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州区洪门街道办事处防汛防台应急预案.docx
海州区洪门街道办事处防汛防台应急预案海州区洪门街道编制二。二。年十月2)水库高水位运行,出现险情,或有溃坝可能;3)河道水位接近堤顶,全线有漫堤风险,薄弱地段因出险而溃 口,其他地段险情多发;4)发生地质灾害;5)低洼区域大面积受淹;6)交通、电力、通讯设施严重损毁,重要运输、供电、通信线 路中断;7)相当数量的房屋受损,集洪门街道基础设施受损严重,集洪 门街道正常运行受到严重影响;8)洪涝台灾害造成极为严重的损失,因灾发生人员伤亡。3.2 监测信息监测洪门街道应急委办公室负责接收上级防指及气象、水文、国土等 部门发布的有关台风、雨量、水位和地质灾害等监测预警信息,负责 接收洪门街道各网格责任人上报的监测预警信息。3.2.1 信息报告洪门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局做好防汛防台灾情信息收集、汇总、分 析和上报工作。灾情信息报告内容包括:灾害发生时间、地点、成因, 灾害造成的损失(人员受灾及伤亡情况、农作物受灾情况、房屋倒塌 损坏情况、直接经济损失情况等),以及当地已采取的救灾措施和灾 区的需求等。1、灾情信息初报。对于突发性自然灾害,洪门街道接到信息报 告后立即报告海州区民政部门、海州区政府和海州区应急管理局O2、灾情信息续报。重大自然灾害灾情稳定之前,执行24小时零 报告制度,向海州区民政部门、海州区政府和海州区应急管理局报告 前一天24时的灾情告。重要灾情立即报告。3.3 预防预防准备1、组织准备。每年汛前,防汛防台应急指挥部负责落实本年度 本洪门街道基层防汛防台组织体系,并将组织设置和各类网格责任人。 在汛期,若基层组织设置或网格责任人发生变化,在变化后一周内上 报应急委员会办公室。2、责任制准备。每年汛前,洪门街道与所有行政村、社区防汛 防台责任人,明确职责。加强对各类责任人的日常管理,保证各类责 任人清楚自己的职责和汛期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3、预案准备。每年汛前,洪门街道防台防汛应急指挥部负责对 本预案内容根据新情况进行更新。4、物资准备。每年汛前,洪门街道应急委办公室负责对洪门街 道储备的防台防汛抢险物资进行检查、补充,确保物资在有效期内, 并随时可投入使用。督促村、社区级做好防汛防台物资的检查、补充。5、宣传、演练与培训。每年汛前,社区、村防指、防汛防台工作组要利用宣传栏、广播等至少开展一次防汛防台宣传,不断提高群众的自防自救能力。防汛防台检查1)检查程序以块为主,条块结合,以条查块;洪门街道防指在汛期前进行防 汛防台检查,并及时整改查出的问题。2)检查内容(1)查水毁工程修复,查完成率和修复质量;(2)查水利工程薄弱环节,重点查水库保安条件和责任、措施、 制度、物资落实情况,小流域、低洼地的应急管理机制,人为填埋河 道、行洪设障、河边临时低标准住人工棚、随意向河道倾倒垃圾等事 件;(3)查地质灾害威胁区的治理、迁移、预警措施和人员安全保 障措施的落实情况;(4)查村、社区防汛防台体系管理、人员转移台帐、危房调查 落实情况、危房数量、被转移对象应急知识;(5)查在建工程的安全度汛情况,特别是水利工程、高空建筑、 公路的自身安全和邻近安全问题;(6)查电力、交通、通信、警报等基础设施的防汛防台措施和 应急能力及应急预案。(7)检查时进行必要的设备调试,填写防汛检查登记表;要抓住 重点部位、关键环节的责任制落实、制度建立、防汛防台预案、设施 工况、物资储备、预案演练等重点。防汛防台巡查1、堤坝巡查员按规定开展日常巡查监测,汛期每天至少巡查一 次,强降雨或高水位时须每天24小时驻库巡查或实施拉网式巡查, 并做好记录;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分析原因,并及时报告,必要时请 求上级派水利技术人员诊断。2、地质灾害监测员按规定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日常监测巡查 和应急响应期间的监测巡查,及时发现变形情况,做好监测巡查记录, 按时上报,并保管好监测巡查资料。3、公路危险区、下沉式立交桥、地下空间等巡查员开展强降雨 期间和之后一段时间辖区内公路、下沉式立交桥、地下空间等安全巡 查,发现受淹后,及时报告洪门街道防指。其他网格责任人,根据岗 位职责开展相关巡查工作,遇灾害性天气要加密巡查次数,发现情况 立即报告。