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科学起点和终点教案.docx
一年级科学起点和终点教案【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通过青蛙跳远比赛的游戏,知道青蛙跳的远近可以用起点到终点的距离(长 度)来表示和比较。科学探究目标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标出青蛙跳远比赛的起点和终点,并在纸带上标出青蛙 跳远的距离。科学态度目标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青蛙的位置变化,乐于与同学合作参与青蛙跳远比较的 探究活动。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比较和测量是人们认知世界的基本方法。【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青蛙跳远比赛,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青蛙位置的变化,知道蛙 跳的远近可以用起点到终点的距离来表示和比较。难点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将青蛙跳远的距离迁移到纸带上,初步感知位 置的变化是可以记录的。【教学准备】小组两只纸蛙、两把剪刀、两卷纸带。教师PPTo【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谁跳得远(预设5分钟)播放视频:三位学生从不同起点跳远,追问谁跳得更远?(感受到不同起点很难比较三者的远近)二、初步探究:哪只青蛙跳得远(预设15分钟)材料准备:每组两只纸蛙1 .情境创设:今天这节课我们要进行纸蛙跳远比赛!(出示纸蛙)先试着让 纸蛙跳起来,等会我们来比一比,谁的纸蛙跳得最远?学生自主练习纸蛙跳远。(小组活动5分钟左右,教师结合是否有起点参照 物考虑学生在桌上跳还是在地面上跳)2 .组内纸蛙跳远比赛:都让自己的纸蛙跳起来了吧,接下来我们就要进行小 组内的纸蛙跳远比赛,比比谁的纸蛙跳得远?学生组内活动。教师巡视,及时拍照片,与学生交流:哪只纸蛙跳得远?为什么说这只青蛙 纸蛙跳得远?3,研讨:怎样知道哪只纸蚌跳得远呢?提问:你们小组哪只纸蛙跳得远?是怎么比的?学生交流汇报。小结:看来,我们让两只纸蛙比赛,都是先确定了一条起点线(教师板书: 起点),然后跳出去。两只纸蛙谁离起点线更远,就说明谁跳得更远。通过组内两只纸蛙的跳远比赛,以及桌面已有的起点的设置,让学生能够明 白统一起点更容易比较出青蛙的远近。三、继续探究:哪组的青蛙跳得远(预设18分钟)材料准备:每组两只纸蛙青蛙,两条纸带,剪刀,两根塑料棒1 .将纸蛙跳的远近表示在纸带上。(1)提问:组内两只纸蛙谁跳得更远,我们通过观察比较找出来了。但全 班这么多个小组,哪个小组的纸蛙跳得更远呢?那我们再来一次正式的比赛,让 每组的冠军纸蛙再跳一次,看哪组的纸蛙跳得远?(注意提醒孩子纸蛙的落点别 移动)(2)我们每个小组能不能把自己小组的冠军蛙跳了多远,展示给大家看呢?(教师可以提示:你们能不能比划一下你们的青蛙跳得有多远或想办法把跳 出的远近记录下来),让学生比划一下。纸蛙起跳的位置,我们叫起点,那纸蛙跳出去之后的位置,我们也给它起一 个名字一一终点。(教师板书:终点)提问:会画终点吗?请一个小朋友来试一试。课件展示一些青蛙不同方向的跳跃后停留的位置,明确如何标记起点和终 点。2 .组间青蛙跳远比赛。(1)学生活动:组间纸蛙跳远比赛,用纸带记录跳远的结果。(2)剪纸带: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一把剪刀,完成记录后请大家用剪刀沿 着终点线把多余的纸带剪掉,然后组内用纸带比一比,谁的青蛙跳得更远,把你 们组跳得最远的那只纸蛙的纸带,贴到前面的黑板上,来比一比,哪个小组的纸 蛙跳得更远,好吗?3 .用纸带展示比较全班各个小组的跳远结果。学生明确各组纸带展示的起点也要一样。四、拓展(预设2分钟)提问:回家怎么告诉你的爸爸妈妈这只冠军蛙跳了多远?【教学反思】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 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 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 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但也需要明确,探究不是惟一的学习模式,在科学学习中, 灵活和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和策略都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