌握油田开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基本概念、油藏驱动方式、开发层系及注水方 式;掌握开发指标的概念,理解开发指标概算的方法和步骤;是6. 14M4目标4 :掌握油井不稳定试井方法、物质平衡方法、产量递减规律及油田含水变化规律,了解油藏采 收率预测方法,了解油藏数值模拟原理与方法;是6. 15M5目标5 :掌握提局原油采收率的基本原理及提局采收率的技术方向。是3. 1三、课程内容序号章节号标题课程内容/重难点支撑课 程目标课内 学时教学方式课外学时课外坏节11. 11.1油藏爆类相态 特征单组分、双组分、多组分相图。Ml2讲授2调研21.21.2油藏流体的物 理性质天然气的局比物性,地层原油的局压物性,地层水的物理性 质。Ml3讲授3作业31. 31.3储层岩石的物 理性质砂岩的粒度组成及比面,储层岩石的孔隙度、渗透率、饱和 度、压缩系数,气测渗透率的原理。Ml3讲授3自学42. 12.1油藏流体的界 面张力界面张力,吸附,界面张力的影响因素Ml1讲授1调研52.22. 2油藏岩石的润 湿性及油水的分布润湿,润湿角,润湿反转Ml1讲授1调研62.32. 3油藏岩石的毛 管力毛管力公式及应用,毛管力曲线的测定方法Ml2讲授2作业72.42. 4饱和多相流体 岩石的渗流特征有效渗透率和相对渗透率,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应用Ml2讲授2作业83. 13.1油藏流体渗流油气储集层、多孔介质、渗流速度和质点真实速度,渗流过程M22讲授2自学基本规律中的力学分析及各种压力概念,渗流的基本规律及渗流方式, 非线性渗流规律,低速下的渗流规律。思政内容:通过介绍渗 流力学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热点,弘扬敬岗爱业和“为祖国加 油、为民族争气”的情怀。93.23. 2流体渗流数学 模型建立油气渗流数学模型的原则,运动方程、状态方程和连续性 方程,数学模型的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M22讲授2作业104. 14.1单相液体稳定 渗流理论单向儿与平面住向力此,井的不完善对渗 11.的影响,多升干扰与 边界影响M22讲授2自学114.24. 2弹性微压缩流 体的不稳定渗流理 论弹性不稳定渗流的物理过程,无限大地层弹性不稳定渗流典型 解,不稳定渗流的叠加与映射。M22讲授2作业124.34. 3油水两相渗流 理论活塞式水驱油与非活塞式水驱油,油水两相渗流理论一贝克莱- 列维尔特驱油理论。M22讲授2作业135. 15.1油田开发设计 概念油田开发程序和开发原则,油田开发方案。思政内容:重点体 现“石油文化、石油精神”的意义,以王进喜、王启民等优秀 人物为引导,弘扬“新时期铁人精神”、“新时期工匠精 神”。M32讲授2自学145.25. 2油藏驱动方式 及其开采特征天然能量来源,弹性驱动,溶解气驱,水压驱动,气顶驱,重 力驱。M32讲授2自学155.35. 3开发层系与注 水开发方式层系划分原则,注水时机,注采井网M33讲授3作业165.45. 4水驱开发指标 概算开发指标,排状注水井网开发指标概算,面积注水开发指标概 算M33讲授3作业176. 16.1油井不稳定试 井方法油井压力恢复基本原理,典型压力恢复曲线分析,压力恢复曲 线应用M42讲授2自学186.26. 2物质平衡分析 方法物质平衡方程,水侵量计算M42讲授2自学五、评分细则196.36. 3产量递减规律产量递减规律,产量递减规律的应用M43讲授3作业206.46. 4油田含水变化 规律水驱油田含水上升规律,水驱特征曲线应用M43讲授3作业216.56. 5油藏采收率预 测岩心分析方法,相关经验公式法M41讲授1调研226.66. 6油藏数值模拟 原理与方法油藏数值模拟原理,油藏数值模拟应用M41讲授1自学237. 