4应急响应4.1 应急响应启动程序根据一般(W级)、较大(in级)、重大(H级)、特别重大(I 级)的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分级标准,分别启动相应的w级、m级、 n级、I级应急响应。4.2 IV级应急响应处置1、洪门街道防汛防台应急指挥部负责人进岗带班,值班人员加 强24小时值班。2、应急委办公室通过短信、电话等方式告知社区、村两级防汛 防台责任人和各类网格责任人启动防汛防台W级应急响应,并告知当 前台风预警信息,水情、雨情预警信息,通知外出责任人立即返回, 各类责任人到岗就位,按照职责开展检查、巡查与监测,发现情况及 时向洪门街道防指报告。3、密切关注市、区气象、国土、水文等部门发布的预警信息, 监视台风、暴雨和水利工程动态,若洪涝台影响情况发生变化时,及 时对照事件分级标准,做出调整应急响应等级的预判,并及时报告洪 门街道防指办。(应急响应期间均要开展本条工作,在HI级、II级、 I级应急响应行动中不再重复。)4、洪门街道防指通知各村各单位做好防汛防台准备,重点是做 好地质灾害隐患点、水库、薄弱堤防、各类危房、简易工棚、在建工 程等防汛防台检查、巡查工作。5、被迫终止防指对有关农业生产作出安排,做好农业抢收、大棚防涝防风等措施。4.3 川级应急响应处置1、洪门街道防指副指挥进岗带班,人员转移组、后勤组进岗到 位,按各自职责开展工作,通知抢险救援组、宣传报道组做好进岗准 备,组织驻村干部下村(社区)指导防汛防台工作。2、应急监测组通过短信、电话等方式告知社区、村两级防汛防 台责任人和各类网格责任人启动防汛防台ni级应急响应,并告知当前 台风预警信息,水情、雨情预警信息。3、洪门街道防指副指挥根据可能的险情灾情和防御重点,部署 重点防御工作:(1)组织危旧房屋、简易工棚人员转移,开放避灾场所,安置 转移人员;(2)部署落实危房、建筑工地、高空设施、电力、通信设施、 旅游景点、低洼易涝区、地下空间的防汛防台准备工作;(3)根据海州区防指部署,及时关停高空、水上等户外作业和涉 水野外游乐活动,疏散、转移相关人员,暂停户外施工、户外大型活 动和室外教学活动。4、督促检查社区、村防汛防台责任人做好各项防汛防台准备, 通知各类网格责任人按规定开展巡查和监测,特别要加强低洼地带、 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巡查,及时发现险情,及时报告,第一时间组织人 员转移;通知水库、山塘、堤防巡查人员加密巡查次数,及时发现险 情,及时报告。5、通知社区、村防汛抢险队伍成员及时返回,并做好抢险救灾准备工作。6、社区、村广播及时播放防汛防台动态信息和气象、国土、防 汛等有关部门发布的预警信息,提醒群众和有关企业做好防汛防台准 备,提高防范意识,尽量减少外出,远离危险区域,做好各项防风措 施,通过电视、广播等渠道关注市防指发布的中小学、幼儿园、托儿 所停课信息,停止大型户外活动,关闭旅游景点,关注交通信息等。7、洪门街道防指办定时统计、汇总、上报人员转移、抢险队伍 组织、防汛物资、避灾场所使用、灾情等情况。4.4 II级应急响应处置1、洪门街道防指指挥进岗带班,各成员单位进岗到位,按各自 职责开展工作。2、应急委办公室通过短信、电话等方式告知社区、村防汛防台 责任人和各类网格责任人启动防汛防台n级应急响应,并告知当前台 风预警信息,水情、雨情预警信息。3、洪门街道防指挥根据可能的险情灾情和防御重点,部署重点 防御工作:(1)组织以下人员转移:低标准房屋、抗风等级低的迎风房屋 等建筑物内的人员;处在易被大风吹倒的构筑物、高空设施等附近的 人员转移;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地质灾害多发地区的人员;河道滩地上 各类临时居住人员;水域作业人员。(2)通知以下区域人员做好人员转移准备,并根据实时降雨、 河道水位、工程险情等情况按村级预案及时转移人员:警戒区人员; 病险水库下游受影响人员;低洼易涝区人员;江河发生大洪水时可能 淹没区域的人员等。(3)通知各类网格责任人继续加强监测与巡查,强降雨期间或 台风严重影响期间实行24小时巡查。(4)通知社区、村防汛抢险队员集结待命,根据工程出险情况、 人员受困情况随时投入抢险救援。必要时,请求海州区防指支援。工 程出险后,派出抢险负责人和技术人员赴出险处组织抢险,调运社区、 村和附近村防汛抢险物资;险情较大时,及时请求上级技术支持,重 要工程出险时,请求上级派出专家组实施抢险,并配合专家组做好抢 险队伍和抢险机械调派、物资调运和后勤保障工作。