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资源与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x
我国农村资源与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者:徐涛来源:乡村科技2018年第22期1我国农村资源与环境存在的问题“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这句话反映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当地的资源与环境息息相 关。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所需的物质和资源都主要依赖于农业供给,也就是说 农业发展是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的基础。但是,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 影响。首先,资源的过度消耗和利用,农村物流、能流向城市转移增加,导致农业可利用的资 源存量锐减。其次,城市和工业污染加剧,向农村转移增加,环境问题的外部经济负效果出现, 农村生态承载力下降,致使农业生产成本不断加大,农民增收空间不断减小。长此以往,就会 导致资源与环境矛盾日益突出,并带来一系列不良的后果,具体表现如下。1.1 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带来污染现如今,城市化的发展占用了一部分农村耕地,再加上农村人口不断增加,出现了人多地 少的情况,使得资源短缺问题日益加剧。另外,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仍然采用传统的农业生产 方式。比如,通过施用大量的化肥以及焚烧秸秆等方式增加土壤的肥沃程度,但是这样会给土 壤、地表水、地下水造成巨大的污染。其主要原因在于农业生产中缺乏相应的技术措施,而且 农民对于资源与环境的保护意识不强。1.2 农村居民不当的生活方式造成环境污染虽然我国加强了对城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但是对于基础设施的建设仍然落后于经济的发 展和人口的增加,这种情况将导致城镇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不断加剧。近年来,通过对苏南农 村的多次调研发现,该地居民的环保意识不强,相关部门对于如何处理生活垃圾等问题宣传不 到位,再加上没有专门的垃圾站去处理农民的生活垃圾,导致该地区环境污染严重。1.3 中小企业无序引进落后产能造成工业污染在中小企业引进方面,农村地区政府并没有考虑到该企业在排污方面是否达标,而是只顾 着经济效益盲目引入企业。然而,这些企业的生产工艺及设备较为落后,环保意识不强等,导 致农村地区污染问题不断增加。1.4 规模化畜禽养殖业快速发展成为新的污染源农村地区主要以耕地为经济来源,除了耕地以外,当地农民也会以发展养殖业为副业增加 经济收入。但是,由于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先进设备的引进,导致养殖业的规划不合理,在 污染处理方面的设备不完善,养殖户将畜禽的粪便排入江河湖泊之中,这种污染甚至超过了工 业发展对当地的污染。据统计资料显示,养殖业污染已成为农村环境问题的重要来源,是农村 温室气体产生的主要来源,对农村的大气、土壤及水资源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再加上当地居民 对生活垃圾的不合理处理,比如,随地掩埋以及丢弃在空旷地区,都会给当地的环境带来巨大 的污染。这些污染问题又会使农村的资源利用率逐渐下降、环境恶化问题日益严重,严重阻碍 了当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2解决农村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对策2.1 用“绿色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针对农村资源和环境破坏日益加剧的情况,应改变以往传统的耕作技术,使用绿色技术进 行农业发展。发展绿色农业主要涉及以下两方面,一是积极鼓励当地引入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 理人才积极发展新兴替代产业,逐渐实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减少中小企业排 污量,积极督促中小企业在排污方面达标,使得农村发展走一条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的可持续发展之路,逐渐达到资源保护和环境改善的目的。二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建立“无 机环境一绿色植物一动物一土壤一无机环境”的闭路式能量和物质循环系统1。2.2 大力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即以“加快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突破口,把农业农村发展中的 “三废”变为农业生产可利用的“三料”。实施农村清洁工程,不仅可以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 而且可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具体来看,应以各个村为单位,以每个村的家庭住户为基础,并 为这些家庭住户配齐基本的粪便和生活污水净化处理的基础设施,对农村的废弃物进行分类收 集和处理;在耕地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建立健全相应的设备进行集中收集。在传统的农业耕种 方式中,农民为了提高土壤肥力,经常使用化肥以及燃烧农作物秸秆。而在农村清洁工程中要 逐渐减少对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利用农作物秸秆作为养殖业的饲料,然后再将人畜粪便作为 天然化肥来提高土壤肥力。另外,要对生活垃圾和污水进行分类处理和净化,努力实现“田园 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的目标。在这一工程的实施过程中,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实现 农民自主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2.3 3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根据近几年的调研结果发现,近年来农村产业结构规划不合理,因此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按照“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改善布局”的思路,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 收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为目标,采取“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休闲农业”等多种形式, 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2。我国幅员辽阔、自然资源丰富,而且地理环境赋予了各地独特的 地域特色,因此,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应积极利用这种区域特色建立区域化产业加工和销售基地, 积极引入先进的农业技术和基层科技普及人员,在农业发展方面走科学化、绿色发展道路。同 时,还要合理设置农村经济组织,发挥示范和引导作用,以此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2.4 努力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坚持以“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的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积极推广低碳生活理念。改 变以往的焚烧生活垃圾、秸秆和污水随意排放等不良的生活习惯,合理化利用畜牧粪便、生活 垃圾、生产生活废弃物等,实现农业清洁生产。在农业灌溉等方面,改变传统的漫灌方式,采 用滴灌或喷灌的方式,以有效节约水资源。2.5 积极提高农民科学素质提高农民科学素质这一举措是要将有关于农业生产发展的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人才引入农 村。让这些科技人员与农民展开广泛的联系,通过举办讲座、张贴宣传画以农民群众喜闻乐见 的方式进行农业科技宣传。在这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农民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 识,提高农民的综合素养。2.6 6积极发展农村能源近年来,多地农村积极倡导利用新能源,比如,将人畜粪便通过转化形成沼气能,还可以 利用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等提供热水能源3。通过新型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在一定程度上 节约了当地的资源与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