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学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doc
-
资源ID:66964520
资源大小:19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思想品德)学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doc
政治(思想品德)论文之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征询题及对策 【内容摘要】品德与社会是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根底,促进学生良好品德构成和社会性开展的综合课程。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老师(家长)言行不一、合作学习方式化严峻、课程只局限于传统的教材等征询题。本文就上述征询题及其对策进展探究,与同行商榷。【关键词】身正为范 分组原则 适当指导 因地制宜在新的世纪里,中华民族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关于人的思想品德和社会性开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构成和社会性开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习惯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质量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根底”。可见,品德与社会学科的重要性非同一般,决不是可有可无的“副课”。施行课程改革以来,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发生了质的飞跃。不管是在课程理念、课程目的和课堂内容上,仍然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上都发生了深化的变化。但是,在常态的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比拟突出的征询题。下面就这些存在的征询题及对策谈谈本人的见解。一、“5+2=0”现象“5+2=0”现象原来是指五天的学校教育通过两天家庭生活阻碍,就失去教育效果了。确实是说家长的一些不良言语、行为习惯对小孩造成不良阻碍,抵消了学校教育的成果。这里,我说的不单单是在家庭生活里家长的负面阻碍,而是指在品德与社会课外,老师与家长给学生造成的负面阻碍。老师的不良行为对学生造成的阻碍。去年下半年,我在临海参加省里的品德优质课评比观摩,能够说是规模空前,参加观摩的老师特别多,承办学校的小朋友特别有礼貌,见到观摩的老师都行队礼,并征询候“老师好”。可我觉察,有相当多的老师对此无动于衷!不但没有回礼,哪怕是一个点头微笑都没有。面对扬长而去的老师,留给学生的是满脸的困惑。当时,我感受无地自容。特别想去摸摸小孩们的头,然后夸他们一句:你们真棒!回想我们本人的校园,如此的现象也并不少见。也许,有的老师认为向学生回礼是幼稚可笑的,或许是见惯了学生的征询候,犹如听惯了上下课的铃声,变得麻痹了;也许是他(她)那天的心情特别不好;也许本来确实是想用满脸的严霜和冷漠,来维持所谓的“师道尊严”。我们都教育学生要爱本人的祖国,要多读书、读好书。但是我们一些老师的言行处处透露出对家乡和现实社会的不满,课余时间从来不用来读读书,导致和社会脱节。还有的老师,教育学生要热爱生命,爱地球上的一切生物,但是他本人却常常在摧残生命。我就见过一位老师,正在和学生讲“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的时候,一只老黄狗来到了门口,他飞起一脚,把黄狗踢得倒地不起,惨叫不已。诸如此类的现象,确实不少。家长的不良行为对学生造成的阻碍。一是不爱学习,工作之余,除了玩,就无所事事,甚至参与赌博等一些违法活动;二是养成了一些坏习惯,如出口成“脏”、不恪守社会公德等;三是不尊敬长辈,对爸爸妈妈大呼小叫,甚至于不赡养老人。但是要明白,我们在品德的课堂上,是多么语重心长地教育小孩们要明白礼貌,明白得感恩,恪守社会公德的。我们能够想象,当学生觉察老师和家长说的是一套,而做的又是另一套的时候,还不导致多年教育成果的崩溃?对策:老师要真正树立起“身正为范”的认识。言教不如身教,典范的力量是无穷的,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先做到,只有如此,我们对学生的教育才能让他们心服口服。当老师言行不一的时候,哪怕你课上得再天花乱坠,学生也是不会买账的。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要时刻留意本人的言行,比方看到垃圾弯腰捡一捡,碰见师生主动征询好,有空多读书等等。老师要和家长保持沟通,和家长达成育人共识,争取家校互动。至少也要让家长做到不在小小孩面前有抽烟、酗酒等不良行为,甚至做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比方赌博、聚众斗殴等等。二、“合作学习”方式化严峻。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深化施行,“合作学习”这个名词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不少从事品德与社会教学的老师对其有着几近盲目的崇拜,好似假设一节课没有合作学习,就不是一堂成功的课。征询题一。不管什么内容都让学生去“合作学习”,外表喧哗而缺乏本质性合作,学生无法把独特的经历展示出来,合作失去了实效性。一位老师在教科技是把双刃剑一课时,安排了两次小组合作学习。第一次是讨论滥用农药的危害性;第二次是讨论地球“温室效应”会给人类带来哪些严峻后果。结果老师一宣布“小组讨论”,几个学生就围在一起叽哩呱啦,满教室嗡嗡作响的声音,每个人都在说话,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不到两分钟,老师说“让我们来交流一下。”学生立即安静下来,张口便说各自的“高见”。如此的合作学习,看上去课堂气氛十分爽朗,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特别好的发挥。