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浅谈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doc
浅谈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摘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数学教师要关注德育教育在学科中的渗透。在教学中教师本着适时、适度、符合学生需求的原则,可通过挖掘数学史,活化例、习题,注重即时评价,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设计作业批语等方面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关键词】:数学教学 德育 渗透 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而且要充分挖掘课程中丰富的德育资源,并有意识有目的地抓住每一个可以渗透德育教育的契机,对学生进行广泛含义上的德育教育,使学生德育、智育共同发展、共同提高。然而,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教学,怎样才能在教学中更好地渗透德育教育昵? 本文结合案例浅谈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一、 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1、挖掘数学史,充实德育素材。丰富的数学史料散见于数学教材之中,教师要善于挖掘,要适时地自然地针对教学内容引用有关的史料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指导学生阅读中国古代在数的发展方面的贡献(七上)、九章算术中的方程(七下)、杨辉三角和两数和的乘方(七下)、从勾股定理到图形面积关系的拓展(八上)等阅读教材,让学生知道我国自古在数学研究应用方面就有辉煌的成就。同时,让学生也了解我国现代的科学成就,如杰出数学家谷超豪研究解决了超音速机翼绕流等数学问题,其成果比国外早十多年;苏步青在一般曲面研究中发现了四次(三阶)代数锥面,这是几何研究中的重大突破,被称为“苏锥面”。这些真实典型的数学史实不仅可以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而且也激起学生不断探究,努力向前的学习动力。2、适当地活化例、习题,进行思想教育。教材中除了显性的德育材料外,还不同程度地潜藏着一些隐性的德育资源,我们应该把这些蕴含在数学知识中的德育资源挖掘出来,寓德于教。在日常的课堂中,我们可以根据自己任教班级学生的实际,对教材中的例、习题适当地进行加工改造,赋予教育意义,不仅能起到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而且将更有效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虽然在初中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的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但教师只要做有心人,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善于利用潜在的德育资源,就可以使德育之汁伴随学科之果流入学生心田。案例1:“概率的简单应用”课内习题教学(九下)据统计,2020年浙江省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为7549人,其中属于机动车驾驶人的交通违法行为原因造成死亡人数为6457。师:看到这组数据,你有何感受?生:可怕的一组数据。师:请同学们用所学知识根据这组数据来分析两个小问题:(1)估计交通事故死亡1人,属于机动车驾驶人的交通违法行为原因的概率是多少?(结果保留3个有效数字)(2)估计交通事故死亡2000人中,属于机动国驾驶人的交通违法行为原因的有多少人?师:你看到你分析所得的报告,你想说什么?生:交通违法行为的危险可大了,所以我们要提醒身边的人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禁止交通违法行为,保障我们的生命安全。师:是啊,交通违法行为很容易发生事故。据统计,2020年温州,仅交通事故就死了762人,其中三分之一多发生在农村道路上。希望同学们在路上多多注意安全。做到“一慢、二看、三行”。教学中教师注重数据引发的思考,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通过课堂上学生对数据的分析、讨论,达到了自我教育和群体氛围教育的效果。3、注重课堂的即时评价,发挥育人功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某些思想教育契机,如果教师能及时抓住这些德育生成点,巧妙而又不失时机地给予教育,就能产生极好的德育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的不应该仅仅是结果,更多地应是影响和触动。教师在不经意中对学生的教育,其效益胜出师生的一次长谈,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案例2:“绝对值”教学片断(七上)在一节数学公开课上,学生完成了对题目的板演,执教老师问:“同学们看,该同学做得对不对?”“对!”几乎是齐声回答。“谁还有补充的吗?”这时一个同学站了起来:“我认为他虽然把题目做对了,但他的态度不认真,字迹潦草不说,还不用直尺画数轴,因而把数轴画成了弧线”老师频频点头,并投去赞同的目光,“这个同学说得很对,因为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应该有认真的态度,踏实的作风”这种看似漫不经心的激励,比一大篇报告还管用。象这样随时抓住机会,有意强化德育,效果会十分显著。4、用心设计作业批语,深化德育功能。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倡:“在评语中应使励性语言,客观、较为全面地描述学生的学习状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更多地关注学生已掌握了什么,获得了哪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哪些方面具有潜能,并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不足和方向,使评语结果有利于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按照传统的作业评价方法,依照“优、良、及格和差”等几个评价标准,长久下来,很容易伤害部分学困生的情感、挫伤他们的积极性。批改作业时我们可以针对学生练习态度,错误见解,个性特点、不良心态等,在学生的作业后面写下一句或几句感情色彩鲜明的评语,把老师的关爱、期待蕴含在批语中,从而唤起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有时短短的一句话,其“效益”也许胜过和学生的一次长谈,甚至影响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二、 在数学教学中实施德育渗透要注意的问题1、渗透德育的过程中要做到有机结合。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最忌生搬硬套,为渗透而渗透,要根据教学内容及其要求,适时地、恰当地、有机地将德育渗透在学科的知识载体中,渗透在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中。唯有这样,才能收到“点滴渗融,润物无声”的效果。否则,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2、渗透德育的过程中要做到适度要求。有的教师由于对学科德育本身的内涵理解不尽全面,失之偏颇,把 “文化课”上成“德育课”。我们说德育无处不在,是就学科整体而言,并不是要求在每一个章节、每一个具体内容上都要扯上几句思想教育的话,更不能抛开载体,额外来一段政治说教。3、渗透德育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精神需求。教师平时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善于体察和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只有选准德育要求与学生精神需求的最佳结合点,才能增强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效果,使学生在学好知识的同时提高思想素质。4、渗透德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倾注自身情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钻进教材,进入角色,倾注自己的情感,从而以情感人、以情动人,激发师生情感间的共鸣共振,达到德育内化的实效。我相信只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及时把握德育时机,充分挖掘数学课程中丰富的德育资源,有机渗透,潜移默化,最终一定能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参考文献】:1郑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55个细节.四川教育出版社,2020.2彭寿清.学科德育.一种有效的德育模式.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5.3黄法祥.学科德育渗透“五有”.中国德育.2002. 7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