(5)洪门街道全体机关干部进岗,下派防汛防台指挥部到各村 检查督促指导防汛防台工作。(6)通知中小学、幼儿园、托儿所停课,关闭全部旅游景点, 暂停所有户外活动,在建工程停工,对重点地段实行交通管制。4、社区、村广播每两小时播放一次防汛防台动态信息和气象、 国土、防汛等有关部门发布的预警信息,提醒群众留在室内或安全地 方避险,远离低洼易涝区、危险边坡、河道、水库下游等,车辆避免 停放在大树、广告牌、低洼易涝区等危险区域,关注台风、降雨情况, 遇有紧急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救助或拨打应急电话。5、洪门街道应急委办公室定时统计、汇总、上报人员转移、抢险队伍组织、防汛物资、避灾场所使用、灾情等情况。4.5 I级应急响应处置1、洪门街道防指指挥村、社区指挥部组织指挥防汛防台工作; 洪门街道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到岗,必要时分赴一线指挥。2、监测预警组通过短信、电话等方式告知社区、村防汛防台责 任人和各类网格责任人启动防汛防台I级应急响应,并告知当前台风 预警信息,水情、雨情预警信息、。3、洪门街道防指指挥根据可能的险情灾情和防御重点,部署重 点防御工作:(1)组织实施扩大人员转移范围工作。在已实施人员转移的基 础上,根据防御形势继续扩大人员转移范围,重点组织以下人员立即 转移:警戒区人员;出险水库下游人员;江河两岸洪水可能淹没区域 人员;集村、社区低洼易涝区人员;集村、社区地下空间设施人员。 避灾场所管理人员加强已转移人员的管理,及时制止已转移人员在警 报未解除前擅自返回。(2)通知各类网格责任人继续加强监测与巡查,重点检查人员 是否全部转移,危险区域内有无滞留人员,并根据具体情况,及时扩 大人员转移范围。(3)社区、村抢险救援队随时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发生,快速 反应,第一时间投入抢险救援,根据需要,及时向海州区防指提出支 援请求。(工程抢险方案与n级响应时一致)(4)组织实施停运、停工、停课、停市、交通管制等应急措施。(5)组织实施灾民的转移安置,随时组织医疗救护。(6)当遇通信、交通中断等非常状态时,组织群众自救互救,实施村自为战。4、社区、村广播播放防汛防台动态信息和气象、国土、防汛等 有关部门发布的预警信息,发布停运、停工、停课、停市和交通管制 等应急措施消息,通知群众留在室内或安全地方避险,远离低洼易涝 区、危险边坡、河道、水库下游等,车辆避免停放在大树、广告牌、 低洼易涝区等危险区域,关注台风、降雨情况,遇有紧急情况及时向 有关部门救助或拨打应急电话。5、洪门街道应急委办公室每3小时统计、汇总、上报人员转移、 抢险队伍组织、防汛物资、避灾场所使用、灾情等情况。4.6响应等级调整与应急结束当洪涝台灾害和水利工程险情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发生变化 时,洪门街道防指根据事件分级标准,适时调整(提高或降低)应急 响应等级。根据上级部门指令宣布应急结束。1总则11.1 编制目的11.2 编制依据11.3 适用范围21.4 工作原则22组织体系32.1 指挥机构32.2 指挥机构职责32.3 防汛防台应急小组及职责32.4 办事机构52.5 各村、社区职责63监测与预防73.1 风险分析73.2 监测83.3 预防94应急响应124.1 应急响应启动程序124.2 IV级应急响应处置124.3 m级应急响应处置134.4 II级应急响应处置144.5 I级应急响应处置164.6 响应等级调整与应急结束175后期处置185.1 灾后救灾185.2 工程或设施损毁应急修复186附件错误!未定义书签。附件1应急组织机构图19附件2防汛防台应急流程图205后期处置5.1 灾后救灾灾后,洪门街道及时组织有关部门做好灾区生活供给、卫生防疫、触电等次生灾害防范、救灾物资供应、治安管理、学校复课、水毁修 复、恢复生产和重建家园等善后工作。及时调配救灾款物,组织安置 受灾群众,做好受灾群众临时生活安排,保证灾民有粮吃、有衣穿、 有房住,切实解决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洪门街道卫生院负 责调配医务技术力量,抢救因灾伤病人员,对受污染区域进行消毒处 理,对灾区重大疫情、病情实施紧急处理,防止疫病的传播、蔓延。5.2 工程或设施损毁应急修复洪门街道对影响当年防洪安全的水毁工程,应尽快组织恢复。