17.1提高原油采收 率技术原理影响采收率的因素,波及系数和驱油效率,剩余油类型与分布 特征,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技术方向。M51讲授+讨论1自学247.27. 2油田开发综合 调整油田开发调整的任务,油田开发综合调整的内容M51讲授+讨论1自学四、考核方式序号考核环节操作细节总评占比1平时作业1、每周布置广2道(次)题目;或者以知识点计算每周含2个以上知识点;课堂上可能以随堂测验或小测试的方式考 察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2、每次作业成绩采用10分制,根据作业完成准确性、是否按时上交、是否独立完成评分。3、考核学生对本课程主要内容的掌握能力,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型主要有简答、绘 图、分析和计算题、综合对比题。30%2实验表现1s实验课前预习情况及预习报告书写情况,实验课堂中回答问题等表现情况;2、实验项目独立完成情况,根据实验中学生操作、合作探索等具体情况评分;实验数据真实性、完整性、正确性情 况,根据学生实验数据评分;3、实验报告书写规范,论述完整正确情况。数据处理方法及结果分析正确情况。图表清晰规范,思考题回答正确情 况;根据实验报告的正确性和完整规范性评分。20%3期末考试1、闭卷考试,成绩采用百分制,卷面成绩总分100分。2、主要考核学生对油气田开发领域基本知识的掌握能力,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型主 要有简答题、概念、作图题、分析题、计算题、综合分析等题目。50%序号课程目标考核环节大致占比评分等级1Ml平时作业30%A-独立思考、按时完成,作图规范,解题思路清晰、步骤完整、格式合理、答案准确。B-独立思考、按时完成,作图比较规范,解题思路比较清晰、步骤比较完整、格式合理、答案准确。C-独立思考、按时完成,作图比较规范,解题思路比较清晰、步骤比较完整、格式比较合理、答案准确。D-作业抄袭,未能按时完成,作图不规范,解题思路混乱。2Ml实验表现30%A-准时,预习情况良好,预习报告书写规范,回答问题积极正确。实验过程中独立思考,认真完成实验要 求,实验操作规范正确,团队合作小组实验中表现积极突出,得到正确的实验结果。实验报告格式正确, 步骤叙述清楚,正确分析实验数据,作图规范正确,从技术角度优选解决方案抉得有效结论。B-准时,预习情况良好,预习报告较为详尽。实验中认真完成实验要求,实验操作比较规范,团队合作小 组实验中表现积极,出现错误能及时改正,得到正确的实验结果。实验报告格式正确,步骤叙述比较清 楚,正确分析实验数据,作图规范正确,从技术角度优选解决方案获得比较有效的结论。C-准时,预习情况一般,预习报告书写不详尽。认真完成实验要求,实验操作比较合理,团队合作小组实 验中表现一般,得到的实验结果不理想。实验报告格式正确,步骤叙述清楚,实验数据分析不够透彻,作 图有小失误,但是结合理论分析可以从技术角度优选解决方案获得有效的结论。D-迟到,不认真预习,不书写预习报告。实验过程中不能完成实验要求,团队合作小组实验中依赖他人, 不能得到正确的实验结果。实验报告书写不规范,实验数据处理不正确,作图不规范或存在错误,不能从 技术角度优选解决方案获得有效的结论。3Ml期末考试40%(见试卷评分标准)4M2平时作业30%A-独立思考、按时完成,作图规范,解题思路清晰、步骤完整、格式合理、答案准确。B-独立思考、按时完成,作图比较规范,解题思路比较清晰、步骤比较完整、格式合理、答案准确。C-独立思考、按时完成,作图比较规范,解题思路比较清晰、步骤比较完整、格式比较合理、答案准确。D-作业抄袭,未能按时完成,作图小规范,解题思路混乱。5M2实验表现20%A-准时,预习情况良好,预习报告书写规范,回答问题积极正确。实验过程中独立思考,认真完成实验要 求,实验操作规范正确,团队合作小组实验中表现积极突出,得到正确的实验结果。