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末附答案)2022届高中语文知识点梳理.docx
-
资源ID:67029527
资源大小:153.16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文末附答案)2022届高中语文知识点梳理.docx
(每日一练)(文末附答案)2022届高中语文知识点梳理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kang)(kang)菲薄(fei)吆喝(he) 泅水(qiB .惴惴不安(zhui)喋血(xue)弄堂(n6ng )爱憎(zeng)(shu)熨帖(y»n)执拗(ni。)立仆(pu)(dang)侮子(jl)凫水(fu)晌午(shang)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我国古代有很多文人别无长物,但是勤学苦读、终有所成,他们的人生经历诠释了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 不息”的文化精神。B.医生工作强度和压力都不小,但是每当看见患者在自己的治疗下逐渐康复,他们踌躇满志,内心充满职业 成就感和幸福感。C .抗疫形势严峻,广大党员干部坚守岗位,没有擅离职守、久假不归的现象,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发挥 了先锋模范作用。D .碎片化阅读无法建立起深度的、科学的知识体系,长此以往,我们的思考能力、判断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都将被削弱。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一望无迹凛冽高梁候车解析: 本题考查识记并理解文化常识的能力。该类题目涉及的内容一般为古代的习俗、礼仪、官职、纪年方法、作家、 作品等,考生应注意对这方面常识的了解和积累,同时注意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的变化。如本题“楚 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相传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楚辞”的名称,西汉初 期已有之,至刘向乃编辑成集。东汉王逸作章句。原收战国屈原、宋玉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 等人辞赋共十六篇。“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家,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字子美,自号少陵 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原籍湖北襄阳,后徙河南巩县。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 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我们学习了他的登高等。11.答案:(1)李白 (2)杜甫 (3)白居易 (4)苏轼 (5)欧阳修 (6)李清照 (7)蒲松龄 (8)贺知章 (9)辛弃疾 (10)曹雪芹 (11)王安石 (12)陆游解析:本题考查对古代文化常识、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1)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2)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3)白居易(772年- 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邦, 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4)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5)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6)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土,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女词人, 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7)蒲松龄,蒙古族,公元1640-1715,清字留仙,又字剑臣,号柳泉居土,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 清代杰出文学家,小说家,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8)唐贺知章(字季真),会稽永兴人,性放旷,善谈说。开元中迁太子宾客,兼秘书监。晚年尤加纵诞,自 号四明狂客",又称秘书外监。(9)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 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10)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 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作者,关外祖籍辽宁铁岭,生于江宁(今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 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之子(一说曹之子)。(11)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 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12)陆游(1125年一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 爱国诗人。12、答案:愕/颗/萼/腭侍/峙/恃/寺樟/彰/獐纺/妨/防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字形辨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辨析字形当然要从字音和字义上下功夫。