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曹冲称象》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5篇.docx
-
资源ID:66955812
资源大小:23.74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曹冲称象》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5篇.docx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曹冲称象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5篇1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曹冲称象教案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曹冲称象的 办法。2 .学写生字“称”,“秤”,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3 .感受曹冲的聪明才智,学习曹冲善于观察,乐于动脑的品质。教学重点理解课文第四段,理解称出大象重量的过程。教学难点曹冲想出称象办法的原因。教学方法引导、交流。教具准备课件、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四课曹冲称象,看老师板书课题, 学生一起书空。2 .齐读课题。3 .复习生字词,生字一边读一边组词。(出示)称象 柱子 议论 官员 下沉 微笑 船舷一头大象一杆秤 一艘船四根柱子果然一起读(2)开火车读二、学写生字1 .过渡:同学们词语记得清,读的准。下面我们来学写两个生字, 看看这两个字,有什么共同特点?2 .出示“称",“秤4.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曹冲称象教案教学目标:1 .认读本课的13个生字,学写8个生字。2 . 了解曹冲称象的办法,并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3 .培养学生做事有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4 .遇事动脑筋想办法的良好习惯,做事时注意采纳合理的意见, 借鉴合理的部分。教学重点:学习生字;复述称象的过程。教学难点:了解曹冲是怎样动脑筋想办法称象的。教具:幻灯片。教学过程:一、导入:1 .你觉得怎样才能成功地做好一件事?师:只要有信心,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可以成功的。我们的口 号是:“我自信,我能行!”有信心和老师一起完成这节课的学习吗?2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称象”。(板书).齐读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二、新授:1 .相信你们一定会从课文中找到答案的。赶快打开书P35,自己读一读课文,想办法解决生字;并把自然 段标出来。2 .学得那么认真,愿意接受老师的挑战吗?我们一起挑战第一 关。出示课件,自己读一读词语,红色的生字多读几遍,也可以读给 同桌听听。(指名读词语)考考你们记住没有?如果你认识就站起来大声读。那么快就认识这些生字了,相信你们也一定能写好。看田字格里 的字,你认为哪个最难写,描一描体会字的结构。你认为哪个字你能 写好;直接写在田格里,写完后让同桌检查检查是否正确。愿意向大家展示你的朗读吗?愿意怎么读?(学生自己选读法).第一关我们顺利通过,想到第二关看一看吗?(激发学生的兴趣)好,下面我们挑战第二关。用你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边读边体会,怎样把这几句话读好?(出示问句)指名读,评读。3 .刚才一上课时,有的同学就想了解是怎样称象的,现在就默 读课文,哪一段是写称象的?曹冲是怎样称象的?4 .和同桌说说曹冲是怎样称象的。5 .出示课件,看一看曹冲是怎样称的。6 .用上这些词语,在小组内说说曹冲是怎样称的,推荐一名的 给大家说说。(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同伴交流的能力).到了第三关就更难了,还闯吗?为自己鼓劲,我们的口号是:“我自信,我能行!”.再读课文,读后小组讨论:曹冲的好办法是怎样想出来的?(指名说)引导学生说出曹冲受到了哪些启发。师小结:我们动脑筋想办法的同时,也要注意听取别人的意见, 借鉴其中合理的部分。7 .如果你当时在场,你会有哪些好办法称这头大象?8 .通过今天学习这个小故事,你有什么收获?9 .试着自己设计一张称象流程图,设计好后和同学交流。10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曹冲称象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曹冲称象的故事,使学生了解曹冲是个怎样的孩子,懂 得遇到问题要善于动脑筋。2、继续学习预习课文,边读边电教,并练学生有语气地朗读课 文。