但细心观察,要么学生发言七嘴八舌,听不明晰终究谁的发言有能够借鉴的地点;要么不管别人如何样发言,都只做本人感兴趣的事。学生的考虑只停留在外表,缺乏本质性的合作活动。老师以为这就表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事实上这根本确实是无效的“放羊式”教学。征询题二。学生合作参与度不平衡。小组合作特别容易成为好学生表现的舞台,学困生只成听众,特别少甚至于从来不发表本人的见解,失去了独立考虑的时间。另外学生间的合作不够主动,合作过程中经常出现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等现象,阻碍了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这关于学生才能的开展和健全人格的构成,产生了极为不利的阻碍。有一位老师在上生命的突围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体验一旦发生灾祸,应沉着平复、随机应变,组织了一次“井底逃生”的合作游戏。结果由于两个学生互不相让,导致一次次地失败。对策:把握学习小组的分组原则是有效开展合作学习的前提。合作学习的分组原则是“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组内异质为小组成员内部互相协助提供了可能,而组间同质又为全班各小组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根底。每个小组应该有比拟固定的人数,一般以4人为宜,要做到优等生与学困生搭配,情绪冲动型与稳定型相结合。合作学习小组一般不倡导学生自愿组合,学生个人的意愿只能作为参考。组内成员要有明确的分工,如小组讨论的组织人、记录员、材料员、报告人,甚至是专提反方意见的“反对人”。但是,在一个学期内,小组成员的角色应该轮番一圈,使每一个人都得到不同的锻炼时机。给学生足够的合作学习时间是有效开展合作学习的保证。那种只有小组活动1、2分钟,学生就能侃侃而谈的合作学习,是蜻蜓点水式的作秀,只是一种方式主义。只有给学生足够的合作学习时间,让每一个人都有充分的发言时机,把本人的方法与见讲解出来与大家分享,才能使他们在合作群体中承担应尽的职责,逐步体会到群体合作氛学习的乐趣与收获。老师适宜的指导是提高合作学习质量的基石光有学习的热情是不够的。学生假设缺乏必要的合作技巧,就无法有效地进展合作学习,甚至无法进展合作学习。一般来说,老师应该就以下几点进展指导:小组成员角色的分配和学习任务的落实;同伴间的互助学习,养成细心倾听的习惯;同伴间的交流和提征询;三、教学资源的开发没有因地制宜,缺乏实效。浙江省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建议关于教学资源指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资源是多样、开放的,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按照教学需要,可利用学生的经历、兴趣等生活资源;利用学校、学生家庭、社区中的各种物质设备资源;利用学校四周的社会教育机构、自然环境资源;利用学生、老师、家长、社会人士等人力资源。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要留意因地制宜,注重教学实效。”纵观我们的思品课堂,把教材当做“圣经”来崇拜。一学期来,只要把教材上的内容上完,就以为完成教学任务,万事大吉了。事实上,教材永远做不到和社会的变化一样步,一些内容也不符合我们农村小学。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资源进展深度地开发。对策:针对学校实际,大胆改变某些内容。如三年级第一单元话说社区,与我们农村小孩的生活经历完全脱节,因此,我们大能够把它改编成我们的乡镇:XX村,我的大家;可爱的村里人;丰富多彩的山村活动;走进XX村。老师应该不断地学习充实本人。老师在课堂上应该努力营建一定的情境,用真实的情景激发和启迪学生,使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气氛中去感知和体验教学内容。这就要求老师不仅掌握书本上的内容,关于时事新闻、当地的传统文化底蕴,甚至于人文传说,都应该通晓。只有如此,才能把品德与社会课上出新意,到达既长知识,又育人的目的。像我们爱和平单元,我把索马里战争难民,特别是儿童的苦难生活用图片、视频等方式向学生展示后,特别快就激起了学生对战争时期难民们的同情,对战争的痛恨。同时,我把正在发生的利比亚战争也搬进课堂,让学生结合我们中国曾经遭受的种种耻辱,体会落后就要被列强欺负的道理,激发学生爱国的热情。在直面灾祸一单元,我就把上学期我们学校叶XX家发生火灾的事情作为导入,让学生明白灾祸随时都会出如今我们的眼前,搜集了大量在汶川大地震中感人肺腑的真人真事,深深地感动了学生,让他们的心灵遭到了强烈地震撼。同时,我把发生在日本的大地震也搬进课堂,并就日本把核废水排入公海的行为组织学生进展讨论,让学生明白,不管遭遇什么,都应该有责任心,做人如此,作为一个国家,更应该如此!如此就到达了一定的教学效果。另外,我们把高姥山“娘娘”的传说纳入校本教材,使学生明白得只要真心实意为老百姓效劳,百姓们就永远把她记在内心。要做到这些,就需要我们老师不但要多看书刊杂志,而且要常常留意网上的信息,同时还要多到村里走走,和村民们多多交流。只有多看,多听,多思,才能使本人跟得上时代的潮流,把握住时代的脉搏。总之,品德与社会教学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亲切联络,老师要积极地开发和利用地点和本校的各种资源,做到与时俱进,以满足学生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言传比不上身教,只有我们老师和家长领先垂范,才能打造高效的品德与社会课堂。参考文献:1.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教育部浙江省中小学学科教学建议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2009.10品德与社会课中关于“合作学习”的分析宝坻教研网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