形近字虽然字形相 近,但却有细微的区别,这细微处就是辨析的关键。有些形近但读音不同的字,可以通过读音的不同加以辨析。 相连字形的考核主要考核形近字和音近字,试题的内容有两字词语,三字熟语和成语。注意,可喜可愕,形容又欢喜又惊讶;旗布星峙,犹言星罗棋布。形容数量很多,分布很广;彰善瘴恶,意为表扬好的,斥责恶的;防微杜渐,意思是指当错误的思想和行为刚有苗头或征兆时,就加以预防与制止,坚决 不让它继续发展。小提示:解答此类题目以下几种方法:音辨法。逐个审读容易出错的字,从中可以辨析出一些形近而音不同的别字。形 辨法。如果怀疑某个是别字,可以写出几个同音字来比较,可以写出几个形似字来比较。义辨法。通过掌握的 词语意义,或通过分析形声字的形旁来推导这个字的含义,再放到这个词语中去判定是否相符。结构辨析法。 对于独体字或形声字中的形旁已失去表意功能的形声字可以通过分析词语的语法结构来确定它是不是别字,还 可以通过对整个词语的理解,来寻找不合语境的别字。还有一部分就只能依靠我们平时的积累了。总之,可以 多使用结构分析法:一是字形本身结构,二是词语结构。辨析字形要注意把字的音、形、义结合在一起来考虑。B .油腻污秽退辟感概崭新C .眼花缭乱沉默烧垣骐骥D .川流不息揉烂无奈暴燥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A.小张出版的两本书,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帮着校对完稿的,他成名后竟然得鱼忘筌,对此,导师和同 学们很不以为然。B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央视举办了两季诗词大会,还请到备受人们喜爱的蒙曼、康震等老师坐而论道, 助解中华古典诗词文化。C.在高三学习经验分享主题班会上,学霸李华向同学们介绍了自己在复习应考方面的一得之见,同学们听后 表示受益匪浅,对下一阶段复习充满了信心。D .长恨歌以精美的语言叙述了唐玄宗和杨贵妃曲折动人的爱情故事,细腻描写了二人缠绵俳恻、不绝如 缕的情思。5、下列各项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B.谈笑间,橘橹灰飞烟灭。C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D.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6、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王教授年近九十,还在整理古文尚书,皓首穷经,为青年学者之楷模。 B.他儿子正值豆蔻年华,理应专注于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没想到却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现在连初中都读 不下去了。C.与家人团聚看春晚是许多中国人的幸福记忆,许多节目金句频出,每到精彩之处便引得围坐的家人拍手称 快。D .国家宝藏讲述国宝的“前世今生”,在观众中引起热烈反响,成为一档网红节目,一时间去各大博物 2馆参观的人趋之若鹫。 填空题7、注音。郁()热 汗涔()涔窟窿() 半晌()弥()补 打量()谛()听 江堤()昧()心财烦躁() 无锡()纺绸()8、重要字音邮()酒 翟()鱼憔()工胤)颂()舟段()樽孚蟒()(§疣尽藏()刨:藉() 9、写出下列诗句所反映的我国古代民间传统节令的名称。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细雨成阴近夕阳,湖边飞阁照寒塘。黄花应笑关山客,每岁登高在异乡。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晴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10、积累诗歌文化常识。(1)椒房:(2)诗体:(3)楚辞:11.根据下列古代文人的别号,写出与之相应的人名。(1)青莲居士(2)少陵野老(3)香山居士(4)东坡居士(5)六一居士(6)易安居土(7)柳泉居土(8)四明狂客(9)稼轩(10)芹溪、芹圃(11)半山(12)放翁12、易混字形可喜可(e)(shi)奉(zhdng)木(fang)绸上(e) 花(e)旗布星(zhi)(zhang)善瘴恶(fang)好事多(e)裂(shi)才傲物 (s)观(zhang)头鼠目(fang)微杜渐2022届高中语文_009参考答案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的能力。A. “引吭高歌”的“吭”应读HhangH ; “吆喝”的“喝”应读“he” ;“惴惴不安”的“惴”应读“zhW ; “弄堂”的“弄”应读“I6ng” ; “爱憎”的“憎”应读“zCng ” ;B. “怵惕恻隐”的“怵”应读Uchun ; “熨帖”的“熨”应读“加;“执拗”的“拗”应读“nil。故选Do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A. “别无长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俭朴。此处形容古代有很多文人穷困,使用正确。B.“踌躇满志”,形容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此处指医生对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满意,使用正 确。C. “久假不归”,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此处语境是指广大党员干部坚守岗位,没有长期请假不回来的,把 “假”当做“请假” 7,望文生义,使用错误。D. “长此以往”,长久这样下去,多用于不好的结果。此处语境是指如果我们长久这样下去,思考能力、判断 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都将被削弱,使用正确。故选Co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A . “一望无迹”的“迹”应该为“际”,“高梁”的“梁”应该为“粱”。B.“退辟”的“辟”应该为“避;“感概”的“概”应该为“慨” °D .“暴燥”的“燥”应该为“躁”。故选Co4、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成语的能力。A. “得鱼忘筌”,意思是:筌是捕鱼的竹器,鱼已捕得,就忘掉筌,比喻成功之后,便忘了原来依靠的东西, 达到目的后就忘了原来的凭借,贬义词。