防 洪工程应力争在下次洪水到来之前,做到恢复主体功能。遭到毁坏的 交通、电力、通信、广电、水文以及防汛专用通信设施,应尽快组织 修复,恢复功能。附件1应急组织机构图附件2防汛防台应急流程图1总则1.1编制目的做好洪门街道洪涝台风灾害及相关防御工程设施险情的防范和 处置工作,保证防汛防台和抢险救灾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最大限度 地减少人员伤亡和灾害损失,保障洪门街道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 持续发展。1.2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主席令第十三号修改;自2014 年12月1日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69号自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7年8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自1998年1月1日起 施行。2016年7月2日修正)4、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1999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1999年10月31日中华 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3号公布,自2000年1月1日起施行。)5、自然灾害救助条例(2019年3月2日国务院令第709号 修订)6、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自2012 年2月1日起施行)。7、江苏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2019年3月2日国务院令第709号修订)8、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发(2005) 11号)。9、江苏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苏政发( 2 0 0 5 )9 2号)。10、市政府关于印发连云港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修 订稿)的通知(连政发(2 0 18) 77号)。11、海州区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20年7月)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洪门街道实际,制定本预案。本预案与海州区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相衔接。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洪门街道范围内洪涝台灾害及相关防御工程设施 险情的预防和应急处置。洪涝台灾害主要包括:河道洪水灾害、内涝 灾害、台风灾害等。1.4 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减少损失。在处置重大火灾时,始终把保护人民 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保障人民群众财产和公共设施的安全,把火 灾损失降到最低限度。2、统一领导,协同作战。在洪门街道的统一领导下,各部门尽 职尽责,密切协作,协调有序地开展火灾扑救、人员救治和善后处理 工作。3、坚持政府主导、社会互助、群众自救,充分发挥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和公益性社会组织的作用o2组织体系2.1 指挥机构在洪门街道办事处的统一领导和街道应急委的综合协调下,成立 防汛防台应急指挥部,负责现场应急处置的指挥工作。总指挥:街道党工委书记副总指挥:街道办事处主任成 员:党政办公室、党建工作办公室、政法和社会事务办公 室、农业农村和经济发展办公室、财政和资产管理办公室、建设管理 办公室、综合行政执法局、为民服务中心、社区、村委会、企业单位 等主要负责人。