实验报告格式正确, 步骤叙述清楚,正确分析实验数据,作图规范正确,从技术角度优选解决方案获得有效结论。B-准时,预习情况良好,预习报告较为详尽。实验中认真完成实验要求,实验操作比较规范,团队合作小 组实验中表现积极,出现错误能及时改正,得到正确的实验结果。实验报告格式正确,步骤叙述比较清 楚,正确分析实验数据,作图规范正确,从技术角度优选解决方案获得比较有效的结论。c-准时,预习情况一般,预习报告书写不详尽。认真完成实验要求,实验操作比较合理,团队合作小组实 验中表现一般,得到的实验结果不理想。实验报告格式正确,步骤叙述清楚,实验数据分析不够透彻,作 图有小失误,但是结合理论分析可以从技术角度优选解决方案获得有效的结论。D-迟到,不认真预习,不书写预习报告。实验过程中不能完成实验要求,团队合作小组实验中依赖他人, 不能得到正确的实验结果。实验报告书写不规范,实验数据处理不正确,作图不规范或存在错误,不能从 技术角度优选解决方案获得有效的结论。6M2期末考试50%(见试卷评分标准)7M3平时作业40%A-独立思考、按时完成,作图规范,解题思路清晰、步骤完整、格式合理、答案准确。B-独立思考、按时完成,作图比较规范,解题思路比较清晰、步骤比较完整、格式合理、答案准确。c-独立思考、按时完成,作图比较规范,解题思路比较清晰、步骤比较完整、格式比较合理、答案准确。D-作业抄袭,未能按时完成,作图不规范,解题思路混乱。8M3期末考试60%(见试卷评分标准)9M4平时作业50%A-独立思考、按时完成,作图规范,解题思路清晰、步骤完整、格式合理、答案准确。B-独立思考、按时完成,作图比较规范,解题思路比较清晰、步骤比较完整、格式合理、答案准确。c-独立思考、按时完成,作图比较规范,解题思路比较清晰、步骤比较完整、格式比较合理、答案准确。D-作业抄袭,未能按时完成,作图不规范,解题思路混乱。10M4期末考试50%(见试卷评分标准)11M5平时作业40%A-独立思考、按时完成,作图规范,解题思路清晰、步骤完整、格式合理、答案准确。B-独立思考、按时完成,作图比较规范,解题思路比较清晰、步骤比较完整、格式合理、答案准确。C-独立思考、按时完成,作图比较规范,解题思路比较清晰、步骤比较完整、格式比较合理、答案准确。D-作业抄袭,未能按时完成,作图不规范,解题思路混乱。12M5期末考试60%(见试卷评分标准)评分等级说明:A, B, C, D, E = 90-100, 80-89, 70-79, 60-69, 0-59; A, B, C, D = 90-100, 75-89, 60-74, 0-59; A, B, C = 90-100, 75-89, 60-74, 0-59; A, B = 80-100, 0-79六、教材与参考资料序号教学参考资料明细1图书1油气田开发工程基础,石油工业出版社,2009. (*主教材)2图书1油层物理学,李爱芬,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11.3图书1油气层渗流力学,张建国,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9.4图书油藏工程原理与方法,姜汉桥、姚军、姜瑞忠,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6.七、实验项目信息序号项目名称实验室名称门牌号组人数学时实验类别要求实验类型上机1流体粘度测定粘度测定实验室工科楼B11632专业必做综合性否2储层岩石孔隙度测定孔隙度测定实验室工科楼B25532专业必做综合性否3储层岩石渗透率测定渗透率测定实验室工科楼B11032专业必做综合性否4毛管力测试综合仿真实验毛管力曲线测定实验室工科楼B20732专业必做综合性否5单相稳定渗流模拟实验渗流力学实验室工科楼B25132专业必做综合性否6平面径向稳定渗流模拟实验渗流力学实验室工科楼B25132专业必做综合性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