语境中指学生忘记了帮助过自己的人,正确。B. “坐而论道”,指空谈大道理,贬义词。语境中对两位老师是喜爱的,应该用褒义词,褒贬失当。C. “一得之见”,谦虚的说法,指自己对某个问题的见解,只能用来说自己。语境中用来说学霸李华同学,谦 敬失当。D. “不绝如缕”,多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句中用来形容情思,不合语境。故选Ao5、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A. “江山如画”中,把“江山”比作 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B. “橘橹”借代战船,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C. “卷起千堆雪”中,把激起的浪花比作“雪”,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D. “人生如梦”中,把“人生”比作“梦;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故选Bo6、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A.皓首穷经:一直到年老头白之时还在深入钻研经书和古籍。语境讲年近九十的王教授还在整理古文尚 书,年老了还坚持研究古籍,使用正确。B .豆蔻年华:泛指少女十三四岁时。用于“他儿子,使用对象错误。C .拍手称快:拍着手喊痛快,多指仇恨得到消除。语境讲人们观看春晚节目时的举动,感情色彩不当。D .趋之若鹫:本意是指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某些不好的事物。语境形容去各大博 物馆参观的人之多,不合语境。故选A。7、答案: yu cen ku long shang mi liang di dT mei zao xT chou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的能力。略8、答案: shT shud qiao zhu pian pao fuyou zang jie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字音的辨识能力。侧重于对常见字中的易读错字、多音字、音近字、及通假字进行辨析, 如要求考生辨别多音字在不同语境的词语中的具体读音、要求考生比较形近字的读音、要求考上识别通假字的 读音等,所以考生平时必须多读多记。中的词语读音应为“酬(shT)酒”,“醐(shT)酒”的意思是斟酒。中的词语读音应为“横槊(shud) ,5 ,“槊”是中国古代冷兵器的一种,是重型的骑兵武器,类似于红缨枪、斧头的攻击武器,即长杆矛。例的词语读音应为“渔樵(qiao) ,“樵”一般为砍柴的意思。中的词语读音应为“江渚(zhU) ”,“渚”指水中的小块陆地。中的词语读音应为“扁(pian)舟”,“扁”是多音字,读“bimn”时,意思为物体宽平而较薄;读“pian”时,意思为“小”,“扁舟”即小船,所以读MpianH o中的词语读音应为中的词语读音应为“匏(pao)樽”,“匏”是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实比葫芦大,对半剖开可做水瓢;“樽”是古代的盛酒器具;是古代的盛酒器具;“匏樽”指匏制的酒樽,亦泛指饮具。中的词语读音应为“蜉蟒(fCiy6u) ”, “蜉蟒”是一类原始而美丽的昆虫。疣中的词语读音应为“无尽藏(zang) n ,“藏”是多音字,读“c台ng”时意为:1.隐藏;潜匿。2.收藏;储藏。3.怀,藏在心中。4.深,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大。读“z台ng”时,多为“西藏” “宝藏”。“无尽藏”的意思是无穷无尽的宝藏,所以读uzangn o中的词语读音应为“枕藉(jie)",“藉”是多音字,读"j©时意思为“垫”或“垫着的东西",读"ji时,意思为践踏、凌辱。“枕藉”的意思是枕着垫着,所以读“jk。小提示: 此类题目最关键的是平时多读多记,但也有些技巧可以参考。字音题答题技巧:常见字注音正确的可能性小。生僻字一般不会标错音,对多音字的把握,掌握“音随意转” 的原则。吃不准的情况下,可多考虑从词语具体意义的角度入手解决问题。常见多音字标“次读音”正确的可 能性大,标“常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小,如“鲜”多半考的是ximn的音。形声字标“不同于声旁的读音”的正 确可能性大,标“同于声旁的读音”的正确可能性小,如“言简意赅”的“赅”就不读形旁的“亥”的音。9、答案:元宵节七夕节重阳节春节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句内容及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抓住“元夜”“花市”"灯”分析,应该是元宵节。抓住“牵牛织女星”分析,讲到牵牛星、织女星,为七夕节。抓住“黄花” “登高”分析,黄花开时为秋季,登高应该在重阳节。抓住“一岁除” “屠苏” “新桃换旧符”等分析,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春风送暖入屠 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应该是春节。10、答案:后妃所住的宫殿。用花椒子和泥涂壁,取其香暖兼有多子之意。如白居易长恨歌中有“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我国古代的诗歌有古体和近体的区别。古体诗也称“古风”,有四言诗、五言诗、六言诗、七言诗、杂言诗;近体诗也称“今体诗”,主要分为律诗和绝句。楚辞收集战国时代楚国屈原,宋玉等人的诗赋,西汉刘向辑,东汉王逸作章句(对古书的分析解释)。这些诗歌运用楚地 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后世因此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或“骚体”。杜甫,字子美,河南巩(今河南巩义)人。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相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 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 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