教学重点: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问题。教学难点:理解曹冲想出的称象办法及官员们想出的称象办法和 曹冲的办法之间的联系。教学过程:一、导入现在,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要称一头活着的大象的重 量是不成问题的,可在古时候,这却是件很难的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9课:称象,让 我们看看曹冲想出一个什么好办法称得大象的重量的。二、范读课文思考:围绕着称象,课文却写了什么?你们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试着提出来。三、出示目标通过学生的质疑导入目标。四、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从这一段中你知道了些什么?A:称象这件事的时间:古时候。B:大象的来历:人家送给曹操的。C:人物:曹操,曹冲,官员们。2、当时曹操什么心情?谁能试着读出这种语气?过渡:曹操看到的那头象是什么样子呢?五、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这头大象是什么样子的?(用画出来)默读画句,这句话是个什么句?把什么比作什么?说明什么?2、课文写的是称象的事,可为什么介绍这头大象的样子呢?3、谁能试着读出大象的高大?4、官员们看着这头象,发出了议论,议论在课文中是什么意思? 5、官员们议论什么问题?6、谁能把议论的语气读出来?过渡:大家都在认真地看,都在不停地议论,曹操却提出了问题, 官员们是怎样回答的呢?六、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1、默读第三自然段思考:官员们想出哪几种称象方法?用()画出来。2、曹操听了他们的话怎么样子,为什么会这样?3、比较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体会直的意思)曹操听了摇头曹操听了直摇头4、谁能试着读读这段,看谁体会得?指名读- - -评议- - - 一分角色读过渡:曹操听了官员们的话都不满意,这时七岁的曹冲站出来说“ 我有个办法“?曹冲的称象的办法是怎样的呢?七、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1、自由读第四自然段说一说:曹冲所说的办法,要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最后还干什 么?2、做实验突破难点让学生一边说称象的步骤,老师一边演示。然后对学生提出的不懂问题展开讨论。(1)大象上船后,船为什么下沉?(2)象上船后,为什么沿着水面在,船舷耻面一条线。(3)象上岸后,往船上装石头,为什么要装到画线的地方。(4)再读这一段,说说曹冲想出的办法比官员们提办法好在哪 儿?(通过比较,体会曹冲正是从官员人的办法中得到启发)。3、指名朗读课文,其他民学看插图。过渡:曹冲这样做对吗?他到底称出大象的重量没有?八、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1、齐读第五自然段思考:从这一自然段中,你从哪儿可以看出曹冲称象的办法好?你还从哪个词当中得知他的办法好?谁能读出来?2、称象这件事发生在曹冲几岁时?试比较下列句子的意思 曹操的儿子曹冲七岁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九、总结全文1、我们应该向曹冲学习什么?2、有语气地朗读课文。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曹冲称象教案5篇.doc(1)指名说(2)师总结:左右结构的字,先看宽窄(出示),再看高矮(出示)。3 .师范写“称”,禾木旁略窄,右边稍宽。“秤”,左边禾字旁高于右边“平”,“平”最后一笔悬针竖,长 于左边。4 .正姿,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描一个,写一个).检查反馈。三、学习课文.有人送给曹操一件非同寻常的礼物?(一头大象)1 .是怎样的一头大象?在书中用横线划出来,读一读。2 .用“像”造句。3 .看着又高大又粗壮的象,你会想些什么呢?(学生讨论、回答).我们用什么称重量?(介绍秤)4 .同学们,官员们想了什么办法称大象呢?你想从哪个自然段告 诉大家。指读,相机正音。(1)(出示官员的话)(2)问:官员的想法是什么?(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称,砍一 棵大树做秤杆。)指读(3)这个方法行不行?为什么不行?(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的 起这杆大称呢?)齐读(4)没有人有那么大的力气提的起这杆大称,看来这个办法行 不通啊。(5)官员们由“大象”(出示)想到“大称象大称就大,秤 杆就长,但是没有大力士能够提的起大象,这个办法不行。哪位同学, 能看图说说官员的想法。7.没人能称的起它,所以这个办法行不通,官员在议论怎样秤大 象时,曹冲在干什么呢?会想些什么呢?(学生回答)哪一个自然段是 曹冲称象呢?(第四段)(1)这段文字说了曹冲称象的过程,同学们数一数一共有几句话? (5)(2)开火车,一人一句。