2.2 指挥机构职责洪门街道防汛防台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领导全街道防汛、防台工 作,制订街道防汛、防台的政策、规程和工作制度等,及时部署落实 防汛、防台的各项准备工作,决定启动、变更和结束防汛、防台应急 响应,下达应急抢险指令,掌握全街道防汛、防台动态,动员社会力 量参与防汛、防台抢险救灾并组织实施防汛、防台抢险救灾工作措施, 开展灾后处置,并做好有关协调工作。2.3 防汛防台应急小组及职责应急小组,负责事故防汛防台期间的抢险救援、物资保障、医疗 救护、现场保卫、疏散引导、工程抢修、协调联络及宣传工作,各村 委会、社区及街道各相关单位为工作组成员单位,听从应急指挥部调度安排,负责具体事故灾害的应急处理工作。具体分工及职责如下:1、抢险救援组成员单位:综合行政执法局及事故所在村、社区、企业等负责人。职责:负责具体的抢险、救援行动的协调指挥。2、物资保障组成员单位:财政和资产资源管理办公室及事故所在村、社区、企 业等负责人。职责:负责抢险和救援所需要的一切物资。3、医疗救护组成员单位:政法和社会事务办公室、卫生院及事故所在村、社区、 企业等负责人。职责:负责协助街道内各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和医疗设施,组织 医疗救护队,救护避难场所内的伤员;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控制避难 场所内传染病的爆发流行;做好卫生防疫工作;组织向避难场所提供 所需药品、医疗器械,并做好药品、医疗器械质量监管及供应协调工 作。4、现场保卫组成员单位:为民服务中心、洪门派出所及事故所在村、社区、企 业等负责人。职责:统筹协调有关路段的交通管制和疏导工作,保证应急救援 人员、车辆、机械等通行畅通;组织警力做好灾区社会治安秩序维护 工作。5、疏散引导组成员单位:农业农村和经济发展办公室及事故所在村、社区、企 业等负责人。职责:负责协助灾害发生地,动员受灾害威胁区域人员疏散转移, 情况危急时,依法强制组织避灾疏散。6、工程抢修组成员单位:建设管理办公室、供电所及事故所在村、社区、企业 等负责人。职责:负责事故灾害期间电力、供水、通信的抢修工作。7、协调联络组成员单位:党政办公室及事故所在村、社区、企业等负责人。职责:负责联系和协调运输、通讯工具并传递事故的动态,报告 上级政府和相关部门。8、宣传组成员单位:党建工作办公室及事故所在村、社区、等企业负责人。职责:负责灾害事故预警宣传,宣传安全生产及灾害防治知识, 提醒街道居民做好预防保障工作。2.4 办事机构洪门街道防汛防台应急指挥机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街道综 合行政执法局,主任由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局主要负责人担任,各成员 单位有关部门负责人为联络员。主要职责:街道防汛防台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按照区防汛防台指挥部的部署要求,组织协调全街道防汛防台工作,指导督促村、社区、 企业单位的防御台风工作。2.5 各村、社区职责村、社区的主要职责是做好所辖区域各类突发事件的排查上报和 落实上级安排的工作。3监测与预防3.1 风险分析1、m级可能发生的险情灾情:1)内陆风力逐渐加大,危旧房屋、简易工棚易损坏或倒塌;2)局部地区有大雨、暴雨,地质灾害隐患点可能发生局部险情,低洼地段易积水受淹;3)地下空间、低标准公路、园林绿化、电力与通信线路等设施可 能遭受不同程度的损毁,需要及时抢险;4)河流、堤防等水利工程可能出现一般险情,需要及时抢险。2、II级可能发生的险情灾情:1)内陆风力明显加强,低标准房屋、抗风等级低的迎风房屋损 坏或倒塌;2)地质灾害易发;3)低洼区域内涝;4)河道水位上涨,有漫堤可能;5)水库、堤防等水利工程可能出现较大险情,有溃坝(堤)风 险;6)公路桥梁和电力通信线路遭受损毁,部分交通、供电和通信 中断;7)洪涝台灾害可能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并可能危及生命安全。3、I级可能发生的险情灾情:1)遭受严重的风、洪、涝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