中间询问有称象的方法吗?(3)从第几句到第几句是称象的过程。(2-4句)(4)我们来合作读一读,师读,女生读,男生读。想想曹冲称 象一共几个步骤?(5)谁来读第一个步骤,这句话里有几个动作?赶什么?画什 么?出示:赶象上船,出示:在船舷上做记号。(6)第三句话里有几个动作?把大象往哪赶?装什么呢?出示: 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第四句话,这句话里主要动作?称什么呢?出示:称石头的重量。(7)这三句话写出了,称象的四个步骤,出示,齐读(8)这四个步骤是有先后顺序的,文中有两个表示先后的词语。 (圈出“再”、“然后”)“再”应该放在哪一步? “然后”应该放在哪 一步?像这样表示先后的词语,你还能再说吗?(先怎样?接着怎 样?)(9)谁能按照步骤,用上表示先后的词语,说一说称象的步骤, 同桌说一说,交流。(10)请你们四位同学上台来说一说称象的步骤。用上表示先后 的词,再来说说,称象的步骤。同桌自由说,指名说。(11)这三句话,写出了称象的四个步骤,一起再读。(12)同学们曹冲是怎么称象的,小朋友们一定很清楚了,这个 方法好在哪里呢?(出示)官员们仅仅想到用大称,(出示)而曹冲 想到船,(出示)船就是一一称,人提不起大称,(出示)但水可以托 起大象,水就是一一秤杆,大象一次称不出来,曹冲用了什么方法代 替(出示:一块块石头)(13)当时曹冲几岁?(出示课件)曹操的儿子曹冲七岁。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比较两个句子)四、拓展延伸1 .遇到这样的难题,小曹冲比官员们多想了几个步骤,解决了这 个问题,如果此时此刻你穿越了,你想不想夸一夸他。2 .在生活中你遇到过哪些难题?你是怎样做的?五、作业(1)想一想,如果现在让你们去称这头象的重量,你们有什么 方法?(2)把这个小故事讲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听一听。2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曹冲称象教案教学目标1 .学会认读12个生字,能够正确书9个汉字。会简单的看图说 话。2 .能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曹冲的聪明。教学重点.识字、写字。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1 .理解曹冲想出的称象办法及官员们想出的称象办法和曹冲的 办法之间的联系。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同学们,如果你们想知道一个物体的重量,你们会怎么做?(演 示第2、3张幻灯片)那如果是一个小动物呢?真棒!那如果是大象呢?思考:可是在古代的时候没有地磅,我想知道大象的重量,该怎 么办呢?2 .现在有一个特别聪明的小朋友,用一种特殊的方法称出了大象 的重量,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演示第4张幻灯片)二、初读感知1 .初读课文,感知课文。(演示第5-8张幻灯片)(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2)说一说这些生字偏旁是什么?“柱”的偏旁是“木”“底”的偏旁是“广”“秤”的偏旁是“禾”“船”的偏旁是“舟”(3)指导生字的笔顺。以“底”、“船”为例指导。2 .学习组词。小组内合作学习,扫除生字、词障碍,不能解决的, 师生共同解决。出示词语:A.教师领读B.男女生比读C.同桌互读。曹操柱子称象船舷微笑然后果然重量三、精读领悟.这篇课文主要说的是一件什么事情呢?(演示第9张幻灯片)一天,有人送给(曹操)一头(大象)。人们想知道它的(重量), 有的说(造一杆大称),有的说(把大象宰了一块块地称),(曹冲) 说把(大象)赶到船上沿着水面在船上画一条线,然后再放石头到(那 条线)再称(石头),最终知道了(大象的重量)。1 .这篇短文说的是谁和谁之间的发生的故事?(演示第10张幻 灯片)2 .同学们读第一段,看一看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演示第11 张幻灯片)(1)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2)同学们,你们收到礼物后会怎样呢?(3)那曹操收到礼物后什么反应呢?3 .课文是怎样描述大象的外形的呢?(演示第12T5张幻灯片)(1)这句话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把什么比作了什么?这样描写大象说明了什么?(2)看到这头大象之后,官员们有了什么样的想法?议论:对某问题进行评议评论。(3)比较句子大象有多重呢?大象到底有多重呢?哪句好?为什么?第句好。表示人们对大象重量的好奇。4 .官员们对大象重量是这样的好奇,那曹操怎样呢?(演示第 16-21张幻灯片)(1)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2)课文是怎样说众官员的办法的?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J有的说:“有了大秤也不成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秤 呢?”(3)众官员提的办法可行吗?从哪可以看出来?(4)比较句子:曹操听了摇摇头。曹操听了直摇头。哪句好?为什么?第句好。明确说明了曹操对众官员提出的办法直接否定。(5)这里用“有的有的”写句子。下课了,同学们有的擦黑板,有的做游戏。音乐课上,有的同学唱歌,有的同学跳舞。5 .大家提出的办法都不可行,这时候谁又提出了一个什么办法 呢?(演示第23-29张幻灯片)(1)他是怎样说的?“我有个办法。先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 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 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2)用“先再然后”写句子。我回家后,先吃饭,再做作业,然后复习。早上,我先穿衣服,再洗脸刷牙,然后吃饭上学校。(3)曹冲说的办法用了几步?分别是哪三步?(4)为什么装石头的时候要让船沉到画线的位置?(5)同学们,你们知道接下来怎样称出大象的重量了吗?第好。强调突出了曹冲的聪明和机智。(6)同学们,你们觉得曹冲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呢?(7)同学们,你们觉得曹冲为什么会想到这么好的办法?你们 以后要怎样做呢?6 .曹操听到这个办法后是什么样的反应?说明了什么?(演示第 30-32张幻灯片)(1)按照曹冲的办法称出了大象的重量了吗?(2)课文是怎样说的?果然:确实如此,不出所料。(3)同学们,你们觉得曹冲的办法为什么好?(4)你们还有什么好办法吗?脚印法。先让大象踩到松软的土地上,量出踩下去的脚印的深度; 再让人也踩到松软的土地上,也踩到和大象一样的深度;最后称这些 人的重量。把大象赶进一个盛满水的大水池子里,等水不再往外流,再把大 象赶出来,然后往水池里填石头,直到水面满了,最后称石头的重量。四、归纳总结(演示第33、34张幻灯片).曹冲称象这篇短文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事情并不是只有一种解决方法,只要多动脑筋,勤思考,用心观 察,就会有新的解决办法。1 .你们觉得曹冲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聪明机智,爱动脑筋,善于观察。2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曹冲称象教案教学目标1 .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培养学生动脑筋 的好习惯。2 .巩固“认一想一写一用”的识字方法。3 .学习复述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述曹冲称象的过程。教学重难点重点:初步培养学生动脑筋的好习惯。难点: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曹冲称象的过程。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谈话法教学策略: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准备:杆秤、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看老师在干什么?(称东西)这是一杆?(称)你能用称来称东西吗?谁想来试一试?2 .导入课题一一称象。3 .教写“称”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由朗读课文1 .认读生词.齐读课文(三)品读课文,尝试复述.学习第1、2自然段(1)师:你知道大象到底有多大吗?你能不能把描写大象大的 句子用“”画出来。(2)指导朗读。(3)师:这头象真的是又高又大。(板书)(4)师:这么大的象曹操喜欢吗?你怎么知道他喜欢的?从哪 儿看出来的?(第一自然段)(5)引入难题如何称象?2.学习第3自然段师:现在请同桌互相读一读(第3自然段),看看官员们想出了 什么办法。(1)第一个办法行吗?为什么不行呀?(2)还有其他的办法吗?第二个办法可以吗?为什么呀?所以 曹操怎么样?(3)师:又有人说,把大象宰掉,割成一块一块的再称。你说 没办法一起称,咱们就一块一块称。可是曹操却反对了,他可能会说 什么?(4)师:两个办法都被否定了,要想称象真是一一太难了!(板 书)3.学习第4自然段(1)自由读第四自然段,做到正确、流利。(2)同桌互相检查,看看对方读得是否既正确又流利。(3)指名读,齐读(4)再读课文,寻找步骤(5)质疑(6)步骤解答(7)图片解析,帮助理解(8)利用关联词,练习复述4.总结学习师:曹冲的办法真的称出大象的重量了吗?来读读最后一个自然 段,看看结果如何。曹操的态度和之前一样吗?(四)总结升华1 .师:同学们,今天学习了称象这篇课文,你觉得曹冲是个怎 么样的孩子?(聪明,爱动脑筋。).师:爱动脑筋的你们能想出更好的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吗?(五)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